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结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结范本(三篇)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结范本一、工作回顾去年,我单位紧密围绕大气污染防治的任务,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从制定措施到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协同推进、扎实落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以下是我们去年的主要工作回顾:1. 加强监测和信息公开:我们完善了大气环境监测网络,提升了监测能力和覆盖范围。
同时,将监测数据及时公开,提高了信息透明度。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大气污染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2. 加强源头治理:我们深入开展大气污染的源头治理工作,调查整治工业企业的排放情况,加强了对燃煤、工业废气等污染源的治理。
同时,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管和管理,推行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3. 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我们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加大了对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
同时,鼓励工业企业利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4. 加强科研创新:我们加强了大气污染的科研创新工作,组织了多个研究项目,深入探究了大气污染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
通过科研创新,我们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5. 提高宣传教育力度:我们加强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举办宣讲会、发布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公众普及大气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同时,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的宣传引导,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以上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团结协作。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
二、存在的问题在防治大气污染的工作中,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1. 治理效果不明显:尽管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但是大气污染的治理效果并不明显。
这主要是由于少数污染源的不合规排放,以及部分企事业单位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视不够所致。
2. 机动车尾气排放难以控制:尽管我们对机动车尾气排放进行了监管和管理,但由于机动车数量庞大,尾气排放难以全面控制。
特别是二手车市场的存在,导致尾气排放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3. 缺乏科研创新支持:在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中,我们缺乏科研创新的支持,无法在技术手段上取得重要突破。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结(3篇)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结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作为人类生存和健康的重要环境因素,大气质量的改善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____年,我国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下面对____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总结。
一、国家政策措施____年,国家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加大了政策调控力度。
首先,政府出台了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并加大了对企业和个人的环境治理监管力度。
而且,政府还加大了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大气污染源的排放监测和监管,对超标排放的企业进行严肃问责,进一步提高了大气环境的质量。
二、减少燃煤污染在____年,国家继续推进行业结构的调整和能源煤改气、煤改电等工作。
通过减少燃煤污染,同时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使得大气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此外,国家在煤炭行业加大了环保投入和技术升级,提高了煤炭的利用效率,降低了燃煤污染的排放。
同时,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老旧燃煤锅炉的淘汰力度,推动了清洁取暖的发展。
三、加强工业污染排放控制在____年,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工业企业污染排放的监管和治理。
政府要求大中型企业都要配备并使用污染治理设施,保障企业废气的治理和排放达标。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重点行业污染源的整治力度,对违法违规排放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国家还鼓励工业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设备改造,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通过这些措施,工业污染排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和减少。
四、加大交通尾气治理力度在____年,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交通尾气的治理力度。
政府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对传统汽车进行限行和减排,减少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政府还加大了对运输企业和机动车辆的监管力度,对高排放车辆进行淘汰和更新,推动了车辆尾气污染的治理。
此外,政府在城市规划和交通系统建设中,优化了交通网络布局,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减少了交通拥堵情况,降低了尾气排放量。
年度大气治理工程总结(3篇)

第1篇2023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现将2023年度大气治理工程总结如下:一、工作背景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决策部署,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全面推进大气治理工程。
二、工作目标2023年,我国大气治理工程的主要目标是:PM2.5平均浓度下降2%,优良天数比率提高2个百分点,重点地区空气质量改善明显。
三、工作措施1. 强化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新增污染项目,优化产业布局,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2. 深化工业污染治理。
加强火电、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推进工业窑炉提标改造,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
3. 加强燃煤污染治理。
推广清洁能源,淘汰落后燃煤机组,实施燃煤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提高燃煤电厂环保设施水平。
4.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推进绿色出行,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提高燃油品质,推广新能源汽车。
5. 强化面源污染治理。
加强扬尘、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面源污染治理,实施绿化工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6.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创新。
支持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先进技术,提高大气污染防治能力。
四、工作成效1. 空气质量改善。
2023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优良天数比率为85.5%,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2. 产业结构优化。
淘汰落后产能1.2亿吨,关停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1万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
3. 工业污染治理。
火电、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同比下降,工业窑炉提标改造完成率超过80%。
4. 燃煤污染治理。
燃煤电厂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完成率超过90%,燃煤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完成率超过80%。
5. 交通运输结构优化。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660万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2024大气污染防治的年度工作总结

2024大气污染防治的年度工作总结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经过一年的努力,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下,我们有效地推进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为改善环境质量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现将2024年度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监测和呼吸道疾病预防工作在2024年,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建设,完善了监测设施和技术手段。
同时,我们还组织开展了大气污染对呼吸道疾病的影响研究,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二、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源我们对重点行业进行了深度整治,加强了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了大气污染物排放符合标准。
通过加大执法力度和罚款力度,有效遏制了工业污染源的排放,取得了较好的整改效果。
三、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在2024年,我们继续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加大对燃煤电厂的改造和淘汰力度。
同时,我们还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通过鼓励投资和建设清洁能源项目,逐渐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四、加强城市交通管理我们注重加强对城市交通管理的综合整治,鼓励公共交通的发展和骑行、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的推广。
通过加强道路交通秩序管理、优化交通布局和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有效地减少了交通引起的大气污染。
五、加强船舶尾气污染防治我们积极推进船舶尾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对港口、航运企业的监管,推广低硫燃料和尾气净化设施的使用,减少船舶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说,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认知和参与度。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实现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的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结7篇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结7篇篇1一、引言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大气污染挑战。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难题,我们全面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本报告旨在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和经验教训,并提出未来的工作方向。
二、工作目标1. 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2. 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3. 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内容及实施1.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制定并修订了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2. 推广清洁能源大力推广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从源头上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3.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限制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4. 加强排放监管加强对企业排放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放行为。
5. 普及环保意识通过各种渠道普及大气污染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四、工作成果1. 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
2. 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3. 清洁能源占比逐步提高。
4. 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高污染产业得到限制。
5. 企业排放监管得到有效加强。
6. 环保意识普遍提高,公众参与度明显提升。
五、问题分析1. 部分企业环保意识不强,治理投入不足。
2. 监测网络尚不完善,部分地区监测数据存在偏差。
3. 污染治理技术滞后,难以满足高标准排放要求。
4. 跨区域污染协同治理机制尚待完善。
六、改进措施1. 加强企业环保教育和培训,提高企业环保意识。
2. 完善监测网络,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 加大科研投入,研发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
4. 加强跨区域污染协同治理,形成联防联控机制。
七、工作展望1. 持续推进清洁能源替代,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2. 加强污染治理技术研发与应用,提高污染治理效率。
3.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环保监管力度。
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5.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结6篇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结6篇篇1一、背景本报告旨在回顾和梳理过去一年内,本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总结经验教训,以及对未来工作的规划与展望。
面对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我们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多项措施并举,努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二、工作成效1. PM2.5浓度下降在过去的一年中,经过全体成员共同努力,本地区PM2.5浓度得到了有效下降。
我们严格控制工业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并加大道路扬尘治理力度,PM2.5年均浓度下降了XX%,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高至XX%。
2. 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建设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新增XX个空气质量监测点,提高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覆盖面。
实时数据监测与预警系统确保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 工业污染治理强化对重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通过技术改造和升级,减少工业废气排放量。
同时,推动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4. 机动车尾气治理推广新能源汽车,优化交通结构,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加强机动车尾气检测,对超标车辆进行严格处罚并督促整改。
此外,还加大了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了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5. 扬尘污染治理控制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推广使用建筑工地封闭式施工和运输车辆密闭措施。
加强道路清扫保洁力度,减少道路扬尘污染。
同时,积极开展绿化造林工程,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三、工作措施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制定和完善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法规和政策措施,强化政策引导和法律保障。
2. 强化责任落实:明确各级各部门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构建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的工作机制。
3. 增加投入:加大大气污染防治的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各项措施得以有效实施。
4.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普及大气污染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5. 创新技术和机制:鼓励和支持新技术、新工艺在防治大气污染中的应用,推动大气污染治理的技术创新。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的年度工作总结

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的年度工作总结2024年,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一年。
面对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以下是2024年大气污染防治的年度工作总结: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在2024年,我们积极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通过全面深化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加强了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保障。
同时,加大对大气污染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执法检查,确保了法律的有效执行。
二、深入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在2024年,我们坚持精准治理的原则,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并划定了不同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区域,实行差别化管理。
同时,大力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大对煤炭污染治理的力度,逐步淘汰老旧高污染排放企业,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
三、加强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2024年,我们加强了大气污染的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建立了全国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实现了对全国各地大气污染情况的实时监测。
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制定了预警机制,及时发布大气污染预警信息,为各地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科技创新2024年,我们加大了对大气污染治理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加强了科技研发和技术转化。
推广应用了一批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如低氮燃烧技术、车用油品质量改进技术等,有效降低了污染物排放,提高了大气环境质量。
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在2024年,我们加强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了全社会的参与。
通过互联网平台和媒体的力量,普及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科学知识,提高了公众对大气污染防治的认知和支持。
六、加强与国际合作交流2024年,我们加强了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交流,借鉴了国际先进的大气污染防治经验,吸取了国际上的最佳实践。
积极参与国际环保会议和研讨会,推动了国际间的环保合作。
通过2024年的努力,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结范文6篇

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结范文6篇第1篇示例:2023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结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了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的重要因素。
为了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力度。
2023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下面就来对这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政府加大了法规制度建设的力度2023年,我国政府针对大气污染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加大了对大气污染行为的惩处力度。
在工业排放方面,相关部门规定了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对超标排放的企业进行了严厉处罚。
加大对散煤燃烧、工业废气治理等方面的执法力度,严格落实“一企一策”的原则,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
二、加大对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力度2023年,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对重点行业的污染治理力度,特别是钢铁、石化、化工等高污染行业。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这些行业加大环保投入,更新治理设施,降低排放标准,推动这些行业向绿色、低碳发展。
对那些拒不整改的企业,政府加大了处罚力度,对其实行关停、停产等措施,确保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得到切实的落实。
三、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2023年,我国大力推动了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特别是对于煤炭的清洁利用。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利用先进的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加大对大气污染物的治理力度。
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的扶持和补贴力度,推动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减少了对传统高污染能源的依赖,有效降低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2023年,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生活污染的治理力度。
从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推动农村清洁取暖、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特别是对于散煤燃烧、秸秆焚烧等问题,政府加大了对这些行为的取缔力度,积极推动清洁取暖政策的实施,确保农村大气污染得到有效改善。
五、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大气污染治理2023年,我国政府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特别是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实施自愿性减排行动,积极开展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生产等活动,推动企业改善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结一、xxxx年工作总结xxxx年大气方面的工作紧紧围绕《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中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目标和要求,以两控区和机动车污染防治为重点积极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两控区污染防治工作1、国务院正式批复由我局和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联合上报的《两控区“十五”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计划》,这是xxxx年划定两控区后国务院首次批复的规划,为全面推动两控区工作,实现“十五”两控区污染控制目标提供保障。
2、召开了全国两控区工作会议,总结xxxx年以来两控区各地工作进展情况,交流经验,并部署了近期两控区重点工作。
会后,向总局领导提交了关于两控区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总局两控区工作的建议。
3、组织山东省、山西省、江苏省、河南省、上海市、天津市、柳州市和华能电力公司开展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及排污交易政策实施试点工作。
为试点工作制定了二氧化硫总量控制指标分配至排放源的方法;二氧化硫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固定大气污染源在线监测运行、管理办法;排污交易管理办法等技术指导文件,指导试点地区核定当地重点污染源的二氧化硫允许排放总量指标,开展交易试点,并进行了培训。
4、严格控制两控区新建项目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对监督司会签的20余个项新建项目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认真审核,提出意见。
5、组织山东、江苏、浙江、山西四省开展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总量分配绩效方法的试点工作,调查四省电力行业绩效(每度电二氧化硫排放量)现状,提出四省电力行业绩效指标,核定二氧化硫总量指标。
6、积极推动国家有关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出台有利于火电厂脱硫的经济政策。
提出了“促进火电厂脱硫有关经济政策的建议”,召集部分脱硫火电厂和脱硫公司开会进行讨论。
目前正在与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进一步协调。
(二)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1、为落实国务院批准北京市提前执行国家机动车第二阶段排放标准(欧2标准)有关要求,发布了对达欧2标准车型进行型式核准的公告,首次公布了我国第一批达到欧2标准车型的公告,这对促进我国今后的新车管理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xxxx年已发布四批3000多个达到欧2标准车型公告。
2、加强我局对新生产机动车环保达标的监督管理,完善了审批程序,理顺了管理体制。
继续发布了四批新生产机动车环保达标目录(近3000个车型);调整了对新生产机动车排放达标申报审核工作规范,进一步提高审核工作效率和质量。
3、继续推进出台《防治机动车污染监督管理条例》。
重点就新生产机动车环保准入管理体制问题,与中编办、国家经贸委和认监委协调。
4、与国家经贸委共同组织了对重点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化油器微型车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目前全国已经停止所有化油器微型车的生产,从今年年底开始国家经贸委将取消此类车的公告,公安部门不再予以上牌照。
5、与公安部协调在用机动车定期排放检测监督管理的职能转移工作,召开部分重点城市在用机动车污染监督管理工作讨论会,对目前机动车污染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组织制定有关在用车定期检测的管理规范。
6、与国家经贸委共同继续对提前达到国家第二阶段排放标准的低污染排放小汽车生产一致性进行审查。
到目前为止,审核料共有11个企业的111个车型获得减税。
7、加强对农用运输车污染的监督管理。
与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关于改善农用运输车尾气排放和噪声污染问题的通知》;召开农用车生产企业会议贯彻落实,发布实施《农用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的通知;要求农用运输车按照新标准组织生产并进行达标车型申报。
8、与建设部协调发展城市电车工作,积极推进城市发展无污染电车发展。
与科技部共同推动清洁汽车行动。
(三)推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工作1、依照大气法,划定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
与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建设部、公安部等7部委协调,完成《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的划分方案》上报国务院批复2、继续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颗粒物源解析工作,组织培训,指导重点城市制定空气质量达标计划。
3、与科技部共同推进清洁能源行动,确定“十八”个示范城市,促进城市用天然气、电、可再生能源等替代燃煤,建设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4、对吉林省的扬尘污染控制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并转发吉林省环保局联合公安厅、建设厅等7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控制扬尘污染的通知。
(四)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1、联合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和财政部将《北京市环境污染目标与对策(xxxx年-xxxx年)》上报国务院。
2、配合全国政协对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工作进行调研,重点就北京市工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情况形成调研报告,提出措施建议。
3、围绕北京市举办XX年奥运会应达到的空气质量要求,统一协调局内外,继续支持、协助北京市采取控制大气污染的主要项措施。
重点协调北京市实施更严格的机动车污染排放标准以及中央单位燃煤锅炉改烧天然气等方面工作。
(五)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1、实施“安静小区工程”计划。
编制了“安静小区指标”并在北京市召开了有区县环保局和物业管理公司参加的讨论会。
2、针对当前交通噪声污染严重的现状,开始实施机动车加速噪声排放标准,对不能达标的新车不能列入我局的达标车型公告,从源头上控制交通噪声污染。
3、铁路噪声防治稳步推进。
今年又有北京和上海对进入市区的列车实行禁鸣措施,有效地改善了铁路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
(六)保护臭氧层工作加入哥本哈根修正案的部委协调工作。
举办臭氧层友好的北京XX年奥运会的协调工作。
二、xxxx年重点工作计划xxxx年重点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两控区“十五”计划、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划定方案和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管理条例。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两控区“十五”计划,组织制定本地区两控区污染防治具体实施计划;督促落实二氧化硫重点污染治理项目,出台有利于火电厂脱硫的饿经济政策。
二是组织国务院划定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完成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确定城市质量达标的环境容量;制定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环境质量达标考核办法。
三是与国务院法制办配合,颁布〈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管理条例〉。
重点开展对机动车达标车型的一致性检查,对生产、销售超标车的企业进行处罚,树立环保总局对机动车达标排放监督管理的权威。
年度女工委总结及计划年是全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重要一年,我乡女职工工作在县女工委及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工作条例,依法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团结女职工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
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深入学习,不断提高女职工素质:我乡共有女职工16人,在一年的工作中,女职工组织结合自身实际用十七大精神统一思想,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主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组织女职工学技术、学管理、学科学、学文化,不断提高女职工队伍素质。
结合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在乡视频会议室认真学习两次,女职工参与学习20人次,另外,各单位组织女职工学习《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劳动法》、新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知识,提高女职工法律意识,使女职工权益法律得到深入宣传学习和贯彻落实。
二、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女职工必须加强组织建设,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是在同级工会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和上级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指导下,是有民主性和代表性的女职工组织,是进一步保护好女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并监督协助有关部门贯彻实施的机构。
代表和组织女职工依照法律规定,参加本单位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并依法维护女职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同一切岐视、虐待、摧残、迫害女职工的行为作斗争。
我乡女职工委员会主任由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担任,委员由经管中心、水务所、农机站、等几个部门的人员组成,在经管中心,乡政府等部门女职工数较多而又不符合组建女职工委员会的情况下,分别设立了1名女职工领导,做到了女职工工作事事有人管,充分调动了女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切实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一)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是女职工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女工组织服务机关建设的重要手段。
1、完善源头参与机制。
女工组织积极参与平等协商,签订合同工作,从源头上有力的维护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
2、健全依法监督机制。
女工组织参与本单位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健全女职工劳动保护监督制度。
组织好一年一次的妇科普查工作,有效的保护了女职工的身心健康。
四、积极参与全乡各行事业建设女工委紧紧围绕我乡“以林业为主体,以劳务产业和反季产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总体发展思路。
积极投身各行事业的建设,为各行各业建设出力、献策。
今年面对历史罕见的严重旱情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按照我乡坚持“先保人、后保牲畜、再保生产、一线防火”的总体部署,女工委积极组织女干部职工深入抗旱一线80余人次,投身全乡抗旱防火工作,使得全乡群众平稳渡旱,各项传统产业稳步发展。
五、下年工作计划年结合县总工会工作总体指导思想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好女工委工作计划。
切实履行好基本职责,组织动员全乡女职工不断提升素质,展示女职工的时代风采,发挥女职工“半边天”作用。
对年女职工工作作如下安排:(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抓好女职工工作的责任感。
我乡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将以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我乡的中心工作,把广大女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加快经济发展上来,推动单位健康快速发展的高度上来。
各站所工会女职工组织要站在我乡发展的高度,进一步贯彻落实女职工委员会议精神,团结和带领广大女职工在各自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通过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服务质量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工会工作和女职工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具体工作和新思路贯彻到广大女职工中去,引导她们牢固树立要推动我乡的各项改革发展,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依靠发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达到鼓舞斗志、增强信心的目的。
将广大女职工更加紧密地团结、动员起来,鼓足干劲,凝聚力量,积极投身到我乡建设发展的事业中,为我乡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目标发挥好“半边天”作用,做出新成效。
(二)打好女职工组织建设基础,充分发挥女职工组织的作用,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强女职工组织自身建设,既是新形势下女职工队伍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工会历史使命的具体需要,只有从政治思想上、组织体系上、管理制度上、工作作风上,不断加强女职工组织建设,才能提高工会女职工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是发挥女职工作用的基础和保障。
要按照以工会组织建设带动女职工组织建设的思路,加强女职工组织体系建设,夯实基础,扩大覆盖面。
力争做到女职工组织与工会组织同步组建、同步改建、同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