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册第二单元知识树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优质课件【完整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优质课件【完整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优质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环境与我们》: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包括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等。

课时1:生态系统及其组成课时2:生物多样性重要性课时3:环境保护措施及实践2. 第二章《运动与力》:研究物体运动和力基本概念,包括牛顿三定律、摩擦力、重力等。

课时1:物体运动状态与描述课时2:力作用与效果课时3:摩擦力与重力应用3. 第三章《能源》:介绍能源种类、转换和利用,关注可持续发展。

课时1:能源概念与分类课时2:能源转换与效率课时3: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教材中基本概念和原理,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2.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环境、节能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物体运动与力关系,掌握能源转换与利用原理。

2.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牛顿三定律、摩擦力、重力、能源种类与利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环境问题、物体运动现象、能源利用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相关例题,帮助学生理解。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框架:以提纲形式展示每个章节核心内容。

2. 关键概念:用彩色粉笔突出重点,便于学生记忆。

3. 例题及解答:列出典型例题,逐步解析,方便学生复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一章:分析身边一个生态系统,说明其特点及保护措施。

第二章:列举生活中摩擦力和重力现象,解释其原理。

第三章:探讨可再生能源优缺点,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六年级下册数学研课标说教材_知识树课件

六年级下册数学研课标说教材_知识树课件

鼓励学生运用猜测、 举例、验证的数学 方法 培养学生灵活合理 的选择算法的能力, 建立运用规律解决 实际问题的意识
引导学生思考, 鼓励学生交流, 设计数学环境
教 学 建 议
评价建议
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评 价 建 议
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 形成发展的评价
增加跨学科评价
注重评价主体和方式多样化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底面
相等两个圆
圆柱的特征
认识
生活中圆柱
水杯
制作圆柱
圆 柱 的 认 识
小学六年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册数学
扇形
一条


展开图 特征 认识
陀螺 跳棋
底面 侧面
曲面
生活实例
沙堆
圆 锥 认 识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
例三
实际应用
表面 侧面 表面积含义 几个面 上下面
侧面积推导
表面积推导 侧面积含义 S表=s侧+s底
长方形 正方形
众数和 中位数
利 率
六 年 级 下 册 知 识 树
总复习
数 与 代 数 空 间 与 图 形 统 计 与 可 能 性
综合 运用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表面积
圆锥的体积
圆柱的认识
圆锥的认识
圆 柱 和 圆 锥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
正方形
两个等圆
长方形
侧面
底面
无数条 曲面
展开图
茶叶盒
侧面

已学知识 分数乘法 分数除法 分数四则混 合运算 比例尺 本册知识 比例


百分数(二)
百分数(一)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ppt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ppt课件
化。
11
❖ 5.铁片是( 灰白)色的,铁锈是(红褐)色的;铁
( 容)易导电,铁锈( 不容易)导电。
❖ 6.铁与 ( 水 ) 和(空气 )同时接触时就会生锈。
❖ 7、实验1: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把它们的特点填
在表中。 颜色 光泽 软硬 体积大 导电性 延展


铁片 灰白色 有金属 硬 光泽
小 导电 好
❖ 8、举例说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 法,并简述其中的科学道理。
❖ 答:(1)放在干燥处,(2)刷上一层油漆;(3) 抹上一层油;(4)电镀;(5)完全浸没在植物油 中,(6)烤蓝;(7)搪瓷等等这些方法应用的科 学依据都是把铁制品与水、空气进行隔绝。
18
❖ 9、为什么浸没在水中的铁制品也会生锈? ❖ 答: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水中溶解
有氧气,即放在水中的铁制品能同时接触到水和空 气,所以在水中的铁制品也会生锈。 ❖ 10、每年由于铁制品生锈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我 们应该怎样防止或减慢铁的生锈呢? ❖ 答:常用的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 ❖ (1)组成合金,以改变铁内部的组织结构。 ❖ (2)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这是防止铁制品生 锈的普遍而重要方法。 ❖ (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也是了防止铁制 品生锈的一种很好方法。
第二单元、物质和变化 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
❖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 有( 物)质,整个世界都是有( 物)质构成的。
❖ 2、火柴燃烧、铁钉生锈,它们的变化都会产生( )新。的物质
❖ 3、物质总是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 质的(状态 )、(形状 ),有些变化产生了( )新。的有物的质物质变化得快,而有的物质变化得比较慢, 甚至( )被我不们易察觉。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物质与变化第一节: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第二节: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 第二章:能量与生活第一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二节:生活中的能量3. 第三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生物的生存与环境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4. 第四章:科技与生活第一节:科技的发展与生活第二节:科技与人类社会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物质与变化的本质,了解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了解生活中的能量来源与利用。

3.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生物的生存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4. 学生能够了解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变化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关系,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教学重点: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科技与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验器材(如烧杯、试管、显微镜等),教学视频。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验或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物质、能量、生物与环境、科技的思考。

2. 知识点讲解:利用PPT课件,详细讲解物质与变化、能量与生活、生物与环境、科技与生活的相关知识。

3.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点。

4.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知识点,设计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共同进步。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重点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物质与变化:根据实验结果,解释物质的变化过程。

(2) 能量与生活: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化现象。

六年级科学下册册第二单元知识树ppt课件

六年级科学下册册第二单元知识树ppt课件

实验材料:3个盘子、3枚铁钉、水、菜油
实验方法:1、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2
、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
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3、每天观察 记录一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铁生锈与空可编气辑版有课件关。
10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物质的变化 水结冰、水蒸发
易拉罐压扁 弯折铁丝 混合沙和豆子 火柴、蜡烛燃烧 加热白糖 米饭淀粉和碘酒 小苏打和白醋 铁生锈 硫酸铜和铁钉
伴随的主要现象
特点
状态改变 形状改变 形状改变
物理变化
特点:没有产生 新物质基Biblioteka 不变发光发热 变颜色有焦味
化学变化
颜色改变 产生气体
特点:产生新物质
颜色改变性质改变
颜色改变沉淀可编产辑生版课件
燃烧
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变化 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小苏打和白醋
缓慢和迅速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直接或间接观察的东西
物 质 的 变 化
可编辑版课件
水和空气 隔绝空气加保护层
1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一、填空。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地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
__物__质__,整个世界都是由___物__质_构成的。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 化的特点是__不__生_成__新__物__质_,化学变化的特点是
_改__变__颜_色__、__产_生__沉__淀_、__产__生_气__体__。根据这些
现象能初步判断是否是_发生__化__学___变化。
可编辑版课件
5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一、填空。 10、硫酸铜溶液是_____蓝__色__透__明_____的液体,浸入

六年级圆知识树

六年级圆知识树

在几何学中,圆 与棱锥的关系可 以通过一些定理 和公式来描述和 证明
光学实验:圆形的透镜或反射镜可以将光线聚焦或反射,用于光学实验和 设备中。
物理实验:在研究力学、电磁学等领域中,圆形结构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 和可靠的实验条件。
天文学实验:圆形轨道是行星和卫星运动的基础,通过观察圆形轨道的运 动规律,可以研究天体的运动规律和宇宙的演化。
圆是二维平面上的图形,而球是三维空间中的立体图形。 圆的大小由半径决定,而球的大小由半径和高度决定。 圆的面积公式为πr²,球的表面积公式为4πr²。 圆的周长公式为2πr,球的周长(即球的表面展开后的边缘长度)为4πr。
圆在建筑中的应 用,如穹顶、圆 形剧场等
圆在自然界中的 应用,如荷叶、 向日葵等
圆在三角形中的 应用:利用圆周 角定理和垂径定 理证明三角形的 高相等
圆在四边形中的 应用:利用切线 长定理证明四边 形的对角线相等
圆在多边形中的 应用:利用多边 形的内角和定理 和外角和定理证 明多边形的边长 相等
圆在组合图形中 的应用:利用圆 与直线的位置关 系证明线段相等 或垂直
切线与半径垂直 切线长度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切线定理及其应用 切线与半径在解题中的应用
圆的面积公式 为:S=πr², 其中S表示圆的 面积,r表示圆
的半径
圆面积的计算 基于圆的半径,
通过π(圆周 率)和半径的 平方计算得出
圆面积的计算 公式适用于任 何半径的圆, 是数学中常用
的公式之一
圆面积的计算 公式在日常生 活和科学研究 中有着广泛的
特殊性质:直径所对的圆周 角为直角
圆的周长公式:C=2πr,其中r为圆的半径 圆周率π是一个无理数,其值约等于3.14159 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与直径成反比 圆的周长是圆面积的四倍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完整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完整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的适应性。

2. 第二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动植物的生殖方式、发育过程、遗传与变异。

3. 第三章《环境与生物》: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环境保护。

4. 第四章《能源》:能源的概念、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能源的利用与节约。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生物的多样性、生殖与发育、环境与生物、能源等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能源节约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遗传与变异、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能源的利用与节约。

2. 教学重点:生物的多样性、生殖与发育、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播放环保视频,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的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详细讲解生物分类、遗传与变异、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等知识点。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能源的利用与节约等话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突出教学主题,简洁明了。

2. 提纲:列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

3. 结构图:以图形、表格等形式展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生物的分类方法及意义。

(2)谈谈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举例说明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4)分析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并谈谈如何节约能源。

答案:(1)生物分类方法:形态分类法、生态分类法、遗传分类法。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复习.ppt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复习.ppt
2.挂钟走时变慢,说明摆动的速度减慢了。 要使挂钟走时恢复正常,就要调整摆臂的 长度。调整的方法是将摆底的螺旋上调, 使摆臂变短。
3.③号磁铁磁力最大。因为③号磁铁电池 数量最多,线圈缠绕的圈数最多。
4.水力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电灯、电视
1.运动、烤火、吃火锅、多穿衣服 2.伽利略 3.铁芯、线圈 4 .通电 断电 5.源泉 太阳 6.储存 转化 7.电 光 电 热
第八页 填空 判断
填空
1.维持基础代谢、劳动消耗、生长所需 2.运动 3.秋千 摆动一次 4.摆线长短 摆锤轻重 5.钻木取火 阳燧取火 火镰和火石取火 6.热能、光能、电能、声能等形式的能 7.电铃、马达、听筒 8.吸铁 吸铁 南 北 南北
判断 错对错错
选择 CBDA
1.冬天为什么要穿棉衣? 冬天外界温度很低,身体的热量很容易散发出去。为减 少身体热量的散失,人们都穿上保暖性强的棉衣,这样, 身体的热量就不容易散发出去,从而保持维系生命的体 温。
判断:对错错对对
选择:A A C A A
我的想法和做法
1.摆在摆动的过程中,会受到空气阻力和悬挂点摩 擦力的作用,使机械能在运动过程中逐渐转化消耗。 最后,机械能减小至零,摆停止摆动。
2.磁也能产生电,发电机就是磁生电 的装置。
4.水力发电:水能——电能 火力发电:化学能——热能——电能 风力发电:风能——电能 核能发电:核能——热能——电能
第二单元雪情测评题答案
1.摆线长短 摆锤重量 2.钻木取火、阳燧取火、火石和火镰取火 3.电铃、马达、听筒、电磁起重机、电动剃 须刀
4.运动、烤火、吃东西、多穿衣服 5.磁性 磁性消失 电池方向 线圈缠绕方向 6.源泉 太阳 7.储存 转化 8.煤 石油 天然气 9.地热 核能 潮汐能 太阳能 10.电池大小 线圈缠绕圈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拉罐压扁 弯折铁丝 混合沙和豆子 火柴、蜡烛燃烧 加热白糖 米饭淀粉和碘酒 小苏打和白醋 铁生锈 硫酸铜和铁钉
伴随的主要现象
特点
状态改变 形状改变 形状改变
物理变化
特点:没有产生 新物质
基本不变
发光发热 变颜色有焦味
化学变化
颜色改变 产生气体
特点:产生新物质
颜色改变性质改变
颜色改变沉淀产精选生ppt
实验材料:3个盘子、3枚铁钉、水、菜油
实验方法:1、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2
、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
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3、每天观察 记录一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铁生锈与空气精选p有pt 关。
10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物质的变化 水结冰、水蒸发
燃烧
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变化 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小苏打和白醋
缓慢和迅速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直接或间接观察的东西
物 质 的 变 化
精选ppt
水和空气 隔绝空气加保护层
1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一、填空。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地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
__物__质__,整个世界都是由___物__质_构成的。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 化的特点是__不__生_成__新__物__质_,化学变化的特点是
_改__变__颜_色__、__产_生__沉__淀_、__产__生_气__体__。根据这些
现象能初步判断是否是_发生__化__学___变化。
精选ppt
5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一、填空。 10、硫酸铜溶液是_____蓝__色__透__明_____的液体,浸入
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会看到_溶__液__变__淡__,铁钉 上有_棕__红__色_附__着__物_______,并产生____新__物_质__。
理变化,___蜡_烛__变__短___是物理变化,_生__成__C_O_2是 化学变化。
精选ppt
3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一、填空。 4、世界都是由__物__质__构成,物质总是在不断地__变_化,
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__形_态___、__大__小_等,没有
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叫__物_理__变__化__。有些变化产 生了新的物质,这种变化叫__化__学__变_化____。 5、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__物__理__变__化___和___化__学__变化 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_是__否__产__生__新_物__质。
7
判断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6、火药是古代的炼丹道士发明的。( √ ) 7、人是由物质构成的,而空气、火不是物质。( × )
8、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生成新物质。( √ ) 9、物质的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
会产生新的物质。( √ ) 10、物质变化的速度基本一样。( ×)
11、物质形状、状态、体积和位置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精选ppt
8
判断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11、二氧化碳气体能帮助蜡烛燃烧,使蜡烛的火焰越烧 越旺。( ×)
12、物质变化无处不在,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 )
精选ppt
9
实验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1、铁生锈与什么有关的实验方案。
研究的问题: 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
我们假设:
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 分已经生锈,钉在木头中的部分没有生锈。
精选ppt
6
判断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1、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但都会变化。(√ ) 2、用蜡烛加热白糖时既会发生物理变化,也会发生化
学变化。( √ ) 3、馒头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因为馒头含淀粉。( √

4、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会发生颜色变化这一特√性,
我们可以用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
精选ppt
精选ppt
4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一、填空。 8、白醋的特点是___无_色__透__明__有__酸_味___。小苏打和白醋
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__二__氧_化__碳__。
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气体它__比_空__气__重_、_不_支__持__燃。烧
9、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常见的有__发__光__发__热__、
生__成__新__物__质____。
3、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着一些现象的发生,如
_发__光__发_热_、__改__变__颜__色_、___产_生__沉__淀和____产_ 生气体
等。
精选ppt
2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
一、填空。 6、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先发生物理变化——_变__成__液,体
随后发生了化学变化——_产__生__新_物_。质 7、在加热白糖过程中,蜡烛也在同时发生化学变化和物
科学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