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选修5中国的气象灾害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2章第4节中国的气象灾害(共8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2章第4节中国的气象灾害(共89张PPT)
中国的气象灾害
教学目标
• 1.运用地图,指出我国气象灾害 的地理分布。
• 2.分析旱灾、台风、寒潮等气象 灾害的形成原因。
• 3.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 程度的地域差异。
• 4.结合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农 业灾情,阐述旱灾灾情特点。
思考:
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 面学习这些气象灾害?
4.台风的危害:
①台风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风灾和水灾), 易引发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②掀翻巨轮,冲毁房屋、道路、桥梁和海堤,淹没 农田、工厂,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台风对我国的有利方面:
①带来大量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 地区的伏旱旱情 ②缓解高温酷暑天气
探究活动:
①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虽然受灾,但却 没有成灾,原因是什么?
三、寒潮灾害
寒潮:是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剧烈 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冻害、雨雪等天 气.有时还带来暴风雪和沙暴等恶劣天气。
三、寒潮灾害
1、发生时间:9月至次年5月(冬半年)
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 10~11月,前者更强。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 的危害最大。
2、源地: 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乌江航道重庆 武隆段出现罕 见低水位,两 货船缓慢通行
去冬播下的希望,今春已 经不会再有收获的喜悦
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2.西南气流较往年偏弱,降水很少; 3.气温较往年偏高,蒸发强; 4. 水利设施不完善; 5.云南、贵州部分地区特殊的喀斯特地貌, 下渗严重,地表水缺乏;
防御能力强 ②台风登陆对区域旱情有什么影响?
会带来大量降水,可以缓解 当地的旱情
③试评价台风的功与过。
④当台风登陆时,都会给当地造成严重的财产损 失和人员伤亡。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 将台风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第二章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 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第二章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 教案

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我国旱灾、台风的分布地区及其多发原因。

(2)比较我国不同区域的旱灾类型及灾情特点。

(3)知道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

2.能力目标(1)熟练运用地图查找我国旱灾及干旱程度的地区分布。

(2)运用地图分析台风路径、频次与经济损失的空间分布上具有相关性。

3.情感目标(1)认识到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增加忧患意识。

(2)由旱灾、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体会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本节中国的气象灾害是中国的自然灾害中的一种灾害,气象灾害是对我国影响面最广的灾害,也是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本节内容在全章中举足轻重、不可替代。

本节介绍的旱灾、台风等灾害类型与必修1教材联系紧密。

台风在必修1的第二章中的天气系统一节首次出现,台风本质上就是一种天气系统——热带气旋,由于热带气旋强烈发展而产生灾害,本节所述的台风既以必修1为基础,又是必修1的延伸。

旱灾由水资源不足引起,与水资源的是否合理利用有关,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的有关基础知识已在必修1的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中的第三节介绍。

鉴于以上分析,可认为本节的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我国旱灾、台风的分布地区及其多发原因教学难点我国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并不在气候干旱区,而在雨水较多的东部季风区教学准备自制CAI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干旱、台风、寒潮、沙尘暴等图片,提问:这几张图片所反映的自然灾害属于哪一类自然灾害?(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我国影响面最广的灾害。

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主要有干旱、暴雨、热带气旋、风雹、冷冻、雪灾、热浪、干热风、连阴雨、沙尘暴、浓雾等,其中干旱、台风、寒潮对我国农业的危害影响范围最广、灾情最重。

板书:一、旱灾——我国发生范围最广、频次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读2.30中国旱灾频次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找出我国旱灾最严重的几个地区。

(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2)为什么这些地区旱灾严重?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五中国的气象灾害ppt课件

高中地理选修五中国的气象灾害ppt课件

`.
28
参考P54:思考
1、分析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
2、华北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为什么我们不说“冬旱”更严重?
➢华从北气春候旱特比征“上冬讲旱,”华更北严本重身。就因是为我春国季风正多值、小风麦大生的长地季区节之,一降。 水(不尤足其严冬重春影季响) 小麦生长;冬季华北冬小麦越冬,处在休眠状 ➢态降下水,偏降少水,少(不春影季响气小温麦回的升生快长,和蒸收发成量,大不),造土成壤灾疏害松。干因燥此,没风 有力“对冬土旱壤”的之侵说蚀。越来越严重。
华北地区
`.
23
……
`.
24
华北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哪些?
干旱、寒潮、沙尘暴、冰雹、干热风、霜冻… 干旱-沙尘暴、干旱-虫灾是最主要的气象灾害
`.
25
案例分析-华北旱灾、沙尘暴
华北旱灾: 我国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灾情最严重的旱灾中心 (我国最缺水的区域)
华北沙尘暴: 春季最明显(次数及严重程度不及西北,但损失更大)
`.
26
参考P47:思考
为什么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
东部季风区的季风是不稳定的,其到来的早晚、势力的强弱、 停留时间的长短等都直接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及其时间分配,加 上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使得季风区的降水量不仅年内季节 变化大,而且年际变化也较大,不稳定的降水就是干旱频发的 主要原因之一。
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区,对降水的需求量和保证率要 求很高,如果出现干旱,势必造成严重的旱灾灾情。
因此东部季风区是我国旱灾频发区。
`.
27
参考P49:思考
台风对沿海地区农业和城市有什么影响?
沿海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渔业区,人口、城市及港 口分布密集。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风暴潮灾害常会形成海 水倒灌,造成海堤决口,形成洪涝灾害,并且可诱发滑坡和泥 石流等灾害,会造成城市、港口以及生命线工程的破坏、船舶 的毁坏等,以及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建筑物破坏,造成重大 的经济损失,从而直接威胁着我国沿海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地理高中选修五 2.4中国的气象灾害 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共30张PPT)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地理高中选修五 2.4中国的气象灾害 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共30张PPT)
1998年仅洪涝灾害就造成我国直接经济损 失2000多亿元。
(4)危害与防御
• 主要危害:
淹没和冲毁田园、村庄、房屋等,危害惨 重。
• 防御措施:
工程措施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 建水库;修建分洪区等 非工程措施---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 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 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读右图回答:
D E
C B
A
(1)常在夏秋季节袭扰A地区的自然灾害是 台风 ,它的形成 条件是 热带或副热带海区温度在26 °C以上的广阔的海面上
(2)我国经常出现暴雨洪涝的地区是图中 A 地和 B、C 地, 形成这暴雨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是 充沛的水汽供应,强烈的 上升运动,形成降雨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 干旱 (3)D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是 (4)E地区春季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干旱、寒潮
冲毁农田和公 共设施
粮食减产、人 畜缺水


雷达监视减轻灾情
采取防寒措施
工程措施:水 利建设 非工程措施: 土地管理等
长期:水利建 设植树造林 短期:发展耐 旱作物 应急:节水
龙卷风
龙卷风是雷雨云底部的高速旋转的空气涡旋。它象一 个巨大的漏斗伸向地面,有时挂在云下忽伸忽缩。通常龙 卷风时速在100m/s以上,相当于12级台风的三倍以上,故 龙卷风经过之处大树连根拔起,人畜抛到空中。 龙卷风侵袭区最安全之处是混凝土建造的地下室。若途 中遇龙卷风,应迅速找一个与龙卷风路径垂直的低洼地方 这 是 1987 年 7 月 31 日 袭 击 加 拿 大 Alberta 省 首 府 市 的 著 名 (如水沟)隐身。 Edmonton龙卷风在下午 3时的照片。该龙卷风的风速达到了每小 时 400 公里,所经之地毁坏了该城市的高压输电线路、建筑物、 火车、汽车。到这一天的傍晚有 25 人死亡, 253 人受伤,数以百 计的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超过250,000,000美元。这是加拿大近 年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课件:2.4中国的气象灾害(共43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课件:2.4中国的气象灾害(共43张PPT)
2、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
读图2.36,了解以下内容: (1)干旱是华北地区最主要的气象灾害。 (2)导致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水热条件不稳定,春旱严重;② 冬季风的通道;③接近沙源地;④蒸发强烈,植 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①主要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灌溉用 水增加;②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 ③过量抽取地下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
(1)东北地区盛夏干旱,“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
(2)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3)长江地区伏旱,有农谚“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 半”。 (4)华南地区夏秋旱。 (5)西南地区四季均可发生旱灾。
总的说来,我国旱灾以春旱发生地域最广、频 率最高,夏旱和秋旱次之。
探究活动:
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为何不是严重旱灾区?
思考:
1.搜集资料,分析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
提示: ①由于气候干旱,土壤疏松干燥,风力对土 壤的侵蚀越来越严重。 ②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下,人们毁林开荒、 滥砍滥伐森林,使得森林覆盖率降低。 ③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过度放牧、滥挖药 材,使得森林草原急剧退化,沙化土地面积不 断扩大,导致沙尘暴多发。
通过对案例的学习,了解以下内容:
①我国自古就是一个旱灾严重的国家。
②旱灾的危害:河流断流、水库干涸;作物 歉收,有的甚至绝收;人畜饮水困难等。
③结合图2.2可知,华北地区是旱灾和涝灾灾 害都很严重,而且交替频繁出现的地区,防旱 、抗洪对当地政府和人民来说具有双重意义。
2、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
我国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旱灾类型和灾情 特点。干旱区年年干旱,属荒漠景观,几乎很 少出现旱灾;半干旱区常常“十年九旱”;旱 灾区主要分布在常年雨水较多、干旱程度较低 的广大东部季风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二单元《中国的气象灾害》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二单元《中国的气象灾害》教案

中国的气象灾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台风、暴雨、干旱、寒潮等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危害,以及监测防御灾害的具体措施。

能力目标:能联系实际,了解当地常发生的气象灾害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德育目标: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探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避害趋利的实际行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御措施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新课导入:首先我们来看两则新闻。

(展示幻灯片)1.11月15日,孟加拉国南部沿海遭受强烈热带风暴袭击。

给这个国家带来沉重的灾难。

2.11月20日上午,宜万铁路巴东段高阳寨隧发生滑坡,一载有乘客31名的客车被埋。

刚才两则新闻是最近发生的两起自然灾害,一个是飓风,一个是山体滑坡。

除了刚才了解的这两个自然灾害,请同学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还有那些自然灾害?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对于这些自然灾害,在我们所用的人教版教材当中没有系统的讲述,只是在一些章节中零星的提到,例如台风,寒潮。

但是在明年的高考对于这部分内容又有了明确的要求,所以我们就来复习这一部分内容。

刚才同学们所列举的自然灾害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气象灾害,一类是地质灾害,哪些是属于气象灾害?哪些属于地质灾害呢?(请同学分类。

)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气象灾害。

什么是气象灾害呢?定义: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气象灾害种类很多,这节课我们只研究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种气象灾害----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和寒潮。

教师提问:什么是台风?(展示北半球气旋图)学生回答: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它多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

C以上的广阔洋面上。

教师讲述:台风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气旋,是一个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气旋又叫什么?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学过的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节回答。

学生回答:低压系统台风的先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系统。

画图。

在北半球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在南半球为顺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二章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共18张PPT)精选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二章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共18张PPT)精选课件
华南:(夏秋旱)雨带推移到北方后,受 高温天气影响。
夏旱,“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
春旱,“春雨贵如油。”
伏旱,“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
夏秋旱,春旱次之。 四季旱。
探究2:我国西北内 陆地区,降水稀少, 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但为何不是严重旱灾, 反而东部季风区却是 重旱灾区?
1、干旱和旱灾的区别是:是否造成人 类的损失
防御措施
1、加强监测和预报 2、完善预警系统 3、沿海地区要建设防护林体系 4、建沿海防护堤
学以致用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 ②区 。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 百分比(或 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
①纬度影响 ②洋流影响 ③海陆位置 影响 ④锋面影响 ⑤地形影响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 D.②④ 3.我国华北地区旱灾严重的最重要的自 然原因是( A ) A.降水变率大,集中在7、8月份 B.冬季风通道 C.植被覆盖率低,蒸发强烈 D.临近沙源地
• 4.以下能反映该次台风气流运动 特征的示意图是( D )
• 5.读下图,台风“莎莉嘉”的移 动路径不可能是D( )
• A.① B.② C.③ D.④ • 6.台风“莎莉嘉”带来的主要灾
害有(C ) • ①风暴潮 ②地震 ③狂风④暴
雨⑤沙尘暴⑥洪涝 • A.①②③⑤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⑥ D.①②③⑤
•向你的美好的希冀和追求撒开网吧,九百九十九次落空了,还有一千次呢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让生活的句号圈住的人,是无法前时半步的。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榕树因为扎根 会越长越茂盛。稗子享受着禾苗一样的待遇,结出的却不是谷穗。进取乾用汗水谱烈军属着奋斗和希望之歌。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可以显出非常 的角度来看它。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庸人永远无法光顾。困苦能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 果圆规的两只脚都动,永远也画不出一个圆。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只存在於蠢人的字典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 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 心。志当存高远。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 将上下而求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也,而不可夺赤。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 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之有益。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 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合抱之木 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故能成其私。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 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 与之争。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 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 将救之,以慈卫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一个实现梦想的人,就是一个成功 完全投入于权力和仇恨中,你怎么能期望他还有梦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落叶——树叶撒下 腰拾起;与其肩负苦涩的回忆,不如走向明天,淋浴春雨梦想绝不是梦,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 和行动。一个人如果已经把自己完全投入于权力和仇恨中,你怎么能期望他还有梦?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最初的梦想紧握 让一切都曾失去过。谁不曾迷茫?谁有不曾坠落呢?安逸的日子谁不想有呢?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 著的人拥有隐形翅膀?现在的一切都是为将来的梦想编织翅膀,让梦想在现实中展翅高飞。很多时候,我们富了口袋,但穷了脑袋;我们有梦想,但缺少了思想。、一 微,但是不可以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2章第4节中国的气象灾害(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2章第4节中国的气象灾害(共46张PPT)

中国的气象灾害
• 一、热带气旋 1、含义:发生在热带或者副热带的深厚的低气压
涡旋
2、成因:A.广阔的暖洋面,海水温度在26.6°C以上,提
供热带气旋高温、高湿的空气,
B.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低层扰动),提 供持续的质量、动量和水汽输入。
太阳直射海洋 洋面温度上升
洋面上空空气上 升,形成降水
形成下热上冷的 不稳定大气层
【小结】
• 我国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亚欧大陆东部 太平洋西岸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冬季 夏季
偏北风 偏南风
西太平洋热带气旋中心夏季移到我国沿海
寒潮 暴雨
台风 水旱灾害
1.读“中国小麦及柑橘冻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标准答案: (1)纬度高;距冬季风源地近;西部多山口,风力大。 (2)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而加重;主要分布在地势第三级阶 梯。乙地区为四川盆地,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
时间: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月最为频繁
(夏秋季)
分布
孟加拉湾北部 及沿海地区
地点:
中国东南沿海、日 本和东南亚国家
加勒比海和美 国东部沿海
危害 狂风、暴雨、风暴潮
台风大浪
强风
风暴潮
暴雨
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风暴潮构成
P47
我国台风灾害
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北 方向移动的特征,因此,我国极易遭受台风的袭击。
3.发生时间:9月至次年5月
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 前者更强。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4. 源地: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5. 侵袭我国的寒潮路径: 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 北部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五中国的气象灾害学案
2010-04-06 11:16:07 阅读16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学案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指出我国气象灾害的地理分布。

2.分析旱灾、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重点:1.中国旱灾和台风灾害的地理分布及其原因。

2.结合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农业灾情,阐述旱灾灾情特点。

【自主学习】
一、旱灾
1.特点:我国发生范围最、频次、持续时间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2.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和。

【合作探究】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为何不是严重旱灾区?
3.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
(1)东北地区干旱,“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

由于降水相对稳定,旱灾频次相对。

(2)华北地区严重,有“”的说法。

旱灾频次居首位。

(3)长江地区,有农谚“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

7月份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易发生旱灾,但是,雨经常可以缓解灾情。

(4)华南地区旱。

(5)西南地区四季均可发生旱灾。

总的说来,我国旱灾以发生地域最广,频率最高,夏旱和秋旱次之。

4.旱涝关系
(1)旱灾和涝灾在时间上交替:我国主要旱涝交替区有流域、流域、长江中下游及流域等地区。

(2)旱灾和涝灾在上交错出现:即某一地带雨涝而另外大片地区干旱,即“这里不涝那里涝,这里不旱那里旱”的现象。

5.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及原因
(1)
(2)
【合作探究】为什么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
二、台风灾害
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位于西岸,由于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方向移动的特征,因此,我国极易遭受台风的袭击。

影响中国的热带气旋均来自西北太平洋,且有两个集中的生成区域和。

2.台风发生的时间:主要为
3.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

东部沿海多于内陆地区,以南的台风频次远高于以北地区,广东和海南东部沿海的台风频次约占50%左右,浙江、台湾东部、海南东北部等沿海遭受台风灾害的次数,占总数的1/3以上。

4.台风造成的损失:台风造成的损失约占全国自然灾害损失的15%--20%,其中沿海省区的台风灾情最重。

台风灾害灾情严重的地区是地均GDP高,且台风次数多的地区。

【合作探究】台风对沿海地区农业和城市有什么影响?台风登陆对区域旱情有什么影响?
三、寒潮灾害
1.发生时间:月至次年月
每年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月和月,前者更强。

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2.源地:
3.路径:偏西路径——;
偏北路径——;
东北路径——。

4.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
(1)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相对温暖,灾害减弱。

(2)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地区甚至。

(3)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的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

5.影响地区:除、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

发生频次高,地区最多,次之,再次为流域,华南最少。

6.各地灾害表现:北方主要表现为等;
南方主要表现为等。

【合作探究】东北地区寒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点拨:第一,我国东北地区紧邻冬季风的源地,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使东北地区气温骤降。

第二,初霜时东北农作物正值生长季节,严重危害农牧业生产。

四、沙尘暴——华北地区春季影响很大的气象灾害
1.概念:沙尘暴是和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的天气现象。

2.发生与防治
①沙尘暴发生时间:
②沙尘暴产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形成沙尘暴的动力条件;二是地面的——形成沙尘暴的物质条件;三是和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

③防治沙尘暴最有效的人类行为是植树造林、种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这样可以减小风速,降低沙尘暴的动力条件,增加湿度,调节并改变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可以减轻沙化,降低沙尘暴的物质来源条件。

【合作探究】分析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
点拨:华北沙尘暴多发的原因可以理解为:①由于气候干旱,土壤疏松干燥,风力对土壤的侵蚀越来越严重。

②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下,人们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森林,使得森林覆盖率降低。

③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过度放牧,滥挖药材,使得森林草原急剧退化。

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沙尘暴多发。

收集资料时,可以从这三方面的实例着手,
五、气象灾害多发区——华北地区
1.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干旱、寒潮、沙尘暴、冰雹、干热风、霜冻等,其中和
是主要的气象灾害。

2.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
②;
③接近沙源地;
④蒸发强烈,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①是主要农业基地,灌溉用水增加;
②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
③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水资源缺乏。

【合作探究】简要分析华北地区旱灾严重的原因?
华北地区旱灾严重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控制,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年际变化大,特别是春季和初夏降水少,所以极易发生持续性干旱。

人为原因:人口稠密,人均径流量少;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3.损失:华北干旱缺水、土地沙化和沙尘暴不仅给当地带来严重的损失,也对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对首都北京的影响。

4.华北地区缺水的表现及原因
点拨:华北地区严重缺水,主要表现为水量性缺水,即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且地表径流少;人口密集、有超大城市群,生活用水多;国家商品粮基地,灌溉用水多;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用水多等;还表现为水质性缺水,即居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农药与化肥污水、海水倒灌等一系列污染水增多,导致清洁淡水减少。

【跟踪练习】
1.从气候和农业两方面考虑,我国春旱最严重的地区是(B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
2.下列措施对预防干旱具有长远意义的是(D)
A.人工降雨B.选择耐旱作物
C.开展农田水利建设D.改善干旱地区农业生态环境
3.下列天气过程中属于暖性反气旋控制下的有(D)
A.寒潮
B.台风
C.梅雨
D.伏旱
4.在我国,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多发生在(A)
A.秋季和春季
B.冬季和春季
C.秋季和冬季
D.初冬和秋末
5.若只考虑风力与沙源因素,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以冬春季最多,若再考虑地面状况及空气对流因素,则尤以初春最多,原因主要有(C)
①初春与冬季比较,初春的土质更加松软干燥②初春与冬季比较,初春的大风天气显著增多③初春与冬季比较,初春出现逆温现象的时数增加④初春与冬季比较,初春出现逆温现象的时数缩短 A.
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
读某类影响我国农业的自然灾害等值线分布图,回答6-7题。

6.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A )
A.旱涝灾害B.霜冻灾害C.寒潮D.台风灾害
7.图中等值线分布主要受( B )
①纬度影响②洋流影响③海陆位置影响④锋面影响
⑤受地形影响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D.②④
8.下图表示我国部分地区某年6月初-7月初降水量分布(实线,单位:mm)和气压分布(虚线,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

(1)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殊的天气是_梅雨__,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容易出现的气象气候灾害是__暴雨___,经常引起的自然灾害是___洪涝____。

(2)图中的气压中心是___副热带高压__气压的组成部分,7月,该气压系统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___伏旱___天气。

如该气压系统季节性北跃提前,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_____洪涝___灾害。

9.某年7月28日15时(北京时间),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一强热带风暴发展成台风,其中心位里在北纬12°、东经135°的A点,近中心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风力大于8级的范围半径为500km,该台风中心以每小时25km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右上图)
(1)简述强热带风暴与台风的主要区别。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大小;最大风力在10~11级之间为强热带
(2)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台风移动的路径。

风暴,最大风力大于12级的为台风
(3)对我国长江流域而言,台风可能带来的有益影响是台风带来的降水可以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所带来的干旱______。

(4)预计台风中心约于__7_月_31日_15_时登陆台湾,将在_8_月_1_日_3_时在我国__福建_省与__浙江__省交界处登陆,此时位于台风中心北侧的宁波吹__东北_风,南侧的厦门吹__西南__风。

(5)当上海为偏南风时,该台风中心位于上海的_西部_方向,此时风力与7月28日相比将有所_减弱__,原因在于_受陆地表面摩擦力的影响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