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散文9篇
清明节的散文(通用38篇)

清明节的散文清明节的散文(通用38篇)在儿时的记忆里,清明,总是和雨水联系在一起。
下面给大家整理清明节的诗句散文,一起来看看吧!清明节的散文篇1清明的雨失去竹子的清明,总觉得缺少太多的韵味。
但,在遗憾中突如其来的雨,却又让我对清明有重新的体会。
那年的清明,我在外地友人那里寄居。
或许是觉得我有些落寞吧,便邀上我一起去扫墓。
那日的天空,一片阴沉,雷声隐隐,或许,是要下雨吧。
萧瑟的野草,低矮的坟墓,坟头的压钱,坟后的黄纸,墓碑前的祭品,蜡烛与纸钱,还有那白色的幡,一切对我来说都太过熟悉,熟悉地有些冷漠。
走过童年之后,我再不怕坟墓,也曾深夜里在山里行走,也曾在陌生的坟墓边上小憩,这一切早已司空见惯。
是啊,清明不过是一种形式罢。
“祭之丰不如养之薄”,生前对待自己的亲人好一点才更重要,死去之后,再多的形式又有什么意义呢。
但,友人却突然泪水纵横。
埋在坟墓里的是他的父亲!山风突然吹起,几声隐隐的闷雷之后,黑色的天空里撕开一个口子。
雨线便从天空中连绵而至,刹那间整个世界成雨声的世界。
如泣如诉的声音,在这样的日子里翩然而至,墓碑、树木、行人以及眼睛里都满是斑斑的泪痕。
友人的眼眶里布满血丝,在风雨中哭得有点凄然。
几个亲人将他从墓前扶起,他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那块湿漉漉的墓碑,上边刻着他父亲的名字。
突然间,我也哭。
风雨中,我突然想起远方的父亲,想起一年又一年的清明,想起远方荒草里低矮的坟墓。
雨在山头就这样下着,倾泻着所有的哀伤。
或长或短,或高或低,一段段的往事在雨缝里浮现。
我突然很想家,真的很想,很想!夜里,躺在床上,在昏黄的灯光下,听着外边大雨敲打窗棂的声音,听着芭蕉叶子在雨中颤抖的声音,手边的书本一页一页翻开。
不知怎的,有一句话直到今天我始终忘不,说的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那时突然泪落如雨,暗夜里爬起来,对着窗外的大雨轻轻地吟咏着《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关于清明节的优秀散文(精选14篇)

关于清明节的优秀散文(精选14篇)关于清明节的优秀篇1又是一年清明节,不由得让我想起了20xx年给我父母迁坟的事情。
父母亲去世之后,我们就将他们安葬在了老家里。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版图不断在扩张,原来寂静的小乡村,已经变成了市郊区。
因此,父母的坟墓需要迁移。
迁坟!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同样,也是我前所未有遇到过的事情。
据说,还要请阴阳先生去看新坟地,还得需要看迁坟的日期和时辰。
回想起来我就头痛!另外还有一点,那就是我的母亲是土葬,父亲是火化的。
父亲的骨灰容易迁,母亲的遗骨咋办?据说,若干年后棺椁都坏了。
需要重新打制一个小棺材来承装遗骸。
据说一般迁坟时,都从村里找个拾骨人,他来帮你们将亲人的遗骨入殓。
但是,当我去寻找这样的人时,已经没有人再做了。
我的堂兄说只有自己的亲人来拾骨入殓了。
我一想要去面对母亲的遗骨,我就不敢想象。
并且,还要亲手去拾骨入殓,我的脑袋就大。
心里说不出的那种滋味儿!日期和迁坟的时辰,已经由风水先生看好了。
这天,我们姐弟几人和我的两位堂兄一起来到了父母坟前。
按着风水先生的指点,进行了一些祭祀礼仪。
然后,我们就亲手挖土动工了。
当时,我的心里仍然是扑通通的只跳。
坑越来越深,越来越大。
逐渐逐渐我看到了已经塌陷了的母亲棺木。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看到母亲的棺木时,心里平静了许多。
我就跳进坑里。
用手将母亲棺木上的沙土挖掉,一下一下。
慢慢的!母亲的遗骨完整地展现在了我的眼前。
此刻!那种慌张的心理,没有了!恐惧的心理被亲情完全占据。
我轻轻地拂去了母亲遗骨上的沙土,轻轻地抚摸着母亲的遗骨。
仿佛我又一次看到了我那慈祥的,疼我的!爱我的妈妈!眼泪此刻已经完全占据了我的双眼。
我的心里在想,妈妈呀!在你离开我数年之后,我又一次地抚摸到了你的身体。
你又一次让我感觉到了你的存在,我想你!我想你啊!我的妈妈!你知道吗?当你离开我们的那一段时间里。
我都不想活了。
多少次我一个人待在黑黑的夜色里,望着夜空我独自落泪。
[实用]清明的散文13篇
![[实用]清明的散文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771a8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8.png)
[实用]清明的散文13篇清明的散文篇1清明,缠绵的雨丝带来的不是以往的浪漫,而是侵入骨髓的凄寒。
清明,清明,说出口总有种伤感涌上心头。
莫名地,心情变得很沉重。
先人的离世,往往是人们心中一段最为哀思的回忆,深埋在记忆深处,不愿提起、不愿忆起。
而清明,则将全部的哀思拉回到现实,就那样平静地呈现在全部人面前。
于是,最初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又回来了。
逝者安眠,生者,却难以放下。
我相信,清明时节的'雨,每一滴都是由人们的思念化成的。
这种思念、如此痛,如此让人心伤。
于是当这雨滴落在人们身上时,才让人心中升起难以名状的感伤,才让人的心情变得莫名的沉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的散文篇2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是的,年年清明都逢雨,那雨纷纷洒洒,习惯了在清明看雨,淋雨。
假如哪一年破例遇上一个大晴天,心,总觉得这个节不圆满,有些残缺。
或许,也只有这样的情与景,才能给逝去的灵魂一丝慰籍。
阴雨,破败的路面。
一座山,有着很多的灵魂休眠着。
这座山是那样的苍老,它们叙述着沦丧的过往。
山中的灵魂和这座山是一体的,当山倒下,灵魂也灰飞烟灭,看着山上,突起的.一个个小山包,那种感觉正如缱绻的悲伤,山山水水,最终东流。
看,那坟前开满的是不是丁香花?“那坟前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你看那漫山遍野,你还觉得孤单吗?你听那有人在唱你最爱的歌谣啊,尘世间多少繁芜,从此不必再牵挂……”泪,惯性般的滑落。
今天,不寻常的日子,让已经遗忘太多事的我想起了太多太多让人难以抹去的事。
那一刻,吵闹的家里突然变得死寂;那一刻,归家的路变得遥遥无期;那一刻,死神狞笑着向沉睡在床上的他走来……再也见不到了,再也听不见他的声音了,再也看不见他的笑容了,再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再也感受不到他的存在了……站在坟前,一种莫名的悲伤涌上心头。
可以装做什么事也没有,可以选择蒙骗别人,但是永久骗不了自己。
在心里悄悄的说着,你可以听到吗?假如还有知觉,是否可以请你站起来,可是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了。
有关清明节的唯美散文(精选25篇)

有关清明节的唯美散文(精选25篇)清明节的唯美散文1来不及为三月划一个句号,便一头扎进了四月。
万古人间四月天,或许此四月非彼四月,却真真都是一样的美好。
柳树吐了新芽,鲜绿的叶子串在柳条儿上,随风一晃一晃的,洋洋着喜气。
樟树也换了新碧的叶子,如伞一般一树一树地撑开,就那么恣意闯入眼帘。
满眼满眼的新绿,满眼满眼的清明,世界忽然变得美好而可爱,甚至有几分淘气,就像那一荡一荡的柳条儿,格外叫人欢喜。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再过一阵子柳絮纷飞,若能去西湖看柳便好了。
唯一一次西湖之行是十月,那会儿柳叶已旧,绿荷已残,好山好水都给人填满了,失了七分诗意。
这会儿倒是想起了那首《渡情》中唱道: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烟。
叵耐一人不成行,那西湖三月飞絮只能憧憬了。
附近的公园有条小河,似乎叫东湖。
此水非彼水,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且说这河边本就种了柳树,一到夏天,绿柳成荫,深得江南的风韵。
不知什么时候这些柳树都被砍掉了,换种了其它树,真是可惜。
本是柳与水相映成趣,这会儿是黯然无趣了。
倒是花坛里的杜鹃开的艳艳的,只这粉色俗气了点,便不爱看。
说起花倒是令我想起山道旁的茶花,鲜红鲜红的,特别抢眼。
每日早晨看上一眼,心情竟也亮堂了几分。
山上的桃花前几日开得很好,这几日忽然都谢了,地上一片绯红,大抵是零落成泥碾作尘了。
满树绯色忽然换了一身绿裳,郁郁葱葱着春的气息。
清风过耳,鸟鸣入心。
那晨光,那山色,惊艳了一个季节。
世间一片碧色,清凌凌的可爱,叫人动心,叫人沉醉。
再有一两天便是二十节气中的清明了,这两个字真是深得万物神韵。
陌上花开,山间莺飞,荡漾着春情。
脱去厚重的冬衣,换上轻便的春裳,去寻花问柳把春闹,多好!然而,一丝若有似无的忧伤彷徨在心底不肯离去。
为什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亦是一个缅怀故人的时节。
清明上坟扫墓,乃是传统习俗。
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先我们而去的亲朋,碧落黄泉永不相逢,留红尘陌上斯人独憔悴。
那样的伤怀,我还不曾经历过,也就不能深切的体会。
关于清明的散文(精选10篇)

关于清明的散文(精选10篇)关于清明的散文(精选10篇)关于清明的散文〔一〕:永远是清明清明总是落雨,如丝般的雨儿就从天上往下落,落得匀匀的、细细的,像蚕丝儿那般的透亮。
风总刮不断它,让它一头挂在云端上,一头便系在春草的叶尖上,天地间就一片缠绵悱恻,情思漫漫。
天地似乎有情,偏偏近了清明,就细雨霏霏,柔丝不断,让世间万物都充满了柔软的思情。
在这样缠绵的细雨中,人就异常地思念,思念已故的亲人。
亲人是在天堂里,天堂与人间就隔着那么一层薄云,可就是看不见,怎样也看不见!人便用心思念,一颗心就满满的都是母亲。
母亲还是那个样貌,说着又笑着,宛假设活在世间,就坐在院门口的小凳上,远远地看着你来了,颤巍巍地站着起来,那双冰凉凉的手儿抓住你回家的时候,那颗心却热乎乎的,暖得你就想落泪。
如今,这双手你是再也摸不到了,母亲的温暖也感觉不到了。
母亲在天堂那边,你在天堂的外面,这是世间最遥远的距离,是难以跨越的。
母亲仍坐在门口的小凳上,远远地望着你,向你招手微笑。
你的心里仅有流满的泪,与这清明的雨融到了一齐,便纷纷扬扬的,满世间地飘落。
它湿润了天,湿润了地,柔润着万物之心。
万物都伤感流泪,发着莹莹的泪光。
这泪似雨,这雨儿就是泪。
泪眼望着天堂里的母亲,尽管是看不到的,却能感觉到她的眼眶中已是泪水盈盈。
不然为什么总是到了清明就会细雨蒙蒙,清楚纷飞的细雨,是那天堂里洒下的泪水呐!人世间情为何物,天地间雨为何物!在这清明的日子里,全都化作了一团团的热泪,又一丝丝地随着游思送往天堂,于是天堂与人间就有了说不完的私语。
这私语是说给天堂的,是心在说的,或许这些话一辈子都没有对她说过,可这阵子非说不可,因为那是藏在心灵深处,不好轻易说出的心语。
她去了,再也不能回来,这话就必须要说给她,那是你用一生的情感熔炼出的几句话:母亲,我爱你!永远想念你!这种对故人的眷恋和爱让这清明处处有伤情,一群儿女在奠念父母,送上一杯酒,一支烟,一碗母亲在世时爱吃的面,青烟袅袅中,儿女们心泪洒地,心语不断,在祝福天堂的父母快欢乐乐,不要总是挂牵儿女,忘了自我。
清明节的经典散文

清明节的经典散文清明节的经典散文(精选6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清明节的经典散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节的经典散文作文1现在这个时代如果再用“每逢佳节倍思亲”来形容在外漂泊之人内心对故乡的那份眷念和依恋未免有些矫情和烂俗。
但却是不可避免的每到节假日的时候,似乎在故乡中生活的点滴小事都能够回忆的特别的清晰,仿佛昨日才刚从家乡走出,历历在目。
小时候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情莫过于清明时节的赶庙会。
在那个物质和文化生活都相对比较贫乏的年代里清明的庙会无疑会是小孩子们心目中所向往的天堂,是以那时候但凡大一点的孩子,只要能够走的动、识得路便会三五成群的经历二十多里路的长途跋涉,忍着身体的疲累,去心目中的那个天堂长见识。
记忆中我也曾经在这些跋涉的孩子中走村过巷、过河爬坡的用一上午的时间赶到那个人山人海的庙会所在地,兜里小心翼翼的揣着自己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几元零用钱。
记忆中的那些长途跋涉总是乘兴而去,累的蔫搭着脑袋回来,兜里依然紧揣着那一分不曾少的零用钱。
可是我要说的却不是那些长途跋涉的经历而是一次与父母同游的经历。
那时候是多大了,我已经不记得。
之记得的是,父母就像以前很多次要出门一样,异常慷慨的给我们姐弟四人每人一元的零花钱,美其名曰让我们去小卖部去买夏天穿着的塑料凉鞋,然后把我们四人领到了奶奶家门口,并嘱咐我们只要好好乖乖的在奶奶家待着,她回来就会给我们带来好吃的。
我不知道这样的话是否骗过了老实听话的姐姐和年纪尚小的弟妹,总之,结果是他们三人在收了钱之后都乖乖的留在了奶奶家,只有我一个人收了母亲给的钱之后却是依然不依不饶的跟着妈妈不肯挪半步。
果然,会叫的孩子有糖吃,最终妈妈没有奈过我的纠缠,眼看着跟小舅舅和父亲相约的出发时间已经到了,再耽误下去恐怕就来不及了。
母亲只好答应我同去,但是又怕姐姐和弟、妹们知道后都吵着要去,便跟我商定好,让我先独自到村子外的桥边等着小舅舅骑自行车来接我,然后在到村东头的田间道上去会和。
清明节扫墓散文随笔(精选16篇)

清明节扫墓散文随笔清明节扫墓散文随笔(精选16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散文的宗旨是文笔一定要优美,文章一定要流畅。
“形散而神不散”。
你知道写散文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清明节扫墓散文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清明节扫墓散文随笔篇1今年清明节回故乡给爸爸上坟,在点燃纸钱的瞬间,望着火苗映着绿茵茵的麦苗,忽然想起父亲已经逝世整整15年了。
从而立之年至今,有着许许多多的酸甜苦辣咸。
上午,祭祀完先祖、爷爷、奶奶、伯父,回到家里后,看着后院地里长势喜人嫩嫩的韭菜,忽然想起年迈的母亲,忽然想到与妈妈吃顿饺子。
一个电话,半个小时后,母亲过来了。
吃着煮熟的饺子,看着母亲露出的笑容,内心感到一丝丝安慰。
温馨的感觉,从窗外濛濛细雨的丝丝声音中飘进屋内。
这些年,母亲很辛苦,也很知足。
辛苦,源于生活的无奈和命运的无情。
知足,想来是自己还精精神神,健健康康的活着。
抑或是对生活已经看淡,对人生已经看透,对幸福已经理解,对苦难已经战胜。
爸爸走了这么多年,妈妈一个人活着,的确很苦。
除了精神层面,更重要的现实生活的压力和无奈。
这么些年,我也是东奔西跑,颠沛流离,命运不济,始终有一种漂泊的感觉。
夜深,喧嚣的都市渐渐静下来。
窗外,只有匆匆忙忙的车轮声音在疲劳的嘶鸣。
活着,就要面对这样那样的事情。
无论我们走多远,唯一牵挂我们的还是妈妈。
清明节,上午还是艳阳天,吃饭时就变了脸,阴郁了一阵子,就淅淅沥沥的下雨了。
院子花园里的棕榈树、银杏树、竹子、腊梅、琵琶、荷兰牡丹、仙人掌、木瓜沐浴着,分享着喜雨的滋润。
小狗花花跑前跑后,摇着尾巴显得非常开心。
近年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能够回到老家住的时间渐渐少了,大约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这个院子和屋子多多少少有些寂寞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回到故乡的感觉,蕴含了许多忧伤和漫无天际的惆怅。
儿时的许多记忆自然而然勾起往事的眷恋。
泥土的气息,槐花的芬芳,榆钱的滋味,柳笛的声音,渭水的潺潺,桃花的娇艳,燕子的轻灵,妈妈麦饭的清香,老牛的叫声,这些记忆都会瞬间浮现眼帘。
关于清明节的散文(通用15篇)

清明节的散文关于清明节的散文(通用15篇)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时期。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关于清明节的散文(通用1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清明节的散文1清明,清清明明铭记,明明白白镌刻,使人耳目一清,春天轻裹被、薄衫,看清世间万物的美丽。
清明,神智日日清明,提点我们记住逝去的,已故的亲人,或是那些镌刻着的记忆。
清明!我是爱的,清明节令一到,老天爷就像那么听话似的,雨水多了起来,路边的柳枝绿的更醒目了,更喜人的是气温暖和了,不管你的家是在彩云之南的山岚怀抱里还是水墨江南的烟雨里,或是冬雪未融化的北方,沉寂着很久很久的故都,你都感觉到春的温柔,不寒碜而是真真实实的春。
所以,我是爱的,就像老人钟爱阳光一样的感情,或许喜欢温暖的你也会如我一样的感情丰沛。
清明,我是爱的,是那种含在口中一样的疼爱。
风景怡人处,是诗人眼瞳看见梦的季节,或许因为它是缱绻在四月里,嵌入诗人那带着娇羞和调皮的字句里,湖面的水暖了,嬉水的素手也不至于逃避似的触碰,或许是像极了你青春一样的光景,是明亮的情愫,冲动的有时候尽然会掉泪,懵动的青春总是幻想着一个个美丽的梦!记忆里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那样让你痴痴的等待在楼下,然后牵着春天的手,在原野肆意的洒脱,仰望着天与地,绚烂在天与地的边缘,你的笔者本里烙下的湿痕静静的淌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
雷声在天边闪了一下,忽然的雨潜行又敲响,不打搅的躲闪,又不经意间的提醒,这就是清明时节的雨啊!下雨的日子多了起来,天也暖和了些,不是很热,比起夏天的炎热,四月里的天是最可爱的。
窗外的雨水一阵子声音很响,一会儿又是慢慢的渗入、侵湿着屋外的树木、田野,还有那装饰着的油菜花。
清明一到,天空热闹了起来,最不安分的要数蒙蒙烟雨了,戴着神秘的面纱朦胧着城市的街道,冲淡着人们疲惫的心情,我想这个时候心情是愉快的。
蜗居在城市里的人是很难发现春天的到来,虽然家乡的梨花早早的开了,院子里的梅花也是开过很灿烂的花朵,在早晨的露水里晶莹剔透得像是梦幻般的神奇,可是城市里的人发现春天方式似乎最直接的是春雨绵绵潜入夜,天暖的刚刚好,一件外套足以过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清明节的散文9篇关于清明节的散文:清明节原以为清明节就是一个祭祖节那么简单。
印象中,长辈们每到清明和冬至两个节日都要去祭祖,那一年在北京天安门悼念周恩来总理之后演变为一场政治事件的运动强化了这种意识。
然而,以前的清明节我是向来不搞祭祖活动的,原因是老爸在世时说过:你是公职人员,将来我不在了,这些节日你不须搞祭拜活动。
去年的清明节,我因值班,就没有回老家祭拜,心也坦然。
今年,一来没有安排在清明节当天值班,二是娘回老家已经一周了,该去接老人家回来,三是因镇区规划,老爸安葬的那个墓地整个儿迁了地方,老人家在世时他自己是十分在意祭拜活动的,诸多因素聚集在一齐,于是决定回老家去祭拜先人。
邀上小妹妹一齐,先去祭拜祖母。
祖母被安葬在一块叫做“黑子坟”的地方,坟地是一块坡地,北高南低,其势比地处要高出不少,不易积水。
家族里的人选中那块墓地时,看准了这一点,还因为离村庄较远,耕种不便。
祖母的坟前没有立碑,我能凭记忆认出来。
已经有人给坟添了新土,坟头也加了从土里挖成的“帽子”,我明白那是几个姑姑和姑父们的心意。
天是阴沉的,随时要下雨的样貌。
坟地周围,金黄色的油菜花鲜艳的绽放着,若是在晴天,阳光下必须是光耀刺目的金黄……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祖母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
幼年,因为母亲要“挣工分”,农村有没有幼儿园,所以直到上小学前,都是祖母带着我。
那时候,农村没有通上电,夜晚一片漆黑,因为年龄小,家人不让出去和大孩子一道玩,而没有哪家会点上煤油灯供孩子在家里玩耍,天一上黑,家长就要我们上床睡觉。
睡得太早了,反而睡不着,就跟大人闹,妈妈劳作一天累了,就让奶奶管孩子,奶奶就给我们讲故事,比如“捡到的东西,哪怕再贵重都不是你的,都要还给原主”,还给我们说,下人对长辈要孝敬,给我们讲黄家远祖“黄香暖席”的故事;有时也给我们说她自己娘家的事儿。
奶奶娘家姓徐,是中医世家,可惜她娘家那个正在上大学的大侄子,因为患了脑膜炎过早的去世了,从此娘家他们这一枝就衰败了,也没有人继承那中医,真是可惜……奶奶自己没有念过书,说来说去就那么几个故事,听得多了,自然就不耐烦,就故意闹,于是奶奶就自己先学着老猫的恐怖叫声,然后自己再做赶走老猫的样貌,那声音还真有点儿恐怖,我还真有点儿怕。
上高中以后,我为了改变胆小的毛病,以前故意跑到坟地中间坐上一时半会儿,锻炼自己的胆量。
奶奶给我最深的影响就是做人要诚实、本份,不贪分外之财。
爷爷的坟在一块叫做“孙家嘴”的地方,据说是因为方言的原因,念“白”了,地的原名是“松窠嘴”,也是一块地势略高于四周的土丘,早年以前栽满了桃树,之后谁在那里种上了竹子,此刻是一片竹海,这竹子与周边村子的竹子不一样,是在我们那里少见的“桂竹”。
爷爷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有一手篾匠绝活,不善言谈,腼腆,因排行老二,所以人称“二姑娘”,爷爷死的那年,我还很小,只有零碎的几个映像片段,一是他总喜欢拿带胡子的脸来亲我,二是夏天他总是穿着老式的大裤衩,是蓝色土布做的,裤腰是本白色的土布,腰带也是本白色的,挂一块黄玉,那玉的形状我已模糊,他死后,不知那个亲戚给要去了,还是老人家给带走了,我不得而知。
有一次,他放工回家,手里拿着一根桑树扁担,走到中门的时候,将扁担往地下一杵,叹了一口气,发现中门匾额上的燕窝里还不会飞的燕子掉到了地上,老人家用手轻轻地逮起来,站在凳子上,蒋燕子放回窝里。
还有一丝的映像就是,有好几回的夜里,远隔几里地的村里来人求他,说是某某某肚子疼的没奈何,请他给些草药解除痛苦。
据说,爷爷会在百草从中,认识一种叫做“木香”的草药,这种草药“有健胃消胀、调气解郁、止痛安胎作用。
能行气化滞、疏肝、健胃,治一切气痛、停食积聚、胸满腹胀、呕吐泻痢等。
”;也不明白他老人家是怎样明白的,他倒是教会了我爸爸,只是之后中医不受重视了,老爸在世时几次要叫我认,我也没当回事儿。
直至之后自己得了胆结石,每当疼的厉害时,才想起为啥没有挖些木香放在家里。
爷爷没有上过学堂,自然不认识字儿,不知画师为何要在老人家上装的口袋口画上一支钢笔,显得老人家很有文气的样貌。
邻居们回忆起爷爷的时候,总是带着敬仰的情绪的,他们十分佩服老人家的人品,也说他脾气好,还说,老人家说起话来慢条斯理,幽默得恰到好处……老爸原先被安葬在叫做“官山”的坟地,因为工业化的缘故,坟地要搬迁,村里的贤人们几经考证,选了块叫做“沙子坝头颈”的地方,这个叫法是音译,真正的名词怎样写,我无从考证。
我之所以没有写成“石家坝”、或者“十家坝”,是因为,那里没有姓石的人家,也没有其它与“十家”有关的名词,况且,记忆中,那水坝的堤坡上满是红砂,所以我把它写成“沙子坝”。
从来没有哪一个地方象我们老家对迁坟一事这么配合的,几乎没有人拒绝动迁,因为老是在外开会,没有时间回家办理这些事情,我堂兄居然就替我做主,就把我老爸的坟给迁了,这事儿还真没法说,换了在别的地方,不非得闹到强制动迁才怪了呢!给这边的先人上了坟,从小姑接娘回去,小姑一家非得留我们吃了饭才让走,见我说我要请岳母大人吃饭,才悻悻然的放我们走……岳父大人死前好像是有回老家安葬的想法的,但是老人家致死也没有亲自对两个女儿说出来,只是他侄儿说跟他说过。
毕竟千里之外,路太远了,因他是革命军队里的人,我们就以革命军人四海为家为由,将老人安葬在那里的一个公墓。
这天,平日冷清的公墓热闹非凡,墓地不远的公路上,满是停靠的小车,从车牌看,全国各地的都有,祭拜的人群,大多数显得很简单,只有少数人的神情是肃穆的,那必须是亲人去世不久。
有些人,已经把祭拜当成一种仪式,从神情上看,对于逝去的亲人,已经从悲痛里走出来,仿佛已经悟出了某种定律……由从公墓那里看到来自各地的人群,感觉清明节的好处何止仅限于祭拜呢清明节其实是一个以祭拜为中心环节的系列活动,在这一天的前后,不管人在哪里,都会到先人的墓地去祭拜,也由此理解杜牧为何在诗里写“清明时节”了,清明节是特定的一天,而清明时节就是包含清明节在内的一段时间了。
在此期间,因了祭拜先人,族亲得以聚会,在不同地域供职的非族亲好友们也有了碰面的机会,祭拜用品店、鲜花店等等商家们生意确实要红火几天,客运业、加油站、餐饮行业也都旺起来了,难怪乎,早就有画家按捺不住激动的情怀,恢宏写就“清明上河图”这样的鸿篇巨制了呢!关于清明节的散文:清明时节清明雨,汇成一条思念的河。
清明时节,心里总是慌慌的、凄凄的、寂寂的,一种惶恐怅惘的忧伤。
不知什么时候起,天空下起了雨,淅淅沥沥的,浸湿了我的眼眶,浸透了我的衣衫,一滴滴雨水,穿过我寒战的躯体,汇集在我的心房,波涛汹涌,洋洋洒洒,汇成了一条思念的河。
把我带到了生离死别的现场,那一幕幕一桩桩的往事,像风铃般,在我耳畔回响。
难忘,铭记的殇。
微寒薄凉的北风从我耳旁掠过,呼啸摇曳,像是在呜咽,像是在咏唱:清明时节桃李笑,野地荒冢话凄凉。
乌啼鹊噪昏乔木,阴阳两隔谁断肠。
一声声哀嚎,一声声低泣,仿佛来自苍穹,仿佛在耳边回响。
我遥望天籁,夜幕,笼罩了一片有生机的气象,黑丝绒般的夜空中悬挂着颗颗闪烁的星星,像是一滴滴晶莹的泪滴,颗颗璀璨,滴滴欲坠下。
像是在诉说一个个遥远哀婉的故事,声泪俱下,痛不可抑。
我仿佛看见千里之外,荒凉的枯山峻岭旁,百坟拱起,千碑林立,烟雨笼罩了万家冢院,荆棘杂草凄迷在肃穆的墓碑旁,断魂哭泣的人们,跪倒在祖先旁,燃起一炷香,点燃心中无限的哀思和惆怅,许上一个个心愿,让天地永存,让死者安息,让活着的人们,背起行囊,不辜负前人的重望。
妈妈,女儿不孝,到不了你的身旁,就在这十字路口,能够通往天堂的方向,点燃心中的思念,把我心里滚滚的思念之水向你流淌。
风潇潇,飘荡着浓浓哀思,雨绵绵,淋漓着靡靡悲情,我划亮手中的火柴,幽兰的火苗,迅速在寄托中蔓延,冥币飞舞,火焰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像是我心中滴落的泪滴,重重地敲打着我的心房。
祭拜的香火在半空中袅袅升起,直达我遥望的方向,妈妈,你在天堂,还好吗是不是一样在把我们牵挂,妈妈,在凄寒霜冻的夜里,别忘了把棉衣穿上,妈妈,有爸爸的陪伴,你们的家园,是不是阳光明媚,灿烂辉煌。
妈妈,我思念你,我把思念的苦水,汇成了涓涓的河流,在夜色里发光,我把思念的甜蜜,酿成醇厚的米酒,散发着醉人的芳香,我把思念的旋律,谱写成一首歌谣,在寂静的深夜为你歌唱。
月光下,清明的细雨,像是串成窜的珍珠,纷至杳来,远远望去,像是密密麻麻的银线,在天际闪耀,犹如积蓄在我心头,无限的想往。
剪不断,丝丝缠绕,悱恻心田。
雨缠绵,风哀泣,任凭狂风暴雨,妈妈,我也跪拜在你幽魂的面前,任眼泪滂沱流成河,依然向你诉说着我无尽的缅怀和思念。
看着冥币一点点化为灰烬,我不忍离去,不忍离开你的身旁。
关于清明节的散文:清明节的感怀文/江南儒生今晚有约。
主要是参加新世纪职业学校培训抽查。
陪同主管部门领导巡查教学状况。
刚从外面回家。
打开电脑,进入向陽同学的空间,就读到了这篇新作《清明扫墓有感》,细细读后,从中得到很多心灵的启迪。
说句心里话,我的朋友不多。
应验了一句话,叫做“相识满天下,知己有几人?”一向把向陽作为心灵相通的儿时好友,是因为和向陽从小就在一齐,喜欢文学。
上学的路上,就一齐背诵唐诗宋词去上学。
虽然长大以后,各自东西,工作岗位不一样,但是,心底一向存有那份纯真的情愫。
清明小长假这几天,一向没有向陽的信息,心里也有一些牵挂和思念,也想拿起电话联系,思考到向陽工作的特殊性,我没有个性的事情,一般从来不主动去打扰。
于是清明这几天,几次也进入向陽的空间看看,直到今晚此时,果然如我所愿,明白向陽同学专程去拜祭奶奶和父母。
心里一热。
真是性情中人啊!有句话叫做:男儿有泪不轻弹。
清明时节雨纷纷,向陽同学对自己亲人的那份怀念之情,尽在字里行间显现。
当我读到“直到我恩重如山的奶奶和父母相继去世以后,每年的清明扫墓由春游的潇洒走一回,变为沉痛的一跪一拜了。
当香烛袅袅燃起,双膝跪在墓前,上辈的音容与行止,风貌与性格乃至只言片语齐涌来眼前,便有那儿行千里仍萦回母怀的温馨犹在,衔看母乳泪入心中的香甜仍存。
”感觉这份真情,更是男儿的陽刚之气的来源,为人处世的根本。
至今我还记得,向陽同学一篇《珍藏在心灵的回忆》让我读后潸然泪下。
原以为我很了解向陽同学的,没有想到向陽也有那么苦涩的童年。
奶奶那瘦小的形象在我心里霎时那么高大。
向陽同学的真诚,勤奋,我想就应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遗传,还有奶奶那无声的传教。
今晚,我读到向陽同学“慈鸟失其母,夜夜吐哀声”的鸟未反哺的愧疚情绪,忍不住泪流满面。
”不禁眼睛也有些潮湿。
哲人说:文字的力量能叩响人的心灵。
这个清明时节,我本想写写自己的心灵感受,读了善业老师的“清明感怀”、牧歌老师的“开满梨花的思念”,湄澜游子的“清明雨”;今晚,我又读到向陽同学的“清明扫墓有感”。
我感觉到。
我最好的几位心灵相通的挚友,把我心里想说的话都说完了,我如果再写,真是班门弄斧,写不出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