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课:如何使信息数字化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课信息的数字化教案

信息技术课信息的数字化教案

信息技术课信息的数字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信息数字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数字化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 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数字化的定义与意义2. 数字化的基本方法:采样、量化、编码3. 数字化的应用领域:文本、音频、视频、图像等4.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信息数字化的概念、基本方法及应用。

2. 难点:数字化技术的原理与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数字化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字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数字化实践,提高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数字化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新课导入:讲解信息数字化的定义、意义及基本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数字化实践,如将文本、音频、视频等进行数字化处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信息数字化的小论文或实践项目,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和分享,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3. 实践作品: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水平和创造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信息技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学习。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字化实践案例和素材。

3. 教学软件:选用适合教学的信息技术软件,辅助教学过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信息数字化的定义与意义、基本方法。

2. 第3-4课时:数字化应用领域及实例分析。

3. 第5-6课时:数字化技术的原理与实践。

九、课后作业1. 资料搜集:让学生收集有关信息数字化的最新发展动态。

2. 实践项目: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数字化实践,如制作电子相册、音频剪辑等。

如何使信息数字化

如何使信息数字化
处理二进制数字信息,而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的载 体)有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如何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数字形态的信息呢? 1、字符的数字化;2、图像的数字化;3、声音的数字化;4、视频的数字化
一、 字符的数字化
字符的数字化是通过建立字符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实现的。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字符编码规则是“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 简称ASCII码。” ASCII码用7位二进制数来编码,因此ASCII码最多可以 表示128个字符(27)。包含的字符有:英文字母、数字、标 点符号、控制字符和其他字符。 在电脑系统中,一个字节(8个二进制位)来存储一个 ASCII码。如A字符的ASCII码=(0100 0001)2,最高位(第 八位)为0。
汉字编码
由于汉字太多,无法用一个字节(8位二进制) 编码。因此使用两个字节(28 × 28 = 216 ,最多表 示65536个汉字)编码一个汉字。 为了防止与标准ASCII码冲突,将每个字节的最 高位设为1,这就是汉字的国际机内码(简称机内 码)。
二、图像的数字化
图像的数字化采用的编码方式与字符的编码方式不同。 将电脑中的一张图像方大,就可以清楚的看到,电脑中 的图像是由一个个像素点组成。 如果用8位二进制数(即一个像素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 可以表示28=256种颜色;用24位二进制数(即一个像素用24 位二进制数表示)可以表示224种颜色(称为24位真色彩)。 例:现有一张24位真彩色的1024*768像素的数码相片, 这张 相片的总像素为:1024*768=786432px(像素)。一个 像素用24位二进制数表示,这张相片的总二进制数为: 786432*24=18874368bit(比特)。
二、图像的数字化练习
二、声音的数字化
二、声音的数字化
三、视频的数字化

信息技术课信息的数字化教案

信息技术课信息的数字化教案

信息技术课信息的数字化教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数字化教学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化教案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将从数字化教案的概念、特点和优势、设计原则以及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字化教案的概念数字化教案是指将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化处理,以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学生进行学习。

它不仅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等基本要素,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虚拟实验等手段进行展示和呈现。

二、数字化教案的特点和优势1. 多媒体展示:数字化教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课程内容的展示,教学更加生动直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2. 个性化学习:数字化教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风格进行差异化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 互动性强:数字化教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和虚拟实验平台等方式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学生可以通过电子讨论、在线测试等方式与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4. 资源共享:数字化教案可以很容易地进行资源的共享和传播。

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案上传到网络平台,供其他教师进行参考和借鉴,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水平。

三、数字化教案的设计原则1. 清晰明了:教案应具备清晰的结构和逻辑,语言简练明了,以便于教师阅读和理解。

2. 紧密衔接:教案中的各个环节应紧密衔接,教学内容应层次清晰,逻辑关系明确,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多样化资源:教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鼓励互动:教案应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四、数字化教案的实施方法1. 教学平台:教师可以使用在线教学平台,如远程教育平台或虚拟教室,进行数字化教案的实施。

学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参与讨论、提交作业等,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如何使信息数字化》课件

《如何使信息数字化》课件
的总像素为1024×768=786432.因每个像素用24位二进制数 (即3个字节)表示色彩,所以,该相片容量为:
786432*24/8=2359296byte=2304KB=2.25MB
第二课 如何使信息数字化
4. 知识小拓展:你知道吗?
电脑常用图像文件格式:bmp、jpg(jpeg)、gif、tif、png等。
每个西文字符由一个字节“8位二进制数”存储,
每个汉字字符由两个字节“16位二进制数”存储 。
第二课 如何使信息数字化
1.对照表1-2.1,写出以下字符的ASCII码(P12): SP(空格):0010 0000; H: 0100 1000 ; O:0100 1111;
a:0110 0001;
+:0010 1011;
@ :0100 0000 ;
2.当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ASCII编码是(
D

A、汉字国标码
C、二进制码
B、多媒体信息编码
D、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
3.对于英文字母、数字、符号目前常用的编码是(
A、GB-2312-80码 C、ASCII码 B、机内码 D、GB13004.ASCII码是字符编码,这种编码用( 。 A、 4 B 、8 C、10
生活中的信息通常以字符、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 非数字的形式表现出来。
计算机将所有输入 的信息(字符、文字、


数字化编码 计算机只能处理二进制数字信息。 二进制代码
由0和1组成的代码
图像、声音、视频等) 都转化为机器能识别和 处理的二进制数字代码, 由“0”和“1”组成的代 码叫二进制代码。

需要对信息进行数字编码,计算机才能处理。
0100
0101 0110 0111 1000 1001 1010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参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参

编者的话一×信息技术初中 七年级编者的话一×信息技术初中 七年级目 录一×一单元二单元第一课 电脑中的信息是如何表示的? / 2第二课 如何使信息数字化 / 6第三课 将信息输入电脑 / 10第四课 电脑是如何工作的? / 15电脑为什么能处理信息?电脑是如何管理信息资源的?第一课 电脑的大管家——操作系统 / 21第二课 管理电脑中的文件 / 25第三课 信息的安全与保护 / 291技术初中 七年级信息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三第一课 将电脑接入网络 / 34单元第二课 电脑的网络设置 / 38第三课 什么是域名和网址? / 44第四课 用云盘存储文件 / 48第五课 用网络进行交流 / 52第六课 收发电子邮件 / 58第七课 网页制作 / 61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由学习电脑的基本操作到认识电脑及信息的处理过程,迫切希望知道“信息是如何在电脑中表示的”、“电脑是如何加工处理信息的”等这样一些问题,由此,我们设计编写了本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打破了传统的学习信息与信息技术、计算机中数的表示等内容的模式,设计、安排了“电脑中的信息是如何表示的?”、“如何使信息数字化”、“将信息输入电脑”、“电脑是如何工作的”四课,按照信息的表示(二进制)、信息的数字化、信息的输入、信息处理这样一条主线展开探究、学习和讨论。

同时,结合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学习一些相关的电脑及信息技术知识、概念,引入一些信息技术最新发展成果。

这样安排教学内容的目的,一方面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入每一课的学习内容,以引起学生注意、满足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也力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加强学生对电脑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认识、理解,引领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和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信息素养。

电脑为什么能处理信息?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电脑为什么能处理信息?第一课电脑中的信息是如何表示的?一×本课是知识性比较强的一课,学习内容对于学生比较陌生,也相对比较抽象,而在这之前,学生基本上没有接触过二进制数。

信息技术课信息的数字化教案

信息技术课信息的数字化教案

一、教案名称:信息技术课信息的数字化教案第一章——数字化基础1.1 教学目标:了解数字化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理解数字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数字化的基本操作技能。

1.2 教学内容:数字化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数字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数字化的基本操作技能。

1.3 教学步骤:1. 引入数字化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数字化的意义。

2. 讲解数字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演示数字化的基本操作技能,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数字化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学生能够掌握数字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学生能够熟练进行数字化的基本操作。

二、教案名称:信息技术课信息的数字化教案第二章——数字化工具的使用2.1 教学目标:了解常见的数字化工具及其功能。

学会使用数字化工具进行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展示。

能够运用数字化工具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

2.2 教学内容:常见的数字化工具及其功能。

数字化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信息处理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2.3 教学步骤:1. 引入数字化工具的概念,展示常见的数字化工具。

2. 讲解数字化工具的功能和作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演示数字化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 引导学生运用数字化工具进行信息处理的实践,给予指导和反馈。

5.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了解常见的数字化工具及其功能。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数字化工具进行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展示。

学生能够运用数字化工具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

三、教案名称:信息技术课信息的数字化教案第三章——数字化信息的存储与传输3.1 教学目标:了解数字化信息的存储与传输的基本原理。

学会使用常见的数字化存储与传输工具。

能够安全有效地存储与传输数字化信息。

3.2 教学内容:数字化信息的存储与传输的基本原理。

常见数字化存储与传输工具的使用方法。

数字化信息存储与传输的安全注意事项。

第2课如何使信息数字化(教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新世纪版2018)

第2课如何使信息数字化(教案)-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同步精品课堂(新世纪版2018)
2. 掌握信息数字化的应用领域,如通信、音频、视频等。
3. 能够识别和解释常见的信息数字化案例,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价值。
4. 能够运用信息数字化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通过编程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处理。
5. 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讨论和解决与信息数字化相关的问题。
6. 能够通过实验操作,亲身体验信息数字化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信息数字化的基本原理。通过实验操作,学生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信息数字化的过程和应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通过成果展示,学生们可以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八、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以及小组合作中的贡献,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的观点和想法,以及他们如何沟通和协调能力。
3. 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来评估学生对信息数字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测试题型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7.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提高。学生可以相互评价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随堂测试和实验操作中的表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8. 家长反馈: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反馈和建议。家长可以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进步和挑战,以及需要家庭支持和帮助的地方。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信息数字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如何使信息数字化教学设计

如何使信息数字化教学设计

《如何使信息数字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如何使信息数字化》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电脑为什么能处理信息》中的第二课。

信息数字化是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前提,理解信息数字化的方法对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有很大帮助。

但教材只简单地介绍了信息数字化的过程,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信息数字化的过程及作用,还需要设计一些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理解如何使信息数字化。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对象是初一级学生,学生对计算机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计算机为什么能处理信息充满好奇。

上节课已经学习了计算机中的信息是用二进制数表示的,这节课讲如何使信息数字化,逻辑上是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

三、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字符的数字化方法,理解图像数字化原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参与模拟情景游戏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并掌握信息数字化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掌握字符数字化方法,理解图像数字化的原理为了突破这样重点,本节课设计了“破解情报”和”DIY设计创意“的环节,将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有趣,将信息数字化方法简单形象的展现出来,让学生更容易掌握。

(二)难点:学会使用ASCII码表来表示信息ASCII码表涉及到编码和解码过程,学生不易理解,小组解码竞赛模拟计算机对字符的处理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消化难点。

五、教学过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使信息数字化,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电脑中的信息是用什么进制的数表示的?那么,如果要用电脑来处理信息,我们就要把信息转变成什么形式来表示?对,要将信息转变成二进制数字。

这一课我们就来研究如何使信息转变成二进制数字。

我们平常接触的信息有字符、图像、声音、视频等,我们首先来研究如何将字符数字化。

(一)课堂引入夜晚敌人通过一台可以发出红色和绿色的信号灯,进行通信,我方抓到一个俘虏获得一本密码本,通过密码本可以破解敌人的情报。

刚刚截获敌人发出的信号“红绿绿红绿红红红绿绿红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
如何使信息数字化
目 录
1 2 3 4
字符的数字化 图像的数字化
声音的数字化
视频的数字化
字符的数字化
字符的数字化是通过建立字符和数字的
对应关系实现的。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字符编码 规则是“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简称ASCII码。
ASCII码已被认定为国际标准。
ASCII码
ASCII码用7位二进制数来编码,因此ASCII码
图像的数字化
电脑中的图像是 由一个个像素点组成 的
图像的数字化
如果用1个二进制位(1个bit,可以表示0和1 两个数字)来表示每个像素点的颜色,则只能表示 黑白两种颜色(例如:0表示白色,1表示黑色); 用8位二进制数可以表示28=256种颜色;用24位可 以表示224种颜色(称为24位真彩色)。
图像的数字化
24位真彩色图片
总像素: 1024*768=786432
存储容量: 786432*24/8=2359296byte =2304KB =2.25MB
图像的数字化
常用的电脑图像文件有bmp、jpg、gif、tif、png等 格式。bmp格式存储的是原始图像信息,需要非常大 的存储空间,因此,数码图像一般都采用压缩存储格 式进行保存。
声音的数字化
声音(声波)是模拟信号,利用专门的设备(例 如电脑的声卡)对声音进行采样和量化(编码)可以 将声音数字化。
声音的数字化
采样: 就是规定每隔一段时间读取一定数量的音频样本 量化:对采集的点(声音样本)的幅度值用二进 制数字表示。 计算公式:采样频率(赫兹)*时间(秒)*量化位数*声道数/8 注意: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声音一般为wav文件
最多可以表示128个字符(27)。 它可以表示键盘上的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 号、控制字符和其它的符号。
ASCII年我国颁布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GB2312-80(简称国标码或GB码),其中收录了6763个汉字,使用两 个字节编码一个汉字。为了防止与标准ASCII码冲突,将每个字节的 最高位设置为1,这就是汉字的国际机内码(简称机内码) 2000年,我国又推出“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基本集的扩充”,包括简、繁体汉字27484个
视频的数字化
电视和电影是由 连续的图像帧(画面) 组成的,我国采用PAL 制式,电视每秒25帧, 电影每秒24帧。
视频的数字化
分辨率为720*576的PAL制式的24位真彩 色视频,10分钟需要的存储容量为: 720x576x3x25x10=311040000byte~300M B 类似于图像、声音,视频数字化也要将其压缩 处理。常见的视频格式有:avi、mgp、wmv、 mp4、flv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