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中化学 3.4.2《溴与海水提溴》随堂练习 鲁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4.2 溴与海水提溴 学案1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4.2 溴与海水提溴 学案1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4节海水中的元素第2课时溴与海水提溴学习目标1. 了解溴、碘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主要用途。

2. 以海水提溴为例,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

3. 了解萃取、分液的原理与操作。

学习重点了解溴、碘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主要用途。

学习难点1. 溴、碘提取的反应原理、方法及工业生产流程。

2. 氯、溴、碘的性质比较及规律。

学习探究一、氯、溴、碘的性质1.溴的存在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所以溴元素被人们称为“海洋元素”。

2.Cl2、Br2、I2性质的比较(1)物理性质:(2)Cl222Cl 2、Br 2、I 2是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可与金属、非金属、水、强碱及某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反应,它们的氧化性依Cl 2→Br 2→I 2逐渐减弱。

(1)与金属单质的反应2Fe +3Cl 2=====△2FeCl 3,2Fe +3Br 2=====△2FeBr 3,Fe +I 2=====△FeI 2。

与Cl 2、Br 2不同,I 2只能将Fe 氧化到+2价。

(2)与水的反应 Cl 2+H 2OHCl +HClO ,Br 2+H 2OHBr +HBrO ,I 2+H 2OHI +HIO 。

从Cl 2→Br 2→I 2在水中的溶解度逐渐减小,和水反应的程度也逐渐减弱。

(3)与碱溶液的反应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Br 2+2NaOH===NaBr +NaBrO +H 2O , I 2+2NaOH===NaI +NaIO +H 2O 。

(4)相互置换反应Cl 2+2NaBr===2NaCl +Br 2,Cl 2+2NaI===2NaCl +I 2,Br 2+2NaI===2NaBr +I 2。

以上反应说明氧化性Cl 2>Br 2>I 2,还原性I ->Br ->Cl -。

(5)Cl -、Br -、I -的检验①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 3溶液,Cl -产生白色AgCl 沉淀,Br -产生浅黄色AgBr 沉淀,I -产生黄色AgI 沉淀。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4.2 溴与海水提溴 同步练习4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4.2 溴与海水提溴 同步练习4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4节海水中的元素第2课时溴与海水提溴基础过关1.从海水中提取下列物质,可以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K B.Mg C.Br2D.NaCl2.下列除杂或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A. 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B. 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C. 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铁:加入足量双氧水D. 灼烧某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含有Na+,无K+3.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制取NaHCO3的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NaClB. 用澄清的石灰水可鉴别NaHCO3和Na2CO3C. 在第③、④、⑤步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D. 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MgCl2溶液制取金属镁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碳酸钠是重要化工原料,可用于制玻璃、造纸等B. SO2可用于漂白纸浆、草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 溴单质只存在于海洋中,因此溴被称为“海洋元素”D. 常温下铁遇浓硫酸不反应,因此可用铁槽车储运浓硫酸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对应的是()A. BaCO3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 MgO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C. 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品红、织物等D. NH3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6.下列物质中,能与Br2发生置换反应的是()A. NaFB. NaClC. KBrD. KI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 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 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 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8.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溴水中,溴水颜色不变浅的是①KCl晶体②H2S气体③CCl4④Mg⑤NaOH ⑥Na2CO3⑦Na2SO3⑧FeBr2()A. ⑤⑧B. ⑤⑥⑦⑧C. ①D. 均不可9.将16.8 g铁和0.3 mol Br2充分反应,加水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通入a mol Cl2。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3.4.2《溴与海水提溴》随堂练习 鲁科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3.4.2《溴与海水提溴》随堂练习 鲁科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3.4.2《溴与海水提溴》随堂练习鲁科版必修1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萃取操作振荡时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B.蒸馏操作时,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进,上口出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萃取操作选择有机萃取剂时,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2.能鉴别NaCl、AgNO3、KI等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

A.稀硝酸 B.新制氯水C.溴化钠溶液 D.淀粉溶液3.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与氯气相似,预计它与水能反应。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是HI和HClO B.生成物是HCl和HIOC.属于置换反应 D.属于氧化还原反应4.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Fe3+→Fe2+;MnO-4→Mn2+;Cl2→Cl-;HNO3→NO。

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

A.Fe3+ B.MnO-4 C.Cl2 D.HNO35.氯仿(CHCl3)可以作全身麻醉剂,但在光照条件下易被氧化成有剧毒和强氧化性的光气(COCl2),反应式如下:2CHCl3+O2―→2COCl2+2HCl。

为防止事故发生,使用前要检验氯仿是否变质,你认为检验使用的最好的试剂是( )。

A.溴水 B.烧碱 C.AgNO3溶液 D.淀粉KI试纸6.标准状况下,向100 mL 0.2 mol·L-1的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Cl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

则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是( )。

A.0.224 L B.0.336 L C.0.448 L D.0.672 L二、双项选择题7.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Cl、 HBr 、SO2、CO2中的一种或几种。

将气体通入到适量氯水中,恰好完全反应,无剩余气体。

将所得的无色溶液分装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酸化的AgNO3溶液和酸化的BaCl2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

鲁科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 3.4.2 溴与海水提溴 同步练习 (2)

鲁科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 3.4.2 溴与海水提溴 同步练习 (2)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4节海水中的元素第2课时溴与海水提溴基础过关1.试剂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浓硫酸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B.氯水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C.液溴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D.固体碘放在棕色细口瓶中2.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有()A.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上层液体则从上口倒出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3.对于海水提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溴在海水中以化合态形式存在B.从海水中提取溴要经历浓缩、氧化和提取三个步骤C.提取时利用了溴单质的挥发性D.溴在常温下是液态,其颜色与氯气颜色相同4.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酒精和水B.碘和四氯化碳C.水和四氯化碳D.汽油和植物油5.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部分水,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6.在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氯水充分反应后,再加四氯化碳溶液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A.上层紫红色,下层接近无色B.均匀、透明、紫红色C.均匀、透明、无色D.上层接近无色,下层紫红色7.在NaBr和KI的混合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然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留下的物质是()A.NaCl B.NaCl和KBrC.KCl和NaBr D.NaCl和KCl8.溴(Br)与氯同属“卤族”元素,其单质在性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Cl2比Br2的活泼性强,下面是根据氯的性质对溴的性质的预测,其中不正确的是()A.溴单质常温下为液态,但极容易挥发为溴蒸气B.溴单质只具有氧化性C.溴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1个电子,表现氧化性D.溴离子可以用硝酸和AgNO3溶液来检验9.a、b、c、d四个集气瓶中装有Cl2、H2、HCl、HBr中的各一种气体。

若a、d两瓶气体混合见光爆炸,a、b两瓶气体混合瓶壁出现暗红色小液滴。

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必修1作业:3.4.2 溴与海水提溴

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必修1作业:3.4.2 溴与海水提溴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二)(建议用时:25分钟)1.试剂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浓硫酸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B.氯水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C.液溴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D.固体碘放在棕色细口瓶中B[浓硫酸、液溴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橡皮塞,故A、C两项错误;D项固体碘放在棕色广口瓶中。

]2.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B[萃取剂应满足:不能与原溶剂混溶、不能与溶质反应、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故选B。

]3.在盛有溴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苯、四氯化碳和酒精,振荡后静置,出现如图所示现象,正确的结论是()A.①加CCl4②加苯③加酒精B.①加酒精②加CCl4③加苯C.①加苯②加CCl4③加酒精D.①加苯②加酒精③加CCl4C[溴在有机溶剂苯、CCl4、酒精等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但酒精与水互溶,ρ(CCl4)>ρ(水),ρ(苯)<ρ(水),故向溴水中加入酒精不会分层,应是③;加入苯后溶有溴的苯应在上层,应是①;加入CCl4后,溶有溴的CCl4应在下层,应是②。

]4.盛液溴的试剂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其目的是()A.制得溴水B.比较溴和水的密度C.将液溴隔离空气D.防止液溴挥发D[因为溴易挥发,且溴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在保存溴时为防止溴挥发常加入少量水形成水封。

][教师备选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部分水,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B[花生油与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分离。

]5.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溴水中,溴水颜色不变浅的是()①KCl晶体②H2S气体③CCl4④Mg⑤NaOH⑥Na2CO3⑦Na2SO3⑧FeBr2A.⑤⑧B.⑤⑥⑦⑧C.①D.均不可C[溴水中因存在Br2分子而呈橙色,欲使其退色,有两种可能:(1)用有机溶剂(如CCl4、汽油)将其萃取进入有机层;(2)发生化学反应,使Br2转变为Br-,H2S、Mg、NaOH、Na2CO3、Na2SO3、FeBr2都能与溴水反应。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4.2溴与海水提溴课下检测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3.4.2溴与海水提溴课下检测

3.4.2溴与海水提溴[课下综合检测]1.盛液溴的试剂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其目的是( )A.制得溴水B.比较溴和水的密度C.将液溴隔离空气D.防止液溴挥发解析:选D 因为溴易挥发,且溴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在保存溴时为防止溴挥发常加入少量水形成水封。

2.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酒精和水B.碘和四氯化碳C.水和四氯化碳D.汽油和植物油解析:选C A项,酒精和水互溶不分层;B项,碘易溶于CCl4,不分层;C项,水和CCl4分层,可用分液漏斗分离;D项,汽油和植物油互溶。

3.在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氯水充分反应后,再加四氯化碳溶液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A.上层紫红色,下层接近无色B.均匀、透明、紫红色C.均匀、透明、无色D.上层接近无色,下层紫红色解析:选D 滴入氯水后发生反应:2KI+Cl2===2KCl+I2,加入CCl4后,I2被萃取到CCl4中,使上层的水层几乎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4.分离NaCl与I2的混合物所用的最简单方法是( )A.溶解、过滤B.加热C.溶解、萃取D.加入AgNO3溶液、过滤解析:选B I2易升华,加热时固体I2转化成蒸气,冷却又变为固体碘。

5.下列各项中的两种物质,能用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别的是( )A.溴水和碘水B.溴水和氯水C.NO2和溴蒸气D.溴水和稀硫酸解析:选D Br2、Cl2、HNO3均能把I-氧化成I2,稀硫酸与I-不反应。

6.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溴水中,溴水颜色不变浅的是( )①KCl晶体②H2S气体③CCl4④Mg⑤NaOH⑥Na2CO3⑦Na2SO3⑧FeBr2A.⑤⑧ B.⑤⑥⑦⑧C.① D.均不可解析:选C 溴与KCl不反应,与H2S反应:Br2+H2S===S↓+2HBr,溴可被CCl4萃取而使水层颜色变浅,溴与Mg 反应生成MgBr 2,溴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Br 和NaBrO ,溴水中的HBr 可与Na 2CO 3反应,Br 2可氧化Na 2SO 3及FeBr 2,因此溴水颜色不变浅的只有①。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4.2 溴与海水提溴 同步练习5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4.2 溴与海水提溴 同步练习5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4节海水中的元素第2课时溴与海水提溴基础过关1.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

A.除去粗盐中杂质(Mg2+、SO2-4、Ca2+),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B.在过程②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C.从能量转换角度来看,氯碱工业中的电解饱和食盐水是一个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D.从第③步到第⑤步的目的是为了提纯Br22.下列有关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金属钠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C.从海水中提溴、碘、镁单质,都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D.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学习化学我们要注意很多物质和变化过程中的颜色,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氯水放久了会逐渐由黄绿色变成几乎无色②KI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会变成蓝色③溴水中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无色④钾元素的焰色反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呈紫色A.1个B.2个C.3个D.4个4.某工厂用提取粗盐后的盐卤(主要成分为MgCl2)制备金属镁,其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操作①——③是为了获得无水氯化镁B. 操作④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 操作②是冷却结晶D. 若在实验室进行操作①只需要漏斗和烧杯两种玻璃仪器5.向1L FeBr2溶液中,通入1.12L(标准状况下)的Cl2,测得溶液中c(Br一)=3c(Cl一),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溶液的浓度为0.1mol/LB.反应后溶液中c(Fe3+)=0.1mol/LC.反应后溶液中c(Fe3+)=c(Fe2+)D.原溶液中c(Br一)=0.4mol/L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7.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溴水中,溴水中溴单质的物质的量减少的是()A.KCl B.KBr C.CCl4D.I28.空气吹出法工艺,是目前“海水提溴”的最主要方法之一。

【创新设计】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1学案:3.4.2 溴与海水提溴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创新设计】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1学案:3.4.2 溴与海水提溴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第2课时 溴与海水提溴1.Br 2是唯一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

2.Br 2易挥发、I 2易升华,可用苯、CCl 4、汽油萃取溴水(或碘水)中的溴(或碘)。

3.淀粉遇I 2变蓝色。

4.X -(Cl -、Br -、I -)的检验:向待测液中滴入AgNO 3溶液,再滴入稀硝酸,看是否出现沉淀,AgCl(白)、AgBr(淡黄)、AgI(黄)。

5.主要的离子方程式:Cl 2+2Br -===Br 2+2Cl -Br 2+2I -===I 2+2Br -Cl 2+2I -===I 2+2Cl -6.氧化性:Cl 2>Br 2>Fe 3+>I 2>S 。

1.氯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实验室怎样收集氯气?提示:(1)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有毒,密度比空气大。

(2)实验室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2.氯气有哪些主要化学性质?提示:氯气能与非金属单质(如H 2、P)、金属单质(除Pt 、Au 外)、水、碱溶液发生反应,主要显示氧化性。

3.实验室中怎样检验Cl -?提示:检验试剂:AgNO 3溶液和稀HNO 3,原理:Ag ++Cl -===AgCl ↓,AgCl 不溶于稀HNO 3。

对应学生用书P78[新知探究]探究1物理性质探究2特性(1)溴的特性:常温下为液体,易挥发。

(2)碘的特性:探究3氧化性氧化性强弱的实验探究[必记结论](1)实验室中溴单质和碘单质的保存:溴易挥发、碘易升华,故都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低温避光保存,溴盛放在细口瓶中,且加少量水液封,不能用橡胶塞;碘盛放在广口瓶中。

(2)溴、碘均易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苯、CCl 4萃取溴水中的溴、碘水中的碘;由于ρCCl 4>ρH 2O >ρ苯,故萃取时有机层与水层的相对位置不同。

注意:乙醇与水互溶,不能作为萃取剂。

(3)碘易升华,常应用于碘与其他物质的分离。

(4)NO 2与溴蒸气的鉴别:NO 2和溴蒸气均为深红棕色气体,从外观不能区别:(5)氧化性:Cl 222[成功体验]1.判断正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年高中化学 3.4.2《溴与海水提溴》随堂练习鲁科版必修1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
..的是( )。

A.萃取操作振荡时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
B.蒸馏操作时,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进,上口出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选择有机萃取剂时,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2.能鉴别NaCl、AgNO
3
、KI等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

A.稀硝酸 B.新制氯水
C.溴化钠溶液 D.淀粉溶液
3.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与氯气相似,预计它与水能反应。

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生成物是HI和HClO B.生成物是HCl和HIO
C.属于置换反应 D.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Fe3+→Fe2+;MnO-
4
→Mn2+;Cl
2→Cl-;HNO
3
→NO。

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
2
最多的是( )。

A.Fe3+ B.MnO-
4 C.Cl
2
D.HNO
3
5.氯仿(CHCl
3
)可以作全身麻醉剂,但在光照条件下易被氧化成有剧毒和强
氧化性的光气(COCl
2),反应式如下:2CHCl
3
+O
2
―→2COCl
2
+2HCl。

为防止事故
发生,使用前要检验氯仿是否变质,你认为检验使用的最好的试剂是( )。

A.溴水 B.烧碱 C.AgNO
3
溶液 D.淀粉KI试纸
6.标准状况下,向100 mL 0.2 mol·L-1的FeBr
2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Cl
2

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

则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是( )。

A.0.224 L B.0.336 L C.0.448 L D.0.672 L
二、双项选择题
7.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Cl、 HBr 、SO
2、CO
2
中的一种或几种。

将气体
通入到适量氯水中,恰好完全反应,无剩余气体。

将所得的无色溶液分装在两
个试管中,分别加入酸化的AgNO
3溶液和酸化的BaCl
2
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

则正确的是( )。

A.原气体中一定有SO
2
,一定无HBr
B.原气体中可能有SO
2
C.原气体中一定有HCl
D.不能确定有无HCl,但一定无CO
2
8.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到下列操作,其中不正确
...的是( )。

三、非选择题
9.在下图中,a、b、c、d分别是几种常见漏斗的上部,A、B、C、D是实际
操作中各漏斗的下部插入容器中的示意图。

请指出A、B、C、D分别与a、b、c、d相匹配的组合及其组合后装置在实验中的应用。

例如:C和a组合,可用于制取气体。

(1)A与a组合,可用于______________。

(2)B与b组合,可用于______________。

(3)B与______组合,可用于过滤。

(4)D与d组合,可用于____________。

从碘水中10.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

现用CCl
4
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

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B.把50 mL碘水和15 mL CCl
4
C.检查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下层液体;
F.从分液漏斗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各题。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A→____→G→E→F。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G步骤的操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
(4)能用CCl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B 解析:新制氯水中含有的氯离子与AgNO
3
反应产生白色氯化银沉淀;新制氯水中含有的氯分子与次氯酸分子能氧化碘离子生成有色的碘单质。

3.B 解析:在ICl中碘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与水反应生成HCl 和HIO,各元素价态不变。

4.B
5.D 解析:COCl
2有强氧化性,能氧化KI生成的I
2
单质和淀粉作用生成蓝
色物质。

6.C 解析:100 mL 0.2 mol·L-1的FeBr
2
溶液中含0.02 mol Fe2+先被氯
气氧化,需要0.01 mol Cl
2
,含有0.04 mol Br-,其中有50%的Br-后被氧化,
需要0.01 mol Cl
2,总共需要0.02 mol Cl
2
,故需要通入0.448 L Cl
2。

7.AD 解析:氯水中含有氯离子与酸化的AgNO
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不能确定有无HCl;将气体通入到适量氯水后,所得的无色溶液,可以判断无HBr;加
入酸化的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以判断SO
2
被氧化为硫酸根,有SO
2
存在;
混合气体通入到氯水中,无剩余气体,判断无CO
2。

8.AB 解析:选项A、B错误,将海带灼烧成灰要用坩埚;过滤需要用玻璃棒引流。

9.(1)制取气体(2)分液(3)d (4)添加酒精
10.(1)C B D H
(2)使分液漏斗下端颈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让上层液体流出
(3)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E操作时漏斗里液体能顺利流出
(4)CCl
4与水不互溶,且碘在CCl
4
中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得多n36242 8D92 趒26866 68F2 棲
n839368 99C8 駈34094 852E 蔮24187 5E7B 幻32670 7F9E 羞30969 78F9 磹*.
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