八年级语文使至塞上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使至塞上 课件(共18张PPT).ppt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飘飞的蓬草,比喻远行之人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飘出汉塞,似北飞的大雁,飞入了胡地的天空。
整体阅读
指烽烟 指黄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茫茫沙漠中远处独起的炊烟直上云霄,滔滔黄河边落日又大又圆。
古关名,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负责侦察、 官名 通讯的骑兵
在萧关遇到了侦察的骑兵,得知都护还在前线。
当堂检测 主观题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 什么感情?
“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 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 廷感到十分忧愤。
拓展延伸
出塞作
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基础夯实——作家作品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 诗人。进士出身,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 右丞”,有《王右丞集》。王维是个多才多艺 的艺术家,在诗、画、音乐等方面均有很高的 成就。苏轼盛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基础夯实——写作背景
唐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 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 前往边塞宣慰,这首诗即是途中所写。
此诗原注说:“时为御史监察塞上作”。开元二十五年(737), 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 使出塞宣慰,这诗就写在此时。
(1)几何构图美。 无垠的沙漠远远望去是一个巨大的平面,升空的孤烟像垂直的
线,绵长的黄河水一直延伸到远处,落日看上去很圆。孤烟冲云意 谓其高,夕阳西下意言其低,直线与平面相垂,线与圆相切。既具 立体感,又具流动感,虽寥寥几笔,而意象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唐诗三首——使至塞上》ppt课件

3、从意境营造角度:这两句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营造出了一种雄浑、苍凉 的意境,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塞外的壮美。
4、从修辞手法角度:“孤烟直” 和 “落日圆”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 孤烟的笔直和落日的浑圆,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
赏析诗句
尾联是如何收束全诗的?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1、单车:指的是轻车简从,表明王维此次出使边塞时随从不多。 2、问:意为察看、慰问。 3、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 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4、居延:汉代的地名,唐代称居延海,在今甘肃张掖北。这里泛指 辽远的边塞地区。
译文:我轻车简从,奉命前往边塞慰问,经过居延。
A. 全诗紧扣“使至塞上”这一主题,叙述了诗人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所感。 B. 诗中既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自然风光,又反映了边塞生活与塞外风光的单调 和荒凉。 C. 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使诗歌更具表现力。 D. 从情感上看,诗人的情感经历了孤寂落寞、无奈迷茫到对大自然壮美产生赞美 以及看到希望的变化过程。
赏析诗句
通读全诗,思考诗人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孤独和无助
慷慨悲壮
豁达情怀
主旨归纳
《使至塞上》这首诗的主旨在于描绘诗人出使边塞的艰苦旅程,以及 在这一过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 产生的孤独、寂寞和悲伤之情。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诗人的情感得到 了熏陶和净化,最终升华为一种慷慨悲壮的情怀,显露出一种豁达的心 胸。
课堂检测
3、《使至塞上》中表明诗人行程的诗句是“单车欲问边, ____属__国__过__居__延____”。
4、在《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的“孤烟”指的是 _____烽__火__台__燃__起_的__一__股__浓__烟_________。
4、从修辞手法角度:“孤烟直” 和 “落日圆”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 孤烟的笔直和落日的浑圆,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
赏析诗句
尾联是如何收束全诗的?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1、单车:指的是轻车简从,表明王维此次出使边塞时随从不多。 2、问:意为察看、慰问。 3、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 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4、居延:汉代的地名,唐代称居延海,在今甘肃张掖北。这里泛指 辽远的边塞地区。
译文:我轻车简从,奉命前往边塞慰问,经过居延。
A. 全诗紧扣“使至塞上”这一主题,叙述了诗人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所感。 B. 诗中既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自然风光,又反映了边塞生活与塞外风光的单调 和荒凉。 C. 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使诗歌更具表现力。 D. 从情感上看,诗人的情感经历了孤寂落寞、无奈迷茫到对大自然壮美产生赞美 以及看到希望的变化过程。
赏析诗句
通读全诗,思考诗人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孤独和无助
慷慨悲壮
豁达情怀
主旨归纳
《使至塞上》这首诗的主旨在于描绘诗人出使边塞的艰苦旅程,以及 在这一过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 产生的孤独、寂寞和悲伤之情。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诗人的情感得到 了熏陶和净化,最终升华为一种慷慨悲壮的情怀,显露出一种豁达的心 胸。
课堂检测
3、《使至塞上》中表明诗人行程的诗句是“单车欲问边, ____属__国__过__居__延____”。
4、在《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的“孤烟”指的是 _____烽__火__台__燃__起_的__一__股__浓__烟_________。
第13课《使至塞上》课件(共20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颔联抒情——内心抑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烟升起又高又直, 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
颈联绘景——塞外风光
大孤长圆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里说的那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 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在萧关巧遇巡逻侦察的骑兵, 告知我都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前线。
用文学性的语言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 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 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想一想 可以从哪一联诗句看出来?
展开想象,提笔作画
你心中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边塞诗歌知多少
《燕歌行》
《关山月》
《塞下曲》
《凉州词》
本课小结
叙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出使边塞
情 抒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内心抑郁 景
由
由
事 绘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塞外风光 事
发 叙事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战事繁忙
终
感谢观看!
王维
(701年-761年)
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
王维的诗 你还知道哪些
代表作品
01
02
03
0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5
06
山
送
竹
洛
九鹿
居 秋 暝
元 二 使 安 西
里 馆
阳 女
月 九
柴
儿 行
弟
日 忆
山
东
兄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 律(在今克什米尔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节 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 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 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烟升起又高又直, 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
颈联绘景——塞外风光
大孤长圆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里说的那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 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在萧关巧遇巡逻侦察的骑兵, 告知我都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前线。
用文学性的语言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 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 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想一想 可以从哪一联诗句看出来?
展开想象,提笔作画
你心中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边塞诗歌知多少
《燕歌行》
《关山月》
《塞下曲》
《凉州词》
本课小结
叙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出使边塞
情 抒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内心抑郁 景
由
由
事 绘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塞外风光 事
发 叙事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战事繁忙
终
感谢观看!
王维
(701年-761年)
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
王维的诗 你还知道哪些
代表作品
01
02
03
0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5
06
山
送
竹
洛
九鹿
居 秋 暝
元 二 使 安 西
里 馆
阳 女
月 九
柴
儿 行
弟
日 忆
山
东
兄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 律(在今克什米尔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节 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 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 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说课课件(共41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使至塞上》说课稿
目录
CONTENTS
01
02
03
04
05
06
说
说
教
学
材
情
教 学 目 标
教 法 学 法
教板学书过设程计
说教材
《使至塞上》是一首边塞诗,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的内容是描绘 自然山水的优美诗文,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希望学 生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被表扬,学习的热情比较高。但是, 对古诗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句子理解不到位,就不用谈内容理解和 对句子赏析了。针对这种情况应有侧重点的进行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 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解读上述要 求,可以看出对古代诗词的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词语注释 渔家傲:词牌名,又名“渔歌子”“渔父词”等。塞:边界要塞之地, 这里指西北边疆。 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千嶂(zhàng):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 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 ,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大孤直长 圆
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沙漠烽烟起,黄河夕阳下。”
意
再次让学生以朗读的方式感受体会诗歌原句和改 写的诗句。
境
美
“大”“孤”“直”所勾画出来的辽阔广袤以及
“长河”“落日”勾画出来的雄浑苍茫,特别是对
目录
CONTENTS
01
02
03
04
05
06
说
说
教
学
材
情
教 学 目 标
教 法 学 法
教板学书过设程计
说教材
《使至塞上》是一首边塞诗,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的内容是描绘 自然山水的优美诗文,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希望学 生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被表扬,学习的热情比较高。但是, 对古诗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句子理解不到位,就不用谈内容理解和 对句子赏析了。针对这种情况应有侧重点的进行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 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解读上述要 求,可以看出对古代诗词的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词语注释 渔家傲:词牌名,又名“渔歌子”“渔父词”等。塞:边界要塞之地, 这里指西北边疆。 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千嶂(zhàng):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 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 ,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大孤直长 圆
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沙漠烽烟起,黄河夕阳下。”
意
再次让学生以朗读的方式感受体会诗歌原句和改 写的诗句。
境
美
“大”“孤”“直”所勾画出来的辽阔广袤以及
“长河”“落日”勾画出来的雄浑苍茫,特别是对
唐诗五首—使至塞上 课件(共22张PPT)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hòu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理解诗意
2.结合注释,读懂诗句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单车: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 • 问边:慰问边关守军。 •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诗人
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 居延:地名,在今甘肃张掖北。这里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
规格不高,轻车简从,形单影只,传达出内心的孤寂感,微露出
失意情绪。“欲问边”,是要到边疆去察看情况、慰问将士,这
是出使的目的。“居延”是出使经过的地方,可见行程遥远,也
表达出作者此时此刻的失意、孤寂心情。
赏析诗歌
2.颔联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怎样的 心境?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蓬”“雁”自比,写自己好像 “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 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即景生情,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 的孤寂、飘零之感。
整体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静寂、壮美的大漠黄昏落日图,见 到此景,诗人的胸襟也随之开阔。
重点难点
古诗词炼字
出题形式: ①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②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③本诗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④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重点难点
唐·王维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唐朝诗人、画家,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
诗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并称“王孟”。曾任尚书右丞 等官职,世称王右丞。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 通音乐。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 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 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代表诗作《山居秋暝》《相思》 《使至塞上》等。著有《王右丞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hòu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理解诗意
2.结合注释,读懂诗句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单车: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 • 问边:慰问边关守军。 •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诗人
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 居延:地名,在今甘肃张掖北。这里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
规格不高,轻车简从,形单影只,传达出内心的孤寂感,微露出
失意情绪。“欲问边”,是要到边疆去察看情况、慰问将士,这
是出使的目的。“居延”是出使经过的地方,可见行程遥远,也
表达出作者此时此刻的失意、孤寂心情。
赏析诗歌
2.颔联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怎样的 心境?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蓬”“雁”自比,写自己好像 “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 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即景生情,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 的孤寂、飘零之感。
整体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静寂、壮美的大漠黄昏落日图,见 到此景,诗人的胸襟也随之开阔。
重点难点
古诗词炼字
出题形式: ①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②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③本诗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④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重点难点
唐·王维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唐朝诗人、画家,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
诗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并称“王孟”。曾任尚书右丞 等官职,世称王右丞。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 通音乐。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 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 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代表诗作《山居秋暝》《相思》 《使至塞上》等。著有《王右丞集》。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共30张PPT)八年级上册

【尾联】“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负责侦察、巡逻的骑兵。都护,官名,汉代始置,唐代边疆设有大都护府,其长官称大都护。这里指前线统帅。诗人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他,长官正在燕然的前线。
边塞风光
边塞风光
边塞风光
精读课文
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的“边”“属国”“居延”“汉塞 “胡天”“大漠”“萧关”“都护”“燕然”等词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颔联】 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此句诗人将自己比作“蓬草”、“大雁”,他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使边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唐军占领的北方。
分层赏析
【颈联】这两句描绘诗人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奇特景观,诗人先用“大漠”表现了边塞沙漠的浩瀚无际,再用“孤烟直”描绘大漠特有的烽火台浓烟直上的景观。在苍茫的边疆沙漠之地,孤烟升起,无尽的黄河上落日浑圆,诗人孤寂的情感仿佛也融入到这广阔的景象中。
尾联
轻车简从,出使边塞
蓬草自喻,抑郁激愤
边塞风光,奇特壮丽
战事紧张
叙事
写景
写景
叙事
雄浑壮美
慷慨悲壮
分层赏析
【首联】“单车” 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物的官员为典属国,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居延,地名,在今甘肃张掖北。这里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此句点明了诗人的旅程,单车前往边关慰问将士,已经路过了附属国居延。
知识积累
你还知道哪些边塞诗?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其一》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翰《凉州词》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第13课《使至塞上》课件(共20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译文: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 翱翔云天。
颔联承接首联,直抒内心感受。(承+内容) 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 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比喻) 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这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手法)诗人把自己比作飘飞 的蓬草,北归的大雁,飞出汉家边塞,飞进胡人境地,(内 容)含蓄的表达出作者孤身出塞的飘零落寞之感和内心抑郁 激愤之情。(情感)
2.从题材上看,它是一首边塞诗。具体从哪些地 方可以看出来?
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 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护”等词语(地名、官 名)看出。
研读赏析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译文: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路 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首联交代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
使至塞上
王维
走近作者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进士 出身,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 集》。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生花的妙 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空灵、或淡远的美妙图画。
王维多才多艺,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 盛于开元、天宝间,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 孟” 。
从练字角度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字写出了沙漠的广阔无垠,“孤”字写出边塞景物的 单调,衬托大漠的雄浑,“直”字表现出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 之美。“长”字写出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渺无尽头。落日本来 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以“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 而又苍茫的感觉。这几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 自然之景,而且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
第13课《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共25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背景链接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在对 吐蕃的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 北边塞慰问,后留在河西节度使幕府任节度判官,这实 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写出使途 中的所见所感。
诗词诵读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使至塞上
[唐]王 维
yán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大”突出沙漠的浩瀚无边。
“孤”写出景物的单调,使烽烟显得格外醒目。
默写常考句
【转】写景 塞外风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颈联画风一转, 运用白描手法, 描绘了奇美壮 丽的塞外风光。
“直”表现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
“圆”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颈联四美: ①构图美:从上到下,“落日”—“孤烟”—“长河”;从近 到远,“孤烟”—“落日”—“大漠”,层次丰富。 ②线条美:纵的是烽烟,横的是长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 ③色彩美:黄色的大漠,白色的烽烟,红色的落日,色彩艳丽。 ④意境美:缓缓升起的狼烟,波澜不惊的长河,即将西下的落 日,意境雄浑。
3.(鄂州中考)这首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日圆”意境优美,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示例】苍凉雄浑的大漠之上,一缕孤零零的 烽烟笔直地伸向天空。黄河似一条金带,平躺在大 漠远方。一轮浑圆的红日,正静静地悬挂在西边的 天空中。
结构梳理
首联(起) 叙事
使 至
颔联(承)
抒情
塞 上
颈联(转)
绘景
(遵义中考)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直”“圆”的妙处。
考点 品析诗歌炼字
[答题支架]
释含义,明手法 描景象,摹情态 点作用,表情感
可结合字(词)性,解释其含义,或指出其所 运用的特殊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
——层次丰富
色彩美:黄河沙水闪漫闪漫、—夕辉—橘鲜红明、优白美烟一缕、
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 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总结感情:
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表现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爱国精 神的赞美,也侧面表露了诗人 被排挤出朝廷后内心的抑郁之 情。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朝著 名诗人。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 右丞。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 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 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 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
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都萧 护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远处烽火台一缕白 烟直上云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 圆的落日。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终于碰到了骑马的兵士,一问才知道将官正 在燕然前线呢!
品味佳句:
大 长
漠孤烟直 河落 日 圆
构图美:近长处河烽奔烟 流、—远—处空夕阳间、阔大大漠无边、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国 车
使 至
在 逢 落 孤 入 出过 欲 塞
燕 候 日 烟 胡 汉居 问 上
—
然 。
骑 ,
圆 。
直 ,
天 。
塞延 边 ,。 ,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一直要 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 了汉家边塞,又似北归大雁一般飞入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