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船有限元直接计算实例_张少雄

合集下载

考虑结构优先级的船舶有限元网格优化算法

考虑结构优先级的船舶有限元网格优化算法

考虑结构优先级的船舶有限元网格优化算法陈有芳; 王丽荣; 张少雄; 章志兵【期刊名称】《《船海工程》》【年(卷),期】2019(048)006【总页数】4页(P28-30,35)【关键词】船舶结构有限元; CAD/CAE一体化; 网格优化; 消除短边【作者】陈有芳; 王丽荣; 张少雄; 章志兵【作者单位】中国船级社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北京 100007;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武汉 430063;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 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61.43船舶结构规范对于船舶结构有限元网格有特殊的规则要求。

在船舶结构CAD/CAE 一体化实现中,由于船舶结构布置的复杂性,采用反映真实船舶结构布置的三维几何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时,通常意义上的基于CAD几何的网格自动划分结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难以生成完全满足船舶规范要求的有限元模型,需要大量的人工干预[1-4]。

在基于CAD几何进行船体网格自动划分时,通常会出现部分壳单元存在过短单元边的情况,导致网格质量差,不满足规范对于网格形状的要求,影响计算精度。

如图1a)为CAD几何模型,图1b)为网格自动划分的结果,出现了较短的单元边。

NX Simcenter 3D有限元建模软件提供了塌陷边、消除重复节点等功能,可以实现一定公差范围内的节点合并,但是通用软件合并规则并不符合船舶结构有限元网格准则。

因此,考虑定制开发以满足船舶结构有限元网格要求的自动合并节点功能。

图1 基于CAD几何的船体结构有限元网格划分(定制开发前)1 船舶结构有限元网格特殊要求船舶结构有限元网格壳单元的长宽比应不超过3。

尽量少使用三角形壳单元。

对于可能出现高应力或高应力梯度的区域,壳单元的长宽比应尽量接近于1且避免使用三角形单元。

三角形单元多用在开孔周围以及凳和舱壁的连接处。

划分网格时一般要求网格质量能达到计算指标要求(如长宽比、锥度比、内角、翘曲量等)。

1000t起重船有限元强度分析

1000t起重船有限元强度分析

1000t起重船有限元强度分析王庆丰(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提 要 起重船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自身强度成为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点,以某1000t起重船为例,介绍了船体总体设计、结构设计及特点,利用MSC有限元软件对在不同工况作业下的船体、龙门架、千斤柱的强度进行了校核,指出了各部分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加强措施,对优化起重船结构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起重船 有限元 强度分析中图分类号 U661 文献标识码 A1 引言 起重船不仅是港口船舶装卸的重要工具,而且在港建水工作业、造船工程、桥梁建筑、水下救捞以及各种海洋工程中均具有广泛的用途。

起重船由于其自身的工作特点,总体受力大局部受力集中且分布不均,吊点高,因而对臂架结构,船体结构要求特别高。

应用大型结构软件对起重船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优化结构设计是必须的。

以某1000t起重船为例,对其在不同工况下的船体、千斤柱及龙门架进行了有限元强度校核,指出了高应力分布区域,对优化起重船结构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 船型介绍及结构特点 该1000t起重船为非自航大型起重船,主钩起吊能力为2×600t,副钩起吊能力为400t,在沿海航区调遣航行,在遮蔽航区起吊作业.该船主尺度如下。

总 长 83.2m水线长83.2m型 宽32.0m型 深 6.50m设计吃水 4.00m肋 距 1.60m纵骨间距0.50m主船体以上从艉至艏布置有千斤柱、船员生活舱室以及吊杆设备,船员生活舱室布置较紧凑,留有较大的甲板空间,便于起吊作业,图1为1000t起重船总布置图。

图1 1000t起重船总布置图 本船起吊能力为1000t,过桥状态时,吊杆臂架放置到前倾角16度的位置,这时对千斤柱产生的拉力和对吊杆及其底座产生的压力都非常大,因此在考虑船舶总纵强度的同时,还须对千斤柱,龙门架等局部强度予以足够重视,本船千斤柱和龙门架都采用箱式结构,见图2、图3,千斤柱与船体绞支连接。

58m起重船有限元强度计算

58m起重船有限元强度计算

58m起重船有限元强度计算
近年来,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的飞速发展,起重船已经成为了国内外重要的海洋工程建设和海上运输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之一。

而随着起重船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各种需求因素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其中强度计算就成了维持起重船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此次研究,我们将使用有限元强度计算方法,针对一款58m起重船进行强度计算。

根据起重船的结构部位特点,我们将以起重船的船体和吊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其三维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进行强度分析和计算。

首先,我们以起重船的船体为研究对象。

在建立船体模型时,考虑到船体应力和附加载荷对于船体的影响,我们在模型中加入了地震、离心力、平衡荷载和弯曲荷载等各种载荷因素。

我们利用ANSYS软件对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通过计算船体模型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来对其强度进行评估。

同时,在计算强度过程中,我们还对起重船的材料特性进行了分析和确认,并对其强度指标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模型进行的强度计算,我们得到了船体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

最后,在对58m起重船进行有限元强度计算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考虑到实际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比如海况、气候、使用状况等,以评估起重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用性等因素。

同时,我们还应结合国家有关航海法规标准,对58m起重船的设计和强度计算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为起重船在实际使用中提供全方位的强度保障。

综上所述,有限元强度计算方法是一种计算起重船强度的重要手段,其可以对起重船的结构部件进行精确、定量的评估和分析,为起重船在实际使用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600t起重船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

600t起重船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
图1 人 字架

吊臂结构 ,采用 的是高强度钢 ,整个结构成A 字形,共分
作 者简 介 :张 润宏 ( 9 4 ),男 。 硕士 研 究生 。 18一
收 稿 日期 :2 1 年2 4E 0 O 月2 . ]
龃l 暖 量 i j
De gn & Dev l pm en si eo t
(o t hn iesyo eh oo y S uhC ia v ri f c n lg ,Gu n z o 6 0 Un t T a g h u5 0 4 ) 1
Ab t a t Th sp p rb id o e o h tu tr fafo t g c a eb h iiee e n eh d Th eul r sr c: i a e u l sam d lf rte sr cu eo ai r n y t e fnt lme tm t o . er s t ae l n s c luae o c e k t esr n t rs v rld fee tk n so a , ih wil e gv n t h n i e r o tu t rld sg ac ltd t h c h te gh f e ea i r n i d fl ds wh c l b ie o te e gn e sfrsr cu a e in o o
Des gn & De i vel opment
蹑跚E 互 团豳 豇
6 起重船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 0t 0
张润宏
(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州 5 04 ) 16 0
摘 要 :本 文建立 了某起 重船起重结构 的有 限元模型 。通过有 限元计算 ,在 其建造 和结构强度测试之前 ,初 步核算其 结构 的强度 能否满足作业 的要求 ,为结构 设计提供参考 。本文 介绍的计算 ,可供起重船 设计 人员在设计 起重船结构时参考使用 。

28000 t多用途船首楼加强结构有限元强度分析

28000 t多用途船首楼加强结构有限元强度分析

28000 t多用途船首楼加强结构有限元强度分析本文将针对一艘28000 t多用途船的首楼加强结构进行有限元强度分析。

首先,介绍该船的基本情况和首楼结构设计方案,然后,给出有限元模型和边界条件。

接着,进行计算,并分析其结果。

最后,提出一些建议和结论。

一、船舶基本情况该船为中国造船集团公司设计研究院设计,船长度为190.00m,船宽为32.26m,型深为18.10m,设计总吨位为28000t。

该船为多用途船,可用于散货运输、集装箱运输、油船等不同类型的货物运输。

首楼位于船头部分,是船体结构中较为重要的部分,需要进行加强以达到防护和支撑作用。

二、首楼结构设计方案为了提高首楼强度和稳定性,在船体设计中需要对首楼进行加强。

首先,在原有首楼结构基础上加装侧板,提高侧部强度;其次,加装绞刀柱和纵梁,提高纵向支撑能力;再次,加固首楼底板,增加底部强度。

三、有限元模型和边界条件在进行有限元分析前,需要建立一个精细的有限元模型。

首先,对整个船体进行数值化建模,包括船体的各个结构部分。

然后,按照首楼加强结构设计方案,对首楼部分进行加固,建立新的有限元模型。

接着,需要确定边界条件。

在进行有限元计算时,需要确定边界条件,以便进行一个完整的力学分析。

由于首楼位于船体的前部,处于海浪和风浪影响较大的区域,需要考虑风浪载荷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考虑船体的移动和弯曲等因素。

四、计算与分析在确定有限元模型和边界条件后,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和强度分析。

在计算过程中,考虑了船体在不同风浪条件下的载荷,进行了强度分析和振动分析。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得出:首楼加强结构设计方案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提高船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不同风浪条件下,首楼结构都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保证船舶在航行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五、建议和结论针对以上计算和分析结果,提出如下建议和结论:(1) 首楼加强结构设计方案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提高船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2) 在进行船体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船舶的航行条件和使用要求,以便确定最佳的结构设计方案。

船舶结构强度直接计算中板单元应力的取法

船舶结构强度直接计算中板单元应力的取法

32 . 06 89 . 27 44 . 89 93 . 92 44 . 87 93 . 00
- 32 . 99 - 42 . 79 - 46 . 19 - 56 . 01 - 46 . 20 - 46 . 42
- 35 . 93 - 20 . 04 - 50 . 31 - 34 . 65 - 50 . 32 - 77 . 43
3)正常载荷作用下,由板的局部弯曲引起的应 力与板的薄膜应力相比并不大。 1.2 测试模型
显然,作用在板上的横向载荷越大,板的局部弯 曲越大,上述!4 就越大。不考虑如砰击、晃荡引起 的局部动力载荷时,船舶结构中的板结构一般在外 底或内底所受的压力最大。
为了讨论和分析在有限元计算中,板的局部弯 曲应力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如下测试与分析。
1)受到骨架支持的板格,只要骨架有足够的刚 度而不失稳,板格表面小的局部屈服并不会引起其 承载力的明显减小和正常使用;
2)根据 3 种常规船型结构强度直接计算分析指 南中规定的建模准则,有限元网格沿横向按纵骨间 距或类似的间距划分,纵向按肋骨间距或类似的间 距划分,而板壳单元采用线性位移模式的 4 节点四 边形单元或 3 节点三角形单元,也就是说按照这样 的网格模型,由板的局部弯曲引起的弯曲应力是算 不出来的;
" 中面应力与表面应力
1.1 分析 船体是由许多构件组成的复杂结构,每一构件
各自承担 着 一 定 的 作 用,其 受 力 和 变 形 极 其 复 杂。 但它们具有的共同特点是,在承受外部载荷后,将顺 序地传递所受到的力,并发生相应的变形。构件在 受力和传力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作用,产生多种应 力。在传统的船体结构强度分析方法中,对于纵向 强力构件,习惯上把应力人为地区分为 4 种,即总纵 弯曲应力(!1)、板架弯曲应力(!2)、由纵骨弯曲引起 的应力(!3)和由板格局部弯曲引起的应力(!4),根 据各种构件在传递载荷过程中所产生的应力种类和 数目,用合成应力来校核其总纵强度。这种方法是 近似的和不合理的[3]。

58m起重船有限元强度计算

58m起重船有限元强度计算

58m起重船有限元强度计算有限元强度计算是一种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起重船进行结构强度分析和计算的技术手段。

在进行起重船的有限元强度计算时,需要考虑起重船的结构特点、荷载情况和材料性能等因素,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建模和模拟,最终获取起重船在各种工况下的应力、变形等参数,以评估其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般来说,起重船的有限元强度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建立起重船的有限元模型。

首先需要对起重船的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包括船体、吊臂、支撑结构等部件。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结构的约束、荷载条件和材料性能参数等。

2. 进行静力分析。

在建立好有限元模型后,需要进行静力分析,计算起重船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情况,包括自重、载荷、风荷载、船体和吊臂的应力等。

3. 进行动力分析。

除了静力分析外,还需对起重船进行动力分析,考虑在船舶运行和吊重过程中产生的动态荷载,如风浪、潮流等。

通过动力分析得到起重船在吊重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等情况。

4. 计算与评估。

最后需要对所得到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起重船在各种工况下的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起重船的有限元强度计算对于评估起重船的结构强度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有限元分析,可以较为精确地预测起重船受力情况和结构行为,为船舶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结构优化和改进提供依据。

有限元强度计算也有助于发现起重船在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结构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和改进,以确保起重船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可靠。

通过有限元强度计算可以为起重船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船舶结构设计和研发水平的提高。

起重船的有限元强度计算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对于提高起重船的结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合理、准确地进行有限元强度计算,可以为起重船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科学的依据,为船舶行业发展和船舶工程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58m起重船有限元强度计算

58m起重船有限元强度计算

58m起重船有限元强度计算
58m起重船是一种大型海洋工程装备,用于进行重物的起升和运输。

为了确保起重船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有限元强度计算。

有限元强度计算是采用有限元方法,通过对起重船结构进行离散、建模和计算,得到结构在各种工作负荷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从而判断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进行有限元强度计算需要根据起重船的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对船体结构进行建模。

将船体分为若干个有限元单元,利用有限元软件将其离散化,确定节点和单元的连接关系。

然后,根据起重船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力学负荷,如船体自重、起重货物的重力、风载荷、浪载荷等,设置相应的载荷荷载条件。

根据计算结果对起重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如果计算结果显示某个部位的应力超过了允许的极限值,就需要对该部位进行优化处理,通常可以采用增加材料的厚度、加强连接节点、增加支撑等方式来提升结构的强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有限元强度计算时,除了考虑静力载荷外,还需要考虑船体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动力载荷,如船体的加速度、速度变化等。

这些载荷都会对起重船结构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和计算。

有限元强度计算是一种重要的工程计算方法,可以评估起重船结构的强度和可靠性,为起重船的设计和制造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优化设计,可以确保起重船在各种工作条件下都能够满足安全和可靠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 . 76 -101 . 57 40 . 62 -22 . 13 115 . 34 83 . 74 45 . 23 129 . 60 65 . 64 -67 . 52 -24 . 63
-62 . 23 126 . 06 -22 . 96
-66 . 48 141 . 52 -26 . 27 -52 . 05 23 . 53 -11 . 60
起重船是专门用于起重的工程船 , 又称浮吊 。 国家越来越重视港口建设 、 海洋石油开采及大型 海上工程和海难救助事业的发展 , 大型起重船应 用广泛 , 成为船舶业的发展热点 。 为满足工程需要某研究所 将某驳船改 装成 起重 船 。 由 于改 装 后 的起 重 船 尺 度比 不 满 足 《钢制内河船入级建造规范 》
, 中强度标准对板 、梁的强度要求对其进行
强度校核 , 各工况应力计算结果校核见表 5 。 通过强度校核结果可以看出 , 全船板 、 梁单元 在各个工况下均满足强度要求 , 并有较大富余 。 基于《散货船结构强度直接计算分析指南》 对甲板 、 船底板进行屈曲强度校核 。
[ 3]
empty 15 empty 15 h 15( 放倒) empty 15 s empty 52 empty 52 h empty 52 s empty 75 empty 75 h empty 75 s 500t 52 100t 52 500t 75 100t 75
-30 . 82 . 47 -21 . 91 5 . 93
6
起重船有限元直接计算实例 — — — 张少雄 , 任思杨 续表 板 单元形心应力 工况 500t 52 100t 52 500t 75 100t 75 min 及 max 许用值 Se max Sx min max 92 . 05 51 . 66 min -19 . 24 -10 . 29 -22 . 45 -12 . 73 -26 . 27 Sy max 19 . 51 11 . 00 25 . 69 14 . 58 29 . 75 min -56 . 82 -30 . 57 -49 . 96 -27 . 50 -56 . 82 Sz ma x 27 . 38 10 . 51 22 . 07 12 . 11 27 . 38 T max max 59 . 78 32 . 08 61 . 54 35 . 06 70 . 79 115 . 00 梁单元轴心应力 max 59 . 06 55 . 77 82 . 83 55 . 25 92 . 60 min -46 . 57 -40 . 13 -45 . 25 -39 . 11 -65 . 66
52( 最大 幅度) 75( 最小 幅度) 52( 最 大幅度) 75( 最 小幅度)
表 4 变形较大计算工况计算得到的位移 工况 empty 15 h empty 75 h 500t 75 Se/ M P a ma x 48 . 20 64 . 38 64 . 35 x/ mm min -3 . 24 -4 . 09 -4 . 40 max 4. 71 6. 96 6. 94 y/ mm min -2 . 11 -2 . 11 -4 . 03 max 2. 11 2. 12 4. 04 z/ mm min -48 . 40 -64 . 00 -64 . 00 max 0. 86 1. 21 1. 03 MPa 梁单元轴心应力 Sz max 5. 15 20 . 50 20 . 74 7. 81 26 . 57 13 . 50 10 . 11 29 . 75 10 . 18 min ma x -23 . 09 5 . 37 -34 . 55 19 . 88 -41 . 39 11 . 87 -21 . 30 7 . 14 -32 . 76 22 . 15 -28 . 39 -19 . 37 9. 10 8. 33 T max max 25 . 13 48 . 57 63 . 17 22 . 18 63 . 05 43 . 96 24 . 67 70 . 79 34 . 51 max 54 . 77 64 . 29 51 . 81 55 . 24 83 . 41 52 . 28 54 . 90 92 . 60 51 . 94 min -41 . 27 -42 . 69 -65 . 66 -40 . 88 -42 . 97 -44 . 23 -40 . 25 -42 . 56 -43 . 60
111 . 14 -48 . 38 59 . 18 -29 . 26
112 . 47 -61 . 97 123 . 02 64 . 63 -35 . 00 70 . 10 129 . 60 -101 . 57 141 . 52 235 . 00 210 . 00
145 . 00
145 . 00
206 . 00
表 7 板厚优化 部位 原板厚 ( 许用板 厚) / mm 10( 7) 24( 7) 7( 7) 10( 9) 12( 9) 10( 7) 12( 7) 18( 5) 12( 5) 18( 5) 12( 5) 24( 5) ΢ 优化后 板厚 / mm 8 18 13 9 10 8 8 11 8 11 8 8 板材减 少体积 / m3 1. 759 1. 067 0. 176 0. 384 0. 121 1. 248 0. 546 3. 226 1. 359 3. 168 0. 720 2. 185 减少重 量 t( ρ = 7. 85 t/ m 3) 13 . 81 8. 38 -1 . 38 3. 01 0. 95 9. 80 4. 29 17 . 73 10 . 67 17 . 41 5. 65 17 . 15 107 . 47
第 38 卷 第 4 期 船 海工程 V ol . 38 N o . 4 2009 年 8 月 S HIP & OCEA N ENG IN EERI NG A ug . 2009 DOI : 10 . 3963/ j . issn . 1671 -7953 . 2009 . 04 . 002
[ 2]
60 . 500 作业最大吃 水/ m 60 . 500 肋距 s/ mm 26 . 00 3. 40 2. 00 梁拱/ m 最大起吊重 量/ t 航区

确调整 。 由于改装方案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成 本和施工方案 , 所以有必要对船体结构进行优化 。 基于原船体部分不进行大的改动 , 对新增构件板 厚进行优化 , 使整个设计方案更加经济和可行 。
起重船有限元直接计算实例
张少雄 , 任思杨
( 武汉理工大学 交通学院 , 武汉 430063) 摘 要 : 利用有限元软件 M SC . Patr an 和 M SC . N astran 对某驳船改装成 500 t 浮吊的改装 方案进行 全船 结构计算和优化 。 合理地计算作用在浮吊上的各种载荷并进行平衡调整 , 使用惯性释放功能对完全自由状态 下的船体结构强度进行直接计算 , 为改造方案提 供依据 。 关键词 : 起重船 ; 直接计算 ; 优化设计 ; 载荷平衡 中图分类号 : U663 .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671-7953( 2009) 04 -0005-04
[ 3]
1. 2 计算工况 为了全面考核本船船体结构的强度及各主要 构件的稳定性 , 分别考虑 13 个工况 , 见表 3 。
表 3 计算工况( 均计 及空船重量) 工况 吊车臂架 倾角/ ( ° ) 吊重/ t 尾部压 舷外水 载/ t 条件 静水 波浪中拱 波浪中垂 静水 仅吊钩 267 波浪中拱 波浪中垂 静水 波浪中拱 吊钩 +500 吊钩 +100 吊钩 +500 吊钩 +100 1 019 511 1 019 511 波浪中垂 静水 静水 静水 静水
2 计算及强度校核
选取变形较大的三种工况 , 计算结果见表 4 。 由表 4 可见 , 工况 empty 75 h 时船体结构 出现最大挠度 , 64 . 38 mm 远小于规范规值 L/ 400 ( 151 m m) 。 所以 , 本船结构刚度满足规范要求 。
图 2 吊机吊重 示意图
参照 《 散 货 船 结 构 强 度 直 接 计 算 分 析 指 南》
表 5 各种工况下 , 整个计算模型 中板 、梁单元应力 板 单元形心应力 工况 empty 15 empty 15 h empty 15 s empty 52 empty 52 h empty 52 s empty 75 empty 75 h empty 75 s Se max 47 . 60 88 . 77 Sx min -21 . 24 -52 . 78 max min Sy 21 . 64 -7 . 08 96 . 85 -15 . 71 39 . 09 -21 . 97 33 . 85 -7 . 56 28 . 43 -14 . 87 49 . 31 -8 . 91
[ 1]
结构进行局部加强 。 改造后的船为双底 、单甲板 、单舷侧( 原船舷 侧外板变为本船纵舱壁) 的混合骨架式工程起重 船 。 航行 、作 业 于黑 龙 江 水 域 , 最大 起 吊 重 量 500 t , 主尺度见表 1 , 尺度比见表 2 。 船体计算模 型见图 1 , 吊机吊重分析见图 2 。
得到板格的临界应力 :
cr σ σ ′ cr = k
作量不太大 , 故可以进行手动优化 , 再进行计算和 校核 , 见表 7 。 同时进行结构强度校核及屈曲校 核 , 见表 8 。 σ y σ E ≤ 2 σ E >σ y 2 屈曲校核分别对横骨架式 、纵骨架式区域的 甲板 、 船底板进行了再次校核 , 其屈曲强度都满足 《钢制内河船入级建造规范》 。
收稿日期 : 2008-12-10 修回日期 : 2009-02-03 作者简介 : 张少雄( 1965 ), 男 , 博士 , 教授 。 研究方向 : 船舶结构 。 E -mail : sxzha ng 6556 @126 . co m
图 1 船体计算模型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