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第一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艺术学概论_第一章 PPT

艺术学概论_第一章 PPT

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窟画 中国马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原始歌舞
4.艺术起源于“巫术”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野蛮人的世 界观就是给一切现象凭空加上无所不在的人格化 神灵的任性作用。……古代的野蛮人让这些幻想 来塞满自己的住宅,周围的环境,广大的地面和 天空。”
三、审美性(具有审美价值)
1.艺术的审美性,集中体现出人类的审美意识 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表现,任何艺术
都有自己特殊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借以凝冻和保 存人类的审美意识。 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化真为美(艺术真实),化善为美(人生态度 和道德评价)
在艺术中,“丑”同样具有审美价值
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艺术概论新编
第一章 艺术总论
第一节 艺术起源
一、艺术起源的几种理论 1.“模仿说”或“再现说” 2.“席勒一斯宾塞理论”:艺术起源于“游戏” 3.艺术起源于“表现” 4. 艺术起源于“巫术” 5.艺术起源于“劳动” 6.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1.“模仿说”或“再现说”
代表人物: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 概念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
(1)“以情感人”; (2)“潜移默化”; (3)“寓教于乐”.
(1)“以情感人”
〔俄〕柴可 夫斯基
《如歌的行 板》
(2)“潜移默化”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北朝民歌《木兰诗》)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高适《燕歌行》)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艺术学概论(全套课件152P)

艺术学概论(全套课件152P)
控制下,为宗教活动或宗教宣传服务的艺术。
雅典学院
最后的晚餐
耶稣十字架
耶稣1
耶稣2
基督下架
基督
基督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四、 艺术与道德 所谓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是非、
正义与非正义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道德意识、 道德关系、道德活动等内容。
1,把艺术完全当作道德教育的手段,否认艺术与道德的根本区别。 2,却截然相反,完全否定艺术与道德的内在联系,认为表现道德内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二节 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 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一、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被理解为对于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 术人才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
艺术是无尽的精神财富。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三、审美娱乐作用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 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 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作品,使身心得到愉 快和休息。
恩格斯在论述民间故事书作用时曾说:“民间故事书的 使命是使一个农民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后,在晚上拖着疲倦 的身子回来的时候,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记自己 的劳累。把他弱瘠的土地变成馥郁的花园。”
容会损害艺术。 3,则承认艺术与道德的紧密关系。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道德与艺术的这种紧密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道德影响艺术。 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
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思想性、倾向性、内在 意蕴等体现出来。

艺术概论课件

艺术概论课件

• 斯宾塞进一步说:人是高等动物,比起动 物来有更多的剩余精力,艺术就是这种剩 余精力的发泄。
• 德国学者谷斯鲁认为,“游戏”并不是完 全没有实际的功利目的,而是在轻松愉快 的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在为将来的实 际生活做准备或者联系。
• 举例:小猫追逐线团————捕捉老鼠
• 小女孩玩木偶————做母亲
一、美育与艺术教育
德国美学家希勒《美育书简》,首次提 出“美育”这一概念,并且系统地阐述了 他的美育思想。
希勒将古希腊与近代文明社会进行了对 比,认为在古希腊,人的天性是完整和谐 的,人具有完美的人格,个人与社会之间 也非常和谐。然而,近代文明社会,发达 的工业造成了科学技术的严密分工和职业 等级的严格区别,这样一来,不仅使社会 与人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分裂,而且使个人
• 普列汉诺夫指出,劳动先于艺术,总之, 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 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来看待他们。
• 劳动创造了人,也为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前 提。
• 劳动中工具的制造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他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的结束,也 标志着人类文化的起源。
舞 蹈 纹 彩 陶 盆
第二节 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艺术起源于“交感巫术”的进一步发展:
•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金枝》 • 美国美学家托马斯《艺术的发展及其他文化史
理论》 • 艺术史学家希尔恩《艺术的起源》
五、艺术起源于“劳动 ”
1900年,普列汉诺夫《 没有地址的信》,通过 对原始音乐、舞蹈、绘 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 学、民俗学、人类学和 民族学的文献证明,系 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 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
文化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 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 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 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 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活动的 进一步因素。

(最新整理)艺术概论PPT

(最新整理)艺术概论PPT

❖ 艺术的本质:实践基础上审美主客体的统一。
❖ 主 体------------------------------客 体
(社会的人)
(自然界)
❖ 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创作客体
(艺术家)
(社会生活)
2021/7/26
13
•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 “不平衡关系”。
2021/7/26
16
7
三、审美性
(一)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自然美——艺术美 (二)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17
2021/7/26
• (三)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 的统一
• “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像 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 传移摹写是也。”
(最新整理)艺术概论PPT
2021/7/26
1
艺术概论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王丽虹
2021/7/26
2
艺术概论
❖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 第二章 艺术的起源
❖ 第三章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 第四章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 第五章 实用艺术
❖ 第六章 造型艺术
❖ 第七章 表情艺术
❖ 第八章 综合艺术
26
第四章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 第一节 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 一、文化与艺术 • 二、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 (一)艺术参与和推动、体现和反映出人类文化的
历史发展。
• 彩陶文化——彩陶艺术品 • 青铜文化——青铜器
• (二)艺术受到文化大系统的影响和制约
2021/7/26
27
物质文化:基础

艺术学概论第一章 彭吉象

艺术学概论第一章 彭吉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期重要 的思想家,也是西方文化中 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 一。在哲学上建立了欧洲哲 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客观唯 心主义体系。他一生著述颇 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 《理想国》和《法律篇》中。 柏拉图是古希腊客观唯心主 义哲学的创建者,始创理念 论心理学思想。
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柏拉图认为,理 念世界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是第二性的, 艺术世界是第三性的。
音乐:
俄国在19世纪中叶以后走出了钢琴音乐的“空白区域”, 钢琴作品很快在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土壤上生长繁荣,其 音乐旋律线条悠长、气息宽广、热情而忧郁。在推动钢 琴音乐民族化的进程中,以发扬民族音乐为宗旨的“强 力集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米利·巴拉基列夫和莫杰斯 特·穆索尔斯基创作了深具代表性的作品,《图画展览会》 就是其中最为成功的钢琴作品。
“传神”——中国美学
传神的艺术作品,不但反映了对象的本质特征, 而且表现了艺术家对生活、人物的理解。
韩熙载夜宴图
一、形象性 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任 何 艺 术 形 象 离 不 开 形 式 , 但 更 离 不 开 内 容,真正优秀的作品应该是深刻的思想内涵、 完美的形式,相结合体现。
戏剧:
果戈里(1809一1852)在确立俄国文学的批判倾向 中起过特殊作用。他的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和长 篇小说《死魂灵》揭露了俄国人民的两大敌人--官 僚和地主。果戈理的作品由于辛辣的嘲讽和幽默的 讽刺相结合,收到明显的艺术效果。
契诃夫(1860一1904)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影 响深远的现实主义作家,主要创作成就在短篇小说 和戏剧方面。他的短篇小说文笔精炼,形象鲜明, 思想深刻,通过细小故事情节,或表现劳动人民的 悲惨生活(《苦恼》、《万卡》等);或揭发专制警察 制度下忠实奴仆的愚蠢与专横(《变色龙》等);或讥 笑小市民的庸俗习气;或暴露知识分子生活的空虚; 或反映社会的黑暗(《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都能收到以小见大的社会效果。契诃夫的戏剧作品 有《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 桃园》等,大多反映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至1905年 革命前夜俄国知识分子的不幸命运以及他们对健康 生活的憧憬和朦胧追求。契诃夫的戏剧朴素而含蓄, 具有哲理性,受到剧坛的推崇。

艺术概论 第一讲艺术发生论 优质课件

艺术概论 第一讲艺术发生论 优质课件
第一讲 艺术发生
艺术发生论
探讨的是艺术的起源问题
一、研究艺术起源的基本途径
◦ 史前文化遗迹的考察分析; ◦ 现存原始部落、落后边远地
区状况的考察研究; ◦ 儿童心理学角度进行推测研
究。
3
西方人最早的美术作品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即距今3万到1万多年之间。最杰出的原始绘画作 品,发现于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地区的几十处 洞窟中,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
美国学者苏珊·朗格等。
表现论认为艺术创作只 能从作家主观的思想感 情出发,从而把艺术看 作为作家主观心灵的表
现。
系统地以理论方式提出 这种说法的应当首推意 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其 美学思想核心是"艺术
即直觉即表现"说。
克罗齐
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 对克罗齐的表现说作了 进一步的详尽发挥,认 为艺术不是再现和模仿 ,更不是单纯的游戏, 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 是所谓"真正的艺术", 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主观 想象和情感的表现。
阿尔都塞
2、希尔恩的综合研究方法
著名的芬兰艺术学家希尔恩就认为,艺术本身 就是一种综合性现象,因此,研究艺术的起源必须 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 采取综合研究方法,才能真正揭示艺术起源的奥秘 。
*导致艺术产生的最基本的人类活动冲动有六类: 知识传达、记忆保存、恋爱与性欲冲动、劳动、战争 、巫术。
世界
现实感性世界
艺术
10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艺术 实际上都是模仿,之所以呈 现不同的艺术样式,原因在 于模仿所用的媒介和模仿所 取的对象、所取的方式不同。
模仿说评析
◦ 肯定了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具有朴素的唯物主 义因素;

0-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绪论.ppt

0-马工程《艺术学概论》课件-绪论.ppt
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 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3个学科门类。
昆明学院现有22个教学单位,60个本 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
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 学、管理学、艺术学11个学科门类,是 云南省学科门类最齐全的高校。
➢《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
1. 艺术学学科 从学科的角度来说,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 特定的研究对象, 《艺术概论》是概 括地、简要地讲述 或论述艺术的基本 理论。
➢ 学习与研究艺术学的方法
•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 • (二)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 (三)借鉴国内外艺术理论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
•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艺术学理论的指导,首 先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艺术学理论的指导,还 应当深刻理解和领会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 的科学论断。
艺术学概论
绪论
绪论 • 一、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定位 • 二、学习与研究艺术学理论的意义 • 三、学习与研究艺术学的方法
➢ 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定位
虽然中外艺术都有着漫长悠久的历史,但是, 艺术学却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尽管中外历 史上早就有大量的艺术理论,各门类艺术也都 有极其丰富的理论成果,但由于时代的局限, 始终未能形成一门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学的科学 体系。
•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艺术学理论的指导,还 必须坚持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以人民为中 心的根本方向。
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我们在建构艺术学学科体系的时候,必须继承 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必须“传承和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才能真正完成富有民族 特色和时代风格的《艺术学概论》。
借鉴国内外艺术理论

艺术学概论全套ppt课件

艺术学概论全套ppt课件

二、主体法: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 术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艺术要用形象来反 映社会生活,但不是单纯反映“模仿”“再 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 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作性和创新性。 1、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2、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三、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 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得到精神享受和审 美愉悦愉心悦目、精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 赏演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第二节 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 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 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1)美育与艺术教育 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包括“美育(即 “审美教育”),由18世纪法国美学家席勒 正式提示。《美育书简》中首次提示了“美 育”这一概念,系统阐述了他的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科学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提出的“艺 术生产”理论。艺术生产理论究竟给艺 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第一: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 特点;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 产的“不平衡”的关系。 第三、艺术:艺术特征
一、形象形: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 式,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 来反映客观世界,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 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 想情感。 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艺术形象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三、审美性: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任何艺 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 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 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 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 体现; 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 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罗马〕贺 49 拉斯
艺术中的“高峰体验”
43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
(1)“以情感人”; (2)“潜移默化”; (3)“寓教于乐”.
44
(1)“以情感人”
〔俄〕柴可 夫斯基
《如歌的行 45
板》
(2)“潜移默化”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北朝民歌《木兰诗》)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高适《燕歌行》)
7
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窟画 中国马
8
原始歌舞
9
4.艺术起源于“巫术”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野蛮人的世 界观就是给一切现象凭空加上无所不在的人格化 神灵的任性作用。……古代的野蛮人让这些幻想 来塞满自己的住宅,周围的环境,广大的地面和 天空。”
10
11
5.艺术起源于“劳动”
(俄)普列汉诺夫
33
三、审美性(具有审美价值)
1.艺术的审美性,集中体现出人类的审美意识 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表现,任何艺术
都有自己特殊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借以凝冻和保 存人类的审美意识。 2.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化真为美(艺术真实),化善为美(人生态度 和道德评价)
在艺术中,“丑”同样具有审美价值
12
艺术起源于劳动
13
14
彩陶背壶 黑陶高柄杯
15
劳动号子
16
6.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社会发展不是一元 决定的,而是多元决定的 。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 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 造成的。
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 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 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 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 动说更为重要。
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3
4
2.“席勒一斯宾塞理论”: 艺术起源于“游戏”
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 “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
能”
5
6
3.艺术起源于“表现”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直觉即表现” 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 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 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 出来。"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当其贯日月, 生死安足论。” (文天祥《正气歌》)
46
(3)“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就是强调应当把思 想教育融合到艺术审美娱乐之中。
47
3.审美娱乐作用
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 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 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 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 享受和审美愉悦,悦心 悦目、畅神益智,通过 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 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
34
35
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36
37
第三节 艺术的功能和艺术教育
38
一、艺术的功能
1.审美认知作用 2.审美教育作用 3.审美娱乐作用
39
1.审美认知作用
(1)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
40
恩格斯和列宁论艺术的认识作用
恩格斯认为,从巴尔 扎克的社会小说《人 间喜剧》中所学到的 东西,“比从当时所 有职业的历史学家、 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 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 还要多”。
“子在齐闻《韶》,三 月不知肉味。”(《论 语》)
“‘乐者乐也’。君子 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 欲。以道制欲,则乐而 不乱;以欲忘道,则惑 而不乐。” (《乐记》 )
48
贺拉斯“寓教于乐”说
贺拉斯在《诗艺》中明确 提出艺术应当“寓教于乐 ,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 爱,才能符合众望。”
他认为诗仅仅具有美感是 不够的,还必须具有魅力 ,戏剧也应当具有趣味, 才能吸引观众。
孟贲(本)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 。
24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艺术形象必须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同时 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
25
26
27
二、主体性(体现在创作、作品、欣赏三个环节中)
1.创作
艺术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动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 有严格区别。
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创性,艺术家面对大千 世界浩瀚的生活素材,必须进行选择、加工、改造,并且将 自己强烈的思想、情感、理想等主观因素“物化”到自己的 艺术作品之中。
列宁把列夫·托尔斯 泰的小说看成是“俄 国革命的镜子”,因 为这些作品深刻地表 现了“俄国千百万农 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 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 思想和情绪”。
41
(2) 艺术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 现象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
42
2.审美教育作用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 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 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 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每一件优秀的艺术品,总是凝聚着艺术家独特的审美体验 和审美情感。
28
29
30
2.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必然打
上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的鲜明烙印。 文同和郑板桥之竹;朱自清和俞平伯的散文
31
32
3.欣赏 美感的个性差异,欣赏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的 过程,完成和实现、补充和丰富艺术作品的审美 价值。
17
第二节 艺术的特征
一、形象性(鲜明生动、具体可感) 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样式。
1.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的、 感性的形式中体现着主观的思想感情) 例:《蒙娜丽莎》、《韩熙载夜宴图》
18
19
20
21
22
23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淮南子》:“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说;规
艺术概论新编
第一章 艺术总论
1
第一节 艺术起源
一、艺术起源的几种理论 1.“模仿说”或“再现说” 2.“席勒一斯宾塞理论”:艺术起源于“游戏” 3.艺术起源于“表现” 4. 艺术起源于“巫术” 5.艺术起源于“劳动” 6.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2
1.“模仿说”或“再现说”
代表人物: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 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