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孟子》两章教案(北京课改版初二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课《孟子》两章教案(北京课改版初二上)

教学目的

1 认识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2 了解本文逻辑严密、设喻巧妙和借题发挥的特点。

教学设想

这两章内容涉及儒家学派的一些差不多思想,修辞上有特色,颇具机锋,必须反复诵读才能领会得深刻,仍宜采纳诵读教法。但两章的写法不同:«鱼我所欲也»纯属议论,«庄暴见孟子»由叙入议,全用对话形式。内容深浅也不同。应当针对这些不同采取灵活的诵读方式。

本课拟用三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第一课时:介绍孟子和他的〝性善讲〞〔要点〕;诵读«鱼我所欲也»章第二、三段,讲解第一段。

第二课时:诵读«鱼我所欲也»第一段;讲«庄暴见孟子»的背景,诵读〝庄暴见孟子……不假设与众〞这一部分。

第三课时:诵读«庄暴见孟子»中〝臣请为王言乐……那么王矣〞这一部分;总结全课;整理词、语、句。

预习安排

1 要求诵读课文,认真辨析〝为〞〔在«鱼我所欲也»中显现12次〕和〝乐〞〔在«庄暴见孟子»中显现26次的读音。〕

2 想一想«鱼我所欲也»中哪一句话能概括全章主旨。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并导入新课。

1 学生背诵«季氏伐颛臾»第3段和«荷蓧丈人»第2段。

2 概述这二章的思想内容,而后提到孔子的继承人——亚圣孟轲。

二、孟子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早岁丧父,幼年受母亲教诲〔〝孟母三迁〞故事出自«烈女传·母仪篇»可证〕。长大后受业于子思〔即孔伋,•孔子之孙〕的门人,治儒术,通«五经»,尤长于«诗»«书»。曾游讲梁惠王,不成功。又入齐,见齐宣王,一度充当〝客卿〞,颇受尊重。但当时各国国君用兵争强,以权谋为先,对孟子的〝王道〞主张,都以为〝迂阔而远于情况〔实际情形〕〞,不予采纳。以后孟子返回家乡,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讲。

«孟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一篇,现存七篇,跟«论语»一样,也是用语录体写的,但体式有所不同,有些章论述当代的某些重要咨询题,篇幅比较长,论证也专门充分,差不多具有议论文的规模,只是仍在章首冠以〝孟子曰〞一语,«鱼我所欲也»即属于这一类;对话体也有专门大的进展,增加了反复辩难的内容,«庄暴见孟子»那么属于这一类。

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专门强,有极大的讲服力;其文气概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扇动性,对后世散文有专门大的阻碍。

三、回答预习规定的摸索题,导入新课。

1 确定〝舍生而取义者也〞一句能够概括本章主旨。

2 咨询;〝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是指什么讲的?〔〝羞恶之心〞。〕这跟〝舍生而取义〞有什么关系?〔〝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照〝义〞的原那么行事。〕

3 孟子认为〝羞恶之心〞是人的〝本心〞的一种,•这是他的〝性善〞论中的一个观点。为了使同学们对这一观点认识得更加清晰,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性善论〞的要点:

①〝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②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尊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民,人皆有之;尊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尊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③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阻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嫩、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因此陷溺其心者然。〞

④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以上引文均节自«孟子·告子»〕

4 试用孟子〝性善〞论的观点来讲明本章中的两个例证〔先诵读,后讲明〕。

四、诵读第2段

1 补充注释。

①〝一箪食〔旧读sì〕,一豆羹,得之那么生,弗得那么死〞——形容饿者欲食之急。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礼记·檀弓»有一段故事与此相类:〝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同〝眊眊〕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③〝不屑也〞——承上文〝屑〞后省〝受〞字。

2 用〝性善〞论观点讲明:〝行道之人〞〝乞人〞什么缘故不受呢?•〔恶其无礼。〕这讲明了什么?〔有羞恶之心,本心未泯,故宁死而不食。〕

再咨询:那个例证跟第一段中哪一句话〝对针〞?〔〝所恶有甚于死者〞。〕

3 学生练习背诵,教师检查。

四、诵读第3段

1 补充注释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背诵«鱼我所欲也»第2、3段。

二、诵读第1段。

1 注疏要点。〔以课文的句号计句〕

①〝鱼,我所欲也〞句——〝二者不可得兼〞是假设口气,意为如不能兼而得之,那么舍鱼而取熊掌,盖熊掌之味美于鱼也。鱼喻生,熊掌喻义,义高于生,因此又讲〝舍生而取义者也〞,用类比引出全章主旨。

②〝生亦我所欲〞二句——上文既已提出〝舍生取义〞的命题,那个地点就来讲明〝生〞与〝死〞、〝义〞与〝不义〞之间的关系。〝所欲有甚于生者〞,指〝义〞而言;〝苟得〞,苟且得生之意。〝所恶有甚于死者〞,指〝不义〞而言;〝患〞,指〝死〞而言。欲生恶死是人之常情,而欲义恶不义,那么是因有〝羞恶之心〞。这二句讲明〝舍生取义〞的缘故:〝义〞高于〝生〞。这是从正面论证本章主旨。

③〝如使人之所欲〞二句——所欲〝莫甚于生〞,所恶〝莫甚于死〞,即贪生畏死之意;〝何不用〞〝何不为〞皆贬义,即不顾礼义之意,合起来确实是:〝生〞高于〝义〞。这二句用了假设推理的方式,是从反面论证本章主旨。

这二句贬斥意甚重,〝何不用〞〝何不为〞后用叹号更恰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