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室标准操作程序

合集下载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标准化操作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标准化操作

• 最重要的标本必须最先接种培养基。
• 通过手术等侵入性手段采集的标本要以最 快的速度接种培养。
• 延误接种和处理某些标本会影响培养质量 及分离出病原菌的能力。
标本预处理
总是选择标本最脓的部分接种培养和涂片。 1体液(除外尿液) 1)正常无菌体液 • 澄清体液用细胞离心机浓缩涂片 • 此外培养时,需接种平板和肉汤培养,标本和肉
汤比为1:10. • 关节和腹腔液标本,标本培养量需10ml. • 对于需氧菌,培养时标本接种量大比标本离心后
接种培养阳性率更高。 • 通常关节液和腹腔液接种需氧血培养瓶和厌氧血
培养瓶各10ml可提高阳性培养率。
2)用试子采集的其他液体标本,接种平板和涂片
2 试子
拒收未使用运送培养基的干燥试子
• 用试子划平板第一区,如果有两个试子标本,则 用另一个涂片。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环节
分析后 紧急报告
标本运留送取、分分析析前前
标本合格判定
培养基、试剂 仪器设备
分析中
基本要求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范畴
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微生物学特殊性——得到正确分析结果的基础
分析中质量控制: •常规仪器和设备 •(成品商业培养基)(诊断抗血清)
分析后质量控制: 1、临床微生物学“紧急报告值” 2、监测报告结果是否正确、清楚、及时。
2、正确的运送方式(sop)
(运送工具和有效时间及储存方法等) • 标本因冷藏及pH改变或在氧气中暴露,可能减少很
多种细菌的存活时间
脑膜炎球菌,淋病奈瑟菌,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 沙门菌,志贺氏菌,
霍乱弧菌,空肠弯曲菌及厌养菌
• 定量评价细菌数量的培养(尿标本)(运送时间)

临床微生物检验基本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临床微生物检验基本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临床微生物检验基本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标本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137)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标本接种标准操作规程 (138)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细菌鉴定操作规程 (139)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不染色标本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140)微生物检验实验室革兰染色标准操作规程 (141)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抗酸染色标准操作规程 (142)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墨汁染色标准操作规程 (144)微生物检验实验室药物敏感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45)取粪便脓血部位标本根据检验申请单要求选择平板,立即接种。

4.6 尿标本接收标本后,立即对标本进行编号、登记,将尿标本混匀,用10ul定量接种环立即接种血琼脂平板、麦康凯平板,分离细菌和菌落计数。

参考文献[1] 周庭银编著.临床微生物诊断与图解.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编写人:AAA、BBB 操作人:本室操作人员批准人:XXX医院检验科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标本接收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XXX-JY-CZ-WSW-0563灭菌。

用接种环伸入菌种管内挑取移种之菌落。

伸入斜面培养管内,先从斜面底部到顶端拖一条接种线,再自下而上蜿蜒划线,或直接自下而上蜿蜒划线。

将接种环垂直插入半固体培养基的中央,穿刺至培养基底部,然后穿刺线推出接种环。

4.4 穿刺培养法4.4.1 此法用于保存菌种,观察动力及某些生化反应。

4.4.2 以接种环挑取细菌培养物,插入半固体培养基的中央,穿刺至培养基底部,然后沿原穿刺线退出接种环。

4.5 液体培养基接种法用灭菌接种环挑取菌落或标本。

在试管内壁于液面交界处研磨,使细菌混匀在液体培养基中。

参考文献[1] 周庭银编著.临床微生物诊断与图解.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编写人:AAA、BBB 操作人:本室操作人员批准人:革兰阳性球菌:选择GP卡(阳性菌鉴定卡)。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操作标准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操作标准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操作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血培养标本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血培养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2 术语一套血培养:从同一穿刺点同时采集的血液标本,分别注入需氧和厌氧培养瓶;静脉输液缸:一种植入皮下,可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 HACEK菌群:嗜沫嗜血杆菌、人心杆菌、啮蚀艾肯菌和金氏金菌;血培养污染率:一般由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革兰阳性棒状杆菌、座疮丙酸杆菌和微球菌等污染引起的阳性瓶占总送检瓶数的比例。

3 导言人体血液中有很多物质,包括溶菌酶、白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可在几分钟内将入侵血流的微生物清除。

当微生物感染超出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时,人体将不能将微生物局限于原始感染的部位,或在治疗中不能通过切除、引流等措施清除感染源,那这些微生物将侵入血液迅速繁殖形成菌血症或真菌血症。

一过性菌血症常发生于对感染病灶的外科处理、黏膜的创伤操作和易污染的外科手术,亦可发生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血管内膜感染以及伤寒和波浪热的最初几周。

菌血症是临床急症,应尽快采集血液进行培养。

血培养是对入住急诊科、ICU患者、移植患者以及静脉插管患者的败血症进行早期诊断的一种方法,并根据阳性血培养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最佳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对降低病死率有很大的帮助,血培养对于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也有重要的意义。

4 血样采集和培养瓶接种4.1 采血指征可疑感染患者出现以下一种或几种特征时,可考虑采集血培养:发热(≥38℃)或低温(≤36℃)寒战,白细胞计数增多(计数>10.0×109/L,特别有“核左移”时)或减少(计数<3.0×109/L),皮肤黏膜出血,昏迷,多器官衰竭,血压降低,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PCT)、1,3-β-D-葡萄糖(G试验)升高及突然发生的急性呼吸、体温和生命体征改变。

4.2采血时间及套数4.2.1 采血时间推荐在寒战或高热高峰前后采集,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准化操作(周庭银)-.微生物实验室设置及管理程序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准化操作(周庭银)-.微生物实验室设置及管理程序

微生物实验室设置及管理程序
1.目的
规范微生物实验室的设置及管理程序,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设置和日常管理等。

3.职责
实验室负责人参与本实验室设置和管理。

4.程序
4. 1实验室设置
4.1.1临床微生物室设标本接种、细菌鉴定和药敏、培养基配制等岗位。

4. 1. 2微生物实验室分为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

污染区为已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标本收发室、病原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等;半污染区为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缓冲间、工作服放置室、走廊等;清洁区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包括办公区、会议室、休息室等。

4. 2实验室管理
4. 2. 1严格遵守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制度,参见《二级生物安全防护程序》。

4.2.2非本实验室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人内;进修、实习或其他科室人员应经实验室负责人同意并登记后才能进入实验室;禁止穿着工作服进入清洁区。

4.2.3实验完毕后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4.2.4污染的处理参见《二级生物安全防护程序》。

4.2.5实验室质量管理参见《质量管理程序》、《室间质量控制管理程序》、((室内质量控制管理程序》等相关文件。

4.2.6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参见《实验室安全管理程序》、《二级生物安全防护程序》等相关文件。

4. 2. 7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参见《实验室人员的配置及培训程序》、《工作人员职责设置程序》。

临床微生物室标准操作程序

临床微生物室标准操作程序

遂昌县中医院 临床微生物室标准操作程序SOP临床微生物室标准操作程序(SOP)目录1.标本采集与送检原则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2.血液及骨髓标本的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3.呼吸道标本留取标准操作程序—————————————WSW-SOP-34.尿液标本留取标准操作程序——————————————WSW-SOP-45.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留取标准操作程序——————————WSW-SOP-56.生殖道分泌物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67.粪便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78.穿刺液标本留取标准操作程序--------------------------WSW-SOP-89.脑脊液、胆汁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910.组织标本的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011.静脉道管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112.眼、耳及乳突分泌物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213.样本接收、核对、接种、培养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314.菌株的纯化、鉴定、药敏流程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415.普通MicroScan板接种培养流程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516.判读普通革兰阳性板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617.判读普通革兰阴性板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718.普通Microscan 板报告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819.常见标本培养结果解释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920.KB法药敏试验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021.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122.β-内酰胺酶检测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223.革兰染色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324.抗酸染色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425.解脲/人型支原体培养标准操作程序---------------------WSW-S O P-2526.AccuStep衣原体抗原检测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627.ATB FUNGUS2真菌药敏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728.培养基的制备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829.触酶试验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930.氧化酶试验标准操作程序-------------------------------WSW-SOP-3031.芽管试验标准操作程序---------------------------------WSW-SOP-3132.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标准操作程序---------------------WSW-SOP-32遂昌中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标本采集与送检原则标准操作程序日期:05年 9月 5日版号:2004—1第 1页,共1页【目的】正确采集和处理标本是实验室取得正确结果的前提,必须予以重视。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准化操作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准化操作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准化操作临床微生物检验是临床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

因此,标准化操作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标本采集、实验操作、结果判读等方面介绍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标准化操作。

1. 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是临床微生物检验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不规范的标本采集可能会导致检验结果的误差,影响临床诊断。

因此,在进行标本采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标本采集时间,标本采集的时间应符合临床需要,并且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不同的微生物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的检出率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临床情况选择合适的标本采集时间。

(2)标本采集部位,标本采集部位应选择合适的部位,并且在采集前要进行充分的消毒处理,以避免外部微生物的干扰。

(3)标本容器,不同的微生物需要不同类型的容器进行采集,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标本容器,并且在采集后要及时送至实验室进行检验。

2. 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是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核心环节,其准确性和规范性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实验操作环境,实验操作应在符合微生物检验要求的环境下进行,避免外部环境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实验操作流程,实验操作应按照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进行,严格控制每一个操作步骤,避免操作失误。

(3)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标本信息、操作步骤、操作人员等信息,以便后续的结果分析和追溯。

3. 结果判读。

结果判读是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最后一步,也是决定临床诊断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结果判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结果解读标准,对于不同的微生物检验结果,需要根据相应的标准进行解读,避免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2)结果报告准确性,结果报告应准确无误,包括微生物的种类、数量、药敏信息等内容,以便医生进行合理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3)结果保存与追溯,检验结果需要进行有效的保存和追溯,以便后续的质控和审查。

微生物日常工作流程

微生物日常工作流程

微生物日常工作流程
微生物实验室的日常工作流程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准备、细菌培养、菌落计数、细菌鉴定等步骤。

1. 样品采集
根据实验目的,从不同的源头采集样品,如空气、水、食物、患者等。

采集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样品被外源污染。

2. 样品准备
将采集的样品进行留取、稀释等预处理,配制成适合微生物培养的状态。

3. 细菌培养
将处理后的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上,置于恒温培养箱进行培养。

控制培养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为微生物生长创造最佳环境。

4. 菌落计数
培养结束后,观察培养皿上菌落的数量、大小、颜色等,进行定量记录。

5. 细菌鉴定
通过菌落形态特征、生化试验等方法,鉴定培养皿上生长的细菌属种。

6. 数据记录
将实验过程和结果详细记录,以便后期分析。

以上是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日常工作流程。

根据不同实验目的,流程中可能还包括抗生素敏感性测试、致病性检测等步骤。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G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G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G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G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操作授权人经过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

2.用途:4.原理真菌(1,3)-β-D葡聚糖能特异性激活反应主剂中的G因子、凝固酶原等,发生凝固蛋白原转变的级联反应从而引起吸光度的变化,根据检测气吸光度的变化从而对真菌(1,3)-β-D葡聚糖浓度进行定量,试剂中添加的两性电解质甘氨酸、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机表面活性剂可抑制脂多糖对B、C因子的激活,对革兰阴性脂多糖有特异性屏蔽作用。

5.样本要求5.1血清的制备:用一次性无热源真空采血管采静脉血4ml,进行3000rpm/min离心10-15min分得血清2小时内检测。

5.2血清保存:标本需冷藏于2-8℃下不超过24小时避免反复冻融。

产品如果需要运输,则应该冷藏运输。

5.3标本前处理:取上述血清0.1ml,加入0.9ml样品处理液中,混匀后70℃孵育10min,取出后立刻放入冷却槽中冷去5min,即为待测血清样品。

6.操作步骤:取待测血清0.2ml直接加入酶反应主剂中,溶解后使用微量加样器转移至9*65mm标准无热源平底试管中,然后再加入0.1ml反应主剂溶液,混匀后,插入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检测系统自动计算出待测血清中真菌(1,3)-β-D葡聚糖含量。

注:每批试剂盒由厂家提供参考标准曲线。

定标使用真菌(1,3)-β-D 葡聚糖纯品,纯度>98%。

7.结果判断结果解释:参考值:正常血清真菌(1,3)-β-D葡聚糖值<60pg/ml。

60pg/ml以下,无深部真菌感染(隐球菌、接合菌除外):60-100pg/ml之间,为观察期,应连续检测。

100pg/ml以上,怀疑为深部真菌将感染,建议临床结症状治疗。

8.注意事项8.1、只能检测(1,3)-β-D葡聚糖含量,不能区分真菌种属,不能检测接合菌和隐球菌。

8.2、实验操作应在无菌无热源的环境下,避免微生物细菌污染8.3、无菌无热源的采血管(建议采用BD血清管),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遂昌县中医院 临床微生物室标准操作程序SOP临床微生物室标准操作程序(SOP)目录1.标本采集与送检原则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2.血液及骨髓标本的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3.呼吸道标本留取标准操作程序—————————————WSW-SOP-34.尿液标本留取标准操作程序——————————————WSW-SOP-45.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留取标准操作程序——————————WSW-SOP-56.生殖道分泌物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67.粪便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78.穿刺液标本留取标准操作程序--------------------------WSW-SOP-89.脑脊液、胆汁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910.组织标本的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011.静脉道管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112.眼、耳及乳突分泌物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213.样本接收、核对、接种、培养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314.菌株的纯化、鉴定、药敏流程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415.普通MicroScan板接种培养流程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516.判读普通革兰阳性板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617.判读普通革兰阴性板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718.普通Microscan 板报告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819.常见标本培养结果解释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920.KB法药敏试验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021.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122.β-内酰胺酶检测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223.革兰染色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324.抗酸染色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425.解脲/人型支原体培养标准操作程序---------------------WSW-S O P-2526.AccuStep衣原体抗原检测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627.ATB FUNGUS2真菌药敏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728.培养基的制备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829.触酶试验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930.氧化酶试验标准操作程序-------------------------------WSW-SOP-3031.芽管试验标准操作程序---------------------------------WSW-SOP-3132.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标准操作程序---------------------WSW-SOP-32遂昌中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标本采集与送检原则标准操作程序日期:05年 9月 5日版号:2004—1第 1页,共1页【目的】正确采集和处理标本是实验室取得正确结果的前提,必须予以重视。

但对标本采集的方法和时间,标本的来源,实验室常不能加以控制,实验室人员有责任通过各种方式,指导医师和护士正确采集标本。

特制定以下原则,以便统一标准执行。

【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基本原则】1.送检报告单应注明被检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标本来源及检验目的、抗生素使用情况,使实验室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环境。

2.尽量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标本。

3.在采集血液、脑脊液、穿刺液等标本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杂菌污染。

4.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到实验室,床边接种可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

5.以拭子采集的标本如咽拭子、伤口拭子或肛拭子等,最好采用运送培养基送检,应采用吸水性好、不宜干燥的材料取样。

6.混有正常菌群的标本,如痰、尿、伤口拭子、不可置肉汤培养基送检。

7.盛标本容器需经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编 写 人 批 准 人 生 效 日 期 傅石明 2005年9月5日遂昌中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血液及骨髓标本的采集标准操作程序日期:05年 9月 5日版号:2004—1第 1页,共1页【目的】指导血液及骨髓标本的正确采集。

【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步骤】1.一般采血部位为肘静脉,疑似细菌性心内膜炎时,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

切忌在静脉滴注药物处(或一手滴药,另一手采血)采集血标本; 2.选择体温上升时才血可提高阳性率。

对正在使用抗菌药物而又不能停药的患者,应在下次投入抗菌药物前采集标本。

3.采集部位先以70%酒精擦拭。

再用棉签沾取2%碘酊涂于欲作穿刺处,让其干后再用70%酒精擦拭。

4.全部手续再作一此(如必要)。

5.采血量以培养液体积的1/10为宜,成人每次采血5-10ml,婴幼儿每次采血1-5ml;6.骨髓采集:严格消毒后抽取骨髓0.5-1ml7.血液或骨髓抽出后过火,立即注入双相血培养瓶,马上充分混匀后,及时送检。

8.每列至少采血两次,间隔时间据病情而定,以利于提高阳性率和区别感染菌和皮肤污染菌。

编 写 人 批 准 人 生 效 日 期 傅石明 2005年9月5日遂昌中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呼吸道标本留取标准操作程序日期:05年 9月 5日版号:2004—1第 1页,共1页【目的】指导呼吸道标本的正确采集。

【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步骤】1.痰液标本的采集以清晨为好,因此时痰量多,含菌量大。

标本收集前,病人必须用清水漱口数次,除去口腔内大部分杂菌。

然后用力自气管深部咳出痰液于无菌器皿内,及时送检。

咳痰时应尽量防止唾液及鼻咽部的分泌物混入,以减少污染。

2.痰量极少者可用45℃10%氯化钠雾化吸入导痰,一般以清晨第一口痰为好3.检查结核菌时,必要时可收集24小时痰液,以提高阳性率。

4.支气管分泌物内含的细菌常能正确地反映出下呼吸道中的病理变化,标本的采集应由专科医生利用支气管镜直接从患者支气管内采取。

5.咽拭采集:嘱病人在留取标本之前,用清水反复漱口以减少正常菌群的污染,将拭子越过舌根到咽后壁或悬壅垂后侧,反复涂抹数次,注意避免拭子接触口腔和舌拈膜,置无菌容器中尽快送检。

编 写 人 批 准 人 生 效 日 期 傅石明 2005年9月5日遂昌中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尿液标本留取标准操作程序日期:05年 9月 5日版号:2004—1第 1页,共1页【目的】指导尿液标本的正确采集。

【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步骤】1.正常人尿液是无菌的,而尿液细菌培养最大的问题是杂菌污染。

正常人外尿道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存在。

而这些细菌又是尿路感染中常见的病源菌。

因此要作好尿液细菌学检查,首先应注意标本收集问题。

2.中段尿采集: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

女病人先用肥皂水或0.1%高锰酸钾水溶液冲洗外阴部及尿道口,用无菌纱布擦拭,最后用手指将阴唇分开排尿;男病人应翻转包皮冲洗,用肥皂水或2%红汞或0.1%新洁尔灭消毒尿道口,再用无菌纱布或干棉球拭干,叫病人排尿。

将尿液分成三段,第一段排掉,收集中段尿3~5ml留入试管中,立即加塞盖好送检。

3.婴儿则先消毒其阴部,将无菌小瓶直接对准尿道以胶布粘上固定于皮肤,待排尿后立即送检。

4.导尿管采集尿液:一般用无菌导尿管取得尿液10~15ml,盛3-5ml于无菌试管中,不能混入消毒剂,否则影响细菌生长。

虽该可减少污染,但由于导尿有将微生物引入膀胱的危险,因此除非必要,应避免用此法。

5.对于留置导尿者,可用碘酒消毒尿道口处的导尿管壁,用无菌注射器斜穿管壁抽吸尿液,或消毒后解开接口,弃去导尿管前段尿液,留无污染的膀胱内尿液送检。

不可从集尿袋的下端管口留取标本。

6.做结核菌培养的尿液标本,应收集24小时全部尿液,并将沉淀部分盛于洁净瓶内送检。

7.婴幼儿中段尿采集困难或培养结果与病情不符时,可经耻骨上皮肤穿刺采集无污染的膀胱内尿液。

8.送检标本以晨尿为佳,但室温较高时,应采集即时尿液,但尿液在膀胱内至少置留了4小时以上。

编 写 人 批 准 人 生 效 日 期 傅石明 2005年9月5日遂昌中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留取标准操作程序日期:05年 9月 5日版号:2004—1第 1页,共1页【目的】指导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的正确采集。

【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步骤】1.应首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脓液及病灶的杂菌,再采集标本,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2.一般用棉拭子采取脓液及病灶的深部的分泌物,瘘管也可以无菌手续采取组织放入无菌试管内送检。

3.脓肿标本以无菌注射器抽取为好,也可在切开排脓时,以无菌棉拭子采取,也可以将沾有脓汁的最内层敷料放人无菌平皿中送检。

4.厌氧菌感染的脓液常有腐臭应予注意。

采集和运送标本是否合格,对厌氧培养是否成功至关重要,特别要注意两点:1.避免正常菌群所污染;2.由采集至接种前尽量避免接触空气。

标本采取完毕应立即送往细菌室检测。

如一时来不及送,应在室温内作暂短保存,一般认为不要冷藏,因冷藏对某些细菌有害,而且在低温时氧的溶解度较高。

编 写 人 批 准 人 生 效 日 期 傅石明 2005年9月5日遂昌中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生殖道分泌物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日期:05年 9月 5日版号:2004—1第 1页,共1页【目的】指导生殖道分泌物标本的正确采集。

【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