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一化学物质的量导学案(人教版)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教案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物质的量一、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引入物质的量的必要性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3、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其应用。
4、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两个基本公式的应用。
课时安排:约15~20分钟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认识到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掌握摩尔质量的概念。
2、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过程与方法:1.培养逻辑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2.培养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总结:1、1mol任何粒子集合体都含有6.02×1023个粒子;2、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者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在这里科学界又达成了共识!将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者是相对分子质量。
板书:3、摩尔质量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单位:g/mol(g.mol-1)练习:Mg的摩尔质量是24g/mol;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g/mol;那么:我们接着探讨上面数据中的规律,表中显示1mol的Al质量为27g,2molAl的质量是54g,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Al的摩尔质量是27g/mol。
我们从这里就得到了物质的量(n)、质量(m)和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m= n ×M 也即:n=m/M板书: n=m/M n=m/M我们说:学以致用!那么我们能用今天所学习的知识来解决怎样的问题呢?现在老师这里刚好有一瓶“380mL的农夫山泉”我们怎样才能通过计算知道里面有多少个水分子呢?知道了它的体积,我们可以通过密度求得它的质量为300g,那么物质的质量和它所含的微粒个数之间是通过什么纽带来联系的呢(通过公式,提示学生运用物质的量)解:m=ρ×V=1g/mL×380mL=380g M=18g/moln=m/M=380g÷18g/mol=21.1molN=n×NA=21.1mol×6.02×1023mol-1=1.27×1025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算出一瓶水里面含有多少水分子,假如现在老师手里的是一瓶纯净的气体呢我们有怎样求算其中的微粒数目呢下次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怎样解决这认真分析,得出答案;分析规律;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回忆课堂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得出结论,加深记忆;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联系生活,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
高一化学(必修一)导学案:专题1 物质的量

班级:姓名::1.认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初步学会定量的研究方法。
2.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联系,能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3.理解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的关系,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作用。
: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
: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联系及应用。
阅读教材第7页至第8页,完成以下内容。
一、相关知识2.物质的量是一个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符号为____,单位为_________,单位符号为___________。
3.1 mol粒子的数目是_____________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___________个。
4.1 mol粒子的数目又叫_______________,符号为_____,单位_________。
近似值为_____________.5.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粒子的______,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6.粒子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三者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二、预习自测1.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A. 1 mol氢B. 1 molCO2C. 1 mol小米2.根据摩尔的有关知识,进行计算。
(1) 1.204×1024个H2含多少摩尔氢分子?(2) 5 mol O2中有多少个氧分子?(3)N A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3.填空(1)0.5 mol H2O中约含有个水分子。
2 mol H2SO4中含有个H2SO4分子,个氧原子,个硫酸根离子。
(2)1 mol 纯碱溶于水中,水中存在的溶质粒子是什么?它们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3)1个水分子中有个电子,1 mol H2O中呢?三、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新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3 物质的量》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

《3.3 物质的量》教案【第一课时】一、课程设计背景新课程中以定义为中心的概念教学被弱化,更注重理解和体验概念的生成过程。
如何排除障碍,有效地加工和组织事实性、描述性、操作性、理论性兼容的化学概念,从整体出发,掌握学科基本概念的结构体系和分类方法,注意突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发挥概念的群体功能,使学生不仅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概念,而且点、线、面、体相互联系,建立概念的空间网络结构和概念的立体思维模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在“物质的量”教学中使用主体性概念教学策略和“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希望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发展学生对学习的探索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主体性概念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知识,教师既研究教法又研究学法,强调教与学过程的统一,注重组织形式多样化,强调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机会,主张师生双主互动。
主体性概念教学策略要求教学要以培育、开发、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作为根本精神,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素质的基础和条件。
“先行组织者”是奥苏贝尔最早提出来的,是教师在新概念教学之前让学生学习的引导性材料,它在概括水平上高于要学习的新材料。
然后,学生利用这一材料去同化新的学习材料,这就是“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基本原理。
它可以看成是教师为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而设置的一个“教学支架”,也可以看作是为学生准备的通往知识彼岸的一座桥梁。
二、课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是中学化学中很重要的基本概念,是联系宏观质量与微观粒子的桥梁。
根据物质的量概念,可以导出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许多在化学中有重要应用的基本概念。
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不仅是中学化学需掌握的重要知识技能,而且也广泛地应用于科学研究及工农业生产等方面。
高中化学 物质的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化学教案

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初步学会定量的研究方法。
过程与方法: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联系,能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的关系,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
讲解法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学过程:[导入]我们已习惯于用质量、体积来计量物质,但我们又知道,物质是由大量肉眼看不见的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等构成,如一滴水(约0.05 ml)中就大约1.7万亿个水分子。
那么,如何知道一定质量或体积的物质中所含微观粒子是多少呢?联系它们的桥梁是什么呢?科学上,我们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把一定数目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就像长度可用来表示物体的长短,温度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一样,物质的量是用来表示物质所含一定数目粒子集合体的多少,其符号为n,它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四个字不能分开。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符号为mol.[板书]一、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资料] 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情景设计]1打铅笔为12支,1包香烟为20支,1令纸为500张,那么1 mol微粒到底有多少个?2.1 mol粒子的数目是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6.02×1023个。
[计算]已知1个12C的质量为1.993×10-26 kg,求0.012 kg12C 中的碳原子数3.1 mol粒子的数目又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单位mol -1。
[提问]大米可否见讲微粒?例:全世界每年生产的大米为6.02×1023个,平均分给每个人,1500粒为1斤,每人可分多少斤?物质的量只规定了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但并没规定粒子种类,所以,使用摩尔时应注明所指粒子是哪种。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学案:2.3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2.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并能运用N A进行计算。
【课前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21-22页,完成下列问题。
1、你知道古代曹冲称象的故事吗?曹冲在称象时的主导思想是什么?2、已知托盘天平的最小刻度为0.1克,你能用它称量一粒大米的质量吗?其主导思想又是什么?3、如何将物质宏观的物理量(如质量)和微观的粒子数联系起来?4.物质的量的概念5.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符号:。
标准:1 mol包含个基本单元( )6.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
实验表明阿伏加德罗常数个12C原子的质量约为kg7.物质的量(n)与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课堂互动】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特别提醒]⑴科学上采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把一定数目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
它是一个口头上或书面表达都不可分割的专用名词,不可任意添减字,既不是物质的质量,也不是物质的数量。
⑵物质的量只能用来描述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微观粒子或微粒的特定组合,不能指宏观物质。
⑶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符号指明粒子的种类,而不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
否则,概念模糊,意义不清。
1.1 mol H, 1 mol H+,1 mol H2的涵义一样吗?为什么?2.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吗?3.0.5 mol H2O中含有的分子数是多少?含有的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4. 0.3 mol H2与0.2 molCO2分子数之比是多少?原子数之比是多少?所含电子数之比是多少?【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之一B.物质的量实际上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的粒子集体C.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D.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数量的单位2.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B.0.012 kg 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C.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物质的量是1 molD.1 mol NH3所含原子数约是2.408×10243、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B. 2mol12C中含有1.204×1024个碳原子C. 1mol水中含有2mol氢和1mol氧D. 1mol O2含有32 mol电子4、填空:⑴2mol水中含有个H2O,含有mol H,含有mol电子。
2020年高一化学物质的量导学案(人教版)

第三节 物质的量课题1 物质的量教学目标1. 认识物质的量(n )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
2. 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摩尔质量(M )的含义。
3. 通过N 、N A 、n 、M 、m 等之间的关系,体会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的桥梁。
教学过程目标一:理解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桥梁科学上,用物质的量(符号:n ,单位:mol)这个物理量专门表示以6.02×1023个粒子为集体的1个“单元”。
也就是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都是6.02×1023,这个特殊的数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N A ,常用6.02×1023 mol -1表示)。
1、根据你对以上内容的理解,填写下列表格根据上表可知物质的量计量的对象是 。
请找出物质的量(n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与微观粒子数(N )之间的关系=== 物质的量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2、理解物质中各微粒物质的量比例与微粒数目比例之间的关系(1) H2O中H原子O原子质子数电子数微粒数目(个) 1微粒数目(个) 6.02×1023物质的量(mol) 1(2) NH4+中N原子H原子电子数微粒数目(个) 1微粒数目(个) 6.02×1023物质的量(mol) 1结论:任何物质中,各微粒物质的量之比微粒个数之比。
(3) N2 +3H2 == 2NH3微粒数目(个) 1微粒数目(个) 6.02×1023物质的量(mol) 1结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物质的量之比方程式中各物质计量数之比。
3. 计算下列物质的物质的量或所含粒子数。
(1) 含有6.02×1023个SO3分子的SO3的物质的量,O的物质的量。
(2) 1molCO2中,含有的CO2分子数是,碳原子数是,氧原子数是。
(3)0.5mol硫酸钠晶体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是,阳离子数是。
《物质的量》 导学案

《物质的量》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
2、掌握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掌握物质的量、质量和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二、学习重点1、物质的量、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概念。
2、物质的量与微粒数、质量之间的换算。
三、学习难点1、对物质的量概念的理解。
2、物质的量与微粒数、质量之间换算的灵活运用。
四、知识回顾1、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我们在描述物质的多少时,通常用质量、体积等物理量。
五、新知识讲解(一)物质的量1、定义: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
2、符号:n3、单位:摩尔(mol)(二)摩尔1、摩尔的定义: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 摩尔任何粒子的粒子数与 0012 kg 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
2、阿伏伽德罗常数(1)定义:0012 kg 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用NA 表示。
(2)数值:约为 602×1023 mol-1(3)单位:mol-1(三)物质的量(n)、阿伏伽德罗常数(NA)与粒子数(N)的关系n = N / NA例 1:计算 2 mol H2O 中水分子的个数。
解:水分子的个数 N = n × NA = 2 mol × 602×1023 mol-1 =1204×1024(四)摩尔质量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
2、符号:M3、单位:g/mol 或 kg/mol4、物质的量(n)、质量(m)和摩尔质量(M)的关系n = m / M例 2:计算 90 g H2O 的物质的量。
解:水的摩尔质量 M = 18 g/mol物质的量 n = m / M = 90 g / 18 g/mol = 5 mol六、课堂练习1、 15 mol H2SO4 中含有多少个硫酸分子?2、 25 g CuSO4·5H2O 的物质的量是多少?七、课后作业1、课本 PXXX 习题 X、X、X。
导学案06物质的量(2)

(5) 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____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6) 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7) 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好标签并注明:药品名称、浓度、配制的日期。
3.你所配制的溶液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其组成【拓展提升】若改为用18 mol / L的浓硫酸配制100 mL1 mol / L的稀硫酸,请写出实验步骤。
【迁移应用】1.要配制浓度约为2mol/L NaOH溶液100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取100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B.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C.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D.用100mL量筒量取40mL 4mol/L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量取60mL 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课题二:从物质的量角度认识化学反应中的定量关系实验室需要制取一定量的氢气。
将0.65g金属锌放入10mL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盐酸中,它们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的体积为0.224L(STP)。
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讨论:学习了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后,你对化学反应中的定量关系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拓展应用】1.对于反应2CO + O2= 2CO,在标准状况下,3.36L一氧化碳与足量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分子分子个数是多少?所消耗的氧气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请大家参考课本27页方法导引中提供的解题格式解题,注意解题的规范性)【课堂小结】表示出下列物理量之间的转化(看课本26页)N——————n -------------V(溶液)微观宏观【学习反思】反思自己课堂上的表现,明确改进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物质的量
课题1 物质的量
教学目标
1. 认识物质的量(n )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
2. 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摩尔质量(M )的含义。
3. 通过N 、N A 、n 、M 、m 等之间的关系,体会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的桥梁。
教学过程
目标一:理解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桥梁
科学上,用物质的量(符号:n ,单位:mol)这个物理量专门表示以6.02×1023个粒子为集体的1个“单元”。
也就是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都是6.02×1023,这个特殊的数叫作阿伏加德罗常
数(符号:N A ,常用6.02×1023 mol -1表示)。
1、根据你对以上内容的理解,填写下列表格
根据上表可知物质的量计量的对象是 。
请找出物质的量(n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与微观粒子数(N )之间的关系
=== 物质的量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
2、理解物质中各微粒物质的量比例与微粒数目比例之间的关系
(1) H2O中H原子O原子质子数电子数
微粒数目(个) 1
微粒数目(个) 6.02×1023
物质的量(mol) 1
(2) NH4+中N原子H原子电子数
微粒数目(个) 1
微粒数目(个) 6.02×1023
物质的量(mol) 1
结论:任何物质中,各微粒物质的量之比微粒个数之比。
(3) N2 +3H2 == 2NH3
微粒数目(个) 1
微粒数目(个) 6.02×1023
物质的量(mol) 1
结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物质的量之比方程式中各物质计量数之比。
3. 计算下列物质的物质的量或所含粒子数。
(1) 含有6.02×1023个SO3分子的SO3的物质的量,O的物质的量。
(2) 1molCO2中,含有的CO2分子数是,碳原子数是,氧原子数是。
(3)0.5mol硫酸钠晶体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是,阳离子数是。
(4)6.02×1022个臭氧(O3)中氧原子的数目约为______________。
(5)0.5molOH—中含有的质子个数为,电子个数为。
(6) 含有3.01×1023个H2SO4分子中O原子的物质的量。
(7) 含有6.02×1023个Fe3+的Fe2(SO4)3的物质的量。
(8) 1 mol次氯酸完全分解产生O2分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
目标二:认识物质的物质的量与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观察下图,总结1mol物质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
1 mol 水18 g 1 mol 硅28 g 1 mol 铝37 g
结论:
为了方便计算,人们还将1 mol物质的质量(即6.02×1023个构成该物质粒子的质量)称为摩尔质量(符号:M,单位:g·mol-1)。
练习:
(1)1molH2SO4的质量是。
(2)0.5molH2O的质量是。
(3)2g H2的物质的量是。
(4)44g CO2的物质的量是。
请找出物质的量(n)、摩尔质量(M)与质量(m)之间的关系
目标三: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1、根据你对以上内容的理解,填写下列表格
物质摩尔质量(g·mol-1) 微粒个数(个) 物质的量(mol) 质量(g)
CO2 3.01×1023
H2SO498
NaCl 2
CO32- 6.02×1022
Mg 0.2
根据上表,找出物质的量(n)与微粒个数(N)、质量(m)之间的关系
2. 计算下列物质的物质的量或所含粒子数或质量。
(1)1.806×1024个Na+的质量是。
(2)3.01×1023个H2O分子的质量是。
(3)9 g的水中含有个水分子,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个电子。
(4)46gNa投入到足量的水中,生成的H2物质的量是。
转移的电子数是。
(5)56gFe在足量的Cl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是。
课堂巩固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 mol CO2的质量是44 g
B. 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g
C. 32 g氧气所含原子数目为1 mol
D. 铜的摩尔质量就是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 下列物质溶于水电离出的Cl-数目与2 mol NaCl溶于水电离出的Cl-数目相同的是
A. 2 mol KClO3
B. 1 mol MgCl2
C. 1 mol AlCl3
D. 1.5 mol CaCl2
3. 下列关于氢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个氢分子的质量是2 g
B. 1 mol H2的质量是1 g
C. 2 g H2中氢原子数目是6.02×1023
D. 1个氢分子的质量是
2
6.02×1023g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8 g N2中所含的氮原子数约为6.02×1023
B. 0.1 mol NH+4离子中所含的质子数约为6.02×1023
C. 16 g臭氧(O3)所含的氧原子数约为6.02×1023
D. 1 mol Al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约为6.02×1023
5.16g某气体的分子数目与22gCO2的分子数目相同,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A.16 B.16 g/ mol C.32g/ mol D.32
6. 计算下列物质的物质的量。
(1) 98 g H2SO4中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2) 1 mol Fe2(SO4)3中Fe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3) 1.204×1024个S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4) 含6.02×1023个电子的NH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
7. 计算下列物质的质量。
(1) 6.02×1022个H2O分子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2) 0.1 mol NaCl的质量为_________。
(3) 1 mol Mg2+离子的质量为_________。
(4) 0.1 mol NaHCO3受热完全分解放出CO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
(5) 9.03×1023个铁原子的质量为________,与足量Cl2反应,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
8. 计算下列物质所含粒子数。
(1) 0.2 mol NH3分子中电子的数目约为____________。
(2) 6.02×1022个白磷(P4)中磷原子的数目约为______________。
(3) 14.2 g Na2SO4中SO2-4离子的数目约为______________。
(4) 1 mol水完全分解产生O2分子的数目约为______________。
9. 12.4 g Na2X含有0.4 mol Na+,则Na2X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X的相对原子
质量为________,Na2X的化学式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