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人物形象赏析
林冲人物分析资料

林冲人物分析资料林冲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人物形象非常复杂,既有豪杰气概,又有悲壮的命运。
以下是对林冲的人物分析资料:一、人物背景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有万夫不当之勇,因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所以人称豹子头。
林冲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因为高衙内看中他的妻子,导致他多次受到高俅的陷害和追杀。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林冲被迫上了梁山。
二、人物性格林冲性格豪爽、正直,有一颗善良的心。
他忍辱负重,能够逆来顺受,但也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在被逼上梁山之前,林冲经历了多次磨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正义的追求。
在梁山泊上,林冲逐渐展现出他英勇善战、机智过人的特点,成为梁山好汉中的佼佼者。
三、人物经历1.误入白虎堂:高俅为了陷害林冲,派人将林冲的妻子骗到家中,故意让林冲闯入白虎堂。
林冲因此被判入狱。
2.野猪林遇险:高俅为了置林冲于死地,派人将林冲押送至野猪林。
幸得鲁智深相救,林冲才得以逃脱。
3.棒打大洪教头:林冲被发配到沧州后,遇到大洪教头挑衅,凭借高超的武艺打败了他,得到了柴进的赏识。
4.风雪山神庙:林冲被安排到草料场看管,因大雪压塌了住处,无奈之下到山神庙暂住一晚。
在庙内,他听到了陆谦等人的密谋,得知自己即将被害死。
愤怒之下,林冲杀死仇人,投奔梁山泊。
5.梁山泊上:林冲加入梁山泊后,屡立战功,逐渐成为梁山好汉中的领袖人物之一。
在多次战斗中,他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6.招安后征战:梁山泊接受招安后,林冲跟随宋江征战四方。
在征方腊时,林冲斩杀了高俅的弟弟高廉,为兄弟们报了仇。
最终在战斗中因为中毒而死。
四、人物评价林冲是《水浒传》中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的形象非常复杂。
一方面,他是一个豪杰气概、武艺高强的人;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悲壮的命运、坎坷曲折的人。
他经历了家庭破碎、身陷囹圄、被逼上梁山等种种磨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正义的追求。
他的反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鼓舞了无数人。
在文学史上,林冲被誉为“忍小忿而就大谋”的代表人物之一。
【语文知识点】林冲人物形象分析及主要事迹

【语文知识点】林冲人物形象分析及主要事迹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被逼上梁山落草。
接下来分享林冲人物形象分析及主要事迹。
1、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林冲是一个由统治阶级中分化出来的人物。
他原是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在他身上有着鲜明的统治阶级的思想烙印。
最主要的性格就是:逆来顺受,忍辱负重,他虽然没有杨志那样一心向上爬,想飞黄腾达的野心,却一心想保持住那种富贵安逸的幸福生活。
2、机智果断的敏锐性格林冲是个武艺高强的教头,他的使枪抡棒的技巧,是和他的机敏果断的个性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如第9回写在柴进庄上,洪教头要和林冲比试武艺。
林冲一再退让,众多读者认为这是说明林冲的谦虚性格,而我却认为这正是林冲的聪明之处。
1、误入白虎堂高太尉为设计陷害林教头,事先暗中命人将自己的宝刀卖与林冲,过了几日后再让下人以看刀为名将林冲带入太尉府,欺负林冲不认识路把他带入了白虎堂。
白虎堂为军机重地,林冲这等下级军官是没资格进的,更不许带刀进入。
等林冲惊觉时已晚,高俅突然出现,指控林冲携刀私入白虎堂,欲行刺自己。
林冲百口莫辩。
高俅本想制其于死地,但在开封府尹的周旋下,林冲被判携刀私入白虎堂,刺配沧州。
2、风雪山神庙林冲被发配沧州牢城后,凭借柴进的书信,外加十五两银子,被分配负责看守天王堂,几经周折后被分到看守草料场的工作。
他在草料场看守时,又遭到陆谦、富安(高衙内亲信)放火暗算。
因大雪压塌住处,无奈来到一个破旧的山神庙暂住一宿,林冲才幸免于难。
正因此才凑巧听见门外陆谦和富安、牢城管营的谈话,得知自己已被陷害的真相,而且差点被害死。
恼怒中,林冲终于爆发,提枪戳死三人,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
可以说,正是这次事件,才使得林冲对官场仅存的美好愿景化为泡影,走投无路,不得已只得投靠梁山。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水浒传中林冲的赏析

水浒传中林冲的赏析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被誉为“民间四大神话”。
其中的英雄人物众多,林冲作为其中一位重要角色,备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对水浒传中林冲的形象和故事进行赏析。
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一位英雄人物,他原本是个性格豪爽、热血的英雄,因为被林河府拘禁而不得不入伙梁山泊。
他外表魁梧,武艺高强,虎背熊腰,豪爽直率,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
他的出场一反蔡京、高俅之类的奸佞之徒,给人带来一阵清流。
而他的内心却是懦弱而痛苦的,他因为父亲的死和横骑的不公,内心郁闷不堪。
这样的矛盾性格使得林冲的形象更加鲜活真实。
林冲的故事描述了他在梁山泊的奋斗历程。
在梁山泊的日子里,他是一个行动派,对待敌人毫不犹豫,力图为自己和兄弟们争取更多的权益。
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无论是在与敌人作战时展现出来的无畏勇气,还是在与朝廷斗智斗勇时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都令人钦佩。
他坚守着内心的正直和兄弟之情,始终以正义和忠诚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不愿妥协,不屈服于权贵的压迫。
这种奋斗精神和正义感在水浒传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林冲的形象在水浒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他不仅仅是一个英雄,更是一个充满温情的人物。
他对待兄弟们始终如一,视之如亲人。
他与其他英雄人物之间形成了深厚的友谊和情感纽带。
特别是与宋江的关系,林冲帮助宋江解决了许多困难,也为宋江提供了很多帮助。
他们之间的友谊展示出一种真挚和坚定的情感,是整个水浒传中最为动人的情节之一。
除此之外,水浒传中林冲的形象也展现出一种反叛精神。
他因为心灵上的不适应,对于统治者的不公与腐败存在着强烈的反感。
他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改变社会的不公,并为普通民众争取利益。
这种反叛精神也是其成为英雄的重要因素之一,也给了读者更多的共鸣。
总结起来,林冲作为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角色,不仅形象鲜明,而且展现了矛盾性格和内心的痛苦。
他的故事奋斗历程,展现了他的英雄气概和聪明才智。
他与其他英雄人物的友谊和兄弟之情,以及对于不公和腐败的反抗精神,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水浒传》中林冲的人物形象分析

《水浒传》中林冲的人物形象分析
林冲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是晁盖的好朋友和忠诚的战友。
林冲的人物形象在故事中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
首先,林冲是一个勇猛无敌的战士。
他具有出色的武艺和勇敢的精神,经常在战斗中展现出惊人的力量和毅力。
他在和敌人的对抗中表现出非凡的战斗技巧和坚定的意志,成为了梁山英雄的代表之一。
其次,林冲是一个正直义气的人。
他与晁盖一起为民除害,帮助弱势群体,对抗腐败和不公正。
他以自己的行动彰显了对正义的追求和对朋友的忠诚。
他坚守原则,受到了众多人的敬重和赞赏。
此外,林冲也有他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他性格急躁,有时会冲动和冲突。
他的行为也受到一些负面影响,例如与宋江之间的误会和矛盾。
尽管如此,林冲通过自我反省和努力改进,逐渐成熟和成长。
总的来说,林冲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活力的人物角色。
他以其真实和立体的形象吸引了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他的勇敢、正直和进取心是他在《水浒传》中的重要特征,也使他成为了一个经典的文学形象。
林冲的人物形象分析

林冲的人物形象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分析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东京人氏,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其妻子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多次遭到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林冲的人物形象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林冲的人物形象分析一、多层次的性格特征从艺术角度而言,小说形象中所包含的性格特征的层次越丰富越好。
纵观林冲这一人物形象,他具有四个层次的性格特征。
其一: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
作为一个禁军教头,他曾得到高俅的提携,他对他的顶头上司毕恭毕敬。
即便是刺配沧州,言及高俅,仍称之为高太尉。
如课文中林冲对李小二这样说:“我因恶了高大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这给人的感觉是林冲受罪乃因自己有过在前。
而反观林冲之前的表现,无一不是逆来顺受。
其二:以牙还牙的报复心理。
就节选部分看,课文先借李小二的话“林教头是一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侧面传达出林冲这一性格特征。
当他得知陆谦、富安追至沧州欲加害于他时,不禁大怒,四处寻仇,最后在山神庙手刃仇敌,上了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
其三,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
作为达官显宦,林冲不同于谄上欺下的贪官污吏。
他对下层百姓具有恻隐之心,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将官。
课文开头有关林冲救过李小二免送官司的插叙,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其四:谨小慎微的细致个性。
最能体现此点的就是在林冲往市井买酒之前,先将草屋里火炭盖了;而当他回到草屋时,发现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此时课文这样描写:(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这些细节,固然对情节发展具有铺垫作用,但也生动地凸现出林冲个性中精细的一面。
应该指出,林冲四个层次的性格特征并不是面的叠加,而是线的交错,而且它们的强弱也是不一样的。
二、两极化的性格变异美学家朱光潜曾说过:“世间事物最复杂因而最难懂的莫过于人。
”人之所以复杂难懂,其中一点就在于人性格的多样性。
林冲诗歌概括人物

林冲诗歌概括人物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引言
2.林冲的人物形象概括
3.林冲的诗歌创作特点
4.结论
正文
【引言】
林冲是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形象,他勇猛善战,性格刚毅,深受读者喜爱。
同时,林冲也是一位才情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不仅体现了他自身的性格特点,还揭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本文将对林冲的人物形象及其诗歌创作进行概括和分析。
【林冲的人物形象概括】
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因遭受高衙内的陷害,被贬为流民,成为了梁山好汉之一。
林冲勇猛善战,武艺高强,擅长使枪,被称为“豹子头”。
他性格刚毅,忠诚正直,
有强烈的正义感,对朋友肝胆相照,对敌人毫不留情。
在梁山泊起义的过程中,林冲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梁山好汉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林冲的诗歌创作特点】
林冲的诗歌作品具有以下特点:
1.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林冲的诗歌作品多为抒发个人情感,倾诉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表达了他对命运不公的抗议和对生活的无奈。
2.诗歌中融入战斗场面。
林冲的诗歌作品中,常常融入战斗场面,展
现了他勇猛善战的英勇形象。
3.诗歌中表现出对正义的追求。
林冲的诗歌作品中,表现出对正义的追求,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结论】
林冲是《水浒传》中一位充满个性的人物形象,他勇猛善战、性格刚毅、忠诚正直,深受读者喜爱。
同时,林冲的诗歌作品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既表达了他个人的情感,又揭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6.《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人物形象与艺术特点

6.《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人物形象与艺术特点6.《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人物形象与艺术特点人物形象林冲武艺高强,富有正义感,侠肝义胆,嫉恶如仇,同时又有奉公守法、忍辱负重、软弱善良的一面。
林冲的才能和社会地位,使他养成安于现状、软弱动摇的思想性格。
他不满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社会现实的黑暗,明知自己受了天大的冤屈,也只是淡淡地说一句我因恶了高太尉而已,并且自认是罪囚。
对李小二,尽管有恩于他,还恐怕玷辱。
甚至在调他去草料场时,他不但没有意识到是新的阴谋,反而认为是好差使,还想唤个泥水匠来修理草屋,求神明庇佑等,这都说明他的心地善良、安分守己和随遇而安,还有服完刑后与家人团聚的幻想。
然而,他毕竟是一个耿直、磊落、血气方刚的汉子,是一个摸不着便杀人放火的性急的人,他的涵养也有一定的限度。
所以当他得知陆虞候前来追杀时,先是大惊,要叫他骨肉为泥,既而大怒,带刀一地里去寻。
当他明白火烧草料场的真正原因时,再也无路可走,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
只有拼个你死我活,才可能绝处逢生。
一声断喝,表明林冲思想性格终于爆发出质的飞跃。
经过这场血的洗礼,他彻底摆脱了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之风,走上反抗的道路。
林冲性格的发展和生活道路,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生活真理。
艺术特点1.详略有致的细节描写课文有十分精当的细节描写。
如两处写偷听:一为李小二妻子奉命在小酒店有心偷听,一为林冲在山神庙门内无意偷听。
前一处略写,因为是密谋,所以才听不清,造成悬念;后一处详写,谈话者得意忘形,高谈阔论,听者听得真真切切,怒火喷发。
多处写到火和雪。
向火,火盆,生起焰火,将火炭盖了,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等都是铺垫,草料场内烈火冲天和英雄怒火中烧才是作者写火的真意。
直接写雪则有三处,林冲刚到草料场,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说明矛盾冲突的浪头开始涌起;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预示着紧张气氛在逐渐增浓;怒杀仇敌时,那雪越下得紧了,更有卒章显志之妙。
水浒传林冲人物形象分析2篇

水浒传林冲人物形象分析2篇水浒传林冲人物形象分析林冲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是梁山好汉中比较传奇的人物,被誉为“豹子头”。
他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下面就来分析一下他的人物形象。
一、英雄形象林冲是一名勇猛善战、敢于拼搏的英雄,而且他的武艺也是非常高强的。
他在江州黄泥岗大战中一人单骑救出秦明、霍去病等人,这一壮举更是让人们刮目相看。
在梁山泊中,林冲是“青衫磊落,世间少有”的英雄,他的武艺高强,作战勇猛,无所不能。
二、人性化形象林冲身上也有着人性化的一面,他并不像其他梁山好汉一样是绝对无私的,他曾经不顾兄弟劝阻,冀州打猎时为了争功而去,最后导致了众多兄弟的死亡,林冲也对此产生了极大的自责和愧疚。
此外,他也有自己的感情生活,与鲍旭有过一段不为人知的恋情,是一位感情丰富的英雄。
三、正义形象林冲身上还有一种正义感,他不会任由不法之徒为所欲为,而是不断站出来维护正义。
在公司中,他帮助受到欺负的小人物摆脱了困境,展现了他的正义之心。
他不被金钱、势力所左右,一心维护公义,受到一众兄弟的尊敬和爱戴。
总之,林冲是一位勇猛善战、正义感强、有着人性化形象的英雄,其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
水浒传林冲人物形象分析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一名重要人物,梁山好汉中的头号好汉。
他的形象以骁勇善战、豪侠风范、忠诚信义等著称。
底下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对林冲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一、英雄形象林冲是一位勇猛善战的英雄,在打斗中他鬼神莫测,他是梁山泊的一位骁将,曾在江州黄泥岗大战中和晁盖等人并肩作战,扶持梁山泊转败为胜。
林冲在山外刚好救助了张青等四人,为了救助他们,林冲奋起搏杀,甚至单枪匹马冲在敌阵之中。
这个故事深受人们的喜爱,极大地塑造了林冲深受人们喜爱的英雄形象。
二、忠义形象林冲除了英勇之外,还有一种情操--忠义之心,这种至高无上的忠诚和责任感,体现了不屈不挠的性格。
他在梁山泊中多次体现了忠义精神,在他所建议的荐贤访友和翻译书籍方面,更体现出他的人格魅力和认真负责的人格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水浒传》之林冲欧阳学文《水浒传》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古典文学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合称为“四大名著”。
水浒传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自成书以来,一直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
小说通过生动的艺术描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农民苦难深沉现实及其被逼造反起义的社会根源——那就是“乱由上作”,“逼上梁山”。
书中所塑造的一个个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百零八位好汉中,个性鲜明者多达二三十个,如宋江、鲁智深、李逵、武松等,而在这其中,形象最为丰满,性格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成熟完备的,我认为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
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中说“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
王齐洲评价他说:“在《水浒传》中还没有一个人物的性格发展,写得有林冲这样清晰而生动,令人信服。
还没有一个人物与社会的关系,写得有林冲这样明确而丰富,引人深思。
”关于林冲形象的解读,历来各大评家各有千秋,金圣叹认为其“写的只是太狠”,矛盾则看到他的忍,林冲是一个统领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他有正义感,但却总是安于现状,非被逼到走投无路,才下定决心。
纵观整部《水浒传》,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林冲的性格莫过于在时事之前由隐忍到爆发再到从一而终的坚定自我。
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林冲外号豹子头,本来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在他身上有着鲜明的封建观念与统治阶级的思想烙印,身为一个底层人物,不能对统治阶级的本质有一个清醒和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不可能向李逵那样具有彻底的反抗精神。
因此由高官面前的奴性带来的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就显而易见了:在与妻子张氏和使女锦儿去岳庙中烧香时,妻子张氏被权势显赫的帅府太尉高俅的儿子高衙内调戏,林冲得知后十分气愤,“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
这里的“先自手软了”非常值得我们注意,它可以说不仅仅使一般的动作神态的描写,更是一下子挖掘到了人的内心世界,不仅仅表现出了林冲的形态,也表现出了林冲“敢怒不敢言,敢怒不敢打的”性格特征;当新结拜的兄弟鲁智深,领着二三十破落户赶来,要帮林冲厮打时,他却拦住说:“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
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
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一次。
”这是他的忍,是为了保住这安身立命的差事,这就是作为封建下层官吏的奴性心态的体现。
而与鲁智深相比,鲁智深则不然,他完全不买账,记得他有句话令人印象十分深刻,与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仗了去。
”一个是无畏嫉恶如仇,一个是隐忍委曲求全,两相对比,更加突出林冲性格中隐忍退让和委曲求全的忍耐一面。
然而林冲的委曲求全并没有使高衙内罢手,反而一逼再逼。
第二次调戏林冲妻子却是在其好友陆谦的配合下完成的,将张氏骗到陆谦家,高衙内企图行不轨之事,林冲赶到时,却是“立在胡梯上叫道:‘大嫂开门!’”,将高衙内惊走,而不是直接冲进去救人,而后也没有对高衙内采取报复,却“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在陆虞侯家门前“一连等了三日”,这里笔者就想,他为什么不直接找幕后指使者,而是找陆谦出气,他就是不敢动高衙内,得罪不起,而陆虞侯却不是如此,只报复他,一是为了泄恨,二也是为了不使事态扩大,采取这样息事宁人的方式,这也是他的“忍”的体现,不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林冲性格中有着讲义气的一面:陆谦本是林冲的结拜兄弟,却欺骗林冲,与恶人勾结背信弃义,这种不讲义气的人和事是为林冲所耻,痛恨的。
这也是他以后能转变,而且转变以后革命性非常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不过令林冲没有想到的事,有些事你不去追究,不代表他人不会,古语有云:“祸从天降”,“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林冲尽管咽下这口气,高衙内的荒淫无耻却出乎他意料,他并没有就此罢手,高衙内在高俅的支持下设下圈套,先是诱使林冲买下一把宝刀,然后约林冲到太尉府比看,把林冲骗到军机要地白虎节堂,诬陷林冲手执利刃独闯节堂是要刺杀太尉,把林冲拿下,押送开封府。
林冲因此中计被擒。
把他发配沧州,活生生地将他逼得家破妻离。
然而这时候的林冲还是能“忍”,小说这里写得非常精彩,他临走之前写了一封休书,对丈人说:“今小人遭这些祸事,配去沧州,生死存亡未保。
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
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
却是林冲自行主张,非他人所逼。
小人今日就高邻在此,明白立纸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
”在笔者看来一方面写出了林冲的善良,他替妻子考虑得很周到;另一方面也写出他能忍的性格,也天真幼稚,你以为写了一纸休书以后高衙内就不来了?他照样来!所以这些地方,一方面写出他的善良,引起读者对他的同情,另一方面,引起读者对于罪恶势力的更加憎恨。
高俅把林冲押解到开封府,本来想治他死罪,幸而遇到了一个耿直不苟的孙孔目,在府尹面前陈说利害,为其说情,才开脱了死罪,将他刺配到沧州。
高俅一伙并不就此罢休,他们以重金收买解差董超、薛霸,令他们在路上杀掉林冲。
在去沧州的路上,初时林冲因“天道盛热。
棒疮却发,又是个新吃棒的人,路上一步挨一步走不动”,遭到薛霸、董超的埋怨“却是老爷们晦气,撞着你这个魔头”;薛霸帮林冲洗脚,残忍地用沸水烫伤林冲的脚,鲜血淋漓上路,一路上他们作威作福,辱骂叫怨,林冲一直忍气吞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犹如落毛凤凰被鸡欺一般,此时仍然抱着将来还能有出头之日,忍一时风平浪静。
后来到了野猪林,正是他们谋划杀害林冲之地,到了此时此刻,林冲仍没想过会被谋害的可能,董、薛二人假装要睡,要将林冲缚在树上。
林冲这时仍没有反抗,仍是说道“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道怎地?”一个“敢道”多么鲜明地表现林冲逆来顺受的行为准则,换成另外的人,像鲁智深也好、李逵也好,在这种情景下绝不会这样说。
幸而他的好兄弟花和尚鲁智深及时出现救了他,大闹野猪林,想要打杀两个公人,他却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侯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
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他还是忍,不想反抗,为两个公人开脱。
死难关已经过去,他知道主谋是高俅,也知道杀害二解差的后果,他不愿背叛朝廷,还报着有朝一日挣扎着回来、重建家业、为国立功的希望。
这种思想在他到沧州后,对差拨的忍气吞声的行为中也表现出来。
然而林冲的忍让是有限度的,到沧州牢营不久,他从李小二口中得知来了几个“尴尬人”,于是买了一把解腕尖刀,街上寻了几口日不着,“心下且自慢了”,又“忍”过去了,体现性格的得过且过、委曲求全;沧州牢营安排他到草料场,这是个阴谋,林冲浑然不知,还打算“待天晴到城中换个泥水匠补补”,“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
他还以为给他一个好的差事,到那儿去过得比较安慰,委曲求全、随遇而安的性格一目了然。
谁知高俅派了陆谦和富安,串通差拨和管营要谋害他的性命,他们妄图烧了草料场,将林冲烧死,即使烧不死,也是死罪,幸而是风雪压倒了草料场的草厅,林冲到山神庙栖身,阴差阳错地知道了他们所有的秘密,方翻然醒悟,才感到自己的“挣扎着回来”、重振家业的道路已经堵死,一切幻想成为泡影,林冲已被逼入绝境,他再也不能压制自己的怒火,同时,“生活情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就会迫使人作出新的选择,性格也就随之而变异、发展”(啸马:《中国古典人物审美论》)。
于是他枪挑刀刃仇人,走上反抗道路。
可以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的“忍”到了一个极限,超过这个极限,必然使其所有的怒火和委屈在这里迸发,由此彻底实现了他的转变。
重情重义、扶危济困的形象林冲由于武功高强,又身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他很“讲义气”,首先就体现在喜欢结交江湖好汉上,如他与鲁智深的结交就体现这一特点。
他在送妻子去岳庙烧香还愿时,途中偶然见有人使棒,立刻就看得出神,而且还情不自禁地喝起采来,当他得知使棒人是三拳打死镇关西的好汉鲁达时,心中大喜,恨相间之晚,当即结拜为兄弟,要知道,林冲身为朝廷命官,与负案在身的江湖人物结交,是有碍他在仕途上发展的,而他全然不顾,这不正是“义气“之所在吗?而他与鲁智深的友谊也成为梁山好汉“义气”的最典型代表。
在东京任教头是如此爱才好友,上梁山后,也是这样,“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一直是他的座右铭,面对遭受王伦慢待的晁盖等人,林冲心中不悦,第二天天刚亮就特地跑来赔话说:“小可有失恭敬,虽有奉承之心,奈缘不在其位,望乞恕罪”,“小人旧在东京,与朋友交,礼节不曾有误。
虽然今日能够得见尊颜。
不得随平生之愿,特地径来陪话”“倘若这厮今朝有半句话参差时,尽在林冲身上”,于是火并王伦,助晁盖夺下梁山泊,吴用推他为梁山寨主,他却说:“非林冲要图此位,据着我胸襟胆气,焉敢拒敌官军,剪除君侧元凶首恶?今有晁兄,仗义疏财,智勇足备,方今天下人闻其名,无有不伏。
我今日以义气为重,立他为山寨之主……”拒绝坐第一把交椅,此一番情真意切的话,一举重情为义之措,突出表现了林冲“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大义”之气。
林冲的重情重义还表现在对妻子的的“情义”上,正如他所说与妻子张氏结婚三载,“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面红面赤,半点相争”,即使这样,林冲也没荣生纳妾或休妻再娶的念头,而今遭遇高衙内三番两次欺侮妻子,他虽委曲求全,亦竭力保护妻子,在被发配沧州时,希望妻子免得高衙内陷害,立下一纸休书,以便她改嫁。
他当时内心也是极其的痛苦与内疚的,他对妻子说:“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林冲误了贤妻。
”看了这段文字,哪怕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为之动容。
在得知妻子已故的噩耗,潸然泪下,终身未再娶。
这些都源于他对妻子真诚的爱与深切的情义,一个重情重义,有血有肉的好男儿形象一下子就展现在我们面前。
提到扶危济困,就不得不说林冲虽然武功高强,却绝没有逞能好杀之念,非嗜杀之人,相反是一个扶危济困,侠肝义胆的好男儿、好英雄。
如,酒生儿李小二在东京时,不合偷了店主人家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问罪,多亏了林冲救了他,又赍发他盘缠,以便他上路投奔他人。
相对于林冲来说,李小二只是一个酒生,两人身为地位悬殊有天壤之别、云泥之分,且关系一般,顶多算是同乡,他却是主动伸出援手,说明林冲的心地善良,宅心仁厚,这在当时封建统治等级观念盛行的体制下,是难得的,也正因此,突出了林冲扶危济困与“仗义”的可贵,实在令人感动。
谨小慎微个性、以牙还牙心理最能体现谨小慎微细致个性的就是在林冲往市井买酒之前,很小心地“将草屋里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
……信步投东。
”而当他回到草屋时,发现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他寻思道:“怎地好?”把花枪、葫芦放在雪地里,又怕火盆内有火炭引起火来,他“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