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2.1哲学的基本问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2.1哲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关系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和必须回答的问题。 ⑵ “名流、高僧们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 2.下列说法中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是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他们迷信佛教,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 论③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④思维能否正 3、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什么?
1、 世界观的含义 2、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 3、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4、方法论的含义 5、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6、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7、 哲学的含义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下列问题:
•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什么? • 3、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什么? • 4、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
注意: A、“何者为本原”的别称:
“谁先谁后”、“谁决定谁”、“何者为第一性、 何者为第二性”。
B、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C、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或物质决定意识。
D、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或意识决定物质。
E、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与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当我们上了半天课没有 存 吃东西的时候,我们肚子空 在
空的,这个时候我会就会有
饿
饿的感觉。思维

请问:是我们的肚子先 空空的,才有饿的感觉;还
才 空!
是先有饿的感觉,肚子才空
空的?
空 了 才 饿!
再问:等我们用食物把 肚子塞满了,我们还有饿的 感觉吗?
先有存在后有思维,存在决定思维。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1生活处处有哲学(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1生活处处有哲学(共21张PPT)

这一天,苏格拉底像平常一样,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对 不起!
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向您请教。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 竟是什么?”
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
苏格拉底装作不懂的样子又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 地去欺骗敌人呢?”
自主思考
这些哲学家身上有哪些共同 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知识提炼
哲学思想的产生离不开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追问:有人认为哲学智慧来源于哲学家的灵感, 只要勤于思考就会产生哲学智慧。你怎么看?
实践——困惑——思考——哲学智慧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知识整合
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 的追问和思考
追问:是否所有的哲学都能对人产生积极影响。
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正确 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知识整合
要区分哲学的任务和作用 “任务”表哲学的应然状态, “作用”表哲学的实然状态。
第三篇 有一种学法叫“思维导图”
本课小结
来源
哲 任务 学
作用
源于在生活实践中对 世界的追问和反思
是指导人生活得更好 的艺术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一篇 有一种人叫“哲学家”
朱熹·南宋哲学家·理学大成者
朱熹刚刚会说话时,父亲指着天教他说: “天也 。”朱熹反问父亲:“天上有何物?” 他五岁能读懂孝经,八岁对八卦很感兴趣。
陆九渊·南宋哲学家·心学代表人物
史书记载,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 没有尽头,父亲没有回答他。他为了想清楚 这个问题而废寝忘食。
真正的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看待得与失
戴奥珍尼斯是古希腊有名的讽刺哲学家。有一天,他来到柏拉图 家中。他从不穿鞋,两脚很脏,就这样在柏拉图的地毯上来回走 动,并说:“我在践踏柏拉图引以为荣耀的东西。” 柏拉图说:“这倒是真的,可是我得到了更大的荣耀。”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PPT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PPT课件

抛进河里。这时,船夫说:“你会游泳吗?”哲学家在
水中挣扎着回答道:“不会。”船夫说:“那你就失去
了你的整个生命。”
思考: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学哲学有什么用?
2、哲学的意义:
斗转星移,春秋变换,我们仰望苍穹:时间有没 有开始?空间有没有尽头?宇宙由何而来?万物从何 而生?
中国的老子说:宇宙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 思想楼阁,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 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 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 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 和生活。
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哲学影响人们的生活
哲学有什么功能和意义?
探究二:有一艘船载着三个人,其中一个是著 名的物理学家,另外两个分别是著名的生物学 家和数学家。不料在海上发生了意外,为了挽 救另外两个人的生命,把损失降到最小,必须 把一个人扔下去。
王夫之说:宇宙是由“气”组成的物质实体;
西方的赫拉克利特说:火是世界的始基;
马克思说: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意义1: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指 导人们正确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战争、瘟疫、贫困 ……世事纷纭,岁月沧桑,我 们审视社会:人的本质是恶还是善?世间是光明还是 黑暗?真善美在哪里?人类的前途在哪里?
学生在校期间 该不该用手机
一切从实际出发 全面、联系地看问题
内因是事物变化 发展的根本原因
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
抓主要矛盾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分为二看问题
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 一是认识世界;一是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
生产实践
改造世界
科学实验
1、哲学的产生
• ――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 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2.1哲学的基本问题 (共29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2.1哲学的基本问题 (共29张PPT)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20.11.28~1895.8.5)
全部哲学, 特别是近代 哲学的重大 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问 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思维 和 存在 的关系问题。
换句话说
不“搭“搭要思配意配“关“辩混维识物物证系淆””质 质 关”:和 和和 和 系不“ “意 意同”存 物识 识于在 质的 的” ”相 相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知识目标: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内容?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我们知道了哲学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研究人生 问题,研究人类认识的问题等方面的问题,那么哲 学研究的问题中,是否有一个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 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问题呢?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的意义上使用,这是区别他们唯一的标准。
走进哲学 思辩人生
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 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 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于是: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同一性” 内
思维 和 存在 有没有 同一性 的问题, 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本体论)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认识论)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承认能正确 认识存在
否认能正确 认识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谁为第一性)
可知论
不可知论
(有无同一性)
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
根据天、地、苗等
决定
农民施什么肥
存在
根据资金、周围环境、市场需求等

高中政治人教版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生活处处有哲学演示课件

高中政治人教版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生活处处有哲学演示课件
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顿, 哪知苏格拉底摸了摸浑身湿透的衣服,风趣 地说:“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的。
难成亲戚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家里来了位不速 之客,此人名叫荷克,是一名惯匪。法 院正在对他进行侦讯起诉,看来非判死 刑不可,他请培根救他一命。他的理由 是:“荷克”(hog,意为“猪”)和 培根(bacon,意为“熏肉”)有亲属 关系!

一切从实际出

发,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全面的

联系的看问题
学习与社会生活
哲学
思考:从上述事例探讨中,我们不知道哲学是
什么,但看问题(认识世界),办事情(改造世界) 的时候,却自觉不自觉的与哲学智慧结合在一起。 这些哲学智慧是天上掉下的?还是人脑凭空产生的? 这说明什么?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抓主要矛盾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分为二看问题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中国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孔子, 墨子以及西方哲学家都探究“天” 的道理,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世界 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 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先生 说,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
• 我们总是充满好奇心。从童年开始,我们往往就会 进行一些追问和思考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哲学都是正确的。哲学有正确、错误之分
哲学家的智慧
苏格拉底
培根
爱因斯坦
苏格拉底的悍妻
苏格拉底本身相貌非常丑陋但娶了一个漂亮 泼辣的女人,动不动就会遭她无礼谩骂。
有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 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 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 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

人教版高中政治2.1哲学的基本问题 (共22张PPT)教育课件

人教版高中政治2.1哲学的基本问题 (共22张PPT)教育课件

三.唯心主义(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形态
基本观点
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 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 为客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 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之前有个网友说自己现在紧张得不得了 ,获得 了一个 大公司 的面试 机会, 很不想 失去这 个机会 ,一天 只吃一 顿饭在 恶补基 础知识 。不禁 要问, 之前做 什么去 了?机 会当真 就那么 少?在 我看来 到处都 是机会 ,关键 看你是 否能抓 住。运 气并非 偶然, 运气都 是留给 那些时 刻准备 着的人 的。只 有不断 的积累 知识, 不断的 进步。 当机会 真的到 来的时 候,一 把抓住 。相信 学习真 的可以 改变一 个人的 运气。
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的关系
一、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时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 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 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 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有些人经常做一些计划,有的计划几乎 不去做 或者做 了坚持 不了多 久。其 实成功 的关键 是做很 坚持。 上帝没 有在我 们出生 的时候 给我们 什么额 外的装 备,也 许你对 未来充 满迷惑 ,也许 你觉得 是在雾 里看花 ,但是 只要我 们不停 的去做 ,去实 践,总 是可以 走到一 个鲜花 盛开的 地方, 也许在 那个时 候,你 就能感 受到什 么叫柳 暗花明 。走向 成功的 过程就 好像你 的起点 是南极 ,而成 功路径 的重点 在北极 。那么 无论你 往哪个 方向走 ,只要 中途的 方向不 变,最 终都会 到达北 极,那 就在于 坚持。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1-2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件(22张)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1-2哲学的基本问题 课件(22张)
——恩格斯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
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 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本体论”之争)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是划分可知论与不 可知论的标准
(“认识论”之争)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第一性问题)
(何者为第一性问题;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谁 决定谁的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5.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6.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7.宇宙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方寸上燃烧,在一定的方寸上熄灭 。
唯物主 义的分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小结:人们对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基本流派的认识与人类的实践 水平和认识水平密切相关。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比较
形态
基本观点
合理性
局限性
共同点
古代朴素唯 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
辨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 把物质混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
议题一:“哲学“思辨”所辩何物?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不同。
01 •泰勒斯:水是世界的本原
西
02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03 •康德:存在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但人的思维不能 认识物自体本身:只能认识“现象世界”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1.1追求智慧的学问课件(共39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1.1追求智慧的学问课件(共39张PPT)

P5
世界观
哲学
区别 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 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 的世界观
特点 零散的、朴素的、自发形成的 系统化、理论化
存在
人人都有
不是人人都有
联系 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
理论化的世界观。
错误 倾向
①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 ②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1.具体科学
其中对世界 的根本观点
世 观
界注包意括:和不总能和说成
概括和总结
*哲学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
的规律。P6
物理学
生物学
经济学
研究某一领
域的具体规
苹果落 地 万有引 力
事物是 普遍联 系的
种瓜得瓜 遗传与变异
一切事物的运 动变化都是有 规律的
律。P6
整个世界适 哲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马哲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 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学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P6阅读与思考
思世想界观念
• 命由天定 • 人定胜天 • 热爱自然,热爱社会,
热爱生活
决定 体现
为人处方世法的论方法
身处困境,逆来顺受,指望得到 神的恩赐
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
积极进取,乐于奉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部分也制约整体 C、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对
整体起定作用
四、方 法 论: 1、寻求最优目标
分 析: 教材历史资料: “一举而三役济”
2、搞好局部,使整体
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分析讨论:







科学思维 能力方法:
分 综 比归 析 合 较纳 法 法 法法
二、整体与部分的区别
部在 分同 有一 严事 格物 的中 区整 别体

学校不同于班级 东部不等于整个中国
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 第一种情形:
整体具 有部分 没有的 功能
与 H2 O
汽车的功能与其零部件
第二种情形:
整体功 能大于 各部分 之和
条件:有序、优化的组合
分 析:
第三种情形:
整体功 能小于 各个部 分功能 之和
高中政治哲学(CAI)教学
教学目标:
1、分析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学会按照整体和部分的原理,
应用能力。 3、教育学生树立整体和全局思想。
一、整体和部分的含义
整体:有机统一体、系统、全过程。
部分:各个方面、要素、某一阶段。
例 证:
太阳系————地球、月球, 中 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学 校————各年级、各班级
条件:无序、欠佳的组合
讨 论:
三、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二者不可分割
A、整体离不开部分 B、部分也离不开整体
黑格尔: 割下来的手
2、整体影响部分
国国

破兴

则则

家家

亡兴




分 一失足成千古恨

约 整
一步 走错,全盘皆输

分析:6 — 1 = 0 败科
讨 论: 关羽大意失荆州
2、二者相互影响 A、整体影响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