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桑园土壤状况分析与施肥对策

合集下载

试论桑园间套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试论桑园间套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期 4个阶段对土地和空间的浪费最为严重 。 2 . 3具有土壤浅层养分利用优势 桑树喜温 喜湿 怕涝 , 是根 深作物 , 栽培桑 的根系可达到 1 . 5 m 下土层 , 根系主要分布在 2 0  ̄4 0 c m土层 , 而O  ̄2 0 c m土壤 养分 的富集层 , 单纯种桑树导致桑园浅层土壤养分不能充分利用 流失 浪 费 。根 据 对 桑 园土 壤 剖 面 的观 测 , 桑树根系 的 8 5 % 分布于 2 0 c m 以下土层 , 1  ̄2 0 c m土壤养分被雨水 、 杂草所 浪费 , 桑园土壤养 分 严重流失 。 3 、 存在 问题分析 3 . 1间作物 使用 农药 影响养蚕 安全 间作 物发生病 虫害 , 不用 农药要损 失产量 , 而蔬菜 等作物 常 用 的农 药 对 家 蚕 毒 性 大 且 残 毒 存 留时 间长 , 施 用 农 药 往 往 会 影 响 养蚕安全 , 造 成家蚕 中毒, 桑叶带毒报废等情况 。同时, 桑 园间作 为作 物 病 虫 害 潜 藏 、 滋 生、 扩 大 蔓 延 提 供 了条 件 , 尤 其 是 桑树 与 问 作物 的一些共 同管理与养蚕安全存在 明显矛盾 。 3 . 2间作物 与桑树争水争肥等 问题 通过间作增加 了单位面积产 出量 , 也增加 了土壤养分 的总输 出量 , 打破 了原有 的土壤肥 力养分 收支平 衡 。若不按照 比例给土 壤增加养 分投入 , 就会 出现 间作物与桑 树争养分 的 问题 , 引起 桑 树减产早衰 , 间 作 物长 不好 , 土壤肥力逐渐趋于下降 。 3 . 3 经 营 管 理 要 求 提 高 规模化的桑园间作及其经营 , 特 别是高投资精细 间作物 的生 产, 耗用人 力资源较 多, 若不 统筹安排 , 就会顾此 失彼 , 影响蚕 桑
试论桑园问套作存在 的问题和对策

桑园高产若干问题的探讨

桑园高产若干问题的探讨

全年用量 的 1 0 %, 以腐熟厩肥为主, 控制氮肥用量 , 适当提高磷钾比例 , 以便充实枝条,防止嫩梢徒长 ,利 于桑树安全过冬。
四、高产 桑 园 的水 利 问题
桑树年需水 2 0 0 0 n l / i 1 左右 ,无 论哪个时期干旱 ,均会影响桑树 的 生长。而桑树 因涝积水 ,受害也相 当严重。因此,抓好旱涝时期的灌 溉和排水工作 ,是保证桑叶增产的 重要措施。在相 同的条件下 ,排水 较好 的桑园 ,桑叶大而厚 ,新 梢叶 有1 5 8 片/ k g ; 而排水不良的地块 , 桑 叶 黄 小 薄 ,新 梢 叶 有 2 9 5片 / 积水桑 园的最终产叶量比不积 水的降低 1 5 . 3 %, 因此, 在多雨时节 , 要重视桑园的排水问题。 水 分 是桑 树 生 长 发 育 的必 要 条件 ,如果天气干旱 ,桑 园缺水 , 桑树就不能旺盛生长 ,特别是夏秋 季 节,桑树生长快 ,加之气温高 , 桑树蒸腾量大 ,更 需要有充足的水 分。 根据调查 , 桑园在干旱情况下 , 灌水 比 不灌 水 的桑 树枝 条 要伸 长 1 / 6  ̄ 1 / 4 ,着生叶片增加 5  ̄ 9 片 ,桑

条比例增加 ,细微下垂枝条的比例 提高 1 5 %左 右。留 条数 在 7 0 0 0 条 以下 ,有效 百分 率虽然很高 ,而往 往枝条过于粗壮 ,春叶产量较低。
施 入 ,施 肥 量 占全 年 用量 的 2 0 %。 秋肥 宜在 8月上旬施人,施肥量 占

高产桑园的建设基础
桑树根系需氧性高 ,要求土壤 透气透水性好,因此桑 园建设应选 用沙壤土质,不宜选用透水性差 的 红黏土和沙姜黑黏 土。具 备桑 园优 质高产土壤的p H值以 为宜,土 壤的 p H值超过 8 或低于 5 ,不仅影 响桑树本身的生育,也影响养分 的 有效性。桑 园土壤有机 质含量低于 1 %,不利于桑 叶优质高产 。因此加 强松土措施,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 这对改 良土质结构显得特别 重要。 实践证 明,栽桑 前深翻 5 0 " - ' 6 0 c n l , 每6 6 7 m2 施有机肥料 2  ̄ 3 m3 ,栽桑 后逐年提高肥水管理水平 ( 平均 每 年每 6 6 7 m 2 施优质有机肥不少于 6

宜州区蚕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宜州区蚕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宜州区蚕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宜州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而蚕桑产业则是宜州区的特色产业之一。

蚕桑产业在宜州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基础,但也面临着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宜州区蚕桑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以促进宜州区蚕桑产业的发展。

1.资源基础丰富宜州区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适宜桑蚕的生长和繁殖。

宜州区拥有广阔的桑园种植面积和丰富的蚕桑资源,为蚕桑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2.传统技艺保持宜州区有着悠久的蚕桑养殖传统和丰富的蚕丝加工技艺,当地群众对蚕桑养殖和丝绸制作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传统技艺。

这些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保持为蚕桑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3.产业发展潜力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长,蚕桑特色产业有着巨大的潜力。

蚕桑产业不仅可以提供丝绸、桑蚕等产品,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做出积极贡献。

但与此宜州区蚕桑特色产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1.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宜州区蚕桑特色产业主要以传统的蚕桑养殖和丝绸加工为主,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缺乏多样化发展。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产业的升级,传统的蚕桑产业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

2.技术水平低下宜州区蚕桑特色产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缺乏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的应用。

这不利于蚕桑产业的提质增效和产品的提档升级,也制约着蚕桑产业的长期发展。

3.市场营销不足宜州区蚕桑特色产业面临着市场营销不足的问题,缺乏有效的渠道和平台,导致产品销售面临一定的困难。

这不利于蚕桑产品的推广和市场竞争能力提升。

1.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多元化发展针对宜州区蚕桑特色产业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应通过发展新型的蚕桑特色产业,推动多元化发展。

可以引进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蚕桑深加工、蚕桑茶产业等,拓宽蚕桑产业的发展思路,提升整体产业的竞争力。

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技术水平宜州区应加大对蚕桑特色产业的科技创新投入,推广现代化的蚕桑养殖技术和丝绸加工工艺,提升蚕桑特色产业的技术水平。

当前桑蚕养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当前桑蚕养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当前桑蚕养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作者:黄瑾琛来源:《广东蚕业》 2019年第12期DOI:10.3969/j.issn.2095-1205.2019.12.02黄瑾琛(广西武宣县三里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来宾 545900)摘要近年来,桑蚕业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把桑蚕茧列入广西优势农产品之一。

文章针对目前农村种桑养蚕普遍存在的问题:重蚕轻桑、桑树受农药污染严重、重治轻防、养蚕技术差,提出了科学的建立桑园,管理桑园,加强消毒防病工作等改进对策。

关键词农村;种桑;养蚕;技术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S8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205(2019)12-04-02广西桂中地区的天气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区日照、气温、降雨量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是发展桑蚕生产的最适宜地区之一。

桑树年生长期长,产叶量高,每年四月中旬就有鲜蚕茧上市,比江浙一带早 2 个月,11 月中下旬还有鲜蚕茧上市,比江浙一带晚1个多月,3个多月的时间差,使广西桂中地区的亩桑产量更高,亩桑最高每年可产鲜茧200 kg。

但养蚕技术的贯彻落实仍有待提高。

近几年,调查发现经济效益不高的现象较普遍。

以下对蚕农养蚕中存在的普遍性技术问题进行相关分析,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

1 存在的问题1.1 桑园建立不规范很多是随机、分散种植于糖蔗基地或果园片区中,而糖蔗和果树常用的阿维菌素、菊酯类农药等会污染周边桑树,造成农药中毒,导致养蚕失败。

1.2 桑园施肥不科学氮、磷、钙、硫等是桑树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而铁、锌、锰、硼、钼等是桑树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由于有的蚕农只追求桑园的产叶量,忽略桑树的营养平衡,在桑树用肥上往往徧施氮肥,忽略了其他元素的搭配,桑叶叶片薄,营养价值低,造成种养业“桑丰蚕不丰”。

1.3 重治轻防,养蚕技术差当前很多蚕农在养蚕过程中,都是粗放管理,待到蚕病爆发时,就大量喂药治病,导致养殖效益低。

2 改进对策2.1 科学建立与管理桑园桑园建立前,需将相关村民和村干部召集在一起,通过协商和调整等措施,最大程度连片种植桑树,形成桑园,避免相邻作物喷撒农药时对桑树造成污染,影响桑树的生长。

桑园n、p、k 肥的施用及缺肥诊断

桑园n、p、k 肥的施用及缺肥诊断

30 ~ 60
3~5
30 ~ 50

< 0.6
< 0.05
< 30
<3
< 30
极缺
肥料名称 人粪尿 厩肥 蚕沙 土杂肥 黄豆饼 麦秆 草木灰
表 2 桑园常用有机肥的 N、P、K 养分含量
N(%)
P(%)
K(%)
0.5 ~ 0.8
0.13
0.21
0.5
0.11
0.5
0.93
0.9
0.27
0.20
0.08
含 N 量 20% ~ 21%; 碳 酸 氢 氨 NH4HCO3, 含 N 量 16.8% ~ 17.5%; 硝 酸 铵 NH4NO3, 含 N 量 34% ~ 35%;氯化铵 NH4Cl,含 N 量 24% ~ 25%; 氨水 NH3·H2O,含 N 量 12% ~ 17%。
② P 肥。主要有:过磷酸钙 Ca(H2PO4)2 H2O, 含 P 量 12% ~ 18%; 镁 磷 肥 CaMgH2(PO4)2, 含 P 量 14% ~ 18%;磷矿粉 Ca3(PO4)2,含 P 量 14% 以上;骨粉 Ca3(PO4)2,含 P 量 22% ~ 23%。
2020·02
技术推广·推广园地
桑园 N、P、K 肥的施用及缺肥诊断
谢桂萍 1,夏跃明 2 (1. 楚雄市东瓜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云南楚雄 675000 ;2. 楚雄技师学院现代农林工程系,云南楚雄 675000)
1 桑园土壤中 N、P、K 养分丰缺标准(表 1) 土壤是桑树生长的基础,土壤养分含量的多
技术推广·推广园地
2020·02
2.2 桑园中 N、P、K 的施肥比例 丝茧育桑园 N、P、K 的施用比例为 N ∶ P ∶ K=10 ∶ 4 ∶ 5 种茧育桑园 N、P、K 的施用比例为 N ∶ P ∶ K=5 ∶ 3 ∶ 4

山区桑园管理技术措施

山区桑园管理技术措施

山区桑园管理技术措施山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之一,而桑园是山区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都非常突出。

为了更好地发挥桑园的作用,提高桑园的产量和质量,山区桑园管理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土壤管理、水源管理、病虫害防控、栽培技术等方面探讨山区桑园管理技术措施。

一、土壤管理1. 合理施肥:桑树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应根据土壤肥力分析结果科学合理施肥,如根据土壤酸碱情况选用合适的基肥,合理施用氮、磷、钾等化肥,以提高土壤肥力,保证桑树的正常生长。

2. 土壤保墒:山区土壤水分一般较为匮乏,为了保证桑树的生长需要,可以采取覆膜保墒、搭设遮阳网等措施,减少土壤水分流失,保持土壤湿润,提高土壤保墒能力。

3. 改善土壤结构:山区土壤多为石灰质土壤,通透性差,利用石灰、腐殖质等材料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桑树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

二、水源管理1. 合理灌溉:山区桑园一般可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浪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同时应根据桑树的生长需要,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避免水分过量或不足导致桑树生长不良。

2. 集雨利用:山区降雨较为充沛,可以采取集雨利用技术,利用塘坝、水窖等设施集雨蓄水,为干旱季节桑树灌溉提供水源,解决水源短缺问题,确保桑树的正常生长。

3. 水土保持:针对山区易发生的水土流失问题,可采取梯田保水、植被覆盖等措施,保持土壤肥力和水分,防止水土流失对桑园的不利影响。

三、病虫害防控1. 选用抗病虫害品种:山区桑树病虫害较多,可选用抗病虫害品种进行种植,提高桑树的抗风险能力。

2. 定期清园消毒:定期清除桑园周围的杂草、病虫害害虫,保持桑园的清洁,减少病虫害传播机会。

3. 合理使用农药:在病虫害发生时,可以采用有针对性的农药进行喷雾,防治病虫害,但应注意农药的使用剂量和频次,避免对环境和桑树本身造成影响。

四、栽培技术1. 修剪整形:对桑树进行定期修剪整形,保持桑树的良好树型,促进桑树的茁壮生长。

无公害桑园科学施肥技术

无公害桑园科学施肥技术

贮 藏 , 强 桑树 的抗 寒性 和促 进 翌年 春 天萌发 有 利 。 桑 园施 肥 的 主要方 法 ,全 部 的有机 肥 和绝 大部 分 无 增
秋肥 应控 制 氮肥 的施 用量 , 当增 加磷 、 肥 。冬 肥 机肥 都要 根施 , 可分 为沟施 、 适 钾 其 穴施 、 环施 等 。低干桑

186~
经 作 0. 济 物20 1 8
舭桃姚 I l
花 生高产优 质 配套栽 培 技术
赵祉 强 何 群 赵 淑 玲
( 山东省 轻工 农 副原料研 究所 高 密 2 1 O ) 6 0 5
摘 要 : 生 在 我 省 大 面 积 种 植 取 得 了较 好 的 效 益 。 该 技 术 针 对 山 东省 生 产 实 际 , 确 保 高 产 增 加 农 花 既 民 收 入 , 确 保 质 量 优 质 , 到 出 口标 准 。 又 达 关 键 词 : 东省 ; 生 ; 产 优 质 ; 培 技 术 山 花 高 栽
豳 舭桃龇 l
20经 作 0. 济 物 1 8
无公害桑 园科学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技术
苏 少 华
( 山东省 枣庄 市峄城 区农 业局 2 7 0 ) 7 3 0
摘要: 随着农 业 结构 的调整 和蚕 茧价上 扬 , 市桑 园面积逐 年扩 大 , 是农 民种 植 管理技 术 相对 落 我 但 后 , 对生 产 中存在 的 问题 , 针 我们 技 术小组 连续 多年进 行 了研 究探 讨 , 桑 园施 肥 时期 、 从 施肥 量 、 施
5 0 g以上 , 占全 年用 量 的 2 %~ 0 5 3 %。新 栽 桑 园的 伐 后 到 7月 下旬 进 行 , 季 温 度 高 、 水 多 、 照 充 2 0 k 夏 雨 光

桑树施肥时期(桑树需肥规律)

桑树施肥时期(桑树需肥规律)

桑树施肥时期(桑树需肥规律)桑树需肥规律桑树是落叶性多年生木本用叶作物,每年剪伐枝条,一年中又多次采叶养蚕,需从土壤中吸收大量养分。

通常每生产100千克鲜桑叶约需氮(N)1.5~2千克,磷(P2O5)0.8~1.2千克,钾(K2O)1.0~1.6千克。

氮、磷、钾对桑树的生长各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以氮素对桑树生长最重要,其次是磷,钾影响较小。

桑树体内营养元素含量依次为氮(N)>钙(Ca)>钾(K)>镁(Mg)>磷(P)>铁(Fe)>锌(Zn)>锰(Mn)>铜(Cu)。

桑树需钙较多,属喜钙性作物。

桑树对养分的吸收有明显的周期性,当土温达5°C左右时开始吸收养分,高于10°C吸收增加,25°C左右吸收旺盛,高于40°C或低于5°C吸收机能衰退。

春季用同位素15N 和32P所作的试验表明,桑树第六片叶展开时,在新梢叶的蛋白态氮中才能测出15N,第七片叶展开时才能测出32p,因此一般认为桑树第六至七叶展开时才开始有效地吸收养分,第五叶展开前,主要是依靠树体内的贮藏养分发芽开叶。

第六至七叶展开后,随着枝叶迅速生长,养分吸收也逐渐增多,到春蚕期(江南地区在5月份)桑树进入旺盛生长期,养分吸收达第一个高峰期。

此时因养春蚕需要,要把桑叶全部采下喂蚕,然后剪去枝条,这称夏伐(江南地区在5月下旬)。

夏伐后的桑树,丧失了全部枝叶,光合作用中断,根毛萎缩脱落,养分吸收停止,7~10天后桑树再发芽,约14天后重新长出根毛,逐渐恢复吸收劝能,枝叶也随着迅速长出,桑树又进入第二次旺盛生长期(江南地区在6、7、8月份),养分吸收达第二个高峰期。

此后随着气温下降,桑树生长和养分吸收又趋向缓慢,直到入冬落叶休眠。

桑树施肥量桑树从春季发芽、生长枝叶到春蚕后夏伐,又从夏伐后桑树再发芽,再生长,到入冬落叶,一年中形成春期和夏秋期两次旺盛生长高峰。

为及时满足桑树旺盛生长期的需肥要求,桑树施肥应着重在春期和夏秋期,冬肥是以改良土壤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摘 要 ]从土壤 类型、土壤元素缺丰分级、土壤 主要 限制 因子等方面分析总结 了广西桑 园土壤的状 况, 分析 了桑 园土壤养分对桑叶产量和质量 、 养分缺乏对蚕体 生长和茧丝 生产的影响 , 提 出注重肥料
元 素 施 用 比例 , 注 重 不 同 区域 桑 园施 肥 差 异 、 注 重 不 同桑 品种 施 肥 差 异 、 落 实测 土 配 方 施 肥 方 法 等 对
2 0 1 5年 第 5 2卷
第 3 期 《广 西 蚕 业 》
G u a n g x i S e i f c u l  ̄r e V o 1.5 2 N o.3 ,2 0 1 5
广西桑园土壤状况分析与施肥对策
祁广 军 , 田智得 , 黄红燕
( 广 西壮 族 自治 区蚕业 科学 研 究院 , 南宁 市 5 3 0 0 0 7)
贵港 、 百 色 六大 主 产 区 , 桂西 北 蚕 区多 为石 山地 区 , 桂 中蚕 区多 为 丘 陵 、 石 山地 区 , 桂 南 蚕 区多 为 丘 陵坡 地 , 间有平 原盆地 。
桑 园 的丰产稳 产是 促进 广西 现代 蚕桑 产业 发展 的前 提 , 大量 的试 验和 生产 实践 证 明 , 施 肥 是 桑 园管 理 的重 要环 节 , 合 理 科学 的施 肥是建 立 高产 、 优质 、 低成 本 桑 园的关 键 。 目前 , 广西 桑 园土 壤使 用 年 限大部 分 超过 1 0年 , 普遍 存 在不 合 理使 用 或透 支 土 壤养 分 的情 况 , 研究 掌握 广西 桑 园 土壤 状 况与桑 园平 衡施 肥技 术对 广西 现代 蚕桑 产业 发展 的十分重 要 。
2 0 1 4年 , 广 西蚕 桑 产业 再 创历 史 新 高 , 桑 园 面积 l 9 . 2 6万 h m , 约 占全 国 的 四分之 一 , 连续 9 年 位居 全 国首位 , 其 中广西 自主选 育 的“ 桂 桑优 ” 和“ 桑 特优 ” 系列 杂交 桑 品种 占全 区桑 园 面积 的 7 5 % 以上 。 广西桑 园 主要分 布在 桂西 北 、 桂中、 桂南 三产 业带 区域 , 集 中在河 池 、 南宁、 来宾 、 柳州 、
[ 收稿 日期 ]2 0 1 5 — 0 8 — 1 0 ; [ 修 回日期]2 0 1 5 — 0 9 — 0 1
[ 资助项 目]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专项( N o . C A R S 一 2 2 一 S Y Z 1 9 ) 。 [ 第一作者 信息 ]祁广军 ( 1 9 6 4 一) , 男, 博士 , 农业推广研究员 , 主要从事蚕桑技术研究推广工作 。
策, 得 出 大 力推 广 应 用 平衡 施 肥 理念 的 结论 。
[ 关: 键 阗 ]土壤状况 ; 养分影响 ; 施肥 比例 ; 平衡施肥 ; 测土配方 [ 中图分类号 ]¥ 8 8 8 . 5 ; [ 文献标识码 ]B ; [ 文章编号 ]1 0 0 6 — 1 6 5 7 ( 2 0 1 5 ) 0 3 — 0 0 3 2 — 4
1 桑标 准 和 1 9 8 2年土 壤 普查 显 示 : 广 西耕 地 以红 壤 为 主 , 土壤 的有 机 质 及磷 、 钾 等矿 物元 素含量 低 , 而且 大 多数耕 地 土层 比较 浅薄 , 土壤 较 为贫 瘠_ 1 ] 。其 中 , 赤 红 壤是 广 西 南 亚热 带 地 区 的代 表 性 土壤 , 共有 4 8 5 . 1 1 万h m ,包 括 旱 地 2 6 . 7 2万 h m 。 ,占广西 旱 地 面 积 2 9 . 3 0 %, 占赤红 壤 面积 的 5 . 5 1 % 。其 地 多为林 、 荒 草地 , 土地 开发 利用 潜力 大 , 有 机质 及全 氮含 量 中等 偏 低 ,磷 、 钾养分含量不丰富 , 桑树 可 生 长 。红 壤是 中亚 热 带地 带 性 土壤 , 全 区有 5 6 4 . 2 4 万 h m , 除钦 州 、 北海 、 防 城三 市外 , 其 它市 均 有分 布 。红 壤 中全 区有耕 地 2 0 . 9 5万 h m , 占旱 地 面 积的 2 2 . 9 8 %, 占该 类土 壤 面积 的 3 . 7 1 %。 红壤 地 区水 、 热条 件充 足 , 适 合种 植桑 树 。 水 稻 土是广 西
性土 , 碱性土占 3 3 %E 。
关 于广 西桑 园 土壤状 况 , 曾艳 _ 4 ] 以南 宁 市 良庆 区土样进 行盆 栽 和大 田试验 , 认 为 桑 园土壤 的 主要 限制养 分是 N、 K、 Z n 、 B, 潜 在 限制 养 分是 P 、 F e E 引。刘斌 [ 按《 土 壤农 业化 学分 析 方法 》 从 宜 州、 金 城江 、 忻城 、 横县 、 隆安 、 柳 城 6县 的代 表性 桑 园取 样 , 测出 6 县 的桑 园土壤 的 p H值 大 多 在 6 . 5以下 ; 有 机 质 平均 含量 为 2 . 3 3 %; 速效 氮 、 磷、 钾 含量 平 均值 为 9 8 mg / k g 、 2 0 . 7 mg / k g 、 8 2 mg / k g ; 有 效钙 、 镁平 均 含 量 分 别 为 3 8 9 6 mg / k g 、 1 3 7 . 4 mg / k g , 其 中有 效 钙过 量 比例 达 3 1 . 8 2 %; 有效铁 、 锰、 铜、 锌平 均 含 量分 别 为 3 2 . 4 0 mg / k g 、 3 2 . 2 0 m g / k g 、 1 . 2 6 mg / k g和 1 . 3 5 mg / k g 。认 为 这 6 个 县 桑 园 土壤 肥 力 总体 水平 不 高 , 普遍 缺 乏速 效 氮 、 磷、 钾、 镁, 其 他 养 分也 存在 一 定程 度 的缺 乏 或过 量 现 象 。不 同种植 区 、 同一 种 植 区不 同桑 园之 间土壤 养分 丰 缺程度 差异 较大 。
E — m a i l :q  ̄1 3 5 @1 6 3 . e o m
3 2
2 0 1 5年 第 5 2卷
第 3 期 《广 西 蚕 业 》
G u a n g x i S e r i c u h u r e V o 1.5 2 N o.3 ,2 0 1 5
最 大耕 作 土壤 , 全 区各 地 均 有分 布 , 有1 6 4 . 7 2万 h m , 占耕作 土 壤 的 6 4 . 2 1 %, 是 种植 桑 树 的优 良 用地 。 广 西 的耕地 面积 中缺 氮 的 占 8 3 %, 缺磷的占 8 5 %, 缺钾 的 占 8 7 %; 耕作 的 土壤有 6 7 %是 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