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气密封控制系统介绍
干气密封介绍(上)

干气密封介绍一、干气密封干气密封经过了严格的试验和检验,由制造精度高、质量优良的陶瓷和高合金的金属材料组成,含串联式配置的密封(如:含两个动环、两套装好弹簧的静环组件、腔体、连接轴套等件)和内部迷宫密封。
在大气侧配置了隔离密封。
弹簧力和工艺气压力共同作用形成密封力,密封环和保持环间的密封元件(O形圈)起副密封的作用。
在串联密封中,工艺气侧的主密封承受全压差起主要的密封作用。
大气侧的密封作为安全备用密封,一旦主密封失效安全密封承担起主密封的作用,可以保证设备安全停机。
干气密封分类:单端面,双端面,串联式等多种。
如何选用干气密封:1、对于要求既不允许工艺气体泄漏到大气中,又不允许阻封气进入机体的情况,采用中间进气的串联式干气密封。
普通串联式干气密封适用于少量工艺气泄漏到大气中的工状。
大气侧的一级密封作为保险密封。
2、对于允许气体少量泄漏到大气中,且无任何危害的工况,选用单端面干气密封。
3、对于不允许工艺气体泄漏到大气中,但允许阻封气泄漏到工艺气中的工况,选用双端面干气密封。
二、干气密封密封端面分类及螺旋槽干气密封优点干气密封密封端面根据加工成的形状分成:有扁平密封块,有台阶的密封块,有楔形鞋状密封块的,有螺旋槽的,等等。
螺旋槽干气密封优点:运行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密封气泄漏量小,功耗极低,工艺回路无油污染,工艺气亦不污染润滑油系统,取消了庞大的密封油供给及测控系统,占地面积小,重量轻,运行维护费用低,减小了计划外维修费用和生产停车。
三、干气密封结构图。
图1 串联式干气密封的内部结构四、干气密封系统概述1、主要数据密封型式:TM02D串联式干气密封密封处轴径:100mm密封配置:带中间迷宫的串联式密封(含隔离气密封)密封系统型式:除液装置+增压装置+密封控制系统产地: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密封材料:㈠、旋转环:硬质合金(碳化钨或碳化硅)㈡、旋转金属件:410SS㈢、静止环:特种石墨(碳化硅+DLC涂层)㈣、静止金属件:410SS㈤、弹簧:哈氏合金2 、干气密封工作原理:干气密封是一种非接触式端面密封,密封单元由两个环构成。
泵用干气密封系统

2.通过监测压力、流量等参数,反映密封工作状 态,当这些参量超过设定值时,输出报警信 号,避免事故的发生。
干气密封控制系统组成单元
1.过滤单元:过滤缓冲气,精度1μm。 2.调压单元:将过滤后的缓冲气压力整定到设
计值。
3.测量单元:监测缓冲气压力、流量参数。 4.报警单元: 当压力低于或流量高于设定值时,给出报警信
CSV
CSD
GBI
SNS
3.PLAN75
应用介质:常温下不易挥发的流体,泄漏 物会凝结或气体回收系统会倒流。
应用结构:无压双密封
公用工程要求:需接火炬管网,对管网的 压力有要求。
元件组成:收集器+孔板+高报压力开关 (0.7bar)+阀门
其它:通常与PLAN72配合使用
CSD CSD
4.PLAN74
时应及时更换; 4.先给干气密封送气再启动泵,但应注意氮气压
力的要求;反之,当泵完全停稳后再关闭气 源。
泵用干气密封简介
SNS
干气密封端面典型槽型图
SNS
Fs---弹簧作用力 Fp---介质作用力 Fo---气膜反力 Ha---气膜厚度
闭合力=Fs+Fp 开启力=Fo
干气密封作用力图
SNS
一、泵用干气密封特点
非接触式气体润滑密封,端面无磨损 用“气封液”代替“液封液” 密封更安全可靠 无污染
密封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全寿命成本低
应用介质:介质可含固体,但不能是高黏 度或易聚合
应用结构:有压双干气密封
公用工程要求:氮气压力高于泵腔至少 1.75bar
元件组成:截止阀+2~3微米过滤器(清除 颗粒,液体)+调压器(至少高于介质 1.75bar)+(孔板)+流量计+压力表 +(FSH)+低报压力开关+单向阀
串联式干气密封控制系统说明

串联式干气密封控制系统干气密封系统是干气密封的重要组成部分(见附图),该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干气密封提供干净稳定的气体(过滤精度1微米)和监视干气密封的运转状况,确保干气密封长周期运行。
1,干气密封控制系统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a.过滤单元。
由于干气密封工作时形成的气膜厚度在3微米左右,气体中如果含有颗粒杂质会损坏密封面,对干气密封的正常运转产生巨大的威胁。
因此,供给干气密封的气体需要非常干净,通常用高精度过滤器来达到这一目的。
b.密封气调节单元。
通过调节阀调节缓冲气压力,使进入干气密封腔的气体压力为一稳定值且始终高于泵内工艺介质压力。
(具体见使用说明书)c.监控单元。
干气密封的工作介质是气体,而气体的泄漏无法用肉眼观察,这就要借助流量计来监视干气密封的运转情况,当干气密封的气体泄漏量超过正常值4倍时,表明干气密封损坏,现场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处理,保证设备的安全。
该干气密封控制系统采用玻璃转子流量计对干气密封泄漏气体流量进行监视而实现。
.2.1干气密封控制系统流程(见附图2)外引密封气(氮气)通过截止阀通过过滤器(过滤精度1um,保证向干气密封提供干净的密封气)通过减压阀(保证向干气密封腔提供一个高于泵内压力的一个稳定压力)通过流量计(通过观察流量计的流量,可以比较直观的检查干气密封的泄漏量)通过压力高报警器<旁路>(具体说明见下)通过单向阀(防止密封泄漏时,密封介质反串,污染密封气,同时对系统元件造成损坏)。
通过泄漏收集器(收集泄漏的介质,以免污染环境,观察密封是否失效)通过压力低报警器<旁路>(具体说明见下)通过压力表(可以直观的与减压阀上的压力表相比,判断密封失效与否)通过单向阀(防止密封泄漏时,密封介质反串,污染密封气,同时对系统元件造成损坏)。
外接火炬通过截止阀.2.2压力报警器:压力报警分为压力高报警和压力低报警。
通过与仪表客户控制系统连接,可观察密封的使用情况。
干气密封运行系统简述.doc

一、干气密封运行系统简述1、原理:干气密封是一种由两个环组成的非接触式端面机械密封,由两个环组成。
第一个环称为动环(配合环),在表面上刻有槽,随转子旋转。
槽的下面是被称为密封坝的光滑区域。
实际上密封作用就产生在这一区域,在密封坝两侧有密封气压力和大气压力的压力梯度。
另一个环称为主环或静环,有光滑的表面并被固定,只允许沿轴向移动,静环由弹簧压住。
在轴处于静止和机组未升压时,静环背后的弹簧使其与动环接触。
当机组升压时,气体所产生的静压力将使得两个环分开并形成一极薄的气膜。
这间隙允许少量的密封气泄漏。
当机组开始旋转时,由于动环上槽的作用产生动压力。
靠近槽的根部产生一高压区域,并扩大两环间的间隙。
当动静压力平衡时,两环间就形成了稳定的间隙,并在两环间形成一定流量。
对于密封而言,泄漏量受压力、温度、气体的物理性能、密封尺寸、旋转速度的综合影响。
两个密封面间的间隙使得密封面非接触,并保持平衡运行。
干气密封的设计和运行原理在密封端面之间形成了一定尺寸的自稳定的间隙。
密封运行期间,任何由于气体或轴位移所产生的变化,将产生平衡力的变化,这将引起间隙的变化。
例如,间隙的增大将导致由于泵送作用的减弱而带来动压力降低,反过来,又通过静态闭合力的作用减小这一间隙,回到原来的尺寸。
反之,当间隙减小时,流体动力学作用增加,使得端面之间的分离力迅速增加,扩大了间隙。
这种自动平衡机理保证了端面之间的间隙和泄漏量始终保持稳定。
2、型式:本机组的干气密封系统,采用的是984干气密封/双向,带中间迷宫的串联式密封。
密封气取自压缩机出口气体,开车时经增压泵进入干气密封系统。
3、组成:干气密封主要有干气密封本体(含动环、静环)、主密封气除雾器和增压器、主密封气过滤器、隔离气过滤器、控制盘等组成。
在结构上有三道密封,一级是密封气来自压缩机出口,经过除雾、过滤后,再经差压调节阀注入到压缩机两端的密封气腔,用动、静环之间形成的气膜将介质封住(非接触式)。
干气密封系统简介

干气密封系统简介一、概述干气密封是一种新型的无接触式轴向密封,由它来密封旋转机器中的气体或液体介质。
与其它密封相比,干气密封具有泄漏量少,磨损小,寿命长,能耗低,操作简单可靠,维修量低,被密封的流体不受油污染等特点。
因此,在压缩机应用领域,干气密封正逐渐替代浮环密封、迷宫密封和油润滑机械密封。
干气密封使用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已经被许多工程应用实例所证实。
目前,干气密封主要用在离心式压缩机上,也还用在轴流式压缩机、齿轮传动压缩机和透平膨胀机上。
干气密封已经成为压缩机正常运转和操作可靠的重要元件,随着压缩机技术的发展,干气密封正逐步取代浮环密封、迷宫密封和油润滑密封。
PCL503型压缩机的轴端密封选用的是干气密封,它是由迷宫式密封、两组机械密封(博格曼提供)串列,以及密封干气系统、冲洗隔离气系统和放空及控制系统共同组成的轴端密封系统。
串联密封结构是一种操作可靠性较高的干气密封结构。
作为油和气工业的标准结构, 它是设计简单且仅需要一个相当简单的气体辅助系统。
典型应用是介质气体少量泄漏到大气中是容许的工况。
在串联结构中, 两个单封被前后放置形成两级密封。
介质侧密封(主密封) 和大气侧密封(辅助密封) 能够承受全部压力差。
在一般的操作中, 介质侧的密封承受了全部压差。
介质侧密封和大气侧密封之间的泄漏可通过接口“C”引到火炬。
大气侧密封所承受的压力与火炬压力相同, 因此介质泄漏到大气侧和到排气口的量几乎为零。
此结构使用过程中, 当主密封失败时,辅助密封可作为安全密封, 保证介质不会泄漏到大气中。
二、密封结构及密封气介绍1.迷宫密封压缩机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密封都采用迷宫密封,以减少不同压力区域之间的气体泄漏。
迷宫式密封包括一个环,外周是密封齿,和转子之间间隙很小,所以迷宫密封一般是采用耐腐蚀软合金(铝合金)制成,并根据需要切割成对半或四半,而且切口留有一定间隙,以满足热膨胀的要求。
密封体外环的上半部固定在相应的隔板上,下半部装在下隔板上的凹槽里,易拆卸。
干气密封系统介绍

干气密封系统:(1)简介干气密封是一种气膜润滑的流体动、静压结合型非接触式机械密封,主要应用于天然气管线、炼油、石油化工、化工等行业的透平压缩机、透平膨胀机等旋转机械。
干气密封最早是由螺旋槽气体轴承转化而来的,和其他机械密封相比,其主要区别是在旋转环或静止环端面上(或者同时在这两个端面上)刻有浅槽,当密封运转时,在密封端面形成气膜,使之脱离接触,因而端面几乎无磨损。
其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密封气泄漏量小,功耗极低,工艺回路无油污染,工艺气也不污染润滑油系统。
(2)工艺流程及说明(a)氮气流程氮气从氮气罐引出经粗滤器与精滤器,过滤精度达到1u后分为四路。
两路前置密封气(缓冲气):一路经孔板进入高压端密封腔,另一路经孔板进入低压端密封腔。
进入前置密封腔体内氮气主要是防止机体内介质气污染密封端面,用孔板控制氮气消耗量。
两路主密封气:一路经流量计进入高压端主密封腔,另一路经流量计进入低压端主密封腔。
压缩机运转时,依靠刻在动环上螺旋槽的泵送作用,打开密封端面并起润滑、冷却作用。
一套主密封氮气正常消耗量≤1NM3/h。
(b)仪表风流程仪表风从装置仪表风管网引出经过滤器,过滤到3u精度后,至干气密封柜,作为隔离气。
两路后置密封气(隔离气):一路经孔板进入低压端后置密封腔,另一路经孔板进入高压端后置密封腔。
进入后置密封腔体内仪表风主要是防止润滑油污染密封端面,用孔板控制仪表风消耗量。
(3)报警联锁说明主密封气与前置缓冲气压差正常值:≥0.3Mpa;低报:0.1Mpa;低低报:0.05Mpa。
(4)操作规程干气密封投用:(a)运行前要对管路进行彻底吹扫,防止管内焊渣等杂质进入、密封腔,清洁度lu,并将所有阀门关闭,处于待命状态。
(b)在机组油运前至少十分钟,必须先通后置隔离气,且在机组运行中不可中断,在机组进气前,投用缓冲气,当机组进气后,前置密封气压力应比平衡管处压力高0.05 Mpa。
(c)开机前必须投用主密封气。
干气密封 (2)

氮气压力应该自保联锁干气密封系统:(1)简介干气密封是一种气膜润滑的流体动、静压结合型非接触式[wiki]机械[/wiki]密封,主要应用于天然气管线、炼油、[wiki]石油[/wiki][wiki]化工[/wiki]、化工等行业的透平压缩机、透平膨胀机等旋转机械。
干气密封最早是由螺旋槽气体轴承转化而来的,和其他机械密封相比,其主要区别是在旋转环或静止环端面上(或者同时在这两个端面上)刻有浅槽,当密封运转时,在密封端面形成气膜,使之脱离接触,因而端面几乎无磨损。
其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密封气泄漏量小,功耗极低,工艺回路无油污染,工艺气也不污染润滑油系统。
(2)工艺流程及说明(a)氮气流程氮气从氮气罐引出经粗滤器与精滤器,过滤精度达到1u后分为四路。
两路前置密封气(缓冲气):一路经孔板进入高压端密封腔,另一路经孔板进入低压端密封腔。
进入前置密封腔体内氮气主要是防止机体内介质气污染密封端面,用孔板控制氮气消耗量。
两路主密封气:一路经流量计进入高压端主密封腔,另一路经流量计进入低压端主密封腔。
压缩机运转时,依靠刻在动环上螺旋槽的泵送作用,打开密封端面并起润滑、冷却作用。
一套主密封氮气正常消耗量≤1NM3/h。
(b)仪表风流程仪表风从装置仪表风管网引出经过滤器,过滤到3u精度后,至干气密封柜,作为隔离气。
两路后置密封气(隔离气):一路经孔板进入低压端后置密封腔,另一路经孔板进入高压端后置密封腔。
进入后置密封腔体内仪表风主要是防止润滑油污染密封端面,用孔板控制仪表风消耗量。
(3)报警联锁说明主密封气与前置缓冲气压差正常值:≥0.3Mpa;低报:0.1Mpa;低低报:0.05Mpa。
(4)操作规程干气密封投用:(a)运行前要对管路进行彻底吹扫,防止管内焊渣等杂质进入、密封腔,清洁度lu,并将所有[wiki]阀门[/wiki]关闭,处于待命状态。
(b)在机组油运前至少十分钟,必须先通后置隔离气,且在机组运行中不可中断,在机组进气前,投用缓冲气,当机组进气后,前置密封气压力应比平衡管处压力高0.05 Mpa。
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原理及泄漏原因分析

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原理及泄漏原因分析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密封系统,用于防止气体在压缩机内泄漏。
本文将对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泄漏原因进行分析。
1. 压缩机内部流体动压力:当离心压缩机工作时,压缩机内部会产生流体动压力,即气体在高速旋转的叶轮作用下产生的动力。
这种动压力可以弥补密封系统中的间隙,防止气体泄漏。
2. 干燥气体填充密封空腔:为了确保密封系统的有效工作,通常会在密封空腔内填充干燥气体,该气体在压缩机旋转过程中与外部空气隔绝,从而达到提高密封性能的目的。
3. 密封系统结构密封性能: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通常采用双端面密封或者机械密封结构,通过合理设计密封系统结构,可以增加密封系统的密封性能,防止气体泄漏。
二、泄漏原因分析虽然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但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一定的泄漏情况。
泄漏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密封系统磨损:密封系统长时间运行后,会出现磨损现象,导致密封效果减弱,进而引起气体泄漏。
定期对密封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十分重要,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密封件。
2. 密封空腔内干燥气体泄漏:由于密封空腔内填充的干燥气体可能会因密封结构缺陷或操作不当而发生泄漏,导致密封性能下降。
需要定期检查密封空腔内的干燥气体是否泄漏,并及时进行补充或更换。
3. 密封结构材料选择不当:密封系统的密封结构材料选择不当,容易发生氧化、老化和变形等情况,从而减弱密封系统的密封性能,导致气体泄漏。
在设计密封系统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并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
4. 操作不当:在离心压缩机的运行过程中,操作不当也会导致密封系统的泄漏。
过度紧固密封件、操作温度过高或者清洗不及时等情况都可能引起密封系统泄漏。
离心压缩机干气密封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密封系统的设计、选择及日常维护保养,尽量减少泄漏现象的发生,确保压缩机的正常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级密封气 – 系统单元
n FI, 二级密封缓冲气流量 n PI, 缓冲气压力显示
P 缓冲 > P 泄漏 > P 火炬
二次放空
P 火炬
FI-5
RO
PI
P 泄漏 > P 火炬
P 泄漏
氮气过滤器 工厂氮气
P 缓冲
PI
H
FI
L
压力控制 示例: P 火炬 : 1 barg P 泄漏 : 1.2 barg P 缓冲: 1.5 barg
n 分瓣式碳环密封可用于替代迷宫密封。 n 通常采用氮气作为隔离气。 n 一些用户采用仪表风作为隔离气。
轴承 润滑油
隔离气
隔离气系统
二次放空
二次放空
PI-4
P 隔离
氮气过滤器 工厂氮气
P 隔离 n PI-4, 隔离气压力显示 , 最小0.3 barg
实物照片及现场照片
保证迷宫处气流速度至少 10m/s
PDI
显示/开关/远传
PI-1
来自压缩机出口气体/外供气体
密封气/一级密封气– 流量控制2
示例: P 吸气 : 20 barg,40 ℃
P 平衡
P 排气 : 40 barg,70
P 密封 : 20.3 barg,70 ℃ FI-1&FI-2 流量
P 密封
FI-1 P 吸气
FI-2 P 排气
P 密封
= 一级密封泄漏量 ( @20.3 barg&70 ℃)
+ 通过压缩机迷宫的泄漏量 ( @ 流向机内的平均气流速度不小于 10 m/s)
P 密封 > P 平衡
一级密封气– 流量控制3
P 平衡
• 保持充足的密封气流量。
• 保持正压以防压缩机腔体内未过滤的 工艺气体流向密封腔
P 密封
FI-1 P 吸气
FI-2 P 排气
P 密封
必须保持足够的密封气压力,确保压缩机工 作时通过最小间隙处向机内的平均气流速度 不小于 10m/s,以防止工艺气向外的扩散。
P 密封 > P 平衡
一级密封气 – 控制
压缩机的操作工况 – 变化范围大
瞬时工况 ( 启动和停车) 正常操作工况 静态 工艺引起的变化 ( 吸气 & 排气压力 / 温度) 压缩机转速的变化 密封气源的改变
干气密封系统的功能
对提供给密封的气体进行过滤,以除去颗粒和液体,为密封提供干 燥、干净的气源。 。
对提供给密封的气体进行控制,以满足密封对气体压力、流量和温 度的要求。
通过对密封气或密封泄漏气的压力、流量等参数的测量来监测密封 运行状况 。
干气密封系统设计原则
干气密封系统视下列情况而不同...
密封布置方式(单端面、双端面、串联式) 设计理念(压力控制,流量控制) 安全要求 压缩机厂商的习惯 用户习惯 对事故和操作特性的研究水平
P 排气 : 40 barg,70 ℃
10000 rpm
P 平衡 : 20 barg
P 密封 : 20.3 barg,70 ℃ FI-1&FI-2 处流量 = 一级密封泄漏量 ( @20.3 barg&70 ℃)
+ 通过压缩机迷宫的泄漏量
P 密封
FI-1 P 吸气
FI-2 P 排气
P 密封
流量计 (可选)
流量调节阀
PI-1
P 密封> P 平衡
△p = P 密封- P 平衡 = 0.5 to 0.7 Barg
一级密封气 – 监测
流量显示 监测密封气流量 试车过程中可以采用
差压报警(低报) 当密封气压力降低时报警 差压报警(高报) 监测密封气过滤器或聚结器
可选 压力显示- 密封气供气压力 & PDCV后压力 温度显示- 密封气温度 增压单元
一级泄漏 / 放空
在所有工况下,包括密封失效,以一种安全和可接受的方 式来处理密封气的泄漏。 保持高于火炬线的正压力。 防止从火炬线来的反压。 监测一级密封的运行状态。 在密封失效时产生停车信号。
一级泄漏 / 放空
n 一级泄漏到火炬 n FI-4 & 5, 一级密封泄漏量 n RO- 在排放线产生背压 n PI-5 & 6, 压力显示,监测一级泄漏压力
四川日机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密封技术研究所
压缩机干气密封控制系统介绍
SNS
目录
简介 基本术语 干气密封系统的功能 干气密封系统的设计原则 干气密封控制系统各单元功能及组成 密封系统设计案例 实物照片及现场照片
简介
四川日机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密封技术研究所)是国内目 前最大的干气密封及系统的专业设计、制造厂家。
设计理念: 保证任何工况下(启动、停车、紧急停车,打循环),阻挡未过
滤的气体进入密封区域污染密封 压力控制(保持与平衡管的压差在 0.3 bar g 以上。) 流量控制(保持机内迷宫间隙最大时最小气流速度为 10 m/s。)
压力控制 + 流量控制
一级密封气 – 压力控制1
取自压缩机平衡管
P 平衡
PDIT
限流孔板: n 根据正常泄漏量确定孔板尺寸 n 当泄漏量快速增长时产生背压
压力远传: n 密封泄漏较大时高报 n 密封失效时高高报联锁
到火炬
止回阀: n 防止反压 n 确保流动方向
高高联锁 PT-1
高报
H
FI-4
L
PI-5
RO
P 泄漏
二级密封气供气系统
提供工艺气与环境之间的有效隔离 带中间迷宫的串联布置方式采用 降低一级密封的泄漏浓度 气体应为惰性气体 ( 通常为氮气) 气源必须可靠 气体质量应与密封气一样 气体含氧浓度应小于10%
到火炬
高高联锁 PT-1
高报
H
FI-4
L
PI-5
RO
n PT-1 &2,压力远传,提 供 4 ~ 20 mA 信号到 DCS.
n 泄漏高报警 n 泄漏高高报,压缩机联
锁
P 泄漏
P 火炬
P 泄漏 > P 火炬
H
H FI-5 L
RO
PI-6
高高联锁 PT-2 高报
P 泄漏
一级泄漏控制
流量计: n 测量正常流量 n 监测密封流量 n 流量高 / 低报警
PI-1
( @ 20.3 barg ( 0.3 bar 压差) & 70 ℃,10000 rpm )
P 密封 > P 平衡
压差△p = P 密封 - P 平衡 = 0.3 Barg (最小)
一级密封气– 流量控制1
n 球阀或针阀调节流量 n FI – 流量计监测密封气流量
FI-1
FI-2
调节流量控制阀
目前,干气密封已成为透平机械的标准配置。
干气密封包括干气密封本体和干气密封系统。
干气密封测控系统是干气密封安全和连续运转所必需的。
本课件旨在阐述有关干气密封操作条件和密封功能控制的基本要 求。
基本术语
一级主密封或主密封 二级密封或备用密封 轴端梳齿或压缩机迷宫 中间迷宫 外侧迷宫 隔离密封 密封气(只限于双端面) 前置气(只限于双端面) 一级密封气 二级密封气 一级泄漏气 二级泄漏气 隔离气
注: 根据密封布置方式来进行系统的配置。
不同结构系统单元配置
系统 S
密封气(单端面)或一级密封气(串联) Y 泄漏气(单端面)或一级泄漏气 (串联) Y
配置方式 T TL D YYY YYN
二级密封气 (串联密封) 前置气 (双端面密封 )
NNYN NNNY
二级泄漏气 隔离气
NYYY YYYY
S – 单端面 T – 串联
干气密封系统基本单元
干气密封测控系统一般由以下几单元组成:
密封气(一级密封气)的供给与控制(包含过滤单元、调压单元、流量 控制单元) 一级密封泄漏气监控与排放(包含压力检测单元、流量监测单元) 二级密封气供给与控制(包含过滤单元、调压单元、流量控制单元) 前置气的供给与控制(包含压力调节单元) 二级泄漏 隔离气的供给与控制(包含压力调节单元) 除液单元 增压单元 加热单元
差压远传
取自密封气进气管
差压控制器 - DCS
差压控制阀
从过滤器来的密封气
P 密封 FI-1
PI-1
P 密封 FI-2
流量计 (可选)
P 密封 > P 平衡
压差△p = P 密封 - P 平衡 = 0.3 Barg (最小)
一级密封气 – 压力控制2
示例: P 吸气 : 20 barg,40 ℃
P 平衡
在离心压缩机的启动和停车过程中,轴和壳体 之间产生的瞬时热膨胀可能相差很大。在这些 瞬时过程中,保持通过干气密封DGS的正压差
是非常必要的。
一级密封气 – 压力 & 流量控制
取自压缩机平衡管
P 平衡
PDIT
差压远传
差压调节器 - DCS
取自密封气进气管
差压调节阀
P 密封 FI-1
FI-2 P 密封
FI 流量= 二级密封泄漏量 + 通过中间迷宫的泄漏量
( 基于 5m/s)
密封气 – 控制 ( 双端面 DGS)
n FI, 密封气流量 n PDI, 密封气差压显示 n PDCV – 差压控制阀
P 缓冲 > P 参考
氮气过滤器 外供氮气
H FI
L
P 缓冲 PDCV
P 参考 PDI PDC
二级泄漏
n 密封的外泄漏气应通过管道引至安全区域。 n 采用氮气作缓冲气,外侧密封泄漏气的二次放空是安全的。 n 采用不带二级缓冲气进气的串联密封,二次放空中可能含有可燃气
体。 n 可推荐采用可燃气体探测器。
二次放空
氮气过滤器 工厂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