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光现象系统复习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光现象
光源:
自然光源:______、
人造光源:______、
光的
光的直
3.条件:
____________
真空:
________
__
1.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
光的
1.反射定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注:作图题。
简答题:水中
平面
4.
原
成像
作用:1.成像2.改变光
(注:作图题。
简答题:
汽车挡风玻璃倾
球面
凹面
凸面
对光有会聚
作用
对光有发散
作用
光的
定义:
折射定律:
现象:池底变浅;岸上的树木变
注:作图题,简答题。
颜色
色散
色光
色散
看不
红外
紫外
特性:
应用:
特性:
应用:
1.能够
2.光在
用
3.光在
不同。
4.人们
原色。
把
是
5.光的
射光线、
6.在光
7.通常
的物体,
8.物体
和物体的
9.光从
质斜射入
论叫光的
10.光谱
是
通常利用
11.一只
是
12.“猴
以下说法
A. 水中
C.水中
月亮小
13.水平
向镜滚去
答:
14.发光
图2—1
第 2
第 3 页
第 4 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复习课最新精品导学案.doc

第 4章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掌握光的反射定律与折射规律,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会用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解决有关问题。
b5E2RGbCAP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光路图的作图方法、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及折射的应用。
【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反射及折射的应用。
【难点】应用所学知识作图及解决实际问题。
梳理案I.知识导图p1EanqFDPw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规律:光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现象: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应用:光速: v 真空=3.0×108m/s光的反射光现象光的折射反射现象:光射到物体表面反射回去的现象反射规律:在发射现象中,反射角入射角,光路两种反射:反射和反射平面镜:平面镜能成,反射元件且像距等于凹面镜:对光有作用球面镜凸面镜:对光有作用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入另一种介质时,发射偏折的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折射规律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定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橙、黄、、蓝、靛、光的色散的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色散光的三原色:、、定义:光谱中红光以外看光的色散不见的光红外线红外线的特征不可见光定义:光谱中紫光以外看不见的光紫外线红外线的特征Ⅱ.知识梳理1.光源人造光源如电灯、点燃的火把和油灯、燃烧的蜡烛等分类自然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恒星等注意光源指的是自身能发光的物体,不包括反射说明光的情况2.光的直线传播重点掌握以下三点:(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光只有在中才能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不均匀,即使在同种介质中,光的传播路线也会发生。
DXDiTa9E3d(2)光线:光线真实存在的,而是为了形象、直观地表示光的传播,方便研究光学现象而的。
RTCrpUDGiT(3)常见的现象:①②③。
3 .光速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认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小为。
第四章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第四章 光现象复习导学案基本知识整理:(背记教材知识点,完成知识整理,小组内讨论) 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 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4、应用及现象: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 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 关。
(选填“有或无”)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 m/s= km/s ;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 m/s 。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共面:即: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 内。
异侧: 即: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 。
等角: 即: 等于 。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3、分类:光的反射包括 反射和 反射。
⑴ 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 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 反射⑵ 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 的缘故。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条光线都遵守光的 定律。
练习:☆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 反射。
☆迎着月光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 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⑴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实:所成的像是 像。
等大:像和物的大小等距: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
第4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光源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传播特点、光速 实例及应用 色光 颜色 颜料 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平面镜成像 定义 光的折射 规律现象 凸透镜 基本知识 对光的作用 成像规律及应用 透镜 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 紫外线 凹透镜 基本知识 对光的作用
光
三、知识 梳理
现 象
二、自主 学习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 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⑴ 镜面反射: ⑵ 漫反射: 三(1)平面镜:
1、成像特点:①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 大小相等④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文县城关中学总复习导学案
编号 主备人 年级 王小宝 九年级 课题 审核人 学科 第四章 光现象 张芊 物理 晁永清 王莉 周次 课时 教务处评价 6 2
组长签字
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学 习 目 标
2、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物理现象。 3、识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进行作图。 5、掌握平面镜成像及其应用。 6、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折射定律。
2、 “正立” “等大” “虚象” “像、物关于镜面对 称 3、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4、作 用:成像、 改变光路
四、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 ,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五、光的色散 太阳发出的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纸屏上形成彩色光带,叫做光谱。 彩色光带的颜色按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表明,白光不是单色的,而 是由各种色光混合成的。 通过棱镜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复色光分解单色 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关于物体的颜色,要知道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不透明体反射与 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
第四章《光现象》概念复习导学案

第四章《光现象》概念复习导学案
活动一:
1.观看图片,思考:刚才展示的情景中涉及到哪些光现象?
2. 观看阅兵视频,讨论:同学们平常排队时是怎样做的?用到了什么光学知识?
活动二:
1.意大利村庄Viganella 位于峡谷底部,由于朝向的问题,该村庄每年从11月中旬到
隔年2月都没有阳光照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地居民想到了一个最原始又有趣的方法:用镜子反光,并且镜子的角度随着太阳的位置不断变化.
请在下图中画出此时平面镜的准确位置.
2. 说一说这样画的依据.
活动三:
1. 观看魔术表演
2. 讨论:要想看到蜡烛不被浇灭,两支蜡烛的大小及位置摆放有什么要求?
活动四:
1. 用厚玻璃板将下面的文字框遮住一半(左右)后仔细观察,用与不用厚玻璃板观察到的
字和线条有什么不同?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2.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做出光线经过厚玻璃板折射的光路图,解释刚才观察到的现象.
3.知识梳理三:
活动五:对照屏幕,感知本章知识结构
活动六:巩固练习
1.如图1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
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 是界面, 是法线, 是反射光线,界面的 侧(方)是空气.
2. 如图2(甲)是生活中常见的小汽车,请在图2(乙)中画出车内景物在挡风玻璃中所成的像.
图1 图2(甲) 图2(乙)。
2021人教版物理初二上册第四章《光现象》word复习导学案

2021人教版物理初二上册第四章《光现象》word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明白光在同种平均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空气中)的速度为3×108m/s。
2、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明白平面镜成像特点。
3、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说明简单的光现象。
4、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比较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发生的条件,规律的异同以及各自特有的光现象。
【学习过程】一、独立自主学习:请快速回忆课本P68---P88的相关内容,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分为和。
2、光的传播①传播规律:光在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形,我们通常用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如此的叫做光线。
光线所用到的物理研究法是。
③应用及现象:a b c④研究光的传播时,显示光的径迹的方法有3、光的速度真空或空气中C= m/s= km/s光在水中、空气中、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小关系为。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回原先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3、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的。
4、反射分为和。
使我们从各个方向都能看清物体。
(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①②③④2、成像原理:3、实像和虚像:实像: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的会聚点所成的像4、平面镜的应用:和。
5、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玻璃板的作用是,用未点燃的蜡烛代表点燃的蜡烛的像,所采纳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我们学过的采纳同种方法的事例还有。
6、球面镜:(1)凹面镜:用球面的作反射面。
对光线有作用应用:、、(2)凸面镜: 用球面的作反射面。
对光线有作用.应用:。
(四)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现象:叫光的折射。
2. 光的折射的一样规律:。
3、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有。
(五)物体的颜色、看不见的光1、光的色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们把_____ _______ ______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3、________线和________线属于看不见的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复习导学案一、知识回顾1.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速度可能会发生改变。
例如,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0×10^8 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接近这个值。
但当光从真空中射入到介质(如水、玻璃)中时,其传播速度会减小。
2.光的反射光在与物体表面碰撞后改变方向的现象称为反射。
光线与物体表面碰撞时,遵循以下规律: -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3.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传播速度的改变,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折射。
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到另一种介质时,遵循斯涅尔定律: - 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在两个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之比等于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4.光的颜色与波长光的颜色与其波长有关。
不同波长的光对人眼产生不同的感觉,形成不同的颜色。
人眼能够感知的光波长范围称为可见光,波长范围大约为380 nm到780 nm。
二、实践探究1.实验内容:光的反射•实验器材:平面镜、光源、光屏。
•实验步骤:(1)将平面镜竖直放在光源和光屏之间,使得光线射向平面镜。
(2)观察光屏上的光斑,调整平面镜的角度,注意观察光斑的移动。
(3)记录实验现象和自己的思考。
2.参考思考题(1)在实验中,你观察到光斑的移动吗?移动了多少?(2)你能解释实验现象吗?(3)这一实验中涉及到了哪些光现象?三、知识拓展1.光的折射率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即光的折射率不同。
光的折射率与介质的密度有关。
一般来说,介质的密度越大,光的折射率越大。
2.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超过一定角度时,光将完全发生反射,不进入光疏介质。
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
3.彩虹的形成彩虹是由太阳光通过水滴、雨滴等悬浮在空气中的水珠发生折射和反射而形成的自然光谱现象。
太阳光经水滴折射、反射、折射等多次作用后,色散出不同颜色的光线,最终形成彩虹。
第四章 光现象 复习 导学案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学习目标:1、说出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的条件 .2、能说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能从具体光现象中鉴别三种光现象4、掌握光的反射定律,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入射光线或者反射光线,求出入射角或者反射角;5、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且能从实际现象中识别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 遵循光的反射定律;6、知道白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7、能区分影子、虚像、实像新课教学:一、三种光的传播规律例题 1.下列现象分别属于哪一种光的传播规律。
日、月食的形成;(2)水中倒影;(3)看到水中的鱼同步练习:①属于同一种光现象的连接起来(1)日、月食的形成 A .从水面看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偏折(2)水中倒影 B .手影(3)看到水中的鱼 C .用放大镜看地图方法总结: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的区别。
②图 1 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叶子经露珠成放大的像 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 笔直的光线射入树林中 日全食现象 A B C D二、重要实验图 1 1、光沿直线传播:如何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小孔成像?2、用吸管证明光沿直线传播实验结论.3、光的反射:实验器材:实验条件与注意事项:实验结论:4、平面镜成像:实验器材实验条件与注意事项:实验结论:5、光的折射: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区别方法6.黑板发生“反光”时,上面的粉笔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黑板发生反射的缘故。
针对练习:1、我们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清楚黑板上的字的原因是光在课本上发生 反射。
2.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对于漫反射( )A 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 在强光照射下,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 在弱光照射下,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它就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出去D 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3、平面镜: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竖直架在一直尺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 A 和 B 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点燃蜡烛 A ,用眼睛观察如图 17 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移去蜡烛 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接受到蜡烛 A 的像(填“能”或“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课时、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中考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和光的反射的规律。
2.了解光的反射的规律。
【知识结构】12、光的传播3、光的反射4、平面(1)成像原理:镜(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用_________替代平面镜探究成像特点,目的是便于_______________。
(3)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____像;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__.(4) 平面镜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典型例题】1.下列是一些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光现象:①日食和月食②水中倒影③小孔成像④池底“变浅”⑤黑板“反光”⑥雨后彩虹。
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序号)2.在图1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3.如图1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4.小明在进行光的反射规律实验的探究过程中:(1)小明同学用上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光屏是放在平面镜上而不是放在透明玻璃板,小明选平面镜做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光屏上标有角度数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在下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5)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下图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条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反射角是_________。
若反射角增大15°,反射光线和入射线的夹角是__________。
入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是__________。
若反射光线与镜面垂直,则入射角是__________,反射角是__________。
5、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C 为透明玻璃板,A 和B 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请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____________的透明玻璃板。
(选填“薄”或“厚”)实验时玻璃板 C 应与水平桌面____________放置。
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 B 之前,应将蜡烛______点燃。
(选填“ A ”或“ B " )6.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
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见路面的情况。
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7.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平面镜里的像。
要求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4. 6m,试在图中准确画出:(l)平面镜的位置;(2)被测者眼睛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上如图P点的光路图。
【能力生成】1.如图1所示是一种“X光”玩具,它能让你隔着不透明物体看到后面的东西。
它的原理与下列哪种仪器相同()A.潜望镜B.望远镜C.显微镜D.透视仪2.学习和生活中常用到下列光学器具:①显微镜②穿衣镜③潜望镜④老花镜⑤汽车观后镜⑥近视镜。
其中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3.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为()A.40°、40°B.40°、5O°C.50°、4O°D.50°、50°5.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6.目前城市的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较普遍的一类光污染。
在强烈阳光照射下,许多建筑的玻璃幕墙、釉面瓷砖、磨光大理石等装饰材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
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镜面反射C.漫反射D.光的折射7 .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C.湖光倒“影”D.形“影”不离8..“猴子捞月”的故事家喻户晓,小猴子看见月亮之后惊呼“月亮掉水里了”,惹得众猴子争相捞月。
如图所示,小猴子的眼睛用点A表示,小猴子看见的水中月亮,用点B表示,请你画出小猴子看见水中月亮的光路图,要求画出真实月亮的位置(用点C表示),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9.把一个高0.8m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1.6m的人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A.高度为1.6m,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B.高度变大,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C.高度为0.8m,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D.高度变大,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10.一束激光在空气中传播2秒钟,通过的路程约为___________m;当这束激光以30度的入射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角是____________度。
11.张伟同学课外利用底部有一个小孔的易拉颧做小孔成像的实验,如图所示,则他在半透明的纸上看到的像是蜡烛的__________(圆形的光斑、蜡烛的正立像、蜡烛的倒立像)12.我们在教室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现象;而学习或工作用的台灯上有一个灯罩(如图1所示),其作用是利用光的定律将光线尽量集中照到需要照射的地方,因此灯罩内表面应尽量。
有时,教室黑板反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其原因是同学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字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镜面反射、漫反射)13.下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13乙所示。
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检测与反馈】1. 下列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2.如图1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3. 小涵站在平面镜前0.5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m,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会变大C.在玻璃板与蜡烛A的像之间放一挡板,从A这一侧去看玻璃板的后面,再也看不到A的像了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
5. .为了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若将纸板B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纸板B上不能看到反射光,此现象表明。
6、(2013河北)17.图4所示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7、(2012河北)24.小明身高1.7 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l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是_m,他到像的距离是_m。
若将一块木板放在平面镜前,如图9所示,请画图说明他能否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脚尖。
第二课时光的折射看不见的光【中考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光的折射的规律。
2.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知识结构(1)定义:;1、光的折射(2A.露珠下的叶脉C.日食B.玩具在镜中的像D.白光的色散图4(1)光的色散2、 光的 色 (2)物体的颜色散3、(1)光谱: 看 不 (2)红外线 见的 (3)紫外线 光【典型例题】1.下图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2.下图中画出了光线射到空气与水的界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的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A B C D3.如图,一束光射向三棱镜,画出这束光两次折射的大致光路.4.如图,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 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方向.B 湖边夜景C 筷子变弯折D 汽车观后镜 日偏食 A5.下列诗词中能反映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 .池水映明月B .彩虹舞山涧C .潭清疑水浅D .起舞弄清影6. 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
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A .电视遥控器B .医用“B 超”机C .验钞机D .夜视仪【能力生成】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它三幅不同的是A .瞄准鱼下方叉鱼B .放大镜C .湖中的倒影D .水碗中的筷子2.如图2所示,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3.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图1中描述折射的四幅光路图正确的是4.在湖边,小丽看到了平静的湖水中金鱼游弋于蓝天白云之间,她看到的金鱼和白云( )A .都是经水折射而成的像B .分别经水面反射和水折射而成的像C .都是经水面反射而成的像D .分别经水折射和水面反射而成的像3题 4题5.如图2所示,是我们看到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6.我们观察到水中的鱼和水中的云,它们形成的原因,前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_而形成的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后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_而形成的像(选填7.图5所示的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光的光路情况,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该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如图a 所示,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请你画出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图59.如图所示,一束光由空气射入玻璃砖,画出这束光经过玻璃砖两个侧面折射的光路.10.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
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
“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直线传播B .小孔成像C .光的反射D .光的色散11.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