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美学的理想范型与审美人生

合集下载

宗白华《美学散步》读书笔记

宗白华《美学散步》读书笔记

宗白华《美学散步》读书笔记宗白华《美学散步》读书笔记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宗白华《美学散步》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宗白华《美学散步》读书笔记1《美学的散步》,收录了宗白华先生关于美学和艺术学的论述及另外33篇小品文。

关于美学和艺术学的论述,是作者在大学期间给学生授课的讲稿,内容十分抽象,属于纯理性的范畴,其与物质可感的现实世界相隔甚远,是高度的概括,需结合具体的实体或放在具体的环境中去理解,非仔细研读而不能得其精要。

33篇小品文,有关于美与艺术的散论,有关于诗歌的通信,也有为书籍所写的序言和演讲辞。

涉及到美学和艺术领域的各个方面,诸如建筑、音乐、绘画、书法、诗歌等等。

宗白华先生精通美学和哲学,其对于艺术的探究,有自己独到的理论和建树,将美学和艺术的观点与社会生活和人性思想相结合,以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文字剖析了艺术与美和现世生活的关系,给人的精神世界吹去了一股清凉的风,带来了温和的美的享受。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从未停止过对美的追求。

远古时代人类就知道以树叶蔽体,知道在器物上雕刻花纹,说明人在天性中本能的就有美的意识和向往。

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人类对美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将美上升到了理论的层面专门来研究,可见,美不单是一种艺术上的实践,更是一种理论意义上的建构。

从表现美,到以美的理论来指导美的实践,在这个相互作用交替往复的过种中,人们提升了对美的认识,领悟了美的本质。

个体意识的觉醒必将影响到群体,既而推动整个人类意识的进程。

美就是这样生发而来的,它不断的以新的形式出现,不断的得以校正和发展,成为一个又一个历史时期的印迹。

可以这样说,美丰富了历史,也丰富了人类的心灵。

谈到美,必然离不开艺术。

艺术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以生存必需和本能为基础上的人类精神的高地。

在这个高地上,人类能够体验和感觉到生命的快乐,进而醒悟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发现生命之美塑造审美人生_读宗白华_美学散步_

发现生命之美塑造审美人生_读宗白华_美学散步_

理论研究ART EDUCATION RESEARCH摘要:艺术化的人生是每一个渴望追求内心宁静与回归自然的人正在追求的一种境界,宗白华先生的一生都在追求人生的艺术化。

读宗先生的文章便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生命中美的细节的感悟。

笔者着重探讨了如何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踪迹及发现美在提升人生境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审美美的踪迹内心世界人生境界哲学中讲的美,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不能离开具体事物而单独存在。

美存在于客观事物中,客观存在的美,是要靠心灵去发现的。

宗白华先生说:“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

”美对于你的心,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

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双发现美的眼睛就是内心美的体现。

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美的,都有积极的一面,要看你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它,以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个事物总会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培养和锻炼一颗细腻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是非常重要的。

你的心可以发现人生、社会、自然中的美的对象,“美”对于你是客观的存在,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

你的意志只能指使你的眼睛去看它或不看它,而不能改变它。

你所要做的就是训练你的眼睛更深一层地去了解、认识它的美。

你的内心的美要具体地表现在形象里,别人才会看见你的心灵的美,这样你才能真正地、切实地、具体地展现你心里的美。

内心世界的美只有以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方式表达出来,才能被众人所感知。

艺术家们就是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展现他们内心世界的美。

宋元时期的山水、花鸟画画家所写的自然生命,集中在一片无边的虚白上。

在这一片虚白上幻现的一花一鸟、一树一石、一山一水,无不体现出画家们无限的深意、无边的深情。

宗白华十分认同伟大的诗人、思想家歌德,宗先生说:“不只是在他文艺作品里表现了人生,尤其在他的人格与生活中启示了人性的丰富与伟大”,“他的生活是他最美丽、最巍峨的艺术品。

美术有它特殊的宇宙观与宇宙情绪为...

美术有它特殊的宇宙观与宇宙情绪为...
交融;其次是他的美学研究证明了一种新的美学理论形态——诗化美学——的
存在。这是一种与工具化理性化为特征的哲学美学明显不同的美学理论形态。
关键词:宗白华文化取向 同情意境诗化美学
Abstract
In 20th century China esthetics history,Zong Baihua is a flag.He knows well the western classical philosophy,esthetics and artistic,however in front ofthe formidable object,he has not lost;He to Chinese classical art esthetics,traditional culture energetic sentiment to deep,but he is not constantly conservative,defends stubbornly the tradition.In listening respectfully in the western process,he has discovered the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spirit perfection and the beauty.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from three parts to Zong Baihua's esthetics thought.First,The cultural orientation of zong Balhua's esthetics thought.Mainly elaborates three questions:zong Baihua's cultural value orientation;Zong Baibua's culture thought characteristic;The influence of his culture value orienta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is esthetics.the goal is to clarify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terminus ofhis esthetics theory,Zong Balhua's cultural thought has affected his afterwards academic orientation;Second,has evaluated the core of Zong Baihua's esthetics thought emphatically,namely,the esthetics concept of sympathetic and the profoundly realization to Dan in his artistic conception theory.These esthetics thought are established under the premise which profoundly realizes to the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therefore presents the bright Chinese characteristic.Third,longitudinal carefully examine Zong Balhua's esthetics thought from China and the West contrast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First is his unique esthetics research way,namely the Chinese tradition way of ”witnesses but said saves”,the philosophy esthetics which founds with Kane and Hegel compares,Zong Baihua's research way and the Chinese culture tradition union is in perfect harmony;Next is his esthetics research has proven one kind of new esthetics theory shape——

宗白华美学语录

宗白华美学语录

宗白华美学语录
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先行者和开拓者,他的美学思想深入浅出,独具一格。

以下是一些宗白华的美学语录:
1. “美是生命的体验,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2. “艺术是生命的象征,它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


3. “中国艺术的精神在于淡泊、灵启,它塑造了一种生活方式,使人们能够领略生活的美好。


4. “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使人们在与世界的联系中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价值。


5. “艺术家的任务不仅是表现自己,更在于表现生命,表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6. “美学的研究不仅是理论的,更是实践的;它不仅是学术的,更是生命的。


7. “中国美学强调‘意境’,即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出人生的境界和宇宙的真理。


8. “人生在世,要追求美,就要投身于艺术,让艺术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


9. “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揭示了人类生活的内在规律。


10. “艺术家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要把生活中的美转化为艺术美,从而启发人们的审美情趣。


这些美学语录代表了宗白华的美学思想,强调审美活动、艺术与
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美学研究的重要性。

这些思想对于理解中国美学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宗白华美学

宗白华美学

宗白华美学
宗白华美学是中国著名哲学家宗白华提出的一种美学理论。

宗白华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美的规律以及美的创造和欣赏的学科。

他通过对中国古代经典文学、艺术和音乐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美的认知和感知的观点。

宗白华美学的核心概念包括“意境”和“符号”。

他认为,意境是
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境界和情感状态,是观者在欣赏作品时所体验到的情感共鸣。

符号则是作品中所使用的各种视觉、听觉等感官形式的表征。

宗白华认为,意境是符号的内核,符号是意境的外在呈现。

在宗白华美学中,他注重探讨艺术作品的内在内涵和审美价值,并力求通过审美体验来达到心灵的升华和人格的提升。

他强调艺术作品要具备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才能触动人们的情感共鸣,产生深刻的审美体验。

宗白华美学的影响可见于许多中国当代艺术家和美学家的理论观点和创作实践中。

他的美学思想对于中国艺术研究和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为中国艺术界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宗白华的美学观点

宗白华的美学观点

宗白华的美学思想
哎呀,说起宗白华老先生的美学思想,那简直是深邃得跟咱们四川的九寨沟一样,美得让人心醉,又琢磨不透嘞。

宗白华啊,他讲的那个美学,不是那种浮在面上的花花肠子,而是深入到骨髓里头去的那种韵味。

他说美,不光是眼睛看到的那些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更是心灵里头那份对世界的感悟和体会。

就像咱们四川人喝茶,不光是品那茶水的香,更是在品那份悠闲自在的心境。

他讲“意境”,我就觉得跟咱们四川的竹林小道差不多,走进去,空气里都带着一股子清新脱俗的味儿,心里头那个舒坦,简直没法用言语来形容。

宗白华说,艺术就是要创造出这种“意境”,让人看了、听了,心里头能起涟漪,能跟作者的心意相通。

他还讲“生命律动”,嘿,这我就想起了咱们四川的变脸,那脸谱一换,就像生命里头的喜怒哀乐,瞬间就变了个样儿。

宗白华说,美就是生命的律动,就像咱们的心跳,有节奏,有力量,又温柔又坚韧。

总而言之,宗白华的美学思想,就像咱们四川的火锅,麻辣鲜香,啥子味儿都有,但归根结底,都是那股子让人回味无穷、念念不忘的劲儿。

你要真想去琢磨它,嘿,怕是要像咱们吃火锅一样,慢慢品,细细尝,才能品出其中的真滋味来。

论宗白华合的美感思想

论宗白华合的美感思想

论宗白华合的美感思想论宗白华合的美感思想宗白华合(1899-1985),原名庄子华,字可芳,号白华,山东曲阜人。

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文化学者,素以“白话文学”而闻名。

宗白华合的美感思想可以用以下的四个关键词来描述:个性化、开放性、实用性和民族性。

个性化宗白华合强调在美的存在中体现人的个性。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美感,因此,美的存在不仅在于一种外在的、客观的存在,而且还在于个体视觉、听觉、触觉等感性经验内在的认识和感受。

他强调感性经验的个性化,并强调个性化的艺术表达,这是他的一个重要贡献。

例如,他在《我的文化问题观点》一文中写道:“一个人在对于对方的感受和自身的品格上发现冲突时,就应该毫不犹豫地表明自己的异己和个性”等等。

开放性宗白华合强调开放性,他认为美是一种开放的现象,它需要通过交流、沟通与分享观念、经验和创意来实现。

因此,在他的美感思想中,他很强调文化的开放性和融合性。

例如,他认为文化在历史上的传统是很重要的,但是文化的继承必须从历史、地域、民族和阶级条件上进行审视,不能纠缠于传统的束缚中。

他在《文化自觉与文明建设》一文中写道:“做新事必须坚持一些原则,但重要的是不要动摇及违背开放、民主和多样性的原则”等等。

实用性宗白华合认为,美不但是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渠道,也是实践和生活的一部分。

他追求的是艺术与人的生活实践的结合。

他强调艺术的实用性,并认为艺术不应该是仅仅为了审美而存在的,它应该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他在《论评价艺术好坏的鉴别标准》一文中写道:“艺术的价值是与它为人生活服务的能力有关,任何单纯从技巧上、结构上,或内容上来评价它的都是陈腐的”等等。

民族性宗白华合认为民族文化在文化传承和重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为民族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是当地和民族历史、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宗白华合认为,只有通过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科研课题论文:宗白华文艺美学思想的现代转型及其意义

科研课题论文:宗白华文艺美学思想的现代转型及其意义

美学论文宗白华文艺美学思想的现代转型及其意义在现当代美学开展的长河里总有一个名字让我们为之振奋,虽然他只留给了我们一本论文集、一本诗集和一册译文集,但这一切足以让他声名远播,他就是一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

宗先生以他融汇贯穿的中西比拟,注重感悟的规律探寻,深入骨髓的生命沉思,雅俗共赏的诗话语言等一系列个性在美学殿堂上独树一帜大放异彩。

宗白华先生的文艺美学思想发端于20世纪初叶,中国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

面对时代的困惑和动乱,他重新复活了中国古代以老庄周易诗画为典范的美学精神,用独有的散步理论对转型时代做出回应。

在这样一个人性与文化冲突的时代里,宗先生能把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与西方现代的哲学结合起来,既不彻底否认传统,也不盲目追求西方现代新奇理论,而是以19世纪西方美学为参照,立足于中国传统思想,将中西理论完美的结合起来。

他通过中西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反复比拟,揭发了中国艺术不同于西方艺术的独特意蕴,由此上升到哲学和宇宙的高度。

纵观宗氏美学,他独有的生命本体论,比拟的方法论及文化视野的立足点等一系列理论形态上建构的观点都是对其转型时代做出的最强烈的答复。

本体论、方法论和立足点正是表达了宗氏美学在转型时代的精髓所在,它对美学史上的影响也是意义深远。

而宗氏美学在转型时期究竟是怎么表现的呢?还得在以下三方面详细探究。

一、“生命美学〞的本体观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是生命的美学,他的美学观处处表达出对宇宙和人生的关心、沉思和体验。

“生命〞是宗氏美学思想的灵魂,是否表现了生命,展现了生命的内在气韵和风格,是他衡量美,寻找艺术的关键要领。

所以他认为,“美〞所表现的是生命的内核,是生命内部最深层次有生动条理的情调。

这正和现代美学展现的生命美做到了很好的衔接。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里谈到艺术的空灵时,认为“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

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

〞在论虚与实时认为“虚与实的辩证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才能真实的反映有生命的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学院学报2011年第13卷第6期2011年12月黄山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angshan UniversityVo1.13,NO.6Dec.2011宗白华是我国著名美学家﹑诗人兼哲学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早在其青年时代,人和人生的问题就一直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他试图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最完美的生活方式,因此,他提出了用“唯美的眼光”看待生活和“艺术人生观”的人生理想。

“为人生”是他研究美学的初衷,也是其美学的最高旨归。

这种“艺术人生观”的思想在其后的发展当中逐渐清晰具体,为此,宗白华从西方寻找到歌德,从中国寻找到晋人作为其审美理想范型。

前者的进取精神和后者的超然精神在宗白华这里达到奇异的和谐和统一,并实现了审美人生的理想。

一、审美人生的最初构想———艺术人生观的确立1920年3月宗白华发表了一篇题为《青年烦闷的解救法》的文章。

他在文中提出要用“唯美的眼光”或“艺术的人生观”看待生活,并把它们作为青年烦闷的解救方法之一。

所谓“唯美的眼光”“就是我们把世界上﹑社会上各种现象,无论美的,丑的,可恶的,龌龊的,伟丽的自然生活,以及鄙俗的社会生活,都把他当作一种艺术品看待”,[1]194只有这样内心才会淡然,烦闷也可以随之消解。

宗白华提出的这种“唯美的眼光”或“艺术的人生观”不仅仅在主观上可以缓解人们内心的各种压力和苦闷,在客观上,这种“艺术式的人生观”还能有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艺术修养,“高尚社会人民的人格”。

在接下来发表的《新人生观问题的我见》一文中,宗白华说道:“我们现在的责任,是要替中国一般平民养成一种精神生活﹑理想生活的‘需要’,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以外,还希求一种超现实的生活,在物质生活以上还希求一种精神生活。

”[1]219这种“精神生活”就是他说的科学的人生观与艺术的人生观。

在他看来,艺术的人生观较之科学的人生观更加适宜。

宗白华给艺术的人生观下了如下定义:“什么叫艺术的人生观?艺术的人生观就是从艺术的观察上推查人生生活是什么,人生行为当怎样?”接下来,他又为艺术的人生态度做出解释:“什么叫艺术的人生态度?这就是积极地把我们人生的生活,当作一个高尚优美的艺术品似的创造,使它理想化,美化。

”最后总结道:“艺术创造的作用,是使他的对象协和、整饬、优美、一致。

总之,艺术创造的目的是一个优美高尚的艺术品,我们人生的目的是一个优美高尚的艺术品似的人生。

这是我个人所理想的艺术的人生观。

”[1]222从中可以看出,宗白华从研究哲学的最初就开向丹(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湖南衡阳421008)宗白华美学的理想范型与审美人生摘要:宗白华在其美学生涯中,一直致力于实现一种审美化的生存,在追求这种审美人生的过程中,他从中西方的文化中分别寻找到晋人和歌德作为其审美理想范型,以此为出发点,建构了其独特的美学理论,并将之融入到人生实践之中,从而实现其审美人生的理想。

关键词:宗白华;审美理想范型;审美人生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47X(2011)06-0028-04收稿日期:2011-04-15作者简介:向丹(1977-),湖北恩施人,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美学。

第6期始了对于人和人生问题的探讨和思索,并提出了“艺术人生观”的理想,这个思想影响了他的整个美学生涯。

从这个初衷出发,他在西方寻找到了歌德,在中国寻找到了晋人作为他的审美理想范型,他们的自由精神和人格魅力影响了宗白华的一生。

一方面,他的艺术人生观在歌德和晋人身上得到了印证;另一方面歌德精神与晋人风度又丰富和拓展了他的这一审美理想,二者互为借鉴﹑互证互释,对他的审美人生的实现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宗白华的审美理想范型1.歌德的人生启示1932年3月,在歌德的百年忌日上,宗白华写下《歌德之人生启示》,这篇论文是他对歌德精神长达12年思索和研究的结晶,在此后漫长的岁月中,歌德精神犹如一盏明灯一直照亮着他的人生旅程。

歌德的人生到底给了宗白华什么样的人生启示呢?首先,在歌德身上体现出一种动态的对“生命本体”的肯定。

所谓“生命本体”即主体的个性、情感和意欲。

宗白华认为,歌德在近代文化史上的意义,正是在于“他带给近代人生一种新的生命情绪”,[2]5这种“生命情绪”就是对“生命本身价值的肯定”,“一切真实的、新鲜的、如火如荼的生命,未受理知文明矫揉造作的原版生活,对于他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东西。

”[2]6歌德在这种生命价值的热烈追寻中对于生命之“动”的体验,更是震撼了宗白华的心灵。

人生的一切追求和价值,生命的所有真谛和意义,都是从生活的无尽流动变化中获得一种和谐的形式,生命力在这种活动中冲破一切僵固,得以自由的发展,这就是宗白华在最初的人生经历和致思过程中所强调的,它在歌德身上所发现的正是这种精神。

在宗白华看来,歌德给予了我们一种积极的﹑充满创化与诗意的人生,他的人生充满了“扩张与收缩,流动与形式,变化与定律”;他所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情感的奔放与秩序的严整,是纵身大化中与宇宙同流,但也是反抗一切的阻碍压迫以自成一个独立的人格形式。

”他对于生命的肯定“生命本体”同时也是歌德艺术创作的源泉:“他一切诗歌的源泉,就是他那鲜艳活泼、如火如荼的生命本体。

”[2]11其次,歌德生活的丰富性展示了一个完整、鲜活的人生。

宗白华一直向往一种积极的﹑丰富的人生,在歌德这里他看到的正是这样一种生活。

他认为歌德的人格和生活极尽了人类的可能性,他的一生所追求的就是:“如何从生活的无尽流动中获得谐和的形式,但又不要让僵固的形式阻碍生命前进的发展。

”[2]11他的一次次逃走,一次次负心使他有机会尝遍各种各样的生活,经历生命中所有的变化,“每一次逃走,他新生一次,他开辟了生活的新领域,他对人生有了新创造新启示。

他重新发现了自己,而他在‘迷途’的经历已丰富了深化了自己。

”“他的生活情绪不停留地前进使他不能不负心,使他不能安于一范围,狭于一境界而不向前开辟生活的新领域。

所以歌德无往而不负心,他弃掉法律而投入文学,弃掉文学投入政治,又逃脱政治走入艺术科学,他若不负心,他不能尝遍人生的整个境地,完成一个最人性的人格。

”[2]101920年3月宗白华发表了一篇名为《怎样使我们生活丰富?》的文章,其中有一段极其精彩的话:我们的情绪意志的表现是在“行为”中,我们只要积极奋勇地行为,投身于生命的波浪,世界的潮流,一叶扁舟,莫知所属尝遍着各色情绪细微的弦音,经历着一切意志汹涌的变态。

那时,我们的生活内容丰富无比。

再在这个丰富的生命的泉中,从理性方面发挥出思想学术,从情绪方面发挥出诗歌﹑艺术,从意志方面发挥出事业行为,这不是我们所理想的最高的人格么?[1]209宗白华的一生都是在对这段话进行阐释和实践。

他自小酷爱自然,畅游自然山水,体验着自然给他带来的欢欣和愉悦;青年时代,由学医转向了哲学和艺术,开始了一种新的学术生涯;稍后,又游历了哲学美学的故乡———德国,接触了一种渴望已久的﹑全新的异域文化;回国后,却又发现中国传统艺术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转而致力于对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的研究……这正是他理想中的生活,他的人生在这种不断的变换中逐渐充实和丰富起来。

在宗白华看来,这种丰富无比的生活,极尽了人生的各种形态,包涵了人生的一切可能,就是一种审美的人生。

2.晋人的人生启示1940年,宗白华在《学灯》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的文章。

对于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宗白华在注释中作过这样的说明:魏晋六朝的中国,史书上向来处于劣势地位。

向丹:宗白华美学的理想范型与审美人生29··黄山学院学报2011年鄙人以此希望给予一新的评价。

秦汉以来,一种广泛的“乡愿主义”支配着中国精神和文坛已两千年。

这次抗战中所表现的伟大热情和英雄主义,当能替民族灵魂一新面目。

在精神生活上发扬人格底真解放﹑真道德,以启发民众创造的心灵,朴俭的感情,建立深厚高阔﹑强健自由的生活,是这篇小文的用意。

环视全世界,只有抗战中的中国民族精神是自由而美的了![1]269这段文字不仅仅是对整篇文章的最佳注解,而且对研究宗白华的审美人生美学思想的形成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宗白华曾经就对《世说新语》的理解,用这样几个字概括晋人之美:简约玄澹、超然绝俗。

正是这种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人格成为他审美人生的范型。

晋人的一个最值得肯定的地方就是对自我价值的发现和肯定。

他们欣赏人格个性之美、尊重个性价值。

身处乱世的晋人,现实社会的残酷和黑暗与自身内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往往让他们感到矛盾和痛苦,但晋人酷爱自己精神的自由,这种精神上的真自由、真解放,让他们的“胸襟一朵花似的展开”。

这种具有独立价值的“人”反映在实际中,就是他们的“一往情深”。

对情感的强调在晋人这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自由生命的肯定、对审美人生的向往、对理想人格的推崇都体现了他们的一往情深。

这种真挚﹑浓烈的情感让晋人的生命充满了生机和意趣,充满了对美好人生的深深的眷恋、对世界万物的无限的同情、以及对自身的一种无奈和悲哀。

正是晋人“对宇宙人生体会到至深的无名的悲哀”,使他们有了一种悲天悯人的大情怀。

这种具有独立价值的“人”反映在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对于汉儒以来的“乡愿主义”的反抗。

两千多年前,孔子确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仁”在孔子这里同时也是道德的最高标准。

但是自汉儒以来,一种在表面上自诩为“仁”的伪道德观出现了,这就是被孔子称为“乡愿”的“小人之儒”。

他们抛却了孔子“仁”的内涵,反其道而行之,使得“乡愿”满天下。

崇尚真性情﹑真血性的魏晋人是无法接受这种虚伪的,他们以“仁”的另一种方式———狂狷来反抗汉代以来弥漫社会的庸俗主义、妥协主义、折中主义、苟安主义。

宗白华说:“魏晋人以狂狷来反抗这乡愿的社会,反抗这桎梏性灵的礼教和士大夫阶层的庸俗,向自己的真性情,真血性里发掘人生的真意义,真道德。

他们不惜拿自己的生命、地位、名誉来冒犯统治阶级的奸雄假借礼教以维持权位的恶势力。

”正是因为如此,宗白华由衷地称赞他们“是一班文化衰堕时期替人类冒险争取真实人生真实道德的殉道者。

”[2]283自然美的发现是魏晋时代美学的又一次突破,晋人对自然山水的欣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艺术思想和艺术创作,成就了他们的艺术心灵。

自然美的发现源于人的自觉,晋人将他们的深情也同样赋予了自然,这种深情是他们发现自然美的契机和源泉,也使得人与自然达到一种天然的亲和状态。

自然山水并不是一个僵化的客观存在物,而是和我们一样具有生命和灵气的鲜活的对象,正因为如此,晋人笔下的自然山水因为有了人的情感而虚灵化﹑情致化了。

宗白华说:“晋人的美感和艺术观,就大体而言,是以老庄哲学的宇宙观为基础,富于简淡﹑玄远的意味,因而奠定了一千五百年来中国美感———尤以表现于山水画﹑山水诗的基本趋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