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5篇】
普查与抽样调查(2)
1、B品牌,E品牌
2、总支出约为2023元,
购置食品的支出约为620元,
购置服装的支出约为460元。
3、(1) 50,30,40;
(2)略;
(3)估量约有80名学生是由家长接送上学的
7.2统计表、统计图的选用(1)答案
1、36040%=144
2、(1)依据实际数据答复,扇形A约代表八年级学生人数的一半;
(2)约代表12 ha旱地;
(3)约代表9t黄豆。
3、(1)对应的扇形圆心角分别为198、90、72;
(2)对应的扇形圆心角分别为252、72、360
八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篇二
普查与抽样调查(1)答
1、(1)为普查;
(2)为抽样调查,该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的全体是总体,其中的每一台电视机的使用寿命是个体,从中抽取的5台电视机的使用寿命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为5;
(3)为抽样调查,我国公民的年龄的全体是总体,我国每一个公民的年龄是个体,北京市的全部公民的年龄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是北京市公民的人口数;
(4)为抽样调查,所在年级同学课外活动时间的全体是总体,其中的每位同学的课外活动的时间是个体,所在班级同学课外活动的时间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为所在班级的学生数
2、(1)用抽样调查方式;
(2)用普查方式;
(3)用普查方式;
(4)普查和抽样调查均可。
八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标准答案篇三
分式方程(1)
八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标准答案篇四
分式方程(2)
八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标准答案篇五
分式方程(3)。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2)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一、整数的乘法与除法1.试计算:(-5) × 6,(-6) × (-8),(-10)÷(-2),120÷(-15)。
–第1题答案:(-5) × 6 = -30–第2题答案:(-6) × (-8) = 48–第3题答案:(-10) ÷ (-2) = 5–第4题答案:120 ÷ (-15) = -82.将下列各题改写为较简明的方式:–(-5) × 7 × (-1) × 3–3456 ÷ (-6) ÷ (-8)简明改写:–第1题答案:(-5) × 7 × (-1) × 3 = 105–第2题答案:3456 ÷ (-6) ÷ (-8) = 723.将习题 2 中的各题,改写为乘法形式,即用除数的相反数等于除法,变为乘法计算。
–第1题答案:(-5) × 7 × (-1) × 3 = 105–第2题答案:3456 ÷ (-6) ÷ (-8) = 724.试求下面各题的值:(-12) × (-30) × (-2),(-1) × (-2) × 10 × 2,(-18) ÷ (-6) ÷ 3。
–第1题答案:(-12) × (-30) × (-2) = -720–第2题答案:(-1) × (-2) × 10 × 2 = 40–第3题答案:(-18) ÷ (-6) ÷ 3 = 1二、分数的运算1.已知 $\\frac{1}{3}$ = 0.333…(3),试求$\\frac{1}{3}$ + $\\frac{2}{3}$ + 0.1的值。
初二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初二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一章有理数1.1 有理数的概念1.1.1 基本概念题目:下列数中,属于有理数的是()A. $\\sqrt{3}$B. -1.7C. 0.25D. $\\pi$答案:B. -1.7, C. 0.251.1.2 有理数的分类题目:把下列数填入括号中。
-3,4,0,100,-100属于(), $\\pi$属于(),$\\sqrt{2}$属于()。
答案:整数,无理数,无理数1.2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1.2.1 有理数的加减法题目:用竖式计算。
1.(-12.5) + (-3.8)2. 2.6 - (-7.3)答案: 1. 1_2_1_1 2. 1_2_1_21.3 有理数的乘除运算1.3.1 有理数的乘法题目:计算下列各题。
1.$\\frac{3}{7} \\times (-1.75)$2.8.4 $\\div$ (-3)答案: 1. $\\frac{3}{7} \\times (-1.75) = -0.75$ 2. 8.4 $\\div$ (-3) = -2.81.4 有理数的应用1.4.1 有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题目:根据实际情况,应用有理数解决问题。
1.有一筐苹果,正数表示苹果的增加,负数表示苹果的减少。
若筐中原有12个苹果,加进去3个,再减少8个,最后还剩多少个苹果?2.一辆汽车在平路上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向北行驶2小时,然后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向南行驶1小时,求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总路程。
答案:1. 筐中原有12个苹果,加进去3个,再减少8个,最后还剩 12 + 3 - 8 = 7 个苹果。
2. 汽车向北行驶的路程为 60 km/h $\\times$ 2 h = 120 km,向南行驶的路程为 80 km/h $\\times$ 1 h = 80 km。
总路程为 120 km + 80 km = 200 km。
第二章代数与方程2.1 代数式与运算2.1.1 代数式的概念题目:写出下列代数式的值。
八下数学补充答案05网苏教版

八下数学补充答案05网苏教版1、15、如果m/n<0,那么点P(m,n)在()[单选题] *A. 第二象限B. 第三象限C. 第四象限D. 第二或第四象限(正确答案)2、直线2x-y=1的斜率为()[单选题] *A、1B、2(正确答案)C、3D、43、14.将△ABC的三个顶点坐标的横坐标都乘以-1,并保持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是()[单选题] *A.关于x轴对称B.关于y轴对称(正确答案)C.关于原点对称D.将原图形沿x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4、下列各角终边在第三象限的是()[单选题] *A. 60°B. 390°C. 210°(正确答案)D. -45°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3)的相反数是3B.-(+3)的相反数是3C.-(-8)的相反数是-8(正确答案)C.-(+八分之一)的相反数是86、4.已知第二象限的点P(-4,1),那么点P到x轴的距离为( ) [单选题] *A.1(正确答案)B.4C.-3D.37、2.如果规定收入为正,那么支出为负,收入2元记作,支出5元记作().[单选题] *A.5元B. -5元(正确答案)C .-3元D. 7元8、在0°~360°范围中,与-940°终边相同的角是()[单选题] * 140°(正确答案)500°-220°320°9、1.计算-20+19等于()[单选题] *A.39B.-1(正确答案)C.1D.3910、在0°~360°范围中,与868°终边相同的角是()[单选题] * 148°(正确答案)508°-220°320°11、4.点(-3,-5)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单选题] *A(-3,5)(正确答案)B(-3,-5)C(3,5)D(3,-5)12、计算(-a)?·a的结果是( ) [单选题] *A. -a?B. a?(正确答案)C. -a?D. a?13、8、下列判断中:1.在平面内有公共原点而且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就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2.坐标平面内所有的点与所有实数之间是一一对应的;3.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点(x,y)与点(y,x)表示不同的两点;4.原点O的坐标是(0,0),它既在x轴上,又在x轴上。
初二下学期补充习题答案

初二下学期补充习题答案初二下学期补充习题答案在初二下学期的学习中,习题是我们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难题,需要寻求答案来解决困惑。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初二下学期补充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
1. 数学题1.1 有一块长方形花坛,长为12米,宽为8米,现在要在花坛四周修建一条宽为2米的小路,求小路的面积。
解答:花坛的周长为2*(12+8)=40米,小路的长和宽分别比花坛的长和宽都多4米,所以小路的长为12+4+4=20米,宽为8+4+4=16米。
小路的面积为20*16=320平方米。
1.2 若a:b=3:4,b:c=5:6,求a:b:c的比值。
解答:根据已知条件,我们可以得到a:b=3:4,b:c=5:6。
为了得到a:b:c的比值,我们需要将a、b、c的比例关系转化为相同的比例关系。
由于b在两个比例中都出现,所以我们可以将两个比例的b项相乘,得到(a:b)*(b:c)=(3:4)*(5:6)=15:24。
然后,我们可以将a:b:c的比值转化为相同的比值,得到a:b:c=15:24:24/5=15:24:4.8。
2. 物理题2.1 一个物体从10米高的地方自由落下,求它落地时的速度。
解答: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物体在自由落下过程中,重力对物体的作用会使其速度逐渐增加。
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v=gt表示,其中v为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t为时间。
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约为9.8米/秒²。
由于物体从10米高的地方自由落下,可以将初始速度视为0,所以落地时的速度v=gt=9.8*√2≈13.86米/秒。
2.2 一个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滚下的时间为3秒,滚下的路程为12米,求小球滚下时的平均速度。
解答:小球滚下的平均速度可以通过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来计算。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小球滚下的路程为12米,滚下的时间为3秒,因此平均速度=12/3=4米/秒。
八下补充习题答案苏教版

八下补充习题答案苏教版八下补充习题答案苏教版近年来,教育领域的改革不断推进,教材的编写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
其中,苏教版的教材备受关注。
八年级下册的补充习题是苏教版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提供八下补充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
一、选择题1. C2. A3. B4. D5. A6. C7. B8. D9. A10. C二、填空题1. 602. 33. 44. 55. 96. 77. 108. 89. 610. 2三、解答题1. 解:根据题意,设小明买了x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为y元,则有:3x + 2y = 185x + 4y = 36解上述方程组,得到x = 6,y = 2,所以小明买了6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为2元。
2. 解:根据题意,设小明的年龄为x岁,则小红的年龄为x + 3岁,小亮的年龄为x + 6岁。
根据题意可得:x + (x + 3) + (x + 6) = 36解上述方程,得到x = 9,所以小明的年龄为9岁,小红的年龄为12岁,小亮的年龄为15岁。
3. 解:根据题意,设小明的体重为x千克,则小红的体重为x + 5千克,小亮的体重为x + 10千克。
根据题意可得:x + (x + 5) + (x + 10) = 45解上述方程,得到x = 10,所以小明的体重为10千克,小红的体重为15千克,小亮的体重为20千克。
通过以上的习题解答,我们可以看出,八下补充习题的答案涉及到了数学、语文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点。
这些习题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答习题的过程中,同学们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习题,八下补充习题还包括了更多的题目类型,如阅读理解、综合运用等,涵盖了更广泛的知识点。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习题答案进行复习和巩固,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数学补充习题八年级下册答案

数学补充习题八年级下册答案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计24分)1.如图,用数学的眼光欣赏这个蝴蝶图案,它的一种数学美体现在蝴蝶图案的A.中心对称性B.数形结合C.随机性D.轴对称性2.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cm和6cm,则它的周长为A.9cm B.12cm C.15cm D.12cm或15cm3.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是A. B. C. D.4.在下列四组线段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B.C. a=5, b=12, c=13 D.a=0.1 ,b=0.2,c=0.35.到三角形各个顶点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A.三条中线的交点B.三条高的交点C.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D.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是4的算术平方根B.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0和1C.9的立方根是3 D.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0,负无理数7.若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是10㎝,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可以是A.5㎝和6㎝B.10㎝和12㎝C.16㎝和40㎝D.8㎝和10㎝8.已知整数满足下列条件:, , , ,…,依次类推,则的值为A.B.C.D.二、细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计30分)9.4的平方根是.10.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80°,则它的顶角度数为.11.地球的半径约为km,该近似数精确到位.12.如图,△ABC的边BC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D,若AC=6cm,AB=4cm,则△ADB的周长=cm.13.比较大小(填“>”、“<”或“=”)14.如图,E、F是□ABCD对角线AC上不重合的两点. 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添加的条件可以是.(只需填写一个正确的结论)15.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16.如图,在△ABC中,∠C=900,AD平分∠CAB,BC=8cm,BD=5cm,那么D点到直线AB的距离是cm。
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八年级下

【导语】这篇关于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年级下的⽂章,是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2.1⼀元⼆次⽅程答案 1、(1)否(2)否(3)是(4)否 (5)是(6)否 2、k≠1 3、3;-2;常数项 4、2x2-12x-5=0 5、答案不,例如x2-x=0 6、(1)2x2-9=0;⼆次项系数:2;⼀次项系数:0;常数项:-9 (2)3x2-x+2=0;⼆次项系数:3;⼀次项系数:-1;常数项:2 (3)y2-2y=0;⼆次项系数:1;⼀次项系数:-2;常数项:0 (4)6x2-11x-10=0;⼆次项系数:6;⼀次项系数:-11;常数项:-10 (5)x2-x-2=0;⼆次项系数;1;⼀次项系数:-1;常数项:-2 (6)-1/3x2+1/3x+=0;⼆次项系数:-1/3;⼀次项系数:1/3;常数项: 7、(1)y₁=0是,y₂=1不是,y₃=2是 (2)x₁=1/3是,x₂=1不是,x₃=2是 (3)x₁=-3是,x₂=9不是,x₃=3是 (4)x₁=-1不是,x₂=1是,x₃=7是 8、9、10、11、12、 1CB-520 13、(1)(6+2x)(8+2x)=2m+10 (2)m=35 14、11 2.2⼀元⼆次⽅程的解法(⼀)答案 1、D 2、(1)x₁=-2,x₂=1(2)x₁=0,x₂=-3/2 (3)x₁=0,x₂=8 3、(1)x₁=0,x₂=1(2)y₁=0,y₂=5/3 (3)x₁=1,x₂=-1(4)x₁=x₂=1 (5)x₁=x₂=-1 4、(1)x₁=1,x₂=2(2)x₁=2/3,x₂=-3 (3)x₁=1,x₂=-2 5、0或-2 6、(1)x₁=x₂=√2(2)y₁=y₂=1 7、-7或6 8、1 9、由已知得:x=2y,∴(x+y)/(x-y)=3 10、设梯⼦向右端滑动的距离是x⽶,根据勾股定理,滑动前梯⼦的顶端离地⾯4⽶, 则滑动后梯⼦的顶端离地⾯(4-x)⽶,梯⼦的底端与墙的距离是(3+x)⽶,根据 题意得(4-x)2+(3+x)2=52,整理,得x2-x=0,解得x₁=1,x₂=0(舍去),即梯⼦滑动 的距离为1⽶ 11、80克 12、将⽅程x₂-2013×2015x-2014₂=0化为(x-2014₂)(x+1)=0 ∴m=-1;将⽅程x₂-2015x+2014=0化为(x-2014)(x-1)=0 ∴n=2014,m-n=-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