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入式的电网过电压采集系统设计_王治铃
对基于嵌入式的电量采集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对基于嵌入式的电量采集控制系统设计分析摘要:嵌入式电量采集控制系统能够对电表数据进行远程记录,具有检测电能质量、检测线路损耗情况、异常用电警报等功能,对于维护电网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
本文介绍了嵌入式电量采集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并从低压侧用户端远程监控模块和高压侧用电信息检测单元对该系统进行了设计分析,以期提高该系统利用率,保障电网平稳运行。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电量采集;窃电监测前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生活用电需求量与日俱增,生活电器和自动化设备的激增都给电网运行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要想维持电力系统的整体稳定,必须提高用电效率,合理分配整体电量,减少资源浪费。
因此应用电量采集系统对用户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对用电行为进行监控是非常有必要的。
1嵌入式电量采集控制系统整体结构设计嵌入式电量采集控制系统主要由监控主站和电量采集装置这两个子系统组成,其中电量采集装置又由低压侧用户端远程监控模块和高压侧用电信息检测设备组成,如下图。
图1嵌入式电量采集控制系统该系统的运行原理为:首先由电网高压侧用电信息检测设备采集高压侧电能数据,再由无线通信设备将采集到的的数据进行传输,由远程监控单元接收该数据,为监测人员远距离实时读取数据提供便利。
同时由用电信息采集模块终端对电表数据进行读取,而后将读取结果传输到主站信息存储库中。
其中高压无线检测模块又由电源、采样、通信、控制四个子模块组成,当高压侧检测系统工作时,电源为其提供能源保障,互感器将高压侧的电能数据进行变换,由采样模块对其进行采集和简单处理,通信单元则将采样数据进行输出处理,控制模块则对整个操作的顺序进行把控。
嵌入式电量采集控制系统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对用户是否存在窃电行为进行判断:一种是直接方式,远程监控单元直接通过高压侧传输的信息进行判断,并将判别结果传输给用户信息终端和监控主站,这种判断方式不需要通过主站,具有减轻主站工作负担和简化设备设置等优点,即使监控主站发生通讯故障也可以正常运行,实现了全天候监测,但对于远程检测设备要求较高。
基于嵌入式 LINUX 的智能用电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嵌入式 LINUX 的智能用电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王彩红;崔勇;张庆辉;金广锋
【期刊名称】《电测与仪表》
【年(卷),期】2016(053)011
【摘要】研究将嵌入式LINUX和自组网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于用户用电环节,开发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通过嵌入式LINUX系统在ARM平台上的构建,GPRS技术、复合通信方式(低压电力载波和无线通信)在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以及自组网理论和实现研究,完成了项目的研制。
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运行稳定、操作方便、实时性好、通信速度快、易于安装等优点。
【总页数】4页(P72-75)
【作者】王彩红;崔勇;张庆辉;金广锋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郑州450001;三峡大学经济与
管理学院,湖北宜昌443002;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郑州450001;
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郑州4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93
【相关文献】
1.基于μCLinux的嵌入式智能节点的设计与实现 [J], 胡冠山;肖海荣
2.基于Linux的嵌入式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蔡丽萍;李汪彪;陈明珍
3.基于QT的嵌入式Linux智能加油站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陶文寅;陈
强;刘正
4.基于QT的嵌入式Linux智能加油站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 陶文寅;陈强;刘正
5.基于嵌入式Linux的智能手机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J], 李振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案例探索

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案例探索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嵌入式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智能电网作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开始逐渐引入嵌入式技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实际的应用案例,来探索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首先,智能电表是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典型应用之一。
传统的电表只能记录电能的使用情况,而智能电表则能够通过嵌入式技术实现更多的功能。
智能电表内部包含了嵌入式芯片,通过与电网连接,能够实时地监测电能的使用情况,并将数据上传到远端服务器。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等设备查看电能使用情况,从而实现合理用电,降低能源浪费。
同时,智能电表还可以通过与智能家居系统连接,实现自动化控制,比如在低电价时段自动开启洗衣机、电热水器等大功率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其次,嵌入式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智能电网的电力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中。
传统的电力监测系统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而且信息获取和处理的速度较慢。
而引入嵌入式技术后,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大大提高了监测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嵌入式传感器和智能节点的布置,可以实时监测电流、电压、功率等电能参数,并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
当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嵌入式技术能够迅速对故障进行识别和定位,提前预警,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此外,智能充电桩也是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随着电动车的普及,充电桩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智能充电桩通过嵌入式技术,能够实现对电动车充电过程的全面监测和控制。
嵌入式传感器可以实时感知电动车的电量、温度等状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时段,智能充电桩可以自动调节充电功率和充电时间,有效地避免用电高峰期对电网的冲击。
此外,智能充电桩还可以与用户的手机等设备连接,实现远程充电、支付、预约等功能,提升用户的充电体验。
最后,嵌入式技术在智能电网中还可以应用于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管理。
基于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电能抄表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电能抄表系统设计与实现王天雷;张京玲;王柱【摘要】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电能抄表系统,系统数据采集部分由电能计量芯片ATr7022B和8051单片机为核心进行构建,数据传输部分利用CC2430的ZigBee实现了与上位PC机无线网络通信,数据处理部分利用QT制作用户界面以及后台数据处理.实验证明本系统与传统抄表方式比较,具有成本低、功耗小、抗毁性强、组网简单和通用性强等优点.【期刊名称】《机电工程技术》【年(卷),期】2016(045)007【总页数】6页(P83-88)【关键词】ZigBee;无线网络;ATT7022B;CC2430;QT【作者】王天雷;张京玲;王柱【作者单位】五邑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广东江门 529020;五邑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广东江门 529020;五邑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广东江门 529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6近年来,随着电力负载的急剧增长和用户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抄表方式越来越困难,将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于自动抄表系统,有效地促进了自动抄表技术的发展。
相对于所用的Zig-Bee,其他的无线抄表技术都存在着传输距离短、抗干扰性弱、功耗高、安装不便和成本高等缺点[1-2]。
ZigBee具有高效率、低成本、低功耗、抗毁性强、组网容易等特点,使得在无操作人员情况下,无线抄表系统可实现电力数据得自动采集、传输与处理。
使用的过程当中,该系统利用自组织网络的特性,全天候、自动、智能且可靠地对于电力数据进行实时处理,特别针对用电高峰期的电力拥塞、光伏并网等特殊情况能实现实时监测,并通过后端平台进行自动化管理和远程控制,有利于相关部门对于稀缺性电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网状型拓扑结构的无线通信具有:可靠性高;网络结构多样化,采用多通道通信,多速率传输;网内节点共享资源容易;可实现线路信息流优化分配;可选择最佳路径,传输延迟小;网络容量大,可应用于较大的空间和适合比较分散数据采集等特点[3-5]。
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

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
王程刚
【期刊名称】《电力系统通信》
【年(卷),期】2010(031)012
【摘要】随着电力电子器件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使用,电能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供电系统和用户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对电能质量进行快速地检测和准确的分类,进而进行有效的治理是提高用电效率的重要途径.文章设计了一种16/32位RISC处理器S3C2440A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设计目标、总体框图和实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S3C2440A对数据的处理速度满足实时性要求,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反映出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很好地适应了电力系统对电能质量监测的要求.
【总页数】4页(P63-66)
【作者】王程刚
【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测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933.4
【相关文献】
1.基于嵌入式Linux和DSP的在线电能质量监测系统 [J], 王金武;全惠敏;戴瑜兴;广建设
2.基于嵌入式Linux的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 [J], 张言权;张胜宝
3.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设计 [J], 陈聚武;庄淑惠;光俊铖
4.基于嵌入式Linux的水位视频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J], 陈城;孙峰;曲金秋;吴婷;褚泽帆
5.基于嵌入式Linux的水位视频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J], 陈城;孙峰;曲金秋;吴婷;褚泽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嵌入式的电网接地电阻测试仪软件方面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嵌入式的电网接地电阻测试仪软件方面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意义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网接地电阻测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电网接地电阻测试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地电参数之一,它主要用于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防止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
嵌入式电网接地电阻测试仪是一种先进的测试仪器,它具有测试速度快、测试精度高、用户操作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厂、变电站等电力系统的地电参数测量。
针对嵌入式电网接地电阻测试仪软件方面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测试仪的性能和稳定性,增强其在电力系统地电参数测试中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因此,开展嵌入式电网接地电阻测试仪软件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论文主要研究嵌入式电网接地电阻测试仪的软件方面,内容包括:(1)测试仪软件的需求分析:根据测试仪的使用场景和用户需求,对测试仪的软件需求进行深入分析。
(2)测试仪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根据测试仪的软件需求,采用嵌入式软件开发技术,设计和实现测试仪的软件功能,包括数据采集、算法处理、结果显示和数据存储等。
(3)测试仪软件的优化和改进:对测试仪的软件进行性能优化和功能改进,提高测试仪的稳定性、精确性和可靠性。
(4)测试仪软件的测试和评估:对测试仪的软件进行系统测试和性能评估,验证测试仪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用户需求和测试要求。
三、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相关技术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2)需求分析法:对测试仪的使用场景和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和调研,明确测试仪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3)软件开发技术:采用嵌入式软件开发技术,包括C语言、汇编语言、RTOS等,设计和实现测试仪的软件功能。
(4)软件测试和评估法:对测试仪软件进行系统测试和性能评估,验证测试仪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用户需求和测试要求。
四、预期成果本论文的预期成果主要包括:(1)测试仪软件需求分析报告:对测试仪软件的需求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为测试仪软件开发提供设计参考和依据。
基于嵌入式的电网过电压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嵌入式的电网过电压采集系统设计
王治铃;范娟;谢旭
【期刊名称】《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09(014)003
【摘要】介绍一种基于ARM与CPLD的电网过电压采集系统,该系统包括后台监控主机和前台数据采集单元两部分,采集单元实时采集电网过电压信号,并通过以太网将数据传给后台机.该系统具有信号采集速度快、通信速度快、体积小、联网灵活方便、性价比高等优点.
【总页数】4页(P33-35,52)
【作者】王治铃;范娟;谢旭
【作者单位】重庆市电力公司江津供电局,重庆,江津,402260;重庆市电力公司南岸供电局,重庆,400060;重庆市电力公司江津供电局,重庆,江津,4022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9
【相关文献】
1.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电网参数采集处理及远程监测 [J], 孙俊;张同波;周俊华
2.基于UCOSIII的嵌入式无线照片采集系统设计 [J], 夏祥祥
3.基于嵌入式的电网自动调度信息分级采集系统设计 [J], 蔡乾
4.基于ARM与CPLD的电网过电压采集系统设计 [J], 刘伟明;杜林;司马文霞;王有元
5.基于CPLD的电网过电压变频数据采集卡设计 [J], 杜林;刘伟明;王有元;司马文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电能质量检测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电能质量检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电力质量控制的要求日益增强,电能质量检测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传统的电能质量检测方法主要采用便携式检测仪器进行测试,存在检测点有限、效率低下等问题。
因此,研究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电能质量检测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电能质量检测的效率和准确度,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主要采用嵌入式技术,设计和实现一套电能质量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采集电能数据、分析和处理数据、显示检测结果等功能。
具体研究内容和目标如下:1. 选择合适的嵌入式平台,搭建电能质量检测系统硬件平台;2. 设计并实现电能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参数的采集和传输;3. 实现电能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算法,包括功率谐波分析、电能质量分析等;4. 实现检测结果的显示和报表输出等功能;5. 对研发的电能质量检测系统进行实验验证,评估系统性能和准确度。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相关文献调研和分析,进行电能质量检测的理论和技术研究;2. 选择合适的嵌入式平台和传感器模块,进行模块选型和硬件设计;3. 设计电能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并传输电能数据;4. 开发数据处理算法,进行功率谐波分析、电能质量分析等处理;5. 设计检测结果显示模块,实现检测结果的显示和报表输出;6. 进行实验验证和数据分析,评估系统性能和准确度。
四、预期研究结果及创新点本研究预期可以成功设计和实现一套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电能质量检测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预期研究结果和创新点:1. 实现电能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的自动化,提高效率和准确度;2. 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提高电能质量检测的实时性和灵敏度;3. 实现检测结果的自动化报表输出和数据存储,提高数据管理和分析的效率;4. 利用嵌入式平台的小型化和低功耗的优势,实现检测系统的便携化和可移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卷 第3期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8月V o.l 14 N o .3Jou rna l of Chongq i ng E l ec tric P o w er Co llegeAug .2009基于嵌入式的电网过电压采集系统设计收稿日期:2009-05-25作者简介:王治铃(1973-),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变电运行。
王治铃1,范 娟2,谢 旭1(1 重庆市电力公司江津供电局,重庆江津402260;2 重庆市电力公司南岸供电局,重庆400060)摘 要 介绍一种基于ARM 与CPLD 的电网过电压采集系统,该系统包括后台监控主机和前台数据采集单元两部分,采集单元实时采集电网过电压信号,并通过以太网将数据传给后台机。
该系统具有信号采集速度快、通信速度快、体积小、联网灵活方便、性价比高等优点。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以太网; C /O S - ;Lw IP中图分类号 TP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032(2009)03-0033-030 引言对电网过电压进行在线监测,获取实时电网过电压波形及其特征参数,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合适的绝缘配合设计,对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过电压采集系统大多采用基于工控机和通用采集卡的集中式监控,这种监控结构简单,技术成熟,但由于测量系统阻抗难以精确匹配,集中监控中过电压高频模拟信号要进行长距离传输,必然会造成信号衰减和畸变;且集中式监控扩展不够灵活、成本高。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RM 与CPLD 的电网过电压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具有技术先进、扩展方便、联网灵活等优点。
1 过电压在线监测系统总体结构本文提出的基于ARM 与CPLD 的电网过电压采集系统结构采用分布式分层结构,主要包括后台监控主机和前台过电压采集单元两大部分。
监控主机主要用于过电压信号的数据接收、计算处理、存储、以及智能诊断等;数据采集单元包括监控模块和采集模块两部分,处于现场高压母线分压器附近,用于不同等级的电网过电压信号实时采集录波,其数量由被监测的电压回路数目决定。
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稳定性,后台监控主机与数据采集单元采用以太网进行数据交换。
图1为采集系统总体结构图。
2 过电压数据采集单元硬件设计采集单元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采集模块与监控模块两个部分。
采集模块采用高性能的图1 监测系统的总体结构图CPLD 芯片作为数据采集的控制核心,实现过电压信号的高速实时采集;监控模块采用高性能ARM 处理器作为处理CP U,负责过电压故障数据的读取与传输。
为了便于控制和扩展,将采集模块作为CPU 的一个外部I /O 器件,ARM 处理器通过其外部总线接口与采集模块进行数据交换。
过电压采集单元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过电压采集单元的硬件结构框图2 1 采集模块硬件设计由于电网系统为三相电压输入,因此本文的采集模块设计为三通道高速并行采样,最高采样频率为40MH z ,单通道的存储深度为256k 字;模数转换器采用12位流水线型高速芯片ads807,最大转化速率为53M 。
采集部分的核心器件CPLD 选用AL -TERA 公司的EP M 3256ATC144,实现时钟/时序控制、触发逻辑控制、A /D 采样控制、数据存储、计算机命令译码等功能。
当电网出现过电压信号,CPLD 检测到外部触发信号时,立即启动三路A /D 进行同步采样,采样结束后,通过中断通知CP U 来读取数据。
2 2 监控模块硬件结构介绍监控模块主要包括CP U 器件、存储电路、实时时钟电路、网络接口和其他一些外围器件。
CP U 采用NXP 公司推出的基于ARM 7TDM I 内核的16/32位R I SC 处理器LPC2214,功能强大,内置PLL 锁相环可以设置CP U 的工作频率达60MH z ,内部带256kB FLAS H 和16kB RAM 。
为了移植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TCP /I P 协议栈,设计中外扩了256k 字的SRAM 。
CF 卡是一种基于闪存技术的通用存储器件,具有存取速度快、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抗冲击能力强、可靠性高等优点。
采集单元使用512M B 的C o mpactFlash(CF)卡作为存储媒体,用于存储过电压信号。
设计中使用CF 卡的T r ue I DE 模式与ARM 处理器接口,由于LPC2214的总线时序与CF 的操作时序不一致,因此设计中要进行时序转换。
网络控制芯片选用10/100M 自适应芯片DM 9000A,该芯片具有集成度高、功能强大、体积小、性价比高等优点,非常适用于嵌入式系统设计。
为了提高网络工作效率,网卡控制器采用16位模式,16位数据总线直接与CPU 数据总线相连,片选信号CS 由译码电路产生,命令/数据使能端C M D 与ARM 的地址线A2相连,读写控制信号分别与ARM 的读写控制器相连。
由于复位信号P WRST 与处理器的复位信号nRST 同为低电平有效,因此可将这两个引脚相连,这样在系统上电复位处理器的同时也对网络控制器进行硬件复位。
网络控制接口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网络控制接口示意图3 CPLD 内部功能逻辑设计CPLD 是采集模块的核心器件,主要实现电网过电压信号的高速实时采集录波以及同监控单元数据交换,其内部功能逻辑模块可分为计算机接口模块、时钟模块、A /D 控制与数据存储控制模块。
3 1 计算机总线接口模块系统上电时,监控模块要对采集模块进行初始化操作;当采集模块完成一次数据采集后,监控模块读取对应的采集模块中的数据后并启动采集模块进行下一次采样。
监控对采集模块的操作共有16种读写命令,计算机总线接口模块主要是对CP U 命令进行译码并根据CPU 命令决定进行何种操作。
接口模块主要由译码电路和参数存储电路组成。
3 2 时钟模块时钟模块是产生A /D 采样时钟和RAM 写地址发生器的工作时钟信号。
时钟模块的输入为外部晶振,其频率为40MH z ,CPLD 内部设计了分频电路,将外部的40M 晶振分频成16档,最高40MH z ,最低为500H z ,其中分频系数由监控模块决定,每一个分频系数决定了一个分频时钟,CPLD 根据CPU 的命令进行相应的分频操作产生要求的控制时钟信号。
3 3 A /D 转换与数据存储控制模块A /D 转换与数据存储控制模块主要有A /D 转换控制、RAM 读、写地址发生器逻辑电路组成。
其中A /D 转换时钟和RAM 写地址发生器时钟由CPLD 内部时钟模块产生,RAM 读地址发生器时钟由计算机读数据命令产生,每一个读命令对应一个读地址时钟脉冲。
在进行每点采样的同时,CPLD 同步提供RAM 有效的地址信号和写信号,把每次的结果直接存到RAM,且自动递增RAM 地址。
本文中将RAM 作为一个环形缓存区,当A /D 转换的数据采样点数超过存储器的最大容量,新数据会由零地址起覆盖旧数据,若CPLD 没有收到外部触发信号,这个过程是周而复始的。
如果CPLD 接收到外部触发信号,立即启动其内部一个计数器进行计数,当计数器计数到整个内存的最大长度值时,即表明存储器存满后,停止采样,通知CP U 读取数据。
4 AR M 监控程序设计ARM 监控模块主要功能是对采集模块的参数控制、故障数据的读取与存储以及同上位机以太网通信,它是整个采集单元的管理核心。
AR M 监控程序设计主要包括实时操作系统 C /OS- 的移植,嵌入式TCP /I P 协议栈Lw I P 的移植和相关的应用程序设计。
4 1 实时操作系统 C /OS - 的移植C /OS - 是一个可移植、固化、裁减的占先式34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13卷实时多任务管理的内核,其内核小、结构简单、代码量少、效率高,可移植性强,已被相关机构证实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由于其极小的内核,特别适用于对程序代码存储空间要求极其敏感的嵌入式系统开发。
虽然 C/OS- 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在不同的处理器上移植问题,但要将它移植到LPC2214上,还需要用户自己修改部分程序代码。
在ADS1 2下的实际移植工作需要修改与处理器和编译器相关的部分文件,即OS_CP U.H、OS_CPU_C.C和OS_ CP U_A.AS M,具体的有以下三个方面:(1)设置OS_CP U.H文件中与处理器和编译器相关的代码,包括一系列数据类型的定义,开中断宏、关中断宏的实现,定义堆栈的生长方向。
(2)用C语言编写OS_CPU_C.C文件中与操作系统相关的函数,有初始化任务的堆栈结构函数OSTaskStkInit()和5个H ook函数:OSTaskCreate-H ook()、OSTaskDeH l ook()、OSTaskSwH ook()、OS-TaskStat H ook()、OST ick H ook()。
(3)修改OS_CP U_A.AS M文件中与处理器相关的4个函数:运行优先级最高的就绪任务函数OSStart H i g hRdy(),任务级的任务切换函数OS_ TASK_S W(),中断级的任务切换函数OSI ntCtxSw (),时钟节拍服务函数OST ickISR()。
这部分代码是对处理器的内部存器进行操作,所以必须用汇编语言来编写。
4 2 嵌入式TCP/I P协议栈Lw IP的移植Lw I P是瑞典计算机科学院(Sw ed ish Institute o f C o mpu ter Science)的Ada mDunke ls等人开发的一套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开放源代码TCP/I P协议栈。
Lw I P可以移植到操作系统上,也可以在无操作系统的情况下独立运行。
Lw I P TCP/I P实现的重点是在保持TCP/I P协议主要功能的基础上减少对RAM 的占用,这使Lw I P协议栈适合在对存储空间特别敏感的低端嵌入式系统中使用。
在 C/OS- 操作系统下移植Lw I P主要工作有以下几点:(1)修改头文件中一些与CPU和C编译器相关的定义,主要有数据长度、CP U存储字的高低位顺序以及结构体对齐处理。
(2)修改与操作系统相关的部分,主要有信号量、消息邮箱和定时机制等相关的结构体和函数等。
(3)编写网卡驱动程序部分,主要有网卡初始化、网卡接收数据、网卡发送数据以及网卡中断处理函数。
4 3 应用程序的编写当移植好操作系统和Lw I P协议栈后,就可以编写上层应用程序。
按照模块化设计思想将应用程序按照功能划分为5个任务,分别为Lw ip初始化任务TaskLw ipI n it、采集单元控制任务TaskAdContro l、CF 卡控制任务TaskCFContro l、实时时钟读写任务TaskRTCContro l、TCP客户端通信任务TcpC l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