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1)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课件

变化:
参与者: 结果:
新垦区与旧庄园彼此不相干,就像两个不同 的世界一样。居民几乎全部都是自由农民, 新垦区的治理模式不是人的依附关系。
一、西欧经济的发展 (土地的变化) 1.背景 (2)农奴摆脱领主人身束缚 方式1: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
农奴
自由农民
方式2:缴纳迁徙税
一、西欧经济的发展 (土地的变化)
(1)时间 (2)变化
(3)影响
二、西欧社会的发展 (农民的变化)
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 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思考:根据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关于西欧城市发展的信息?
(1)城市:市民阶层崛起 (2)影响:他们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 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近代史:16世纪初——19世纪末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西欧经济和 社会的发展
(经济基础) 富裕农民 市民阶层
资 本 主
(政治基础)
义
走向
的
近代
文艺复兴
(思想基础)
产
生
新航路开辟
资本原始积累
和
早期殖民扩张
(经济动力)
发 展
第四单元:走向近代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Leabharlann 土地的变化农民的变化
一、西欧经济的发展 (土地的变化) 1.背景 (1)开展垦殖运动
二、西欧社会的发展 (农民的变化)
有的富裕农民原先是某庄园的庄头,负 责替领主管理庄园生产和其他事务。他们有 较强的管理能力,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 由于农业发展、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农 民向领主缴纳货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货币 成为物品交换、赎买劳役、缴纳税费的主要 媒介,货币地租量被习惯法固定下来。农民 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在财富普遍积累的基础 上,一批富裕农民脱颖而出。他们是土地市 场的重要参与者。
人教部编版上册九年级历史13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共18张课件

A.封建主义性质 B.资本主义性质 C.殖民主义性质 D.共产主义性质
3、手工工场是中世纪晚期在西欧出现的 一种工业生产组织,以下表述符合其特点 的是
A.手工工场只出现在城市 B.生产效率和生产规模都比不上手工作 坊
C.全家在一起共同生产,没有明显的分 工,工作场地也很小 D.工场主是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不 再进行全过程的生产
资本主义性质
渐变——从庄园制度到租地农场
垦殖运动 农奴逃亡 城市兴起 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法律的规范 ……
联动——从家庭作坊到手工工场
材料一 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农村中,农业和农村家庭手工业是结合
在一起的…家…庭。手农工村家作庭坊手工业的产品本来是供农民家庭自身消费
的一,部但分为自了制筹手集工购业买品生。产资料和生活—手资—工料《的厉工钱以场,宁农讲的民欧也特洲在经点集济市史上》出售
——《世界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思想中:世纪城市逐渐造经就济了:一个中间阶政级治(:市民阶
级)。文正艺是复市兴民阶级的探财寻富新拥航有路、职业经资历本、主受义教制育度程度
和其在城市中已有的政治管理经验和民主理念与实践,使
他们成长为可以与贵族相匹敌的显要阶级,他们将这种进
行民主政治的能力和意愿带入国会发挥作用,加快了近代
国家民主政治的形成。
——庞兹《中世纪城市》
对照——中国的“迟滞”
在欧亚大陆长达千年的中世纪历史上,最惊 人、最重要的发展是西欧从贫穷的、默默无闻的 状态中崛起。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的这一时期的 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 我们已经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 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 自身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13-21课)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13-21课)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农业与手工业的变化(1)背景:11世纪以后,欧洲各地开展垦殖运动,新开发的地区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农奴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或缴纳迁徙税,离开庄园。
在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的过程中,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购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
(2)表现:建立租地农场,并将产品推向市场,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手工业也不断发展,出现了手工工场。
(3)影响: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2.现代农业的出现: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新型地产,他们以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
3.市民阶级的兴起城市居民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
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1.原因: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生活哲学。
2.实质: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指导思想):人文主义;兴起的国家:意大利;时间:14世纪4.意义: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大解放,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4.代表(1)但丁:文艺复兴的先驱,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代表作是《神曲》。
(2)达·芬奇: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美术三杰”。
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
4.历史影响: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案例一

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 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一些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 主、商人和银行家逐渐成为早 期的资产阶级,新兴的资产阶 级开始谋求政治权利和社会地 位,为后来的思想解放和政治 革命奠定了基础。
课堂小结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西欧出现新的生产 经营方式,也就是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这 些史实反映了西欧经济的资本主义化,推动 了社会转型,迎来了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 新的社会阶层开始出现,早期资产阶级逐渐 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为西欧走向近代 提供了基础。
——摘自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集中的手工工场相比材料二分散的手工工场,生产 原料、生产工具、工作场所等由分散转向集中,这种集中带来 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 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手工 业的 发展 (手 工作 坊)
手工 业者
农民
商人
脱离农业生产
手工作坊
随堂练习
1.11世纪以后,欧洲各地纷纷开展
A.垦殖运动
B.殖民活动
(A )
C.合作化运动
D.土地改革
2.下列关于14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农村发生的新变化的表述,错
误的一项是
(A )
A.领主依靠土地租金生活,同时是生产管理的直接参与者
B.一些富裕农民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C.富裕农民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
为市场而生产
得到发展
手
工
在家为商人 从事手工生产
农村出现分散 的手工工场
工 场 的
向工人提供原 料、生产工具,
形成集中的
出 现
工人在同一个
手工工场
初中历史九上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27张PPT)

契约关系
出租自营地
雇佣关系
雇用农民进行生产
土地所有者 (封建领主)
交纳货币地租
通过劳动换取工资
租地农场主 (富裕农民)
雇佣工人 (无地少地农民)
贰 经济变化——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四)手工业——集中的手工工场:
马克思
——亨利·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
新垦区和封建庄园有何不同,会产生什么连锁反应?
①开垦者是土地的主人,有自由经营权
②新土地有独立的司法和行政自治权
农奴想要 离开庄园
①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
结果壹 经济变化——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二)农业——庄园衰落:
农奴要想离开庄园成为自由农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
14世纪以后,租地农场取代庄园成为新的生产方式
1.背景: ①垦殖运动开展,土地面积扩大; ②庄园制度衰落,庄园制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
2.时间: ③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3.特点(如何14经世营纪)中:叶
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① 土地结集合中P6;1相②关雇史佣事关系;③ 产品面向市场;
4.性质:
租地结农合场P6是1材一料种研资读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经营方式
经新殖济文航民社艺路掠会复开夺发兴辟展
近代史: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1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欧洲中世纪晚期垦殖运动的开展,知道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的过 程;能够概括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特点及性质;知道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 出现所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化。
2.通过了解西欧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在生产经营方式上的变化,认识到中世 纪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体会西欧经济和社会开始走入近代。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农产品和畜产品进入市场
手工业发展
原 因:一方面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 另一方面他们更多为市场而生产。
集中的手工工场特点
(1)商人提供原料和统一的生产工具; (2)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3)在共同的地点集中劳动。
体现了
目标导学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形成原因:贵族抵押或变卖土地,富裕农民、骑士、乡绅不断集中土地。
富裕农民
影 响: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组 成:手工业者、商人 享有权利: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特殊法律保护; 政治影响: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封建庄园是在土地的层层受封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土地的封受关系及与此相应的等级制度乃是西欧一切封建关系和整个封建制度的基础。
学习目标
1.了解中世纪晚期农村土地关系的变化过程以及租地农场是如何建立的;了解手工业发展变化以及手工工场的形成过程; 2.理解土地关系变化和手工业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 3.知道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的产生过程和影响。
D
2.“14世纪以后,由于城市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以及农奴的依附关系逐渐松弛,直至获得自由。庄园制日趋解体。”根据这段材料,可以判断下列哪项不是庄园衰败的原因 ( ) A.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B.商品货币关系的渗透 C.农民的起义和反抗不断 D.农奴的依附关系松弛
市民阶级
课堂小结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土地关系的变化:采用新的生产方式经营、产品面向市场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手工业的发展:雇工分工合作,效率提高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领主出租土地 不参与生产管理
货币
雇佣
关系 富裕农民集中土地 关系 雇佣农民耕种土地
建立租地农场
产品推向市场
特点: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化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手工业
(一)手工工场——背景 阅读教材,回答手工业发展的背景。
背景:租地农场兴起,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市场需求的增加。
(二)手工工场——发展
阅读教材,归纳手工工场发展的历程。
家庭小型作坊
分散的手工工场
集中的手工工场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手工业
(三)手工工场——特点
阅读教材,理清手工工场的概况和特点。
工人和市场没有直接联系
工人不再拥有生产资料
工人
提供生产资料和工资 出卖劳动力获取工资
商人
赚取利润扩大再生产 商品投入市场赚利润
市场
集中的手工工场(集中生产、分工合作) 特点: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化
生产力的进步
生产关系
(庄园制度→租地农场) 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作坊→手工工场)
社会整体面貌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一)富裕农民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说说农村阶级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在财富普遍积累的基础上,一批富裕农民脱颖而出, 在法兰西,他们占有的土地达总面积的1/5,有的地区甚至达到1/3。 材料二:我的面包和酒都是最上等的,谁也没有我藏酒丰富,我的饮食跟着时节变换。 我主持陪审团的审案会议, 多次代表我的郡当选议员,还曾当过郡长和辩护律师。
材料反映当时西欧( )
A.生产的资本主义化
B.封建行会的发展
C.工厂制度逐步形成
D.庄园经济的兴起
五、课堂演练
4.下面图示是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引发的变化。在空格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重要知识点总结
中世纪印刷工场
图片描绘了中世
纪印刷工人的工
关联拓展
西欧庄园和租地农场的比较
教材问题解答
【P61材料研读】
在租地农场里,租地农场主、土地所有者掌握土地等生产资料,他们把土地出租给农民,甚至向承租人提供生产必需的生产资料。
承租人须向农场主支付地租。
双方订立契约,农场主与承租人形成了雇佣关系,这种生产经营方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P64课后活动】
租地农场的特点:领主或富裕农民把土地逐渐集中;生产组织方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农副产品推向市场。
新的手工业经营方式的特点:手工工场由分散转向集中;从事手工工场生产经营的阶层多,如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等;适应市场的需求;生产组织形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生产效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本主义性质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富裕农民
市民阶级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阅读材料,说说农村阶级状况的变化:
材料:有的富裕农民原先是某庄国的庄头,负责替领主管理庄园生产和
其他事务。他们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由于农业
发展、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农民向领主缴纳货币的现象越来越普
(1)材料一中,手工业者和商人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叫什么?他们的法律地位受到什 么的保护?
城市居民
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反映了市民阶层政治地位的提高、政治权利的扩大
变化的根源: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影响:
1、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 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土地新主人
垦殖者
新开发土地有
独立司法权和
行政自治权
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佃户份地
农民
庄园土地出现: 租地农场农奴
领主自营地
农民 农奴
耕作者
获得人身自由: 1、货币购买 2、缴纳迁徙税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概括租地农场的特征:
•
英国的租地农场出现的最早,也最典型。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
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经济1实、力雇较佣强农的民实际耕经种营者承租土地,提
遍。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在财富普遍积累的基础上,一批富裕农民
脱颖而出。他们是土地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法兰西,他们占有的土地
达到总面积的1/5,有的地区甚至达到1/3。
成为农村中富
贵族 → 富裕农民、骑士、乡绅
有生气的阶级
力量。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阅读材料,了解城市居民的地位变化,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城市中,手工业者和商人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 材料二 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 召集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领主
租地农场主
雇佣农民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 人的实际支配者,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 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 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 关系和契约关系”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这反映了欧洲农村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租 地农场主就是后来的农业资本家。他们和农业 工人之间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 关系。
第五单元 步入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问题引领,自主学习:
请结合本课内容,谈谈在中世纪晚期,西欧经济和社会的
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其变化的根源是什么?对欧洲以后的 发展有什么影响?
一、乡村的变化:
•租地农场的出现
(背景、特征、性质)
庄园衰落、 瓦解。土 地集中成 为一种趋 势。
垦殖运动
供纪末种,子英、国牲已畜出、现农一具个和“其资余本资主本义,租使2地用、农少产场量品主雇进”佣入阶工层人市,来场土耕地种所土有地者。、到租16地世
农场主、雇工之间彼此签订契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产品。据统计,16世
纪,英国贵族从他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
入的比是1:10。
资本主义性质
变化:由分散走向集中
阅读材料,概括手工工场的特征:
材料一: 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 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 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 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材料二:···这种生产直接面向市场,由“商人直接支配生产”,手工业者失去了 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很快,其他部门也出现了这种资 本与劳动的分离。
2、 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
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新的生产与 经营方式
农业:租地农场 手工业:手工工场
西欧
经济
与社
促
会的
进
发展
新的阶级
农村:富裕的农民、骑士、乡绅 城市:市民阶级
二、城市的变化:
手工工场的出现
阅读课本,找一找中世纪晚期的手工业方面出现了什么新变化? 1、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 2、他们更多是为了适应市场而劳动。
阅读课本,找一找中世纪晚期的手工业方面出现的新生产经营方 式是什么?
手工工场
阅读课本,说一说手工工场出现的背景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 背景:1、分工细化 2、为了缴纳封建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