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风心病

合集下载

大师谈|邓铁涛、朱良春、颜德馨三位国医大师治风湿性心脏病验案

大师谈|邓铁涛、朱良春、颜德馨三位国医大师治风湿性心脏病验案

大师谈|邓铁涛、朱良春、颜德馨三位国医大师治风湿性心脏病验案▲邓铁涛、朱良春、颜德馨三位国医大师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

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和拥挤环境下,初发年龄多在5~15岁,复发多在初发后3~5年内。

中医学认为风湿性心脏病多属于“怔忡”、“喘证”、“水肿”、“心痹”等范畴。

其病机主要是风寒湿邪内侵,久而化热或风湿热邪直犯,内舍于心,乃致心脉痹阻,血脉不畅,血行失度,心失所养,心神为之不安,表现心悸、怔忡,甚而阳气衰微不布,无以温煦气化,而四肢逆冷,面色晄白,颧面暗红,唇舌青紫。

水湿不化,内袭肺金,外则泛溢肌肤,四肢或下走肠间,见到浮肿,咳嗽气短,胸闷脘腹痞胀,不能平卧等症。

▲邓铁涛广东省开平县人,1916年10月出生。

首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现代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验案患者杨某,女性,52岁。

患者于30年前开始出现胸闷、气促,反复发作。

就诊于广州市某医院,诊为“风湿性心脏病”。

起初因症状较轻而未经治疗。

10年来,诸症逐渐加重。

1个月前,去北方受凉后,胸闷、气促加剧,稍走动即发。

伴夜间阵发性胸痛、端坐呼吸,遂入我院。

入院时症见:稍动则气促,生活难以自理,近日胸痛频作,伴神疲乏力,口干不多饮,纳差,二便调。

舌淡红,苔白微腻,脉沉细。

查体:神清,疲倦,贫血貌,营养欠佳。

端坐呼吸。

HR 68次/分,律齐,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Ⅲ~Ⅳ级收缩期杂音。

肝大,肋下两指,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双下肢轻度水肿。

心电图示:频发房早。

X线检查示:心影向两侧增大。

心脏彩色B 超示: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中度二尖瓣狭窄并轻中度关闭不全;轻度肺动脉高压。

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无异常,主动脉瓣重度返流。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为心衰,证属气血两虚;西医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变、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Ⅳ级。

入院后,拟行手术治疗。

但因患者一般情况较差,故请邓老会诊进行术前准备。

名医李可我治风心病和肺心病的常用方

名医李可我治风心病和肺心病的常用方

名医李可我治风⼼病和肺⼼病的常⽤⽅前⾔风⼼病、两种病的症候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咳、喘、肿、全⾝痛,按六经来讲就是表⾥同病。

风⼼病,就是《⾦匮要略》乌头汤证的虚化,肺⼼病,就是⼩青龙汤证的虚化。

所以我治这两种病就是以这两张⽅⼦为基础,结合病⼈当时的体质⽅⾯主要的缺陷,先救本⽓,保胃⽓,固肾⽓,⽤张仲景留下的⽅⼦来探索治疗的⽅法。

⼀、我治风⼼病的⼀个常⽤⽅:⽣北芪120~250g,制附⽚45g,制川乌30g,⿊⼩⾖30g,防风30g,桂枝45g,⾚芍45g,炙⽢草60g,⿇黄10~45g,辽细⾟45g,红参30g,蜂蜜150g,⽣姜45g,⼤枣12枚,九节菖蒲10g。

(说明⼀下,《伤寒论》⿇黄汤的剂量是3两,折算下来抛掉尾数是45g,很吓⼈,这么燥烈的东西,会不会引起亡阳?不会。

我在最早的时候45g⿇黄另煮,按照《伤寒论》煮⿇黄的⽅法,先煎去沫,我们煎⿇黄很少见沫,因为剂量太⼩,⼀两以上,⽔开了⼀分到⼀分半钟左右上边就会有⼀层沫,10g左右不会有沫,另煎出来放到⼀边,⽤本⽅的时候每次兑⿇黄汁三分之⼀,得汗⽌后服,去掉不⽤了,有些⼈45g仍然出不了汗,有些特殊的病要120g⿇黄才出汗)。

案例2004年,在南宁,刘⼒红教授带着好多研究⽣,都是每天早上起来,单纯尝附⼦。

看看到底⼈体对附⼦的耐受有多⼤,究竟有什么反应,看看附⼦有没有那么⼤的毒性。

其中有很多同志在每天早上尝附⼦的过程中,就治了他好多病!不晓得⼒红是不是跟⼤家讲过。

我们这代⼈⽤附⼦都有亲⾝经历,我们的弟⼦都是⾸先⾃⼰去尝药。

在治疗中,⼀旦经过辨证,⽴出⽅⼦那是不会有问题的。

所以当时⽅⼦⾥⽤防风、蜂蜜、⿊⾖都是为了解毒的,但这样就有副作⽤,就是药的⼒量减弱了。

所以同志们要试我的⽅⼦,还是⽤原来的⽅法,等到你有把握的时候,就可以不要这些东西。

另外关于细⾟,《伤寒论》基础剂量是三两(45g),我⽤这个量⽤了40年,没有发⽣过任何问题,有些特殊的病,特别是接受了河北名医刘沛然⽼先⽣的经验之后,最⾼时⽤到120g,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唯⼀的缺陷是细⾟味道太⼤。

风心病

风心病

风心病编辑词条编辑摘要摘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简称‘风心病’。

是风湿性心瓣膜炎遗留的慢性瓣膜病,表现为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致心脏负荷增加,往往导致心功能不全,以至心衰等。

本病在我国常见,多见于20—40岁,女多于男,约1/3病人无风湿热史,二尖瓣病最常见,出现率达95%—98%,次为主动脉瓣病,出现率为20%—35%,三尖瓣病为5%,肺动脉瓣病仅约为1%,两个以上瓣膜同时累及者称联合性瓣膜病,约占20%—30%。

风心病的病因为风寒湿邪或风湿热邪,侵入人体,合而为痹,由经络入脏腑,痹阻心脉而为病。

所以主导病因还是由于风湿热引起,但是是属于经络痹阻导致心脉痹阻后引起的全身症状,多数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咳嗽、咯血、浮肿病因病理风湿性心脏病是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病态反应的一部分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病。

它在心脏部位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心脏瓣膜部位。

病理过程有以下三期:1)炎症渗出期:由于链球菌的感染,使心脏的瓣膜出现炎性反应,瓣膜肿胀、变性,那么其活动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 增殖期:由于瓣膜长期处于充血水肿状态,瓣膜血液循环不良,瓣膜会发生纤维样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这种结缔组织会成为瓣膜上的累赘。

因为它并不具备正常心肌细胞的功能。

此期引起瓣膜增厚变形,失去弹性。

3)瘢痕形成期:由于胶原纤维等增生,损伤处机化,形成瘢痕,从而影响心脏瓣膜功能。

感染反复发作,以上病理变化在瓣膜部位的变化,也是此起彼伏,一个部位通常发生重叠的病理变化。

注意事项应注意与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毒性心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Poncet综合征,急性化脓性关节炎,链球菌感染后状态,结缔组织病等鉴别。

编辑本段分类(1) 风湿性心内膜炎(rheumatic endocarditis):病变主要侵犯心瓣膜,其中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受累,三尖瓣和肺动脉瓣极少受累。

病变初期,受累瓣膜肿胀,瓣膜内出现粘液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浆液渗出和炎细胞浸润,病变瓣膜表面,尤以瓣膜闭锁缘上形成单行排列、直径为1mm~2mm的疣状赘生物(verrucous vegetation)。

藏药三十五味沉香丸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藏药三十五味沉香丸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的主要合并症 。因此风 心病员 应及 早治疗 ,以免发 展为 心 衰 ,病情恶化而难 以治疗 。 4 2 藏 医药具有悠久 的历史 ,有着浩瀚 的医学文献 ,具 有 . 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风格 。风心病 的藏 医属于 “ ” 隆 ,相 当于中医 的 “ ” “ ” 气 、 风 ,但 是 作 用 与 含 义 比 “ ” 气 、 “ ” 风 ,更广 ,从 生理意义讲 ,它 的功能是 主 呼吸 、肢体 活
至恶化 。
年 龄 (5~7 ) 岁 。 2 3
12 临 床 表 现 心 悸 、气 短 9 . 7例 ;头 昏 6 5例 ; 咳 嗽 7 2
海拔 3 0 -4 O m,冬 季寒 冷 漫 长 、多 风 ,夏 季凉 爽 多 5 0m- O O - - 雨 ,四季不分 明 ,室 内外 温 差 大 ,因此 风 心病 发 病 率高 。
2 治 疗 方 法 与 疗 效
因地处高原严寒地 带 ,大 气 内氧 分压 比海平 面 的氧分压减
少 约 1 31 / J


旦患病则通 气 与换气 功能发 生 障碍 ,全身 血液循
环 不 良 ,加 之 大 气 内氧 分 压 低 ,缺 氧 更 为严 重 。 由 于 缺 氧 , 风 心 病 患 者 更 易 发 生 心 衰 。2 6例 心 衰 即 表 现 为 高 原 风 心 病
民 族 医 药
Etno d cn a d Et n p a ma y h me ii e n h o h r c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eejunlo tnm dc e ad eh ohr ay hns ora feho e in n tnp am c i
藏 药 三 十 五 味 沉 香 丸 治 疗 风 湿 性 心 脏 病 疗 效 观 察

刘渡舟真武汤春泽汤治疗水气凌心(风心病、心衰)医案经验

刘渡舟真武汤春泽汤治疗水气凌心(风心病、心衰)医案经验

刘渡⾈真武汤春泽汤治疗⽔⽓凌⼼(风⼼病、⼼衰)医案经验孙×,男,53岁。

1991年5⽉25⽇初诊。

患者有风湿性⼼脏病史。

近因外感风寒,病情加重。

⼼动悸、胸憋喘促,咳吐泡沫状⽩痰、量多,昼夜不能平卧,起则头眩。

四末厥冷、腹胀、⼩便短少,腰以下肿、按之凹陷不起。

⾷少呕恶、⼤便⼲结。

视其⼝唇青紫、⾯⾊黧⿊、⾆⽩滑、脉结。

西医诊为“风湿性⼼脏病,充⾎性⼼⼒衰竭,⼼功能Ⅳ级”。

刘⽼辨为⼼、脾、肾三脏阳虚阴盛⽽⽔寒不化之证,治当温阳利⽔。

⽅⽤真武汤加味。

附⼦10g、茯苓30g、⽣姜10g、⽩术10g、⽩芍10g、红⼈参6g、泽泻20g。

服三剂后,⼩便增多、咳嗽锐减、⼼悸腿肿见轻。

续⽤真武汤与苓桂术⽢汤合⽅,温补⼼、脾、肾三脏,扶阳利⽔。

附⼦12g、茯苓30g、⽣姜10g、⽩芍10g、⽩术12g、桂枝6g、炙⽢草10g、党参15g、泽泻15g、⼲姜6g。

服上⽅⼗余剂,⼩便⾃利,浮肿消退,⼼悸、胸闷等症已除,夜能平卧。

唯觉⼝渴,转⽅⽤“春泽汤”:党参15g、桂枝15g、茯苓30g、猪苓20g、泽泻20g、⽩术10g。

从此⽽病愈。

[按语]⽔为阴,其代谢过程必须经过肺、脾、肾三脏的⽓化功能,其中尤以肾⽓为关键。

若肺失宣降,不能通条⽔道;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湿;肾失开合,不能化⽓⾏⽔,则可导致⽔湿内停⽽发为⽔⽓病。

⽽三脏之中,因“肾主⽔”,“为胃之关”,关门不利,则聚⽔⽽成病。

本案为脾肾阳衰阴盛,⽔⽓不化,⽔寒之邪由下⽽上,从内⾄外,由表及⾥,或上或下,浩浩乎泛滥成灾。

若⽔⽓上凌于⼼,则见⼼悸动、胸憋闷;⽔随少阴经上射于肺,则咳嗽、痰多、不能平卧;⽔⽓上攻于胃,则呕吐⾷少;⽔饮上犯清窍,则头⽬眩晕;膀胱⽓化不利,则⼩便不畅。

治疗之法:⼀要温补肾阳,⼆须利其⽔邪。

真武汤功专扶阳消阴,驱寒镇⽔。

⽅中附⼦⾟热,下温肾阳,使⽔有所主;⽩术燥湿健脾,使⽔有所制;⽣姜宣散,佐附⼦以助阳,是主⽔之中⽽⼜有散寒之意;茯苓淡渗,佐⽩术以健脾,是制⽔之中⽽有利于⽔外出之功。

文君然 风心病的医案

文君然 风心病的医案

文君然风心病的医案
由于我不知道文君然和风心病患者的具体情况,无法提供具体的医案。

但我可以为你提供一份风心病医案的模板,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风心病医案
患者姓名:[患者姓名]
性别:[性别]
年龄:[年龄]
初诊日期:[具体日期]
主诉:心慌、气短、乏力、咳嗽。

现病史:患者自述多年来经常出现心慌、气短、乏力等症状,近年来症状逐渐加重,并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

经过检查,被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

诊断:风湿性心脏病
治法: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养心安神。

处方:[具体中药方剂]
经过[治疗周期]的治疗,患者的心慌、气短、乏力等症状明显减轻,咳嗽、咳痰等症状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复查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发现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按语:风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其主要病因是风湿热。

中医治疗风心病的原则是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养心安神。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以促进病情的恢复。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

在使用中药治疗风心病时,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徐长卿治疗风湿性心脏病

徐长卿治疗风湿性心脏病

徐长卿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吕小红;杜廷海【期刊名称】《中医杂志》【年(卷),期】2001(42)9【摘要】徐长卿辛温芳香,既能祛风除湿、活血通经,又可利水消肿、止咳解毒,临床用单味徐长卿或以其为主药组方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常获满意效果.徐长卿辛能发散、温能通经,具有较强的祛风除湿、散寒通经、活血止痛之功效.治疗风心病徐长卿用量宜在20g以上,若拘泥于常规剂量,则药力不达而难奏效.如配伍川芎、延胡索等活血化瘀之品,活血助祛风湿通络之功,则效用倍增.对于血行瘀滞、不能化气行水、水湿停聚所致喘咳、水肿者,需重用.本品兼有利水消肿、止咳解毒之功,伍用黄芪益气行水、泽泻渗利水湿,则气旺可促血行,血行助利水,水利血也行,水、血、气并调,病邪速祛.疾病缓解期,可单用徐长卿30~40g,水煎代茶,以资巩固.该品性温而不燥,除邪而不伤正,<神农本草经>言其“久服强悍轻身”,<本草纲目>谓其“久服益气延年”.现代研究证实,徐长卿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降低心率、减轻心脏负荷,并有消炎镇痛、降血脂等作用,故对风湿性心脏病有良好效果.【总页数】2页(P519-520)【关键词】中医药治疗;徐长卿;风湿性心脏病【作者】吕小红;杜廷海【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412【相关文献】1.中草药徐长卿(Cynanchum paniculatum)治疗毒蛇咬伤的分子机制研究 [J], 和七一;熊广均;李博;黄达春;左添添;邓秋平;刘锦花;张迎锋;陈典成;罗聪;余晓东;2.顾中欣运用徐长卿治疗痛证 [J], 葛勤;李雪峰;吴祝平3.含徐长卿的中药复方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进展 [J], 刘文;林丰兰;王菊霞;戴秋芳4.含徐长卿的中药复方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进展 [J], 刘文;林丰兰;王菊霞;戴秋芳5.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徐长卿-紫草-地肤子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 [J], 李磊;吴东良;阎玥;史琦;司东旭;李友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罗德扬治风心病经验撷萃

罗德扬治风心病经验撷萃

维普资讯
国 医 论 坛 2 0 0 2年 1 第 1 1月 7卷 第 6期
・8 ・ FORUM ON TRADI ONAL CHI TI NES M EDI NE E CI NOV 0 2. 2 0 VOL. 。 1 NO. 7 6
各 6 , 桑 叶 1g 杭 白芍 lg 嫩 钩 藤 1 g 制 莪 术 g霜 5, O, 2,
据说 西 医 治疗 此病 , 除动 心脏 手术 之 外 , 其他 方 6 , 菖蒲 6 , 泽泻 1g 日 1 , 煎服 。 1月 1 法 也不 多 。 g京 g建 5。 剂 水 1 0 因而祖 父 回头 仍按 照 汤本求 真 、 洞翁 的 东
1 g 制 半夏 6 , 月 札 1 g 日 I剂 , 煎服 , 5, g八 0。 水 嘱药后 啜 粥温 复取 汗 。 6月 2 5日复诊 : 上药 后汗 出减少 , 服 恶 风轻微 。 近 日外感 , 有 咳嗽 气逆 , 汗仍不 多 , 惟 间 而
药 已 中的 , 宗 前法 , 方 加 旋 复花 l g 苏梗 l g 仍 上 O, O,


苓 汤的条文 内, 引用 东 洞 翁 本方 定义 日 :治水 病 , “ 喘满 , 心 下 痞 坚 , 渴 而 上 冲 者 。 烦 ” 汤本 求真 对本 条 所加 的按 语
云 : 用 本 方 治 疗 浮 肿 性 脚 “

1 3日曾 治邵 某 , , 2岁 。 高血 压 2 余 年 , 女 5 患 0 心脏 病 年前 又 出现 胸 闷 、 气短 、 浮等 , 面 被诊 为 高心病 , 近来 诸症 加 剧 , 即来 诊 。刻 诊 : 面浮 足 肿 , 后足 肿尤 甚 , 午 登楼 必 气短 胸 窒 , 寐差 , 出颇 多 , 汗 口舌 破溃 , 舌红 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治疗风心病中医学认为风湿性心脏病多属于“怔忡”、”喘证”、“水肿”、“心痹”等范畴。

其病机主要是风寒湿邪内侵,久而化热或风湿热邪直犯,内舍于心,乃致心脉痹阻,血脉不畅,血行失度,心失所养,心神为之不安,表现心悸、怔忡,甚而阳气衰微不布,无以温煦气化,而四肢逆冷,面色恍白,颧面暗红,唇舌青紫。

水湿不化,内袭肺金,外则泛溢肌肤四肢或下走肠间,见到浮肿,咳嗽气短,胸闷脘腹痞胀,不能平卧等证。

中医辨证:(一)【辨证】湿阻血瘀。

【治法】利湿除痰,活血化瘀。

【方名】利湿化瘀汤。

【组成】制半夏9克,枳实9克,茯苓30克,丹参15克,川芎9克,赤芍9克,沙参15克,麦冬9克,五味子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重症每日2剂,30剂为1疗程。

(二)【辨证】心气不足,血脉瘀滞。

【治法】益气活血,助阳通脉。

【方名】益气活血养心汤。

【组成】炙黄芪60克,淮小麦30克,毛冬青30克,丹参30克,益母草30克,全当归9克,川芎9克,桃仁9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医验方:验方一组成制半夏9克枳实9克云苓30克丹参15克川芎9克蒌芍9克沙参15克麦冬9克五味子9克功用利湿,化瘀。

主治风湿性心脏病中医辨证分为气血虚亏、症见心悸瘀阻、心肾阳虚等类型。

临床上以肺络瘀阻型为多见。

此型之病理特点是外邪入体,累及心脏,湿阻血瘀,心肺受损。

故治法突出利湿与化瘀并举,即“利湿兼活血,活血必利湿”。

方中半夏、枳实、云茯利湿除痰,丹参、川芎、赤芍活血化瘀,沙参、麦冬、五味子通脉养心,以期湿除瘀消,心疾转愈。

加减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气虚加党参、黄芪;阳虚加附子、桂枝;浮肿加苡仁、木通;喘甚加蛤蚧。

验方二组成灸桂枝15~30克石膏15克甜葶苈12克(打碎,包煎) 防己9克平地木15克丹参20克,车前子15克生晒参4.5克(另煎) 红枣5枚制用法先把药用水浸泡30分钟,再放火上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之药液混合。

每日1剂,早、晚分服。

主治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闭锁不全。

症见心悸胸闷,全身水肿,以下肢为甚,辰舌紫绀,脉见歇止。

加减若紫绀严重者,可加干万年青根6克,或失笑散12克;水肿甚者加蟋蟀粉3~4.5资料来源:中华中医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克,纳差者加木香、陈皮;正气衰惫者加别直参3~4.5克。

本方人参应另煎取汁,兑入煎好的药液内,效果最好。

服药期间如遇继发感染,应暂停服药。

中药方:风心康复汤基本方:制草氏30g,党参30g,麦冬12g,玉竹15g,制寸子10g,茯苓30g,制牟大30g,甲珠20g,泽兰20g,制与又20g,车前子20g(包煎),葶苈子15g,百部10g,冬虫夏草1g,制草今15g,煅龙骨20g,煅牡蛎20g,浮小麦60g,焦三仙各15g,炮姜10g,焦术10g。

服用:水煎服,每付煎3次,兑一块,分3次服,每日服3次,15付一个疗程。

预防:1、防治链球菌感染。

2、劳逸结合。

适当的运动和体力劳动可增加心脏的代偿能力。

3、稳定心神。

不少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会突然发生心动过速,增加心脏负担,造成心功能不全,因而要宽心平气,淡泊守神。

4、合理饮食。

(1)风湿性心脏病易发生水肿,因而必须限制食盐的摄入量,防止水肿加重,防止心脏负担增加。

(2)减少高脂肪饮食:商脂肪饮食摄入后不易消化,会增加心脏负担,有的还会发生心律失常。

(3)与限制食盐道理相同,风心病患者应少吃含钠丰富的食品,以免引发水肿。

(4)缓进饮料:进食饮料不要太多,最好一次不超过500毫升。

需要多喝水时,分成几次喝,每次少一点,相隔时间长一些。

(5)戒刺激性食饮和兴奋性药物:辣椒、生姜、胡椒、烟、酒和大量饮浓茶,服咖啡因、苯丙胺等兴奋药对心脏也会带来负担。

5、节制性生活。

由于夫妻双方进行性生活时,心跳会加快,血压会升高,心脏的负担也会随之加重。

因此,风心病患者宜节制性生活。

6、常饮柠檬汁。

口服柠檬汁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有良好的疗效。

[1]疾病护理:风湿性心脏病的护理方法:◆休息。

包括体力和精力两个方面。

病人症状不明显时可适当做些轻工作,但不要参加重体力劳动,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病人伴有心功能不全或风湿活动时应绝对卧床休息,一切生活均应由家人协助。

对病人态度要和蔼、避免不良刺激。

◆预防呼吸道感染。

病室要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温度适宜,防止因呼吸道感染引起风湿活动、加重病情。

◆心功能不全者应控制水分的摄入,饮食中适量限制钠盐,每日以10克(2钱)以下为宜,切忌食用盐腌制品。

◆服用利尿剂者应吃些水果如香蕉、桔子等。

◆房颤的病人不宜作剧烈活动。

应定期门诊随访;在适当时期要考虑行外科手术治疗,资料来源:中华中医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何时进行,应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定。

◆如需拔牙或作其他小手术,术前应采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同时要切记:本病是风湿病的后果,积极预防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也有重要的预防作用。

积极有效的治疗链球菌感染,如根治扁桃体炎、龋齿和副鼻窦炎等慢性病灶,可预防和减少本病发生。

饮食疗法: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风湿性心脏炎后引起的慢性心脏瓣膜病变,其实质系指风湿性心脏炎在心脏瓣膜上留下疤痕所造成的后遗症,使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

瓣膜受累情况以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最为常见。

风湿性心脏病的饮食疗法一:苡仁海带鸡蛋汤海带20克,苡仁20克,鸡蛋2个,食油、味精、盐、胡椒粉适量。

海带洗净切条,苡仁洗净,共放入高压锅内,加水将海带、苡仁炖至极烂。

铁锅置旺火上,放入食油,将打匀的鸡蛋炒熟,立即将海带、苡仁连汤倒入,加盐、胡椒粉适量,炖煮片刻即可。

佐餐食用,功效强心利尿。

风湿性心脏病的饮食疗法二:母鸡、白鸽各1只,大冬瓜1个,红参、葵花瓤、远志各9克,朱砂1.5克,炒枣仁30克,玉竹15克。

母鸡、白鸽宰杀去毛,除去肠、胆,留五脏;冬瓜从顶部切开挖去瓤。

将白鸽装于母鸡肚中,各味中药用纱布包好,也一起放入大冬瓜内,加水,把切开的冬瓜对齐盖上,用黄泥把冬瓜封闭,放入点燃的谷糠内煨24小时。

取出瓜内之物,吃肉喝汤。

功效养血宁心。

药膳宝典:玉竹猪心【材料】玉竹50克,猪心100克。

【用法】将玉竹洗净、切段,用水稍润,煎煮两次,收取煎液约1500毫升。

猪心剖开,洗净,与药液、生葱、花椒同置锅内,煮熟捞起,撇净浮沫,在锅内加卤汁适量,放入食盐、白糖、味精和香油,加热成浓汁,将其均匀涂在猪心内外。

每日两次,佐餐食用。

【主治】风湿性心脏病阴血不足,心律不齐者。

桑椹糖【材料】干桑椹200克,白砂糖500克。

【用法】将白砂糖放入沙锅内,加少许水用小火煎熬至较稠时,加入干桑椹碎末,搅匀,再继续熬至用铲挑起即成丝状而不粘手时停火,将糖倒在表面涂过食用油的大搪瓷盘中,待稍冷,把糖分割成小块。

随量服食。

【主治】风湿性心脏病肝肾阴虚,心悸怔忡,头晕目眩,视物模糊,便秘。

梅花粥【材料】梅花5~10克,粳米50~100克。

【用法】粳米淘洗干净,加水煮粥,待粥半熟时,加入梅花、少许砂糖同煮为粥。

早餐服用,每日一次,连服7天。

【主治】风湿性心脏病肝郁气滞,胸闷疼痛,心悸气短。

资料来源:中华中医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莪术猪心饮【材料】莪术25克,猪心1具。

【用法】将莪术洗净切片,与猪心加水适量煮熟,放入少许调料调味。

食肉饮汤,每日一剂,连服数日。

【主治】风湿性心脏病气血不足,淤血阻滞,胸闷胸痛,心悸不安,气短,睡眠不安。

黄精粥【材料】黄精50克,粳米100克。

【用法】摇黄精用清水浸泡后捞出,切碎备用。

粳米淘洗干净,与黄精放入锅内,加清水,武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粥成。

晨起作早餐食用。

【主治】风湿性心脏病阴精亏损,心悸怔忡,气短乏力。

党参泥鳅汤【材料】活泥鳅100克,党参20克。

【用法】将泥鳅洗净弃头尾及内脏,入少许食盐及姜腌制15分钟。

锅内放油烧七成热,入泥鳅炒至半熟,入清汤或开水,加入党参同炖至熟烂,加入姜末、盐等佐料,起锅前再加葱花、味精。

每日一次,佐餐食用。

【主治】风湿性心脏病脾虚有湿,心悸气短,身体困重,大便不实。

参归山药猪腰汤【材料】猪腰1个,人参、当归各10克,山药30克。

【用法】猪腰子对切,去除筋膜,冲洗干净,在背面用刀划作斜纹,切片备用。

人参、当归放入沙锅中,加清水煮沸10分钟,再加入猪腰子、山药,略煮至熟后加麻油、葱、姜。

佐餐食用,每日一次,连服7天。

【主治】风湿性心脏病气血两虚,心悸怔忡,气短懒言,自汗,腰痛。

饮食禁忌:1、戒刺激性食饮和兴奋性药物:辣椒、生姜、胡椒、烟、酒和大量饮浓茶,服咖啡因、苯丙胺等兴奋药对心脏也会带来负担,在风心病患者心功能不佳时,尤当注意。

2、适量的限制食盐的摄入:与限制食盐道理相同,风心病患者应少吃含钠丰富的食品如香蕉等,以免引发水肿。

3、缓进饮料:一次喝大量的水、茶、汤、果子汁、汽水或其他饮料时,会迅速增加血容量,进而增加心脏负担。

因此进食饮料不要太多,最好一次不超过500毫升。

需要多喝水时,分成几次喝,每次少一点,相隔时间长一些。

资料来源:中华中医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