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ParetoDiagram)排列图
排列图讲义

不合格数
104 42 20 10 6 5
累计不合格数 比率(%) 累计比率(%)
104 146 166 176 182 187 52 21 10 5 3 2 52 73 83 88 91 93
其他
合计
15
200
202
7
100
100
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命脉,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
重庆港湘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5、第五步:按数量从大到小顺序,将数据填入数据表中。 “其他”项的数据由许多数据很小的项目合并在一起,将 其列在最后,而不考虑“其他”项数据的大小。 6、画两根纵轴和一根横轴,左边纵轴,标上件数(频数) ,最大刻度为总件数(总频数);右边纵轴,标上比率( 频率)的刻度,最大刻度为100%。左边总频数的刻度与右 边总频率的刻度(100%)高度相等。 横轴上将频数从大到小依次列出各项。 7、第七步:在横轴上按频数大小画出矩形,矩形的高度代 表各不合格项频数的大小。 8、第八步:在每个直方柱右侧上方,标上累计值(累计频 数和累计百分数),描点,用实线连接,画累计频数折线 。 9、在图上记入有关必要的事项,如排列图名称、数据、单 位、作图人姓名以及采集数据的时间、主题、数据合计数 等等。
废 品 数4000
3000 2000 1000 0
缩颈开裂
100 累 90 计 80 频 70 率 60 50 40 30 20 10 0
缺料
划伤
调试
其他
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命脉,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
重庆港湘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四、排列图分类
排列图是用来确定“关键的少数”的方法,根 据用途,排列图可分为分析现象用排列图和分析 原因用排列图。 1、分析现象用排列图用来与以下不良结果有关,用 来发现问题: 1)质量: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检修等 2)成本:损失金额、费用等; 3)交货期:存货短缺、付款违约、交货期拖延等; 4)安全:发生事故、出现差错等。
柏拉图制作步骤

步骤2
步骤6:选择“确定“
步骤5 步骤6
3
二、柏拉图制步骤-数据拾取
1
步骤7:选择自动生成 图表,点击鼠标右键 选择“选择数据”
步骤8:选择“编辑”
步骤8
步骤7
4
三、柏拉图制步骤-数据拾取
2
步骤9:选择“系列值”进行 数据拾取,选择“确定”
步骤10:选择“未成量”进 行数据拾取,选择“确定”
步骤9
要求2:累积百分比 折线从“0”刻度开 始
要求3:柱宽无间距
要求4:横坐标的分 类项目以的值 为100%
要求6:纵坐 标与横坐标的 宽度之比为 (1.5~2):1
要求7:图表 标题、作成者、 作成日期、单 位等
六、柏拉图制步骤-基本要
求修改
要求1的修改
步骤1
步骤6
求修改
单位:xx N=14900
要求7:注明图表标 题、作成者、作成日 期、单位等
作成:xx 日期:X月X日
城市 未达成量 累加百分比 0%
东莞 7700 52%
珠海 4800 84%
广州 2000 97%
深圳 400 100%
一张标准的柏拉图就完成了
步骤3:改为0
步骤4:改为14900 步骤2
要求5的修改
步骤7:改为0 步骤8:改为1
七、柏拉图制步骤-基本要
求修改
要求2的修改
步骤2 步骤3
步骤1 步骤4
步骤5
步骤6 步骤7:选择“在刻度线上”
步骤8:选择“无”
八、柏拉图制步骤-基本要
求修改
要求3的修改
步骤1:分类间距改成00%
六、柏拉图制步骤-基本要
步骤1:建立数据源
柏拉图

意义
• 当我们面对众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由 于时间与其它原因导致无从着手,在此我们 就可以用制作柏拉图这种方法,从中找出众 多问题中最主要的问题,加以单一性的改善, 这样,我们就有足够多的时间与空间去思考 与制订相应的对策。
定义
• 柏拉图Pareto Diagram是为寻找影响产品质量的主 要问题,用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成矩形,表示各 原因出现频率高低的一种图表。柏拉图是美国品 管大师朱兰博士运用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 Pareto)的统计图加以延伸所创造出来的,柏拉 图又称排列图。 意大利经济学家Vilfredo.Pareto巴 雷托(柏拉图)在分析社会财富分配时设计出的 一种统计图,美国品管大师朱兰博士Joseph Juran 将之加以应用到质量管理中。柏拉图能够充分反 映出“少数关键、多数次要”的规律,也就是说 柏拉图是一种寻找主要因素、抓住主要矛盾的手 法。
范例
在制作柏拉图之前,首先要用层别法制作下表,分别记录不良项目, 不良率,不良百分比,不良累计百分比。
利用上表的项目与数据就可以制作出下面的柏拉图。
2500 94% 90% 85% 2000 74% 70% 1500 62% 60% 50% 46% 1000 40% 30% 20% 10% 0 显示屏无显示 显卡插槽松动 电源线接触不良 按钮损坏 风扇异响 系统蓝屏 其他故障 0% 80% 100% 100%
28% 500
不良项目样本数:7822
一般我们需要把这两个表放在一起,给人一种更为直观的感觉。从中我们就可以 根据二八定律,很明显地看出需要改进的前面所占的那80 %的不良项目,而后面 所占的那20 %的不良项目,由于我们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 因素,可以暂时不予改进。柏拉图的意义和作用就体现在这里。
柏拉图(排列图、帕累托图)的制作方法

位可利用该图表排序后重新制作即可。
案例
某品牌某月维修车辆918台车辆,经质检统计,其中一组维修
225台,一次修复率98%,二组维修233台,一次修复率97%, 三组维修240台,一次修复率95%,四组维修220台,一次修
复率96%;如图:
质量分析(1)
班组 维修台数 一次修复率 一组 225 98% 二组 233 97% 三组 240 95% 四组 220 96%
步骤
鼠标左键双击次坐标轴数据,在“坐标轴选项”内,分别将最
小值设置为0.9,最大值设置为1,主要刻度单位设置为0.02,
如图:
此时“柏拉图”已经完成,接下来进行图表美工;
美工
鼠表左键点击图表边框选中图表,点击“设计栏”,在“图表
布局下拉框中选择”图表5“(也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图表
形式),如图:
美工
将“图表标题”改为“质量分析1”,将“坐标轴标题改成 ”台
数“,此图真正完成
说明
运用柏拉图制作方法,还可以用于4S店车间质量管理中的返修
原因分析:将返修(返工)原因按项次进行排序,并计算出每
种原因占总返修台数的比例,按上述方法制作出“质量分析 (2)”柏拉图,以便于管理者明确管理重点,改善管理弱项 希望本工具对您的管理有帮助 祝您工作愉快
请根据上表制作柏拉图
步骤
在EXCEL表格里填写相关数据
步骤
全选,插入图表,选择柱形图,点击二维柱形图;
注意,三维柱形图不能制作柏拉图
步骤
此时将生成图表1:
图1
图2
该表此时仅显示维修台数,而不见一次修复率;没关系,此时
鼠标左键点击柱状图右下角空白处,选中一次修复率”数据, 如图2所示:
柏拉图绘制方法

2 目检漏检
315 22.40% 69.00%
3 未按流程执行 178 12.60% 81.60%
4 机台压痕不良 91 6.40% 88.00%
5 重工错位置
64 4.50% 92.50%
6 上错材料
57 4% 96.50%
7 其他
45 3.50% 100.00%
合计
1405
1405
100%
90%
➢ 柏拉图中累计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折线,而不是曲线
整理课件
14
确认改善效果 柏拉图之应用
改善前不良项目 柏拉图
改善后不良项目 柏拉图
单位:dppm
40000 36000 32000 28000 24000 20000 16000 12000 8000 4000
0 label不良 外箱破损 人员loss 静电袋破损 漏封
柏拉图 (Pareto Diagram)
整理课件
1
柏拉图
柏拉图(Pareto chart)也叫排列图、帕累托图,是为寻找 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用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成矩形, 表示各原因出现频率高低的一种图表。
%
帕累托曲线 A B CDE
累 计 百 分 比
均为影响质量的缺陷
排列图绘制的步骤:①收集一定时期的质量数据。②把收集
的数据按原因分层,并计算各种原因重复发生的次数,即频
数。计算不同原因发生的频率和累计频率,做整理表。③绘
制排列图。④寻找少数关键因整理素课件,采取措施。
2
帕累托原理
又称80,20法则,是帕累托发现的。他对当时的社会财 富分配问题进行深人研究后发现,财富的绝大部分集中在少 数人手中,他把这些人称为“极其重要的少数”。其余的人 处在贫困之中,他把这些人称为“不重要的多数”。社会财 富的80%掌握在20%的人手中,只要知道这20%的人的行 动,就可以掌握社会总行动的80%。即从20%的已知变量 中,可推知另外80%的结果。排列图反映了“关键的少数 和次要的多数”的观点。在影响质量的因素中,少数一些关 键问题重复发生,成为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排列图 就是寻找少数关键因素的方法。
质量七大工具-柏拉图、排列图ParetoDiagram

质量七大工具-柏拉图、排列图ParetoDiagram排列图(Pareto Diagram,柏拉图、帕累托图)什么是排列图法排列图法,又称主次因素分析法、帕累托(Pareto)图法,它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图表方法。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1848---1923)分析社会经济结构,发现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里,后被称“帕累托法则”。
1907年美国经济学家劳伦兹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描绘了柏拉图法则,被称为“劳伦兹曲线”。
1930年美国品管泰斗朱兰博士将劳伦兹曲线应用到品质管理上。
20世纪60年代,日本品管大师石川馨在推行自己发明的QCC品管圈时使用了排列图法,从而成为品管七大手法。
排列图是根据“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原理而制做的。
也就是将影响产品质量的众多影响因素按其对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用直方图形顺序排列,从而找出主要因素。
其结构是由两个纵坐标和一个横坐标,若干个直方形和一条折线构成。
左侧纵坐标表示不合格品出现的频数(出现次数或金额等),右侧纵坐标表示不合格品出现的累计频率(如百分比表示),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按影响大小顺序排列,直方形高度表示相应的因素的影响程度(即出现频率为多少),折线表示累计频率(也称帕累托曲线)。
通常累计百分比将影响因素分为三类:占0%~80%为A类因素,也就是主要因素;80%~90%为B类因素,是次要因素;90%~100%为C类因素,即一般因素。
由于A类因素占存在问题的80%,此类因素解决了,质量问题大部分就得到了解决。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举个例子。
某酒杯制造厂对某日生产中出现的120个次品进行统计,做出排列图,如下图所示:排列图表明:酒杯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划痕和气泡,一旦这些问题得到纠正,大部分质量问题即可消除。
排列图的作用1、作为降低不良依据。
2、决定改善的攻击目标。
3、确认改善效果。
4、用于发现现场的重要问题点5、用于整理报表或记录。
qc七大手法及8d

QC七大手法检查表(Data collection form)分层法(Stratification)散布图(Scatter)排列图(Pareto)直方图(Histogram)因果图(Cause-Effect diagram)控制图(Control Chart)1. 查检表(Check List)以简单的数据或容易了解的方式,作成图形或表格,只要记上检查记号,并加以统计整理,作为进一步分析或核对检查用,其目的在於『现状调查』。
2. 柏拉图(Pareto Diagram)根据所搜集之数据,以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或客户抱怨的种类、安全事故等,项目别加以分类,找出比率最大的项目或原因并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用以判断问题症结之所。
3. 特性要因图(Characteristic Diagram)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一些要因(原因)的影响时,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而成为有相互关系而且有条且有系统的图形。
其主要目的在阐明因果关系,亦称『因果图』,因其形状与鱼骨图相似故又常被称作『鱼骨图』。
4. 散布图(Scatter Diagram)把互相有关连的对应数据,在方格上以纵轴表示结果,以横轴表示原因,然后用点表示分布形态,根据分析的形态未研判对应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
5. 管制图(Control Chart)一种用於调查制造程序是否在稳定状态下,或者维持制造程序在稳定状态下所用的图。
管制纵轴表产品品质特性,以制程变化数据为分度;横轴代表产品的群体号码、制造曰期,依照时间顺序将点画在图上,再与管制界限比较,以判别产品品质是否安定的一种图形。
6. 直方图(Histogram)将搜集的数据特性值或结果值,在一定的范围横轴上加以区分成几个相等区间,将各区间内的测定值所出现的次数累积起来的面积用柱形画出的图形。
因此也叫柱形图。
7. 层别法(Stractification)针对部门别、人别、工作方法别、设备、地点等所搜集的数据,按照它们共同特徵加以分类、统计的一种分析方法.二: 8D 8D 的原名叫做 8 Disciplines,意思是8 个人人皆知解决问题的固定步骤。
排列图(柏拉图)

柏拉图(Pareto Diagram)[ 意义与功能 | 绘制方法 | 评核 ]意义与功能1897年意大利的Viltredo Pareto由所得曲线发现,少数人拥有社会大部分的财富,他认为只要控制那些少数财主,即可控制该社会财富,此种重点控制的方法,称为「柏拉图原则」。
我们可以将此原理应用在现场改善上,先将关键不良因素假以解决,可以降低大部分的不良品。
因此,所谓「柏拉图原则」就是利用重要的少数项目控制不重要的多数项目,物料管理所使用的「ABC分析法」,即为该法则之一例。
在生产现场,柏拉图分析之应用范围很广,特别是涉及因素非常广的情况,各个因素所占影响之比例不同,使用柏拉图找出重点因素,进而针对重点因素加以解决,则问题已解决一大半。
绘制方法一般柏拉图分析图如下所示:其绘制步骤如下:1.坐标取法A.横轴:用以代表材料别、机器别、缺点种类或其它分析的原因。
B.纵轴:不良百分率、故障次数、损失金额或其它因分析原因所造成的结果。
2.搜集资料依据既定所要分析的原因种别,搜集这些原因所造成的结果,通常是损失金额、损失时间等,这些数据有赖平常的纪录语汇整,并需要得到经营管理阶层与有关部门支持与提供情报,方能顺利达成目标。
3.制作柏拉图分析图A.按照横轴各可能原因所造成之影响大小,绘成直方图。
B.画出累积百方率曲线。
C.将改善目标值,以虚线画在图上,作为改进之准则。
D.将上期造成之影响总量标于图上,做为参考。
E.以一个月做为柏拉图分析的期间。
F.纵轴最好以损失金额取代不良品个数或其它非金额的影响,目的是使所有人均能一目了然。
G.精密机械加工业之柏拉图分析图范例,如下图所示:实施成效考核从每期得柏拉图分析中,可以知道主要因素在改善前后的效果,重点在于损失金额的减少多少,以此为评量绩效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柏拉图 77第4章柏拉图(Pareto Diagram)排列图一、前言由生产现场所收集到的数据,有效的加以分析、运用,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数据。
而将此数据加以分类、整理并作成图表,充分的掌握问题点及重要原因,则是目前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
而最为现场人员广泛使用于数据管理的图表为柏拉图。
二、柏拉图的由来意大利经济学家V.Pareto(1848-1923)在1897年分析社会经济结构时,赫然发现国民所得的大部份均集中于少数人身上,于是将所得的大小与拥有所得的关系加以整理。
发现有一定的方程式可以表示,称为[柏拉图法则]。
1907年美国经济学者M.O.Lorenz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来描绘[柏拉图法则],也就是经济学所谓的劳伦兹(Lorenz)曲线。
美国品管专家J.M.Juran(朱兰博士)将劳伦兹曲线应用于品管上,同时创出[Vital Few, Trivial Many] (重要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见解,并借用Pareto的名字,将此现象定为[柏拉图原理]。
[柏拉图]方法,由品管圈(QCC)的创始人日本石川馨博士介绍到品管圈活动中使用,而成为品管七大手法之一。
三、柏拉图的定义1.根据所搜集的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项目、不良发生的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而加以整理、分类,从中寻求占最大比率的原因、状况或位置,按其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2.从柏拉图可看出那一项目有问题,其影响度如何,以判断问题的症结所在,并针对问题点采取改善措施,故又称为ABC图。
(所谓ABC分析的重点是强调对于一切事务,依其价值的大小而付出不同的努力,以获至效果;亦即柏拉图分析前面2-3项重要项目的控制)。
78 品管七大手法3.又因图的排列系按大小顺序排列,故又可称为排列图。
四、柏拉图的制作步骤1.柏拉图的制作方法步骤1: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
分类的方式有:(1)结果的分类包括不良项目别、场所别、时间别、工程别。
(2)原因的分类包括材料别(厂商、成份等)、方式别(作业条件、程序、方法、环境等)、人员别(年龄、熟练度、经验等)、设备别(机械、工具等)等。
分类的项目必须合乎问题的症结,一般的分类先从结果分类上著手,以便洞悉问题的所在,然后再进行原因分类,分析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对策。
将此分析的结果,依其结果与原因分别绘制柏拉图。
步骤2:决定收集数据的期间,并按分类项目,在期间收集数据。
考虑发生问题的状况,从中选择恰当的期限(如一天、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为期间)来收集数据。
第4章柏拉图 79例:电气不良状况记录表期间:****年8月5日-9日步骤3:依分类项目别,做数据整理,并做成统计表。
(1)各项目按出现数据的大小顺序排列,其他项排在最后一项,并求求累积数(其他项不可大于前三项,若大于时应再细分)。
(2)求各项目数据所占比率及累计数的影响比率。
(3)其他项排在最后,若太大时,须检讨是否有其他重要项目还需细分出来。
80 品管七大手法不良率(%) =各项不良数÷总检查数×100影响比例(%) =各项不良数÷总不良数×100步骤4:记入图表用纸并依数据大小排列画出柱状图。
(1)于图表用纸记入纵轴及横轴。
纵轴左侧填不良数、不良率,或损失金额,纵轴右侧刻度表示累计影响度(比率);在最上方刻100%,左方则依收集数据大小做适当刻度,横轴填分类项目名称,由左至右按照所占比率大小记入,其他项则记在最右边。
(2)横轴与纵轴应成适度比例,横轴不宜长于纵轴。
第4章 柏拉图 81步骤5:绘累计曲线。
(1)点上累计不良数(或累计不良率)。
(2)用折线连结。
步骤6:绘累计比率。
(1)纵轴右边绘折线终点为100%。
(2)将0~100%间分成10等分,把%的分度记上(即累计影响比例)。
(3)标出前三项(或四项)之累计影响比例是否>80%或接近80%。
不良数170 153 136119 102 85685134 17 0不良项目 收敛不良几何失真 白平衡 敲闪 无画面 画面倾斜 其他 不良不良数170 153 13611910285 6851 34 17 0不良项目 几何失真 白平衡 敲闪 无画面 画面倾斜 其他不良82 品管七大手法步骤7:记入必要的事项。
(1)标题(目的)。
(2)数据搜集期间。
(3)数据合计(总检查、不良数、不良率…等)。
(4)工程别。
(5)相关人员(包括记录者,绘图者…)。
2.绘制柏拉图应注意事项:(1)柏拉图的横轴是按项目别,按大小顺序由高而低排列,[其他]项排在最后一位。
(2)柏拉图的柱形图宽度要一致,纵轴与横轴比例为3:2。
(3)纵轴最高点为总不合格数,且所表示的间距应一致。
(4)次数少的项目太多时,可考虑将后几项归纳成[其他]项;其他项不应大于前几项,若大于时应再分析。
有时,改变层别或分类的方法,也可使分类的项目减少。
通常,项目别包括其他项在,以不要超过4-6项为原则。
累计 影 响比 例(%)不合格项目 不合格数 170 153 136 119 102 85 68 51 34 17 0 收敛 几何 白平衡 敲闪 无画面 画面 其他 不良 失真 不良 倾斜100%90% 80% 70% 60%50%40% 30% 20% 10% 不合格数 不合格项目 累 计影 响 比例 (%) 170 153136 119 102 85 68 51 34 17 0 收敛 几何 白平衡 敲闪 无画面 画面 其他 不良 失真 不良 倾斜100% 90%80% 70% 60% 50% 40% 30% 20% 10%工 程:电气检查 总检查数:1450总不合格数:170 期 间:82年8月5日~9日 检 验 者:王胜利 绘图者:李四第4章柏拉图 83(5)纵轴与横轴可表示下列容:a.纵轴:(a)品质—不合格数、退货数、不合格率。
(b)时间—维修时间、作业时间、运转时间。
(c)金额—销货金额、损失金额、人事费用。
(d)安全—灾害件数、故障件数。
(e)其他—缺席率、提案件数。
b.横轴:(a)现象—不合格项目别、位置别、区域别…等。
(b)时间—月、周、季、年别…等。
(c)设备—机械别、治具别…等。
(d)操作者—人别、年龄别、男女别、国别…等。
(e)其他—厂商、作业方法…等。
(6)每一不合格项目所引起的损失金额不同时,纵轴应以损失金额来表示。
(7)改善前后的比较时:a.改善后,横轴项目别依照出现大小顺序由高而低排列。
b.前后比较基准应一致,且刻度应相同。
c.各项目别以颜色来区分,则更易于比较。
(8)柏拉图中,连接各项目与纵轴对应点的线,名为“柏拉曲线”,但因各项次之数据分配并非连续分配,所以其连接线为折线而非曲线。
(9)一般而言,前三项不合格项目往往点累计影响比率的70~80%强;如能针对前三项做改善,便可得到70%以上的成效。
(10)柏拉图适用于计数值统计,而计量值则使用直方图。
84 品管七大手法例:某电子材料检验后,以不合格数及损失金额分别计算如下:第4章 柏拉图 85不 合格 数 不合格项次70 50 25100% 80 60 40 20累计不合格数(%)五、柏拉图的应用1. 作为降低不合格的依据:想降低不合格率,先绘柏拉图看看。
(1)全体的不合格有多少? (2)各种不合格占多少?(3)降低那些不合格,可将全体不合格降低70-80%以上? 真正影响不合格的大原因只2-3项而已,只要对2-3项主要原因把握住,整个不合格原因就减掉大半了. 2. 决定改善目标,找出问题点:柏拉图分析并不限于 “不合规格”的不合格,任何工厂的问题都可应用柏拉图分析,例如: (1)修理件数、费用、时间。
(2)客诉件数、处理时间及费用。
(3)不合格品数及所损失金额。
(4)效率损失。
3. 确认改善效果(改善前、后的比较):采取改善对策后,为确认其成效,需重绘一次柏拉图,如采取的对策有效,柱形图的高度会降低,且横轴的不合格项目及顺序会变动。
(1)把改善前、后的柏拉图排列在一起,即可评估其改善成效。
(2)确认改善效果时,应注意下列三点:a. 柏拉图收集数据的期间及对象要一致。
b.对季节性的变动应列入考虑。
5410 4410 3300 2200 1100100% 80 60 40 2086 品管七大手法c.对于对策外之要因,也应加以注意,以免疏忽。
4.应用于发掘现场的重要问题点。
一般数据可分为两大类:依结果的分类—将结果的数据加以分类绘柏拉图,可掌握住少数而重要的结果。
诸如:不良项目、工程别…等。
依要因的分类—将主要的结果找出后,再依特性要因图中的要因,搜集要因数据,作成柏拉图,即可找寻或掌握住重要的要因。
如此,先按结果分类,再从各类中找其要因,进而再对此要因寻求对策的话,则大部份的问题可获解决。
5.用于整理报告或记录。
若只用数据来写报告或记录,比较不容易了解问题点,若采用柏拉图来整理报告或记录时,则可使看者一目了然。
6.可作不同条件的评价。
对于同一过程前后不同时间的表现,用柏拉图来加以分析、评价。
7.验证或调整特性要因图。
对于凭经验或直觉绘制的特性要因图,可用柏拉图来加以验证或调整。
8.配合特性要因图使用。
把柏拉图上的项目当作质量特性加以要因分析,再用柏拉图整理重新分类,可以找出改善的方案。
改善前 改善后 A B C D EF A B C D E Fword 资料第4章 柏拉图 87六.应用柏拉图应注意的事项1. 柏拉图是按所选取的项目来分析;因此,只能针对所做项目加以比较,对于项目以外的分析无能为力。
例如:某产品不合格数中A 项占85%,减低A 项不合格数只能降低该产品的不合格率,并不代表此举最合乎经济效益原则。
2. 作成的柏拉图若发现各项目分配比例相关不多时,则不符合柏拉图法则,应从其他角度再作项目分类,再重新搜集资料来分析。
3. 制作柏拉图依据的数据应正确无误,方不致蒙敝事实真相。
4. 柏拉图仅是管理改善的手段而非目的;因此,对于数据类别重点已清楚明确的,则无必要再浪费时间作柏拉图分析。
5. 作成柏拉图后,如仍然觉得前面1~2项不够具体,无法据此采取对策时,可再做进一步之柏拉图,以便把握具体重点。
6. 柏拉图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从柏拉图中获得情报,进而设法采取对策。
如果所得到的情报显示第一位的不合格项目并非本身工作岗位所能解决时,可以先避开第一位次,而从第二位次着手。
7. 先着手改善第一位次的项目,采取对策将不合格率降低;但过不久问题再出现时,则需考虑将要因重新整理分类,另作柏拉图分析。
8. [其他]项若大于最大的前面几项,则必须加对[其他]项再细分;检讨其中是否含有大的原因(以不超过前面三项为原则)。
9. 必要时,可作层别的柏拉图。
对有问题的项目,再进行层别作出柏拉图,直到原因别的柏拉图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