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单元复习导学案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一)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一)主备:刘雪娥审核:张艳艳柳小芸班级姓名复习目标:1、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知道光的反射规律,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
复习重点:对光的直线传播,反射等基础知识的复习。
复习过程: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2、光的传播①传播规律:光在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叫做光线。
3、光的速度真空或空气中C= m/s= km/s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1、入射角:和的夹角叫入射角2.反射角:和的夹角叫反射角3、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反射角入射角。
4、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的。
5、反射分为和。
使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清物体。
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①②③④2、平面镜所成的像为像。
目标检测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对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2、开挖隧道时,用激光准直仪引导挖掘机工作,工程师这样做依据的原理是。
3、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光在中传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
4、小孔成像的原理是,若光源是圆的,小孔是方形的,则成的像是形的。
5、天文学中要用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单位,叫 ,它等于 传播的距离。
6、太阳光垂直照射到离地面一定高度的很小的正方形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 )A .圆形的 B .正方形的 C .不规则的 D .成条形的7、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 处,他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____m ,人若以0.5m/s 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_____m/s 。
8、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 处,他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____m ,人若以0.5m/s 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_____m/s 。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复习导学案版本:人教版课时:21 编者:备课组长:______ _______班级__________组名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课题】<<光现象>> 单元温习【学习目的】1、温习光学的各个知识点;2、会应用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作图;【重点、难点】重点: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定律难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定律【自主学习】〔同窗们,给大家16分钟时间,独立完成以下习题,小组内2人一组对学互查纠错,小组长反省效果,看哪个组完成又快又准确。
发现效果的小组派代表提出,其他小组帮助处置效果〕〔人之所以能,是置信能〕知识回忆:〔依据知识网络结合课本内容做好温习,课堂自主展现〕1、叫做光源。
光源分为和。
2、白色光不是单纯的光,它是由七种不同的色光组成,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色光的现叫。
3、光的三原色是指。
4、光依照可见与不可见分红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类。
都属于不可见光。
5、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因此它具有效应;紫外线最清楚的性质是它能。
6、光在传达的进程中,假设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前面不能抵达的区域便发生了影子,这说明光是。
7、光在真空中的传达速度最大,其值是 m/s,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此值近似相等。
8、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①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呈如今白纸上,是像。
②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④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
⑤像与物以镜面的。
9、光射到物体外表上时,有一局部光会被物体外表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我们能看见自身不发光的物体、平面镜成像都与有关。
10、光的反射定律是:;;。
11、平面镜成虚像的基本缘由是:它不是由实践光线集聚构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伸线集聚构成的,所以能用光屏来承接。
12、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仍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外表上,反射光射向各个不同的方向,这种反射叫做反射。
第4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光源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传播特点、光速 实例及应用 色光 颜色 颜料 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平面镜成像 定义 光的折射 规律现象 凸透镜 基本知识 对光的作用 成像规律及应用 透镜 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 紫外线 凹透镜 基本知识 对光的作用
光
三、知识 梳理
现 象
二、自主 学习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 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⑴ 镜面反射: ⑵ 漫反射: 三(1)平面镜:
1、成像特点:①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 大小相等④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文县城关中学总复习导学案
编号 主备人 年级 王小宝 九年级 课题 审核人 学科 第四章 光现象 张芊 物理 晁永清 王莉 周次 课时 教务处评价 6 2
组长签字
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学 习 目 标
2、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物理现象。 3、识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进行作图。 5、掌握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 6、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2、 “正立” “等大” “虚象” “像、物关于镜面对 称 3、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4、作 用:成像、 改变光路
四、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 ,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五、光的色散 太阳发出的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纸屏上形成彩色光带,叫做光谱。 彩色光带的颜色按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表明,白光不是单色的,而 是由各种色光混合成的。 通过棱镜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复色光分解单色 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关于物体的颜色,要知道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不透明体反射与 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知识梳理_针对训练)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区分三种光现象与其产生的自然现象。
2、知道如何探究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规律与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3、理解折射规律。
4、熟练运用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规律和折射规律。
复习重点:对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规律和折射规律的运用。
复习过程: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分为。
2、光的传播①传播规律:光在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光线所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③现象:a b c3、光的速度真空或空气中c= m/s= km/s光在水中、空气中、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小关系为。
目标检测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2、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
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需要8分20秒,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约为多少?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①②③3、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的。
4、反射分为和,且都遵循规律。
使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清不发光的物体。
目标检测1、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20o,那么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入射光与反射光夹角为 120o时,入射角为。
2、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的缘故。
有时黑板反光,教室里的某些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表面发生的缘故。
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①②③④。
2、成像原理:3、实像和虚像:实像: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的会聚点所成的像4、平面镜的运用:和。
5、球面镜:(1)凹面镜:用球面的作反射面。
对光线有作用。
光的现象复习导学案

八年级1班备案人:何振勤时间:2010年12月8日光现象复习学案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空气中)的速度为3×108m/s。
2、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
3、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4、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比较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发生的条件,规律的异同以及各自特有的光现象。
5、知道光的色散,知道物体的颜色之谜.6、通过复习,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7.通过相互复习,培养合作学习的态度。
学习过程:自学完成本章基本知识: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
分为。
2、光的传播①传播规律:光在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叫做光线。
光线所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③应用及现象:a b c④研究光的传播时,显示光的径迹的方法有。
3、光的速度真空或空气中C= m/s= km/s光在水中、空气中、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小关系为。
例1.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发散思维: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除了影子的形成外,还有哪些?你能试着说出相关的成语吗?练一练: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例3、有一只大雁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能看到大雁好像在水中游动,有时只能看到大雁似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A、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弱,原理相同B、前者光线较弱,后者光线较强,原理相同C、前者是大雁的像,后者是大雁的影D、前者是大雁的影,后者是大雁的像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
3、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的。
4、反射分为和。
使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清物体。
5、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处理通常有两种方式:①直接得出结论②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推理得出结论。
《光现象》章节复习导学案

《光现象》章节复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2min)1.回顾实验探究过程,说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依据实验观察,感知太阳光是由色光组成的,知道周围物体呈现五彩缤纷颜色的道理。
3.经历实验探究过程,掌握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间的关系。
4.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的反射规律。
二、基础学习(15min)1.光的色散现象说明什么?2.解释看到的周围不发光的物体呈现五彩缤纷颜色的道理。
3.写出红外线、紫外线的特性及其应用。
4.写出日常生活中,由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
5.简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6.写出光的反射规律。
7.简述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和联系。
8.简述平面镜成像作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9.利用光的反射规律,阐述平面面成像的道理。
三、合作交流(10min)1.学生小组交流讨论,黑板展示。
(关注生成)2.梳理基础知识。
对光现象知识有系统的初步认识。
四、析疑解难(8min)1.需要展示的实验现象有哪些?光的色散、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
2.通过本章学习,获得哪些知识?(带领学生阅读知识网络图)光基本特性光源光的色散–牛顿光能太阳光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热效应–温度计红外成像、响尾蛇导弹紫外线荧光效应–照相底片防伪、灭菌、适量有益正立、放大、实像光速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C = 3×108m/s光直线传播均匀介质:手影、光柱、日食小孔成像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镜面反射对称、正立、等大、虚像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同面,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反射面平整漫反射反射面高低不平五、达标测试(5min)1.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以下发光体通常为人造光源的是A.太阳B.闪电C.水母D.蜡焰2.通常所说颜料呈绿色,是指观察该颜料时所用的照射光源是A.白色光B.红色光C.绿色光D.蓝色光3.生活中与光有关的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海市蜃楼B.小孔成像C.湖面倒影D.潭清水浅4.蝙蝠靠发射和接收超声波来捕捉“食物”,响尾蛇靠探测红外线来捕捉“食物”。
初中物理光现象复习课导学案

光现象复习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复习关于光现象的基础知识。
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解释平面镜应用的问题。
理解光反射的规律,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及其应用。
知道光的折射规律,会分析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梳理归纳本章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复习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
在复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活动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活动中,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在竞赛中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
通过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难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与光的反射定律及运用器材: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相关实验器材、自制磁性硬纸板、自制探照灯等。
学习课时:1课时一、课前预习:二、课前展示: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太阳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会发生弯曲,这说明。
2、若一个身高1.6m的人站在竖直挂置的大穿衣镜前0.5m处,则此人在镜中的像高是______m,像到人的距离是______m,若此人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走2s,则像高______m,像到镜的距离是______m。
3、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现象,“池水照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现象4、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度,当入射光线向法线偏转_______度时,反射角变为400。
5、射击时要做到“三点一线”,这是利用了。
6、渔民在叉鱼时,总是往(填“上”或“下”)叉,这是因为光从到发生了折射;某人在水中看河岸上的树时,看到的树要比实际的位置(填“高”或“低”),这是因为光从到发生了折射。
7、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_传播的。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_______。
第三章光现象一中考复习导学案

第三章光现象一中考复习导学案第三章光现象(一) 中考复习导学案班级姓名日期【学习目标】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会比较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的不同;2、知道红外线、紫外线的发现及应用;3、会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
【重点难点】1、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2、光的直线传播。
【课前预习】一、光的色彩颜色1、太阳光可以分解为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
彩虹的形成就是现象。
2、光的三原色是,颜料的三原色是。
在研究颜料混合与色光混合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法。
3、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决定。
红色玻璃纸只能透过光,蓝色物体只能反射光,白色物体能,黑色物体能。
4、光能使周围变得明亮,能使胶卷感光,这说明。
5、太阳能热水器是将能转化为能,太阳能电池是将能转化为能,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能转化为能。
二、人眼看不见的光1、太阳光色散区域中,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
它的特性是,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的形式传递到地球上的,它的应用有、、、等。
2、太阳光色散区域中,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
它的最显著的性质是,它的应用有、等。
3、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它能吸收绝大部分来自太阳的。
而会破坏臭氧层。
三、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中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说明,像的性质是。
2、日食、月食说明了。
其中日食是挡住了太阳光,月食是挡住了太阳光。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合 km/s。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C真空 C空气 C水 C玻璃。
【合作探究】1、如图A、B是太阳光色散后人眼能看到的最边缘的光,则A是光,B是光。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A的上方,我们会发现温度计的示数,这说明,为了提高温度计的灵敏度我们可以。
我们在B的下方发现了,它的特点是,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制成。
2、“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争当安全模范公民”的教育活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
“红灯停,绿灯行”是公民的基本素质。
交通信号灯用红、绿灯,而不用蓝色、紫色等其它颜色的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练小测试
姓名: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
提示:每空2分,选择题4分,作图题10分,共30分,请同学认真评价打分。
1、下列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_。
(选填数字号码)①立竿见影②镜花水月③坐井观天④海市蜃楼⑤水中捞月⑥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2、放映电影的屏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利用___________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____________颜色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3、小明在平面镜前3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_______m;当小明以1m/s 的速度行走2s后,他和像的距离是_______m;像的大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4、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小鸟,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其光线传播的大致路径的是()
5、如图MN是表面贴有刻度的平面镜,S是一个发光点,小丽同学发现若在平面镜上贴一小纸条,则从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不可能通过A点。
请你运用光学作图的方法,找出贴纸条的位置。
《光现象》单元回归课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三种现象的规律以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交流、探究活动,掌握光现象中的三个规律和一个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会运用三种光的规律解决光学作图等实际问题,提高对光学的学习兴趣。
本单元知识点回顾(请同学们根据你所掌握的规律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在_________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的光速为__________,光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________.
二、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________;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__________两侧;反射角_________入射角.光的反射类型有_________反射和__________反射,漫反射能使我们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但这两种反射都必须遵循_____________。
三、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为__________;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___;像和物的大小__________;像和物的连线跟镜面_______________。
四、光的折射: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______;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___________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___________;当光线___________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光现象》单元回归课导案
课型:单元回归课课时:1课时备课人:九年级物理教师授课人:范美娟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三种现象的规律以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重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交流、探究活动,掌握光现象中的三个规律和一个特点。
(难点)
3.情感价值观:会运用三种光的规律解决光学作图等实际问题,提高对光学的学习兴趣。
(难点)
导案
一、解读目标:师生解析目标的重难点明确本节课学习的指向。
二、预习交流(复习回顾):
1、自主完成后,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归纳重点,解决难点。
然后分A、B号分题展写,继而请对子之间适当的评价和打分。
2、在学生完成学案后,还有什么问题(生成问题)提出来,自己能解答或同学解疑,两者都给加分激励。
三、问题解决:
(一)、自主完成下列典型题
1、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妹妹——才女苏小妹和才子秦少游在洞房花烛夜的旷世绝对:“闭门推出窗前月,投石击破水中天”中,“窗前月”说明了光的_______________规律,“水中天”是属于光的________________现象。
2、自然界的美景经常令人陶醉,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日全食
B、雨后彩虹
C、树在水中的倒影
D、在海面上看见水下冰山
3、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
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
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观察。
(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
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实验中,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两段蜡烛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的关系。
(3)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1,请画出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
图。
5、如图水中有一发光点A2,请画出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像的大致光路图。
(二)、学法指导:
1、自主完成后小组内部交流讨论,由学生进行分号分题展示,同学评价和打分。
2、引导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并给以激励性的评价。
能够提出有价值的质疑和进行准确的解疑同学给该小组加分。
四、展示提高:
(一)、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学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摄影”等。
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皮影-------光的反射
C、倒影--------平面镜成像
D、摄影-------凸透镜成像
2、如图游泳比赛中,泳池两端分别站着裁判员甲和乙;
泳池中运动员丙在潜泳,甲裁判员能看到乙裁判员在
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甲裁判员还能看
到水面下运动员丙,这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都选填“折射”或“反射”)
3、渔民在叉鱼时,为了能叉到鱼,应使渔叉对准所看到鱼的__________位置叉下去;如果渔民用激光枪射鱼,应该使激光对准____________位置射击。
(都选填“稍高”“稍低”“鱼”)
(二)学法指导:自主完成后,小组内部交流,请同学抽签分组分号展示,教师评价打分。
五、指导点评:
请同学在展示的过程中进行启发、指导、评价和补充。
教师对学生没有评价到位的给以适当的点拨、补充和评价;同时教师要着重于作图的规范性和方法的归纳进行引导和点拨。
六、学练测结合:
1、请同学们完成下列检测题。
2、对子小组对检测题进行评价打分。
同时请同学展示正确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打分评价后小组汇总,由小组长公布,教师给以适当的激励评价。
3、教师收取检测试卷,以便在课下掌握反馈情况。
七、小结和作业:
1、小结:静思回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三种现象的规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几名同学举例展示。
2、作业:
(1)请同学自己设计有关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的作图题各一题。
(2)完成透镜及其应用的单元回归课的学案。
板书设计:光现象
三线共面、、
光的反射法线居中
两角相等
三线共面
两线分居定律和特点光的折射
空气角大
垂射不变
等大
等距
平面镜成像
垂直
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