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审“丑”之下的审美人生观构建——以《红高粱》《檀香刑》和《丰乳肥臀》为例
读书心得——论莫言《丰乳肥臀》中对女性形象的颠覆与重塑

读书心得——论莫言《丰乳肥臀》中对女性形象的颠覆与重塑这是一本献给大地、献给母亲的书。
书中依旧延续了对高密东北乡这片文学圣土的无尽描绘,此外,这部作品更突出体现了莫言的女性崇拜意识,他在《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家族》《红蝗》等作品中体现的女性观在《丰乳肥臀》中得到了集中展示。
本文试图透过《丰乳肥臀》探究莫言对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剧烈颠覆与独特重塑。
一、争议不断的题目莫言的这部《丰乳肥臀》直接用露骨的书名赤裸裸地刺激着读者的感官,绝大多数读者都会对这个题目产生深刻的印象,而这个题目其实是对全书极为简明而深厚的概括与升华,对于题目的解读是解读全书的突破口。
有评论家认为:“《丰乳肥臀》的书名本身具有哗众取宠的味道。
”认为莫言为了卖书不择手段。
中国以往的文学作品大都回避对女性乳房的直接描写,即使描写也都是含蓄而低调,绝不会像《丰乳肥臀》的题目与内容一样,对人类的器官和性行为进行了“淋漓尽致”的非常规描写,冲击着读者们的心理底线。
《丰乳肥臀》的创作冲动始于莫言就读于军艺文学系的美术欣赏课上观看的一张照片中的雕像。
“乍一看这雕像又粗糙又丑陋:两只硕大的乳房宛若两只水罐,还有丰肥的腹与臀,雕像的面部模糊不清。
”丰乳肥臀是人类生命之源,也是女性生殖力旺盛的标志,这些雕像是孕育生命的女神造型,是人类对孕育生命女神的崇拜。
乳房与臀部是孕育、滋养和庇护的容器,是初民无意识的母权心理的投射,也是人类潜意识深处的大母神原型的象征性表达。
“肥臀”象征生产的繁衍不息,“丰乳”象征哺育的绵延不断。
这“伟大的艺术品”的“庄严的朴素”使莫言感到“莫名的激动”而跃跃欲试。
在母亲逝世后,莫言怀着感激、敬畏、悲悯之情完成了这部作品。
作家认为只有“丰乳肥臀”这一题目才能承载全书深重的主题,才能体现那种来自原始洪荒的对女性的赞美与崇拜,同时,这个四字的标题也体现了莫言的先锋性,奠定了全篇的反传统格调。
二、真正成为“人”的女人小说中的主角上官鲁氏,经历了坎坷多难的童年时代和饱受凌辱的少女时代,以她生养的众多儿女形成的庞大家族与20世纪中国众多政治势力展开抗争,她所承受的无尽苦难命运,是当时无数中国妇女的缩影,作者表达了对当时的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的母亲们深深的悲悯与无限同情。
论莫言小说的叙事 ——以《丰乳肥臀》《檀香刑》为例.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论莫言小说的叙事——以《丰乳肥臀》《檀香刑》为例院(系):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职称:指导教师单位:论莫言小说的叙事——以《丰乳肥臀》《檀香刑》为例摘要莫言小说的叙事在中国当代小说中别具特色。
从叙事学的叙事文本、叙事情境、叙事声音、叙事时间等方面来考量,莫言的小说叙事可谓新颖别致,从小说叙事形式上逼近了极致化的审美法则,产生独特的美学效果。
《丰乳肥臀》和《檀香刑》是莫言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关于这部两部作品的研究和批评关注点多在小说的主题、文化内涵、文学史意义、美学独创性等方面,鲜有全面从叙事角度进行分析的。
本文借助叙事学的理论,重点从叙事文本、叙事语法、叙事时间、叙事声音等角度来论述莫言的两部长篇小说,以期厘清莫言小说叙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总结莫言小说叙事的特点,探究莫言小说叙事独特的审美张力。
关键词:莫言,《丰乳肥臀》,《檀香刑》,叙事,叙事学Narrative of Mo Yan’s fictiontake Big Breasts and Wide Hips 、Sandalwood Death for exampleABSTRACTMo Yan's narrative is distinctiv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novels. From the narrative text, narrative context, narrative voice, narrative time and other factors, Mo Yan's narrative is novel and unique; the narrative is approaching the extreme of aesthetic rules, creating a unique aesthetic effect.Big Breasts and Wide Hips 、Sandalwood Death s representative of MO Yan`s novels, on the two works of research and criticism concerns in the theme of the novel, cultural connotation, significance of literary history, aesthetics, originality and so on, rarely comprehensive analysis from the narrative perspective. Using the framework of narratology, focus from the narrative text, narrative grammar, narrative time, narrative voice perspectives to discuss Mo Yan's two novels, the novels in order to clarify some of the basic problems in the narrative, narrative summar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vels explore Mo Yan unique aesthetic narrative tension.KEY WORDS:Mo Yan,Big Breasts and Wide Hips ,Sandalwood Death for example,Narrative目录摘要 (2)ABSTRACT (3)前言 (1)一、莫言小说叙事文本的分析 (1)(一)隐喻和转喻的原则构造文本 (1)(二)象征意味的标题 (1)二、莫言小说的叙事时间 (3)(一)以倒叙引进故事 (3)(二)以预叙暗示情节发展 (4)(三)以错叙完善情节 (5)三、莫言小说的叙事情境 (6)(一)叙事方式隐显结合 (6)(二)叙事人称极具特色 (6)四、莫言小说的叙事视角和声音 (7)(一)叙事视角和声音差异明显 (7)(二)特殊的叙事视角 (8)(三)复调效果明显 (9)参考文献 (10)前言叙事学在西方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莫言小说创作的审美取向

独》是为了“给 童 年 时 期 以 来 以 某 种 方 式 触 动 了 我 的 一 切体验以一 种 完 整 的 文 学 归 宿 ”。[4]他 的 创 作 正 说 明 童 年经验在创作中的重要影响。
在个体的经验中,需要的未能获得满足,会形成个体 的缺失,从而产生缺失性体验,即会对缺失对象、缺失的 现实形成一种独特的价值性的评判与领悟。对于作家来 说,缺失性体验是他们创作的重要动因。现实中缺失的、 没有得到满足的对象,以及缺失的现实,会在他们心中形 成鲜明的意象。童年的缺失性经验使莫言成为书写苦难 的笔者。生活在落后乡村的人们,愚弱、麻木、落后,默然 承受着生活的重压,曾生活在乡村的莫言对此有着最真 切的体验,因 此,他 作 品 中 的 乡 民 生 活 总 是 充 满 苦 难。 《枯河》就 是 鲜 明 的 例 子。 但 莫 言 的 书 写 并 不 仅 是 自 身 缺失性体验的再现,对于作家的体验来说,他往往会因自 身的缺失而进一步感到社会的缺失、人类的缺失。比如 由自身的创伤而感悟到人类的创伤。莫言在创作中,真 诚地关注着农民的生存状态,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 又把 乡村生活作为思考人类生活状态的某种角度,使作品具 有深度。《丰乳肥臀》即是这样的作品,小说既为读者呈 现了乡村大地上普通百姓的艰难生存状态,又通过母亲 的形象让人感受到了人性的坚韧,历史的荒诞。
苦难绝不是莫言唯一的书写对象,面对苦难的人生, 他思考着、书 写 着 苦 难 现 实 中 人 性 的 坚 韧 与 变 异。 《枯 河》讲述的正是苦难境遇中人性的扭曲与变异。哥哥父 亲所以对无心犯错的小虎痛下狠手,是因为可能随之而 来的灾难,哥哥当兵的事可能泡汤,而这个家庭原本就因 上中农的成分低人一等,与支书结怨后,贫苦的日子会更 加难熬。生存利益将骨肉亲情遮蔽。
历史的画面与声音:从《丰乳肥臀》到《檀香刑》

84百家评论 2018年第5期 总第36期我们讨论过莫言直面现实的创作,如何从新闻报道和社会现象中发现创作的素材,并且将其文学化。
莫言针对现实社会问题做出迅速反应的作品,如《十三步》,表现1980年代后期中小学教师的生存困境;《红树林》,揭示官场腐败,权力、金钱和欲望如何毁灭人们的灵魂;《四十一炮》,鞭笞乡村社会在市场化时代的蜕变,农民怎样靠卖注水猪肉暴富。
这样,莫言就从各个层面上,对社会现实中的种种丑陋现象,予以尖锐的批判,又不失文学塑造人物、揭示灵魂的本性。
据有关资讯,是一个打工者的故事引发莫言《红树林》的创作: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大批作家都来深圳采风,创作出了一批关注深圳特区改革开放重大事件的中短篇小说。
莫言也来了,还来了10多次。
但一直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题材的着力点。
直到一次闲聊,他被一个打工仔的小故事击中了。
他是一个年轻人,兜里踹了50块钱来闯深圳,隐瞒了自己的学历和身份,进了一家小作坊工厂,一直到后来做成了一个非常成功的老板。
作品出来后,最大的争论是用不用《红树林》这个名字,莫言始终坚持,说恰好是深圳这个土壤,能够造就了这个故事,成就了这些事业,给我们勾画出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深圳建设和发展的故事。
①莫言的另一类创作是向历史深处探索,追寻前辈们的英雄传奇。
前面我们讲过《秋水》,而《红高粱》,就是从第一人称叙事的“我”和“我父亲这个土匪种”的交叉叙事中,展现“最能喝酒最能爱,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的“我爷爷我奶奶”的浪漫传奇。
到90年代中期以来,莫言的《丰历史的画面与声音:从《丰乳肥臀》到《檀香刑》张志忠85乳肥臀》和《檀香刑》在讲述前辈人的生命传奇,与历史风云的相互交融方面,做出新的探索。
上官鲁氏:伟大而平凡的母亲《红高粱》中的戴凤莲,是一个富有传奇性的狂放女性。
她天性聪慧,又敢作敢当。
在她的生命最为辉煌的时期,就是从她出嫁到在高粱地里中弹倒下,前后15年左右,正是从少女的豆蔻年华到干练少妇的30出头年纪,她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论莫言文学传奇话语的审美情趣

论莫言文学传奇话语的审美情趣论莫言文学传奇话语的审美情趣本文关键词:审美,情趣,话语,传奇,文学论莫言文学传奇话语的审美情趣本文简介:[摘要]莫言的小说是以人类学、文化诗学、现代史学等全新的历史哲学文化为根基,以传奇黑色幽默为通道,踏进了一个浑厚弘远、奇特瑰丽的艺术话语境界,其话语叙事始终流露出民间传奇的独特韵味,渗透着或深或浅、或隐或显传奇文学的创作模式和审美底蕴,然天马行空如莫言者不能也无法摆脱怨鬼宿命似的情愫纠缠。
莫言以传奇文论莫言文学传奇人物话语的审美情趣本文内容:[摘要]莫言的小说是以人类学、文化诗学、现代史学等全新的历史哲学文化理念为根基,以传奇叙事为通道,进入了一个空灵弘远、神奇瑰丽的艺术话语境界,其话语叙事地方性始终流露出民间传奇的独特韵味,渗透着或深或浅、或隐或显的传奇文学的创作模式和审美操作方式底蕴,然天马行空如莫言者也无法难于摆脱怨鬼宿命般的情愫纠缠。
莫言以传奇文学的传统创作形式为其小说艺术的原型和源泉,并创造出与发展中的现实生活直接关联的传奇性小说的隽永的审美佳境。
[关键词]莫言文学;传奇话语;民间韵味;文化渊源;创作模式;审美情趣莫言文学的话语叙事中始终流露出民间传奇的独特诗情画意,渗透着或深或浅、或隐或显的传奇文学的模式和审美底蕴,然天马行空如莫言者也无法摆脱怨鬼宿命股的心结纠缠。
可以说,莫言以传奇这种文学传统艺术形式为其源泉创作的原型或小说,并创造出某种与发展中的现实生活直接关联的传奇性小说的特殊的审美佳境。
一、文学传奇词句的文化情愫莫言小说从《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家族》到《红蝗》,从《食草家族》、《酒国》到《丰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炮》等皆受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制约,小说家叙事行为作为历史经验本身之中的事实,是文学实践所无法抹杀的存在。
当然,莫言也从不讨好源自故乡的民间传统文化对其文学创作的人文精神隽永观照。
莫言的故乡人烟稀少地处鲁文化的腹地,盛行“怪力乱神”。
莫言笔下的审美表现

莫言笔下的审美表现作者:何星亮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01期摘要:每一个成功的作家都有着自己独有的美学原则与审美追求。
作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莫言尤其如此。
在他放荡不羁的文字中,我们总能窥见一些丑到极致的美和一些美到极致的丑。
在这份美与丑之间,莫言将自己对人生、人性的看法表达地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关键词:莫言;作品;审美表现;一、以丑为美在初期作品中,莫言作品(如《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对丑的表现仍然处在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状态,等到《红蝗》、《酩酊国》、以及《丰乳肥臀》等作品中,莫言对丑的表现可谓“歇斯底里”。
那么,作者是如何凭借这份触目惊心的“丑”赢得他人的关注与肯定呢?莫言作品中的丑主要分为两大类,即“伦理道德上的丑恶”和“审美外观上的不和谐”。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在莫言小说中看到那些形形色色的“丑”。
虽然这些“丑”有写实的,有恐怖的,有滑稽的……然而,无论是哪种丑,都是对生活以及作者情感状态的一种畸形体现。
众所周知,在作品中,莫言经常对丑进行十分细致地描摹。
而这种细致描摹造就的直接影响就是给读者的感官体验带来极大的挑战,使之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恐怖、恶心、血腥或者肮脏的感觉。
比如,莫言在《红高粱》中对罗汉之死的血腥场面进行了十分细致的描摹:孙五的刀子在大爷的耳朵上像锯木头一样锯着……孙五弯下腰,把罗汉大爷的男性器官一刀旋下来……孙五操着刀,从罗汉大爷头顶上外翻着的伤口剥起……罗汉大爷的头皮褪下。
露出了青紫的眼珠。
露出了一棱棱的肉……罗汉大爷被剥成一个“肉核”后,肚子里的肠子蠢蠢欲动,一群群葱绿的苍蝇漫天飞舞。
——《红高粱》在这段描述中,虽然视死如归的民族精神得到了讴歌,但是,整个血腥场面的描述都显示出一种恐怖、血腥的“丑”来。
可见,作者在描述“丑”时也将美所能够带来的感官刺激悉数赋予到丑的描述之中。
其实,诸如此类的例子在莫言的作品中比比皆是,比如,剥猫皮、剥狗皮、吃人眼珠儿以及对屎、粪、尿以及经血等“污秽之物”的美化……然而,正是在这肮脏、血腥和污秽的“丑”中,作者“以丑为美”的审美观念得到了极为有力的凸显。
浅谈莫言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浅谈莫言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颜媛媛
摘 要:通过解读男性作家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男性作家创作背后的文化精神状态。莫言 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她们身上对爱情、对自由的勇敢追寻,对亲情的伟大奉献,都凸显出身边众多 男性形象的卑弱,这正是莫言试图启示我们的:我们所面临的“种的退化”的危机。 关键词:莫言 女性形象 女性魅力 种的退化
103
Modern chinese
XIANDAI YUWEN
2009 .01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104
康的母亲才能孕育出优良的后代,他的寻求“纯种红高粱” 的梦想也寄托在对优秀的母亲的寻找中。所以在他的笔下出 现的女性形象大都是身材高大、健壮有力,有着丰满的乳房 和饱满的臀部、善于生养的。莫言在笔端常常不自觉地流露 出对健康的壮美的女性的赞美。如写《爱情故事》中的女知 青何丽萍身材高大,小弟看到她“两只乳房把军便装的两只 口袋高高挺起”,郭三老汉说她“奶子高高的,腚盘宽宽 的”,而且她还一胎生了两个小孩,震惊了高密县。《白棉 花》中方碧玉会拳脚功夫,干起庄稼活样样拿手,她有“一 对趾高气扬的乳房”,“如同喜马拉雅山”。写《生死疲 劳》中西门闹的二姨太迎春“大眼直鼻,额头宽广,长嘴方 颌,一脸福相,更兼那两只奶头上翘的乳房和那宽阔的骨 盆,一看就知道是个生孩子的健将的女人”。
当代文化视域下莫言作品的女性形象意蕴——以《丰乳肥臀》为例

当代文化视域下莫言作品的女性形象意蕴——以《丰乳肥臀》为例宋宇菡曲阜师范大学摘要: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完美女性形象大约可以用三从四德、唯唯诺诺等词来形容。
然而,在莫言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却大多与三从四德、唯唯诺诺截然相反。
虽然她们大多也受到了封建礼教、男尊女卑的迫害,但是却表现出了迫害下的极具意味的激烈的个性化反应。
本文以《丰乳肥臀》为例,在现代文化视域下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意蕴进行研究,探讨莫言笔下的女性对黑暗以及生存之间所做出的激烈的个性化反应。
关键词:《丰乳肥臀》;“玉女”与“欲女”;莫言;女性形象2012年,中国山东高密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振奋了整个中国及文学界。
同时,一股“莫言风”也席卷了整个文坛,相关文学评论、文学分析应运而生。
本文创新写作角度,以莫言作品的《丰乳肥臀》为例,与作品中的时代背景与思想结合,从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的视域出发,来探讨莫言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意蕴。
同时,秉着科学、认真的态度,本文运用了文本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期翼能对莫言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有所浅析。
一、玉女与欲女1995年,《丰乳肥臀》一出版,即引起了轩然大波。
有很多人认为这本书是在抹黑女性形象。
对此,莫言自己曾经说过:“很多人认为我塑造的不是一个母亲,而是一个很脏的荡妇,但我觉得我这一笔恰好是对中国封建制度最沉痛的一种控诉,因为是中国的封建制度把一个想活下去的女人逼到这种程度。
”[1]然而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丰乳肥臀》是一部抹黑女性形象的作品?因为这部作品中存在着大量与传统观念相背离的女性形象:“玉女”向“欲女”的转变、作为“玉女”无法存活的命运……真相往往令人无法接受,看似寻找理由的逃避似乎也就应运而生。
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的完美女性形象典范用《仪礼•丧服》中的“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
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2]以及《周礼•天官》中的“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言审“丑”之下的审美人生观构建——以《红高粱》《檀香刑》和《丰乳肥臀》为例莫言是当代文坛最活跃的作家之一,在他的身上有许多标签也有不少争议,尤其是在美学、道德、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
但不得不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争议,才让我们看见了莫言作品下透露的“文革”之后新的语境下的反抗,以及在受到西方现代文学思潮影响下,莫言所做的一种创新的探索和创新,这对美学的发展也是意义重大,尤其是莫言小说中对审丑的表述。
1 莫言小说对丑的展现读莫言的小说你会发现,小说中不管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都展现了一种原始的生命狂欢以及对苦难生活的或麻木或焦躁的感觉。
由于他作品中对“审丑”的展现颇多,对于“审丑”的理解和研究也就颇受专家所关注。
“丑”作为审美对象,一开始是不为人所接受的,直到雨果所写的《巴黎圣母院》出世,所带来的美丑对照原则的艺术观将“审丑”带入了对美的审视中,正视并突出了丑的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对“审丑”价值的探讨,认为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人们进行审美活动的领域也不断扩大。
许多过去被认为不可能进行审美的对象和领域(例如丑、荒诞等),现在几乎全都成了审美对象,进入审美领域。
”①它体现了在异化世界中人们对当下世界的一种反抗,表达了人们精神上的困顿。
莫言文中首先是道德伦理方面的丑。
像是《丰乳肥臀》中的上官来弟。
她先后嫁给沙月亮和孙不言,但孙不言的变态使她从鸟儿韩身上找到了慰藉,从而生下鹦鹉韩。
在这三段恋情中我想她与鸟儿韩的结合是最为人所争议的,鸟儿韩是“鸟仙”的未婚夫,当初他们二人的恋情令人惋惜,还没回过味就发生姐姐与妹夫私通着实令人难以接受。
这是他们违背了传统的道德伦理的要求所体现出来的丑,可是你却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发展,却又理所应当,那么具有审美意味的淋漓尽致的快感(或是痛感)。
他们俩都是在由于自己的经历而让他们在精神极度困苦的情况下,而走到彼此身边产生感情,相互慰藉。
他们的感情“像沼泽地里的罂粟花,虽然有毒,但却开得疯狂而艳丽。
”②《红高粱》中我爷爷和我奶奶的爱情也是不符合道德伦理的丑。
“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
”③我爷爷是王八蛋里的英雄,我奶奶是可爱的荡妇,他们是最美丽的却也是最丑陋的,因为他们的结合是不合规矩的,却又让人为他们的结合所震撼。
尤其是我奶奶她在年仅十六岁时就被贪财的父亲“卖”给麻风病人为妻,所以在回家省亲被人“劫持”时,她“无力挣扎,也不愿意挣扎。
三天的新生活,如同一场大梦惊破,有人在一分钟内成了伟大的领袖,奶奶在三天中参透了人生禅机。
”④婚后生活让向往爱情、渴望浪漫的凤莲一下明白了现实,由此她向天发问:“天,什么叫贞节?什么叫正道?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⑤天没有回答她的问题,所以她按照她自己的方式而活,活出她“多姿多彩的红高粱般的生活”。
除了道德方面的丑还有一方面是审美外观上的丑,或者说是不和谐。
莫言对丑的描写可谓是淋漓尽致,给人的感观带来极大的挑战,使人不由自主地感到恶心、恐惧、肮脏。
像是《檀香刑》中对凌迟处死的描述“面对着的活生生的人不见了,执刑柱上只剩下一堆按照老天爷的模具堆积起来的血肉筋骨。
他猛拍了钱雄飞的心窝一掌,打得钱双眼翻白。
就在这响亮的打击声尚未消失时,他的右手,操着刀子,灵巧地一转,就把一块铜钱般大小的肉,从钱的右胸脯上旋了下来。
这一刀恰好旋掉了钱的乳粒,留下的伤口酷似盲人的眼窝。
”⑥这样血淋淋的令人恶心的场景,不是普通人能够接受并欣赏的来的,甚至能够欣赏这样场景的人,大多是会被称为变态,可也就是这样的描写,在给人不舒服恶心的同时却又不得不承认,在作者笔下通过对人物、场景、动作以及细节描写下,有着一种奇异的美感,让人恶心的同时让人不自觉地陷入审美中去。
莫言通过对“丑”的书写,向我们展示丑的另一层美,正是这种化美为丑、以丑为美的写作手法让莫言的审美观、文学受到诸多质疑。
可也正是莫言这独特的写作手法,将美与丑相联系,且不是以往的那种用丑来衬托美的手法,而是美丑融合的手法,使得莫言的审美人生观凸显出来而不同于其他人。
2 莫言在审丑中展现审美人生观莫言作品对“丑”的大量描写,其实展现了莫言作为作家对发人深省的任务而做出的努力,作品中的“丑”展现了他在生活中、文学创作中对审美人生观的思考与反思。
2.1 人生意识的展现莫言作品中人物自我意识的显现往往是通过自虐的方式展现出来的。
像是《檀香刑》中的孙媚娘就是自虐却也是自我意识显现的标志性人物。
从小说开篇的第一章“眉娘浪语”中就可以比比皆是地读到暴力自虐的内容,在孙眉娘这个青春貌美的农妇的心理活动中,她过往所经历过的,或是自己凭空幻想的,都没有什么很好的记忆,让人不免唏嘘这么好看的女子,命运却是如此多舛。
但即使是这样苦难的生活,孙媚娘依然没有放弃,就像她渴望和钱大老爷共度春宵,其实也是对命运不公的反抗,一种自我意识的崛起。
命运让她嫁给了赵小甲这么不中用且丑陋的男人,可她依然渴望有钱大老爷那样的人来与她结合。
孙媚娘无法控制自己并且也没有其他的办法能够摆脱这样的局面,所以她只好一边和钱大老爷好陷入最美好的爱情的自我欺骗中,一边活在对自己所作所为的不耻,以及明白他二人不过是各取所需。
她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作为,并且曾经也想过摆脱这种不尴不尬的局面,这也就是她自我意识的觉醒了,可是在各种不可抗拒、不可预料的因素下使得孙媚娘自我意识绽放的光芒不够明显。
能看出莫言虽然在文中大举写“丑”可也不是胡乱写作,在他的审美人生观中“审丑”其实才是最为重要的,能够“审丑”才能说是会审美。
相比较于审美,审丑其实更能够表现出人生意识的展现,人的生活应当是一种有意识的自由的生活,审丑更能激发人们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说在莫言作品中,“审丑”只是渠道,目的是让人能够激发自我意识、正视自己所思所想。
2.2 人生价值的追求美是人生的最高价值之一,最理想的人生也是最美的人生。
母亲上官鲁氏一生都在为儿女付出,她曾经也幻想过自己婚后的美好人生相夫教子、孝敬公婆。
可世事难料由于她生不出来儿子,之前的一切美好生活一去不还,对未来的憧憬也就成了泡沫,任人打骂,成为了一个没有价值生不出儿子的人。
上官鲁氏为了证明自己可以生,是个有价值的人,四处借种真真是“做贞洁烈妇,就要挨打、受骂、被休回家;偷人借种,反倒成了正人君子。
”⑦钱夫人并不是真的如“天上下凡”的美人,她只是出身名门却因家族渐衰而下嫁钱丁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子。
钱夫人有官家女子的气度、才智和眼界,钱丁重病她会让孙媚娘与其见面开导他。
在钱丁因孙丙的事意志消沉时,她会给他鼓励和出路,“若能发扬蹈厉,解救人质,并趁机擒获孙丙,必将引起袁大人的重视,非但能开结处分,而且必将受到重用。
”⑧在他因为一个普通女人而糊涂时也毫不留情地指责。
同时也有小女人的嫉妒、心机和阴狠,在“看夫人”前她便已经知道孙媚娘与钱丁之间的猫腻,所以她蒙面,且“似乎无意地将长裙往上撩了撩,显出了那两只尖尖的金莲”⑨,因为她知道孙媚娘的“弱点”。
从这些可以看出钱夫人未必美貌,可是却做到了真正的妻子的职责,体现了作为正妻的价值。
上官鲁氏和钱夫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追求自己的价值,或许很鄙夷却也让人不得不佩服她们的勇气。
这或许也是莫言塑造这么两个人的原因,她们追寻自己价值的方式或许丑陋,但即使这样都能够不断追求价值,何况远比她们好的我们。
3 莫言审美人生观中审丑的启示关于丑的研究莫言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根据以往的研究丑的意义有那么几种:首先,丑反映出现代人们精神的困苦、迷惘和异化,要想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丑在拯救灵魂方面的功用可不小;然后,丑能够突破传统审美的桎梏,给人以审美陌生化的感觉;最后,丑其实也是精神自由的一种表现形式。
莫言对于丑的认识,让我们在此基础上也有了更深的思考。
首先,一个完整世界的构成缺不了各种互相对立,却又互相联系、融合的事物。
也就是说完整的世界中美与丑是共存的。
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矛盾和冲突,之所以看着是和谐的是因为各种力量的调和,也就是说真实的世界善恶美丑共存。
莫言对丑的重视,以及他所体现的美丑融合美学观念都体现了莫言对于微小事物的认真对待。
《檀香刑》中孙媚娘和钱大老爷的事虽是不符合道德伦理的丑,却并没受到民间百姓的谴责,究其原因恐怕也是因为莫言所写的内容与表现出来的价值,都是深植于民间的,不管美丑它的本来面目就是如此,不容曲解。
其次,中国的文学到“文革”时期到达了巅峰,这个巅峰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对英雄革命人物的描写太过极致。
极致的美或丑,都不是文学艺术作品的正确发展道路,一边的极致会导致另一边的缺失,人的精神生活也会单调失去平衡。
人必须是感性和理性的融合体,而非从属哪一方的傀儡。
然后,美与丑的存在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
他们是同一事物的两面,并且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表现,他们会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换,却也是对立统一的。
像是《红高粱》中的我奶奶和我爷爷,他们是值得尊敬的同时在他们身上也有许多不好的言论。
尤其是我奶奶,她在那样一个时代以女性的身份展现出“我的身体是我的,我为自己做主”的独立性,不是一般女子可以做出的。
最后,莫言虽对丑做了很多的描写,但却是对“真”的追寻和探索,因为他不回避丑,直面丑所带来的各种难看、尴尬。
因为这些是真实的,有的来自现实,有的来自历史,有的来自自然,有的来自社会。
比如《檀香刑》中对五花八门刑法的描写,就是来自历史的真实。
这就是莫言以丑对真的探索,展现了直面真的态度。
莫言的审美人生观在他通过丑对真的探寻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人之所以审美是为了达成完整的人,而要想成为完整的人就不能只看到美的东西,以美审美,还需要看到丑的东西,以丑审美。
美与丑相互对立,但是如果能够对二者进行审美并且是在一种和谐的环境下,那么人的审美状态,甚至是审美境界都能达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对于达成完整健康审美的人的目标也就更进一步。
当然莫言将丑与美放到同等的位置这对美学的发展研究,以及艺术的发展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