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系统技术介绍

合集下载

流体密封技术——原理及应用

流体密封技术——原理及应用

5、影响密封功能的因素:
被密封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能与密封自身的性质和部件的运动细节同样重要,见上图:
副密封:为补偿主密封位移(微粒的运动热膨胀效应等)弹性体与壳体沟槽之间的滑动表面称
副密封的滑动面。
闭合力:加在密封界面上的总压力,一般等于预压力+流
体压力+运动及摩擦合力(运动合力有可能为负值)
预载荷:动态密封间隙保持受控状态,密封必须紧密追随
对磨面,预载荷对确保与流体压力无关的主密封面上的密封是
必要的,是建立流体压力自紧密封的前提条件。
通常密封面总比压(闭合力/密封界面面积)不应小于被封的流体压力。副密封可能需要一个
单独预载荷。
压力载荷:为了允许预载荷保持合理的低值,从结构上用流体压力补充预载荷,并始终保持
比压(密封界面)高于密封液压力,这一自动密封原理尤其在高的流体压力下。
聚乙烯醇
85
氯丁橡胶
-40-50
聚丙烯
>100
硅橡胶
-109
(4)压缩永久变形(断裂延伸率)
在负载作用下橡胶不仅是弹性体,也会出现永久变形,使 O 型圈在沟槽中的预压力降低,甚
至瞬间缺失(粘弹性和跟随性)造成漏油。
DVR=(h0-h2)/(h0-h1)*100% h0:压缩前原始直径 h1:压缩状态下的小径 h2:释放后的小径 即不可恢复直径减小值与压缩量值的比值(不可恢复量与压缩量的比值百分数)
斯来圈
11
三种液压元件油口连接方式 ①法兰油口
流体密封技术
12
②平面螺纹孔接口
流体密封技术
13
③锥口螺纹孔接口
流体密封技术
14
平面 O 型圈管孔与接头连接形式
流体密封技术
15

调心滚子轴承的密封设计和应用技术介绍

调心滚子轴承的密封设计和应用技术介绍

调心滚子轴承的密封设计和应用技术介绍调心滚子轴承是一种重要的机械元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旋转装置。

为了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密封设计和应用技术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调心滚子轴承的密封设计和应用技术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一、调心滚子轴承的密封设计1. 密封类型调心滚子轴承的密封设计可以分为内密封和外密封两种类型。

内密封是指在轴承内环和滚动体之间设置密封元件,以防止外界污染物进入轴承内部;外密封则是指在轴承外环和轴承座之间设置密封元件,用于阻挡轴承润滑脂的泄漏。

2. 密封材料常见的调心滚子轴承密封材料有橡胶、聚氨酯、四氟乙烯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耐磨损性能,在密封设计中广泛应用。

同时,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还可以选择具有特殊性能的密封材料,如耐高温、耐腐蚀等。

3. 密封结构调心滚子轴承的密封结构一般采用接触式密封和非接触式密封两种形式。

接触式密封是指密封元件直接与轴承接触,形成一定的压力,从而实现密封效果;非接触式密封则通过间隙、远离轴承表面的方式起到密封作用。

密封结构的选择需考虑轴承工作环境、转速和密封性能等因素。

二、调心滚子轴承密封应用技术介绍1. 高速密封技术在高速旋转装置中,调心滚子轴承的密封设计尤为重要。

为了防止密封元件因离心力而脱落或损坏,可采用加强型密封结构,例如增加密封片的数量、采用弹簧支持等。

此外,通过优化轴承内部润滑系统和合理选择密封材料,可以减少润滑油的泄漏,提高轴承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2. 高温密封技术在高温环境中,调心滚子轴承的密封设计也面临更大的挑战。

为了保证密封元件的正常工作和密封效果,可采用高温密封材料,如四氟乙烯等,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

此外,合理选择密封结构,增加密封接触面积,降低轴承温度,也是提高密封性能的有效手段。

3. 防尘密封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尘埃是调心滚子轴承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为了保护轴承免受灰尘和污染物的侵害,可以采用防尘密封技术。

密封基础知识介绍分解

密封基础知识介绍分解

密封基础知识介绍分解目录一、密封技术概述 (2)1. 密封定义及作用 (3)2. 密封技术发展历程 (3)3. 密封技术应用领域 (5)二、密封基本原理及分类 (6)1. 密封基本原理 (7)2. 密封类型及特点 (9)(1)按密封结构分类 (10)(2)按密封材料分类 (12)(3)按密封作用分类 (13)三、密封基础知识介绍 (14)1. 密封件基本知识 (15)(1)密封件定义及功能 (17)(2)密封件种类与选用 (18)(3)密封件的材料选择 (18)2. 密封介质及选择 (19)(1)液体介质 (21)(2)气体介质 (21)(3)其他介质及选择要点 (22)3. 密封技术参数与要求 (23)(1)压力范围及允许泄漏量 (25)(2)温度范围及影响 (26)(3)转速与摩擦性能要求 (27)四、密封安装与维护知识 (28)1. 密封安装注意事项 (29)(1)安装前的准备事项 (30)(2)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1)(3)安装后的检查与验收 (32)2. 密封维护与管理 (32)(1)日常检查与维护 (34)(2)定期维护与保养 (35)(3)密封件的更换与报废标准 (35)五、密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 (36)1. 密封故障类型及原因分析 (37)(1)常见密封故障类型 (39)(2)故障原因分析及排查方法 (40)2. 密封故障解决方法与预防措施 (41)一、密封技术概述密封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机械、化工、汽车、航空航天等。

密封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介质(如液体、气体、固体颗粒)在特定空间或设备内发生泄漏,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并保障人员安全。

密封技术涉及的领域广泛,涵盖材料科学、流体力学、热力学、摩擦学等多个学科。

密封技术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按照密封件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静态密封和动态密封两大类。

静态密封主要用于固定位置的密封,如法兰连接处的密封垫、螺纹连接的密封剂等。

012-盾构机密封系统介绍及盾尾密封脂使用技术

012-盾构机密封系统介绍及盾尾密封脂使用技术

盾构机密封系统介绍及盾尾密封脂使用技术内容提要:盾构机作为一种挖掘隧道的设备,从敞开式盾构机发展到土压平衡式盾构机以及异形盾构机等,设计者主要力争使盾构机内部施工区域完全与开挖的隧道面隔离开,从而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施工的质量。

中铁第十三工程局购置的德国海瑞克S-266、S-267 EPB盾构机也力争做到这一点,但为了满足盾构机300米的转弯半径,而不得不增加了铰接油缸及铰接密封,同时盾尾与管片之间相互移动时存在盾尾密封的问题。

关键词:盾构机、铰接密封、盾尾密封、盾尾脂管理1、盾构机铰接密封盾尾由一个厚度为4 cm的筒形盾构组成,它通过14个盾构铰接油缸与中间盾构连接在一起,铰接油缸直径为180/80,行程为150mm,行程测量系统为2、5、10、13四个油缸,油缸行程测量值显示在盾构机主控室的控制面板上,位置如图1。

盾构机铰接油缸在250bar时总拉力为7200KN。

图1中盾与尾盾之间的密封采用三排预应力填料,铰接密封示意图如图2:图2为了提高铰接密封的安全性和密封质量,有以下几种措施:第一,当由于摩擦和外部原因造成密封功能下降,可以通过得以恢复,填料重新紧固方法:松开螺钉(3),即可重新拧紧螺钉(2)。

必须注意的是,尾部机壳与夹块(1)之间的间隙在所有的点上都应该是一样的。

然后可以重新紧固螺钉(3)予以定位。

第二,如果填料无法再进一步紧固,并且水透过油脂润滑(A)进入盾构,则可以通过可膨胀的应急密封(B)来阻挡水的侵入,对盾构起到临时的保护作用。

在膨胀型应急密封起作用后,可以通过更换填料来提高铰接密封性。

禁止在应急密封起作用时进行推进,防止应急密封损坏。

第三,在铰接密封处润滑点(A)的部位上,填料必须用油脂润滑,以降低摩擦,起到密封作用。

第四,在应急密封的后面,安装有一个冲洗管线(B)。

利用此冲洗管线,可以对机筒与尾部机壳之间的通路进行清洗。

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填料和膨胀密封均被损坏,则可以压入油脂和尾部机壳密封剂,以便使该连接得到密封。

干气密封控制系统介绍

干气密封控制系统介绍

二级密封气 – 系统单元
n FI, 二级密封缓冲气流量 n PI, 缓冲气压力显示
P 缓冲 > P 泄漏 > P 火炬
二次放空
P 火炬
FI-5
RO
PI
P 泄漏 > P 火炬
P 泄漏
氮气过滤器 工厂氮气
P 缓冲
PI
H
FI
L
压力控制 示例: P 火炬 : 1 barg P 泄漏 : 1.2 barg P 缓冲: 1.5 barg
n 分瓣式碳环密封可用于替代迷宫密封。 n 通常采用氮气作为隔离气。 n 一些用户采用仪表风作为隔离气。
轴承 润滑油
隔离气
隔离气系统
二次放空
二次放空
PI-4
P 隔离
氮气过滤器 工厂氮气
P 隔离 n PI-4, 隔离气压力显示 , 最小0.3 barg
实物照片及现场照片
保证迷宫处气流速度至少 10m/s
PDI
显示/开关/远传
PI-1
来自压缩机出口气体/外供气体
密封气/一级密封气– 流量控制2
示例: P 吸气 : 20 barg,40 ℃
P 平衡
P 排气 : 40 barg,70
P 密封 : 20.3 barg,70 ℃ FI-1&FI-2 流量
P 密封
FI-1 P 吸气
FI-2 P 排气
P 密封
= 一级密封泄漏量 ( @20.3 barg&70 ℃)
+ 通过压缩机迷宫的泄漏量 ( @ 流向机内的平均气流速度不小于 10 m/s)
P 密封 > P 平衡
一级密封气– 流量控制3
P 平衡
• 保持充足的密封气流量。

车氏高压密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车氏高压密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车氏高压密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高压密封是在工业和科学实验中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它主要用于防止气体或液体通过密封接点流失或渗透出来。

高压密封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石油化工、能源、制药、航天等多个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尤其是在高压条件下工作的设备和管道系统中,高压密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压密封的主要目标是确保系统内部的压力不会泄漏或外部环境的杂质进入系统。

当液体或气体处于高压状态下时,它们具有很大的能量,一旦泄漏出来,不仅可能造成设备损坏,还可能对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高压密封技术的可靠性和效果对于保证设备和工作环境的安全非常重要。

车氏高压密封作为一种重要的高压密封技术,具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和特点。

首先,车氏高压密封具有较强的耐高压能力,能够承受较高的压力,有效防止泄漏。

其次,车氏高压密封的密封效果稳定可靠,使用寿命较长,不需要频繁更换。

此外,车氏高压密封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适应不同介质的要求。

本文将重点介绍车氏高压密封的原理、特点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通过对车氏高压密封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该技术的优缺点,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整体的组织框架和层次安排。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逻辑清晰并具有条理性。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高压密封的定义和作用2.2 车氏高压密封的原理和特点3. 结论3.1 总结高压密封的重要性3.2 对车氏高压密封的展望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初步介绍车氏高压密封的重要性和作用,并概述后续将要讨论的内容。

引言的目的是引起读者的兴趣,明确文章的主题和重点。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系统地阐述高压密封的定义和作用。

首先,我们将解释高压密封的概念和背景,明确其在工业和技术领域中的重要性。

密封培训ppt

密封培训ppt
绿色环保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密封技术也在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新型密封材料和技术的出 现,使得密封过程更加环保,同时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密封技术面临的挑战
技术创新
虽然密封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某些领域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难题需要解决。例如,对于高温、高压、高 腐蚀等极端环境下的密封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新的密封技术和材料。
密封作用
密封在工业、航空航天、汽车、医疗 等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保证系 统的稳定运行、提高设备效率、防止 环境污染等。
密封材料分类及特点
01
橡胶密封材料
橡胶具有较好的弹性和耐腐蚀性,常用作密封材料。例如,天然橡胶、
合成橡胶、硅橡胶等。它们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耐油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02
塑料密封材料
密封性能测试方法
静密封试验
在静态条件下,对密封件进行加压或 抽真空,观察是否有泄漏现象。
动密封试验
在动态条件下,对旋转或往复运动的 密封件进行加压或抽真空,观察是否 有泄漏现象。
高温高压试验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对密封件进行长 时间运行,观察其性能变化。
耐腐蚀试验
在腐蚀介质中,对密封件进行长时间 运行,观察其性能变化。
的使用寿命。
材料加工性
选择易于加工和制造的 材料,以降低生产成本
和提高生产效率。
03 密封性能评价方法
密封性能评价指标
泄漏率
衡量密封件在规定时间内、规 定条件下漏出液体或气体的量

耐压性能
密封件在高压下保持密封性能 的能力。
耐磨性
密封件在摩擦磨损条件下保持 密封性能的能力。
耐腐蚀性
密封件在腐蚀介质中保持密封 性能的能力。

常见的几种超高真空密封技术

常见的几种超高真空密封技术

常见的几种超高真空密封技术真空应用,真空系统解决方案一、真空橡胶密封19世纪中期,出现了第一个O形圈。

到今天,仅仅过了一百多年的时间,但是,O形圈结构简单、装卸方便、密封可靠、动摩擦阻力小、无需周期调整,所以得到了全面发展,广泛应用于各种真空系统的密封上。

应用于真空系统比较多的有两类橡胶:由天然乳胶制成的硫化橡胶、合成橡胶(包括丁基、氯基、丁晴橡胶),以及硅酮橡胶、氟橡胶等。

解决真空橡胶密封,除了要有正确的密封结构设计之外,合理选择密封材料也是关键。

影响真空密封的几个主要因素有:橡胶的耐热性、耐压缩变形性、漏气率、气透性、出气率,以及升华(失重)等。

•耐热性。

在真空系统中,常常要对系统或元件进行去气,一般通过烘烤来完成,这样对橡胶密封件要求有一定的耐热性,以保证烘烤去气的顺利进行。

一般烘烤温度在120℃以下和10-5Pa的真空度下,可以采用丁基或丁晴橡胶;如果要求更高的烘烤温度,并且在超高真空环境中工作,则需采用氟橡胶。

•耐压缩变形性。

在真空系统中,大量的真空密封件,都处于压缩状态下工作。

为了使密封件具备密封的可靠性,同时保持一定的密封寿命,真空密封橡胶应具有较小的压缩变形值(最好小于35%),同时要求具有比较缓慢的压缩应力松弛程度(即压缩应力松弛系数较大),这样才能保证真空密封件具有较高的工作寿命。

•漏气率。

根据经验和计算,在真空系统中,当真空泵的抽气速率为8000L/s时,要维持5×10-7Pa的真空度,橡胶的漏气率不得大于5.25×10-3Pa·cm3/s。

下表1是各种橡胶的漏气率。

表1 各种橡胶的漏气率•气透性。

不同橡胶在不同温度下,对空气的气透性不同,这是由它们的内部结构决定的。

丁晴橡胶由于有甲基基团,所以气透性低;又由于丁晴橡胶有晴基的极性基团,所以它对非极性气体渗透性低。

因此,丁晴橡胶的丙烯晴含量越高,其气透性越低。

值得一提的是,温度对橡胶的气透性影响很大,温度越高,气透性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作为主密封,防止机组工艺气 发生反窜。
2. 压力控制方式:保证一级密封 气与机组平衡管的压差在 0.3bar以上
一级密封 气
3. 流量控制方式:保证机组内梳 齿迷宫间隙最大时一级密封气 的最小流速位10m/s
4. 压力+流量控制方式:目前应 用最多
串联式一级密封气
压力控制方案:压差△p = P 密封 - P 平衡 = 0.3 bar (最小)
结构-带中间迷宫串联式干气密封
干气密封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 标准《石油、化工和气体工业用润滑、轴密封和控制油系统及辅助设备》 API614
密封结 • (单端面、双端面、串联式、带中间迷宫串联式)→提供哪几路气 构 • 气源选择与处理(预处理、过滤、调压、监测)
气源
监控 • 密封气的控制(流量控制、压力控制)和泄漏气的监测(压力、流量) • 针对机组参数与公用工程条件提高设备可靠性的选择(除液单元、增压单元、管路伴热保温等)
干气密封控制系统的分类
干气密封 控制系统
单端面
双端面
串联式
带中间迷宫 串联式
组成-单端面干气密封控制系统
单端面 干气密封控制系统
密封气 泄漏气
隔离气
流程-单端面干气密封控制系统
结构-单端面干气密封
组成-双端面干气密封控制系统
双端面 干气密封控制系统
前置气 密封气 泄漏气 隔离气
流程-双端面干气密封控制系统
取自压缩机平衡管
PDIT
P 平衡
差压变送器 (差压远传)
差压控制器 - DCS
取自一级密封气进气管
气动薄膜调节阀 差压调节
P 密封 FI-1
PI-1
P 密封 FI-2
流量计 (可选)
P 密封 > P 平衡
来自压缩机出口气/外部气源 (经过滤器过滤)
串联式一级密封气
压力控制方案:压差△p = P 密封 - P 平衡 = 0.3 bar(最小)
限流孔板: 根据正常泄漏量确定孔板尺寸 当泄漏量快速增长时产生背压
高高联锁 高报
PT-1
到火炬
止回阀:
防止反压
H FI-4
L
确保流动方向
PI-5
RO
压力就地:
P 泄漏 监测一级泄漏气压力
一般采用远传
压力远传: 密封泄漏较大时高报 密封失效时高高报联锁
串联式二级密封气
外部氮气
过滤单元
优点
缺点
➢ 动力为低压氮气或空气,能耗小
➢ 输出流量较小,按实际需要的气量可能需要
➢ 撬装后体积小
多台泵并联使用增大输出流量。
➢ 维护方便(更换易损件或整体换泵都很 ➢ 工作时需要的低压氮气或空气耗气量较大一
方便)
台泵约80Nm3/h
➢ 成本较低
➢ 操作简单、应用较多,较成熟
电动 增压泵
➢ 输出流量大,通常一台就能满足一个输 ➢ 撬装后体积较大
二级泄漏气/泄漏气 隔离气 P 隔离 n PI-4, 隔离气压力显示 , 最小0.05barg
辅助单元 – 增压系统
增压系统
1. 机组机开、停车时或者滞留工况 时一级密封气气源压力较低,不 能保证足够的压差来保证一级密 封气的可靠注入,所以需对一级 密封气进行增压。
2. 主要配置形式有两种:电动增压、 气动增压。
隔离气 的供给与控制
包含过滤单元、调压单元、流量控制单元 包含压力、差压检测单元、流量监测单元 包含过滤单元、调压单元、流量控制单元 包含过滤单元、压力调节单元 包含过滤单元、压力调节单元
基本辅助单元
包含除液单元、增压单元、加热单元
串联式一级密封气
密封气气源
过滤单元
压力调节 单元
流量调节 单元
串联式一级密封气控制
结构-双端面干气密封
组成-串联式干气密封控制系统
串联式 干气密封控制系统
一级密封气 一级泄漏气 二级泄漏气
隔离气
流程-串联式干气密封控制系统
结构-串联式干气密封
组成-带中间迷宫串联式干气密封控制系统
一级密封气
带中间迷宫串联式 干气密封控制系统
一级泄漏气 二级密封气 二级泄漏气
隔离气
流程-带中间迷宫串联式干气密封控制系统
+ 通过压缩机梳齿迷宫的泄漏量 ( @ 流向机内的平均气流速度不小于 10
m/s)
串联式一级密封气
压力+流量控制方案:压差△p = P 密封- P 平衡 = 0.5bar to 0.7 bar(一般设定值)
取自压缩机平衡管
P 平衡
PDIT
差压变送器 (差压远传)
取自密封气进气管
P 密封
FI-1
FI-2
辅助单元 – 加热单元
✓ 电热管都有超温保护,防止干烧。 ✓ 可采用恒功率和变功率两种。
恒功率:一直维持在一定功率加热,电热管发热一定,功率消耗较高。 变功率:根据加热后介质温度反馈信号控制加热器功率变化,始终使加热器后介质温度维持在 一定值,功率消耗较小。
加热方式 直接加热
间接加热
差异 加热速度较快 加热需要的功率较小 加热速度较慢 加热需要的功率较高 维护成本高,需要补导热油 电热管不与介质直接接触,安全性高
压力调节 单元
流量调节 单元
隔离气
隔离气
1. 采用有隔离气注入的外侧迷宫密 封,防止轴承腔的润滑油气向密 封腔扩散。
2. 分瓣式碳环密封可用于替代迷宫 密封
3. 通常采用氮气作为隔离气
4. 一些用户采用仪表风作为隔离气
隔离气
二级泄漏气/泄漏气 轴承
润滑油 PI-4
隔离气
氮气过滤器
P 隔离 工厂氮气
PART 02
泵用辅助系统技术及标准
泵用机械密封辅助系统
✓ 为机械密封创造更有利的环境
为密封端面提供良好的润滑,促进形成稳定的液膜 带走密封端面产生的热量 调节密封腔压力 为密封提供清洁的工作液 阻隔外部环境对密封的影响
✓ 提供监测和控制密封泄漏的方法
P 平衡
P 密封
FI-1 P 吸气
FI-2 P 排气
P 密封
PI-1
P 密封 > P 平衡
示例:
P 吸气 : 20 barg,40 ℃ P 排气 : 40 barg,70 ℃ P 平衡 : 20 barg P 密封 : 20.3 barg,70 ℃ 转速:10000rpm FI-1&FI-2 处流量 = 一级密封泄漏量 ( @20.3 barg&70 ℃)
2. 保持高于火炬线的正压力。
3. 防止从火炬线来的反压。
4. 监测一级密封的运行状态。
至火炬/安全放

5. 在密封失效时产生停车信号。
串联式一级泄漏气
到火炬
高高联锁 高报
PT-1
H FI-4
L
PI-5
RO
P 泄漏
P 火炬
P 泄漏 > P 火炬
FI-5 HH
L
RO
PI-6
高高联锁 PT-2 高报
P 泄漏
安全 • 有报警、联锁设置,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安全
干气密封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01 设计寿命
干气密封控制 系统应设计并 制造成其使用 寿命至少为20 年,并且连续 运行至少5 年。
02 使用范围
03 气体质量
04 气体参数
干气密封系统 应设计成能满 足规定的设备 运行条件的整 个范围(滞止 压力、启动、 停车、紧急停 车,打循环)。
氮气过滤器 工厂氮气
P 缓冲 PI
FI H
L
PI-1 P 泄漏 > P 火炬
FI, 二级密封缓冲气流量显示 PI, 缓冲气压力显示
P 泄漏
示例:
P 火炬:1 barg P 泄漏 : 1.1 barg P 缓冲:气量应充足,保持迷宫处5m/s的气 流速度 FI 流量= 二级密封泄漏量+ 通过中间迷宫的 泄漏量 ( 基于 5m/s)
滤的工艺气体流向密封腔
FI-1
PI-1
PDI 就地/远传
FI-2
针形阀/节流阀 流量调节
来自压缩机出口气/外部气源
串联式一级密封气
流量控制方案:调节流量控制阀保证迷宫处气流速度至少 10m/s。
P 密封
FI-1
FI-2
P 吸气 P 排气
P 密封
P 密封 > P 平衡
示例:
P 吸气 : 20 barg,40 ℃ P 排气 : 40 barg,70 ℃ P 平衡 : 20 barg P 密封 : 20.3 barg,70 ℃ 转速:10000rpm FI-1&FI-2 处流量 = 一级密封泄漏量 ( @20.3 barg&70 ℃)
一级泄漏气排放到火炬 FI-4 & 5- 流量显示,监测一级
密封泄漏量 RO- 使泄漏气排放管线产生背
压 PI-5 & 6- 压力就地显示,监测
一级泄漏气压力 PT-1 &2- 压力远传,提供
4~20 mA 信号到 DCS。泄漏 高报警,泄漏高高报,压缩机 联锁
串联式一级泄漏气
流量计: 测量正常流量 监测密封流量 流量高 / 低报警(远传)
压力调节 单元
流量调节 单元
串联式二级密封气监测
1. 提供工艺气与环境之间的有效隔 离
2. 带中间迷宫的串联布置方式采用
3. 降低一级密封的泄漏浓度
二级密封 气
4. 气体应为惰性气体 ( 通常为氮 气)
5. 气源必须可靠。
串联式二级密封气
P 火炬
P 缓冲 > P 泄漏 > P 火炬
FI-1
RO 二次放空
P 密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