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美学思想简介及流云小诗欣赏PPT课件
宗白华讲稿 美学

宗白华讲稿第一部分美学之对象与研究方法美学讲什么?美学能否成立为独立之科?自亚里士多德时即开始研究此学,至今千余年,仍无大进步,故时常有人怀疑之。
美学之对象——美可分两方面研究:Ⅰ.人生方面:人生对于世界有三种态度1.理智的科学家;2.实行的政治经济家;3.美的态度:a.赏鉴的态度:(1)自然的美;(2)人为的美——艺术的美及衣服宫室等实用工具的美。
b.创造的态度:人于理智生活、实行生活之外,又必有美之生活,宇宙即有此事实,吾人即须加以研究也。
Ⅱ.文化方面:人于创造物质、文物、学术、社会之外,又创造美的各物,此实自原始人类已有之,于人生并无大用,乃完全系余力之创造,用以满足美感者,如教堂、雕刻……是也。
此为自有文化以来不可否认之事实。
人生有美的生活,民族有美术品的文化,皆为美学研究之对象,并非全然空洞无物也。
研究美学之方法研究美学之方法——四个问题:1.分析美感,如美之种类,美之根源及原质等。
2.美的创造。
a.人类对于美的创造之历史及其动机如何;b.民族心理学上的——此种材料比较不多,故不如a条为重要——创造美的过程,内包天才等问题。
3.艺术之本身——此问题与第二问题有关:a.初民之艺术品;b.后来艺术家的作品,或是模仿自然,或是表现宇宙观对社会的景物。
艺术品为何物?即客观的研究事实也。
风俗不同,材料不同,时代精神不同,东西方向不同,都承认为艺术品,故知必有相同之点也。
美学的东西未必是美的(aesthetic系广义的美)。
艺术品的分类——艺术的种类为图画、雕刻、诗歌、音乐、跳舞、戏剧、建筑等等。
有人分诗歌等为内心的美,建筑等为形体上的美;空间的美,如建筑、图画等,时间的美,如诗歌、音乐等。
4.美学的应用——即美学之位置如何?如何利用美术以施于教育?如何增加其价值以陶冶民族性?此等美育与文化极有关。
自来美学家全研究此四问题者极少,故不免偏颇,因之分派极多,有人注意其一点者,其解释艺术之起源,常以一己偏见而概其全体,如用心理学研究美学的全体是也;有人专注重艺术品,谓美学无用,因其找不出原则之故,此种态度,美学家皆反对之。
宗白华诗歌

宗白华诗歌
现代诗歌:宗白华的三首《流云小诗》赏析
小诗
生命的树上,
凋了一枝花,
谢落在我的怀里。
我轻轻的压在心上,
她接触了心中的音乐,
化成小诗一朵。
点评:这浪漫唯美、生动形象的诗句,出自著名哲学家宗白华先生笔下,寥寥数语即写出了诗歌的轻盈美妙。
其诗集《流云小诗》中的作品,即是此般感觉,带给人如春天里百花盛开的一簇簇美好。
诗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点评:作者的全诗以“灵感”两字贯通主旨,到底在什么地方能找到诗的灵感?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飘来流
水音!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这些都是大自然里常见的景物,所以这样的灵感无处不在,只要你有一颗能够倾听灵魂的声音就行了。
人生
理性的光
情绪的海
白云流空,
便是思想片片。
是自然伟大么?
是人生伟大呢?
点评:在《人生》这首诗中,宗先生强调人生是伟大的,它由理性、情绪和自然界的一切组成。
人贵在有思想。
那么,到底是自然还是人生伟大?留给我们深深的启迪和思考。
我想:人是很复杂的,有思想、有志向、有情感,对世间种种也是在不断揣摩和体验,对于万物而言,人是伟大的;对于宇宙而言,人又是渺小的。
45上海大学美学原理 第七讲 美学散步PPT课件

莱辛
《拉奥孔》
爱克曼辑录的
《歌德谈话录》
黑格尔
《美学》
维柯《新科学》
克罗齐
《美学原理》
《西方美学史资料编》
21
朱先生的西方美学史研究成果
二.《西方美学史》(上、下卷) 1.特色:精确、深刻、耐读 2.形成特色的原因: (1) 直接依据原始资料和原著; (2) 运用历史主义的方法,把美学家
*诗集:《流云》
*《三叶集》 与郭沫若、田汉合著通
讯集
*注: 编过两本《中国美学 史资料选编》(60年代)
可惜在文革期间散失了
★29
诗集《流云》的序言:
当月下的睡莲还在轻睡的时候, 东方的晨星已渐渐的睡了。 我梦魂里的心灵, 披了件辞藻的衣裳,踏着音乐的脚步, 向我告辞去了。我低声说: ‘不嫌早么?人们还在睡着呢?!’ 他说:‘黑夜的影将去了, 人心里的黑夜也将去了! 我愿乘着晨光,呼吸清新的灵魂, 起来颂扬出生的太阳。’
_陶渊明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
_杜甫
“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
_李白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_辛弃疾
19
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朱先生把物的形象称为意象。
“物本身的模式是自然形态的东西。物的形象是‘美’这一
属性的本体,是艺术形态的东西。”
20
一.西方美学经典 著作的翻译
柏拉图
《文艺对话集》
第七讲 美学散步
一 朱光潜先生的学术历程 二 宗白华先生的学术历程
一、朱光潜先生 的学术历程
二、宗白华先生 的学术历程
2
“散步”释义
“散步是自由自在、无
拘无束的行动,它的弱点 是没有计划,没有系统。” 宗白华 《美学散步》
浅析宗白华的《流云》小诗(一)

浅析宗白华的《流云》小诗(一)摘要:诗集《流云》在其微小的诗歌文体之内包蕴的是阔大的世界生活,有如夜观星火,渺渺小小之光遍布天宇,令观者收览众宇之物象。
缘于对中国古典艺术的深刻印象,作者体现在诗里的物、意充满着古典的艺术气息。
同时因其美学家的独特目光,对世界渺小物无限之美的挖掘,在《流云》小诗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物象;意境;“初发之芙蓉”一、创作背景和众多的书斋型学者一样,宗白华(1897~1986)度过的是单纯的学者、教授的一生,少有起落与波澜,平静得近乎平淡的一生,然而,平淡中自有其不平淡者在。
从21岁(1918)加入“少年中国学会”时起,宗白华便发愿为建设未来中国的新文化而奋斗终身。
在此后六十余年的漫长岁月里,他矢志不移,默默从事着他以为应做的那份工作。
他有意避开政治漩涡的裹挟,以边缘地带自处,不求闻达,甘于淡泊,唯独对他的学问——艺术境界的追求,至死难忘。
宗白华唯一的诗集《流云》初版于1923年。
作为非主流的小诗运动的殿军,这部诗集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并不显赫。
除了得到少数诗人和批评家的好评,《流云》在当时及其后的诗坛上似乎没有产生多大影响。
宗白华本人对这些诗作却十分珍视,1947年曾以《流云小诗》之名重版,1986年临终前,又将其全部收入文选《意境》。
宗白华曾以他的这部诗集得以复归而欣喜,希望读者将这些诗作当作实践之体验,与那些探究艺境的理论文章合而读之。
因此,这部诗作在他的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笔者试着对这部作品作些诠释。
美学家眼底下的花花草草尽显“美”之光,唯美是他们意识里的追求,其意在通过对美的发现进而对美的艺术审美,以至明静身心,清晰思想。
宗白华便是这样的美学家。
“宗白华对中国艺术研究的突出贡献,是发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美的两大类型,即‘错彩镂金’的美与‘初发芙蓉’的美。
而后者是中国古典艺术追求的最高美的境界。
”鲍照曾说谢灵云的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而颜延之的诗是“铺锦列绣,亦雕瑰满眼!”宗白华说:“这可以说代表了中国美学史上的两种不同的美感或美的理想。
《流云小诗》

•
人物观点
宗 白 华
《流云小诗》
• 诗集。宗白华作。1923年出版。收诗 四十八首。 • 表达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对自 然的热爱,对爱情的向往。 • 作品兼受中外诗歌的影响而不拘一格, 具有空灵而幽深的意境。
• • • • • • • • • 你 对 我 默 然 无 语 〃 我 在 此 独 立 苍 茫 你 长 梦 几 时 寤 < 你 沉 雾 几 时 消 < 怎 堕 入 长 梦 不 醒 的 迷 途 < 你 这 样 聪 慧 多 才 的 民 族 怎 蒙 了 漫 天 无 际 的 黑 雾 < 你 这 样 灿 烂 明 丽 的 河 山 祖 国 〃 祖 国 〃
流云小诗宗白华宗白华流云小诗流云小诗下载顾城流云流云小诗新浪美从何处寻流云
《流云小诗》
宗白华
中画 境 成 象 观 生《 学 “ 学 宗 心家 ” 艺 交 的 在美 大 融 的 白 ”诗 。 术 融 生 《学 师 贯 先 华 。人 他 之 互 命 美散 ” 中 行 , “ 将 所 渗 清 学步 。 西 者 字 艺 意 以 , 调 散》 著 艺 和 伯 术 境 为 成 与 步、 有 术 开 华 创 称 艺 就 客 》等 美 理 拓 , 作 为 术 的 观 中。 学 论 者 我 的 中 的 灵 的 指宗 论 的 , 国 中 国 “ 境 自 出白 文 一 被 现 心古意是然 华集代誉代 主先 美 为 美 之代 构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问 祖 国
欣
• 诗 •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赏
人生
理性的光 情绪的海 白云流空, 便是思想片片。 是自然伟大么? 是人生伟大呢?
:“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 ppt课件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
7
深入思考一
依据文本,为园林建筑下面几种空间处理方法
下定义。
格式: 是
的空间处理方法。
借景
分景
隔景
镜借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
8
借景:是间一处种理突手法破。原有空间的局限,把周围景色融入其中的空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
9
分景:是 风一 景种 分成运几用块长,廊造、成园园门中假曲山折、多墙变垣的等手,法把。一片
范文下载:
教案下载:
PPT图表下载: PPT教程: Excel教程: PPT课件下载: 试卷下载:
5
阅读与思考一
说说它们展现的是怎样的美学思想?结合文本加以 解说。
空飞间动之之美美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
6
阅读与思考二 宗白华先生是怎样论述自己的美学思想的?
1.中西对比 2.运用专业术语 3.引用古诗文
13
深入思考二
谈谈宗白华先生为什么引用大量的古诗 文?
• ①找论出证引观点用,的使诗论文据,更读充一实读。,想一想。
• ②使语言具有诗意,增强文学色彩。
?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
14
宗白华
哲学家、美学家、诗人。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 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著有《宗白华全集》及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 《艺境》等。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宗白华安吉县孝丰高级中学徐瑛静阅读与思考一说说它们展现的是怎样的美学思想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
2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浅析宗白华《流云小诗》的“冲淡”美

75南腔北调诗意思说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小诗以浅显易懂、富有哲理著称,抒写诗人瞬间的灵感,如璞玉般晶莹透亮,诗风大多清新自然,如同一股清风吹向了诗坛,在年轻群体中一时引起轰动。
宗白华的《流云小诗》无疑是小诗中的优秀代表。
诗人通过小诗表达了对宇宙、生命的看法,意味隽永、富含哲理。
《流云小诗》的这一特点被大家普遍认为和接受,但是细读《流云小诗》则会发现它在某些方面与古代文论《二十四诗品》中的“冲淡”美暗合。
“冲淡”美虽然是针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风格提出的审美范式,但是不可否认,它与现代小诗《流云小诗》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何为“冲淡”,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写道:“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
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1]。
其中前四句是对诗人创作心态的阐释,“素处以默,妙机其微”是说诗人以恬淡、静默的心境创作诗歌,以纯净的心态感悟体察宇宙。
“饮之太和,独鹤与飞”是说创作主体应吸收天地浩然之气,独立于尘世之外而心中自有一番天地。
总而言之,这四句诗阐释了具有“冲淡”美的诗歌的创作主体心态,诗人应保持恬淡自然、超然物外,不沾染凡尘世俗之气但是天人合一的精神状态,淡然而不淡漠,静默而不冷漠,对于天地万物及人生百态有着极强的感知力。
只有秉持着这样的创作状态,才能创作出具有“冲淡”美的诗歌,这也正是《流云小诗》具有“冲淡”美的主要原因。
而“犹之蕙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这四句诗描绘了“冲淡”的诗境,清风吹拂着衣衫,漫步在幽静的竹林聆听自然的乐音,感受人与自然的融合。
寥寥数语便通过清幽的自然景象和人物行动描绘了静谧幽寂、恬静优柔、空灵明秀、淡然疏朗与自然合一的“冲淡”的诗境,最终达到“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而浅析宗白华《流云小诗》的 美“冲淡” 文/曹祎琰摘要: 本文通过对《二十四诗品》中“冲淡”的阐释,分析论述《流云小诗》“冲淡”美的具体表现和成因以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
《流云》小诗解析

《流云》小诗解析摘要:《流云》小诗是宗白华先生对生活、人生、世界的理解和感悟,他通过自然界的各种物象:星空、大海、山川、草木等来描绘创造富有意境的画面,以抒情的方式将它们娓娓道来,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净化,领悟到人生的真理。
关键词:《流云》;解析中图分类号:i2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021-01一、流云的由来宗白华先生将“流云”作为诗集的名称,体现了他对流云的无限喜爱之情,他说:“我小时候虽然爱好玩耍,……天空的白云和复成桥畔的垂柳,是我孩心最亲密的伴侣。
……很想做一个‘云谱’。
”由此可以看出,他对云是多么的钟爱,我感觉宗先生将“流云”作为题目也因它所蕴含的深刻的内涵。
首先“云”是干净的、纯洁的,高挂于天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不沾染尘世的污秽与恶浊,且能够长久的保持,给人以心灵的慰藉与感官的享受;其次“流云”是流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透过“流云”也许在不经意间就可以体会到伟大的和谐的宇宙情怀和意识;再次“流云”是流动的,就好像流动的跳跃的生命,代表着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生命精神,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人生的启示与生命的真谛。
以《流云》为题的诗篇:宇宙的核心是寂寞,/是黑暗,/是悲哀……/落日的朦胧中,/我与宇宙为一。
/这首诗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诗中说宇宙的核心是寂寞黑暗悲哀,其实人又何尝不是呢!“流云”有着干净清新的形态、强大的深刻寓意,以此为题,可以说是恰如其分。
二、物象的选择《流云》小诗是宗白华写的哲理性的小诗,但并不像别的诗篇那样的晦涩难懂,而是以清新自然的语言、闲和静穆的意境,向我们展现出一种美好的愿望,映射出人生的哲理,让我们了解人生的真谛。
宗白华先生说:“……朝霞满窗时,我也赞颂红日的初生。
我爱光,我爱美,我爱力,我爱海,我爱人间的温暖,我爱群众里千万心灵一致紧张而有力的热情。
”这向我们展示了宗先生生命的活力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赞颂,“光、日、海、云”等都是希望、温暖、宽广、活力的代表,“夜、月、星”虽可能会有悲观之情,但却预示着美好光明的来临,而“晨、春、花”等更是带有生命的光辉和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生命就是美。某一事物是否是美的,那是 人的一个主观判别,不是属于事物的属性。 你如果问蛤蟆什么是美的,它的回答只能 是异性的蛤蟆,因为美永远是主观世界里 特有的产物。因此,我们也不能说美是什 么,只能说什么是美的;也可以说,美不 在于物的本身,而在于物给人的感受。生 命带来了美,有生命的地方就必然存在着 美。
• 静、动态的自然美感 宗白华先生认为,美学的内容,不一定在于哲学
的分析、辑的考察,也可以在于个人的行动所启示的 美的体会和体验。他的美学研究不重哲学的分析、逻 辑的考察,而重趣谈、风度、艺术和审美的体验;不 是从逻辑定义和概念辨析出发,而是从美的体会或体 验出发;不是纠缠于本质、对象、特征等美学理论的 空泛讨论,而是凭借自己深沉的心胸去充分领略、感 受大自然、艺术人中的生命美、境界美。
• 静态的美感:连绵的山脉它是永远的存在和不可动摇 的,它与大地血脉相连,天生就拥有一种静默的尊严。 山脉不会动,也没有自我的意识,但它能孕育出满山 的苍翠和许许多多的飞禽走兽,从这个角度也可说是 一种命之源。当人们面对着巨大的高山和惊心的险峰, 是整一个活生生的灵魂都被一种静默的生命力所震慑 住。
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边折到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 不顾的而自己感到兴趣的燕石。
——宗白华《美学散步》
美的生命感 美是什么?我们可以说美是一种距离,也可以说美是
一种大自然的和谐,更可以说美是一种内心的愉悦感—— 对美下定义的确让人感到困难。兼诗人、艺术家、美学 家于一身的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里给美的境界 一个命题:人类最高心灵的体现。这一境界既使心灵和 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而人在超脱的心境里 体味宇宙的深境。我想,这就是宗先生生命美学的全部 体现,也是《美学散步》所要告诉我们、教会我们的。
宗白华美学思想简介及流云小诗欣赏 永昌一中 张含光
,等集理先哲大等法植名液主《极为化学虞华宗
享。》论行学学课兰了四注编时投《团习山。白
(1897 1986) 1916
1919 8
1920 1925
1986 12 20 90
年
宗 自
及 美
的 一
者 和
学 会
任 教
程 。
克 福
诗 人
大 副
入 《
。 将
事 新
• 人们面对一株小草可能不会有什么反应,因为单 一的一株小草是很难引起人们的审美感受,只有 一大片草地或是背景的关系,人们才能感觉到小 草勃勃的生命力,才能对这股生命力有所感触形 成一种审美的感受。
• 动态的美感:川流不息的长河虽然没有一种自我 主宰的意识存在,但它是永无止境地沿着河道向 下奔流,一遇上缺口便是倾涌而出,直到海枯石 烂。长河它所蕴藏着的是一种可抗拒,但不可征 服的生命力,人因为感受到长河当中的这一种生 命力,就感受到自身力量的渺小,但又被这一股 强烈流动的生命力所带领着,要让自身也融入其 中,这是一种因崇拜而引发的审美感受。
• 也许很多人有过这样的体会:江水滔滔,浪花滚 滚,站在长江堤坝上看着无尽的江水自西望东奔 涌而去,心中的血液仿佛像那滔滔的江水一样澎 湃汹涌。这一种共鸣使人对着川流不息的长河有 一种崇拜感,为什么会有这一种共鸣,又为什么 这一条长河会通过一种共鸣让人有一种崇拜感? 其实世上的万物,无论是滔滔的长河或是淙淙的 小溪,无论是连绵的山脉或是一片不起眼的草地, 只要是能给人一种流畅的生命感,就能引起人心 中的一份共鸣,而这一种共鸣就为人带来一种愉 悦的欣快感,也就是一种审美的感受。
• 其美学理论不仅涵盖了一切美的艺术,还涵盖 了人生,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存在,人的生命 意义和价值的思考,注重对生命本体及价值的 张扬,这是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诠释。
• 宗白华生命美学追求的境界,从对直观感觉的书 写、活跃生命的表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 有三个层次,每一层境都映射着生命的高尚格调。 生命是活泼的、无涯的,宇宙的生命本体在本质 上是不可言说的;而语言是僵化的、有限的,用 抽象的语言捉不到活生生的生命本体。
林 大 学 学
年 赴
就 在 此 时
使 之 成 为
学 和 新 文
《 学 灯 》
动 。 同 年
刊 的 主 要
会 选 为 评
四 时 期 很
入 同 济 大
家 、 诗 人
原 名 之
日 在 北 京 逝 世
步 》 、 《 艺 境 》
有 《 宗 自 华 全
融 贯 中 西 艺 术
国 现 代 美 学 的
会 顾 问 和 中 国
京 、 北 京 等 地
习 哲 学 、 美 学
德 国 留 学 , 在
, 他 发 现 和 扶
“ 五 四 ” 时 期 著
艺 的 新 鲜 血
, 任 编 辑 、
月 受 聘 上 海
撰 稿 人 , 积
议 员 , 并 成
有 影 响 的 文
学 医 科 预 科
。 江 苏 常 熟
木 魁 , 字 伯
生命流畅的美感
——读宗白华先生《美学散步》
• 人们能无数次把高山踩在脚下,却是不能使整一 座山脉改矮一寸。高山峻岭它所拥有的是一种可 征服但不可使之屈服的生命力,而当人们感受到 这一种顽固的生命力时,就不期然地有一种畏惧 感,这一种畏惧感并不是因为高山所带来的威胁, 而是人心中与高山相比,深地体会出自己的生命 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的渺小所产生的畏惧,高山正 是因为这一种顽固的威严而带给人审美的感受。 一株小草是微不足道,无论是形态或是实质,它 都不能与高山比肩,但它有一种破土而出的勇敢, 无论在高山的颠峰或是在山脚的泥潭中,它都会 顽强地生长,这是一只可摧毁不可驾御的生命力。
身 于
少 年
体 少
。
镇 人
哲 学
华
岁华学代开理。 大郭刊学哲报新中年 。家
。
于
论 文
美 学
拓 者
事 。
曾 任
年
学 、
沫 若
之 一
灯 》
学 、
》 副
文 化
国 》
中 国
年 被
、 美
一
集大,宗中回柏。。,美刊运月学五年学
年 “
白 华 是 我
华 美 学 学
国 后 在 南
• 汇集了宗先生一生最精要的美学篇章,也 是其生前唯一的一部美学著作的《美学散 步》,是日益强大的现代化机器轰鸣声中 人间的诗意和生命的憧憬。
• 宗先生最早是学习哲学的,他把西方生命哲学 融入中国传统哲学,达到以中国传统哲学为体, 以西方生命哲学为用的体用一体化哲学,但他 认为哲学不能表现宇宙的真相,不足以承担它 为自己设定的表现宇宙真相的任务,即哲学的 目的和方法之间存在的矛盾,用哲学的方法最 终不能实现哲学的目的,而通过美学则可以实 现。所以,宗白华转向对感性生命的关注,最 终形成以生命为本体的宗白华美学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