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式继电保护
三段式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三段式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继电保护系统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对电力设备进行保护。
三段式继电保护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继电保护方案,在实际运行中应用十分广泛。
本文将从三段式继电保护的原理、结构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并设计一节三段式继电保护方案的课程。
一、三段式继电保护原理三段式继电保护是指由三个独立的保护分段组成的一种继电保护方案。
分段的目的是保证电力系统中设备的完整性和保护的运行可靠性。
三段式继电保护中的三段,分别是差动保护段、超过限制保护段和过流保护段。
1.差动保护段差动保护段是三段式继电保护中的第一段,主要用于对电力设备的内部绕组进行保护。
用于保护变压器、电机等设备的内部部分,一旦内部部分出现故障,差动保护将发生动作,将故障区隔开,保护不出现故障的区域。
2.超过限制保护段超过限制保护段是三段式继电保护中的第二段。
其主要功能是对通过电力设备的额定电流进行控制,一旦出现超过额定电流,保护就会发生作用,将电力系统、电力设备从过载状态中保护出来。
3.过流保护段过流保护段是三段式继电保护中的第三段。
它是对电力系统中较大故障进行保护的一种保护。
当电气设备存在短路或故障时,流过设备的电流可能远远超过设备的额定电流,过流保护可以迅速动作切断电路。
过流保护应用广泛,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
二、三段式继电保护结构三段式继电保护的结构主要由三段的保护元件、控制电路、警报设备、报警装置、切断装置等构成。
三段式继电保护的三个保护段具有互相独立的保护功能,为电力系统提供了更好的安全保障。
三、三段式继电保护的应用三段式继电保护广泛应用于次级电路或较高电压电路,用于对电力设备进行保护。
通过三段式继电保护,能够在电力设备出现电压过高、电流过载、短路等故障时迅速切断电路,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
除此之外,三段式继电保护还应用于变电站、电厂等电力设备中。
四、课程设计三段式继电保护方案的课程设计应以实际工程案例为基础,结合教学目标,构思教学内容。
1. 介绍线路微机继电保护中三段式距离保护原理

线路微机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快速准确地对故障进行定位和保护,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上线路微机继电保护中,三段式距离保护是其中一种常见的保护方式。
下面我们将介绍三段式距离保护的原理。
1. 三段式距离保护的概念三段式距离保护是指在电力系统中的保护装置对距离保护进行划分,通常分为近、中、远三个保护段。
这三段保护分别对应不同的距离范围,可以满足系统不同位置的保护需求。
三段式距离保护通常应用于输电线路,能够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并切除故障段,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 三段式距离保护的原理三段式距离保护的原理是基于电力系统中故障发生时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规律来进行保护。
具体原理如下:第一段保护:近端距离保护近端距离保护主要是针对距离线路较近的故障进行保护。
当故障发生时,由于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距离保护装置会通过比较故障点处的电压和电流来判断故障的位置,并根据之前设定的保护范围来切除故障段落,保护系统的安全。
第二段保护:中段距离保护中段距离保护是针对线路中段的故障进行保护。
当故障距离超过近端距离保护的范围时,中段距离保护会根据故障点处的电压和电流变化情况来判断故障位置,并进行相应的保护动作。
第三段保护:远端距离保护远端距离保护主要是对线路远端的故障进行保护。
当故障发生上线路远端时,距离保护装置会根据故障点处的电压和电流变化情况来判断故障位置,并进行适当的保护动作。
3. 三段式距离保护的优势三段式距禿保护具有以下优势:(1) 定位精准:三段式距禿保护能够根据故障的位置,快速精确地对故障进行定位,保护系统的稳定运行。
(2) 保护范围广:三段式距禿保护能够覆盖线路不同位置的故障,保护范围广,能够适应不同的系统需求。
(3) 动作可靠:三段式距禿保护基于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来进行保护,动作可靠。
三段式距禿保护的原理清晰、动作灵敏,能够有效地保护电力系统。
三段式距禿保护是线路微机继电保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电力系统中距禿保护范围进行划分,依据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来进行保护,能够快速精确地定位故障,并进行保护动作,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线路微机继电保护中三段式距离保护原理与算法

线路微机继电保护中三段式距离保护原理与算法一、引言距离保护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主要用于避免电网故障扩大,降低故障对电网的影响。
在微机继电保护中,三段式距离保护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方式。
本论文将详细阐述三段式距离保护的原理及算法。
二、三段式距离保护原理三段式距离保护主要由近端保护、中端保护和远端保护三部分组成。
其基本原理是基于故障点到保护段的距离直接影响保护的动作时间。
当故障点靠近保护段时,响应时间应较长,反之则应较短。
这样就能根据故障点与保护段的距离来动态调整保护的响应时间,实现更好的保护效果。
三、微机实现方法在微机继电保护中,三段式距离保护的实现通常需要依靠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来完成。
根据距离测量结果和预设的保护段特性曲线,可以计算出对应的响应时间,并控制执行机构进行跳闸或隔离。
此外,微机还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实时性,可以更精确地测量故障点到保护段的距离,从而提高保护的准确性。
四、算法分析三段式距离保护的算法主要包括故障点距离保护段的距离计算、响应时间的动态调整以及执行机构的控制等部分。
其中,距离计算通常采用测量值与预设阈值的比较,通过判断是否超过阈值来确定故障点到保护段的距离。
动态调整响应时间则需要根据实时测量的距离数据,通过算法计算出对应的响应时间,以适应不同距离的情况。
执行机构的控制则需要根据算法输出的跳闸或隔离指令,驱动相应的执行机构进行动作。
五、实际应用与优化在实际应用中,三段式距离保护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情况和影响因素,如线路阻抗变化、环境干扰等。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和调整。
例如,可以通过实时监测线路阻抗,调整保护段的特性曲线;可以通过优化算法,提高距离计算的准确性;可以通过加强硬件抗干扰能力,提高保护的稳定性等。
六、总结三段式距离保护是一种有效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方式,通过微机实现可以获得更高的精度和实时性。
在算法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提高保护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矿井供电三段式保护整定计算

三段式电流保护工作原理、整定计算什么是三段式电流保护三段式电流保护指的是电流速断保护(第一段)、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第二段)、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第三段)相互配合构成的一套保护、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三段时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和整定计算方法。
一、电流速断保护(第I段)简单网络接线示意图对于仅反应于电流增大而瞬时动作的电流保护,称为电流速断保护。
为优先保证继电保护动作的选择性,就要在保护装置起动参数的整定上保证下一条线路出口处短路时不起动,这在继电保护技术中,又称为按躲过下一条线路出口处短路的条件整定。
以上图1所示的网络接线为例,假定每条线路上均装有电流速断保护,对于安装在A母线处的保护1来讲,其起动电流必须整定得大于d2点处短路时,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即在最大运行方式下B母线上三相短路时的电流,即:当被保护线路的一次侧电流达到起动电流这个数值时,安装在A母线处的保护1就能起动,最后动作于跳断路器1对保护2来讲,按照同样的原则,其起动电流必须整定得大于d4点处短路时,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即在最大运行方式下C母线上三相短路时的电流,即:当被保护线路的一次侧电流达到起动电流这个数值时,安装在B母线处的保护2就能起动,最后动作于跳断路器2。
后面几段线路的电流速断保护整定原则同上。
电流速断保护的主要优点是:简单可靠,动作迅速,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引入的可靠系数,所以不难看出,电流速断保护的缺点是:不能保护本线路的全长,且保护范围直接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
运行实践证明,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大概是本线路的85%~90%。
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第II段)1、工作原理及整定计算的基本原则由于有选择性的电流速断保护不能保护本线路的全长,因此我们考虑增加一段新的保护,用来切除速断范围以外的故障,保护本线路的全长,同时也能作为电流速断保护的后备保护。
由于要求它必须保护本线路的全长,因此它的保护范围必然要延伸到下一条线路中去,这样当下一条线路出口处(如图1中,对于保护1来说,d2点处)发生短路时,它就要起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动作的选择性,就必须使保护的动作带有一定的时限,但又为了使这一时限尽量缩短,我们就考虑使它的保护范围不超过下一条线路速断保护(如图1中的保护2)的保护范围,而动作时限则比下一条线路速断保护高出一个时间阶段,即如图2(a)所示,由于它能以较小的时限快速切除全线路范围以内的故障,所以我们称它为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三段式继电保护

三段式继电保护1.1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由继电器和其它辅助元件构成的安全自动装置。
它能反映电气元件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
(1)故障:将故障元件切除(借助断路器);(2)不正常状态――自动发出信号以便及时处理,可预防事故的发生和缩小事故影响范围,保证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1.2 继电保护的作用与组成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任务(作用)是:(1)当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发生短路故障时,能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它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当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出现不正常运行状态时,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 例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 ,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
此时一般不要求保护迅速动作,而是根据当时电力系统和元件的危害程度规定一定的延时,以免误动作。
继电保护的组成一般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组成。
就全局而论,在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上有两种必须避免的灾害性事故:一种是重大电力设备损坏,另一种是电网的长期大面积停电。
在这些方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一直发挥着特殊重要作用。
继电保护装置主要都包括三个部分:测量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
1.4 继电保护装置的分类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可以按反应的物理量不同、被保护对象的不同、组成元件的不同以及作用的不同等方式来分类,例如:(1)根据保护装置反应物理量的不同可分为:电流保护、电压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和瓦斯保护等。
(2)根据被保护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发电机保护、输电线保护、母线保护、变压器保护、电动机保护等。
在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中,主要有110kV(或220 kV)输电线保护、牵引变压器保护、牵引网馈线保护及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保护等。
(3)根据保护装置的组成元件不同可分为:电磁型、半导体型、数字型及微机保护装置等。
(4)根据保护装置的作用不同可分为:主保护、后备保护,以及为了改善保护装置的某种性能,而专门设置的辅助保护装置等。
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时限

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时限一、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概述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三段式电流保护是一种常见的保护配置,主要用于切除故障线路,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段式电流保护包括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第Ⅰ段)、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第Ⅱ段)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第Ⅲ段)。
这三段保护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主保护、后备保护和辅助保护。
二、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时限设置1.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第Ⅰ段):这是一种无时限或具有很小时限的电流保护。
当线路出现严重故障时,它能够瞬时切断电流,以防止事故扩大。
由于其无时限或时限很短,因此只能作为主保护,不能作为后备保护。
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第Ⅱ段):这是一种具有较短时限的电流保护。
与第Ⅰ段保护相比,它的动作时限稍长,可以切除部分线路故障。
作为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结合,第Ⅱ段保护能够在第Ⅰ段保护动作后,迅速切除剩余线路的故障。
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第Ⅲ段):这是一种具有较长时限的电流保护。
它的动作时限是固定的,通常作为后备保护,在主保护和后备保护拒动时,切除故障线路。
此外,对于某些特定的线路或设备,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也可以作为主保护或后备保护使用。
三、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时限配合问题在三段式电流保护的配置中,时限配合是一个关键问题。
为了确保各段保护之间的正确配合,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第Ⅰ段与第Ⅱ段保护的配合:第Ⅱ段保护的动作时限应比第Ⅰ段保护的动作时限长一个时间级差Δt,以避免两段保护同时动作。
2.第Ⅱ段与第Ⅲ段保护的配合:第Ⅲ段保护的动作时限应比第Ⅱ段保护的动作时限长一个时间级差Δt,以避免两段保护同时动作。
3.上下级保护的配合:在多级电网中,下一级电网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应比上一级电网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短一个时间级差Δt。
通过合理的时限配合,可以避免因误动或拒动导致的事故扩大,确保各段保护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切除故障线路。
四、结论三段式电流保护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保障措施,在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继电保护二 三段式电流保护

整定值应选取(1),(2)中较大者。 如按照条件(2)整定将使起动电流过大,因而保护范围缩小 时,应使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大于断路器三相不同期合闸 的时间(约0.1s) ,则可以不考虑 三相不同时合闸时,相当于出现纵向不对称故障,则必 然出现不对称序分量。
(附)纵向不对称故障分析
(3)当线路上采用单相自动重合闸时,躲非全相运行期 间振荡所造成的最大零序电流整定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华图乔老师
主要考点:
1.电流继电器的原理及相关概念 2.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基本原理、整定计算(原则)、灵敏度校验 3.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接线 4.方向性电流保护基本原理、方向元件设置原则 5.接地故障时零序分量的分布特点 6.零序分量的获取方法 7.三段式零序电流保护原理、整定计算(原则)、灵敏度校验
问题3.相间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接线
三段式电流保护接线图
三段式电流保护接线图
低压线路保护逻辑框图
Ⅲ Ⅲ
问题5 方向性电流保护 1.双侧电源系统示例及其保护动作分析
按照选择性要求,应由保护区3,4切除故障
I , I I 如果:电流速断定值 I set . 2 m set . 5 n 则电流速断保护2,5误动
问题1 电流继电器 是实现电流保护的基本元件,也是简单继电器的典型
主要特性。 以P代表继电器动作的逻辑状态 继电器动作:P=1 (逻辑“1”) 继电器返回:P=0 (逻辑“0” ) 概念:1)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Idz.j 2)电流继电器返回电流:Ifh.j
• 继电特性
• 继电器的动作明确干脆, 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中间位置 保证其动作确切可靠
4、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一般是作为后备保护使用。要求作为本线路主保护的后 备 以及相邻线路或元件的远后备。 • 动作电流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整定。 III
继电保护三段式保护

姓名:李鑫学号:32112117班级:电气121成绩:实验四(单侧电源辐射式输电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一、实验目的1、掌握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及过电流保护的电路原理、工作特性及整定原则。
2、理解输电线路阶段式电流保护的原理图、展开图及保护装置中各继电器的功用。
3、掌握阶段式电流保护的电气接线和操作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1、阶段式电流保护的构成无时限电流速断只能保护线路的一部分,带时限电流速断只能保护本线路全长,但却不能作为下一线路的后备保护,还必须采用过电流保护作为本线路和下一线路的后备保护。
由无时限电流速断、带时限电流速断与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相配合可构成的一整套输电线路阶段式电流保护,叫做三段式电流保护。
图4-1 三段式电流保护各段的保护范围及时限配合输电线路并不一定都要装三段式电流保护,有时只装其中的两段就可以了。
例如用于“线路-变压器组”保护时,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按保护全线路考虑后,此时,可不装设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只装设无时限电流速断和过电流保护装置。
又如在很短的线路上,装设无时限电流速断往往其保护区很短,甚至没有保护区,这时就只需装设带时限电流速断和过电流保护装置,叫做二段式电流保护。
在只有一个电源的辐射式单侧电源供电线路上,三段式电流保护装置各段的保护范围和时限特性见图4-1。
XL-1线路保护的第Ⅰ段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它的保护范围为线路XL-1的前一部分即线路首端,动作时限为t1I,它由继电器的固有动作时间决定。
第Ⅱ段为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它的保护范围为线路XL-1的全部并延伸至线路XL-2的一部分,其动作时限为t1II = t2I +△t。
无时限电流速断和带时限电流速断是线路XL-1的主保护。
第Ⅲ段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保护范围包括XL-1及XL-2全部,其动作时限为t1III ,它是按照阶梯原则来选择的,即t1III = t2III+△t ,t2III 为线路XL-2的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由继电器和其它辅助元件构成的安全自动装置。
它能反映电气元件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
(1)故障:将故障元件切除(借助断路器);
(2)不正常状态——自动发出信号以便及时处理,可预防事故的发生和缩小事故影响范围,保证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1.2 继电保护的作用与组成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任务(作用)是:
(1)当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发生短路故障时,能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它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当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出现不正常运行状态时,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 例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 ,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
此时一般不要求保护迅速动作,而是根据当时电力系统和元件的危害程度规定一定的延时,以免误动作。
继电保护的组成一般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组成。
就全局而论,在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上有两种必须避免的灾害性事故:一种是重大电力设备损坏,另一种是电网的长期大面积停电。
在这些方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一直发挥着特殊重要作用。
继电保护装置主要都包括三个部分:测量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
1.4 继电保护装置的分类
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可以按反应的物理量不同、被保护对象的不同、组成元件的不同以及作用的不同等方式来分类,例如:
(1)根据保护装置反应物理量的不同可分为:电流保护、电压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和瓦斯保护等。
(2)根据被保护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发电机保护、输电线保护、母线保护、变压器保护、电动机保护等。
在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中,主要有110kV(或220 kV)输电线保护、牵引变压器保护、牵引网馈线保护及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保护等。
(3)根据保护装置的组成元件不同可分为:电磁型、半导体型、数字型及微机保护装置等。
(4)根据保护装置的作用不同可分为:主保护、后备保护,以及为了改善保护装置的某种性能,而专门设置的辅助保护装置等。
当某一电气设备装设有多种保护装置时,其中起主要保护作用的保护装置称为主保护;作为主保护装置备用保护的保护装置称为后备保护。
后备保护又分为近后备保护和远后备保护,近后备保护指同一电气设备上多种保护的相互备用,远后备保护则是指对相邻电气设备保护的备用。
3.4 三段式过电流保护装置
由于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只能保护线路的一部分,所以不能作为线路的主保护,而只能作为加速切除线路首端故障的辅助保护;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能保护线路的全长,可作为本线路的主保护,但不能作为下一段线路的后备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既可作为本级线路的后备保护(当动作时限短时,也可作为主保护,而不再装设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
),还可以作为相临下一级线路的后备保护,但切除故障的时限较长。
一般情况下,为了对线路进行可靠而有效的保护,也常把瞬时电流速断保护(或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相配合构成两段式电流保护。
对于第一段电流保护,究竟采用瞬时电流速断保护,还是采用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可由具体情况确定。
如用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以采用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为佳。
因在变压器高压侧故障时,切除变压器和切除线路的效果是一样的。
此时,允许用线路的瞬时电流速断保护,来切除变压器高压侧的故障。
也就是说,其保护范围可保护到线路全长并延伸到变压器高压侧。
这时的第一段电流保护可以作为主保护;第二段一般均采用定时限过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其保护范围含线路---变压器组的全部。
通常在被保护线路较短时,第一段电流保护均采用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作为主保护;第二段采用定时限过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在实际中还常采用三段式电流保护。
就是以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作为第一段,以加速切除线路首端的故障,用作辅助保护;以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作为第二段,以保护线路的全长,用作主保护;以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作为第三段,以作为线路全长和相临下一级线路的后备保护。
对于某地电信的10KV(含35KV)供电线路今后宜选用两段式或三段式电流保护。
因为这种保护的设置可以在相临下一级线路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本级线路的定时限过流保护可以动作,起到远后备保护的作用;如本级线路的主保护(瞬时电流速断或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拒动时,则本级线路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可以动作,以起到近后备的作用。
3.5 零序电流保护
电力系统中发电机或变压器的中性点运行方式,有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和中性点直接接地三种方式。
10KV系统采用的是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
系统运行正常时,三相是对称的,三相对地间均匀分布有电容。
在相电压作用下,每相都有一个超前90°的电容电流流入地中。
这三个电容电流数值相等、相位相差120°,其和为零.中性点电位为零。
假设A相发生了一相金属性接地时,则A相对地电压为零,其他两相对地电压升高为线电压,三个线电压不变。
这时对负荷的供电没有影响。
按规程规定还可继续运行2小时,而不必切断电路。
这也是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主要优点。
但其他两相电压升高,线路的绝缘受到考验、有发展为两点或多点接地的可能。
应及时发出信号,通知值班人员进行处理。
12 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当出现一相接地时,利用三相五铁心柱的电压互感器(PT)的开口三角形的开口两端有无零序电压来实现绝缘监察。
它可以在PT柜上通过三块相电压表和一块线电压表(通过转换开关可观察三个线电压)看到“一低、两高、三不变”。
接在开口三角形开口两端的过电压继电器动作,其常开接点接通信号继电器,并发出预告信号。
采用这种装置比较简单,但不能立即发现接地点,因为只要网络中发生一相接地,则在同一电压等级的所有工矿企业的变电所母线上,均将出现零序电压,接有带绝缘监视电压互感器的电力用户都会发出预告信号。
也就是说该装置没有选择性。
为了查找接地点,需要电气人员按照预先制定的“拉路序位图”依次拉路查找,并随之合上未接地的回路,直到找到接地点为止。
可以看出,这种方法费力、费时、安全性差,在某些情况下这样做还是不允许的。
因此,这种装置存在一定的缺陷。
当网络比较复杂、出线较多、可靠性要求高,采用绝缘监察装置是不能满足运行要求时,可采用零序电流保护装置。
它是利用接地故障线路零序电流较非接地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大的特点构成的一种保护装置。
零序电流保护一般使用在有条件安装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电缆线路或经电缆引出的架空线路上。
当在电缆出线上安装零序电流互感器时,其一次侧为被保护电缆的三相导线,铁心套在电缆外,其二次侧接零序电流继电器。
当正常运行或发生相间短路时,一次侧电流为零。
二次侧只有因导线排列不对称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
当发生一相接地时,零序电流反映到二次侧,并流入零序电流继电器,使其动作发出信号。
在安装零序电流保护装置时,特
别注意的一点是:电缆头的接地线必须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铁心。
这是由于被保护电缆发生一相接地时,全靠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铁心的电缆头接地线通过零序电流起作用的。
否则互感器二次侧也就不能感应出电流,因而继电器也就不可能动作。
不难理解,当某一条线路上发生一相接地时,非接地线路上的零序电流为本身的零序电流。
因此,为了保证动作的选择性,在整定时,保护装置的启动电流Idz应大于本线路的电容电流,即:Idz=Kh.3Uxan.w .Co =Kh.Io
式中Idz------保护装置的启动电流;
Kh-------可靠系数,如无延时,考虑到不稳定间歇性电弧所发生的振荡涌流时,取4~5;如延时为0.5S时,则取1.5~2;
Uxan------相电压值;
Co --------被保护线路每相的对地电
Io --------被保护线路的总电容电流。
按上式整定后,还需校验在本线路上发生一相接地时的灵敏系数Klm,由于流经接地线路上的零序电流为全网络中非接地线路电容电流的总和,可用3Uxan.w .(CS -Co )表示,因此灵敏系数为: Klm=3Uxan.w .(CS -Co )/Kh. 3Uxan.w .Co =(CS -Co )/ Kh. Co
上式可改写成:
Klm=I0S -Io /Kh. Io
= I0S -Io /Idz
式中CS ------同一电压等级网络中,各元件每相对地电容之和;
I0S ------与CS
相对应的对地电容电流之和。
对电缆线路取大于或等于1.25;架空线路取1.5;对于架空线路,由于没有特制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如欲安装零序电流保护,可把三相三只电流互感器的同名端并联在一起,构成零序电流过滤器,再接上零序电流继电器。
其动作电流整定值中,要考虑零序电流过滤器中不平衡电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