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雷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雷雨》优秀教案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雷雨》优秀教案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雷雨》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雷雨》。

理解课文内容,感知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变化。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天气变化。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理解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变化。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雷雨天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天气现象。

2.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随朗读。

3.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哪些景象?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4.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并组内交流。

学生分享生字词的学习心得,如记忆方法、实际运用等。

5.情境体验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场景。

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生字词,体验课文描绘的景象。

6.小组讨论教师提出问题:雷雨天气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学生分组讨论,从雷雨天气中汲取生活智慧。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并进行拓展活动,如写一篇关于雷雨的日记。

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朗读课文《雷雨》,巩固生字词。

观察一次雷雨天气,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2.课堂作业:用所学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感知雷雨天气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情境体验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可以在朗读课文环节加入师生互动。

二年级语文雷雨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雷雨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雷雨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雷雨教学设计篇一: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雷雨》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它所在的单元主题是走进大自然。

《雷雨》就是一篇描写自然现象的文章。

课文按雷雨前、中、后的顺序,用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

本文中要求认识的生字比较少,只有四个,学生自主掌握其音、形比较容易。

要求写的字有12个,规律性很强,其中有8个字是左右结构,三个是半包围结构,利于这些已掌握部分合体字书写方法的学生梳理写字规律,并进一步运用巩固。

课后题的“读读想想”版块第一次明确在教材中提出了默读课文的要求。

而在“读读抄抄”版块中,编者利用学习小伙伴的泡泡话,提出带点词用得好的说法,引导学生开始关注语言中用词的准确性。

二、学习目标1。

运用已有经验自主识记4个生字。

借助课文图画,在运用中随文了解生词的意思,初步感受用词的准确。

2。

能默读课文,感受课文用词的准确。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想象雷雨前、中、后的景象。

3。

在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运用文中的句式表达雷雨前中后景象的变化,初步感受这种自然现象的神奇多变。

三、教学准备学生学习本课需要按平时班级的习惯作好预习,能组成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教师需要制作本课的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收集雷雨中的声响资料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准备好电脑及展示台。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引入,感受雷雨。

1、课件播放雷雨声:说说你听到什么?看到了什么?2、谈话引入:我们常常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大家非常学习的一种自然景象雷雨。

3、板书课题:18雷雨(学生齐读)二、识记生字,初读文本,了解大意(一)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请课文下面的小动物帮帮自己。

(二)我会读正确。

(压、垂、乱、摆)1、同桌互相抽读,不会认的'字,互相教读。

二年级雷雨教案设计(通用6篇)

二年级雷雨教案设计(通用6篇)

二年级雷雨教案设计(通用6篇)二年级雷雨教案设计篇1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学习重点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学习难点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审美视点:情景美,创造美课前准备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1、直接读课题,雷雨小朋友都见过吧,谁能说说。

2、刚才大家说了很多自己看到的雷雨的景象,作者也把他观察到的雷雨写进了课文里,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感受感受作者笔下的雷雨吧。

二、识字1、作者到底写了雷雨的哪些景象,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生字的字音,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同桌。

自读课文2、出示句子:刚才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生字这个拦路虎消灭没有?老师从课文里选了4个句子,看水能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其他的小朋友可要听仔细了,看他的字音读准没有,句子读通没。

自读──指名读──评议──齐读3、出示生字:生字在句子中能读准,单独出现还能读好吗?同桌互读──男女赛读4、记字形:生字朋友的名字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怎么记的?5、巩固生字:(1)自读生字卡上的词语,分大组组词(2)在生活中识字三、学习课文1、分大组赛读课文2、边读边想围绕雷雨,你读的这个部分写的是雷雨什么时候的景象?指名回答(板书:前中后)3、品读课文:想不想欣赏一下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板书:)雷雨前:(1)出示课件: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板书:乌云、大风、闪电)(2)从你看见的,听见的,感受到的,你认为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3)刚才大家看了,说了雷雨前的景象,现在我们读一读作者写的雷雨前的景象,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什么?自读课文──指名回答──谈体会──齐读(4)小结:是呀,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赶来凑热闹,多可怕的气氛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让老师也感受到。

二年级雷雨课文教案(精选15篇)

二年级雷雨课文教案(精选15篇)

二年级雷雨课文教案(精选15篇)二年级雷雨课文篇1师:大家借助拼音已自学了课文,能把课文读下来吗?生:能。

师:现在大家拿好书,试着读一遍,有不认识的字听听其他同学是怎么读的。

生:(齐读课文)电闪雷鸣乌云翻,狂风猛刮树枝断,鸡鸭猫狗猪牛跑,雨点连串像条线。

师:在自学中你认识了那些字?比一比,谁认的多?生:我认识了“云”“风”“雷”字。

生:我认识了“枝”“雨”“牛”。

生:我认识了“鸟”……师:同学们真聪明,自己能认这些字,都不用老师教了。

这么多字你们是怎么记住的?有什么好办法快告诉老师。

生:我记“鸟”时想,“鸟”和“乌”差不多,“鸟”字有一点,“鸟”字没有一点。

师:你想的真好,鸟是动物(指鸟字中的一点)这一点多像鸟的眼睛啊,乌是黑色的意思,所以没有那一点。

(面对发言的同学)你真伟大,能有新发现。

大家给点掌声吧!这样记很好,你们还有什么好方法吗?生:我记住“树”啦,树是木字加对字。

生:我知道树与木有关,所以,树有木字旁。

生:老师,我看出“树”字还是“权”字加“寸”字。

师:你的眼力很好,老师都没想到,你还认识“权”字呢。

(师板书木、又、寸、对、权)记住一个字,复习了这么多字,还帮大家认识了一个新字“权”,你真聪明。

大家齐读这几个字吧。

生:(齐读)师:大家共同合作,学的可真多。

下面还有谁找出难记字的记忆方法说一说,这也是为大家做贡献啊。

生:我看出鸡鸭两个字都是家里的动物,都有鸟字旁,只是左边不一样。

生:老师,他说的不对,鸡鸭不是家里的动物,它们是家禽,家禽与鸟有相同的地方,所以有鸟字旁。

师: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知识的?还能说出家禽一词。

生:我是从《儿童画册》里看到的。

师:爱看书就是懂得知识多。

生:老师,我也看到了“猫”“狗”“猪”都是动物,所以都有字旁。

“猫”字右边是“苗”字,因为小猫叫声是“喵喵”叫,所以右边是“苗”。

师:那大家学着小猫的样子叫几声吧!生:(笑)喵——喵——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

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学设计(通用5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学设计(通用5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学设计(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学设计1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

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嬉戏。

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

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如能把看图与读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特点,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感悟雷雨雷雨是夏天的一个自然现象,对于孩子们来说这种体会和感受可能不是很深,尤其是对于雷雨前天气的体会,就显得更加薄弱。

这在我第一次试讲的时候就很明显地体现出来了,有孩子竟然说到:“我感受到了这里很冷。

”可见刚刚过去的冬天在孩子们心里面留下的印象更为鲜活,而雷雨在孩子们心中的印象实在是比较模糊。

所以创设一个雷雨的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争对孩子们的特点,我设计了这几个主要的情境,第一个是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乌云压下来了,天气非常闷热。

第二个创设得比较成功的情节是“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时的情境,通过雷声,雨声,雨这样一个动画展现了雷雨下下来时那个特有的情境,不仅将学生震憾了,连老师们可能也吓到了。

而这正是我要的效果,让学生们体会到雷雨下起来时的快,大和令人害怕的气势。

所以孩子们在体会句子“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时也体会得相当好,是课堂中出现的一个小小的高潮。

最后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雨后,彩虹出来了。

孩子们被雨后的美景吸引住了,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把雨后的景色说得很美。

二年级《雷雨》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

二年级《雷雨》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

二年级《雷雨》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为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以认知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自身的教学风格,对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各要素预先进行科学的计划、合理的安排,制定出整体教学运行方案的过程。

小编为朋友们整理了5篇《二年级《雷雨》优秀教学设计》,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年级《雷雨》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材解读:《雷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变化。

语言优美而生动,是一篇很富表现力的文章。

根据课标要求和研究的主题,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难点是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通过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观察事物的浓厚兴趣。

教学方法与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大自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以朗读感悟为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

让学生在“读、想、悟、说”的综合阅读活动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积极的探究,感受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观察事物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一、巩固字词小学生掌握字词、提高读书的能力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基础。

课堂教学要追求创新的同时,更要兼顾的是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扎实训练。

所以在课一开始我通过抽查、齐读和学生喜欢的方式“开火车”认读,对本课生字和词语进行了巩固。

二、创设情景,读中感悟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多以形象思维为主。

所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多有感染力的情境,在强化语言能力训练的过程中,结合进行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习雨前部分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悟雷雨前乌云、树叶、蝉、大风、蜘蛛、闪电、雷声是怎样的?有机结合图像、声音、动画,从表现形式上体会这些词语句的。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雷雨》教案【优秀5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雷雨》教案【优秀5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白话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人教版二年级语文《雷雨》教案【优秀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哗哗哗的`声音)学生猜。

它有可能是雨的声音,雨的声音都有哪些种呢?什么样的雨才会是这样的声音呢?二、识字1、初读生字:自由地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问问周围的同学。

2、识记生字: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识字。

如,用动作记压、垂;用联想法记乱。

联系自己观察的情景,想象狂风中的小树乱摆的样子从而记住乱字;用换偏傍识字法记虹。

3、巩固识字:⑴联系文中的词语、句子巩固识字。

如:压:压下来。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乱:乱摆。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垂:垂下来。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虹:彩虹。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⑵联系自己的生活和阅读实践巩固识字。

三、写字指导1、我的发现:⑴读音:垂、沉、阵、蝉、蜘、蛛都是翘舌音,彩是平舌音。

⑵同偏旁:虹、蝉、蜘、蛛四个字都有虫字旁,蜘的虫字旁最瘦。

⑶压、逃、越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是走之旁,越是走字旁。

⑷垂字中间宽,上下两头窄。

2、我能写好:请学生先把每个字临写一个,对照总结之后,再临写一个,争取第二个比第一写得好。

3、示范讲解: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

虫字旁的扁口上宽下窄;蜘字中的虫字旁要写得瘦长。

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

第二课时一、导入展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看到和听到了什么?二、朗读感悟1、比较课文插图,激发初读兴趣:出示课文的两幅插图,比较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图中的不同景象。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教学设计(通用12篇)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教学设计篇1教材依据《雷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前后景色的优美小文。

雨前“黑沉沉的乌云”那凝重的美;雨中大雨倾盆,涤荡万物的美;雨后彩虹高挂,清新隽永的美,无疑是大自然所给予孩子们的伟大的恩赐。

这堂课通过形状生动的录像,逼真的雷雨录音,真实的照片,以及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地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美景。

设计思想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

教学中应努力让学生犹如亲身看到,听到,感觉到雷雨的情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与此同时,进行图文对照,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

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景物特点的办法。

3.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的能力。

2、通过看课件与学文的结合,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所描写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特点的。

教学准备录像、录音、图片、绳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游戏“魔术嘴巴”。

我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有着各种本领,相信平时仔细观察的你们一定能学各种动物叫。

(老师讲出多种动物的名称让学生们自愿叫,学生们兴趣非常浓。

)2、出示课件“蝉”的图片,问:那同学们是否认识这种动物呢?有什么特点?(喜欢在夏天叫)这是夏天的现象,我们今天来学习夏天的另一个现象。

(板书:18雷雨)3、你知道雷雨有哪些特点吗?二、初读课文1、想进一步了解雷雨的特点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教案设计课题:18 雷雨一、教案背景1、面向小学二年级学生2、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3学生课前准备:(1)在生活中观察雷雨这一自然现象。

(2)利用百度搜索雷雨的相关知识、视频,加深对雷雨的认识。

二、教学课题《雷雨》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这一篇课文是向学生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在火热的夏日,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雨后的景色更是令人舒畅。

本文用字精确、语言优美生动,是一篇极富表现力的文章。

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三、教材分析教学容: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雷雨》容分析:《雷雨》是一篇描写大自然景物的文章。

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

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述,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朗读、表达能力。

我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了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课文情景,多形式读文,感受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1、学会“压,乱,垂,虹”四个生字,书写“压、垂”。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联系生活感悟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景物是怎样变化的。

2、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准备:课前利用百度搜索《雷雨》相关的音频、视频,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悟雷雨。

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

四、教学方法1、信息收集法:课前让学生留心观察雷雨这一自然现象,有了直观的认识,在课堂上就更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2、情景教学法:利用百度搜索的音频、视频,制作多媒体课件再现雷雨的情境,加深学生对雷雨前中后景色的感悟,在理解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促进感悟。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音乐并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播放:刮风下雨闪电雷声的旋律)【百度音频】box.zhangmen.baidu./m?word=mp3,,,[%C0%D7%D3%EA%C9%F9]&cat=0&gate=1&ct=134217728 &tn=baidumt,%C0%D7%D3%EA%C9%F9+%C1%E5%C9%F9+%CA%D6%BB%FAmp3%C1%E5%C9%F9+mp3%C1% E5%C9%F9&si=;;;;0;;0&lm=-1&mtid=4&d=2&size=0&attr=1,0&titlekey=978379509,329410 1255&mtype=2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文《雷雨》。

(板书课题)二、自读自悟,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不认识的字划出来。

2、学习生字“压、乱、垂、虹”,用自己的方法识记,扩词。

3、书写生字,出示课件,重点指导“压”、“垂”的书写。

4、让学生配合课件思考:为什么句子“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用“垂”字,而不用掉、落等其它动词?5、学生先把每个字临写一个,对照总结之后,再临写一个,争取第二个比第一写得好。

6、开火车读生字。

7、把词语放入句子中,指名读句子。

三、朗读感悟课文。

1、请同学们看画面,认真听,认真看,想想课文围绕雷雨写了哪几个时候的景象?(播放课文情境朗读的画面)【百度搜索】.xiexingcun./xy4/UploadFiles_7708/201006/2010060321580450.swf课文围绕雷雨写了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

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2、让同学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初感“雷雨前”:1、联系生活,让学生说说雷雨到来方前我们会看到什么景象?生汇报。

(播放画面)【百度图片】image.baidu./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2%F5%CC%EC&in=5538&cl =2&lm=-1&st=-1&pn=9&rn=1&di=120195595080&ln=1998&fr=&fm=result&fmq=133009615842 1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9&-1&di120195 595080&objURLhttp%3A%2F%%2Fdphoto%2FUploadFiles%2F200909%2F2009091 6223801373.jpg&fromURLhttp%3A%2F%%2Fdphoto%2Ffgsy%2F200909%2F20856 _4.html&W500&H351&T7907&S74&TPjpg2、我们再来看看雨前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象?(引导学生默读课文123段)3、小结归纳:乌云──叶子──蝉──大风──树枝──闪电──雷声。

5、重点句子的学习(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黑沉沉”怎么理解、“压”怎么理解?指导读好这句话。

(2)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朗读句子:怎样读这句话?(轻声地读。

)辨析句子: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一声不叫。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让学生在朗读、辨析的过程中体会到闷热的天气。

(3)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提问:雨前还有哪些特点,谁来读一读?树枝乱摆说明什么?(风大)谁能做一做这个动作?蜘蛛怎么样了?(出示幻灯: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垂”什么意思?谁能做做这个动作?它为什么逃走了。

(4)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雨前还有哪些特点,谁来读一读?5、自由读123段(生读),说说雨前给你什么感觉?(沉闷、暗)6、再齐读雨前的三段,读出沉闷、压抑的感觉。

【百度音频】box.zhangmen.baidu./m?word=wma,,,[%C0%CF%D3%A5%D6%AE%B8%E8]&cat=2&gate=1&ct =134217728&tn=baidumt,el+condor+pasa%C0%CF%D3%A5%D6%AE%B8%E8%B4%BF%D2%F4%C0 %D6&si=;;;;0;;0&lm=-1&mtid=31&d=3&size=2097152&attr=8,0&titlekey=3888810185 ,1958556022&mtype=2四、学生能初步感受雷雨前的景象,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有关雷雨时、雷雨后的资料,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走进雨中吧。

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1、读写上节课学习的字词。

利用生字卡片或课件等形式,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2、分段读文,回忆课文前三段容。

走进“雷雨中”1、一场大雨就下起来了,大家一起欣赏雨中的景象,请看画面。

(提示:给你什么感觉?)【百度图片】image.baidu./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C%EC%C6%F8%B4%F2%C0% D7%CF%C2%D3%EA&in=8599&cl=2&lm=-1&st=&pn=94&rn=1&di=3436970625&ln=1956&fr=&fm=r s10&fmq=1330005169968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 #pn88&-1&di40300051920&objURLhttp%3A%2F%%2Fblog%2FUploadFiles%2F20 10-7%2F221429418971.jpg&fromURLhttp%3A%2F%%2Fblog%2Fjjexuser%2F107 14%2Farchives%2F2010%2F41041.html&W500&H400&T8798&S32&TPjpg2、读读567三段,说说雨中的景象给你什么感觉?3、感情朗读过度:雷雨有一个特点,来得快去得也快,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雨小了,应该怎么读?生自由读、评议、再读。

(播放雨中画面)【百度图片】image.baidu./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4%F2%C0%D7%C9%C1%B5% E7&in=24752&cl=2&lm=-1&st=&pn=52&rn=1&di=56993458548&ln=1980&fr=&fm=rs1&fmq=133 0096929203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52&-1&di 56993458548&objURLhttp%3A%2F%2Fhiphotos.baidu.%2F%25D7%25F3%25D6%25D8%25BA%25BA %2Fpic%2Fitem%2F26c37eb53b74489230add1e5.jpg&fromURLhttp%3A%2F%2Fhi.baidu.%2F%2 5D7%25F3%25D6%25D8%25BA%25BA%2Falbum%2Fitem%2F26c37eb53b74489230add1e5.html&W16 00&H1200&T9880&S188&TPjpg5、读后让同学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时的景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