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NIS系统使用
杏林NIS系统使用

杏林NIS系统使用杏林NIS系统手册-系统维护手册修订历史目录1. 引言 (3)1.1. 目标和范围 (3)1.2. 使用人群 (3)2. 维护内容及操作步骤 (3)2.1. NIS系统基本信息 (3)2.2. 院感系统登陆 (4)2.3. 重启tomcat服务 (5)2.4. 重启oracle数据库的服务 (7)2.5. 指定病人运行 (8)2.6. 手动运行 (10)2.7. 创建用户 (11)2.8. 创建临床医生用户 (17)2.9. 修改临床医生工作站的功能 (19)2.10. 更新注册码 (24)2.11. 同步科室 (26)2.12. 设置科室属性为病区、ICU或新生儿病房 (28) 2.13. 科室分类 (30)2.14. 解释菌名短语 (33)2.15. 病原体分类 (38)2.16. 添加或编辑抗菌药物的分类及级别 (41)2.17. 识别抗菌药物通用名短语 (43)2.18. 识别抗菌药物药品名短语 (44)2.19. 新增或修改手术分类 (46)2.20. 设置手术切口 (52)2.21. 新增或修改易感因素 (56)2.22. 新增或修改感染部位 (61)2.23. 新增或修改治疗方式的医嘱 (68)2.24. 查看系统日志 (72)2.25. 查看数据库连接情况 (73)2.26. 查看NIS系统自动运行情况 (76)2.27. 远程桌面连接到服务器 (78)1.引言1.1.目标和范围在NIS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在杏林工程师离场后,医院的系统维护人员无法对NIS系统进行日常的维护。
需要杏林工程师现场或远程解决,导致不能及时解决NIS系统使用工程中常见问题。
该文档描述了NIS系统维护的内容,涵盖NIS系统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及详细的操作步骤。
通过该文档,NIS系统维护人员可以按照操作步骤解决NIS系统常见问题。
1.2.使用人群本文档的使用人群有以下几类:●部署工程师●医院系统维护人员2.维护内容及操作步骤2.1.NIS系统基本信息服务器环境2.2.院感系统登陆2.2.1 院感专职人员登陆浏览器:google chrome、firefox、遨游3.x、360(极速)等WebKit内核浏览器登陆地址:http://*.*.*.*/nis(*.*.*.*为NIS系统服务器IP地址)登陆界面:用户名/密码:administrator/administrator@local 或其他已创建用户名及密码2.2.2 临床医生登陆方式方式一:浏览器直接登陆浏览器:无限制登陆地址:http://*.*.*.*/nis/dw登陆界面:医生工作站用户名/密码:医生工号/123456 或其他已创建医生工作站用户名/密码方式二:医生工作站单点登录每家医院的登陆形式不一致(略)2.3.重启tomcat服务2.3.1 作用重启tomcat服务,(1)可以解决NIS系统因长期运行引起的JVM内存溢出问题。
NIS医院感染实时监测预警系统

• 提高床位周转率,增加医院效益。 • 降低医院感染率,减轻医务人员负担,改善医患关系。
什么是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定义:(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Nosocomial Infection, Hospital Infection 或 Hospital acquir ed Infection)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 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 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 院感染。
• 但是目前医院感染情况依然严重。
医院现状分析
造成目前现状的原因
• 院感工作面临的问题
• 院感工作的关键和重点
– 医院感染发病率依然很高; – 医院感染漏报问题非常严重; – 细菌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 – 恶性院感爆发事件时有发生; – 有关部门对医院感染工作要求更高,检查更严格。
– 减少院感检测时间,腾出时间用于干涉活动; – 通过主动干预,降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和发病率。
医院感染案例列表
医院感染问题成逐年上升趋势,每年均有人因感染死亡。
• 1993年沈阳妇婴医院新生儿柯萨奇病毒感染暴发 • 1998年深圳妇儿医院手术切口分枝杆菌感染暴发 • 2003年春举世震惊的SARS疫情 • 2004年输血感染艾滋病恶性事件(黑龙江北安农垦局、吉林德慧市) • 2005年12月安徽宿州眼球事件 • 2008年9月西安新生儿感染事件 • 2009年3月天津蓟县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 • 2009年3月山西太原血液透析感染丙肝事件 • 2009年11月安徽霍山血液透析感染丙肝事件 • 2010年1月安徽安庆、寿县血液透析感染丙肝事件 • 2010年1月26日汕头市潮阳区谷饶华侨医院产妇术后集体感染事件
杏林医院实时监控系统交互平台使用说明

感染上报
1、在院病人 2、出院病人 3、病人查询 4、医院感染学习平台
2023/8/15
经过海泰电子病历登陆
在院病人-界面简介
2023/8/15
在院病人-功能简介
2023/8/15
确认全部院感科 已确认感染诊疗
在院病人-患者情况
2023/8/15
医嘱注意事项
2023/8/15
患者查询
2023/8/15
患者查询-ID查询
输入11,出现全部ID带有 11旳患者列表
单击任意患者,右 侧出现患者感染信
息
2023/8/15
患者查询-姓名查询
输入张L,出现全部姓名 中带有张L旳患者列表
2023/8/15
医院感染学习平台
2023/8/15
谢 谢!
三大导管旳操作需要在长久医嘱中体现 1、呼吸机:呼吸机辅助呼吸/机械通气 2、中心静脉插管:中心静脉压监测 3、泌尿道插管:连续导尿/留置导尿
抗菌药物注明使用目旳:预防/治疗
在院病人-主动上报
2023/8/15
在院病人-排除感染
2023/8/15
在院病人-交流平台
2023/8/15
出院患者
PS:出院患者模块能够查看已出院旳患者感染信息, 其感染诊疗及操作与在院患者一致。
杏林医院实时监控系统交互平台使用说明杭州杏林信息科技有

杭州杏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程俊伟
感染上报
1、在院病人 2、出院病人 3、病人查询 4、医院感染学习平台
2020/11/21
通பைடு நூலகம்海泰电子病历登陆
在院病人-患者情况
2020/11/21
医嘱注意事项
三大导管的操作需要在长期医嘱中体现 1、呼吸机:呼吸机辅助呼吸/机械通气 2、中心静脉插管:中心静脉压监测 3、泌尿道插管:持续导尿/留置导尿
抗菌药物注明使用目的:预防/治疗
在院病人-主动上报
2020/11/21
在院病人-排除感染
2020/11/21
在院病人-交流平台
2020/11/21
出院患者
PS:出院患者模块可以查看已出院的患者感染信息, 其感染诊断及操作与在院患者一致。
2020/11/21
患者查询
2020/11/21
患者查询-ID查询
输入11,出现所有ID带有 11的患者列表
单击任意患者,右 侧出现患者感染信
息
2020/11/21
患者查询-姓名查询
输入张L,出现所有姓名 中带有张L的患者列表
2020/11/21
医院感染学习平台
2020/11/21
谢 谢!
杏林医院实时监控系统交互平台使用说明杭州杏林信息科技有

医院感染学习平台
2019/12/4
谢 谢!
2019/12/4
出院患者
PS:出院患者模块可以查看已出院的患者感染信息, 其感染诊断及操作与在院患者一致。
2019/12/4
患者查询
2019/12/4
患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询-ID查询
输入11,出现所有ID带有 11的患者列表
单击任意患者,右 侧出现患者感染信
息
2019/12/4
患者查询-姓名查询
输入张L,出现所有姓名 中带有张L的患者列表
2019/12/4
医嘱注意事项
三大导管的操作需要在长期医嘱中体现 1、呼吸机:呼吸机辅助呼吸/机械通气 2、中心静脉插管:中心静脉压监测 3、泌尿道插管:持续导尿/留置导尿
抗菌药物注明使用目的:预防/治疗
在院病人-主动上报
2019/12/4
在院病人-排除感染
2019/12/4
在院病人-交流平台
杏林医院实时监控系统交互平台 使用说明
杭州杏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程俊伟
感染上报
1、在院病人 2、出院病人 3、病人查询 4、医院感染学习平台
2019/12/4
通过海泰电子病历登陆
在院病人-界面介绍
2019/12/4
在院病人-功能介绍
2019/12/4
确认全部院感科 已确认感染诊断
在院病人-患者情况
护士工作站操作业务说明

NIS护士工作站操作业务说明1.密码修改:护士用自己的工号登录后,在“系统维护----密码修改”中的“新密码”和“确认密码”中输入自己要改的新密码,点击“密码保存”即可。
2.入科:新病人在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后,点击“病人管理”中的“入科处理”,选择相应床号、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点击“入科”。
可在此处修改入科时间。
3.退院:如果安排床位前病人要求退院,点击病人姓名,点击“退院”;安排床位后,病人未产生费用要求退院,让医生在系统中将“病人入科”这条医嘱撤销,然后护士点击“临床管理----医嘱确认----撤销确认”,将“病人入科”这条撤销医嘱确认,在“病人管理----整理床位”中选定代表该病人的床位方框,点击右上角“退院----保存”。
4.整理床位:若将病人转至新的空床,在“病人管理----整理床位”中先点击要转床病人方框左上角的头像,再点击要转到的空床位左上角的床的图形,点击“保存”。
如果是两个病人间的互转,例如11床和23床互转,先点击11床头像,再点击23床头像(即将11床转到23床),再点击11床左上角床的图形(即将23床转到11床),点击“保存”即可。
5.病人包床:单击“病人管理----包床处理”,在左边“病人列表”中选择病人,在右边“空闲床位列表”中选择所包床位,点击“保存”即可,这时再点击左边“病人列表”中包过床的病人时,会在下方显示出该病人所包床位;撤销包床时,先在“病人列表”中选择病人,双击下方包床列表中床位即可撤销包床,点击“保存”。
6.医嘱确认:在“医嘱确认”中认真逐项审核医嘱(包括带嘱托的医嘱),要审核医嘱时间、频率、数量的准确性,之后勾选审核过的医嘱,点击右上角“确认”。
7.停嘱确认:医生将长期医嘱停止后,需要护士在停嘱确认处确认;当医生下护理级别等单组排斥医嘱时,被排斥的医嘱需要在停嘱确认中确认;当医生下出院、转科、死亡、术后医嘱、产后护理常规等全排医嘱时,被排斥的医嘱需要在停嘱确认中确认。
杏林NIS系统介绍PPT

统计分析-出院患者医院感染趋势分析
2014-2-25
其他统计功能 现患调查 现患率趋势分析 出院患者感染统计 出院患者感染趋势分析 住院患者感染统计 住院患者感染趋势分析 病例分析
851个指标
2014-2-25
目标监测-ICU感染监测月报
2014-2-25
目标监测-ICU目标监测
杏林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
功能介绍
09年3月份开始研发
10年4月份投入正式运行 超过
300家的三甲医院
90%的省级龙头医院
全军推广唯一指定软件
卫生部邀请参与标准制定
让事情变得
简单
让体验变得
美好
预防 使用
NIS
控制 持续改进
降低
感染率
不影响医院其他系统
每日夜间自动启动数据加载 3600张床位 15-25分钟数据采集、分析完毕
2014-2-25
目标监测-手术监测-感染率统计
与手术相关医院感染发生率
2014-2-25
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监测-手术监测 抗菌药物的统计
2014-2-25
目标监测-细菌耐药性监测-菌检出日报
2014-2-25
目标监测-细菌耐药性监测-设置感染类型
2014-2-25
目标监测-细菌耐药性监测-菌检出搜索
2014-2-25
目标监测-细菌耐药性监测-药敏结果统计1
2014-2-25
目标监测-细菌耐药性监测-药敏结果统计2
2014-2-25
目标监测-细菌耐药性监测-药敏结果统计3
2014-2-25
目标监测-细菌耐药性监测-菌检出趋势分析
目标监测-细菌耐药性监测-耐药菌趋势分析
NIS临床护理信息系统操作手册

NIS临床护理信息系统操作手册NIS临床护理信息系统操作手册 (1)系统登录 (1)病人管理 (2)1,入科处理 (2)2,整理床位/换床 (2)3,床头卡打印 (3)4,包床位/撤销床位处理 (3)5,转科/出科处理, (4)6,病人信息维护 (5)临床管理 (6)1,护嘱录入 (6)2,医嘱确认/停嘱确认/撤销确认 (7)3,医嘱生成诊疗/药品项目 (7)4,分类药品单打印 (8)5,领药操作 (9)6,退药操作 (9)7,分类执行单 (9)8,护理文书 (10)费用管理 (11)1,医嘱计价 (11)2,费用冲账 (11)3,欠费管理、配置、锁定、解锁 (12)4,一日清单 (12)5,病人费用查询 (12)系统登录双击桌面上图标,打开网页后在页面右下角输入框内对应的输入用户名,密码,输入完毕后点击下面的“登录”按钮,进入NIS临床护理信息系统界面病人管理1,入科处理第一,进入系统后,单击界面左边“”,进入入科处理界面如下图二第二,在入科处理界面如果有病人,在该病人的入院床号,主管医生,主管护士这几列下面对应的框中输入相应的信息输入完成后,点击右上角“”,弹出“”提示框,点击“Ok”,即完成入科操作。
图二2,整理床位/换床第一,进入系统后,单击界面左边“”,进入整理床位界面如下图三第二,找到你要整理床位或者换床的病人,先单击该病人左上角“/”图标,再找到将要安排给病人的新床位左上角“//”图标。
Ⅰ,如果新床位上无病人,点击右上角“”按钮后,即可。
Ⅱ,如果有病人,再将此病人用上面同样的方法安排一个床上,然后点击右上角“”按钮,即可。
图三3,床头卡打印第一,进入整理床位界面第二,点击右上角“”按钮,找到要打印床头卡的病人单击对应的“”图标,在上面置上一个“√”即选中该病人或者可以单击左上角“”图标,这时全区病人前面的“”图标前都置上了个“√”即选中全病区,然后点击右上角“”按钮,即可。
4,包床位/撤销床位处理第一,进入系统后,单击界面左边“”,进入包床处理界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杏林NIS系统手册-系统维护手册修订历史目录1. 引言 (3)1.1. 目标和范围 (3)1.2. 使用人群 (3)2. 维护内容及操作步骤 (3)2.1. NIS系统基本信息 (3)2.2. 院感系统登陆 (4)2.3. 重启tomcat服务 (5)2.4. 重启oracle数据库的服务 (7)2.5. 指定病人运行 (8)2.6. 手动运行 (10)2.7. 创建用户 (11)2.8. 创建临床医生用户 (17)2.9. 修改临床医生工作站的功能 (19)2.10. 更新注册码 (24)2.11. 同步科室 (26)2.12. 设置科室属性为病区、ICU或新生儿病房 (28)2.13. 科室分类 (30)2.14. 解释菌名短语 (33)2.15. 病原体分类 (38)2.16. 添加或编辑抗菌药物的分类及级别 (41)2.17. 识别抗菌药物通用名短语 (43)2.18. 识别抗菌药物药品名短语 (44)2.19. 新增或修改手术分类 (46)2.20. 设置手术切口 (52)2.21. 新增或修改易感因素 (56)2.22. 新增或修改感染部位 (61)2.23. 新增或修改治疗方式的医嘱 (68)2.24. 查看系统日志 (72)2.25. 查看数据库连接情况 (73)2.26. 查看NIS系统自动运行情况 (76)2.27. 远程桌面连接到服务器 (78)1.引言1.1.目标和范围在NIS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在杏林工程师离场后,医院的系统维护人员无法对NIS系统进行日常的维护。
需要杏林工程师现场或远程解决,导致不能及时解决NIS系统使用工程中常见问题。
该文档描述了NIS系统维护的内容,涵盖NIS系统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及详细的操作步骤。
通过该文档,NIS系统维护人员可以按照操作步骤解决NIS系统常见问题。
1.2.使用人群本文档的使用人群有以下几类:●部署工程师●医院系统维护人员2.维护内容及操作步骤2.1.NIS系统基本信息服务器环境2.2.院感系统登陆2.2.1 院感专职人员登陆浏览器:google chrome、firefox、遨游3.x、360(极速)等WebKit内核浏览器登陆地址:http://*.*.*.*/nis(*.*.*.*为NIS系统服务器IP地址)登陆界面:用户名/密码:administrator/administrator@local 或其他已创建用户名及密码2.2.2 临床医生登陆方式方式一:浏览器直接登陆浏览器:无限制登陆地址:http://*.*.*.*/nis/dw登陆界面:医生工作站用户名/密码:医生工号/123456 或其他已创建医生工作站用户名/密码方式二:医生工作站单点登录每家医院的登陆形式不一致(略)2.3.重启tomcat服务2.3.1 作用重启tomcat服务,(1)可以解决NIS系统因长期运行引起的JVM内存溢出问题。
问题表现特征:系统每日预警病例数比正常情况少;(2)系统运行缓慢;此外,修改NIS系统文件后,必须重新启动tomcat服务,以更新系统配置。
解决方案:(1)设置定期自动重启服务器;(2)定期自动重启tomcat的计划任务;(3)查找内存耗损的原因,改善系统的内存垃圾收集机制。
(4)设置JVM的警戒线,当JVM内存消耗超过警戒线后,自动清空内存或自动重启服务或自动重启服务器。
2.3.2 步骤(1)登陆服务器(可以远程桌面连接、radmin等软件)可以参照2.27 远程桌面连接到服务器。
(2)打开服务管理器方法一: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方法二:开始----运行----输入:services.msc即可;(3)重启tomcat服务在服务列表中查找“Apache Tomcat医院感染”或“Apache Tomcat nis”项,选中该服务,右键菜单中选中‘重新启动’;重新启动后,状态显示为‘已启动’2.3.3 验证操作成功在浏览器中录入NIS系统访问地址http://*.*.*.*/nis,如出现登陆界面,则tomcat重新启动成功。
2.4.重启oracle数据库的服务2.4.1 作用重启oracle服务,可以解决数据库连接失败、没有启动等问题;解决方案:(1)设置定期自动重启服务器;(2)定期自动重启tomcat的计划任务;(3)增加服务器连接的任务,当数据库连接失败后,重启oracle服务。
2.4.2 步骤(1)登陆服务器(可以远程桌面连接、radmin等软件)可以参照2.27 远程桌面连接到服务器。
(2)打开服务管理器方法一: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方法二:开始----运行----输入:services.msc即可;(3)重启oracle服务在服务列表中查找“OracleOraDb11g_home1TNSListener”和“OracleServiceORCL”两个服务项;右键,在菜单中选择‘重新启动’。
重新启动后,状态显示为‘已启动’2.4.3 验证操作成功在浏览器中录入NIS系统访问地址http://*.*.*.*/nis,如出现登陆界面,则tomcat重新启动成功。
2.5.指定病人运行2.5.1 作用指定病人运行:重新抓取某一患者或某些患者的所有数据。
2.5.2 步骤(1)选择“监测配置”(2)选择“指定病人运行”(3)设置需要抓取的住院病人ID及运行脚本住院病人ID:可以输入多个住院病人的ID,每行一个住院病人ID,可以输入多行;运行脚本:ctx.getApp().getGrabber().grab( ctx,"","" );(4)点击“确定”,开始抓取住院病人的数据;(5)待指定病人运行到100%时,数据抓取完成。
说明:指定病人运行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设置的住院病人ID的数量、数据源接口效率、服务器的性能等因素。
2.6.手动运行2.6.1 作用手动运行:重新抓取某一时间段(不超过一个月)内所有的住院患者的数据。
2.6.2 步骤(1)选择“监测配置”(2)选择“指定病人运行”(3)设置需要抓取数据的时间段;运行脚本:ctx.getApp().getGrabber().grab( ctx, "2013-11-01","2013-12-01" );说明:运行脚本中必须有两个时间,且时间格式必须采用:YYYY-MM-DD格式;开始时间必须小于结束时间,且两时间不能相差超过30天。
(4)点击“确定”,开始手动运行抓取患者的数据;(5)待手动运行到100%时,数据抓取完毕。
说明:手动运行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设置的时间段的长短、住院患者数量、数据源接口效率、服务器的性能等因素;开始一段时间运行的进度为0%属于正常,2.7.创建用户2.7.1 作用创建用户:创建登陆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并为新用户设置相应的权限。
登录NIS系统后,鼠标放在‘系统管理员’处,如图:2.7.2 步骤以为信息科的张三老师创建账号为例:(1)选择“用户管理”;(2)添加新用户;填写‘张三’的用户信息:登录名、密码、姓名、性别、激活(3)设置用户直接权限该权限使用或管理相应功能。
也可批量设置用户的‘使用权限’或‘管理权限’创建新的用户组,并命名为‘信息科’(5)用户分组将用户‘张三’添加到用户组‘信息科’已经将用户‘张三’添加到用户组‘信息科’(6)用户组权限设置设置用户组的程序/资源权限:设置用户组的‘子模块权限’:说明:如果既给用户设置‘用户直接权限’,又给用户所在的用户组设置‘用户组权限’,系统会以‘用户组权限’为准。
2.8.创建临床医生用户2.8.1 作用创建临床医生用户:创建登陆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的临床交互平台用户名和密码,并为新用户设置相应的权限。
临床医生可以进行感染病例的上报、与院感专职人员的沟通、医院感染学习等。
临床医生用户的创建有两种方式:(1)使用医生登陆HIS或EMR系统的工号及全局密码;(2)创建本地账号及密码。
其中,方式一可以直接在HIS或EMR医生职工权限表中找到医生与科室的对应关系,方式二需要单独设置医生的登录名、密码及可以浏览的科室。
在NIS系统部署阶段,杏林的实施工程师已经完成方式一的配置。
现在主要说明本地账号的创建于管理。
创建本地账号可以解决的问题有:(1)某一临床科室的医生没有权限浏览本科室的病例;(2)某一临床科室的医生有多个科室的权限,但该医生在院感系统医生工作站中缺少其中的某些科室的权限。
2.8.2 步骤以临床医生‘李四’(工号:021345,负责科室:血液科A区、血液科B区、造血A区、心血管监护室共4个病区)创建院感系统临床交互平台账号为例:(1)选择“交互配置”;(2)选择医生工作站本地账号管理(3)添加新账号:以临床医生‘李四’(工号:021345,负责科室:血液科A区、血液科B区、造血A区、心血管监护室共4个病区)创建院感系统临床交互平台账号为例:添加完成。
说明:本地账号的优先级高于全局账号,即如果一个账号既在全局配置中有,又在本地账号中,则系统会以本地账号中该账号的权限为准。
2.9.修改临床医生工作站的功能2.9.1 作用NIS系统中临床医生工作站的可以设置的选项一些选项,可以解决以下问题:(1)感染信息编辑表单、主动上报表单中的显示字段、必填字段;(2)用不同的颜色字体区分在院患者列表中不同类别(需上报、已完成上报、无须上报)的患者;(3)感染诊断显示的类别:是否显示院外的、是否显示院感科已经排除的等;(4)显示哪些按钮,确认、排除、编辑、全部确认、主动上报;(5)是否让临床医生强制选择感染部位中插管相关的编辑选项;(6)临床医生在排除感染诊断信息前是否必须说明排除的理由;(7)临床医生在确认或排除前,是否必须需要在院感人员处理完成后才能操作;(8)临床医生在排除或确认后,是否自动设置为排除或确认;(9)临床医生主动上报后,是否自动设置为院内感染等等2.9.2 选项设置临床医生工作站的功能可以在交互配置>> 高级选项位置配置8.2.1 信息显示设置在院患者列表显示风格感染诊断信息显示选项不显示感染诊断设置8.2.2 功能按钮设置8.2.3 编辑及交流相关设置8.2.4 帮助信息设置8.2.5 前置条件设置临床医生在排出前临床医生在排出时临床医生在确认时8.2.6 后置操作设置临床医生在排除后临床医生在确认后临床医生在主动上报后8.2.7 感染信息标记表单双击“感染信息编辑表单”中的字段,可以配置字段的属性,包括是否可编辑、是否必填。
8.2.8 主动上报表单双击“主动上报表单”中的字段,可以配置字段的属性,包括是否可编辑、是否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