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设备故障案例分析
04WLAN维护案例集

案例4:AP版本过低。2011年10月,临沭县府第四家属院用户反映,该 热点存在5#楼全楼无信号现象。 问题处理: 首先排除了AP掉线问题。在现场测试发现,应用PING AP的ip地址 存无法PING通,登陆AC后用iwconfig命令发现该AP下发配置存在问题。 再次查询版本后,发现该AP软件版本过于老旧。 解决方案: 夜间对无信号的AP进行升级工作,问题得以解决。
案例1 沂蒙学院信号强度良好,但用户反映网速慢(有信号网速慢) 处理过程:用户反映后首先想到就是设备问题,现问大唐查了下设备的情况, 得知设备没有出现故障后,到现场测试信号强度,发现信号强度也良好,有 自己测了下下载速度,确实很慢,继而又发现有很多信号强度良好的AP都使 用同一信道,改掉信道后下载速度明显加快。 故障分析:AP一般使用1 ,6 ,11这三个信道,因为信道相隔超过5个才可以 达到相互之间不干扰,所以在处理下载速度慢时可以考虑是否是因为同频干 扰引起,此外做工程的时候AP信道划分也还是很有必要的。
案例3 用户投诉wlan信号良好但无法上网(有信号,无法上网) 处理过程:查看用户设置发现用户使用了上网助手的窗口拦截功能,导 致portal页面不能弹出。停用上网助手的窗口拦截功能,重新连接任意网 址,成功弹出portal页面 故障处理完成。 故障分析:远程查看AP连接状态,结果正常,排除传输问题 在机房热点做测试,发现可以正常使用,排除与3A服务器IP连接故障 我方现场维护人员发现用户终端可成功获取地址,只是不能出现portal页 面,无法输入认证信息,导致无法上网判断为用户终端问题。 案例4 一台AP关联下下的WLAN用户上网经常掉线(经常掉线) 处理过程:通过对干扰源的工作频段的研究,将AP的工作频段进行修改从 而消除干扰源对AP的近频干扰。当然当这种修改时也要对与该AP临近的其 他AP的工作频率进行更改,从而消除由于AP频段改变带来的临近AP的近频 干扰 故障分析:检查掉线的用户所在的位置到AP之间是否存在阻隔物,导致AP 信号无法对这些位置上的用户进行覆盖。通过现场调查发现即使坐距离AP 很近位置上的用户也存在掉线的问题,并且这些位置的用户与AP没有发现 任何阻隔物。 检查AP的周边环境是否存在较强的干扰源,导致AP所工作的频段受到干扰, 造成网卡不定期的与AP断开连接。通过观察我现当前台的音箱声音开大时 用户的掉线频率就会变的更为频繁,至此定位,由于AP工作能频段受到干 扰导致WLAN用户掉线
sdh故障处理与案例分析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对重大故障或 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最 大程度地减少对业务的影响。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总结
光口失效可能是由于连接器松动、光口板卡故障或 光缆问题引起,需逐一排查并采取相应措施。
案例二:时钟不同步故障
80%
现象
SDH设备时钟指示灯异常,无法 与其它设备同步。
100%
处理过程
检查时钟配置参数是否正确,检 查时钟源是否正常,重新启动设 备。
80%
总结
时钟不同步可能是由于配置错误 、时钟源问题或设备异常引起, 需仔细检查并调整相关参数。
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确保在设备故障或数据丢失时 能够及时恢复。
定期验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确保备份数据 能够正常恢复。
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01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设备故障、网 络故障等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
02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 快速反应和协作能力。
03
建立完善的故障报告和监控机制,及时发 现和处理故障,降低故障影响范围。
故障分类
根据故障的性质和影响范围,SDH故障可以分为硬故障和软故障 两类。硬故障通常是指设备硬件损坏或连接问题,软故障则多指 信号传输质量下降或通信协议出错。
故障发生的原因
硬件故障
硬件故障通常是由于设备本身的问题 或外部环境因素导致的。例如,设备 过热、电源不稳定、机械振动等都可 能导致硬件故障。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为故障处 理人员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 ,帮助其快速制定有效的故障 处理方案。
自动化故障处理流程
01
02Leabharlann 03自动告警处理自动接收和处理SDH设备 的告警信息,快速定位故 障原因,减轻人工告警处 理的负担。
室分wlan工程技术案例分析

工程技术案例分析案例1:一室内分布系统,采用宏蜂窝作为信源,系统完成后,经移动网优班监控,发现其话务量不足。
比原先预算的话务量要小得多。
故障分析:室内分布系统的宏蜂窝载频是在方案设计时根据话务量预测而定的,如果话务量预有误,就有可能造成载频的浪费,所以话务量的预测一定要尽量准确。
同时,话务量不足还有可能是参数设置不正确引起的,在分析问题时一定要全面考虑参数的设置。
影响室内分布系统话务量不足的因素有很多,在分析故障原因时首先否定了硬件存在问题。
因为从切换成功率、RACH请求、RACH接入成功率、SDCCH建立、TCH建立等参数来看,均正常,问题不在于宏蜂窝主设备;同时还可排除系统链路(天线、馈线、功率器件等)有问题。
在判断硬件正常的情况下,应检查系统参数的设置。
参数RxLev_Access_Min、HO_Margin等参数设置不当在室内分布系统中最有可能引起话务量不足。
经考察,在大楼附近还有基它几个大站(该楼处于市中心),且信号较强。
实地测试,发现在窗边等处信号均占用外面基站的信号。
由此可见,话务量不足很可能是室内宏蜂窝覆盖范围较小引起的。
查RxLev_Access_Min,其设置为-85dBm,这个值设置较高。
该值设置较高容易引起MS 接入困难,使得低于此值的用户都无法接入。
而在室内分布系统中,虽然电平普遍设计较高,但总存在某些区域信号较低,这样就导致了在该区域的用户无法接入,减小了话务量。
移动公司将此值设置得较高正是受了室内分布普遍电平较高的影响。
建议其修改该值,后改为-102 dBm。
经观察发现话务量略有增加,但改善不大。
又经详细测试,发现在出口、各楼层窗边等处切换较多,且MS很容易占上外面的频点,而以上各处室内频点的信号都已很强。
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地增加信源的输出功率已不能解决问题。
此时检查切换参数,发现有如下问题:首先是室内外切换关系较多。
切换关系多就可能导致切换频繁,增加无线链路负荷,同时造成话务量的损失(MS占到外面的频点上)。
CIR设备结构原理及故障案例分析

CIR设备结构原理及故障案例分析CIR是机车综合无线设备的英文缩写。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铁路装备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机车综合无线设备也成为我国铁路列车无线调度通信的主要车载设备,目前我国使用的设备为机车综合无线设备V2.0。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我国也在组织相关单位研发可靠性更高、维护性更好,各主要单元实现冗余备份的新一代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我们称之为V3.0。
CIR设备由主机、操作显示器(MMI)、送受话器、打印终端、机车编码采集器、扬声器、天线、合路器及各部连接电缆组成。
不同型号的动车组由于工程配置不一,CIR设备的组成也有差异,CRH380A、CRH380B、CRH3等动车组未安装TAX箱,没有机车数据采集编码器。
MMI操作显示终端分为横向式和竖立式两种外形结构,采用嵌入式安装方式。
采用彩色液晶显示屏,按键包括功能键、数字键和八个可配式按键。
可配式按键根据CIR的工作模式和GPS定位位置进行定义,用于调度通信。
CIR没有独立的扬声器,扬声器一般均内置在MMI里。
送受话器分为紧凑式送受话器和通用式送受话器两种规格,可根据不同的工程需求选配。
送受话器有两个呼叫按键,当CIR工作在GSM-R模式下时,按键Ⅰ定义为“调度”,按键Ⅱ定义为“车站”;当CIR工作在450MHz模式下时,按键Ⅰ定义为“隧道车站”,按键Ⅱ定义为“平原车站”。
送受话器通过8芯转接线缆跟MMI相连。
打印终端通过串口方式与MMI进行通信,通过7芯线缆连接,并由MMI供电,在MMI控制下打印纸质版调度命令等信息。
CIR的主机是整个机车无线通信设备的核心。
主机采用机箱式结构,机箱内安装A、B两个19英寸标准3U子架。
其中A子架包括:主控单元、电源单元、GSM-R语音单元、GSM-R数据单元、卫星定位单元、记录单元等,各单元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日常检修和维护。
B子架包括:450MHz机车电台单元、LBJ单元、接口单元。
主控单元采用的硬件平台分两种:单片机、工控机。
传输故障案例

传输故障介绍
无线收发信基站(NODE B)与基站控制器(RNC) 是通过传输设备通信的,任何传输问题都会影响基 站正常通信。
目前NODE B到RNC所使用的传输方式主要有三种: PDH、SDH和HDSL。
4
传输设备介绍
在NODE B与RNC之间所用的传输设备大致有以下几种: 1、直连:如果NODE B和RNC相距不超过100M左右,直连即可 2、光端机:光端机目前的种类较多,包括34Mbit/s、8Mbit/s、4Mbit/s
全部故障 IIA板 ALM灯1HZ周期性闪烁说明IUB接口ຫໍສະໝຸດ 者以太网链路告警传输故障处理
用户可以在告警查询、通知查询以及监控结果视图中, 对某条告警或者通知选择执行确认、反确认、清除、 前转、创建规则、相关规则、详细信息、特别监控、 转到拓扑图、告警指派等操作。
查看告警详细信息
传输故障处理
根据告警管理分析告警,进行告警定位。如果是配置 问题相应的修改配置数据,完成故障处理。
4
传输故障原因
造成传输故障 的原因
OMC-R网管中关于传输链路配置故障 系统升级或者数据割接造成传输故障 所使用的传输设备不稳定,造成传输故障 传输接口单板故障造成传输故障 传输线故障造成传输故障
传输故障查看
ZXTR OMC网管系统提供强大 的告警查询和告警监控功能, 用户通过监控和查询告警信息 对UTRAN设备进行监控,并获 得传输告警的具体定位信息和 修复建议。
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
根据单板面板状态指示灯判断传输故障,可以先做下 数据同步或者单板的重启,有时候传输故障就能恢复 正常。
数据同步或者单板重启后故障依旧,这个时候排除完 数据配置后,就可以相应的和RNC机房或者传输网管 核对相应的本NODE B使用的传输,一条一条来核对。 如果问题依旧,那相应的更换出故障的单板。
WLAN案例分析

1. 无法搜索到CMCC信号故障现象:●原来可以上网,但最近无法搜索到CMCC信号●上网时突然没有CMCC信号,无法上网。
疑似原因分析:用户终端问题:用户无线网卡版本太旧、驱动未安装、无线网络未开启(硬件开关);AP隐藏SSID:由于工程改造,存在改造工程中AP参数配置不正确,没有开启SSID广播;附近有人使用蓝牙、无线摄像头、无绳电话、微波炉等;设备故障问题:AC、网络交换机、热点AP发生故障;天馈系统故障:采用天馈系统布放的工程,天馈系统发生故障。
疑似原因排除过程:✓检查终端无线功能是否开启,确定终端配置均正常;✓由于某些AP最近更换时参数配置错误,导致SSID被隐藏起来;✓附近有人使用蓝牙设备;✓通过远程监控AC、网络交换机、热点AP是否发生故障,发现上述设备均正常工作;✓登入该覆盖楼层AP设备,发现没有用户IP连入,说明AP设备正常;✓天馈系统检查发现中间一个合路器坏掉引起AP与GSM天馈系统网络耦合不成,从而引起用户终端无法在体验厅位置搜索到AP的无线WLAN信号上线。
疑似原因的处理:✓将AP参数配置正确;✓关闭正在使用的蓝牙设备;✓通过更换合路器,天馈系统运行正常故障处理结果:用户能够搜索到CMCC网络,并能够成功上网。
经验总结:✧用户端的无线网卡需要正常打开是用户连上WLAN的前提;✧AP设备正常,但现场没有WLAN信号输出,经过登录AP的管理页面,发现完全没有用户IP连接到该AP,而远端AC、交换机均没有出现故障的时候,基本上可以判断为现场覆盖天馈系统问题引起。
✧热点为单AP组网方式,可以怀疑为AP设备射频输出问题引起,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更换AP设备处理。
2. 用户无法连接上AP故障现象:●无法连接W ALN,提示连接不成功,未识别的网络●网络受限连接或者无连接●无法获取网络地址疑似原因分析:用户终端问题;AP吊死;AP的POE供电不足;AP硬件故障;AP上划分的DHCP地址用完了疑似原因排除过程:✓确保用户无线网卡可用,设置为自动获取IP地址;✓确保AP上有足够的地址供用户使用;✓重启、重置AP,如能够正常连接,说明AP吊死;✓如果重启AP不行,将AP更换到正常工作的AP处,如果能正常连接,说明AP没有硬件故障;反之AP硬件故障,更换AP;✓回到故障AP楼层的配线间,通过网线连接故障AP的交换机端口到测试电脑,如果测试电脑有线网卡能够快速获得IP地址,说明交换机上联链路正常;反之,交换机的端口或上联链路的配置错误;✓检测交换机到AP之间的网线和水晶头的制作是否存在问题,发现网线的线序出现问题;疑似原因的处理:✓排除用户端问题;✓确保AP地址池未用尽;✓重启AP,确保AP无吊死;✓将AP更换到正常工作的地方,确保AP没有问题,否则更换AP;✓检查交换机端口能否获得IP地址,排除交换机上联链路问题;✓检查交换机到AP的网线,排除由于网线的制作不正确,导致AP的POE供电不足;故障处理结果:用户能够连接到CMCC网络,并能成功获取IP地址。
无线网络设备维护故障处理

造成天馈故障的主要原因:
天馈接反&鸳鸯线
1、规划问题
驻波故障
1、馈线折损
互调干扰
主分集接收差异过大
1、接头切削不规范 1、维护不到位
2、工程问题
2、接头不稳
2、跳线接头漏铜
3、天馈进水
3、接头工艺不合格 2、设备故障
4、老化漏铜 4、天线老化
4. 5G基站常见故障分析指导-天馈故障分析
扇区接反定义:
设备类型 FlexiEDGE/FlexiMCPA Ultrasite/metrosite FlexiEDGE/FlexiMCPA Ultrasite/metrosite
如何发现主分集接收差异过大?
指标表现:掉话、弱覆盖比例高,上下行链路不平衡等 告警表现:7607和7604 测量表现:远程登录基站 管理维护平台查看主分级接收电平差异
ALL
ALL
ALL
ESMx System module has lost connection to RF module
1st branch LNA in dual variable gain duplex unit is faulty (双工器低噪声放大第一支路故障。涉及对象:DVGA或DVDA) No connection to remote tune combiner (无法连接到远程调协合路器。涉及对象:RTJA,RTGA或RTDC) The reflected power of remote tune combiner is too high (远程调协合路器反射功率过高。涉及对象:RTJA,RTGA或RTDC) Cavity stepper motor can not tune the remote tune combiner (远程调协合路器腔口无法调协) The transmitter output power is too low. (载频输出功率过低。涉及对象:TSGA,TSGB或TSDA,TSDB) The transmitter output power has dropped at least 3 dB. (载频输功率至少衰减3个Db。涉及对象:TSGA,TSGB或TSDA,TSDB) One amplifier stage of Rx LNA Path A is broken in ERxx DDU (ERxx双工器的A路接收中的低噪声放大器已损坏涉及对象:ERGA或ERDA)
常见网络故障案例解析

常见网络故障案例解析目录一、网络故障概述 (2)1.1 网络故障的定义 (2)1.2 网络故障的分类 (3)1.3 网络故障排除的步骤 (4)二、常见的网络故障类型及案例解析 (5)2.1 网络连接故障 (7)2.1.1 客户端无法连接到服务器 (8)2.1.2 网络连接不稳定 (9)2.1.3 无法获取IP地址 (10)2.2 网络设备故障 (11)2.2.1 路由器故障 (12)2.2.2 交换机故障 (13)2.2.3 防火墙故障 (14)2.3 网络服务故障 (16)2.3.1 DNS服务器故障 (17)2.3.2 Web服务器故障 (18)2.3.3 FTP服务器故障 (19)2.4 网络协议故障 (20)2.4.1 TCP/IP协议故障 (21)2.4.2 HTTP协议故障 (22)2.4.3 ICMP协议故障 (23)三、网络故障排除工具与技巧 (24)3.1 网络故障排除工具介绍 (25)3.2 网络故障排除技巧 (27)四、网络故障预防与维护 (28)4.1 网络故障预防措施 (30)4.2 网络设备维护 (31)4.3 网络服务优化 (32)一、网络故障概述网络故障是指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由于硬件、软件、传输介质等方面的问题导致网络通信中断、数据丢失或性能下降的现象。
网络故障不仅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还可能对企业的业务运行造成严重后果。
对网络故障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预防至关重要。
常见的网络故障类型包括:线路故障、交换机故障、路由器故障、无线网络故障、DNS故障等。
这些故障可能是由于设备老化、损坏、配置错误、接口松动、信号干扰等原因引起的。
为了快速定位和解决网络故障,通常需要采取一系列步骤,如分析故障现象、收集信息、判断故障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实施处理措施、测试验证等。
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对网络进行定期维护和升级,以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针对不同类型的网络故障,用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如重启设备、更换损坏的部件、更新配置文件、调整网络参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障案例分析RBS2000 站1、 CF 类a、 CF.FC=2A/8 一般为天馈线的发射部分故障或CDU、CU 故障;(此时TX 并没有闭塞,VSWR 在1.8 范围内,当天馈线的VSWR 超过2.2 时,TX 闭塞,表现为TX.FC=1B/4);f、 CF.FC=2A/23,一般为FAN 或FCU 故障;g、 CF.FC=2A/26,一般为温感器故障;i. CF 2A 33,分集接收故障i、 CF.FC=2A/41,一般为TRU 掉电或在拆走TRU 后没有更改IDB 数据所致;j、 CF.FC=2A/42,一般为ECU 故障;2、TRXC 类a、 TRXC.FC=1A/13,一般为载波坏,并有红灯告警;b、 TRXC.FC=1B/0,一般为CU 故障,更换OK;3、TX 类a、 TX .FC=1B/4,一般为天馈线故障,并载波的TX 自动闭塞(此时的发射天线的VSWR 肯定高于2.2);4、TF 类a、 TF .FC=1B/1,一般为DXU 故障,此时应考虑更换DXU 了;案例1:故障现象:基站GSM 900 CELL 1 TX 1B4,引起整个小区全阻。
本小区配置:CDU-D型,1个机架6个载波配置。
故障分析:TX 1B4故障是由于TX天线VSWR超过门限值引起的,可能原因:TX天馈线有故障或断开或接头进水,CDU有故障,也可能是TRU/CU的测量接收机故障。
故障处理:首先判断天馈线是否有问题,用Sitemaster仪表测量本小区的2根天馈线,根据测量发现这2根天馈线的驻波比均正常,都在1.2左右,这说明天馈线是正常的,应该是硬件问题;之后开始检查硬件,复位DXU设备,观察设备指示灯,发现第2个CU设备有红灯亮,马上更换此CU设备,换好CU设备之后,叫BSC开通载波,整个小区都恢复正常。
故障总结:一般在处理TX 1B4故障时,特别是此故障引起整个小区全阻的情况,首先判断天馈线是否正常,是否进水,若天馈线正常,再检查CU是否正常,就算一个CU设备坏,都会引起整个小区全阻的情况。
案例2:故障现象:基站GSM 1800 CELL3 CF I2A24,2A36,引起后面2个载波无法通信。
本小区配置:CDU-C+型,1个机架6个载波配置。
故障分析:CF I2A24,2A36故障是由于TRU或CDU有故障引起。
故障处理:首先判断载波是否有问题,跟别的小区对换载波之后,CDU还是无法调谐到,CDU指示灯不亮或亮红灯;之后开始更换CDU硬件,复位相对应的载波设备,叫BSC开通载波,载波开通正常。
故障总结:一般在处理CF I2A24,2A36故障时,首先判断载波和CDU是否正常,大部分是CDU 故障引起,更换相对应的载波和CDU之后,故障就会恢复案例3:故障现象:DCS1800 CELL2 RXOCF-260 2A/33, RXORX-260-4&-5&-6 2A/2故障分析:该故障的原因是在收发信机单元(TRX 和TRU) 中监测到的接收A侧和接收B侧的信号强度之间失去平衡了。
当一个或多个收发信机在一个50分钟期间报告的信号强度失去平衡至少12dB时,该故障出现了。
这表明到一个或多个TRU的接收路径有故障。
这些TRU的接收灵敏度会减少大约3.5 dB。
1、硬件:检查TRU、CDU是否正常?TRU、CDU坏也会引起此类故障;2、电缆线故障:RX链路上的所有电缆是否连接正常(包括HLin/HLout的连接线)3、天馈线故障:检查天馈线是否正常,小区间是否相互接错?小区的TX天线和RX 方向是否一致?处理步骤:首先用OMT软件查看该小区的故障代码,确认该故障发生在哪个载波上;检查该故障载波接收线是否正常,更换载波接收线;检查HLin/HLout的连接线是否正常?衰减头是否合乎规格?经检查均正常。
用替换法来判断硬件是否正常,将故障载波所对应的CDU与相邻小区的CDU对换,然后观察故障是否消除;过了段时间之后,故障还是出来,并且还是后面的几个载波出现故障,这样,就能判定此故障与设备是没有关系的。
可能出在室外天馈线部分。
用Sitemaster仪表测量本小区故障载波所对应的天馈线,根据测量发现天馈线的驻波比正常,在1.2左右,初步判断天馈线无问题;之后检查天馈线是否与别的小区接错,经过检查,发现天馈线接错了,1800 CELL 2的最后那根天馈线是新扩容的,它被接到了第一小区的空闲天线接口上面。
重新接对天馈线,然后观察了一段时间,故障再也没有出来,已经恢复正常。
故障总结:遇到这类故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和故障定位:1、在OMT中能够全面监测每TRU的状态,可以监测出那1个TRUs出现故障或那1路RX信号(RXA或RXB)有故障。
OMT监测报告要花5分钟时间左右。
在测量中给出每TS 上的RX信号强度不平衡值SSI (SSI,±12dB表达)。
则SSI=RX信号的RXA减去RXB 的差值,当差值为负值时RXA信号较强,反之为RXA信号较弱为正值;RXA和RXB信号强度差值用SSI(Signal Strength Imbalance)表示可通过使用OMT--MO--TRXC--MONITOR--DIVERSITY MEASUREMENT来监测,这个是最有效、直接的监测方法。
如果SSI的数值大于“-12”,小于“+12”,(SSI值在正负12范围内),表示该载波不存在分集接收丢失故障。
如果超出正负12范围,表明该载波存在分集接收丢失故障。
但是,某个载波的SSI值超出正负12,不可以立即判定该载波存在分集接收丢失故障;应该继续监测其他载波。
如果发现共用一套天馈线的几个载波SSI值都超出范围,那么首先要怀疑这套天馈线是否存在驻波比超出门限,天线接错等故障;如果发现共用一套CDU的两个载波SSI值超出范围,那么首先要怀疑该CDU是否存在故障。
2、检查RX链路上的所有电缆是否连接正常(包括HLin/HLout的连接线)和检查天馈线系统是否正常。
3、当故障出现在2个小区(多个小区)之间时,应首先检查小区之的RX馈线有无交叉接错现象;4、如果只有单个TRU出现故障,应首先检查TRU的RX和CDU之间的连接电缆。
也可尝试将TRUs交换或检测无线机架内的CDUs和CDU到TRU间的链路电缆是否有正常。
5、在一个小区有多副天线的情况下,需要检查本小区所有天线的方向角是否一致?CF:2A39 RX cable disconnected某一RX CABLE断开连接,使得该路RX信号完全不能通过则产生此告警。
解决方法此类故障一般需检查CDU Rxout, HLin/Hlout Cable,TRU RX port CABLE等注意:由于CF:2A7和 2A39这两个告警都是在一路 RX信号完成丢失的情况下产生的,问题比 RX DIVERSITY LOSS 严重,因此,当这两个告警产生时将屏蔽2A33 的告警案例4:故障现象:基站GSM900 RBS2000 DXU-21,基站是采用MULTIDROP的工作方式(TEI 分别为62、61、62),系统三小区用四套传输(用PCM1,PCM2,PCM3,PCM4来表示),CELL-A 用两套传输PCM1和PCM2(A、C口入)并级连到第二小区;多出来的传输的时隙(PCM2)级连到第二小区。
第二小区使用PCM3和PCM2的部份传输时隙(A、C口入)。
第三小区单独使用PCM4。
CELL-B出现TS1B3,造成第二小区载波的TS不能正常工作。
故障分析:由于CELL-B无论是PCM2还是PCM3的传输时隙都有占用不上,而CELL-A 却正常,PCM2为新加传输,可以初步出判断问题主要存在于PCM2和CELL-B的软、硬件及数据定义上。
故障处理:基站设备,更换级连线、DXU以及重写IDB后故障还是未能解决;经发现第二小区的TEI为61 ,而PCM3是没经任何设备的,PCM2的部份传输时隙是经过CELL-A的,所以在时隙分配上出现错乱。
处理方法:BSC方面把TEI改为62(RXMOC:MO=……..TEI=62),基站方面把DXU的TEI改为62,问题就解决了。
总结:本故障的成因就是因为TEI定义上的错误而造成;以后在碰到TS故障,传输线路都正常但无法定位的故障可以通过检测TEI值进行分析而找出故障的原因,仔细检查各种数据的定义和连接。
案例5:故障现象:基站900 CELL A第7、8 TX NOOP 1B 26故障分析:基站是2206机架,此故障一般是载波故障或CDU问题引起。
故障处理:当时认为这2206机架第四个D-TRU出现故障,更换新件之后,BSC解闭后立刻出TX NOOP(不工作),再过五分钟后出现1B 26,所以确定不是D-TRU问题,应在D-TRU发射端到天线端之间位置找问题,因为这是工程公司留下的故障,他们也处理过确认是背板问题,反回给我们处理,因此我们尝试对换了CDU-F,还是没有转移故障,不关CDU的问题,由于CDU-F联线复杂,怀疑是CDU-F上的CNU坏了,我们开始只改变CNU的接法,把第二个的CDU-F上的CNU联线上下改变接法,结果还是没有故障转移,最后我们再考虑把CNU拆下用万用表检查有没有断路,检查发现其中一条连接头有问题,没有断只是连接头的针歪了,将针扶正后重新连接故障消除。
总结:是因为连接头的针歪了接上时就出现短路所以当载波解闭后,立刻检测到发身射端有短接现象TRU自保护不能工作。
BSC也看见解开之后载波又立刻闭了。
处理故障是要注意各插针是否有斜歪的现象。
案例6:传输故障传输的中断将导致基站不能工作,影响其覆盖范围内的无线通信。
因此遇到这类故障是即时处理,是越快越好,这就要求基站维护人员能迅速的对故障原因进行准确的诊断,从而尽快排除故障,恢复正常通信。
1、有光终端设备的基站(一般为 RBS2000)的处理;a、首先看基站供电是否正常;b、 DXU 是否有电供应和正常工作;c、光终端设备是否有电供应,有无告警:比如主告、对告、无光,有这类告警则报传输人员处理;d、以上都正常的话,则可以进行下一步:在 DF 架处自环PCM 线(基站-电信传输机房),如果为断则报传输班人员处理;如自环为好且质量稳定,则应查基站问题,从DF-机架的PCM 线的各接头处是否接触良好,DXU 是否坏;2、无光终端设备,但有光配线架的基站;a、对于 RBS2000 站,首先检查1 的a-b;RBS200 站则看TRI 机框供电是否正常;b、光配线架供电是否正常(增城的 RBS2000 基站的鸡公山就曾因光配线架内开关常跳闸,而出现传输断故障);c、从光配线架面板得指示灯断定,如出现SYSNC、OSLOS、E3LOS 红灯告警则位远端传输故障;d、当然,如以上都正常,则应仔细得查 DXU 的703 口到DF 架的传输情况,可以分段进行检查;RBS6000设备:1、CF 1A5: 检查CF卡有没有插好,并且插CF卡槽位的针没有问题;重新刷RBS 软件;替换CF卡;替换D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