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发展简介

信息安全发展简介
信息安全发展简介

现代信息安全技术发展历程简介

030095** ***

摘要:

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对信息安全的关注越来越高。信息安全技术的内涵也越来越广,从主机的安全技术发展到网络体系结构的安全,从单一层次的安全发展到多层次的立体安全。信息安全不仅关系到个人,企事业单位,还关系到国家安全。回顾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历史,必将给予我们启示和思考。关键字: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发展历史安全危机中国

引言:

在研学讲座中,宋宇波教授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什么是信息安全”、“信息安全都包括那些内容”,并就一些“数字签名”“身份认证”、“主动攻击、被动攻击”等专业术语进行了解释。同时,自开学以来,自己也在备考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等级考试,在备考当中也了解一些关于网络安全的知识,并阅读了一些关于网络安全发展的书籍,对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有了初步了解。

一、信息安全危机的出现

信息安全的概念的出现远远早于计算机的诞生,但计算机的出现,尤其是网络出现以后,信息安全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隐形”了。现代信息安全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介质安全,一般指电子信息的安全。

从1936年英国数学家A . M .Turing发明图灵机,到1942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ABC研制成功,再到1945年现代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第一次提出存储程序计算机的概念,以及后来的第一条跨越大西洋的电话电缆敷设完成。这些都为网络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然而互联网威胁也随之而来。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在个人电脑上广泛流行的病毒于1986年初诞生,被命名为大脑(C-Brain)。编写该病毒的是一对巴基斯坦兄弟,两兄弟经营着一家电脑公司,

以出售自己编制的电脑软件为生。由于当地盗版软件猖獗,为了防止软件被任意非法拷贝,同时也为了追踪到底有多少人在非法使用他们的软件,在1986年年初,他们编写了“大脑(Brain)”病毒,该病毒运行在DOS操作系统下,通过软盘传播。世界上首个计算机病毒就这样产生。

随后,1988年11月3日被成为“黑色星期四”的一天,一个美国年轻人Robert Morris 把一个“蠕虫”病毒程序放到了Internet上,导致了上千台网上计算机瘫痪。这个称为“Morris 蠕虫”程序的出现改变了许多人对Internet安全性的看法,引起了人们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视。信息安全革命也随之爆发。

二、信息安全技术的形成

(1)面向信息的安全保障

计算机网络刚刚兴起时,各种信息陆续电子化,各个业务系统相对比较独立,需要交换信息时往往是通过构造特定格式的数据交换区或文件形式来实现,这个阶段从计算机诞生一直延续到互联网兴起的九十年代末期。

面对信息的安全保障,体现在对信息的产生、传输、存储、使用过程中的保障,主要的技术是信息加密,保障信息不外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因此,信息安全保障设计的理念是以风险分析为前提,如ISO13335风险分析模型,找到系统中的“漏洞”,分析漏洞能带来的威胁,评估堵上漏洞的成本,再“合理”地堵上“致命”漏洞,威胁也就消失了。

然而风险的大小,漏洞的危害程度是随着攻击技术的进步而变化的,在大刀长矛的冷兵器时代,敌人在几十米外你就是安全的,到了大炮、机枪的火器年代,几白米、几十公里都可能成为攻击的对象,而到了激光、导弹的现代,即使你在地球的另一端,也可能随时成为被攻击的对象。所以面向信息的安全,分析的漏洞往往是随着攻击技术发展、入侵技术进步而变化的,也就是被动地跟着攻击者的步调,建立自己的防御体系,是被动的防护。更为严酷的是:随着攻击技术的发展,与敌人的“安全距离”越来越大。

在信息安全的阶段,安全技术一般采用防护技术,加上人员的安全管理,出现的最多的是防火墙、加密机等,但大多边界上的防护技术都属于识别攻击特征的“后升级”防护方式,也就是说,在攻击者来之前升级自己了,就可能防止他

的入侵,若没有来得急升级,或者没有可升级的“补丁”,系统就危险了。面对加密技术的暴力破解也随着计算机的速度发展,让加密系统的密钥长度越来越长。

面向信息的安全保障也逐渐发展和完善。

(1)面向业务的安全保障

面对业务的安全,是从信息化的角度考虑信息的安全。到了04、05年,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网络成了人们工作与生活的“信息神经”,人们发现各种工作已经脱离传统的管理模式,进入到世纪初还是梦想的“无纸化”

办公时代,此时计算机的故障、网络的中断已经不再是IT管理部门的小事件,往往是整个企业的大故障,有些金融、物流、交通等企业,网络的故障完全可以导致企业业务的中断,企业的停业。

此时,需要保护的信息不再只是某些文件,或者某些特殊权限目录的管理,而是用户的访问控制、系统服务的提供方式,此时要保障的不再只是信息,而是整个业务系统,以及业务的IT支撑环境,业务本身的安全需求,超过了信息的安全需求,安全保障自然也就从业务流程的控制角度考虑了,这个阶段被称为面向业务的安全保障。

从美国的SOX法案要求对系统信息的审计,到日益完善的各种行业信息系统保障技术要求,都不再是针对某些安全新技术,而是面对整个信息系统的保障要求。在国内比较突出的就是公安部发布的非涉密信息系统的等级保护,国家保密局发布的涉密信息系统的分级保护,相继颁布了技术与管理标准,并建立完善的测试、评估标准,并对一些涉及国家经济基础性产业的基础信息系统,如交通、金融等,要求强制性保护。

系统性的安全保障理念,不仅是关注系统的漏洞,而且从业务的生命周期入手,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找出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从安全事件出现的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安全保障。具体的保障设计,“花瓶模型”给了我们一个清晰的设计框架,把安全保障分为防护技术、监控手段、审计威慑三个部分,其中防护技术沿用信息安全的防护理念,同时针对“防护总落后于攻击”的现状,全面实施系统监控,对系统内各个角落的情况动态收集并掌握,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及时察觉,即使有危害也减少到最小程度,攻击没有了“战果”,也就达到了防护的

目的;另外,针对网络事件的起因多数是内部人员,采用审计技术可以取证追究,是震慑不法小人的恶意滋生的“武器”。面向业务的安全保障也逐步发展和完善。

三、中国的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

我国信息产业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曾经的全球过期信息产品的“抛售地”,到今天全球规模第二的信息产业大国,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安全经过二十年的媒体灌输和真实的攻击案例,已将人们的信息安全意识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回顾二十年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发展历程,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众多启示,信息安全技术也已经渗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信息安全业在中国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可算是一个新兴产业,大体上,产业的发展轨迹分为了三个阶段。

2005年之前的萌芽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国内各行业、各部门开始萌生信息安全的意识——从最初的“重视信息化建设”却“轻视安全体系的构建”,发展至“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且“希望在企业内部实现安全”,但又认为信息安全很神秘,不知从何入手。在此阶段,各行业的客户都在有意识地学习和积淀信息安全知识,与这一领域的权威企业广泛交流,了解其技术、理念、产品、服务。与此同时,一些企业、部门也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小的、零星的信息安全建设,但并未实现规模化和系统化;而且这个时期政府对于信息安全在宏观政策上的体现是呼吁较多,而具体的推进事务则比较少,虽然显得很热闹,但实际信息安全建设很少。

2005年到2009年的爆发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国内各行业、部门对于信息安全建设的需求由“自发”走向“自觉”。企业客户已基本了解了信息安全的建设内容与重要意义——很多行业部门开始对内部信息安全建设展开规划与部署,企业领导高度重视,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由此,信息安全成为了这一阶段企业IT建设的重中之重。某种意义上,信息安全市场的需求爆发可说是多年来企业在安全方面的“欠债”所造成的。

2010年之后的普惠阶段,当信息安全建设与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融而为一,信息安全作为一个话题可能会丧失其“热点效应”,但作为企业IT建设的关键

环节之一,它是普惠的——就像空气一样无比重要、无所不在,却又不易为人察觉。

随着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已经有了大量的安全技术和安全产品来保证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安全,然而技术只是保护信息安全的一方面,而制定适当完备的网络安全策略是实现网络安全的有力措施。同时相信随着人类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各种安全威胁也必将一一解除。参考文献: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信息安全实验室信息保障技术框架

金澈明、孙霓刚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2009

2017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17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以及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 信息安全行业主要受信息产业及安全主管部门的监管,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信息安全行业,受到信息安全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管理。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行业主要发展政策

行业主要发展政策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信息安全行业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1、信息安全的定义

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系统中的数据及依托其开展的业务进行保护,使得它们不会由于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未经授权的访问、泄露、破坏、修改、审阅、检查、记录或销毁,保证信息系统连续可靠地正常运行。信息安全具有真实性、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可用性、可核查性和可控性七个主要属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信息安全行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1)信息安全技术 为了实现信息安全的七个核心属性,需要从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信息内容对抗等五个方面进行安全建设与安全防范。因而,目前信息安全的主流技术包括信息系统自身的安全技术(物理安全和运行安全技术)、信息自身的安全技术(数据安全与内容安全技术)、信息利用的安全技术(信息对抗技术),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信息安全产品 信息安全产品按照功能分类主要包括:防火墙产品、入侵检测与入侵防御产品、统一威胁管理产品、身份管理类产品、加密类产品、电子签名类产品、安全审计类产品以及终端安全管理产品等。主要产品的情况如下:

数字图像处理在数字水印中的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报告——图像处理在数字水印中的应用 姓名:蒋运文 学号:12212842 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 指导老师:沈伟教授 2013.06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数字图像处理方法的研究源于两个主要应用领域:其一是为了便于人们分析而对图像信息进行改进,其二是为使机器自动理解而对图像数据进行存储、传输及显示。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上都有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图像是人类获取和交换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必然涉及到人类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也将随之不断扩大,本文主要介绍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数字水印中的应用。 在信息安全领域,数字图像还承担着作为法庭证据的责任,其真实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到执法结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容易从互联网上获取数字多媒体信息,而与此同时,数字多媒体信息 的版权、保密等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起来。本文在介绍数字水印技术的相关概念、特点和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实现数字水印的步骤,并对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数字水印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人们由于不同的应用需求造就了不同的水印技术,数字水印技术则是其中最新的一种,数字水印是把主要内容隐藏在图像,声音中,水印与内容结合在一起。这大大改善了传统水印的肉眼即可分辨性,数字水印在不同的环境同时也具有不同的特征性质,它还能够被特定的机器所识别,正是其具有的这些优点,越来越多的各个领域的人们开把把眼光看向它。数字图像水印可以用于鉴别信息真伪、认证身份、图像保护、版权保护、隐藏信息、以及做标记等等方面。数字图像不

仅包含信息量大,而且其传输和处理极其方便,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一种重要来源,所以数字图像水印也是应用得非常广泛的一项技术。 二、数字水印的衡量标准 安全性:数字水印的信息应是安全的,难以篡改或伪造,同时,应当有较低的误检测率,当原内容发生变化时,数字水印应当发生变化,从而可以检测原始数据的变更;当然数字水印同样对重复添加有很强的抵抗性 隐蔽性:数字水印应是不可知觉的,而且应不影响被保护数据的正常使用;不会降质; 鲁棒性:是指在经历多种无意或有意的信号处理过程后,数字水印仍能保持部分完整性并能被准确鉴别。可能的信号处理过程包括信道噪声、滤波、数/模与模/数转换、重采样、剪切、位移、尺度变化以及有损压缩编码等。主要用于版权保护的数字水印易损水印(Fragile Watermarking),主要用于完整性保护,这种水印同样是在内容数据中嵌入不可见的信息。当内容发生改变时,这些水印信息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可以鉴定原始数据是否被篡改。 三、数字水印的分类 数字水印的分类方法很多,下面按主要特征对其作一简单概述:从含水印图象中的水印是否可见分为可见水印和不可见水印两大类。当前学者们主要致力于研究不可见水印,即水印是不可被感知的,这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为了保证水印嵌入引起的改变不被感知,需要

CISP官方信息安全保障章节练习一

精心整理 CISP 信息安全保障章节练习一 一、单选题。(共40题,共100分,每题2.5分) 1.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先后经历了启动、逐步展开和积极推进,以及深化落实三个阶段,以下关于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各阶段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001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重组,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成立,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正式启动 b 、2003年7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信息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7号文件),明确了“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方针 c 、2003年,中办发27号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信息安全保障进入深化落实阶段 d 2.a c d 3.a d 4.案,关于此a b c 得到 d 5.a 安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标准。 b 、重视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工作,确定由国家密码管理局牵头成立“国家网络应急中心”推动了应急处理和信息通报技术合作工作进展。 c 、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研究制定了多个有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规范和标准,重点保障了关系国定安全,经济命脉和社会稳定等方面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d 、实施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探索了风险评估工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检验并修改完善了有关标准,培养和锻炼了人才队伍。 最佳答案是:b 6.信息安全保障是网络时代各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首要任务,以下哪个国家最早将网络安全上长升为国家安全战略,并制定相关战略计划。

a、中国 b、俄罗斯 c、美国 d、英国 最佳答案是:c 7.下列关于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安全需求说法不准确的是: a、明确安全总体方针,确保安全总体方针源自业务期望 b、描述所涉及系统的安全现状,提交明确的安全需求文档 c、向相关组织和领导人宣贯风险评估准则 d、对系统规划中安全实现的可能性进行充分分析和论证 最佳答案是:c 8.下列关于信息系统生命周期中实施阶段所涉及主要安全需求描述错误的是: a、确保采购定制的设备.软件和其他系统组件满足已定义的安全要求 b、确保整个系统已按照领导要求进行了部署和配置 c d 9. a b c d 10. a b c d 11. a b c d、 12.(NSA)发布,最初目的是为保障美国政府和工业的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提供技术指南,其中,提出需要防护的三类“焦点区域”是: a、网络和基础设施区域边界重要服务器 b、网络和基础设施区域边界计算环境 c、网络机房环境网络接口计算环境 d、网络机房环境网络接口重要服务器 最佳答案是:b 13.关于信息安全保障的概念,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系统面临的风险和威胁是动态变化的,信息安全保障强调动态的安全理念 b、信息安全保障已从单纯的保护和防御阶段发展为保护.检测和响应为一体的综合阶段 c、在全球互联互通的网络空间环境下,可单纯依靠技术措施来保障信息安全

2019年信息安全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信息安全行业 分析报告 2019年5月

目录 一、行业管理 (4) 1、行业主管单位和监管体制 (4) 2、主要法规和政策 (5) 二、行业发展概况和趋势 (10) 三、行业竞争格局 (14) 四、行业壁垒 (15) 1、技术壁垒 (15) 2、资质壁垒 (15) 3、市场壁垒 (15) 4、资金壁垒 (16) 五、行业市场规模 (16) 六、行业相关公司 (19) 1、启明星辰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 2、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9) 3、北京神州绿盟信息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9) 七、行业风险特征 (20) 1、政策风险 (20) 2、市场风险 (20) 3、人力资源不足风险 (21)

服务器安全加固系统是以可信计算为基础,以访问控制为核心,对操作系统内核进行加固的安全解决方案。系统主要的原理是通过对文件、进程、服务和注册表等强制访问控制,采用白名单机制,抵御一切未知病毒、木马以及恶意代码的攻击,从而达到主动防御的效果,为现有操作系统及国产化操作系统打造安全可靠的应用环境,形成了第三方可信安全架构,构建了“内外兼防”的安全防护体系。 存储介质信息消除工具贯彻和落实国家保密局BMB21-2007 文件要求,实现对涉密计算机的存储介质敏感信息进行深度擦除,是对涉密计算机的敏感信息进行安全清除的系统,兼容国产化操作系统。 数据库漏洞扫描系统是在综合分析数据库访问控制、数据库审计、资源管理、数据库加密以及数据库系统本身安全机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数据库系统本身存在的BUG 以及数据库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后,进而设计出的专业的数据库安全产品。本系统读取数据库的信息与安全策略并进行综合分析,在查出数据库中存在的漏洞后自动给出详细的漏洞描述、漏洞来源及修复建议,提供完整的数据库漏洞报告、数据库安全评估报告。用户据此报告对数据库进行漏洞修复,最大限度地保护数据库的安全。 数据库安全审计管理系统具有实时的网络数据采集能力、强大的审计分析能力以及智能的信息处理能力。通过使用该系统,可以实现如下目标:分析数据库系统压力;审计SQL Server、Oracle、DB2、Sybase 等多种数据库;实现网络行为后期取证。该产品适用于对信息保密、非法信息传播/控制比较关心的单位,或需要实施网络行为

信息安全专业就业前景好不好.doc

信息安全专业就业前景好不好信息安全专业就业前景好不好 更新:2018-12-14 11:46:42 专业介绍 信息安全专业,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专业代码为080904K,属于计算机类(0809)。具有全面的信息安全专业知识,使得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进一步发展的基本能力;加强学科所要求的基本修养,使学生具有本学科科学研究所需的基本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具有应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系统的应用、开发以及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努力使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应用能力;既可以承担实际系统的开发,又可进行科学研究。 就业方向 信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国际上围绕信息的获取、使用和控制的斗争愈演愈烈,信息安全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焦点,各国都给以极大的关注和投入。网络信息安全已成为亟待解决、影响国家大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关键问题,它不但是发挥信息革命带来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有力保证,而且是抵御信息侵略的重要屏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是21世纪综合国力、经济竞争实力和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纪之交世界各国都在奋力攀登的制高点。信息安全问题全方位地影响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解决不好

将使国家处于信息战和高度经济金融风险的威胁之中。 总之,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安全已变得至关重要,信息安全已成为信息科学的热点课题。目前我国在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起点还较低,国内只有极少数高等院校开设“信息安全”专业,信息安全技术人才奇缺。本专业可在政府机关、国家安全部门、银行、金融、证券、通信领域从事各类信息安全系统、计算机安全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在IT领域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我们应充分认识信息安全在网络信息时代的重要性和其具有的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适应时代,抓住机遇! 本专业毕业生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有一定的译、听、说和初步的写作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一定的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2.掌握模拟和数字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实验技能与方法; 3.掌握通信、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密码、信息安全以及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4.具备在信息、信息过程和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信息安全与保密关键技术的分析、设计、研究、开发的初步能力以及安全设备与软件的应用、信息系统安全集成与管理的能力; 5.了解国家有关信息安全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以及有关国际法律、法规;了解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6.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具有初步的软、硬件的开发能力;

信息安全定义 信息保密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物理环境及其基础设施)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最终实现业务连续性。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 1.1 信息保密工作要求 1.1.1 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 1.1.2 国家秘密事项有抽象事项和具体事项之分。保密范围的规定中所列举的事项,属于抽象的国家秘密事项,机关、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并按照定密程序确定的国家秘密事项,属于具体的国家秘密事项。 1.1.3 国家秘密的秘级是指国家秘密的级别等级,《保密法》将我国的国家秘密规定为三个等级,即“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绝密级”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公开或泄漏后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级”是重要的国家秘密,公开或泄露后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秘密级”是一般的国家秘密,公开或泄漏后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1.1.4 国家秘密事项的保密期限,由产生国家秘密事项的机关单位在对该事项确定密级的同时确定。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国家秘密事项的保密期限不超过30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20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10年。 1.1.5 国家秘密是属于禁止公开的信息,审查的基本依据是保密法律法规。保密范围的规定是判断拟公开信息是否涉及国家秘密的直接依据。根据《保密法》的规定,国家秘密的范围有基本范围和具体范围之分。国家秘密的基本范围,《保密法》已作明确规定。国家秘密的具体范围,在信息公开工作中,对拟公开信息进行保密审查的直接依据。 1.1.6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包括两大类:非专利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1.1.7 技术信息包括:产品材料的生产配方、工艺流程、技术诀窍、设计图纸等;经营信息包括:企业及其他权利人对生产经营的管理方法、产销策略、客户名单、货源情报等。 1.1.8 个人隐私一般是指与特定个人有关的,本人主观上不愿意或者不便告诉他人的,一旦公开披露,会给当事人的名誉、信誉、社会形象或者工作、生活、心理、精神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的信息。如疾病情况、个人收入、财产状况、债务情况、家庭矛盾、不愉快的经历等。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个人隐私信息一般不得公开。 1.1.9 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保密,在公开的科学技术交流合作中,进行公开的科学技术讲学、进修、考察、合作研究,利用广播、电影、电视以及公开发行的报刊、书籍、图文资料

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日期:

2017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以及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 信息安全行业主要受信息产业及安全主管部门的监管,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信息安全行业,受到信息安全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管理。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行业主要发展政策 行业主要发展政策如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信息安全行业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1、信息安全的定义

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系统中的数据及依托其开展的业务进行保护,使得它们不会由于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未经授权的访问、泄露、破坏、修改、审阅、检查、记录或销毁,保证信息系统连续可靠地正常运行。信息安全具有真实性、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可用性、可核查性和可控性七个主要属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信息安全行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1)信息安全技术 为了实现信息安全的七个核心属性,需要从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信息内容对抗等五个方面进行安全建设与安全防范。因而,目前信息安全的主流技术包括信息系统自身的安全技术(物理安全和运行安全技术)、信息自身的安全技术(数据安全与内容安全技术)、信息利用的安全技术(信息对抗技术),具体如下:

信息安全概述

信息安全概述 基本概念 信息安全的要素 保密性:指网络中的信息不被非授权实体获取与使用。 保密的信息包括: 1.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使用访问控制机制,也可以进行加密增加安全性。 2.网络中传输的信息:应用加密机制。 完整性:指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还要求数据的来源具有正确性和可信性,数据是真实可信的。 解决手段:数据完整性机制。 真实性:保证以数字身份进行操作的操作者就是这个数字身份合法拥有者,也就是说保证操作者的物理身份与数字身份相对应。 解决手段:身份认证机制。 不可否认性:或不可抵赖性。发送信息方不能否认发送过信息,信息的接收方不能否认接收过信息。 解决手段:数字签名机制。 信息保密技术 明文(Message):指待加密的信息,用M或P表示。 密文(Ciphertext):指明文经过加密处理后的形式,用C表示。 密钥(Key):指用于加密或解密的参数,用K表示。 加密(Encryption):指用某种方法伪装消息以隐藏它的内容的过程。 加密算法(EncryptionAlgorithm):指将明文变换为密文的变换函数,用E表示。 解密(Decryption):指把密文转换成明文的过程。 解密算法(DecryptionAlgorithm):指将密文变换为明文的变换函数,用D表示。 密码分析(Cryptanalysis):指截获密文者试图通过分析截获的密文从而推断出原来的明文或密钥的过程。 密码分析员(Crytanalyst):指从事密码分析的人。 被动攻击(PassiveAttack):指对一个保密系统采取截获密文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攻击,这种攻击对密文没有破坏作用。 主动攻击(ActiveAttack):指攻击者非法入侵一个密码系统,采用伪造、修改、删除等手段向系统注入假消息进行欺骗,这种攻击对密文具有破坏作用。 密码体制(密码方案):由明文空间、密文空间、密钥空间、加密算法、解密算法构成的五元组。 分类: 1.对称密码体制:单钥密码体制,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 2.非对称密码体制:双钥密码体制、公开密码体制,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不同。 密码系统(Cryptosystem):指用于加密和解密的系统,通常应当是一个包含软、硬件的系统。 柯克霍夫原则:密码系统的安全性取决于密钥,而不是密码算法,即密码算法要公开。

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胁及研究的主要领域

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胁及研究的主要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到了各个领域,信息技术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高速增长点,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保障能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信息安全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由此而知。 21世纪既是信息的时代,也是我们的时代。作为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必须了解信息安全的研究领域,必须学习一定的保障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 1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信息安全就是防止非法的攻击和病毒的传播,保证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系统的正常运作,保证信息不被非法访问和篡改。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 信息安全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内部信息不受外部威胁,因此信息通常要加密。为保障信息安全,要求有信息源认证、访问控制,不能有非法软件驻留,不能有非法操作。 2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胁 信息安全的威胁来自方方面面,不可一一罗列。但这些威胁根据其性质,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泄露:保护的信息被泄露或透露给某个非授权的实体。 (2) 破坏信息的完整性:数据被非授权地进行增删、修改或破坏而受到损失。 (3) 拒绝服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或其他资源的合法访问被无条件地阻止。 (4) 非法使用(非授权访问):某一资源被某个非授权的人,或以非授权的方式使用。 (5) 窃听:用各种可能的合法或非法的手段窃取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和敏感信息。例如对通信线路中传输的信号搭线监听,或者利用通信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泄露截取有用信息等。 (6) 业务流分析:通过对系统进行长期监听,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诸如通信频度、通信的信息流向、通信总量的变化等参数进行研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 (7) 假冒:通过欺骗通信系统(或用户)达到非法用户冒充成为合法用户,或者特权小的用户冒充成为特权大的用户的目的。我们平常所说的黑客大多采用的就是假冒攻击。 (8) 旁路控制: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缺陷或安全性上的脆弱之处获得非授权的权利或特权。例如,攻击者通过各种攻击手段发现原本应保密,但是却又暴露出来的一些系统“特性”,利用这些“特性”,攻击者可以绕过防线守卫者侵入系统的内部。 (9) 授权侵犯:被授权以某一目的使用某一系统或资源的某个人,却将此权限用于其他非授权的目的,也称作“内部攻击”。 (10)抵赖:这是一种来自用户的攻击,涵盖范围比较广泛,比如:否认自己曾经发布过的某条消息、伪造一份对方来信等。 (11)计算机病毒:这是一种在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实现传染和侵害功能的程序,行为类似病毒,故称作计算机病毒。

题七 多媒体与信息安全

多媒体与信息安全 1.能把文字、数据、图表、图像、和动态视频信息集为一体处理的计算机称为()。 2.在计算机领域,媒体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二是指()。 3.计算机能处理的多媒体信息从时效上分为()和()两类。 4.可以利用印刷品或平面图片快速获取彩色电子图像的设备是()。 5.可以直接将现实世界中的图像或活动影像拍摄下来并存储为数字信息,供计算机使用的多媒体设备是()、()。 6.声卡的主要作用是()和()。 7.视频卡的作用是()。 8.目前PC机中多媒体的使用通常都是基于()平台的。 9.用来开发多媒体应用程序的工具和平台通常分为两大类:()、()。 10.计算机中的静态图像可以分为()、(),他们的生成方法各不相同。 11.计算机中的声音文件一般分为()和()两类。 12.在计算机中,通过声卡录制声音的时候,几乎都是使用()格式,它记录的是数字化的声波,所以也叫波形文件,扩展名为()。 13.DAT格式是()专用的视频文件格式,也是基于MPGE压缩标准和解压缩标准的。 14.在计算机中利用麦克风录音时,应将麦克风插在声卡的()插孔中。 15.在Windows中录音机程序中,利用“编辑”菜单中的()命令,可以在一个声音文件中插入另一个声音;利用“编辑”菜单中的()命令,可以将两个声音叠加在一起。 16.在Windows中,利用录音机程序录音前,应该先选择声音输入源,连接好声音输入设备,并设定(),然后开始录音。 17.单击()中的音量图标,可以弹出一个音量控制器来快速调整系统音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信息安全概念

信息安全:实质就是要保护信息系统或信息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 漏洞:是在硬件、软件、协议的具体实现或系统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从而可以使攻击者能够在未授权的情况下访问或破坏系统。 PDRR:一种网络安全模型,把信息的安全保护作为基础,将保护视为活动过程,要用检测手段来发现安全漏洞,及时更正、同事采用相应的措施将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样是信息的安全得到全方位的保障。 缓冲区溢出漏洞:溢出漏洞是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可更正性缺陷,在程序执行的时候在缓冲区执行的错误代码。 注入攻击:相当大一部分程序员在编写代码的时候,没有对用户输入数据的合法性进行判断,使应用程序存在安全隐患。用户可以提交一段数据库查询代码,根据程序返回的结果,获得某些他想得知的数据。 社会工程学:是一种通过对受害者心理弱点、本能反应、好奇心、信任和贪婪等心里特点进行诸如欺骗、伤害等危害手段,取得自身利益的手法。 ARP欺骗:将某个IP地址解析成MAC地址,通过伪造ARP与IP的信息或对应关系实现。 灾难备份:是指利用技术、管理手段、以及相关资源,确保已有的关键数据和关键业务在灾难发生后在确定的时间内可以恢复和继续运营的过程。 ISC2安全体系:国际信息系统安全认证组织 访问控制:在保障授权用户能获取所需资源的同时拒绝非授权用户的安全机制。 ACL:访问控制表,他在一个客体上附加一个主体明细表,表示各个主体对该客体的访问权限。 数字签名:信息发送者使用公开密钥算法技术,产生别人无法伪造的一段数字串。 信息摘要:消息摘要算法的主要特征是加密过程不需要密钥,并且经过加密的数据无法被解密,只有输入相同的明文数据经过相同的消息摘要算法才能得到相同的密文。 DMZ:隔离区,它是为了解决安装防火墙后外部网络的访问用户不能访问内部网络服务器的问题,而设立的一个非安全系统与安全系统之间的缓冲区。 VPN隧道:是一种通过使用互联网络的基础设施在网络之间传递数据的方式。

《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最新标准答案(1)

2014年7月3日系统升级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考试标准答案 1、关于信息安全应急响应,以下说法错误的(C)? A、信息安全应急响应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机构为了应对各种信息安全意外事件的发生所做的准备以及在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避免、降低危害和损失,以及从危害中恢复。 B、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工作流程主要包括预防预警察、事件报告与先期处置、应急处置、应急结束。 C、我国信息安全事件预警等级分为四级:I级(特别严重)、级和级、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D、当信息安全事件得到妥善处置后,可按照程序结束应急响应。应急响应结束由处于响应状态的各级信息安全应急指挥机构提出建议,并报同政府批准后生效。 2、以下关于操作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A、分时操作系统为每个终端用户分时分配计算资源,每个终端用户彼此独立,感觉在独立使用整台计算机。 B、分布式操作系统是为分布计算系统配置的操作系统,它支持分布系统中各个计算节点协同工作。 C、操作系统负责对硬件直接监管,对内存、处理器等各种计算资源进行管理。 D、实时操作系统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其特点是资源的分配和调度时首要考虑效率。 3、进入涉密场所前,正确处理手机的行为是(BC)。 A、关闭手机后带入涉密场所 B、不携带手机进入涉密场所 C、将手机放入屏蔽柜 D、关闭手机并取出手机电池 4、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工作流程主要包括(BCD)。 A、事件研判与先期处置 B、预防预警 C、应急结束和后期处理

D、应急处置 5.(2分) 关于信息安全应急响应,以下说法是错误的( C)? A. 信息安全应急响应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机构为了应对各种信息安全意外事件的发生所做的 准备以及在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避免、降低危害和损失,以及从危害中恢复。 B. 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工作流程主要包括预防预警、事件报告与先期处置、应急处置、应急结束。 C. 我国信息安全事件预警等级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 (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D. 当信息安全事件得到妥善处置后,可按照程序结束应急响应。应急响应结束由处于响应状态的各级信息安全应急指挥机构提出建议,并报同级政府批准后生效。 6.(2分) 蠕虫病毒爆发期是在(D )。 A. 2001年 B. 2003年 C. 2002年 D. 2000年 7.(2分)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是指(C )。 A. 对国家安全、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 B. 对国家安全、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 C. 对国家安全、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和处置。 D. 对国家安全、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和处置。 8.(2分) 防范ADSL拨号攻击的措施有(CD )。 A. 修改ADSL设备操作手册中提供的默认用户名与密码信息 B. 重新对ADSL设备的后台管理端口号进行设置 C. 在计算机上安装Web防火墙 D. 设置IE浏览器的安全级别为“高” 9.(2分) 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有(ABCD )。 A. 被动攻击 B. 协议攻击 C. 主动攻击 D. 物理攻击 10.(2分) 目前我国计算机网络按照处理内容可划分哪些类型?(ABD ) A. 党政机关内网 B. 涉密网络 C. 互联网

信息安全的发展

科技文献检索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信息安全技术综述 ——信息安全的发展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 专业:信息安全 班级:信息101 学号:1008060174 姓名:沈小珊 分数: 2013年6月10日

摘要: 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对信息安全的关注越来越高。信息安全技术的内涵也越来越广,从主机的安全技术发展到网络体系结构的安全,从单一层次的安全发展到多层次的立体安全。信息安全不仅关系到个人,企事业单位,还关系到国家安全。回顾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历史,必将给予我们启示和思考。 关键字: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发展历史安全危机 引言: 在这学期的课程中,蒋老师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什么是信息安全”、“信息安全都包括那些内容”,并就一些“数字签名”“身份认证”、“主动攻击、被动攻击”等专业术语进行了解释。同时,自开学以来,自己也在备考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等级考试,在备考当中也了解一些关于网络安全的知识,并阅读了一些关于网络安全发展的书籍,对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有了初步了解。 一、信息安全危机的出现 信息安全的概念的出现远远早于计算机的诞生,但计算机的出现,尤其是网络出现以后,信息安全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隐形”了【1】【19】【20】。现代信息安全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介质安全,一般指电子信息的安全【2】。 从1936年英国数学家A . M .Turing发明图灵机,到1942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ABC研制成功,再到1945年现代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第一次提出存储程序计算机的概念,以及后来的第一条跨越大西洋的电话电缆敷设完成。这些都为网络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然而互联网威胁也随之而来。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在个人电脑上广泛流行的病毒于1986年初诞生,被命名为大脑(C-Brain)。编写该病毒的是一对巴基斯坦兄弟,两兄弟经营着一家电脑公司,以出售自己编制的电脑软件为生。由于当地盗版软件猖獗,为了防止软件被

多媒体信息安全

《多媒体信息安全》课程总结本学期通过对《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对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尤其是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这门课使我对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知识更加丰富,对我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现我将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其他方面做如下总结: 一、对本学期该课所学知识的总结: 通过本学期的对于这门课的学习,让我对计算机涉及到的基本软硬件,网络技术与安全方面的只是有很大的提升,具体有以下各方面:1、网络资源: 在信息技术相当发达的今天,网络资源成为我们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前自己要查询需要的资料时,能搜索的网站很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在查询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时有了更多资源可以选择。其中有我们我们以前很少知道的我们的校内资源,还有很多我们不是很了解的公网资源。例如,我们再校内可以去我们学校的网上图书馆、ftp、资源共享平台等等。在网吧以及自己的电脑上网查阅资源时,我们可以去公共网络资源,例如,电驴、迅雷、教程网、得益网、豆丁网、优酷、酷六、土豆、中国IT实验室等等。通过这些网站,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电子书、各类软件、视听教学教程、各种学习资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这门课让我了解到常见的门户站点、导航站点、IT站点、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这些网站的资源对于我们的了解更多的专业

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2、pc机的基本概念与攒机 课程当中让我对于pc机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自己模拟攒机的作业,使我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及常用的操作系统,有更深刻的了解,让我知道了主板、cpu、电源等等。 3、系统维护优化 在我们使用计算机时,计算机的系统维护与优化也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方面之一。本课程老师介绍的qq管家、360安全卫士、瑞星卡卡、金山卫士等等对于我们平时使用电脑时有很大的帮助。 4、安全软件使用 安全是我们使用网络时最重要的一项,这门课也针对信息安全给我们介绍了各种安全软件,有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中心、微软自带的安全软件、卡巴斯基,江民、瑞星、小红伞、诺顿等。 同时为我们介绍了关于电脑 5、多媒体信息处理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多媒体文件我们自己处理,针对这方面,老师讲解了简单的图片、声音、视频等的制作软软,又通过作业的形式让我们有了更深刻的印象,通过作业展示让我们学习到别人更多优点,了解自己的不足。 6、其他 在最近的几周中,我们又学习了远程协助与远程控制、注册表等等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很有用的计算机技术。

《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发展趋势》

计算机导论课程报告 题目(中文):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发展趋势 学院(系)软件学院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11月04日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开始迈进一个崭新的信息社会,新的信息产业正以强劲的势头迅速崛起。为了提高信息社会的生产力,提供一种全社会的、经济的、快速的存取信息的手段是十分必要的,因而,计算机网络这种手段也应运而生,并且在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它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发展趋势更是可观。 信息时代,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要,已经逐渐演变成全球性的问题,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使用,应将技术保护,管理保护与法律保护相结合起来,以防范有害信息的侵入,实现资源的共享。信息安全技术主要包括安全操作系统,网络隔离技术,网络行为安全监控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使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障。 关键字:计算机技术网络手段发展趋势信息安全重要性信息安全技术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第二章计算机发展历史及趋势 (2) 2.1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2) 2.2 计算机未来前景 (3) 第三章信息安全技术 (5) 3.1 当前网络安全的现状 (5) 3.2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重要性及发展前景 (5)

3.2.1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重要性 (5) 3.2.2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前景 (6) 第四章总结 (7) 参考文献 (8)

1 引言 在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计算机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国家科技的发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都与计算机息息相关。计算机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从开始的电子管时代发展到现今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每个阶段都是巨大的飞跃。未来,计算机应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与智能化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广泛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现状,而且成为了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然而,由于网络环境中的各种信息资源有着共享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这虽然加快了信息的传播,有利于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管理上的漏洞,产生了一些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威胁到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影响了健康的网络环境。网络环境中的信息安全技术主要就是针对目前网络环境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的防护控制技术和手段。因此,进一步研究网络环境中的信息安全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2 计算机发展历史及趋势 2.1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发展史是介绍计算机发展的历史。计算机发展历史可分为1854年-1890年、1890年-20世纪早期、20世纪中期、20世纪晚期-现在,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对应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复习练习题及答案(一)

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复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 1.下列哪个标准本身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一组信息技术产品的安全功能需要定义,另一部分是对安全保证需求的定义?(D)(A)可信任计算机系统评估标准(TCSEC) (B)信息技术安全评价准则(ITSEC) (C)信息技术安全评价联邦准则(FC) (D) CC 标准 2.以下哪些不是操作系统安全的主要目标?(D) (A)标志用户身份及身份鉴别 (B)按访问控制策略对系统用户的操作进行控制 (C)防止用户和外来入侵者非法存取计算机资源 (D)检测攻击者通过网络进行的入侵行为 3.一个数据包过滤系统被设计成允许你要求服务的数据包进入,而过滤掉不必要的服务。这属于什么基本原则。( B ) (A)访问控制机制 (B)最小特权管理机制 (C)身份鉴别机制 (D)安全审计机制

4.在信息安全的服务中,访问控制的作用是什么?(B) (A)如何确定自己的身份,如利用一个带有密码的用户帐号登录 (B)赋予用户对文件和目录的权限 (C)保护系统或主机上的数据不被非认证的用户访问 (D)提供类似网络中“劫持”这种手段的攻击的保护措施 5.Windows NT/XP 的安全性达到了橘皮书的第几级?(B) (A)C1 级 (B)C2 级 (C)B1 级 (D)B2 级 6.Windows 日志有三种类型: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安全日志。这些日志文件通常存放在操作系统的安装区域的哪个目录下?(A) (A)system32\config (B) system32\Data (C) system32\drivers (D) system32\Setup 7.下列哪个版本的 Windows 自带了防火墙,该防火墙能够监控

工业信息安全发展趋势

工业信息安全发展趋势 (一)新技术促进新兴业态安全技术研发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风起云涌,加速IT 和OT 技术全方位的融合发展。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业态的安全环境复杂多样,安全风险呈现多元化特征,安全隐患发现难度更高,安全形势进一步加剧。这一系列的技术和形势的变化,将促进威胁情报、态势感知、安全可视化、大数据处理等新技术在工业信息安全领域的创新突破。 (二)政策红利扩大产业市场政策红利有待释放,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市场处于爆发临界阶段。2016 下半年来,随着相关政策、法规、指南、标准的密集推出,相信会对机械制造、航空、石化、煤矿、轨道交通等行业的工业信息安全建设和产业发展掀起一轮带动效应。《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行动计划(2018-2020 年)》明确指出将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信息安全)作为主要任务。目前,以腾讯、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龙头企业纷纷将工业互联网作为未来重要发展战略,安全问题必然会成为其重要战略组成。未来随着各项国家法规政策的稳步推进,工业信息安全产业环境将持续优化,产业聚集效应将逐渐形成。因此,2019 年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市场规模在多种力量驱动下有望实现数倍放大,预计2018-2020 年将成为

工控安全合规性需求持续爆发的阶段。 (三)人才培训和意识宣贯成为行业重点 人才培训和意识宣贯需求猛增,有望成为工业信息安全行业重点。网络安全本质是人与人的攻防对抗,安全防护效果与防护技术体系和人工应急响应能力密切相关。与美国、日本、欧盟等比较,我国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战略和工业信息安全防护工作起步较晚,整体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目前面临企业工业信息安全防护意识薄弱、专业人才紧缺的现实情况,工信部组织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在2017 和2018 年度以《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和《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行动计划(2018-2020 年)》为核心开展宣贯培训。未来一段时间,在顶层设计落实的不断推动下,省级宣贯培训工作的示范效应有望进一步显现,并逐步下沉到市、县级。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多元化市场化培训有望增加,工业信息安全意识宣贯和人才培养有望成为下一阶段行业重点。 (四)产业链上下游加速协同互动 工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及时性需要工业企业、工控系统厂商、安全企业、研究机构、行业主管部门等参与方进行紧密配合。未来工业信息安全厂商与工控系统厂商、IT 系统集成商将针对工业领域各行业的生产运营特征,加快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合作,形成有效的业务安

信息安全发展简介

现代信息安全技术发展历程简介 030095** *** 摘要: 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对信息安全的关注越来越高。信息安全技术的内涵也越来越广,从主机的安全技术发展到网络体系结构的安全,从单一层次的安全发展到多层次的立体安全。信息安全不仅关系到个人,企事业单位,还关系到国家安全。回顾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历史,必将给予我们启示和思考。关键字: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发展历史安全危机中国 引言: 在研学讲座中,宋宇波教授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什么是信息安全”、“信息安全都包括那些内容”,并就一些“数字签名”“身份认证”、“主动攻击、被动攻击”等专业术语进行了解释。同时,自开学以来,自己也在备考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等级考试,在备考当中也了解一些关于网络安全的知识,并阅读了一些关于网络安全发展的书籍,对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有了初步了解。 一、信息安全危机的出现 信息安全的概念的出现远远早于计算机的诞生,但计算机的出现,尤其是网络出现以后,信息安全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隐形”了。现代信息安全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介质安全,一般指电子信息的安全。 从1936年英国数学家A . M .Turing发明图灵机,到1942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ABC研制成功,再到1945年现代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第一次提出存储程序计算机的概念,以及后来的第一条跨越大西洋的电话电缆敷设完成。这些都为网络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然而互联网威胁也随之而来。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在个人电脑上广泛流行的病毒于1986年初诞生,被命名为大脑(C-Brain)。编写该病毒的是一对巴基斯坦兄弟,两兄弟经营着一家电脑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