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常见的不安全因素

合集下载

手术室常见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手术室常见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内蒙古中医药
25 强 责 任 心 教 育 : 士 长要 在 科 会 上 定 期 进 行 强调 , 止输 .加 护 防 错 血 液制 品 , 错药 , 料器 械 遗 留体 腔 及 手术 部 位 弄错 等 这 些 用 敷
21建立 健 全各 项 规章 制 度并 组 织学 习 , . 每月 至 少 1 。强 化风 较 大 的 护 理差 错 事 故 , 小 事 情 上 也要 严 加 防范 , 穿手 术 衣 , 次 在 如 险 意识 , 强法 律 知 识 学 习 , 士 长要 经 常 督促 和检 查 , 加 护 月底 将 鞋 外 出 , 手术 巡 回时接 打 电话 , 摔 伤 , 伤 等小 差 错 , 理 安 病人 灼 护 检 查结 果与 奖 金挂 钩 。 全 要警 钟 长 鸣 , 不能 有 一丝 懈怠 , 屡 教 不改 者 或 者 出现 较 大护 对 2 加 强 “ 基三 严 ” 练 , 至 少 学习 1 , 月 考 核 1 , . 2 三 训 每周 次 每 次 强 理差 错 者 给予 经 济处 罚 , 时 调 离 岗位 。 必要 化无 菌 技术 操 作 , 及套 管 针 技 术 , 穿针 引 线训 练 、 见手 术 配 合 2 常 . 6加强 病 人 观察 , 术前 访 视及 术 后交 班 , 利 于 同病 人 沟通 。 及 有 等有关方面知识 、 抢救知识 、 院感 防控知识 等, 以利 提高手术护 减轻 恐 惧 心理 , 强信 任 , 增 以利术 后 康 复管 理 。
2 1 年第 1 期 0 1 7
l5 6
对 松 必 理人 员 要 根据 患者 的具 体情 况 摆好 下肢 体 位 ,以不 造 成 患膝 内 37预 防 感染 : 于治 疗 部 位 较 多 , 解 面 积 较 大 的 , 要 时 可 . 天 以预 防 手术 部 位感 染 。 侧 副韧 带 紧张体 位 为 主 。 动 与患 者 交流 , 知 患者 引起 疼 痛 的 给 予抗 菌 药 物 口服 3 , 主 告 原 因 , 轻 患者 恐 惧心 理 。 减 如疼 痛 剧烈 可 通知 主 管 医师 给 予 口服 4 护 理 体会 膝 关 节 内侧 副韧 带 陈 旧性 损 伤 属 于 中 医伤 筋 的 范 畴 ,膝关 药物 镇 痛治疗 。 机 粘 钙 骨 3 . 4术后注意事项 : 患者术后 2日内要 卧床休息 , 尽量减少下肢 节 内侧 副 韧 带 损 伤 后 出血 、 化 、 连 、 化 、 撕 脱 等 异 常 现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和干预措施

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和干预措施
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确保其具备合格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操作能力。
对新入职的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和监督的岗前培训和考核。
安全管理和监督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积极引进先进的手术室护理安 全管理和监督技术,提高安全 管理和监督的效率和准确性。
03
安全文化建设和宣传教育
安全文化建设
建立安全意识
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提高医 护人员对手术室安全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制定安全制度
建立健全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操 作规程,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
定期安全检查
定期对手术室进行安全检查,及时 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手术室 的设备、环境等符合安全要求。
培训不足
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不足,导致其对新的医疗技术 和设备了解不足。
02
不安全因素的干预措施
人员培训和管理
定期开展手术室护理安全培训
01
确保护理人员掌握手术室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
实施岗前培训和考核
02
对新入职的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
手术室工作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04
安全管理和监督机制的建立与 完善
安全管理和监督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制定完善的手术室护 理安全管理制度,明 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 工作流程。
制定手术室护理风险 评估和预防措施,及 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 患。
建立手术室护理安全 监督机制,定期对手 术室护理工作进行评 估和监督。
安全管理和监督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加强护理人员沟通技巧培训
03

医院手术室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医院手术室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医院手术室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一、物理性危害护理工作中常见的物理性职业危害,包括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和噪声污染、针刺伤等。

(一)电离辐射1.手术室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医护人员很难完全避免接触辐射源,当使用X射线、放射性药物时,懂得如何保护自身以及患者的安危,适当的使用防护装备,减小因辐射而带来的损害。

术中如果需要用到X射线照射,术前预先穿好铅衣和铅颈围,并准备流动铅屏风。

尽量的缩小照射野,严禁工作人员身体任何部位进入照射野。

2.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设立专门的防辐射室间,用以术中照射,也可以防止射线外漏。

3•照射时室内的无关人员应回避,并挂上警示牌,亮指示灯。

4.妊娠尤其是前三月者尽量避免接触X射线,建议暂时调离手术室。

5•注意保护患者,长时间接触X射线者要定期体检。

6.操作应熟练、准确、迅速,以尽量缩短照射时间。

7.操作放射性碘化物时应在通风环境中进行,操作者应注意甲状腺的保护。

(-)非电离辐射1有微波、激光、磁场、超声、紫外线和红外线。

最常见的危害有眼睛和皮肤的损伤,其次还有电击、有害物质产生、燃烧、爆炸、X射线产生及噪声等。

2.预防措施。

(1)设备及物品的设置。

①根据装置说明安装和设置。

②激光装置的设备和物品,应由专人负责管理。

③对设备及物品进行保养,定期检查,并把结果记录在案。

(2)在激光手术室内的所有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眼镜。

激光手术操作必须熟练,如聚焦照射、离焦照射、机头转向组织方法、在组织中的速度、组织切开法、凝固法、汽化法等。

(S)噪声1手术室内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患者的呻吟、电动吸引器、电锯、电刀和监护仪器报警等。

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工作,医护人员可出现头痛、失眠、听力下降等一些症状。

医院病房内的国际噪声标准声压级为35〜40分贝。

对医院环境噪声污染的研究中发现,手术室的噪声高于国际噪声标准允许声压级,现在医学已经证明噪声与血压升高有着直接关系。

2.防护措施。

(1)加强宣传和教育。

噪声在医学领域所造成的危害之所以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关键是缺乏对噪声的正确认识。

手术室安全管理.ppt

手术室安全管理.ppt
防神经、肢体的损伤 • (四)建立和实施术中的输液,输血,用药的安
全制度 • (五)强化手术室物品清点制度的安全管理 • (六)加强手术室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有效
预防患者手术过程中灼伤。
手术室安全管理防范措施(三)
• (七)建立手术过程中的“危急值”报告制度 • (八)狠抓术中复述的内容无误方可采取抢救成
• 1、建立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与“三部曲”程序, 并有记录
• 2、建立三方核查制度 • (1)核对责任人及职责 • (2)核对时间点 • (3)核查内容见《手术病人安全核查表(试行)》 • (4)手术病人查对流程
手术室安全管理防范措施(二)
• (二)加强手术接送环节的管理,防坠床、跌倒 • (三)加强手术患者体位的安全管理,防压疮,
手术室安全管理
• 手术室是由多部门、多环节、多种设备共 同协作完成手术任务的特殊的工作环境, 所以存在诸多的不安全因素,必须加强手 术室安全管理。
一、常见的不安全因素(一)
• (一)手术病人、手术部位的错误 • (二)手术病人接送发生坠床和跌伤 • (三)手术体位不当发生压疮 • (四)手术中输液、输血、用药错误 • (五)手术物品清点错误 • (六)手术设备、设施使用不当 • (七)手术过程中的“危急值”报告不清
活率 • (九)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降低切口感染率 • (十)规范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有效防止标本
差错 建立手术标本交接登记制度,包括常规标本送
检登记本、快速冰冻标本送检登记本 • (十一)加强手术室护理记录填写的准确性。 • (十二)鼓励主动报告护理不因素(二)
• (八)手术过程发生意外抢救不及时导致 的错误
• (九)手术室感染管理不善引起的切口感 染
• (十)手术标本管理不当发生错误 • (十一)手术护理记录不足引起的法律纠

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手术室是医院里最重要的部门之一,是医护人员进行各种手术操作和治疗的地方。

而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着很多不安全因素,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风险。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了解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来避免发生意外。

一、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1. 感染风险: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的环境,因为手术操作会导致患者的皮肤和黏膜受到损伤,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侵袭。

而手术室内的设备、工具和空气中也可能携带有病原体,如果不严格遵守消毒和无菌操作规程,就容易引发感染,对患者的健康构成威胁。

2. 药物误用:手术室内常常需要使用各种药品来控制患者的疼痛、恢复意识等,如果护士在用药时没有仔细核对药品、用量和患者的个人信息,就容易造成药物误用,导致患者出现药物过敏、药物相互作用等不良反应。

3. 护理操作失误:手术室护理操作繁杂,包括患者的换药、伤口的清洁、输液输血等,护理人员如果由于疏忽大意或者操作不当,就容易导致手术室护理操作失误,给患者带来伤害。

4. 设备故障:手术室内设备设施较为复杂,包括手术台、监护仪、麻醉机、手术灯等,如果这些设备暴露于过量湿气、高温或其它恶劣环境中,将导致设备故障,甚至导致严重后果。

5. 职业暴露:手术室护理人员常常需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而这些液体可能携带有病原体,容易造成职业暴露,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二、手术室护理的防范措施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护理人员在进行手术前,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包括手消毒、着无菌手术服、佩戴口罩、戴手套等。

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手术部位消毒步骤,避免术中交叉感染。

2. 规范用药操作:护理人员在用药前,要认真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和医嘱,确认药品的名称、用量和途径。

在用药过程中要做好药品的标注和记录,避免药物误用。

3. 加强护理操作培训:手术室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操作能力,加强操作规范培训,增强操作技能,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防范护理操作失误。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一、风险因素1. 感染风险手术室内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而手术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各种刀具和器械,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导致感染的风险。

特别是在一些高危的手术操作中,如器官移植、开放性手术等,感染风险更加突出。

2. 失血风险手术过程中,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失血,而失血过多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危险。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失血量,确保患者的安全。

3. 药物过敏风险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药物,而患者对某些药物可能存在过敏反应。

护士需要了解患者的过敏史,避免使用有过敏风险的药物,或在使用前做好充分的评估。

4. 误操作风险手术室内的设备繁多,而且操作要求非常严格,如果护士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误操作,导致患者的健康受到威胁。

特别是在一些紧急情况下,护士的应变能力和操作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5. 急救风险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可能会发生变化,如心跳过快、呼吸困难等,需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护士需要具备丰富的急救知识和经验,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急救处理。

二、防范措施1. 严格的消毒制度手术室的消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确保手术室的环境干净、消毒,才能有效预防感染的风险。

护士需要严格按照消毒制度操作,确保每一次手术都在干净的环境中进行。

3. 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在手术之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查,包括过敏史、疾病史、体格检查等,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避免使用有过敏风险的药物和器械。

4. 加强技能培训和考核手术室护士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操作经验,因此需要经常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确保护士的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达到要求,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定和操作。

5. 规范的急救制度手术室需要建立完善的急救制度,包括急救设备的配备、急救流程的规范、急救人员的培训等,确保在发生急救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急救处理,降低患者的生命风险。

手术室护理的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是医护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手术室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手术室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手术室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近年来,医疗安全事件的频频发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手术室是医疗治疗的中间环节,也是最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排除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就成为了降低医疗安全事故的重中之重,否则会降低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产生各种经济纠纷,造成医院经济、名誉的双损失。

接下来笔者以手术室作为重点对其隐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剖析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

1、手术室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分析(1)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欠缺手术室护理人员都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及护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随着近年来,医疗条件的不断提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技术设备,大大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有效性。

因此,部分护理人员对自身护理工作就会掉以轻心,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的认识不足且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2)护理技巧与经验不足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医疗设备运用,将我国的手术治疗带入了新的台阶。

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对于这些新型医疗设备并不熟悉,操作技巧与经验严重不足。

因此,在进行难度较高,连接性较强的手术时通常会表现的十分慌乱,尽管能够勉强跟上手术节奏,但不可避免的会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各种失误,同样会造成医疗事故。

另一方面,工作人员操作经验的欠缺也会令患者失去安全感,不利于患者术前的心理建设。

(3)手术护理记录单不受重视随着医疗事故的不断发生,国家对于手术室护理记录的填写工作越来越重视,所需要填写的护理记录内容越来越多。

手术护理记录是手术内容的字面反馈,为了方便日后的查询、备案,相关医务人员需要按照规定尽可能详细、全面的进行填写。

在实际记录过程中,部分记录人员忽视手术护理记录的严谨性,经常出现项目混记、漏记或错记的现象。

这样一来,患者的术后恢复及观察就会存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4)手术室执行制度尚未健全由手术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反映了当前我国多数医院手术室执行制度尚未健全的问题。

由于执行制度的不健全,可能会存在操作不规范,细节问题被忽视的情况,如手术标本错贴或遗失,纱布遗留在患者腹腔内或术中对患者造成伤害等。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手术室作为医疗机构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关系到患者的手术安全和治疗效果。

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手术室护理存在着一定的不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

1.术前准备不到位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准备工作中粗心大意、往往忽略了一些重要细节。

如术前无菌操作不够规范,手术器械的完整性未经检查,术中需要使用的物品未按规定备齐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对手术造成一定的影响。

2.手术器械污染手术器械的清洁和消毒至关重要,但是手术室护士在处理器械时未能完全遵守规定操作程序,不能做到足够的消毒,有些器械甚至被混合在一起清洗,这些问题都将导致手术器械的污染,严重影响手术质量和患者的健康。

3.手术室空气污染手术室的空气质量对手术安全和患者的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但是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未能及时开启空气净化器等设备,手术过程中出现人员进出频繁、操作不及时等问题,都可能导致手术室空气质量下降,从而对手术造成一定的影响。

4.手术室设备维护不到位手术室设备的运行情况对于手术室工作的安全和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但是,在平时的维护过程中,手术室护士未能做到足够的关注,设备维护工作不到位,容易造成设备故障或者安全隐患。

1.规范操作和术前准备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需要仔细准备,按照规定流程逐一严格执行。

包括器械的完整性检查、术前无菌操作、手术间环境的消毒等,从而能够降低手术的风险,保障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2.加强消毒和保障手术器械卫生手术器械的清洁和消毒需要按照规定操作程序严格执行。

手术室护士要仔细检查各种器械的完整性,注意器械的正确分类、整理和放置。

同时加强卫生监督,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到位,减少手术器械的污染和带来的风险。

3.改善手术室环境手术室空气质量的管理对于手术环境的卫生和患者健康至关重要。

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需要做好手术室环境的管理和维护,注意避免人员进出频繁、做好手术室空气净化、通风等工作,减少手术室空气质量问题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护理常见的不安全因素
发表时间:2015-01-08T15:19:27.340Z 来源:《医药界》2014年10月第10期供稿作者:李丽珍
[导读] 对于一些日常操作只能按部就班,缺乏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往往脑力劳动变成了纯粹的体力劳动。

李丽珍(广元市朝天区人民医院手术室四川广元628000)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一、技术方面手术室护士熊是一个特殊的任务,知识范围,业务能力强,应急反应快。

随着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大量的医疗设备新,从而增加技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影响的风险应用。

二、管理方面2.1系统不是健康的新“条例”医疗事故出台,带来新的挑战,手术室护理,许多旧体制的需要修改或补充,只有系统能保证正常的合理的科学的护理活动,减少或避免护理错误。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制度不断形成的正面和负面的临床和完善两方面的科学实践。

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无章可循,造成潜在危险的护理。

2.2反馈不及时手术室工作人员和麻醉师,不同的医生共同合作完成的每个操作,肩负着医治伤员,挽救了垂死的责任。

每个操作都有其共性和个性,特殊的习惯,如果没有的运作和协调要求及时总结当医生,并相互沟通,容易造成术前准备不充分,导致手术时间,影响手术质量。

2.3监管不足许多医生都不愿意按程序是不接受的意见,如洗手,违反无菌操作,造成监管运作不到位,对威胁护理安全。

与此同时,护理管理人员缺乏经验,激励和惩罚措施不尽合理,不够大胆,将导致监管不足,容易出现护理缺陷。

三、环境方面室内噪声的来源(麻醉呼吸机,吸痰,电凝)操作,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恐惧感操作,降低其适应性和医务人员由于不良的心理反应,降低工作效率。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移动电话,小灵通和使用的手术室,对周围的工作人员等现代化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病人和医疗设备会造成不良影响,一个潜在的因素是交叉感染。

四、护士方面4.1患者格调低下护理是不严谨的,在进入手术室后绑定,无家属陪护,焦虑和恐惧上升,如果因工作人员繁忙和患者的尊重和理解,或谈笑风生工作场所忽视,导致患者质疑护理的安全性,在未来的护理纠纷将会埋下了导火索。

按照精神护理在手术室的一个重要质量应该有,有的在运营中心的护士把侥幸,没有人看到,没关系,不遵守护理和规范的标准,从而容易导致护理差错。

最孤独护理手术室护士,是否按照正常运行,是否可以在质量,数量和完成的工作,完全靠护士的个人约束能力。

4.2护士职责不明确的护理是一门独立学科,有其工作范畴和具体技术规范。

然而,在目前的临床护理工作,但大量的非护理工作,据统计,护士的兴趣,超过4%的护士在非护理工作,如:财务会计,清洁工作,导致护理工作人员不在,影响护理质量,降低安全系数。

4.3护士在手术室,不当使用特殊的语言环境,缺乏护理人员工作技能或工作繁忙,在面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回答简单,生硬,可引起患者的反感;的其他医务人员在大约无关紧要的话题,患者可能预后的预后,并且,在严重的情况下的操作流程和操作可能导致医疗纠纷。

4.4积极性是很差的手术室护士护士往往不被患者重视,护理工作步伐加快,高压力,高强度,枯燥,导致低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易发生医疗意外。

4.5护士的知识是狭隘的护理教育体系是短暂的,高级护士,大学本科学历并不流行,所以多数护理人员,低学历,知识相对较窄,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处理能力差。

对于一些日常操作只能按部就班,缺乏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往往脑力劳动变成了纯粹的体力劳动。

参考文献[1]刘红娟;齐银芝如何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2011年22期[2]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方法措施探讨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5)[3]马红茹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与干预措施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03):39-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