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版七年级地理下册6.3美洲教案新版湘教版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6章第3节美洲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6章第3节美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第6章第3节美洲教学设计以美洲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为内容。
教材从地形、气候、资源、人口、经济、城市等角度全面阐述美洲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本节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美洲的基本情况,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地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美洲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对美洲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美洲的特点,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洲的自然地理特点,如地形、气候、资源等;掌握美洲的人文地理特点,如人口、经济、城市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资料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洲的自然美景和人文特色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美洲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2.原因:美洲的自然地理特点(如地形、气候、资源等)和人文地理特点(如人口、经济、城市等)较为复杂,需要学生深入分析。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让学生通过地图了解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点。
2.资料分析: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分析美洲的人口、经济、城市等人文地理特点。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美洲的自然美景和人文特色,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美洲国家和地区,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地理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教版七下地理第6章第3节美洲相关内容。
2.地图:美洲地图、各国地图。
3.资料:美洲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相关资料。
4.课件:制作精美课件,展示美洲的自然美景和人文特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美洲的自然美景和人文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美洲》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美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节《美洲》主要介绍了美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内容包括北美洲、南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经济发展、城市以及主要国家等。
本节内容是对美洲的整体概述,为学生后续学习美洲各国地理特点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对大洲的概念有所了解。
但美洲相对于其他大洲来说,距离较远,学生对其认知程度较低。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方面去认识和了解美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美洲的地理位置,能够正确绘制美洲地图。
2.使学生掌握美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如地形、气候、河流等。
3.让学生了解美洲的人文环境,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分布、主要国家等。
4.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美洲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美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如地形、气候、河流等。
3.美洲的人文环境,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分布、主要国家等。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美洲的典型国家,使学生了解美洲的人文环境。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美洲的认识和了解。
4.图片展示法: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美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美洲地图、地形图、气候分布图等教学图片。
2.收集美洲的典型国家案例资料,如美国、巴西等。
3.准备与美洲相关的视频资料。
4.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美洲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美洲地图,引导学生了解美洲的地理位置。
讲解美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美洲的认识和了解。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美洲地理特点的掌握程度。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三节美洲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三节美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六章第三节美洲教学设计,主要介绍了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美洲各国的主要特点。
本节内容较为丰富,包括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图表和地图,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美洲的风光和地理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美洲地理内容较为复杂,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学生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通过观察地图、分析图表、讨论问题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等基本地理特征;能运用地图和图表,分析美洲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分析图表、讨论问题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美洲的地理多样性,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资源等。
2.美洲的人文地理特征,如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等。
3.美洲各国的主要特点和差异。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观察地图,让学生了解美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图表分析法:分析美洲的气候、资源、人口等地理数据,引导学生掌握美洲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3.讨论法:学生讨论美洲各国的主要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美洲国家,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地理特征和发展现状。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
2.地图、图表和相关案例资料。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美洲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美洲的地理特点。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和图表,呈现美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等基本地理特征。
七年级地理下册 6_3 美洲教案3 湘教版

美洲课题美洲主备主核使用补充使用者初一地理组课型新授课使用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使学生了解部分美洲国家的主要经济部门。
2、使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美洲的居民组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美洲国家的经济教学方法:复习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媒体:地图册、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阅读课文P31“美洲居民”(1)美洲印第安人属于什么人种?(2)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居民在种族构成上各有什么区别?(3)为什么说美国和加拿大都是是移民国家?二、美洲的经济1.(1)世界的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哪两种类型?(2)你知道美洲国家中有哪几个国家属发达国家吗?原住地的居民:印第安人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完后识记北美洲的居民:欧洲等大洲的移民南美洲的居民:“世界人种大熔炉”2、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少数发达国家:美国和加拿大多发展中国家:拉丁美洲国家3、美国:当代实力最为雄厚的资本主义国家4、墨西哥:石油工业、玉米、白银、墨西哥城5、巴西: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6、阿根廷:小麦、牛肉、羊毛、布谊诺斯艾利斯巴西:咖啡、香蕉、蔗糖可可:科特迪瓦、巴西石油:委内瑞拉、墨西哥铜矿:智利、秘鲁铁矿:巴西铝土:圭亚那课后小结:大洲项目北美洲南美洲面积2400万平方千米1800万平方千米五带中的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大部分位于热带最长的山脉落基山安第斯山脉最长的河流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主要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教师提问加以巩固学生读图填表面积最大的国家加拿大巴西主要人种以移民为主以混血人种为主国家类型美国、加拿大是发达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作业:填充图册随堂随练板书设计一、美洲的居民二、美洲的经济课后追记:通过引导学生进入神秘的世界美洲,学生对地理有了浓厚的兴趣,与此同时,用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兴趣很高,这样学习效果很好.。
七年级地理下册 6.3美洲教案 (新版)湘教版

《非洲》本节教材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大洲》中的第三节。
从内容上看凸显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内容繁多,知识点也多。
注重对学生的读图、读表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了解美洲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有关知识,是学生必需具备的基础知识。
学生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知道分析美洲自然地理特征需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等方面入手,人文环境需从大洲的居民特点、国家分布、大洲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等方面进行。
因此学习时,应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自主学习、读图分析、合作探究等方式,化繁为简对已学知识进行整合、应用,最后用对比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南、北美洲的地理环境的差异。
这一学习过程,使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及学习效率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提高。
【知识与能力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纬度、海陆)。
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的国家及通用语言。
3、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的地形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地形图,对比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地形异同之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和素养,认识到不同地理事物存在的差异。
【教学重点】1、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
2、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1、通过学习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差异,熟练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1、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问题导入:位于西半球的大洲主要有哪些?(学生回答)明确:北美洲和南美洲。
过渡:同学们,你对美洲了解多少?你知道美洲的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块曾经的“新大陆”吧!二、新课学习(一)“新大陆”(1)“新大陆”的由来美洲的全称:“亚美利加洲”由来:美洲又被称为“新大陆”。
因为在500多年前,生活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居民,几乎不知道它的存在。
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才结束了亚欧大陆与美洲“新大陆”之间长期相互“隔绝”的局面。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美洲》教案

最新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美洲》教案第三节最新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美洲》教案⼀.教学⽬标1.运⽤地图说明美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分析巴拿马运河的交通地位。
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及这⾥的居民的组成和语⾔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的差异。
2.利⽤南北美洲地形图和⽓候图,分别了解两⼤洲在地形和⽓候⽅⾯的特征,使学⽣逐步掌握对⽐分析地理事物的异同,并能分析北美洲地形对其⽓候的影响。
3.通过实例说明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平是不平衡的。
4.进⼀步理解国际⽇期变更线的概念学会计算两侧的⽇期,培养学⽣的地理换算能⼒。
5.组织学⽣通过阅读了解美洲的居民组成,进⼀步培养学⽣的⾃学能⼒。
过程与⽅法本节内容的教学,要充分利⽤学⽣已有的知识、能⼒,多媒体课件引导学⽣充分利⽤地图、多媒体课件及课前收集的资料,丰富学⽣的学习资源。
采取对⽐、探究、讨论、交流资料等参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完成教学,达到掌握知识和学习⽅法并形成能⼒的⽬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提⾼学⽣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认识培养辩证思维的观点。
2.是学⽣学会对知识的迁移应⽤。
⼆.教学重难点重点北美洲和南美洲的⾃然环境特征。
难点北美洲地形对⽓候的影响和计算⽇界线两侧的⽇期。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展⽰课件,图⽚、资料分组讨论、课堂讨论。
四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教学设计流程第⼀课时时1.导⼊新课。
今天我想要带领同学们去西半球领略⼀下哪⾥的地理风情,请⼤家想⼀想:⼏乎全部在西半球上的⼤洲有那⼏个?(板书:第三节美洲)问:美洲的全称叫什么?为什么把他成为“新⼤陆”?(板书:⼀、“新⼤陆”)发现新⼤陆。
引导学⽣发表⾃⼰的观点。
2展⽰美洲地图,组织学⽣观察,问:美洲⼤陆的轮廓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中美地下多⽕⼭、地震?为什么中美地下⼀种植热带经济作物为主?中美洲有那七个国家?经济作物为主?中美洲有那七个国家?3.中美底峡最狭窄的部位⼈们开凿的⼀条运河叫什么?两侧的国家、沟通的海洋?4.利⽤美洲地图了解美洲的地理位置。
湘教版七下地理6.3美洲教学设计2

湘教版七下地理6.3美洲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6.3美洲教学设计2,主要讲述了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美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美洲的基本情况,掌握美洲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理现象和地理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美洲的相关知识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对美洲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各国之间的联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美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美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2.难点:美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美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洲各国之间的联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美洲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各国之间联系的课件。
2.地图:准备美洲地图,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观察和分析。
3.视频资料:准备美洲各国风光、文化等方面的视频资料,以便在课堂上播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美洲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各国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美洲的基本情况。
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和课件,分别展示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美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湘教版七下地理6.3美洲教学设计3

湘教版七下地理6.3美洲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6.3美洲教学设计3主要介绍了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美洲各国的主要经济、文化和历史。
本节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美洲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美洲各国的认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各大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美洲各国的主要经济、文化和历史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美洲的相关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美洲各国的主要经济、文化和历史。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地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增强对美洲各国的认知,培养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美洲各国的主要经济、文化和历史。
2.难点: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美洲各国的主要经济、文化和历史的发展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美洲各国的主要经济、文化和历史。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美洲地理特征、人文特征以及各国经济、文化和历史的课件。
2.图片:准备相关美洲景点、地貌、人物的图片。
3.视频:准备相关美洲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美洲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各国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美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资源等),人文地理特征(如人口、城市、农业等),以及美洲各国的主要经济、文化和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地理资料·精校版《非洲》本节教材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大洲》中的第三节。
从内容上看凸显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内容繁多,知识点也多。
注重对学生的读图、读表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了解美洲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有关知识,是学生必需具备的基础知识。
学生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知道分析美洲自然地理特征需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等方面入手,人文环境需从大洲的居民特点、国家分布、大洲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等方面进行。
因此学习时,应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自主学习、读图分析、合作探究等方式,化繁为简对已学知识进行整合、应用,最后用对比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南、北美洲的地理环境的差异。
这一学习过程,使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及学习效率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提高。
【知识与能力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纬度、海陆)。
2、掌握拉丁美洲的概念以及这里的国家及通用语言。
3、通过读图分别了解两个大洲的地形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地形图,对比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地形异同之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和素养,认识到不同地理事物存在的差异。
【教学重点】1、美洲大陆的地理位置。
2、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1、通过学习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差异,熟练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1、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问题导入:位于西半球的大洲主要有哪些?(学生回答)明确:北美洲和南美洲。
过渡:同学们,你对美洲了解多少?你知道美洲的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块曾经的“新大陆”吧!二、新课学习(一)“新大陆”(1)“新大陆”的由来美洲的全称:“亚美利加洲”由 来:美洲又被称为“新大陆”。
因为在500多年前,生活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居民,几乎不知道它的存在。
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才结束了亚欧大陆与美洲“新大陆”之间长期相互“隔绝”的局面。
(2)美洲的地理位置展示美洲国家和地区分布图,让学生试着描述美洲的地理位置。
明确:纬度位置:北美洲全部位于北半球,北极圈穿过其北部;南美洲位于100N以南,赤道穿过其北部,地跨南北半球。
海陆位置:美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3)美洲大陆的划分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划分:美洲大陆是一个整体。
人们在美洲大陆中部中美地峡的狭窄部位开凿了巴拿马运河,习惯上以它作为划分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北美地区与拉丁美洲的划分:在政治地理上,以美国与墨西哥的国界线为界,北部属于北美地区;美国以南的美洲部分称为拉丁美洲。
播放视频:巴拿马运河阅读:“三线”穿越的白令海峡指引学生在图中找出白令海峡,并说出是哪“三线”穿越了白令海峡明确: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都从白令海峡中部穿过。
阅读:中美地峡中美地峡是指墨西哥以南、哥伦比亚以北的狭长陆地。
它是联结南北美大陆的天然“陆桥”,又称为中美洲。
这里的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多火山、地震。
农业是当地重要的经济部门,主要种植热带经济作物,香蕉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重要地位。
中美洲包括巴拿马等7个国家,面积52万多千米²,居民以印欧混血人种为主,其次为印第安人和黑种人。
阅读:西印度群岛西印度群岛西印度群岛呈弧形排列在加勒比海与大西洋之间。
它由12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古巴岛是其中最大的岛屿。
航海家哥伦布为寻找由欧洲向西航行到亚洲的新航路,于1492年首次航行到此,误以为这就是印度附近的岛屿。
大约10年后,一位名叫亚美利哥的意大利航海家认定这里是不同于东方印度的“新大陆”。
因为该群岛位于西半球,所以称西印度群岛。
这个名称一直没用至今。
(4)美洲大陆的国家及通用语言北美地区:北美地区的国家主要有加拿大和美国,面积最大的是加拿大,其次是美国,都属于发达国家。
它们都曾是英、法等国的殖民地。
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国通行英语,加拿大有一部分居民讲法语。
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因为历史上长期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目前主要通行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由于这两种语言都源于拉丁语,所以人们通常将美国以南的美洲部分称为拉丁美洲。
(二)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读图活动:1.找出北美洲的主要山脉、高原和平原(学生读图找图)西部是科迪勒拉山系,主体山脉是落基山脉,中部是大平原,东部为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和拉布拉多高原。
读北美洲的地形剖面图,可以看出该大洲地势有什么特点?(学生读图回答)明确:东西高,中部低。
小结:北美洲地形特征地形分布特征:南北三大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地势特征:平均海拔高,地势起伏大,东西高,中部低。
展示“五大湖影像”图明确:五大湖位于北美洲中东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称。
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展示:格陵兰岛图明确: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岛上80%以上的土地覆盖着巨厚的冰层,是除南极洲以外冰川分布最广的地区。
拓展延伸:口诀记忆北美洲地形东部高原连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
东西之间大平原,世称河湖在其间。
活动:2.读图找出安第斯山脉、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描述南美洲的地形分布特征。
(学生读图找图)小结:南美洲地形特征西部是高大年轻的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分布。
介绍:南美洲的世界之最:安第斯山脉是最长的山脉、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阿要廷潘帕斯草原。
活动:3.观察玲玲、贝贝绘制的北美洲和南美洲地形简图,完成下列任务。
(1) 说一说地形简图所表示的主要地形区名称。
(2) 说一说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地形分布有哪些异同?(学生回答)明确:同:西侧均为高大的山系;异:北美洲为三大南北纵列带,南美洲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分布。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曾经的“新大陆”,主要学习了南、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分布特征。
四、课堂练习1.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D)A.苏伊士运河B.白令海峡C.直布罗陀海峡D.巴拿马运河2.拉丁美洲是指(C)A.墨西哥以南的美洲B.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C.美国以南的美洲D.巴拿马以南的美洲3.北美洲地形分三大南北纵列带,正确的是(D)A.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B.西部是落基山脉、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安第斯山脉C.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落基山脉D.西部是落基山脉、中部是大平原、东部是阿巴拉契亚山脉4.关于南、北美洲的地形,说法正确的是(B)A.南美洲地形分三大纵列带B.北美洲地形分三大纵列带C.南美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D.北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本节课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
不仅要关注那些理性的共同的知识,关注学生对知识目标的认知和追求,更加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和人生价值观的确定。
课堂活动中,学生屡次提出问题,并且问题针对性强,这样就要积极肯定他,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针对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其潜能。
《美洲》第二课时【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南北美洲的气候特征,突出北美洲地形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
2、了解美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分析,使学生掌握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地掌握对比分析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树立和而不同的观点。
【教学重点】南北美洲的气候分布。
【教学难点】北美洲地形对北美洲气候的影响1、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复习提问: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地形分别有什么特征?(学生回顾回答问题)明确:北美洲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南美洲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东部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过渡: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美洲的气候。
二、新课学习(一)美洲气候读图对比南北美洲的气温、降水、气候类型。
(1)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热带范围相对狭小。
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
除高山地区外,南美洲最冷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冬季温暖,而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一般不超过28℃,夏季没有酷暑。
(2)北美洲降水受东西两侧山脉的阻挡,东西两侧沿岸地区降水多,中部地区降水少;南美洲降水充沛,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3)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为主;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播放视频:《巴西热带雨林——地球之肺》活动:1.南北美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突出特点?想一想,这一分布特点主要与哪个因素有关?2.在北美洲中部,冬季寒冷气流可到达墨西哥沿岸;春夏季节,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流也能长驱北上,到达哈得孙湾附近。
这些现象可能产生哪些影响?3.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许多大城市都坐落在大河下游肥沃的平原上,而南美洲有些国家的首都和大城市却建在高山、高原上,甚至是沙漠地区。
分析下列资料,你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吗?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坐落在赤道附近平均海拔2850米的高山山谷中,人口达180万。
秘鲁首都利马,坐落在太平洋沿岸平均海拔105米的热带沙漠中,人口780多万。
(学生读图、讨论、合作,派代表发言)明确:1.南北美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分布在科迪勒拉山系以西沿海的狭长地带。
原因是西部高大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水汽仅能到达西部沿海的狭长地带。
这种分布与地形因素有关。
2. 冬季,从北冰洋南下的寒冷气流可以顺利南下,形成大风雪、寒潮天气;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长驱北上,造成北美洲大范围的高温多雨天气。
3.基多属于高山、高原气候,虽然位于赤道附近,但是因为海拔高,四季如春,降水适中,气候宜人,所以人口集中;利马位于沙漠绿洲上,水源也较为充足,因此人口也较为集中。
(二)居民与经济(1)美洲的居民:美洲的原住居民是印第安人;北美洲是典型的移民国家;南美洲是“世界人种大熔炉”。
(2)美洲的经济1.美洲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美国、加拿大是发达国家,其余国家则属于发展中国家。
巴西是南美洲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2.南美洲的经济特点南美洲的经济虽然有较大发展,但农矿产品仍然是主要出口商品。
能源矿产以石油为主,金属矿产以铁、铜、铝土为多。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经济作物占绝对优势,大量出产咖啡、可可、香蕉、蔗糖等。
拓展延伸:歌诀记忆拉丁美洲的居民和经济拉美种族杂,混血比重大。
人口密度小,分布有偏差。
增长速度快,城市人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