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脂超前镇痛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
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对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作用

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对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作用发表时间:2018-11-07T13:37:08.82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6期作者:戴惠惠[导读] 结论:对复合麻醉患者采用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能够显著减轻疼痛感,且不会明显增多不良反应。
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南沙 511470摘要: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对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作用。
方法:选取90例复合麻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即A组、B组和复合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20min给予氟比洛芬酯、地佐辛、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
对比术后4h、术后8h、术后12h、术后24h 3组疼痛程度,并对比3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本组内不同时刻疼痛评分比较,术后12h均最高,明显高于其余3个时刻(P<0.05),且术后8h低于术后4h(P<0.05),术后24h低于术后4h和术后8h(P<0.05),各时刻本组内比较,A组和B组疼痛评分均相近(P>0.05),复合组疼痛评分均低于A组和B组(P<0.05);复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B组(P>0.05)。
结论:对复合麻醉患者采用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能够显著减轻疼痛感,且不会明显增多不良反应。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地佐辛;复合麻醉;痛觉过敏复合麻醉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式,在预计手术时间较长、病情复杂等患者中均较为常用,尤其是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的临床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但是复合麻醉后患者容易出现痛觉过敏的情况,即轻微地触摸便可感觉到剧烈疼痛、难以忍受。
临床研究显示[1],氟比洛芬酯与地佐辛均有预防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作用。
鉴于此,本研究特尝试探讨二者复合应用对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作用,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医院2017年2月~2018年7月收治的90例实施复合麻醉的患者,均为瑞芬太尼复合基础麻醉,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即A组、B 组和复合组。
氟比洛芬酯或小剂量氯胺酮有效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

・临床研究・氟比洛芬酯或小剂量氯胺酮有效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刘月江 李秋兰 祖翠华 景亮【摘要】 目的 评价氟比洛芬酯或小剂量氯胺酮对于雷米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作用。
方法 60例ASA Ⅰ或Ⅱ级全身麻醉患者,年龄18~70岁,随机均分为三组:Ⅰ组应用雷米芬太尼的同时静脉注射氯胺酮015mg/kg ,继而5μg ・kg -1・min -1静脉维持至手术结束;Ⅱ组术前氟比洛芬酯100mg 静脉注射;Ⅲ组不用氯胺酮或氟比洛芬酯作为对照。
三组均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维持麻醉。
术后用曲马多持续静脉自控镇痛(PCIA )。
结果 Ⅲ组术后1、2、4、8h 视觉模拟评分(VAS )显著高于Ⅰ、Ⅱ组(P <0105或P <0101);术后24h VAS 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术后24h 患者PCIA 自控按压次数及加用芬太尼镇痛的病例数Ⅲ组显著多于Ⅰ、Ⅱ组(P <0101)。
结论 超前应用氟比洛芬酯或术中持续应用小剂量氯胺酮均可有效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发生,不影响患者苏醒,亦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氯胺酮;雷米芬太尼;痛觉过敏Prevention of remifentanil 2induced postoperative hyperalgesia by flurbiprofen axetil or small 2dose ketamine L IU Yue 2jia ng ,L I Qi u 2la n ,ZU Cui 2hua ,et al.Depart ment of Anest hesiology ,Affiliated Zhongda Hospital ,Sout heast University ,Na njing 210009,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flurbiprofen axetil and small 2dose ketamine on remifentanil 2induced postoperative hyperalgesia.Methods Sixty ASA Ⅰor Ⅱsurgical patients aged 18to 70years old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ree group s.All patients received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with remifentanil (013μg ・kg -1・min -1)and propofol during operations ,and patient 2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 )with tramadol after operations.Ketamine 015mg/kg was given just after anesthesia induction ,which was followed by 5μg ・kg -1・min -1infusion until skin closure in groug Ⅰ.Flurbiprofen axetil 100mg was injected before operation in group Ⅱ.Group Ⅲreceived neither ketamine nor flurbiprofen as the control.R esults The visual analog scors (VAS )at 1,2,4,8h and f requencies of additional narcotic analgesic administration after operations were higher in group Ⅲthan those in the other two groups (P <0105or P <0101).Conclusion Remifentanil 2induced postoperative hyperalgesia can be prevented effectively by flurbiprofen axetil preemptive administration or small 2dose ketamine inf usion without affecting recovery or increasing adverse effects.【K ey w ords 】 Flurbiprofen axetil ;Ketamine ;Remifentanil ;Hyperalgesia 作者单位:210009 南京市,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麻醉科责任作者:刘月江 雷米芬太尼因优越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已逐渐成为临床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
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防治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

时 ,S F组 惠者 V S评 分低 于 F组和 S组 ( O 5 ;而 在术 后 1h (3 + A P< . ) 0 2 T )时 ,其 V S评 分低 于 F组 A 【 关键 词 】舒 芬 太尼 ;氟比 洛芬 酯 ;瑞 芬 太尼 ;痛 觉过敏 中 图分类 号 :R 1 64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7- 14 (0 2 1- 05 0 6 1 8 9 21 ) 3 0 9- 2
> O 5 ;S F组 患者 意识 恢 复后 5mn时的 V S评 分和拔 管期 间躁 动发 生率 明显低 于 s组和 F组 .) + 0 i R
尼 复合 氟 此洛 芬酯 能很好 的防 治瑞 芬太尼 术后 引起 的 痛 觉过敏 反应 。
< OO ) . ;术后 1 ( 1 5 h T )和 6 ( 2 h T) < 0 5 。结论 小剂量舒 芬太 .) 0
瑞芬 太尼是 一种药效 强、起效 迅速 、代谢快 及作用 时间短 的阿片 受 体激动剂 。其与丙 泊酚复合应用 于静脉 全麻 镇痛效果 强 术 毕苏醒 快 ,因而广 泛应用于快 通道手 术的麻醉 。但瑞 芬太尼 呈现剂量依赖 的 阿片耐受及 痛觉过敏 现象Ⅲ。临床研究[] 1发现布 托啡诺 、喷他佐 辛、 - 3 氯 胺酮等镇 痛药物可 以有效预 防其痛觉过敏 现象 。本研 究 旨在观察 小 剂量 舒芬太 尼复合氟 比洛芬酯用于 防治瑞芬太 尼术后痛 觉过敏的有效 性及安全 性 ,为临床应用 提供 参考 。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一般资料 本研 究方 案 经 医院伦 理 委员 会批 准 ,患者 均签 署 知情 同意 书 。 选择2 1年 1 0 1 月至2 1年6 0 1 B我 院择期 拟在全麻 下行腹腔镜胆 囊切除术 患者 6例 ,AS 1级 ,年龄 2 ~6岁 ,体 质量4 ~8k ,无肝 0 A I~ 1 3 4 7 5g 肾功 能异 常 ,无 神经 系统疾 病 史 ,无 内分 泌 疾病 史 ,无长 期服用 阿 片类 药物 或非 甾体 类药 物史 。随机分为 3 ,每组2 例 :舒 芬太 尼组 组 0 (组 )、氟 比洛芬 酯组 (组 )和 舒芬太 尼复合氟 比洛芬酯 组 (+ s F SF 组) ,分别在麻醉 结束前3 n 0 静脉给予舒芬太 尼0 5 g g ( ) mi . & 和 或 2 氟 比洛芬酯 l /g mg 。 k 所有 患者麻醉前3mi 肉注射鲁米那钠0I。入 室后开放 外周 静 0 n 肌 . g 脉 ,输注 乳酸钠 林格 氏液6mg k ・)。常 规心 电监护仪 监测B 、 /(gh P
氟比洛芬酯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的痛觉过敏的预防作用

为保证患者能顺 利进行 手术 ,麻 醉是 关键环 节。临床 上 使用较 多的麻醉药 物有瑞芬太 尼等 ,虽然 能取 得较好 的麻 醉 效果 ,但在手术后患 者容易 出现痛觉 过敏 … 。为 预防或减 轻 患者疼痛 ,通 常需要 使用氟 比洛芬 酯等辅 助药 物。本次研 究 将 124例手术 中需 要使 用瑞 芬太 尼麻 醉 的患 者作 为研 究 对 象 ,探究氟 比洛芬酯 对瑞 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 的预 防作用 。 报 道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从 2015年 6月至 2017年 6月期 间在我 院 接受手术并需要使用瑞芬太尼麻醉 的患者 中抽取 124例 随机 分成 A组与 B组 。全 部患者 美 国麻醉 医师协 会 (ASA)评 定 等级 为 I级或 Ⅱ级 ,不存 在肝肾功能障碍 、高血压 、糖尿病 、溃 疡病 史 、术前 12b使用过镇痛类药 物患者 。A组 62例 ,男性 、 女 性分别 32例 、3O例 ,年龄 20至 77岁 ,平均 (50.2.4-3.5)岁 , 体 重 49—76kg,平均 (62.5.4-3.1)kg,骨科 手术 、妇科 手术 、胸 外科 手术 、普外科手 术分别 有 14例 、20例 、l3例 、15例 ;B组 62例 ,男性 、女 性 分别 33例 、29例 ,年 龄 20至 76岁 ,平 均 (50.1 4-3.4)岁 ,体重 49~75kg,平 均 (62.4 4 -3.0)kg,骨科 手 术 、妇科手术 、胸外科 手术 、普外 科手 术分 别有 13例 、21例 、 14例 、14例 。两组患者 临床资料差异不 明显(P>0.05)。 1.2 方法 A组患者 在切皮 前给予 氟 比洛芬 酯 (生产 单位 : 北京 泰 德 制 药 股 份 有 限 公 司;批 准 文 号 :国 药 准 字 H20041508)静脉注射 ,剂量为 2mg·kg一,B组 给予布托菲诺 (生产单位 :江苏恒 瑞 医药股 份有 限公 司 ;批 准文 号 :生产 批 号 20061001),剂 量 为 21.Lg·kg~。
地佐辛联合氟比洛酚酯预防瑞芬太尼痛觉超敏效果观察

地佐辛联合氟比洛酚酯预防瑞芬太尼痛觉超敏效果观察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多模式复合镇痛对于预防超短效阿片类药物瑞芬太尼所引起的痛觉超敏的效果。
方法:筛选我院择期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45例,ASA Ⅰ~Ⅱ级,年龄20~58岁,无明显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随机分成三组,D代表地佐辛组,F代表氟比洛芬酯组,D+F代表联合用药组,在术毕时给予相应剂量药物,观察3组患者在拔管10min、1h、2h、4h疼痛评分,同时记录三组患者苏醒期镇静评分、疼痛、恶心呕吐及拔管时间等指标。
结果: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拔管时间、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平均靶浓度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D+F组患者在4h内不同时段疼痛评分及躁动发生率明显优于D组及F组(P<0.05);D组在术后2h内疼痛评分优于F组(P<0.05),但在4h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
D及D+F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与F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可以有效的预防瑞芬太尼所引起的痛觉过敏反应。
标签: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地佐辛;氟比洛芬酯Research the effects of using dezocine combined with flurbiprofen axetil to prevent the hyperalgesia caused by using remifentanil[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ezocine combined with flurbiprofen axetil multimodal analgesia preventing hyperalgesia caused by using ultra short acting opioid.Methors:Petions of preserving cholelithotomy was administered.Fourty-five patients (Aged between 35 and 45;ASA Ⅰ~Ⅱ)that didn t have obvious important viscera dysfunction,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D is defined dezocine group;F is defined flurbiprofen group,D+F is defined the combination group),and were given intravenous injection respectively fifteen minutes before the operation.Patients in group D received 0.06mg/kg dezocine,group F 1mg/kg flurbiprofen axetil,and patiens in group D+F recieved 0.06 mg/kg dezocine and flurbiprofen axetil 1mg/kg.Then dynamic observation of three groups was conducted in terms of general anesthesia to stir,pain,nausea or vomiting,and the time from completing surgery to pulling out the tube.Results:The pain score of group D+F patients in different time of postoperative 4h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group D and group F(P<0.05);Pain score in 2hour after operation of group D was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F(P<0.05),but after 4 hours of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incidence of nausea or vomiting in group D and D+F were more than in group F,which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Using dezocine combined with flurbiprofen axetil before operation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hyperalgesia caused by using remifentanil.[Keywords]Remifentanil;Hyperalgesia;Flurbiprofen axetil;Dezocine围手术期的阿片类药物诱导的痛觉过敏(OIH)的定义是“手术和麻醉中使用阿片类药物所引起疼痛刺激的增加”[1]。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 关键词 】 瑞芬太尼 ; 痛觉过敏 氟比洛芬酯 ; 【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6 1 4 2+4 【 6 7 3 5 1 1 0 2 0 1 2 0 5 0 0 8 3 0 3 R B 【 1 随着靶控注射 技 术 和 新 型 阿 片 受 体 激 动 剂 瑞 芬 太 尼 的 出现 , 静脉麻醉在临床中应用越 来 越 广 泛 。 但 随 着 应 用 的 增 多, 瑞芬太尼所致的术后痛觉过 敏 得 到 大 家 的 重 视 。 本 研 究 观察氟比洛芬酯超 前 镇 痛 时 对 瑞 芬 太 尼 麻 醉 术 后 痛 觉 过 敏 的影响 。 1 对象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1 0 1 0-2 0 1 1 0 1 于我 院 行 腹 腔 镜 手 术患者 5 其中异位妊娠3 附件囊肿1 输卵管 0例, 2 例, 5 例, 积水 3 例 。 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 内 科 并 发 症 及 麻 醉 禁 忌 证 , 体质量4 , 身高1 年龄 A S AⅠ~Ⅱ 级 , 3~7 0k 5 5~1 7 2c m, g 每组 2 麻醉诱导 前 静 2 0~4 2 岁 。 随机分为 2 组 , 5 例 。A 组 : 脉注射氟比洛芬酯 5 / ; 麻醉 0m + 咪达唑 仑 0 1m k B 组: g g g / 。 诱导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5m L+ 咪达唑仑 0 1m k g g 术前3 1 2 麻 醉 方 法 所 有 患 者 术 前 均 禁 食 水 8h, 0m i n 肌注阿托品 0 。 入室后常规监测血压 、 心率 、 脉搏 、 血氧 5m g 饱和度及心电图 。 开放左上肢静脉 通 路 , 快速补充羟乙基淀 粉2 / 0 0 0 5 氯化 钠 5 0 0m L。A 组 静 脉 注 射 氟 比 洛 芬 酯 5 0 / ; m + 咪达唑仑 0 1m k B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 L+ g g g 咪达唑仑 0 / 。 开始靶控 注 射 丙 泊 酚 与 瑞 芬 太 尼 ( 参 1m k g g 数设置 : 丙泊酚血浆靶浓度 3μ / 瑞芬太尼 靶 浓 度 4n / m L, g g 。 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维库溴铵 0 / 。 丙泊酚 、 m L) 0 8m k g g 瑞芬太尼达到血 浆 靶 浓 度 后 完 成 气 管 插 管 。 呼 吸 机 控 制 呼 吸( 参 数 设 置: 潮 气 量 6~8 m / , 呼吸频率1 L k 0~1 5 次/ g ) 。 维持呼气末二氧化 碳 压 3 。术中根据 血 m i n 5~4 5 mmH g 压、 心率的变化及 时 调 整 丙 泊 酚 和 瑞 芬 太 尼 的 血 浆 靶 浓 度 , 必要时追加维库溴铵 。 开始缝合皮 肤 时 , 停止泵入丙泊酚和 瑞芬太尼 。 、 手术开始5m 1 3 观察项目 记 录 并 比 较 入 室 后 ( T 0) i n ( ) 、 手术结束 ( ) 、 清醒后3 、 清 醒 后 1h( T 1 T 2 0m i n( T 3) T 4) 的血压 、 心率 。 清醒后 3 、 清 醒 后 1h( 分别行 0m i n( T 3) T 4) 。记录 视觉模拟 评 分 ( VA S评分, 0分为无痛, 1 0分为最痛) 并比较 2 组患者在以上两时点的 VA S 评分 。 1 4 统计学 分 析 采 用 S P S S1 2 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 析 。 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 差 ( 表 示。组 间 比 较 采 用 x s) 珚± 组 内 比 较 采 用 重 复 测 量 数 据 方 差 分 析 。P <0 t检 验 , 0 5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氟比洛芬酯或小剂量氯胺酮对雷米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作用探讨

氟比洛芬酯或小剂量氯胺酮对雷米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作用探讨马良;戴春宇【期刊名称】《昆明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00)001【摘要】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或小剂量氯胺酮对雷米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120例ASAⅠ或Ⅱ级麻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40例)给予静脉注射氯胺酮0.5 mg/kg,然后5μg/(kg. min)静脉维持,B组(40例)术前给予100 mg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C组(40例)不用氟比洛芬酯或氯胺酮作为对照.术后均用曲马多持续静脉自控镇痛(PCIA).结果术后1、2、4、8 h,C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高于A组和B组(<0.05);术后24 h,3组间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C组术后加用芬太尼镇痛例数为25例、术后24 h PCIA自控按压次数为(8.6±4.2)次均明显多于A组的7例和(3.3±2.8)次以及B组的6例和(3.2±2.2)次(<0.05).结论术前给予氟比洛芬酯或术中持续给予氯胺酮均能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发生,同时不会影响患者苏醒,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flurbiprofen axetil or small-dose ketamine for remifentanil-induced postoperative hyperalgesia. Methods 120 anesthetized patients with ASAⅠorⅡ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A (40 cases) was given 0.5 mg/kg of ketamine by intravenous injection,and 5μg/(kg.min) vein to maintain,group B (40 cases) was given 100 mg of preoperativeflurbiprofen axetil by intravenous injection and group C (40 cases) had no flurbiprofen axetil or ketamine which was served as controls. After the treatment, all groups were given continuous intravenous tramadol controlled analgesia (PCIA) . Results After 1 h, 2 h, 4 h and 8 h, the visual analog scale (VAS) of group 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A and group B ( <0.05);after 24 h,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three groups in VAS scores ( > 0.05) . The number of fentanyl analgesia were 25 cases and postoperative 24 h PCIA self-control were (8.6 ±4.2) times, which were more than 7 cases and (3.3 ±2.8) timesof group A, and 6 cases and (3.2 ± 2.2) times of group B ( <0.05) . Conclusion The preoperative administration of flurbiprofen axetil or intraoperative continuously administered ketamine is able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remifentanil-induced postoperative hyperalgesia, and it will not affect the patient regained consciousness. The method is safe and reliable,so it is worth promoting and popularizing.【总页数】3页(P106-108)【作者】马良;戴春宇【作者单位】云南省肿瘤医院麻醉科,云南昆明650118;云南省肿瘤医院麻醉科,云南昆明 6501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2+4【相关文献】1.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作用 [J], 张玉娟2.氟比洛芬酯或小剂量氯胺酮有效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 [J], 刘月江;李秋兰;祖翠华;景亮3.氟比洛芬酯或小剂量氯胺酮对雷米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作用探讨 [J], 马良;戴春宇;4.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效果观察 [J], 赵艳艳;李继峰;刘彦超5.右美托咪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预防重度烧伤植皮术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效果分析 [J], 原晓晖;蒋筱扬;汪刚;苗文静;孙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用于预防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临床观察

(visualanaloguescale ,VAS):由患者根据疼痛程 度选择0~10 分 之 间的 数值表 示,无 痛记为 0 分,
最剧烈疼痛记为10 分,VAS 评 分 在 4 分 以 上 给 予
地 佐 辛 每 次 1 mg/kg,地 佐 辛 可 以 多 次 追 加 。 1.3 观察指标:患者苏醒 时间 包 括自 主呼吸 恢 复,
氯化钠注射液 5 mL,切 口 缝 合 完 毕 停 止 输 注 丙 泊
酚和瑞芬太尼,呼吸恢复 后 阿 托 品 0.5 mg,新 斯 的 明1mg常规拮 抗 残 余 肌 松,呼 之 睁 眼,握 力 有 劲, 吞咽 反 射 恢 复,脱 氧 氧 饱 和 度 维 持 在 95 以 上 拔 除
气管导管。拔 管 后 5 min 进 行 视 觉 疼 痛 模 拟 评 分
山 西 医 药 杂 志 2018 年 6 月 第 47 卷 第 12 期 ShanxiMedJ,June2018,Vol.47,No.12
· 1431 ·
氟比洛芬酯联合罗哌卡因 用于预防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临床观察
谷晓虹 梁红霞 任 义 薄 涛
瑞芬太 尼 是 一 种 短 效 阿 片 类 药 物,起 效 迅 速, 镇痛完善,是 目 前 全 凭 静 脉 麻 醉 最 好 的 药 物,但 其 显著缺点为药效消失快,手术结束停 止输 注后没 有 镇痛效果[1],出现痛觉过敏 症 状。氟 比 洛 芬 酯 是 一 种非甾体类靶向镇痛药,通过在脊髓 和外 周抑制 环 氧化酶(COX)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 手术创 伤 引起的痛 觉 过 敏 状 态 。 [2] 罗 哌 卡 因 局 部 麻 醉 也 可 有效阻止伤害性刺激的 传入,抑制中 枢敏 化。我 院 于2017年 3 月 至 2017 年 9 月 使 用 静 脉 氟 比 洛 芬 酯联合切口处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多模式镇痛预防 瑞 芬 太 尼 痛 觉 过 敏 收 到 很 好 的 效 果 ,现 报 告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 60 例全部为经脐单孔腹腔 镜 下胆囊 切 除 术 患 者 (近 期 有 黄 疸,发 作 频 繁 的 除 外),手术在1h内完成;美 国麻醉医 师学 会(ASA) Ⅰ~Ⅱ级;年龄30~55 岁;男性 28 例,女 性 32 例, 体质量45~73kg;术前无非甾体类药物过敏 史,无 服用氯吡格 雷 等 抗 凝 药,近 期 无 消 化 道 出 血 病 史, 无严重 的 心 脏、呼 吸 疾 患,肝、肾 功 能 正 常 者,近 期 未用第3代喹诺酮类抗生 素 如诺氟 沙 星、洛 美沙 星 和依诺沙星;术前指导患者 正确使 用视 觉 模拟评 分 (VAS)。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 组)和 对照 组(B 组 ),各 30 例 。 1.2 方 法:60 例 全 部 行 全 凭 静 脉 麻 醉,患 者 入 室 常规监测血压(NIBP)、心 电 图(ECG)、呼 吸、心 率、 血氧饱 和 度 (SpO2)、呼 气 末 二 氧 化 碳 (PETCO2), 开放静脉,麻 醉 前输 注平 衡液 200~300 mL,咪 达 唑仑0.03mg/kg,诱 导 芬 太 尼 4μg/kg,依 托 咪 酯 0.2 mg/kg,维 库 溴 胺 0.1 mg/kg,3 min 后 在 可 视 喉镜下插入 气 管 导 管,听 诊 双 肺 呼 吸 音 清 晰 对 称, 固定,接麻醉机机械通气,调 整呼吸参 数,麻醉 维 持 恒速输注 丙 泊 酚 20~30 mL/h,瑞 芬 太 尼 30~40 mL/h,根据血液 动 力 学 调 整 剂 量,分 离 下 胆 囊,检 查胆 囊 窗 无 渗 血,A 组 小 壶 入 氟 比 洛 芬 酯 1~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并使粥样硬化斑块回缩;辛伐他汀还可减少血管内膜表面的巨噬细胞数量,抑制其活性,减少巨噬细胞分泌金属基质蛋白酶(MMP-9),稳定斑块纤维帽,避免斑块破裂,减少血栓栓塞的危险。
所以,辛伐他汀通过非调脂作用以及调脂作用稳定和缩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本试验中两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个剂量二级预防效果相当,但可能也与本试验样本量小,观察时间较短有关。
本研究表明,40mg/d辛伐他汀不仅具有调脂作用,还明显降低CRP的浓度,并且在短期内降低TIA 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和减少斑块面积。
因此尽早地对TIA患者使用大剂量的辛伐他汀可更好地发挥该药调脂、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由于本实验样本较小和观察时间较短,值得进行更大样本和延长观察时间的进一步研究。
4参考文献权青云,李茂林,林芝惠.辛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卒中与神经疾病[J],2008,15(3):139-141.逄涛.辛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15(10):754-756.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Rost N S,Wolf P A,Kase C S,et al.Plasma concentr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Stroke,2001,32(11):2575-2579.Di Napoli M,Papa F,Bocola V.Prognostic influence of increased C-reactive protein and fibrinogen levels in ischemic stroke[J].Stroke,2001,32(1):133-138.Amarenco P,Boqousslavsky J,Callahan A,et al.High-dose atorvastatin after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N Engl J Med,2006,355(6):549-559.曹红,孙长凯,刘丽杰,等.辛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清CRP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3):290-292.Kwak B,Muhauot F,Myit S,et al.Statins as newly recognized type of immunomodulator[J].Nat Ad,2000,6(12):1399-1402.Hong M K,Lee C W,Kim Y H,et al.Usefulness of follow-up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evel 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changes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plaque size as determined by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analysis after statin[J].Am J Cardiol,2006,98(7):866-870.Bea F,Blessing E,Bennet B,et al.Simvastatin promotes atherosclerotic plaque stability in apoe-deficient mice independently of lipid lowering[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2,22(11):1832-1837.刘志军,范生尧.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3,11(4):260-262.(收稿:2008-11-05编辑:陈兵)氟比洛芬脂是一种以脂微球为药物载体的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发挥镇痛作用。
瑞芬太尼是一种超短效阿片μ受体激动剂,临床上常通过持续泵注进行术中镇痛,但由于其分布与消除半衰期较短,停药后常引起患者痛觉过敏,本研究应用氟比洛芬脂超前镇痛来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5~55岁,体重50~80kg,排除术前有溃疡病史及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患者。
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其中A组为氟比洛芬脂超前镇痛组,B组为氟比洛芬脂术后镇痛组,C组为对照组。
1.2麻醉与镇痛方法三组患者均为气管插管全麻,术前用药为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麻醉诱导用药为芬太尼4μg/kg、丙泊酚1.5~2mg/kg、阿[1][2][3][4][5][6][7][8][9][10][11]氟比洛芬脂超前镇痛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秦钟姚敏艾青摘要目的:观察氟比洛芬脂超前镇痛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分为A、B、C组,每组20例。
A组在麻醉诱导后5min静脉注入氟比洛芬脂75mg,B组在麻醉结束拔管后5min静脉注入氟比洛芬脂75mg,C组在麻醉结束拔管后5min静脉注入生理盐水10mL。
观察记录3组患者术后15min、1h、2h、4h、8h各时段疼痛评分,同时记录3组拔管期间躁动和呛咳的发生率,术后8h内有无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结果:A组患者在术后4h内不同时段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且A组在术后1h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拔管期间躁动和呛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
结论:氟比洛芬脂超前镇痛可减轻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明显缓解腔镜手术患者的早期疼痛,降低拔管期间躁动和呛咳的发生率。
关键词痛觉过敏;氟比洛芬脂;超前镇痛;瑞芬太尼作者单位:214023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曲库铵0.8mg/kg,肌松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采用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5mg/(kg·h)、瑞芬太尼0.15μg/(kg·min),同时吸入2%七氟烷。
A组在麻醉诱导后5 min静脉注入氟比洛芬脂75mg,B组在麻醉结束拔管后5min静脉注入氟比洛芬脂75mg,C组在麻醉结束拔管后5min静脉注入生理盐水10mL。
1.3观察指标观察记录3组患者术后15min、1h、2h、4h、8h各时段疼痛评分,同时记录3组拔管时间,拔管期间躁动和呛咳的发生率,术后8h内有无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1],即0分为无痛,10分为最剧烈痛。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2.13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3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较A组患者在术后4h内不同时段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A 组在术后1h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1h后各时段疼痛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不良反应比较A组拔管期间躁动和呛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3组术后嗜睡、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一般手术时间较短,临床上镇痛常应用瑞芬太尼持续泵注[2-3],发挥其超短效的效应,以达到手术结束后可以早期拔管的目的,但临床上常见到停止注射瑞芬太尼后,患者在拔管期间发生躁动和呛咳的比例增高,拔管后患者诉疼痛难忍,个别患者甚至认为是麻醉医师停药过早导致其疼痛难忍,实际上是这些患者可能发生了应用瑞芬太尼麻醉后出现的疼痛过敏现象。
瑞芬太尼引起的痛觉过敏与很多机制有关,主要有瑞芬太尼停止泵注后体内阿片类药浓度突降引起的中枢过敏化,以及瑞芬太尼引起的阿片μ受体间的广泛联系和失活,还包括由阿片类药物所致环磷酸腺苷旁路的上调,脊髓强啡肽的释放,中枢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伤害反应系统的激活等[4-5]。
氟比洛芬脂是一种以脂微球为药物载体的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由氟比洛芬经酯化后形成的脂微球靶向制剂,可抑制环氧化酶进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发挥镇痛作用[6]。
腔镜手术后,腹腔内器官经电凝切割,组织有一定程度的损伤,手术部位炎性物质大量合成释放,导致内皮细胞间隙扩大,通透性增强,氟比洛芬脂可移出血管靶向聚集在损伤部位,减轻外周神经末梢的痛觉,降低损伤部位神经末梢的痛觉传导。
我们在腔镜手术全麻诱导后早期静脉注射氟比洛芬脂,减轻了瑞芬太尼停注后体内阿片类药浓度突降引起的中枢敏化,提高了患者的痛阈,起到先发止痛的效果,明显缓解了腔镜手术后患者的早期疼痛。
而在氟比洛芬脂术后镇痛组,尽管患者在拔管后5min也从静脉注入氟比洛芬脂,但由于中枢敏化已经发生,临床上观察到需更长的时间才能缓解腔镜术后的疼痛。
术后早期疼痛可产生一系列应激反应,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拔管期间发生躁动和剧烈的呛咳。
应用氟比洛芬脂超前镇痛后,患者在拔管期间镇痛良好,循环稳定,呼吸平稳,躁动和呛咳明显减少,降低了拔管期间的应激反应,提高了拔管期间的安全性,且不影响术后清醒与拔管时间。
4参考文献李仲廉.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5:387.李偲,张旭宇,许淼.不同靶控浓度的瑞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0):3573-3575.李真,崔建修,王志鹏,等.妇科腹腔镜术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恢复期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4):2266-2267.White P F,Kehlet H,Neal J M,et al.The role of the anesthesiologist in fast-track surgery:from multimodal anesthesia to perioperative medical care[J].Anesth Analg,2007,104(6):1380-1396.Woolf C J,Chong M S.Preemptive analgesia treating postoperative pain by preven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central sensitization[J].Anesth Analg,1993,77(2):362-367.段砺瑕,李晓玲.氟比洛芬脂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4,13(9):851-852.(收稿:2008-12-26编辑:杜冠辉)[1][2][3][4][5][6]组别A组B组C组例数202020年龄(岁)42.5±9.040.3±7.241.3±8.4体重(kg)62.6±7.562.9±6.364.1±6.4性别(男/女)9/118/1210/10手术时间(min)34.9±6.533.8±7.835.0±7.5拔管时间(min)9.4±3.28.9±2.88.7±2.6表13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x±s 表23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疼痛评分x±s组别A组B组C组例数20202015min2.1±1.1*#4.3±1.34.8±1.41h1.9±1.1*#3.3±1.34.1±1.62h1.8±0.9#2.3±1.22.8±1.24h1.8±0.8#2.2±1.12.5±1.28h1.7±0.91.7±1.02.1±0.8注:与B组比较,*P﹤0.05;与C组比较,#P﹤0.05;表3同表33组患者拔管期间及术后镇痛不良反应例(%)组别A组B组C组例数202020躁动2(10)*#9(45)10(50)呛咳2(10)*#8(40)9(45)嗜睡1(5)2(10)1(5)恶心呕吐3(15)5(2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