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口服药物的吸收

一、注射给药

1.iv:无吸收过程,生物利用度100%。

2.im:2-5ml,油溶液、混悬液可长效。

3.皮下:吸收慢,植入剂、胰岛素。

4.皮内:吸收差,诊断、过敏试验。

5.动脉:直接注入动脉血管,无吸收过程和肺首关效应。

6.腹腔内:通过门静脉吸收,存在首关效应。

7.药物释放速率:水溶液>水混悬液>油溶液>O/W>W/O>油混悬液。

二、皮肤给药

1.皮肤给药的特点

①避免药物在胃肠道的灭活及肝的首过效应;

②使血药浓度平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在有效浓度范围之内;

③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④提高安全性,患者可随时停止用药。

2.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

3.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

①皮肤状况

应用部位、病变、温度、湿度、清洁程度。

②药物性质

油、水分配系数适宜,既有一定脂溶性又有一定水溶性;

宜选择分子质量较小、药理作用强药物。

③基质性质

乳剂型释药最快,油脂性基质水合作用最强。

基质pH:影响药物的解离状态而影响吸收

③透皮吸收促进剂: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甘油、尿素、挥发油、表面活性剂等。

三、肺部给药

1.脂溶性、分子量<1000的药物吸收快。

2.气雾剂或吸入剂给药时,药物粒子大小影响药物到达的部位,>10μm的粒子沉积于气管中,2~10

μm的粒子到达支气管与细支气管,2~3μm的粒子可到达肺部,太小的粒子可随呼吸排出,不能停留在肺部。

四、黏膜给药

1.口腔

有利于首过作用大或胃肠中不稳定的药物,如甲睾酮、异丙肾上腺素等。此外,硝酸甘油、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等在舌下有良好的吸收。

2.鼻腔

①为蛋白多肽类药物提供一条非注射的给药途径

②避免肝脏首关效应

③增加药物的脑内递送

④鼻腔免疫。

五、眼部给药

眼吸收途径:

①渗入角膜,经前房到达虹膜和睫状肌,角膜吸收主要用于眼局部疾病的治疗;

②结膜吸收,经巩膜转运至眼球后部,结膜吸收可以治疗全身性疾病。

六、直肠给药

药物吸收途径

①直肠上静脉→门静脉→肝脏→大循环

②直肠下静脉+肛门静脉→髂内静脉(绕过肝脏)→下腔大静脉→大循环

直肠给药优点:

①口服给药困难或不能口服给药时,如昏迷患者、婴幼儿或哮喘患者可采用直肠给药;

②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或者在胃中不稳定的药物如红霉素,通过直肠给药能够避免上述缺点;

③有明显肝脏首关效应的药物通过直肠给药,有可能避免首关效应,提高生物利用度;

④连续肌内注射给药不能耐受者,尤其适用于哮喘、糖尿病、贫血等慢性病的长期治疗;

⑤直肠吸收比口服吸收慢,可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七、阴道给药

1.特点

①阴道中酶的降解很少,药物吸收直接进入体循环,避免首关效应,提高生物利用度;

②阴道环等用于计生的给药系统安全、长效、使用方便。

2.吸收途径

药物通过阴道黏膜以被动扩散透过细胞膜的脂质通道为主,同时阴道吸收也可通过含水的微孔通道进行。

A:不能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吸收途径是

A.胃黏膜吸收

B.肺黏膜吸收

C.鼻黏膜吸收

D.口腔黏膜吸收

E.阴道黏膜吸收

『正确答案』A

A:无吸收过程,直接进入体循环的注射给药方式是

A.肌内注射

B.皮下注射

C.椎管给药

D.皮内注射

E.静脉注射

『正确答案』E

A:下列剂型给药可以避免首过效应的剂型不包括

A.腹腔内注射

B.气雾剂

C.口腔黏膜给药

D.鼻腔黏膜给药

E.舌下片

『正确答案』A

A:下述剂型可使血药浓度平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在有效范围内的是

A.气雾剂

B.舌下片

C.经皮吸收制剂

D.鼻黏膜给药

E.静脉滴注给药

『正确答案』C

A.皮内注射

B.皮下注射

C.肌内注射

D.静脉注射

E.静脉滴注

1.青霉素过敏性试验的给药途径是

『正确答案』A

2.短效胰岛素的常用给药途径是

『正确答案』B

A.静脉注射给药

B.肺部给药

C.阴道黏膜给药

D.口腔黏膜给药

E.肌内注射给药

1.多以气雾剂给药,吸收面积大,吸收迅速且可避免首过效应的是

『正确答案』B

2.不存在吸收过程,可以认为药物全部被机体利用的是

『正确答案』A

3.药物先经结缔组织扩散,再经毛细血管和淋巴进入血液循环,可注射溶液剂、混悬剂、乳剂『正确答案』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