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矿井开采设计
矿井开采设计

四、矿井设计工作的原则
1.提高设计水平,保证设计质量
2、要保证合理的设计周期 3.加强设计审批工作
15
第二节 矿井开采设计方法及评价准则
一、确定矿井开采设计方案的方法
矿井设计包括井田开拓、采区准备和采煤方法,以及巷道掘进、矿井 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等各个生产系统,其中以井田的开 采为中心。矿井开采设计主要应解决井田开采的技术方案和确定各项 开采参数,如确定井田开拓方式、新水平开拓延深方案、采准巷道布置 及生产系统,选择采煤方法,确定阶段垂高、采区走向长度、采煤工作 面长度等。使所选用的方案及参数在技术上是优越的,经济上是合理的 ,安全上是可靠的。
16
(一)方案比较法
方案比较法是我国目前确定矿井开采设计方案时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方案比较法的 实 质就是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对比.从中选出在一定偏好准则下最优 的方案。这种设计方法称方案比较法。
(二)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就是根据现有生产矿井的实际情况,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调查统计, 借以分析某些技术参数之间的关系,某些参数的合理平均值或可取值范围。例如,统 计一定条件下的工作面长度与其技术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寻求合理的采煤工作面 长度;统计分析采区设计的与实际的生产能力,以合理地确定同采工作面数目和采煤 工艺方式;调查统计一定条件下的巷道维护费用,以确定相似条件下的赞用参数;统 计分析现有矿井的平均先进的技术经济指标,作为设汁类似矿井的参考数值等。
13
(6)说明地面运输方式,设计运输线路(铁路及公路)、矿井装车站、桥涵及防排水、隧 道、特殊路基防护措施、铁路经营管理方式等。同时,还要说明其他运输方式,例如场 外窄轨 铁路、水运、架空索道等。 (7)确定矿井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说明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及场内运输、场内排水; 说明风井工业场地的选定及平面布置,爆破材料库库址选择,工业场地的防洪排涝措施 。 (8)确定矿井供电电源、用电设备容鬃、井上下供配电系统、地面变电所位置、主要设 备的控制、电机车运输、信号、照明、通讯及调度,矿井的安全和生产监控与计算机管 理系统。 (9)说明地面建筑设计需要的气象条件、工程地质及地震资料、建筑材料以及现场施工 技术条件等。确定地面工业建筑物及其结构物,包括工业场地的建筑物及结构物,行政 、生 活建筑及居住区规划、居住区总平面布置等等。 (10)确定全矿给水、排水、采暖、通风、供热,消防系统及设施,井下降尘洒水,井筒防 冻以及地面生产系统的除尘。 (11)确定矿井环境保护标准,说明环境保护的设计依据及有关要求、地表塌陷治理、研 石处理、圬水处理、烟尘处理、噪声治理和垃圾处理等措施。说明工业卫生设施及有 关管理办法、绿化规划、结构及设施、环境监测任务,范围及其内容、监测站的设置, 环境管理及投资,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2)计算矿井建设工程量,施工顺序、速度和工期,土建工程及施工顺序,说明井计算机 电安装工程及其工程量,施工方法和顺序,三类工程综合排队和总工期。 (13)编制矿井劳动定员、原煤成本估算、技术经济分析以及总概算,编制矿井主要技木 经济指标。
采掘工程设计图

水平主要巷道布置平面图的概念水平主要巷道布置平面图的概念水平主要巷道布置的图示内容水平主要巷道布置的图示内容水平主要巷道布置平面图的用途水平主要巷道布置平面图的用途水平主要巷道布置平面图的识读方法及要水平主要巷道布置平面图的识读方法及要点点一采掘工程计划图的概念一采掘工程计划图的概念采掘工程计划图是在现行采掘工程平面图水平主要采掘工程计划图是在现行采掘工程平面图水平主要巷道布置平面图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对矿井的煤炭产巷道布置平面图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对矿井的煤炭产量和质量提出的要求依据矿井设计资料生产技术量和质量提出的要求依据矿井设计资料生产技术和地质条件以及矿井的实际管理情况绘制出的图件
第二节 采区巷道布置
采区巷道布置图的概念 采区巷道布置图的种类 采区巷道布置图的图示内容 采区巷道布置图的使用 采区巷道布置图的识读方法 采区巷道布置图的绘制方法
概念
采区巷道布置图是将采区地质资料和设 计的采准巷道系统采用正投影的原理, 按一定比例绘制出的设计图件。它是采 区方案设计的具体体现。
二、采区巷道布置的种类
1.按照采区巷道布置方式分类
2.按照投影面分类 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采区巷道布置立面图、 采区巷道布置层面图、采区巷道布置剖面图
三、采区巷道布置图的图示内容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摘要:本设计详细介绍开拓立式煤矿井的概况特征,经过一系列的方案论证比较,选择了适合立式矿井的开拓方式、采煤方法和各生产系统。
井田内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主要为纵贯井田东西的天仓向斜,对第一水平选择了立井开拓方案,首采区的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
辅助运输系统与主运输系统相分离,其中辅助运输系统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辅助运输设备单轨吊,可满足人员、机械设备、材料和矸石的运输,无需中间转载,可从井底车场直达工作面。
矿井一水平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系统。
立井开拓;条带式;单一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两翼对角式通风。
第一章:概述矿井开采在地底下开采的矿山。
有时把矿山地下开拓中的斜井、竖井、平硐等也称为矿井。
矿井开拓对金属矿山或采煤矿井的生产建设的全局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关系矿井的基建工程量,初期投资和建井速度,更重要的是将长期决定矿井的生产条件、技术经济指标。
矿井开拓即从地面向地下开掘一系列井巷,通至采区。
矿井开拓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正确划分井田,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按标高划分开采技术分类,选择适当的通风方式,进行采区部署以及决定采区开采的顺序等。
矿井开拓通常以井筒的形式分为平硐开拓、斜井开拓和立井开拓。
采用合理的采矿方法是搞好矿井生产的关键。
煤层在形成时,一般都是水平或者近水平的,在一定范围内是连续完整的。
但是,在后来的长期的地质历史中,地壳发生了各种运动,是煤层的空间形态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单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等地质构造。
我们采煤就要注意煤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矿井的开拓可以分成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主井和运输巷等都需要永久的支护,可以采用砌碹支护,架拱支护,架蓬支护,锚杆支护,锚喷支护,锚网喷支护;第二章: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第一节:工作制度矿井一般的生产制度按设计规定为:每年工作日数为330天,矿井每昼夜分三班工作。
矿井开采设计的依据、程序和内容

3 南二采区 2 1 南一 采区
水河
北纳
井田开拓方案一平面图
云南
能
源职
业技
术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煤5
9 7 7 4 3 2 10
学
院
庞家磨场地
+1450 +1300 煤3 +1150
9 8 6 5
煤5
+1000 +850
开拓方案一
任家磨场地
900 0 110 0 0 100
100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900 0 110 0 100 0 100 900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800
900 0 100
700 600
云南
能
源职
业技
术
学
院
井田开拓方案三平面图
900
700 800 900 1000
云南
能
源职
业技
术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学
院
各方案工程量投资比较
方案一
项目 主井/m 副井/m 风井/m 井底车场/万元 井 巷 工 程 主要运输道及回风道 /m 采区准备巷道/m 井筒装备/万元 合计/万元 2300 2800 数量 550 582 520 投资/万元 1897.5 2390 1300 2200 1784 1568 800 11903.5 6400 4100 数量 470 500 600
云南
能
源职
业技
术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作业: 简述矿井开采设计依据。 简述矿井设计的程序。 概述矿井设计内容。 何谓方案比较法?矿井开拓方案技术分析比较的 主要内容有哪些? 技术比较的内容有哪些?
矿井开采设计方法及内容探析

矿井开采设计方法及内容探析摘要:开采设计是整个矿井设计中的重要部分,设计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着生产的安全性和全矿井的经济利益。
因此,开采设计必须按《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等相关规定严格执行。
本文主要阐述了矿井开采的初步设计,重点研究了方案比较法及其步骤、内容等。
同时提出了煤矿开采技术提升方式,为我国的煤矿开采事业增砖添瓦。
关键词:矿井开采;设计方法;方案比较法引言矿产资源指经过地质成矿作用而形成的,天然赋存于地表或埋藏于地下,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并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体。
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矿产资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保障。
矿产企业要站在自身的角度上,考虑矿产开采的效率与安全问题,矿产实际开采之前做好矿产开采研究,制定合理的采矿方法及技术,全面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
1采矿方法目前,中国采矿方法使用最广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空场采矿方法、充填采矿方法及崩落采矿方法。
空场采矿方法主要适用于在井下矿场出现空场、深孔或大孔的情形时,该种方法是井下采矿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实际采矿过程中,可有效提高采矿效益及采矿质量。
充填采矿方法主要适用于开采围岩不稳固的高品位、稀缺、贵重矿石的矿体、地表不允许崩落的矿体等。
崩落采矿方法主要适用于上盘围岩能呈块状自然崩落,矿石中等以上稳固的急倾斜原矿体,地表允许塌落,在不同的矿业开采中得到了大量应用,尤其是在井下采矿中,使用频率占总量的1/3左右。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此方式在实际开采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不同的采矿方法,为矿产企业的开采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限制,如果不能更好地发挥其自身作用,那就需在采矿技术等方面进行考虑。
2矿井开采的设计内容2.1矿井开采的初步设计第一,根据地质构造、煤层的稳定性和开采条件分析比较选择采煤方法;说明风井位置的选择及平面布置;确定工业场地的防洪排涝措施。
《采矿学电子教案》课件

《采矿学电子教案》课件第一章:采矿学概述1.1 采矿学定义解释采矿学的概念和定义强调采矿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2 采矿工程流程介绍采矿工程的基本流程和步骤解释采矿前的准备工作和工程设计1.3 采矿方法分类介绍常见的采矿方法,如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解释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第二章:矿产资源与勘探2.1 矿产资源概述介绍矿产资源的概念和分类解释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和分布特点2.2 勘探技术介绍勘探技术的方法和工具,如地质勘探和地球物理勘探解释勘探技术的应用和重要性2.3 矿产资源评估介绍矿产资源评估的方法和指标解释矿产资源评估的意义和作用第三章:矿山设计与安全3.1 矿山设计概述介绍矿山设计的目标和方法解释矿山设计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3.2 矿山安全介绍矿山安全的基本要求和措施解释矿山安全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方法3.3 矿山环境保护介绍矿山环境保护的原则和目标解释矿山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实施方法第四章:矿山开采技术4.1 露天开采技术介绍露天开采的基本技术和方法解释露天开采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4.2 地下开采技术介绍地下开采的基本技术和方法解释地下开采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4.3 矿井通风与排水介绍矿井通风和排水的基本原理和设备解释矿井通风和排水的重要性第五章: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利用5.1 矿产资源的开采介绍矿产资源开采的基本方法和工艺解释矿产资源开采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步骤5.2 矿产资源的利用介绍矿产资源利用的方式和途径,如选矿和冶炼解释矿产资源利用的技术要求和工艺流程5.3 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介绍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解释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实施方法第六章:矿山机械与设备6.1 矿山机械设备概述介绍矿山机械设备的分类和功能解释矿山机械设备在采矿工程中的重要性6.2 常用矿山机械设备介绍常见的矿山机械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和输送带解释每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6.3 矿山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介绍矿山机械设备维护和管理的方法和技巧解释矿山机械设备维护和管理的重要性第七章:矿山经济效益与投资分析7.1 矿山经济效益概述介绍矿山经济效益的概念和指标解释矿山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和评估方法7.2 矿山投资分析介绍矿山投资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解释矿山投资的评价指标和风险分析7.3 矿山项目的经济评估介绍矿山项目经济评估的方法和模型解释矿山项目经济评估的意义和作用第八章:矿山法律与政策8.1 矿山法律法规概述介绍矿山法律法规的分类和体系解释矿山法律法规的重要性and 作用8.2 矿山政策与管理介绍矿山政策的内容和目标解释矿山管理的组织和机构8.3 矿山法律纠纷与解决介绍矿山法律纠纷的类型和原因解释矿山法律纠纷的解决方法和途径第九章:矿山安全事故与应急处理9.1 矿山安全事故类型介绍矿山安全事故的分类和案例解释矿山安全事故的原因和影响因素9.2 矿山安全应急预案介绍矿山安全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解释矿山安全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和作用9.3 矿山安全事故的处理与调查介绍矿山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和调查方法解释矿山安全事故的处理原则和责任追究第十章:矿山未来发展趋势10.1 矿山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介绍矿山技术的创新领域和发展趋势解释矿山技术创新的意义和影响10.2 矿山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介绍矿山环境保护的现状和挑战解释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策略10.3 数字矿山与智能化采矿介绍数字矿山和智能化采矿的概念和技术解释数字矿山和智能化采矿的优点和应用前景第十一章:矿山测量与导航技术11.1 矿山测量概述介绍矿山测量的目的和方法解释矿山测量在采矿工程中的重要性11.2 矿山测量仪器与工具介绍矿山测量中常用的仪器和工具,如全站仪和水准仪解释每种仪器和工具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11.3 矿山导航与定位技术介绍矿山导航和定位的技术和方法,如GPS和激光扫描解释矿山导航和定位的重要性and 应用领域第十二章:矿山信息管理与数字化技术12.1 矿山信息管理概述介绍矿山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目标解释矿山信息管理的重要性and 应用领域12.2 数字化矿山技术介绍数字化矿山的基本技术和方法解释数字化矿山的优点和实施步骤12.3 矿山大数据与应用介绍矿山大数据和的概念和应用解释矿山大数据和的意义和前景第十三章:矿山劳动管理与人力资源13.1 矿山劳动管理概述介绍矿山劳动管理的原则和目标解释矿山劳动管理的重要性and 挑战13.2 矿山人力资源管理介绍矿山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技巧解释矿山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and 实施策略13.3 矿山员工培训与发展介绍矿山员工培训的内容和目标解释矿山员工培训和发展的意义和作用第十四章:矿山合同管理与法律风险14.1 矿山合同管理概述介绍矿山合同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解释矿山合同管理的重要性and 目标14.2 矿山合同的签订与执行介绍矿山合同签订和执行的方法和技巧解释矿山合同签订和执行的注意事项和风险管理14.3 矿山合同纠纷与解决介绍矿山合同纠纷的类型和原因解释矿山合同纠纷的解决方法和途径第十五章:矿山项目的综合评价与管理15.1 矿山项目综合评价概述介绍矿山项目综合评价的目标和方法解释矿山项目综合评价的意义和作用15.2 矿山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介绍矿山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流程和指标解释矿山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and 实施方法15.3 矿山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介绍矿山项目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管理方法解释矿山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and 实施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是《采矿学电子教案》课件的摘要,涵盖了从采矿学概述到矿山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等十五个章节。
河南理工大学10级《矿井开采》课程设计

《矿井开采》课程设计说明书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2013年1月目录前言第一章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采区概况第二节地质特征及可采煤层工程地质特征第三节采区储量第二章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第一节采区生产能力的确定第二节采区服务年限第三章采区巷道布置第一节采区巷道布置方案的选择第二节采区生产系统综述第三节采区回采工作面配备和生产能力验算第四节开采顺序第五节采区准备工作及组织第四章采煤方法及工艺设计第一节设计回采工作面概况第二节采煤方法选择第三节采区(或盘区、分区)参数选择计算第四节采煤工艺的确定第五节循环方式、作业形式的选择及循环图表的编制结论附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前言一、目的1、初步应用《矿井开采》课程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矿井开采》课程的理解。
2、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二、设计题目屯留井田位于太行山中段西侧,长治盆地西部。
井田内广为第四系黄土覆盖。
北部西部边缘为高原丘陵地带,冲沟发育,地形复杂,仅沟底有零星基岩出露。
中部绛河由西向东流入漳泽水库,形成河谷阶地。
南部及工业场地附近地形较平缓,总体上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井田内最高点在北部的老干庄东南的白云山(+1113.1m),最低点在屯留县南侧1Km的绛河河滩处(+906.3m),工业场地地面标高为+950m。
阎庄风井场地面标高在+1015.5~+1019.5m之间。
15-2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一段下部,下距15-3号煤层0.80~5.50m,平均2.62m,煤层仅在井田东北、东南局部可采。
顶底板皆为泥岩层,属不稳定型局部可采煤层。
15-3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一段下部,煤层厚度0~2.95m,平均1.18m,井田内分南、北两片可采,顶板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底板为泥岩、炭质泥岩。
该煤层属不稳定型局部可采煤层。
煤矿开采的矿山设计和规划

成本分析与经济效益预测
成本分析
对矿山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原材料、人工、能源 、税费等,为经济效益预测提供依据。
经济效益预测
根据成本分析结果和市场行情,预测矿山的经济效益,包括预期收益、投资回 报率等,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和风险。
社会效益评估与风险分析
社会效益评估
评估矿山建设和运营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包括就业机会、地方经济发展、环境保 护等,以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
案例三:某老矿区资源循环利用规划
总结词
循环经济、绿色发展
VS
详细描述
该老矿区资源循环利用规划以循环经济、 绿色发展为理念,对矿区内的废旧资源进 行综合利用,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该 规划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废弃 物资源化利用和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的 负面影响,促进矿区的可持续发展。
煤矸石综合利用
对煤矸石进行综合利用,如用于制砖、发电等,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
CHAPTER
05
矿山经济效益评价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投资估算
根据矿山规模、设备、技术等因 素,对矿山建设和运营所需的总 投资进行估算,包括固定资产投 资、流动资金等。
资金筹措
根据投资估算,制定资金筹措计 划,包括自有资金、银行贷款、 政府补贴等,确保项目资金充足 。
02
03
合理划分采区
根据矿区地形、资源分布 等因素,将矿区分成若干 个采区,以便于管理和采 掘作业。
优化采场布局
根据采掘进度计划和采区 特点,优化采场布局,提 高采掘效率。
考虑安全因素
在采场布局设计中,应充 分考虑安全因素,合理布 置巷道、工作面等,确保 采掘作业的安全。
设备配置与人员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确定矿井提升及大巷运输方式,选择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压气设备。 (5)说明煤质及用途,煤的加工,确定煤的生产工艺流程,地面生产系统及各环节 的设备、能力;排矸系统及处理能力。 (6)地面运输方式,设计运输线路(铁路及公路)、矿井装车站等。 (7)确定工业广场总平面布置,防洪排涝措施等。 (8)确定矿井电源,用电设备容量,井上下供配电系统,电机车运输、信号、照明、 通讯、调度;矿井安全、生产监控及计算机管理系统。 (9)地面建筑(工业广场建筑、行政、生活建筑)规划、总平面布置等。
第五章矿井开采设计
4.机械化程度 矿井的机械化装备水平与煤层埋藏特征、井型大小、设备供应和国家经济状
况等有密切联系,故必须论证说明。 另外还包括:产品产量与品种、工业与生活建筑、劳动定员、投资估算等。 对于改扩建项目:计划任务书还应包括:原有和现有地质资源情况、当前生
产情况以及原有固定资产利用程度、现有生产潜力发挥情况。 对于自筹资金基建项目:注明资金、材料、设备的来源等。
井田划分、井型、开拓方式、设备选型等。
二、矿井设计程序
煤矿建设必须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在建设前应有矿井开采设计。矿 井开采设计是综合性设计(即系统工程):主要包括矿井开拓部署、井巷布置、 生产系统、辅助环节、安全措施等,既要在总体上对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进行部 署,又要对局部每一个细节有详细的设计,便于施工。
第五章 矿井开采设计
基本流程:(1)可行性研究→(2)根据计划任务书进行矿井初步设计和内容
一、矿井设计的依据
(一)矿井设计任务书
矿井设计任务书:是生产管理部门向设计部门委托设计任务的指令性文件。 矿井设计任务书内容:规定拟建项目的任务和设计内容、技术方向、设计阶 段、设计原则、计划安排以及配套工程的发展计划与要求等,主要内容如下: 1.建设目的 说明该项目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建设规模 说明建设项目的井型,井型确定依据及技术经济合理性。 3.建设根据 地质资源资料、原材料、设备、动力供应、运输、技术人员及劳动力来源、 开采方式及销售流向。
(五)施工图设计
施工依据,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所确定的原则、技术要求、建设标准等而进行 图纸设计工作。并据此编制施工图预算,设计部门与施工单位配合、协作,使设计成 果既便于施工,又利于生产,经济合理。
信息化施工:根据定期的监测结果,边施工,边修改设计
第五章矿井开采设计
三、矿井初步设计的内容
(1)矿井概述及地质特征
矿区建设涉及电力部门的电网规划、运输方面涉及到铁路、交通部门的路网 规划等,应做好协调工作,经过批准的矿区开发可行性研究,可作为与有关部门 签定协议的依据,也是编制矿区总体设计计划任务书的依据。
(二)矿区总体设计
矿区开发总体部署,合理进行井田划分及矿区规模决策,还要对矿区辅助企业、文 教、卫生等统一安排,比可行性研究更具体。
一般设计程序:矿区可行性研究→矿区总体设计→矿井可行性研究→矿井初 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第五章矿井开采设计
(一)矿区开发可行性研究
(1)从技术经济上分析、论证、研究矿区开发的可行性。 (2)确定井田划分、矿区建设规模及矿井工程建设顺序。 (3)确定煤炭是否加工、产品用途等,矿区附属企业及矿区行政、文教、医疗等。 (4)确定矿区内、外部交通、供电、通讯、给水、排水、环保等的可行性方案。 (5)矿区劳动定员及投资估算等。
第五章矿井开采设计
(三)矿井可行性研究
预测市场对煤的需求情况,分析煤炭资源及地质条件,确定生产能力,根据国 情选择开拓方案,确定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及环保方案,对建设项目的经济效果进 行总评价。为编制矿井计划任务书及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四)矿井初步设计
矿井初步设计是在井田精查地质勘探对煤层赋存情况及开采条件取得全面了解的 基础上,以及对矿井进行可行性研究后,进一步通过技术经济分析、计算后而确定的。 审批后的初步设计文件成为控制投资、提供设备订货清单、征购土地的依据。
第五章矿井开采设计
第二节 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内容
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一般做矿井水平延深设计。 矿井水平延深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矿井概述
1.1 矿区概况 1.2 井田地质及煤层特征 1.3 井田开拓方式 1.4 矿井延深的必要性
(二)井田精查地质报告
为矿井初步设计提供可靠资源储量的依据。保证井田境界和矿井井型不会因 地质资料不准而发生重大变化。可靠的地质资料,全矿井特别是第一水平应有相 当数量的高级储量。
第五章矿井开采设计
(三)国家建设方针、政策及有关规程、规范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等。
(四)经批准的上一阶段设计确定的原则
位置、交通、地形地貌、气象、地震等级、水文、工农业、水、电源等;煤层 地层、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情况、煤(岩)特征;瓦斯、煤尘、煤的自燃性等。
(2)井田境界及储量 说明井田境界及划分依据,井田内各可采煤层的地质储量,计算矿井及各水平 的可采储量,安全煤柱留设及计算方法;说明矿井的生产能力及确定依据。 (3)矿井开拓 提出几个开拓方案,对开拓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相对最优方案,并阐 明所选方案的主要内容及选择理由。 确定井筒数目和位置、井筒断面、设计井底车场及硐室。 选择采煤方法,确定采区巷道布置、采掘机械配备选型、采区车场、采区煤矸运 输、辅助运输及设备选型等。 巷道掘进及支护,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计算风量、风压、风速等、降温措施及 设备选型;说明井下预防灾害所需采取的措施及安全装备。
第五章矿井开采设计
(10)确定全矿给水、排水、采暖、通风、消防系统及设施,井上下除尘措施等。 (11)环境保护 确定环保标准,地面塌陷区治理,矸石、污水、烟尘、噪声、垃 圾等的处理措施等。绿化规划,环境监测范围及内容等。 (12)计算矿井建设工程量,施工顺序、速度及工期;说明并计算机电安装工程及 工程量。 (13)编制矿井劳动定员、原煤成本估算、技术经济分析以及总概算,编制矿井主 要技术经济指标。(经济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