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度测井方法对比研究
RMT剩余油饱和度测井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

RMT剩余油饱和度测井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RMT测井仪器是一种以核物理理论为基础的双源距脉冲中子测井仪,它利用可控的中子发生器发射能量为14.1Mev的快中子,轰击地层后与地层中的各种元素发生非弹性散射和热中子俘获等反应,受轰击的原子核处于激发状态,随后释放出具有一定能量的伽马射线。
由于不同的原子核释放的伽马射线能量不同,所以通过分析伽马射线能量与计数率组成的能谱就可以确定地层所含元素的种类和数量。
RMT测井仪器主要记录由碳、氧、硅、钙以及其它元素与中子作用产生的非弹性伽马射线和俘获伽马射线的强度,通过合理的数学模型处理测井数据,通过对元素及元素的比值分析来解决含油饱和度、寻找油气层、划分水淹等级等地质问题。
2 RMT测井影响因素:和其它测井方法一样,RMT测井也受很多因素影响,主要有井眼条件、孔隙度、测井速度、中子产额等方面。
美国HALLIBURTON公司经过大量的基础研究和现场试验,成功编制了一款定量反映各种影响因素对测井结果影响程度的软件HSR(误差影响因素软件)。
图1是软件界面图,固定其它条件不变,改变某一种因素(如测井速度),误差将会随之改变。
通过对比近110份RMT测井资料,结合误差分析软件,基本确定了每种影响因素产生的机理和影响程度。
2.1井眼条件。
包括管柱结构、介质类型、井眼尺寸等三个方面。
2.1.1 管柱结构:RMT测井要求空井筒。
因为多穿透一层管柱(如油管),一方面降低中子的能量,与地层中其它原子核发生非弹性碰撞产生的伽马射线强度也要降低;另一方面次生伽马射线再多穿透一层管柱到达探测器,计数还要减少20%左右,这样就降低了RMT仪器测量精度。
据统计,空井筒与多一层油管相比,ITCR2(远探测器非弹计数)将由5500左右下降到4650左右。
要想保证多一层油管后的ITCR2与空井筒时持平, GENV必须增加3V,这样无疑会降低中子发生器的使用寿命。
所以除了水平井、大斜度井和高温井等非用油管不可外,其它井况都要求空井筒测井。
测井含水饱和度解释方法新探

I器 =
r. =9 0 7
其 中:R 一 0 % o 10 含水岩石 电阻率 ,R 一 w 地层水电阻率, 根据 阿尔奇 的实验 , 层因素与孔隙度之问关系为 : 地
F :
本 区长6 采用岩电实验4 1 l块样 品岩 电实验数据 , 双对数 段 V井 2 在 坐标 ,I w呈现 出线性 关系 ( 一 ) 与S 图l 2 ,分别确 定储 层电阻 增大率 l 与饱和度之间存在下列关 系:
技 术 创 新
南 牡 料 技 2 o年第2 o8 期 3 4
测 井 含 水 饱 和 度 解 释 方 法 新 探
刘 军 全 ① 焦 积 田② 于 秀 英 ③
( 长 庆 油 出 分 公 司 第 七 采 油厂 ①
摘 要
② 长庆 油田分公 司勘探部 )
化子坪为典 型的特 低渗油田 ,主要 开发 层位 长2 、长6 不仅存在 因储层岩性 变化而形成 的低 阻油层 ,而且也存在 因储 层 层
3 地层水 电阻率的确定
由此式可 知 ,在 双对 数坐标 系 , 层 因素和孔 隙度 呈线性 关 地 系 ,直线的斜率大小为m,截 距为la g。 长2 段采 用岩 电实验 1 L 井4 块样 品地层凶素 ~孔隙度关 系分析 0l 6 数据 ,回归出地层因素 ~ 孔隙度关系 图版( ) 其关 系式 为 : 图1 ,
化子坪地区
含水饱 和度通常应用 阿尔奇 ( r i ) A c e 公式进行 计算 ,式 中一 组 h 重要 的参数a 、m、n 、b ,可 以通过 岩电实验测 量获得 。经验 表明 , 这些 参数与储 层的特 性密 切相关 ,如岩 石颗粒 形状 、比面 、分选程 度 、胶结 、压实程度 以及各l 异性 、孔隙结构 、润湿性等 。对特 定的 甸 油藏 ,通过试验可以获得一组有代表意义的特征岩 电参数值 。
套后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方法综述

0引言大庆油田经过四十多年的开发,特别是中区已进入特高含水期,为了提高油田采收率、挖掘油田剩余储量,对套后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1)确定油井的高含水层位,达到油井增产降水的目的。
(2)寻找潜在的油层,提高薄层剩余油饱和度评价水平。
为油田的稳产提供可靠的保证。
(3)监测剩余油的空间变化,为油田开发效果分析,方案的调整提供可靠的资料。
1套后剩余油饱和度测井方法原理1.1测—注—测中子寿命测井原理:中子寿命测井采用脉冲中子源脉冲式向地层发射快中子,并利用探测器记录地层吸收热中子的宏观俘获截面及中子的平均生存时间。
该方法在高矿化度地层水和较高的孔隙度地区,可直接确定地层含油饱和度,但当地层水矿化度较低时,由于油、水的宏观热中子俘获截面差别较小,则计算的含水饱和度误差较大,因此,中子寿命测井采用测—注—测工艺方法来确定地层的剩余油饱和度。
大庆油田测—注—测中子寿命测井技术使用硼酸试剂。
优点:在井地层条件及施工工艺适合的情况下,通过合理控制压井,优化硼酸用量、浓度,确定合理注硼压力,了解硼酸扩散渗吸规律,确定选择最佳测试时间等,可准确判断高含水层位和窜槽层位。
缺点:该方法施工工艺复杂,价格昂贵,对裂缝发育和非均质性强的地层不适用。
1.2碳氧比能谱测井原理:C/O 能谱测井是一种脉冲中子测井方法,所依据的理论是快中子的非弹性散射理论,测量的是特征非弹性散射伽马射线。
在测量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碳和氧的非弹性散射特征伽马射线,其能量分别为4.43Mev 和6.13Mev,由于岩石孔隙中的石油含有大量碳元素,储层岩石骨架中含有大量的氧元素,因此,通过分析非弹性散射伽马射线能谱,便可以知道地层中的碳和氧元素的相对含量,从而由碳氧比值的高低可计算出储层的含油饱和度。
优点:是几乎不受地层水矿化度影响,能够在套管井中确定地层含油饱和度。
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可以用来在套后生产井划分水淹级别,在枯竭井中寻找新层位和判别油气界面等。
基于测录井资料计算页岩含油饱和度与气油比的方法

第 51 卷 第 3 期石 油 钻 探 技 术Vol. 51 No.3 2023 年 5 月PETROLEUM DRILLING TECHNIQUES May, 2023◄测井录井►doi:10.11911/syztjs.2023067引用格式:郭同政,张晋言,柴婧,等. 基于测录井资料计算页岩含油饱和度与气油比的方法[J]. 石油钻探技术,2023, 51(3):126-136.GUO Tongzheng, ZHANG Jinyan, CHAI Jing, et al. Methodology of calculating oil saturation and the GOR of shale based on logging data [J].Petroleum Drilling Techniques,2023, 51(3):126-136.基于测录井资料计算页岩含油饱和度与气油比的方法郭同政1, 张晋言1, 柴 婧1, 包博婷2, 孙建孟2(1.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胜利测井公司, 山东东营 257096;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山东青岛 266580)摘 要: 为解决利用地化热解参数计算页岩含油饱和度精度达不到要求的问题,在页岩油重点取心井测录井资料基础上,提出以岩心分析含油饱和度与热解分析含油饱和度的比值作为刻度系数,对热解法含油饱和度计算模型进行校正。
实例分析表明,利用改进热解法含油饱和度计算模型计算出含油饱和度的精度达到了要求。
为解决利用气测值计算页岩气油比不准确的问题,建立了基于录井资料和测井资料的2种气油比计算方法,第1种方法通过对气测全烃曲线进行井径、钻时、排量、取心和气测基值等诸多因素的环境校正,根据气油比的定义,构建了利用多组分法计算气油比的模型,同时也探索了烃湿度法与平衡值法在气油比计算中的应用;第2种方法从测井资料出发,建立了基于成熟度指数I M的气油比计算模型。
几种常用原始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对比分析

作者简介 : 李郑辰( 1 9 7 3 一 ) , 男, 硕士学住 , 高级工程师 , 现从 事储 量参数 测井解释研 究工作 。
2 0 1 3 年第 5 期
李郑辰 , 等: 几种常用原始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对 比分 析
液 的泥 质砂 岩 电导率 可 以表 示 为两 个 量 之 和 , 即溶
以上泥质电阻率模型只考虑了泥质对于岩石导
电性 的影 响 , 没 有考 虑微 孔 隙水 导 电路径 与 可 动水
导 电路径 的差 别 。 1 9 6 8 年 Wa x m a n 和S m i t s 懈 释 了
泥 质 附加 导 电项 x的物 理 意 义 并将 X表 示 成 B Q /
水 电导率交会曲线的弯 曲部分。1 9 7 1 年, P o u p o n 和 L e v e a u x t 提出了印度尼西亚方程 。该模型适用于地
层水矿化度较低且泥质含量较高 的储层 , 它可适应 水饱和度 的实验模型 , 奠定 了纯砂岩地层油气水定 饱含水岩石 电阻率与地层水 电导率之间关系的弯曲 量解释的基础。该实验统计模型 自问世 以来 , 根据 部分 。 各地 区实际的地层特点 , 已经作 了许多改进和完善 , 并且 扩展 到其它岩石类 型地层 的油气水层解 释 。 1 9 5 0 年, P a t n o d e 和 Wy l l i e 注 意 到 当饱 和 溶 液 电阻 率相 当高时 , 含有泥质或粘土的砂岩显示 出异常低 的地层 因素( F ) , 因此 阿尔奇公式不适合解释这类 储层 的孔 隙度 和饱 和度 。取 而代 之 , 假 设 饱 和 电解
2 0 1 3 年第 5 期
测井饱和度评价方法及应用的开题报告

测井饱和度评价方法及应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石油勘探的不断深入,对油藏中的储油空间进行准确评价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测井技术作为油气勘探和开发的标准工具之一,其饱和度评价方法也逐渐成为油藏评价的重要手段。
而饱和度评价方法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开发效益和勘探成本,因此本文将以测井饱和度评价方法及应用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测井饱和度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
介绍测井饱和度评价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伽马射线测井、电阻率测井、中子测井等方法的实现原理以及其在饱和度评价中的应用。
2. 测井饱和度评价方法的应用实例。
采用实际油田的测井数据作为案例,对其中各种饱和度评价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实际勘探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3. 测井饱和度评价方法的应用展望。
展望测井饱和度评价方法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新型测井工具的出现,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自动化等技术的应用,以及多种评价方法的结合运用等方面。
三、研究意义测井饱和度评价方法的研究对于油气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石油勘探和开发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石油勘探和开发的效率和效益。
其次,对于推动精细化勘探和开发、提高储量、降低勘探和开发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对于测井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提高我国油气勘探和开发水平,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数学统计分析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其中,文献资料法用于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案例分析法用于评估各种评价方法在实际勘探和开发中的应用效果,数学统计分析法则用于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五、预期成果本文预期达到的成果包括:1. 对测井饱和度评价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和分析。
2. 采用实际数据进行案例分析,评估各种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
3. 展望测井饱和度评价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发展方向和建议。
油藏条件下饱和度测井解释

油藏条件下饱和度测井解释
章成广;毛志强;欧阳健;林纯增
【期刊名称】《国外测井技术》
【年(卷),期】1996(011)001
【摘要】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油气储层划分和油气储量评估主要依赖
于油层原始含油饱和度及其它储层参数,评价油层原始含油饱和度主要有岩心直接测定,测井解释、毛管压力计算三种方法。
其中计算饱和度最常用方法是电性模型(即Archic公式),岩电实验是其基础(获得胶结指数Ⅲ和饱和度指数等)。
为了得到油(气)藏真实的饱和度数据,实验室岩电测量应尽可能在接近油(气)藏条件下进行,这些条件主要包括:温度、压力、毛管压力及流体分布平衡、润湿性等。
【总页数】9页(P62-70)
【作者】章成广;毛志强;欧阳健;林纯增
【作者单位】江汉石油学院;塔里木勘探开发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84
【相关文献】
1.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低对比度油藏饱和度分布模式与测井评价 [J], 郭浩鹏;石玉江;王长胜;张少华;李卫兵;钟吉彬
2.根据油藏流体饱和度形成条件建立碎屑岩油层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 [J], 张凤敏;孙广博;于俊文;曹宏涛
3.测井曲线标准化对M油藏测井解释结果的影响 [J], 史静
4.砂砾岩油藏已开发区测井二次解释方法及应用——以克拉玛依油田五3中区三叠系克下组油藏为例 [J], 徐春华;范小秦;邓强
5.低饱和度油藏产水率测井预测技术研究 [J], 刘海涛;韩成;王成荣;李留中;陈杰;王鹏;吴都;张超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种评价剩余油饱和度的测井方法应用研究

c。 : 下 T 1 ) 2 R
a ( ) r k/ s Q h
( 2 )
扩 散 层 与 自由水 接 触 处 的 电位 为
= a [p r e( t X一 h
式 中 k, 和 S为 实 验 系 数 。 P
1 1 1 自然 电 位 理 论 模 型 ..
发 极 化 与 自然 电 位 组 合 的 测 井 方 法 和 氯 能 谱 测 井 方 法 进 行 了 饱 和 度 测 井 评 价 , 在 水 驱 开 发 油 田水 淹 层 测 井 中 进 并 行 了 应 用 , 得 令 人 满 意 的效 果 。 取
关键 词 :注 水 油 田 ;剩余 油饱 和 度 ;测 井 方 法 ;电 位 测 井 ;氯 能谱 测 井 中图 分 类 号 :P 3 . 6 18 文 献 标 识 码 :A
Q = ( ) E ・ ( O , 1一 C C p 10 ) i f 式 中 () 1
为 岩 样 孔 隙 度 ; 为 岩 样 骨 架 密 度 ; 数 1 0表 示 岩 样 重 量 为 l O , ( ) 明 , f D 系 0 Og 式 1表 Q 为 单 位 孔 隙 度 岩
样 骨 架 具 有 的 阳离 子 交 换 量 C EC 值 , 表 明 单 位 孔 隙 中 双 电 层 内 阳离 子 的浓 度值 。 它
,
维普资讯
7 4
石
油
学
报
20 0 2年
第 2 3卷
式 中
和 k 别 为 阴 离 子 和 阳离 子 的迁 移 率 。 分
( ) 附 电位 方 程 : 附 电 位 为 双 电 层 电位 差 , Ez 。 2吸 吸 即 =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