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陕西各县经济排名

合集下载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作者:来源:《新西部》2019年第01期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对陕西实现追赶超越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同时,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并且仍将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陕西应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精会神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最大限度释放县域经济追赶超越动力和潜能。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县域增速高于全省,区域之间更趋均衡。

前三季度,陕西全省77个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44亿元,同比增长8.6%,高于全省平均0.2个百分点,有36个县(市)增速高于全省平均。

区域发展更加协调,2017年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关中占据5席,陕北占据3席,陕南占据2席,结束了陕南没有十强县的历史。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投资保持高速增长。

围绕中省“十三五”规划、特色优势产业、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积极包装谋划大项目。

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县乡公路和农村道路的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电网改造等为重点,夯实县域发展基础。

一手抓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引进,一手抓就业密集型项目引进,大力开展靶向招商、产业链招商,确保项目加快落地。

前三季度,全省77个县(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9%,高于全省平均增速5.9个百分点,有61个县(市)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

三次产业稳定增长,新动能加快成长。

以农业特色产业“3+X”工程为统领,茶叶、冷凉蔬菜、时令水果、食用菌、小杂粮等区域特色产业加快发展,预计全年粮食总产1218.3万吨,连续八年稳定在1200万吨左右。

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到198个,形成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县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前三季度,全省77个县(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823.10亿元,同比增长9.5%。

农村电商销售规模稳居西北第一,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达71个,涌现出袁家村、马嵬驿、茯茶小镇等一批乡村旅游知名品牌。

陕西省GDP、各产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陕西人口分析

陕西省GDP、各产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陕西人口分析

陕西省GDP、各产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陕西人口
分析
2019年陕西实现生产总值25793.2亿元,比上年增长6.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90.93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11980.75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11821.49亿元,增长6.5%。

2019年陕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其中高技术产业增长11.1%,装备制造业增长8.9%。

2019年陕西规模以上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8.0%;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3.7%。

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4.7%。

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8.0%;仪表仪器制造业增长8.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6.2%。

2019年陕西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5%。

其中,民间投资增长6.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4%。

2019年陕西地方财政收入2287.73亿元,比上年增长2.0%。

其中,各项税收1845.97亿元,增长4.0%;非税收入441.75亿元,下降5.8%。

全省财政支出5721.56亿元,增长7.9%。

2019年陕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98.73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970.15亿元,增长3.8%。

2019年陕西省常住人口3876.21万人,较上年增加1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303.63万人,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为59.4%,农村人口1572.58万人,占40.6%。

陕西省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十九个市县商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2019

陕西省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十九个市县商品零售价格分类指数2019
99.2 100.0 104.8
97.5 101.8 101.0
98.9 99.0 100.9 95.3 99.0 95.8 98.6 98.6 96.9 98.6 96.3
107.5 101.8 100.2 101.2 105.7 102.2
99.9 104.0 106.3 103.0 100.0
十五、燃料 Fuels
(preceding
year=100) 十六、建筑
材料及 五金电料 Building Materials
and Hardware
99.9
108.3
102.3
104.6
99.6
102.1
99.9 96.6 100.8 101.3 100.4 103.5 98.7 100.3
109.1 106.4 107.7 107.6 108.6 107.2 112.1 102.0
102.1
103.1 100.9 102.2 100.8 102.2 104.4
99.9 101.3
102.5 100.7 101.0 101.4 101.5 102.9
96.4 100.4 102.1 102.7
99.6
(2019)
四、纺 织品
Textiles
五、家用电器 及音像器材 Household Appliances, Music and
Video Equipment
六、文化 办公用品 Cultural and Office Appliances
七、日用品
Articles for Daily
Use
八、体育 娱乐用品 Sports and Recreation Articles
九、交通 通信用品

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

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陕西省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也积极探索县域经济的新路径。

本篇论文将从陕西省县域经济的现状出发,分析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

一、陕西省县域经济现状陕西省地处关中平原和陕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为落后。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陕西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79万亿,人均GDP为7.96万元。

而在陕西省31个县市的经济发展中,大多数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以人均GDP为例,全省有10个县市的人均GDP低于陕西省平均水平。

同时,陕西省的城镇化水平较低,2019年城镇化率为49.56%。

在产业结构方面,陕西省的经济主要集中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化工和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

其中,煤炭行业是陕西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但在国家能源转型的背景下,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受到了限制。

而陕西省的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光电信息等尚未形成规模。

此外,农业在陕西省的经济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但大多数农业企业经营规模较小,缺乏市场影响力。

二、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1. 产业结构不合理陕西省的经济主要集中在传统的重化工业和煤炭行业,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

这导致陕西省在国家大背景下的竞争能力相对较弱。

同时,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陕西省的经济增长方式存在重度依赖于资源和补贴的因素。

这样的模式难以为长远发展提供支持。

2. 面临城市化转型陕西省的城市化水平较低,但随着城市化转型的加速,城市化进程呈现加速趋势。

但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资源稀缺、城市规划不合理、换届选举影响项目实施等多重问题。

这些问题都制约了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步伐。

3. 农业经营规模小陕西省的农业在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

但大多数农业企业经营规模较小,制约了农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同时也限制了农业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和盈利能力。

三、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1. 突破传统产业限制,培育多元化新兴产业传统产业逐渐被限制,尽管陕西省的新兴产业发展尚不完善,但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

西安市区县对比2011-2014

西安市区县对比2011-2014

西安市区县经济发展对比(2012-2013)
2012
2013
GDP
人均GDP
单位土地GDP GDP
人均GDP
(亿元) (元/人)) (万元/KM2) (亿元)
(元/人)
4369.37 54851.88 4322.69 4884.133 56870.94
430.22 84985.14 143406.67
16.8
6
103.68
17.0
5
99.68
20.9
2
17.08
14.7
8
7.28
21.0
1
35.71
7.3
13
202.41
20.8
3
服务业增
2013 绝对额(亿
元) 2548.71 281.59 419.05 302.01 93.26 281.32 581.61 52.00 67.34 166.35 39.97 35.20 45.71 26.64
增长(%)
17.2 13.6 30.0 13.2 25.3 14.0 18.9 16.9 18.4 15.1 7.3 13.8 11.3 22.3
绝对额(亿 元)
1993.91 226.9 326.29 237.7 72.13 216.36 458.66 42.37 54.45 135.89 31.99 28.44 37.05 20.38
17.1
608.8
4.3
413.7
31.0
915.5
26.6
969.7
-5.8
261.2
29.9
231.6
17.6
678.2
25.2
164.3

陕西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陕西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陕西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汇报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年来,陕西省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以下将对陕西国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一、经济总量稳步增长。

近年来,陕西省国民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201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6%,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前茅。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不断提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陕西省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不断升级。

特色产业如航空航天、新能源、装备制造等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同时,传统产业如煤炭、化工、机械等也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中焕发新活力。

三、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陕西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严格控制工业和农业污染排放,取得了显著成效。

蓝天、碧水、净土成为陕西省的鲜明特色。

四、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陕西省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同时,全省各地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五、未来发展展望。

展望未来,陕西省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上就是陕西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们能够对陕西省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陕西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浅谈陕西如何打造国家西北地区物流枢纽

浅谈陕西如何打造国家西北地区物流枢纽

作者简介:冯辉(1999— ),男,汉族,陕西西安人。

主要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一、大西北的龙头我国的西北五省,即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西北地区中,西安经济、科研等综合实力比较突出,起到了地区龙头作用。

西北五省部分数据行政区\事项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万GDP(2019年)/亿陕西省213835.4425793.17新疆维自治区166.492444.6713597.11青海省72598.382965.95甘肃省45.372625.718718.3宁夏自治区6.64681.793748.48根据上述的表格,我们可以得知:陕西省在大西北地区人口比例占比37.65%,经济总量占比到达到了47.04%,接近地区总量的一半的。

在软实力方面,我们就拿教育来说,在西北地区大学排名前十中,陕西q地区的高校就占到了7所我们以上拿陕西的硬性实力的经济总量和软实力的教育方面来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足以体现陕西在西北五省中的实力的强劲,所以它也就是大西北地区的龙头。

二、新一线之秀而近些年来,西安作为西北地区唯一进入选的新一线城市,并且多年进入这个榜单,这是对西安乃至陕西在西北地区龙头地位的肯定。

2018年1月,西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2020年4月,西安跻身于超大城市行列。

以上只是西安这些年部分成就。

他们足以体现西安在现代化,乃至在本地区的重要性与辐射带动作用,这无疑是对西安乃至陕西在本地区的地位的肯定。

三、陆港——西部雄心西安陆港成立于2008年。

这在我国陆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这是西部地区走出去的重要一步;20110年,西安保税港物流中心通过验收;2013年开通长安号中欧班列;2014年获得自己专属代码(CNXAG);2018年延安陆港设立……这些对于陕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徐德洪教授说过,在新常态下,重心向西-一带一路-中西崛起。

这些都是一连串的反应。

对于深处西北的地区,陆港将赋予它新的机遇与优势。

陕西各市人口数量排名,陕西各市人口数据统计分析

陕西各市人口数量排名,陕西各市人口数据统计分析

陕西各市人口数量排名,陕西各市人口数据统计分析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简介的反映了这个城市活跃度,人口数量庞大说明这个城市的发展是有很大潜力的。

人可以带动经济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那么陕西所有的地区人口数量是多少?各地区人口排名怎么样?本文小编带你一起了解关于陕西各市人口数量排名,年陕西各市人口数据统计分析的相关知识,数据仅供参考。

准确数据请以官方发布为准。

一、陕西城市简介及各市名单陕西(Shaanxi),简称“陕”或“秦”,中国省级行政单位之一,省会西安。

位于西北内陆腹地,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中部,介于东经105°111°15′,北纬9°间,自然区划上因秦岭-淮河一线而横跨北方与南方,总面积8万平方千米。

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上古时为雍州、梁州,是炎帝故里及黄帝的葬地。

陕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九个大一统王朝,有4个(秦、西汉、隋、唐)建都西安(咸阳),留下的帝王陵墓共79座,被称为“东方金字塔”。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和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所在地。

陕西省下辖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延安、汉中、榆林、安康、商洛10个地级市,含辖区、75个县级市二、陕西各市人口数量及排名排名地区名称人口数量(万人)1、西安8072、渭南5473、咸阳4984、宝鸡市3765、汉中3486、榆林3307、安康2658、商洛2389、延安21210、铜川8311、杨凌示范区16三、陕西当前行政区划截至年4月,陕西省下辖10个地级市,106个县级行政区,包括5个县级市。

西安西安古称长安,与雅典、开罗、罗马并称世界四大古都,是古丝绸之路起点,是世界上文化内涵最丰富、文化遗存迭压最厚重、古代城池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有7000多年文明史、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建都史,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称。

西安下辖11个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灞桥区、未央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高陵区、鄠邑区,蓝田县、周至县,总面积1075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陕西各县经济排名篇一:20XX-2021年陕西省煤炭工业调研及前景分析报告20XX-2021年陕西省煤炭工业市场调研及前景分析报告▄核心内容提要产业链(IndustryChain)狭义产业链是指从原材料一直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各生产部门的完整链条,主要面向具体生产制造环节;广义产业链则是在面向生产的狭义产业链基础上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

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展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

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而这种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市场规模(MarketSize)市场规模(MarketSize),即市场容量,本报告里,指的是目标产品或行业的整体规模,通常用产值、产量、消费量、消费额等指标来体现市场规模。

我们对市场规模的研究,不仅要对过去五年的市场规模进行调研摸底,同时还要对未来五年行业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分析,市场规模大小可能直接决定企业对新产品设计开发的投资规模;此外,市场规模的同比增长速度,能够充分反应行业的成长性,如果一个产品或行业处在高速成长期,是非常值得企业关注和投资的。

消费结构(consumptionstructure)消费结构是指被消费的产品或服务的构成成份,本报告主要从三个角度来研究消费结构,即:产品结构、用户结构、区域结构。

1、产品结构,主要研究各类细分产品或服务的消费情况,以及细分产品或服务的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2、用户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给哪些用户群体了,以及各类用户群体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3、区域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到哪些重点地区了,以及某些重点区域市场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

对消费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企业更为精准的把握目标客户和细分市场,从而调整产品结构,更好地服务客户和应对市场竞争。

市场份额(Marketshares)市场份额,又称市场占有率,指一个企业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在市场同类产品中所占的比重。

市场份额是企业判断自身市场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无数大中型企业讨论和制定市场战略的重要依据。

对市场份额的研究,又分为总体市场市场份额和目标市场市场份额,本告以中国市场为研究对象,中国市场即为总体市场,而某些特定的省、市则为目标市场。

市场集中度(MarketConcentrationRate)市场集中度(MarketConcentrationRate)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是决定市场结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集中体现了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经常使用的集中度计量指标有:行业集中率(CRn)、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Index,缩写:HHI,以下简称赫希曼指数)、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逆指数和熵指数等,其中集中率(CRn)与赫希曼指数(HHI)两个指标被经常运用在反垄断经济分析之中。

本报告对市场集中度的研究采用的计量指标是行业集中率(CRn),CRn 指该行业的指定市场内前n家最大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总和,例如,CR4是指该行业四家最大的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

CRn的值越大,表明该行业的垄断程度越高,大多数客户都集中到有数的几家企业去了。

行业竞争结构行业竞争结构是指行业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的分布。

理论上,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寡头垄断、双头垄断、完全垄断四种,从市场集中程度、进入和退出障碍、产品差异和信息完全程度方面有不同的特征。

影响行业竞争结构的基本要素有:行业内部竞争力量、顾客议价能力、供货厂商议价能力、[潜在竞争对手]的威胁与替代产品的压力。

这五种因素作用的时间、方向和强度往往并不一致,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如某个企业所在的行业自我保护能力很强,进入行业的障碍很大,新的竞争者不易进入,难以构成威胁,然而价廉物美的替代品的出现却直接威胁到行业内现有企业的生存。

▄报告目录第一章20XX-20XX年中国煤炭行业的发展第一节、中国煤炭资源的概述一、中国的煤炭资源量及其分布二、国内煤炭资源的煤类和煤质特征三、中国煤炭资源新增储量状况四、中国煤炭资源开发开采的条件第二节、中国煤炭行业的总体概况一、产业总体发展分析二、行业消费态势分析三、产业转型升级分析四、行业物流成本分析五、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分析第三节、20XX-20XX年中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一、20XX年中国煤炭行业运行分析二、20XX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焦点三、20XX年我国煤炭业发展情况四、20XX年我国煤炭业发展趋势第四节、20XX-20XX年煤炭行业资源税改革分析一、改革的背景解析二、企业赋税状况三、资源税改革进展四、改革实施难点五、改革的影响分析第五节、20XX-20XX年煤炭行业节能减排分析一、政策推进节能减排二、行业节能减排成效三、企业节能减排力度四、工业循环经济的措施五、行业节能减排规划第六节、煤炭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中国煤炭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二、煤炭产业结构性与体制性矛盾依然突出三、制约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七节、煤炭行业发展的对策一、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五大对策二、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壮大的措施思路三、中国煤炭工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四、我国煤炭行业应向“绿色煤炭”发展第二章陕西煤炭资源分布第一节、陕西省煤炭资源概况一、总体概述二、陕西煤炭分布三、陕西含煤地层特征四、陕西省煤层构造特征第二节、陕西各大煤田介绍一、神府煤田二、榆神煤田三、榆横煤田第三章20XX-20XX年陕西煤炭工业的发展第一节、陕西煤炭工业发展分析一、行业发展态势二、产业升级发展三、市场价格现状四、西南市场的开拓状况五、线上市场交易状况第二节、陕西煤炭行业供给分析一、行业产量状况二、行业库存情况第三节、陕西煤炭行业消费分析篇二:数字陕西智慧城市发展纲要(20XX-20XX) “数字陕西?智慧城市”发展纲要(20XX~20XX年)目录1前言......................................................... (3)2发展形势与环境 (3)2.1发展形势 (3)2.2发展基础和环境 (4)3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6)3.1指导思想 (6)3.2基本原则 (7)3.3整体定位和发展目标 (7)4发展机制和模式 (9)5“数字陕西?智慧城市”体系架构 (10)5.1信息化公共平台体系架构 (10)5.2智慧城市的基本框架 (12)6主要任务 (13)6.16.26.36.4完善公共平台体系,深化应用服务................................13推进宽带陕西,提升智慧城市发展环境............................13开发利用政务信息资源,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14以服务公众为核心,全面构建智慧应用体系 (15)7重点工程及建设模式 (15)8支撑体系建设 (18)8.18.28.38.4标准法规体系..................................................18基础资源共享与服务体系........................................18组织管理与技术支撑体系........................................18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18)9附件......................................................... ..199.1重点建设项目技术规范与建设要求 (19)9.2“数字陕西?智慧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目录 (20)1前言智慧城市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并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表现。

当前陕西正处于加快社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调结构、促转型是近一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

智慧城市建设是加快陕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是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的崭新途径。

为加快推进“数字陕西?智慧城市”建设,坚持科学发展,把握世界科技与城市发展的最新趋势,积极抢占城市创新发展的主动权。

在国家和陕西省“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的框架下,制定本纲要,用以规范和指导全省“数字陕西?智慧城市”建设。

2发展形势与环境2.1发展形势“智慧城市”是顺应当前全球信息技术变革及新一轮产业发展的时代潮流,代表未来城市发展演进的必然趋势,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刺激经济发展和建立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

国家高度重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产生的深远影响,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

全国多个城市纷纷提出“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制定规划,掀起发展智慧产业,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

当前我省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生的关键时期,全省城乡面临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重大发展任务,中心城市面临现代化建设和产业转型发展的严峻挑战。

实现发展目标和应对挑战的一条重要路径就是要加快信息社会和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度融合,走出一条有智慧、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之路。

2.2发展基础和环境“十一五”以来,全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20XX年全省工业生产总值达到12391.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万亿大关,GDP年均增长速度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全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对“数字陕西?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迫切需求。

陕西省信息化水平总指数由20XX年的0.598提高到20XX年的0.729,位列全国第九,达到了西部领先。

2.2.1信息化发展机制和模式不断完善我省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探索出一条符合我省实际,符合区域信息化发展规律的机制和模式。

在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管理机制、建设模式、保障措施、支撑环境、人才队伍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创新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区域信息化发展机制和模式。

2.2.2信息化基础设施及公共平台体系基本建成按照《国家“十二五”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和《陕西省电子政务基础资源共享实施办法》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以“两网四库两中心一平台”为主要内容,以“网络覆盖到村、基础资源共享、业务与承载分离、三级平台五级服务”为目标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和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电子政务公共平台互联互通、基础资源共享、条块协同发展。

部门业务应用建设与承载平台分离已成为电子政务创新发展的新模式。

电子政务公共平台体系在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承接纵向应用落地、减少投资、避免重复建设等方面正发挥重要作用。

陕西省已经被工信部确定为全国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试点省份和全国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用与服务试点省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