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示范课.ppt

合集下载

第二十四章圆 复习课课件(共35张PPT)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十四章圆 复习课课件(共35张PPT)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学习目标
知识梳理
典型例题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4.会画三角形的外接圆和内切圆,知道三角形内心和外心的性质,知 道圆内接多边形并会相关计算. 5.知道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用这些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学习目标
知识梳理
典型例题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1 圆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1.定义: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 2.有关概念:
(1)弦、直径(圆中最长的弦)
O.
(2)弧、优弧、劣弧、等弧
(3)弦心距
3.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学习目标
知识梳理
典型例题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2 圆的对称性 1.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圆有无数 条对称轴. 2.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并且绕圆心旋转任何一个角度都能与自身重合, 即圆具有旋转不变性.
解:设直径BC与弦AD交于点E
A
∵∠D=36°,∴∠ABC=36°
∵AD⊥BC,
B
∴在直角三角形ABE中,∠BAD=90°-36°=54°
C E D
学习目标
知识梳理
典型例题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例2.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点E在对角线AC上,EC=BC=DC. (1)若∠CBD=39°,求∠BAD的度数;(2)求证明:∠1=∠2.
典型例题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例3.工程上常用钢珠来测量零件上小圆孔的宽口,假设钢珠的直 径是10mm,测得钢珠顶端离零件表面的距离为8mm,如图所示,则这 个小圆孔的宽口AB的长度为 8 mm.
解析:设圆心为O,连接AO,作出过点O的 弓形高CD,垂足为D,可AO=5mm,OD=3mm 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AD=4mm, 所以AB=8mm.

二十二-二次函数复习课PPT课件

二十二-二次函数复习课PPT课件

一般式: 解: 设所求的二次函数为 y=a(x+1)(x-1)
y=ax2+bx+c
由条件得:
y
两根式: y=a(x-x1)(x-x2)
点M( 0,1 )在抛物线上
所以:a(0+1)(0-1)=1
x o
顶点式: y=a(x-h)2+k
得: a=-1 故所求的抛物线解析式为 y=- (x+1)(x-1)
.
23
4.求抛物线解析式的三种方法
例题精讲
例1.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1,10)、
(1,4)、(2,7)三点,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一般式: 解: 设所求的二次函数为 y=ax2+bx+c
y=ax2+bx+c
两根式: y=a(x-x1)(x-x2)
由条件得: a-b+c=10 a+b+c=4 4a+2b+c=7
有两个相等的

x1=x2=
b 2a
没有实数根
O
x
19
基础练习:
1.不与x轴相交的抛物线是(D )
A y=2x2 – 3
B y= - 2 x2 + 3
C y= - x2 – 3x D y=-2(x+1)2 - 3
2.若抛物线y=ax2+bx+c,当 a>0,c<0时,图象与x
轴交点情况是( C )
(1)抛物线经过(2,0)(0,-2)(-1,0)三
点。
yx2 x2
(2)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6,-2),且与X轴
的一个交点的横坐标是8。
y1(x6 )221x26x 1 6

最新第24章《圆》复习课ppt课件培训讲学

最新第24章《圆》复习课ppt课件培训讲学

所以∠OCB=90°-∠ACO=90°-70°=20°.
答案:20
主题3 切线的性质和判定 【主题训练3】(2013·昭通中考)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 C,D在☉O上,点E在☉O外,∠EAC =∠B =60°. (1)求∠ADC的度数. (2)求证:AE是☉O的切线.
【自主解答】(1)∵∠B与∠ADC都是 A 所C 对的圆周角,且∠B =60°, ∴∠ADC=∠B =60°. (2)∵AB是☉O的直径, ∴∠ACB=90°, 又∠B =60°,∴∠BAC=30°, ∵∠EAC =∠B =60°, ∴∠BAE =∠BAC+∠EAC=30°+60°=90°, ∴BA⊥AE,∴AE是☉O的切线.
【主题升华】 切线的性质与判定
1.切线的判定的三种方法:(1)根据定义观察直线与圆公共点的 个数.(2)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来判断.(3)应 用切线的判定定理.应用判定定理时,要注意仔细审题,选择合适 的证明思路:①连半径,证垂直;②作垂直,证半径.
2.切线的性质是求角的度数及垂直关系的重要依据,辅助线的作 法一般是连接切点和圆心,构造垂直关系来证明或计算.切线长 定理也为线段或角的相等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1.位置关系:(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判定方法:(1)利用到圆心的距离和半径作比较; (2)利用交点的个数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OC=R-3;由勾股定理,得:OA2=AC2+OC2,即:R2=16+(R-3)2,解得 R=2 5 cm,所以选A.
6
【主题升华】 垂径定理及推论的四个应用
1.计算线段的长度:常利用半径、弦长的一半、圆心到弦的距离 构造直角三角形,结合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2.证明线段相等:根据垂径定理平分线段推导线段相等. 3.证明等弧. 4.证明垂直: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证明线段垂直.

复习课清华附中PPT课件

复习课清华附中PPT课件
用途
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反应原理: 2.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3.加热分解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仪器、装置:(略) 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化学性质
与非金属(C、S、P)、
金 属 ( Fe 、 Al 、 Mg 、 ) 、
化合物(甲烷、酒精)等反 供给呼吸(航 应
天、潜水、登
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 草以保护大气.
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
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 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
12
物理性质:
氧气的性质 决 定
无 色无 味 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略大. 不易 溶于水,固氧液氧都是淡蓝 色的。
常生活中的用途☆☆
5.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6.以上内容的简单综合. ☆空气
污染与防治
分离液态空气 膜分离
工业制法
制法
空气
存在
氧气
成分
氧气、二氧化碳、其他气体 氮气(性质、用途)
稀有气体(性质、用途)
性质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略大 不易溶于水
实验室制法
复习课 (清华附中)
在中考中约占22分
.
1
2008考试说明对本主题要求的内容
(一)空气和水 (二)金属与金属矿物
(三)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
2
1. .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 重要作用☆ ☆
2. .知道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用氧 气、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 ☆
.
19
1、加絮凝剂:加入明矾,吸附悬浮杂质。 2、沉淀池:使不溶性杂质沉降下来。 3、过滤池:除去不溶性杂质。 4、吸附池: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吸附掉一些

《图形的相似复习课》课件.ppt

《图形的相似复习课》课件.ppt

我曾听到有人说我是数学的反对 者,是数学的敌人,但没有人比 我更尊重数学,因为它完成了我 不曾得到其成就的业绩。 ――哥德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求出AE=ED, 然后求出EF为△ABD的中位线,再根据三角形的中 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证明.
归纳拓展
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来解决
问题时,已知条件往往给出两个中
点,或给出一个中点,需再证明另 一个点是中点。
练习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且 AC=BD,E、F分别是AB、CD的中点,E、F分别交 AC、BD于点H、G,线段OG与OH有什么数量关系? 并给出证明。
练习
1.甲、乙两地在比例尺为1∶1000000的地图 上两地间的距离应为2厘米,甲、乙两地的实 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2.下列长度(同一单位)为长的四条线段中, 不成比例的是( )源自专题二 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例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AB延长线上一点, DE交AC于点G,交BC于点F.求证: 。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边 平行,得到两对相似三角形.写 出对应边成比例,得到两个比例 式中各有两条线段的比相等,根 据等量代换得到比例式,转化成 乘积式,得到结论.
解:∵CD∥AE,
归纳拓展
1.在证明等积式时,常把它转化成比例式证 明,当证明的比例式中的线段在同一条直线 上时,往往寻找“中间比”来代换。 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是证明线段成 比例的重要依据。
专题三 三角形的中位线 例3:如图,在△ABC中,点D在BC上,且DC=AC, CE⊥AD,垂足为E,点F是AB的中点.求证:EF∥BC.
第23章 图形的相似
复习课
驶向胜利 的彼岸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知识讲座PPT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知识讲座PPT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二、解题策略与解法精讲
• 选择题解题旳基本原则是:充分利用选择题旳特点,小题 小做,小题巧做,切忌小题大做.
• 解选择题旳基本思想是既要看到各类常规题旳解题思想, 但更应看到选择题旳特殊性,数学选择题旳四个选择支中 有且仅有一种是正确旳,又不要求写出解题过程. 因而, 在解答时应该突出一种“选”字,尽量降低书写解题过程, 要充分利用题干和选择支两方面提供旳信息,根据题目旳 详细特点,灵活、巧妙、迅速地选择解法,以便迅速智取, 这是解选择题旳基本策略. 详细求解时,一是从题干出发 考虑,探求成果;二是题干和选择支联合考虑或从选择支 出发探求是否满足题干条件. 实际上,后者在解答选择题 时更常用、更有效.
• 例3 下列四个点中,在反百分比函数y=− 旳图象上旳是( )
• A.(3,-2) B.(3,2) C.(2,3) D.(-2,-3)
• 思绪分析:根据反百分比函数中k=xy旳特点进行解答即可.
• 解:A、∵3×(-2)=-6,∴此点在反百分比函数旳图象上,故本选项正确; B、∵3×2=6≠-6,∴此点不在反百分比函数旳图象上,故本选项错误; C、∵2×3=6≠-6,∴此点不在反百分比函数旳图象上,故本选项错误; D、∵(-2)×(-3)=6≠-6,∴此点不在反百分比函数旳图象上,故本选项错 误. 故选A.
• 思绪分析:反百分比函数旳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 • 则与经过原点旳直线旳两个交点一定有关原点对称. • 解:因为直线y=mx过原点,双曲线 旳两个分支有关原点对称,
所以其交点坐标有关原点对称,一种交点坐标为(3,4),另一种交 点旳坐标为(-3,-4). 故选:C. • 点评:此题考察了函数交点旳对称性,经过数形结合和中心对称旳定 义很轻易处理.
• 一. 一次函数、反百分比函数和二次函数图象旳分析问题

《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示范公开课教学PPT课件【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示范公开课教学PPT课件【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三、易错练习
2. 在里填上“>”“<”或“=”。
678 < 768 7645 > 675
2807 > 2708 4300 > 3000
8998 > 7988 4560 < 5600
三、易错练习
3. 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四位数,其最高位是( A )位。
A.千
B.百
C.十
一、复习回顾
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比一比)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位数相同 位数不同
1. 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就大。 2. 位数相同时,要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数大的,这个
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一、复习回顾
三、估计(有多少个字) 估数时一般采取由部分估整体的方法。
二、基础练习
(2)当只读一个零时,这个数是多少? 8080 8008
四、拓展练习
2. 用 2,5,7 可以组成几个比 600 小的三位数?写一写。
4 个 257 275 527 572
3. 找规律填数。
四、拓展练习
(1)8735 8635 ( 8535 )( 8435 )
(2) 4520 4530 (4540 )( 4550 )
1. 填写数位顺序表。
( 万 )位 ( 千 )位 ( 百 )位 ( 十 )位 个位
二、基础练习
2. 填空。 (1)最大的三位数是( 999 ),最小的三位数是( 100 );最小
的四位数是( 1000 ),最大的四位数是( 9999 )。 (2)一千里面有( 10 )个百,一万里面有( 10 )个千。 (3)3408 =( 3000 )+( 400 )+( 8 )

历史七年级复习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历史七年级复习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考点集萃 一、北京人、山顶洞人比较: 1..距今70-20万年前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打制石器,过着群居生活; 2.距今3万年前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钻燧取火),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
技术,他们生活在由血缘关系组成氏族里,知道爱美和死后要埋葬。 这两类人都是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发觉。
第1页
• 4.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我国封建社会 形成了,所以春秋战国是大变革时代。
第9页
• 十一.文字及书写材料演变: • 1.甲骨文(商朝) →金文(商周) →大篆(西周) →小
篆、隶书(秦朝) →楷书、草书、行书(魏晋)。 • 2.半坡彩陶上刻画符号被认为是我国早期文字雏
形,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 3.书写材料:原始社会陶器→商周甲骨、青铜器
会把他定为世界文化名人,后人以端午节吃粽子纪念他。 西汉司马迁《史记》,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史事,是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又是一部优异文学著作。 • 5.艺术: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湖北随州出土整套 编钟最为宝贵;
第12页
• 附: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 • 学派时期代表人物著作思想内容儒家春秋孔子《论语》政
→战国竹简或丝帛→西汉创造纸(东汉蔡伦改进, 变废为宝,后人称“蔡侯纸”)。
第10页
• 1.天文:商朝有许多日食月食记载.听说我国历法起源于夏 朝,完备于商朝;战国人们测出24节气;东汉张衡创造地 动仪。
• 2.医学:春秋战国之际扁鹊出望闻问切“四诊法”; • 4.文学、史学:战国屈原代表作《离骚》,世界和平理事
• 注:山东被封为齐、鲁两个诸侯国,春秋和战国都是强国 诸侯国是齐、楚。
第6页
• 七、夏商周经济: • 1.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灿烂时期,著名青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