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起重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塔式起重机设计说明书

塔式起重机设计说明书
在我国,塔式起重机的生产与应用已有4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从测绘仿制到自行设计制造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国引进了前联以及东欧一些国家的塔式起重机,并进行仿制。1954年仿制德国设计的样机,在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TQ2-6型塔式起重机。随后又仿照前联样机,研制了15t与25t塔式起重机,这个时期中国生产与使用的塔式起重机的数量都较少。
小车臂架可概分为三种不同型式:单吊点小车臂架,双吊点小车臂架和起重机与平衡臂架连成一体的锤头式小车臂架。单吊点小车变幅臂架是静定结构,而双吊点小车变幅臂架则是超静定结构。幅度在40m以下的小车臂架大都采用单吊点式构造;双吊点小车变幅臂架结构一般幅度都大于50m。双吊点小车变幅臂架结构自重轻,据分析与同等起重性能的单吊点小车变幅臂架相比,自重均可减轻5%-10%。小车变幅臂架拉索吊点可以设在下弦处,也可设在上弦处,现今通用小车变幅臂架多是上弦吊点,正三角形截面臂架。这种臂架的下弦杆上平面均用作小车运行轨道。
本机以基本高度(独立式)30米。用户需高层附着施工,只需提出另行订货要求,即可增加某些部件实现本机的最大设计高度100米,也就是附着高层施工可建高楼32层以上。
1.2 塔式起重机发展情况
塔式起重机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才真正获得发展的。战后各国面临着重建家园的艰巨任务,浩大的建筑工程量迫切需要大量性能良好的塔式起重机。欧洲率先成功,1923年成功制成第一台比较完整的塔式起重机,
2.2 确定总体设计方案
QTZ40塔式起重机是上回转液压自升式起重机。尽管其设计型号有各种各样,但其基本结构大体相同。整台的上回转塔机主要由金属结构,工作机构,液压顶升系统,电器控制系统及安全保护装置等五大部分组成。
2.2.1金属结构
塔式起重机金属结构部分由塔顶,吊臂,平衡臂,上、下支座,塔身,转台等主要部件组成。对于特殊的塔式起重机,由于构造上的差异,个别部件也会有所增减。金属结构是塔式起重机的骨架,承受塔机的自重载荷及工作时的各种外载荷,是塔式起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量通常约占整机重量的一半以上,因此金属结构设计合理与否对减轻起重机自重,提高起重性能,节约钢材以及提高起重机的可靠性等都有重要意义。

QTZ100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QTZ100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QTZ100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第一章概述QTZ100(TC6013)塔式起重机(以下简称起重机)是卫华起重机根据国家标准,开发研制的新型建筑用起重机。

该机为水平臂架,小车变幅,上回转自升式多用途起重机。

其标准臂长为50米,加长臂长可达55米、60米,最大起重量为8吨,额定起重力矩为960千牛.米,最大起重力矩为1000千牛.米。

该机主要特点如下:1.1 上部采用液压顶升来实现增加或减少塔身标准节,使起重机能随着建筑物高度变化而升高或降低,同时起重机的起重能力不因起重机的升高而降低。

1.2 工作速度高,调速性能好,工作平稳,效率高。

起升机构采用带涡流制动器的电机,电磁离合器换档的三速变速箱,能实现重载低速,轻载高速,最高速度可达106.5m/min。

小车牵引机构的电机具有三种速度,通过高效率,体积小的行星减速机,使载重小车可分别以每分钟9米、30米、60米的三种速度工作。

回转机构设有液力偶合器,承载能力高,起制动平稳。

1.3 工作范围大,工作方式多,适用对象广。

通过更换和增减一些部件及辅助装置,起重机可获得独立固定、附着于建筑物爬升等两种工作方式,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附着式的最大起升高度可达160米,附着塔式起重机可直接安装在建筑物上或建筑物附近旁的混凝土基础上。

独立固定式的最大起升高度为46.3米。

该起重机具有50米、55米、60米三种臂长组合,可满足不同工地的需要。

1.4 各种安全装置齐全,各机构均设有制动器,可保证工作安全可靠。

该起重机设有起升高度限位器,小车变幅限位器,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回转限位器,小车断绳保护装置等安全装置。

1.5 司机室独立侧置,视野好,可带空调设备,给操作者创造了较好的工作环境(需要空调,请用户另订或自备)。

1.6 整机布置合理,外型美观。

1.7 吊臂采用刚性双拉杆支承,结构轻巧。

1.8 使用方便,维修简单。

1.9 用户应提供起重机电源开关Ie≥200A,并应装在起重机底部电源进线一侧距标准节3米的范围以内。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塔式起重机大车行走机构传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塔式起重机大车行走机构传动

目录页次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3)2、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4)3、电动机的选择运算 (5)4、传动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运算 (7)5、传动零件的设计运算 (10)5.1高速级齿轮参数设计运算 (10)5.2第二级齿轮参数设计运算 (12)6、轴系零件的设计运算 (16)7、键的选择与强度验算 (22)8、轴承的选择与寿命运算 (25)9、联轴器的选择 (26)10、减速器润滑与密封 (26)11、减速器的结构和附件设计 (27)12、设计小结 (31)13、参考文献 (33)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条件⑴机器功用 对露天物料进行起吊,装卸,安装,搬运等; ⑵工作情形 间断型工作,正反方向转动,载荷平稳,环境温度不超过40C 。

;⑶运动要求 运动速度误差不超过5%;⑷使用寿命 停歇时刻与工作时刻近似相等,传动零件工作总时数410小时,滚动轴承寿命4 000小时;⑸检修周期 500小时小修;2000小时大修; 2、原始数据大车运行阻力 F=5kN ; 大车运行速度V= 25 m/min 车轮直径 400 mm ; 启动系数 d k = 1.1 3、设计要求⑴设计内容 ①电动机选型; ②减速器设计;③闭式齿轮传动设计;④传动件设计;⑤联轴器选型设计; ⑥车轮及其轴系结构设计。

⑵设计工作量 ①减速器装配图1张;②零件工作图2张〔轴和齿轮各1张〕; ③设计运算说明书1份。

4、设计要求在本次机械设计中将减速器中齿轮设计成直齿圆柱轮。

二.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1. 组成:传动装置由电机、减速器、传动轴、齿轮传动装置、车轮和轨道。

2. 特点:传动轴过长,故沿径向载荷分布过于集中,要求轴有较大的强度。

3. 确定传动方案:其传动方案如下:图一:(传动装置总体设计图)1-电动机;2-减速器;3-传动轴;4-齿轮传动;5-车轮;6-轨道初步确定传动系统总体方案如:传动装置总体设计图所示。

选择同向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展开式〕和直齿轮传动。

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各节是由工装保证且有良好的互换性,改变塔身标准节的节数,可使塔机达到所需要的不同高度。
各节均设有垂直扶梯和每隔三节有一休息平台。
3.1.3爬升架(见图3-4)
爬升架主要由套架、平台及液压顶升装置组成。
套架为整体式,套装在塔身的外部。上端用4个Ø40销轴与下支座相连,高5412mm截面为1954×1954(mm)见方。
1.53
1.46
1.40
1.34
1.28
1.23
1.18
1.14
1.10
1.07
t
R
40
41
42
43
44
m
α=2
1.07
1.04
1.01
0.98
0.95
t
α=4
1.04
1.01
0.98
0.95
0.92
t
2.2技术性能表
工作级别
起升机构
M5
回转机构
M4
牵引机构
M4
起升高度(m)
倍率
固定
附着
a=2
31.1
1.04
1.01
0.98
0.95
0.92
0.89
0.86
0.84
0.82
0.8
t
α=4
1.04
1.01
0.98
0.95
0.92
0.89
0.86
0.83
0.80
0.78
0.75
t
表二R=44m
R
2.5~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QTZ40塔式起重机总体及臂架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含图纸)

QTZ40塔式起重机总体及臂架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含图纸)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QTZ40塔式起重机总体及臂架设计目录第1章前言 (1)1.1 概述 (1)1.2 发展趋势 (1)第2章总体设计 (2)2.1 概述 (2)2.2 确定总体设计方案 (2)2.3 总体设计原则 (29)2.4 平衡臂与平衡重的计算 (30)2.5 起重特性曲线 (32)2.6 塔机风力计算 (33)2.7 整机的抗倾覆稳定性计算 (43)2.8 固定基础稳定性计算 (49)第3章吊臂的设计计算 (50)3.1 分析单吊点与双吊点的优缺点 (50)3.2 吊臂吊点位置选择 (51)3.3 吊臂结构参数参数 (52)3.4 有限元模型建立过程的几点简化 (53)3.5 吊臂结构的有限元分析计算 (54)3.6 计算结果分析 (69)3.7吊臂强度校核 (76)3.8 吊臂稳定性校核 (76)毕业设计小结 (87)致谢 (88)参考文献 (89)2-1 塔顶结构图图2-3 臂架截面及其腹杆布置1-水平腹杆2-侧腹杆3-上弦杆4-下弦杆臂架1-7节:B=1020mm H=800mm臂架截面尺寸与臂架承载能力、臂架构造、塔顶高度及2-6 附着装置11. 套架与液压顶升机构1)爬升架爬升架主要由套架,平台,液压顶升装置及标准节引进装置等组成。

套架是套在塔身标准节外部。

套架用无缝钢管焊接而成,节高4.94米,截面尺寸2.0×2.0米2。

外侧设有图2-11 起升机构钢丝绳缠绕示意图1-起升卷筒2-塔顶滑轮 3-起重量限制器滑轮4-载重小车5-臂端固定点6-上滑轮7-吊钩滑轮组变换倍率的方法如下:将上滑轮6用销轴与吊钩滑轮组7的两滑轮的杆交点连接起来,此时即为四倍率状态;拔出销子,上滑轮6上升到载重小车4处固定后,就变为二倍率状态。

2. 回转机构塔机是靠起重臂回转来保障其工作覆盖面的。

回转运动的产生是通过上、下回转支座分别装在回转支承的内外圈上(2-14.1)a=4(2-14.2)a=2图2-14起重特性曲线2.6 塔机风力计算图2-15 工作工况Ⅰ示意图平衡臂风力计算图2-16 工作工况Ⅱ。

塔式起重机设计计算说明书.

塔式起重机设计计算说明书.

目录第一部分:总体设计1.主要技术参数性能2.计算原则3.平衡重的计算4.塔机的风力计算5.整机倾翻稳定性计算第二部份:结构设计计算1.塔身的计算2.臂架的主要参数选择计算3.平衡臂的计算4.塔顶的计算5.主要接头的计算6.塔身腹杆的计算7.起重臂拉杆的计算8.平衡臂的计算第一部份:总体设计一主要技术性能参数1. 额定起重力矩: 65t.m2. 最大起重力矩: 75t.m3. 最大起重量: 6t4. 起升高度:固定式39.5m 附着式140m5. 工作幅度:最大幅度56m 最小幅度2.0m6. 小车牵引速度: 20/40m/min7. 空载回转速度: 0.61r/min8. 起升速度:9. 顶升速度: 0.5m/min10.起重特性曲线(见表一)41179σ= ——————=1416 kg/cm2<[σ] OK!0.828×35.119α=4 Q = M/(R-0.75)-0.387二计算原则1.起重机的工作级别根据GB/T13752-92《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取定TC5610塔式起重机。

工作级别: A5 利用级别: U5 载荷状态: Q2 (中) 载荷谱系数:列产品K P = 0.252.工作机构级别3.a.起重载荷 (含吊钩、钢丝绳)φ1.1=1.3 φ1.2=1.1 φ1.3=1.05b.风载荷 q1=150N/m2用于机构计算及结构疲劳强度计算q2=250N/m2用于总体计算及结构疲劳计算q3.1= 800N/m2 0~20mq3.2=1100N/m2 20~100m 用于非工作状态的总体及结构计算c.惯性载荷各机构的起、制动时间回转机构 t = 4S牵引机构 t = 3Sd.基础倾斜载荷坡度按0.01计算e.其实载荷动载按1.15倍的额定载荷静载1.25倍的额定载荷4.安全系数n的确定结构工作状态n=1.34 工作状态整体稳定性n≥1.15 结构非工作状态n=1.22 非工作状态整体稳定性n≥1.1起升钢丝绳n≥5 牵引钢丝绳n≥55 .主要材料的许应用力〔σ〕= 1700kg / cm2a. Q235-C 〔τ〕= 1000kg / cm2〔σj y〕= 3000kg / cm2〔σ〕=2570kg / cm2b. 16Mn 〔τ〕= 2000kg / cm2〔σjy〕= 4400kg / cm2〔σ〕= 1800kg / cm2c. 20#〔τ〕=1070kg / cm2〔σjy〕=3200kg / cm2〔σ〕= 2600kg /cm2d. 45#〔τ〕= 2010kg / cm2〔σjy〕= 4500kg / cm2〔σ〕= 5800kg / cm2e. 40Cr 〔τ〕= 3300kg / cm2〔σjy〕=10000kg / cm2Q235-C 非工作状态〔σ〕= 1920kg / cm2〔τ〕= 1100kg / cm2〔σjy〕=3300kg / cm2f.主要焊缝许用应力Q235-C 〔σ〕h= 0.8 x 1700= 1360kg / cm2〔τ〕h= 0.8 x 1700 / 2 = 960kg / cm2说明:计算上杆件形心相互汇交于节点中心,忽略其不能满足理想状态而产生的局部应力。

塔式起重机 突然卸载 课程设计

塔式起重机 突然卸载 课程设计

一、设计总则塔机是间歇工作的机器,具有短暂而重复工作的特征。

它不象有些机器(如皮带运输机)开动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连续不停地运转。

而塔机工作时各机构时开时停,时而正转,时而反转。

有的起重机日夜三班工作,有的只工作一班,有的甚至一天只工作几次。

这种工作状况表明,塔机及其机构的工作繁忙程度是不同的。

此外,作用于塔机上的载荷也是变化的,有的塔机是经常满载的,有的经常轻载,其负载情况很不相同。

还有,由于各机构的短暂而重复的工作,起、制动频繁,所以时时受到动力冲击载荷的作用,由于机构工作速度的不同,这种动力冲击载荷作用程度也不同。

塔机的这种工作特点,在设计塔机零部件、金属结构和确定起重机动力功率时都必须予以考虑,塔机的工作级别划分既可以作为设计人员进行设计的依据还可以作为技术参数依据提供用户参考。

塔机的工作级别与他的利用等级(工作繁忙程度)和载荷状态(受载荷的轻重和频繁程度)有关。

二、塔式起重机总体参数和金属结构计算2.1塔式起重机参数2.1.1整机外形图TC5013塔机外形图2.1.2四倍率起重性能表2.1.3四倍率起重特性曲线起重力矩曲线2.1.4技术性能 技术性能表2.1.5主要技术数据主要技术数据表三、机构计算范例3.1机构工作级别1、载荷状态L22、利用等级T43、工作级别M43.2主要性能参数起升速度:高速:41.05m/min低速:20.11m/min工作级别:M3 Jc=40% Z=1503.2.1钢丝绳的选择钢绳计算复杂。

工作中除了承受拉伸、弯曲、扭转、压缩等复合应力外,尚受有冲击载荷的影响,因很难精确计算。

为简化计算,设计时一般采用静力计算法。

钢丝绳的材料:优质低碳钢; 钢丝绳类型:线接触钢丝绳;起升机构钢丝绳直径按最大静载荷来确定。

按正常工作状态选钢丝绳。

钢丝绳的最大静拉力:S m ax =η⨯a F Q式中:F Q —最大起升载荷 d G p +=Q F =(6000+120)*10=61200N η—滑轮组及导向滑轮总效率89.0985.098.0985.0985.098.097.054321=⨯⨯⨯⨯⨯=⨯⨯⨯⨯⨯=ηηηηηηη组p —最大起重量 6000kgGd--吊钩组重,可按下表估计Gd=P*2%=6000*2%=120kg α—起升滑轮组倍率 由初始数据取4 所以S m ax =6120040.89⨯=17191.01N表3-1 吊具自重载荷q F 的近似估计值50 200 500 1250 2500计算钢丝绳径:d rmin =max s c ⨯式中:c—钢丝绳选择系数,按标准查取.取0.100 d rmin--钢丝绳最小直径d rmin=0.1故选用钢丝绳径不得小于上述计算值,所以选择钢丝绳规格为6W19-13-1770-I甲镀右铰。

塔吊QTZ80(5512)说明书

塔吊QTZ80(5512)说明书

致用户感谢您选购和使用本公司的塔式起重机!为了使您正确使用与维护该设备,操作前敬请仔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并妥善保管,以备查询。

本使用说明书中黑体字的语句,涉及到施工的安全,敬请注意。

本公司致力于产品的不断完善,产品的某些局部结构或个别参数更改时,恕不另行通知。

如有疑问,请与本公司联系。

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年月日本公司致力于塔机的不断完善,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随机文件变化频繁。

该编号的随机文件与该编号的主机一一对应,切忌混用!即使是同型号塔机,也不保证适用!目 录1. 概述 (5)2. 起重机技术性能 (6)2.1 起重特性表 (7)2.2 起重特性曲线 (8)2.3 技术性能表 (8)2.4 供电设备性能 (9)2.5 起重速度与臂长、最大起重量、操作档位关系 (9)3. 起重机构造简述 (9)3.1 金属结构 (9)3.2 工作机构 (16)3.3 电气控制与操作系统 (20)4 起重机安装与拆卸 (23)4.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23)4.2 装卸要求及注意事项 (24)4.3 安装程序 (24)4.4 塔身标准节的安装方法及顺序 (30)4.5 安全装置调整方法 (32)4.6 起重机的试运转 (33)4.7 塔机的拆卸 (34)5. 起重机的使用 (34)5.1 一般规定 (34)5.2 起重机的顶升作业 (35)5.3 使用前注意事项 (35)5.4 起重机的操作 (36)6 起重机的维护保养和维修 (37)6.1 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 (37)6.2 液压顶升系统的维护保养 (37)6.3 金属结构的维护保养 (38)6.4 电气系统的维护保养 (38)6.5 维修 (39)7. 附着式 (39)7.1. QTZ80《附着式》示意图 (40)7.2. 技术参数 (41)7.3 QTZ80附着式 (47)7.4 工作状况 (49)7.5 附着尺寸 (50)7.6 附着检测和张紧 (51)7.7 混凝土基础强度 (51)8. 配套产品技术性能 (52)8.1 起重量限制器 (52)8.2 起升减速器 (52)8.3 回转行星齿轮减速器 (53)8.4 牵引减速器 (53)8.5 电机 (54)8.6 回转支承 (55)8.7 多功能行程限位器 (56)8.8 司机室联动操纵台 (57)9. 附图 附表 (60)9.1 基础 (60)9.2 各部润滑表 (65)9.3 主要部件重量表 (66)9.4 轴承明细表 (67)9.5 钢丝绳明细表 (67)9.6 配重图样Ⅰ~Ⅲ (67)9.7 立塔与拆塔所需工具 (70)重要说明 (71)前言:非常感谢和欢迎您使用本公司生产的塔式起重机,在安装和使用本塔机之前,请您仔细阅读该使用说明书,如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请与我厂联系,我们将会给您提供优质的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31.绪论------------------------------------------------------- 5 1.1 动臂塔式起重机发展状况---------------------------------------------- 5 1.2 动臂塔机发展趋势---------------------------------------------------- 52.整机方案设计----------------------------------------------- 7 2.1 设计原则和参数------------------------------------------------------ 72.1.1工作级别-------------------------------------------------------- 7 2.2部件方案的确定------------------------------------------------------ 83.整体稳定性校核-------------------------------------------- 13 3.1 钢筋混凝土基础的选择----------------------------------------------- 13 3.2 钢筋混凝土基础的计算----------------------------------------------- 153.2.1 计算理论------------------------------------------------------- 153.2.2 15°固定式基础计算-------------------------------------------- 164.起重臂的稳定性计算---------------------------------------- 36 4.1 起重臂材料的选择与截面特性的计算----------------------------------- 36 4.2:拉杆拉力计算------------------------------------------------------- 40 4.3起重臂自重引起的载荷计算------------------------------------------- 42 4.4风载荷计算--------------------------------------------------------- 43 4.5起升时拉杆拉力产生的弯矩------------------------------------------- 45 4.6回转时的臂节离心力和回转惯性力和回转惯性力力矩的计算--------------- 46 4.7起升钢丝绳拉力,水平惯性力等的计算--------------------------------- 514.8吊臂的整体稳定性计算----------------------------------------------- 545.机构的校核计算-------------------------------------------- 61 5.1.起重臂仰角为15°时------------------------------------------------ 61 5.2.起重臂仰角为45°时------------------------------------------------ 62 5.3.起重臂仰角为71°时------------------------------------------------ 62 5.4.起重臂仰角为83°时------------------------------------------------ 62 5.5.起重臂从地面吊装时拉杆的最大拉力----------------------------------- 62 5.6.钢丝绳的最大拉力--------------------------------------------------- 63 5.7电动机功率验算----------------------------------------------------- 645.7.1电动机的选择:------------------------------------------------- 645.7.2过载校核------------------------------------------------------- 645.7.3发热校核------------------------------------------------------- 656、结论----------------------------------------------------- 66谢辞------------------------------------------------------- 68参考文献------------------------------------------------- 69摘要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开始,以及大中小城市的进一步拓展,以及国家多种大工程的上马,建筑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在这种大好形势下,为建筑业服务的建筑机械行业也有了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为了和世界接轨,塔机的设计应该有更多更新的创新来适应新的发展机遇、新的发展挑战。

所以说,塔机的创新设计,动臂塔机的发展进一步提上日程。

促使我们在塔机原有的基础上提出更多更新颖的创意来促进国内塔机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促进动臂塔机在国内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在塔身、平衡臂、起重臂、上转台,A形架的设计上突破原有的惯性设计思维,运用现代化的设计方法、方式以及设计工具,对设计数据进行有效的优化以及受力的有限元AGLOR分析计算。

从而使塔机的生产成本在符合应力要求的前提下大大降低。

关键词:动臂塔式起重机、回转机构、上转台、有限元ALGORABSTRACTBecause the village town turns the beginning of construction, and further expand of the greatly medium small city, and the last horse of various big engineering in the nation. The building industry appeared unprecedented new situation . Under this kind of greatly good situation, the building machine contributing efforts to the building industry the profession also had new of Develop opportunity.In the meantime, for being in line with the world, the design of tower machine should include the innovation of more renewals to adapt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new of development Challenge .So say, the creative design of tower machine, the combination design of tower machine lifts further up the agenda .Urge the top of the foundation that we originally possessed in the tower machine Put forward heel many creativities to promote the further exaltation of local tower machine industry level .This will beg us in the tower body, tower hat, equilibrium arm, rise heavy arm of design up break original inertial design thinking, usage modern Design method, way and design tool of turn, carry on to the design data effectively excellent turn and be subjected to the ANSYS analysis of dint a calculation .Make thus The production cost of tower machine under the premise that meet at the request of dint consumedly lower.Keyword:tower crane slewing gear slewing gear finite element1.绪论1.1 动臂塔式起重机发展状况中国塔机始于20世纪50年代。

综观50年发展史,我国塔机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和比较完整的系列型谱,,塔机成为建筑施工中的关键设备,塔机行业也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建筑机械行业之一。

我们只用了50年时间走完了国外发达国家上百年塔机发展的路程,如今中国塔机已经批量走进国际市场。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塔机生产大国,也是世界塔机主要需求市场之一。

近20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楼群的密集,使塔机的工作空间受限。

基于高层建筑的发展,新制定的领空权许可制度及跨占邻居领地产生的纠纷等因素,迫使人们改变已有的传统观念,从小车变幅改变为臂架俯仰,为塔机作业创造有利空间,推动了各种类型动臂塔机的改造和发展,全世界塔机生产厂家在设计时都考虑了这些因素,研制出了相应的改进型塔机。

随着国内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上马,新农村建设的展开,大中小型塔机将长期看好,大中型企业的并存状况将长期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