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人生最大的悲剧_尼采悲剧人生观及当代审美教育启示
尼采悲剧的诞生读后感

尼采悲剧的诞生读后感《尼采悲剧的诞生》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一部重要著作,它探讨了悲剧的起源和发展,对于理解尼采的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在读完这部著作后,我深受启发,对悲剧和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尼采在《尼采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悲剧的诞生是出于音乐”的观点,他认为悲剧是由音乐和舞蹈结合而成的,是一种通过音乐表达出来的生命力的体现。
尼采认为,悲剧是一种对生命的肯定和赞美,是一种超越个体生命的艺术形式。
在悲剧中,人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美丽,可以超越个体的痛苦和困境,体验到一种更高级别的存在。
尼采对悲剧的理解深刻而独特,他认为悲剧是一种对生命的肯定和赞美,是一种通过艺术表达出来的生命力的体现。
在悲剧中,人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美丽,可以超越个体的痛苦和困境,体验到一种更高级别的存在。
这种对生命的赞美和肯定,对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启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各种困难和痛苦所困扰,但是通过悲剧这种艺术形式,我们可以超越这些痛苦,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美丽,从而获得内心的力量和安慰。
尼采在《尼采悲剧的诞生》中还探讨了悲剧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他认为古希腊的悲剧是最纯粹的形式,它通过音乐和舞蹈来表达生命的力量和美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悲剧逐渐失去了这种纯粹性,变得越来越虚假和空洞。
尼采认为,要重拾悲剧的纯粹性,需要重新审视古希腊的悲剧,并且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这种对悲剧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的思考,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重要的启发。
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会感到现代艺术形式的虚假和空洞,但是通过重新审视古希腊的悲剧,并且在现代社会中找到新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重拾悲剧的纯粹性,体验到生命的力量和美丽。
总的来说,《尼采悲剧的诞生》是一部充满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的著作,它对悲剧和生命的意义进行了深刻探讨,对于理解尼采的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对悲剧和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重拾悲剧的纯粹性也有了新的思考。
简论尼采的悲剧美学观

简论尼采的悲剧美学观班级:姓名:学号:Email:论尼采的悲剧美学观悲剧历来被看做艺术的高级形式乃至顶峰,因而成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课题。
马克思说:“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都出现两次: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
”悲剧所体现出的伟大和崇高,赋予了悲剧深厚的美学价值。
何谓悲剧美学悲剧的精髓就在于,人在无限的宇宙和社会客体面前勇敢的接受挑战,不屈不挠的进取,人的价值就是去认识无限的宇宙和社会客体。
悲剧中所体现的崇高,经常以其庄严的内容和粗犷的形式震撼人心,引起人们的崇敬和自豪。
它与悲观、悲惨、消沉等是完全不同的。
人对悲剧美的感知有时,一个撼动人心的悲剧作品,比那些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平庸作品更有力量。
正因为这样,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四大悲剧、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俄罗斯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世界名著,中国古典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元杂剧《窦娥冤》、民间传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会产生如此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这就是悲剧美的力量。
悲剧是代表进步社会力量的人物在斗争中受到严重的苦难或死亡,从而引起人奋发兴起,提高精神境界,产生审美的愉悦感情。
简言之,先进的美好的人或事物的毁灭就是悲剧。
鲁迅曾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为何悲剧更“美”悲剧美学的代表希腊神话中,俄普休斯一心想摆脱命运,结果杀了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
悲剧因不完美而更具震撼力,人的内心深处总是被一种本质奴性所支配,潜意识地觉得失去的比得到的珍贵。
几乎所有人都不承认这一点,但是很多人都在实践着。
所以无论是失去的悲剧,还是死亡的悲剧,都会给人更加震撼的审美体验。
而人最大的悲剧就是不知道自己做的错事,一般做错事的时候都不知他错,等日后才明白,正如俄普修斯,自以为摆脱了命运的安排,却一直在命运的摆控之下。
所以悲剧一直延续。
尼采的悲剧美学概论尼采的美学思想都是围绕“为人生而艺术”这一要义而阐发的,这也是尼采面对生命的悲剧性而开出的良方。
浅析尼采的悲剧观

浅析尼采的悲剧观摘要:悲剧是西方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西方文艺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一反理性主义的传统,首次用日神和酒神的概念对悲剧进行了独特地解读,认为悲剧是日神和酒神对立斗争的产物,同时认为悲剧能够产生一种形而上的慰藉的审美快感,并且提出了一种审美的艺术哲学和人身哲学。
本文将围绕日神与酒神的二元关系,从悲剧的起源、悲剧的本质、悲剧的效果和尼采悲剧观的意义四个角度对尼采的悲剧理论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尼采是以反叛者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的,他是第一个公开宣布上帝死了的人,他要求重估一切价值。
而他的处女作《悲剧的诞生》也一反理性主义的传统,从非理性的古希腊人原始的两种艺术冲动出发来重新阐释悲剧乃至所有艺术。
这两种艺术冲动即是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尼采认为,日神和酒神的二元斗争最终促使了悲剧的产生,而日神与酒神,特别是酒神精神,不仅仅是悲剧产生的根源,而且是所有真正的艺术乃至人类生存意义的根本所在。
一、日神和酒神要弄清楚尼采的悲剧理论,就必须弄明白日神和酒神这两对《悲剧的诞生》中最核心的概念。
日神是个体化原理的壮丽的神圣形象,与之相对应的人的生理状态是梦,相对应的艺术形式是造型艺术。
日神阿波罗是发光之神,它支配着内心幻想世界的美丽外观,它是个体化原理的壮丽的神圣形象。
希腊人敏锐地感到生存的可怕和恐怖,但却为了生存下去而借日神创造出美丽的外观幻像,以此来忍受痛苦和恐怖。
日神象征着光明、美丽、适度和静穆等美好的形象。
日神对应于人的生理状态是梦,表现在艺术上即是光辉、静穆而伟大的造型艺术。
酒神是个体化原理崩溃之时从人的最内在基础即天性中升起的充满幸福的狂喜,对应于人的生理状态是醉,相对应的艺术形式是音乐。
酒神精神是尼采悲剧观里最核心的概念,如果说日神是人幻想的美丽外观,酒神则是人内在最根本的精神实质。
酒神即狄奥尼索斯,在酒神状态下,人们处于一种极度癫狂的迷醉状态,各种制度戒律等个体化原理都被瓦解,人与人在这种迷狂状态下消解了所有的敌对和疏远,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同邻人团结和解,人与人甚至人与自然都在此刻融为一体,人不再是艺术家,而成为了艺术品。
探索尼采的悲剧哲学

探索尼采的悲剧哲学尼采是19世纪最富有争议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深深影响了现代哲学和文化领域。
尼采对于悲剧和人类存在的看法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本文将探索尼采的悲剧哲学,并分析其对于个体自由、道德观念和现代人的影响。
一、尼采的悲剧哲学的基本理念尼采的悲剧哲学可以追溯到他对于古希腊悲剧的研究和对于希腊文化的深入了解。
他认为,古希腊悲剧是人类最伟大的文化成就之一,同时也是一种对于生命的肯定和探索。
在尼采看来,悲剧揭示了人类的深层存在状态,呈现出人类欲望与自身无力相互冲突的景象,并且通过表达这种冲突来减轻人类的痛苦。
二、悲剧与个体自由尼采主张个体自由和个体权力的追求,他认为每个个体都应该超越传统的规范和道德束缚,追求自身的存在意义和自由发展。
悲剧在尼采看来,为个体提供了一种超越现实世界束缚的方式,通过审视悲剧中的角色命运,个体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自由意志和选择的重要性。
悲剧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对于人类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触动,引导人们超越传统道德框架,追求自我实现和自由。
三、悲剧哲学与道德观念尼采对于传统道德观念持有批判态度,他称其为"奴隶道德",认为这种道德意识压抑个体本性,对于个体自由和权力的发展产生限制和束缚。
在尼采看来,悲剧中的主要角色往往超越了传统道德框架和规范,通过追求个人欲望和权力的实现,使自我得以突破和成长。
悲剧哲学再次强调了个体的自由和权力,对于传统道德观念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超越和颠覆的可能性。
四、悲剧哲学对于现代人的影响尼采的悲剧哲学对于现代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社会强调个体的自由和权利,追求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正是在尼采悲剧哲学的启发下逐渐形成的。
然而,尼采的悲剧哲学也引发了对于个体主义和道德观念的争议,一些人认为过度追求个体自由可能破坏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
因此,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恰当运用悲剧哲学的思想仍然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
在总结这篇文章之前,我希望提醒您,尼采的悲剧哲学是一个庞大的话题,并需要深入研究才能完全掌握其核心思想。
尼采的强力意志和重估一切价值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尼采的强力意志和重估一切价值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钟妹贵摘 要:尼采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其丰富的哲学思想影响巨大,体现在强力意志和重估一切价值理论方面。
我国处在全面实施创新教育之际,研究尼采的哲学思想对于坚强学生的学习毅力,激发学生的批判精神具有重大的教育启示意义。
关键词:尼采;思想;教育启示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43-1027/F(2007)8-179-01作 者: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尼采的哲学地位是不容否定的,刘放桐说:“尼采是对西方哲学由近代向现当代转型发生过重大影响的德国哲学家”。
笔者看来,尼采还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研究尼采的强力意志和重估一切价值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实施创新教育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强力意志———坚强学生学习毅力传统形而上学,把上帝等超感性的虚构的东西当作世界和人生的根本。
在彻底否定上帝后,尼采试图探索世界和人生的根本,他深受叔本华的影响,把意志当作世界和人生的根本,“世界除了强力意志之外什么也不是;同样,你本人除了强力意志之外什么也不是”。
从这里我们可知:尼采的意志不是叔本华的意志,他对叔本华的意志进行了改造。
叔本华提倡的是生存意志,而尼采提倡的是强力意志。
原因在于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客体化为表象,包括我们的客体生命。
意志是盲目的生命冲动,表现在个体生命身上就是欲望。
欲望等于欠缺,欠缺等于痛苦,而欲望满足了又感到无聊,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同时,个体生命作为表象是虚无的,人生就像吹肥皂泡一样想越吹越大,但最终却要破灭。
因此,唯一的出路是自觉否定生命意志,其方式是禁欲、绝育、涅磐。
”叔本华太悲观了,他陷入了痛苦、绝望与虚无中。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代表的就是在传统哲学走到它的末路时,一种彻头彻尾的同时又是极端虚弱的虚无主义:一方面他不再有能力构造一个所谓真实的、善的彼岸世界;另一方面他又无力去面对和接受眼前这个充满了矛盾和痛苦的现实世界,从而只能陷入到一种极度悲观绝望的心情之中。
尼采的人生哲学及其现代启示

四、尼采人生哲学思想对我国精 神文明建设的启示
• 尼采所生活的时代,正是近代西方处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商品经 济蜂拥发展,乐观主义信念流泛的时代,尼采以敏锐的眼光觉察到了这 个时代的文化危机及文明社会的病态:物质的进步和丰富掩盖着生命理 想的贫乏、精神创造力的贫乏、文化的贫乏。面对资本主义世界顿失诗 情画意的现实,尼采不免忧心忡忡:衰落文明那触目惊心的荒凉,现代 人那“无家可归”的彷徨,被基督教的毒汁浸润了的人的心灵的僵固, 都急切地需要寻求一条创造人生的新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尼采提出 了他的人生哲学,力图重建人类的精神家园。 今天,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西方已经经历过的那种人的异化、精 神的匮乏、道德的沦丧已经初露端倪。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我国经 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也伴随而至。 对金钱的过度崇拜导致了人们道德的沦丧,对物质利益的片面追求造成 了精神的空虚。人们在信仰上出现了断裂,传统的价值观念不再完全适 应当前的形势,人们在精神上陷入迷茫、不知所措的状态。面对这种精 神上的危机,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流,而如 何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尼采所塑造的“超人” 形象
1. 有着健全的生命本能和旺盛的权力意志的强者,具 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和能力的人。 2. 超越自身和超越弱者的人,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和才能,从而支配世界,支配命运,主宰平庸之辈。 3.“超人”是生之痛苦的超越者,敢于面对人类最大 的痛苦,具有无所不在的放纵和欢欣的天性,是生之 欢乐的享受者,是酒神的再生,是权力意志之主。
(二)在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支配下,人的生命力遭到压制, 本能遭到摧残,对此他提出重估一切价值,对传统道德,特 别是基督教道德展开严厉的批判:
1. 旧道德提倡柔顺,压制生命的本能。尼采认为,否定和破坏,乃是肯 定生命的先决条件。基督教道德却强调驯服、柔顺、慈悲、怜悯,使人 类变得怯懦无力,这是从根本上反对生命。 2. 传统道德提倡无私,抹杀个性。尼采认为,自私和自爱都是人的本性, 自私,才有自乐、自爱,才能爱人。基督教的道德却鼓吹博爱、邻人之 爱,提倡舍己为人,轻视个人独立,否定自我,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 3. 传统道德反对创新,扼杀有创造精神的人,阻碍了人类的进步。尼采 认为,只有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是人类的希望。传统道德却把创新视 为恶,把守旧视为善,把一切新兴事物和具有创造精神的人视为洪水猛 兽,判其为罪人和恶人,从而断送了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尼采悲剧的诞生读后感

尼采悲剧的诞生读后感《尼采悲剧的诞生》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一部重要著作,它深刻地探讨了悲剧的起源和本质,对于理解尼采的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在阅读完这部著作后,我深受启发,对于悲剧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对尼采的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首先,尼采在《尼采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悲剧的本质是悲剧性的本性”这一观点。
他认为,悲剧是一种生命力的表达,是对于生命中痛苦和矛盾的深刻反思。
悲剧性不仅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也存在于自然界中,它是一种永恒的存在方式。
尼采通过对古希腊悲剧的分析,指出了悲剧性的本质,以及它对于人类精神的重要意义。
这种对于悲剧的本质的深刻思考,让我对于悲剧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于生命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其次,尼采在《尼采悲剧的诞生》中对于希腊悲剧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他认为,古希腊悲剧是一种对于生命的肯定和赞美,是一种对于生命中痛苦和矛盾的深刻反思。
古希腊悲剧中的英雄形象,代表了人类对于生命的追求和挑战,他们在悲剧中展现出的勇气和决心,让人们对于生命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尼采通过对古希腊悲剧的起源进行的深入分析,让我对于古希腊悲剧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也让我对于古希腊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最后,尼采在《尼采悲剧的诞生》中对于悲剧的未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悲剧是一种永恒的存在方式,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和变化。
尼采对于悲剧的未来进行了深入的预测,他认为,悲剧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和变化,它会不断与时代的精神相结合,产生出新的形式和内容。
尼采对于悲剧的未来进行的深入探讨,让我对于悲剧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理解,也让我对于悲剧的未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之,尼采的《尼采悲剧的诞生》是一部思想深刻的著作,它对于悲剧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古希腊悲剧的起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于悲剧的未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对于悲剧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也对于尼采的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尼采悲剧的诞生读后感

尼采悲剧的诞生读后感《尼采悲剧的诞生》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一部重要著作,它深刻地探讨了悲剧的本质和作用,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变迁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阅读完这部著作后,我深受启发,对悲剧、艺术和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悲剧精神”这一概念,他认为悲剧是一种表达生命深层次痛苦和矛盾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和抵抗。
悲剧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体验,它通过展现人类的悲苦和挣扎,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使人们对自己的生活和命运有了新的认识。
尼采认为,悲剧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精神的觉醒和超越,它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审视和反思,是一种对生命的肯定和拒绝。
在尼采看来,古希腊悲剧是人类精神的高峰之一,它展现了人类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古希腊悲剧家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抗争,他们将人类的悲苦和挣扎置于舞台上,让观众在悲剧中体验到生命的深刻意义和价值。
尼采认为,古希腊悲剧是对生命的一种赞美和颂扬,它通过对痛苦和死亡的深刻思考,使人们对自己的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价值观念的改变,悲剧逐渐失去了它的生命力和意义。
尼采认为,现代社会的娱乐化和功利化使悲剧失去了它的深刻内涵和情感表达,它变成了一种浅薄的娱乐形式,失去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尼采呼吁人们重新审视悲剧,重新发现它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力量,使之成为人类精神的重要表达形式。
在阅读《悲剧的诞生》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尼采对悲剧的热爱和追求,他通过对古希腊悲剧的赞美和对现代悲剧的批判,展现了对人类精神的深刻关怀和呼唤。
尼采的思想深刻而富有启发性,他通过对悲剧的探讨,使人们对生命和艺术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变迁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通过阅读《悲剧的诞生》,我对悲剧、艺术和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悲剧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体验,它通过展现人类的痛苦和挣扎,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使人们对自己的生活和命运有了新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尼采人生最大的悲剧_尼采悲剧人生观及当代审
美教育启示
尼采的“悲剧人生观”及当代审美教育启示吴小平【摘要】尼采的“悲剧人生观”之积极自由性视创造、超越为生命意义和幸福的核心力量。
在城市化水平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里,人类价值观形态各异。
面对这般情景,我们应做何种选择。
而尼采的“悲剧人生观”之积极自由性恰好给后现代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下的生存以审美启示。
【关键词】悲剧人生观积极自由性审美教育一、当代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命样态当代人普遍生活在无信仰和信仰泛滥的双向轨迹上,随着城市文明的高调演进,许多以前可以作为信仰与真理的东西都被抛弃,几乎湮灭在城市文明的浪潮中,留给当代人的也仅仅是些简单的记忆和历史的描述。
面对信仰危机,人类必须选择一条道路以完成自己的人生,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对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样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利用马尔库塞对当代工业文明、城市化演进的作用和异化的本质的分析,对于正确对待和把握异化的规律和原因,清楚地认识当代人的生存状态,进而理解和掌握尼采“悲剧人生观”有重要的意义。
马尔库塞接受了弗洛伊德的心理机制的观点,联系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并加以发展和
深化。
他认为“文明对人的压抑并没有消除,反而有增无减,深入到人生存的各个领域。
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存在方式和心理机制更加异化,更具有压抑的性质。
”[1].马尔库塞认为,现代技术世界中,除了为数不多的真正艺术活动外,绝大多数是异化的。
那么便有了以下三种生存异化。
(一)被宗教异化无论是古代还是在现代,统治阶级利用各种形式对人民进行管理和统治。
在现代工业化社会里异化现象不断深化,而且还表现在统治领域以及现代多元文化的传播和理念的众相繁生,但是人类社会永远不能没有信仰,那么宗教就成为了一部分当代人的选择。
然而信仰宗教是人类最虚无飘渺和充满幻想的选择,人类在虚无中抓住神这一难以触摸的偶像进行顶礼膜拜,并且诉说苦衷和寄予美好愿望。
遵照神的旨意安排生活和生命诉求,以至于大多数信仰者成为失去自我愿望和主观能动性的机动的人群、羞于表达、怯于前进,失去了和完全不理会人是有欲望的动物,严重的被宗教神性信仰异化。
(二)、被理性异化人类在宗教信仰面前无法得到和实现愿景之后,经过一番思索之后开始回归到人体本身,考虑人类自身的力量,而这种力量过于猛烈,有演变成理性的奴隶。
理性对人性的压抑,绝不次于宗教对人类的压抑。
现代人不像以前人们那样,反抗机器,逃避自由,而是可以忍受枯燥的工作,并在劳动之外平息被压抑的力比多。
“在操作原则统治下,人的身心都成了异化的劳动工具,而
只有当人的身心抛弃了人类有机体原先所具有并追求的力比多主客体自由时,才会成为这样的工具。
”[2]在劳动异化的普遍化和统治力量非人格化的统治下,使人们真正成为失去自我意识与批判意识的人,而社会在其理性的统治下成了有意识的社会。
在理性主义的统治下,人们开始注重自我创造,相信科学万能,热衷于追求知识,而忽视了人的内心生活。
“一切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做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力。
思维者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3]过分强调理性的作用忽视人类内心生活的本真。
于是,“生命被贬值,本能受压抑,法则统治一切,人类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和乐趣”,[4]失去意义的人生也即收到理性迫害的人生,而那些被理性异化了的忘却了人生还有乐趣的人们依旧在不知道有无价值的情况下工作和生活着。
(三)、消费主义文化对人的吞噬人类社会在经历了信仰神和相信科学及追求理性的尝试之后,又一次在城市化得冲击下忘却了自己以往的信仰,面对大千世界的物质诱惑和周围人群的生存实际状况要求,人类进入消费社会时代,消费社会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形态,其基本特征就是消费取代生产成为了社会的主题。
消费社会消费主义消费所诉求的价值、意义当然也包括审美价值、审美意义。
不仅如此,消费社会消费活动的审美品格、消费活动对人的审美需求的满足,还被视为了根本品格和主导价值。
消费活动中审美需求本
质化、本位化,扼杀了人的多向度、综合性需要。
人类又一次不得不选择属于当代人类的虚无价值观即追逐消费,从而毫无疑问地成为消费主义的吞噬和奴役对象。
就此而言,消费社会审美失据、失范的时尚消费,在追新鹜奇过程中阻拒、剥夺了人们合理、有效、真实的审美需求及其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