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提线木偶PPT
合集下载
泉州提线木偶

附录1
一、木偶雕刻 二、头像彩绘 三、服装制作 四、组装木偶 五、木偶保存
附录1
一、木偶雕刻
1、原料 樟木:木质细腻 防虫防蛀
附录1
步骤
(1)锯成略大于傀儡头像 的方形体积 (2)削去多余部分后在正中 垂直处画标准线
附录1
(3)做粗胚:定出五官形状, (4)精雕细琢后进行打磨 即眉、眼、口、鼻、耳
附录1
工艺珍品
泉州提线木偶形象完整,制作精美,尤其是 木偶头的雕刻与粉彩工艺,独具匠心、巧夺 天工。泉州木偶头轮廓清晰,线条洗练,继 承了唐宋雕刻、绘画风格,当代木偶头制作, 在师承的传统技艺基础上,更侧重于夸张与 变形,尤为强调性格化和表现力,乃驰名中 外的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特殊的地理、 历史、人文等关系,泉州傀儡戏于明末清初即 开始向台湾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流播,并在当 地生根开花。为传播闽南方言、文化,延续民 族文化传承,沟通海峡两岸同胞及东南亚各国 侨胞感情,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发挥了重要的桥 梁作用。
附录1
历史
据传,唐末王审知入闽在今福州称王时,大建宫院, 由中州聘请不少名士学子,并携带傀儡戏具,置于 宫中以供娱乐,傀儡戏随之传入泉州,故“嘉礼戏” 的道白有中州音。 到了宋代,“嘉礼戏”已在泉州民间广为流传。明 代的泉州傀儡戏,进一步与民间仪式结合起来,得 到较大发展。明代泉州李廷机曾为木偶戏撰联: “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可见当时 木偶剧目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具备了表现纵横千 里、包容古今的功力。
附录1
号称"嘉礼才子"的林承池曾与文人杨秀眉创作了《说 岳》、《水浒》等连本戏,从而把木偶戏脱出仅服务 于婚丧喜庆的圈子。林承池、连天章等人,还创造和 改进了不少表演艺术技巧,如拔剑、插剑、弄蛇、伞 舞、织布、弄钹等,大大丰富了提线木偶戏的表演艺 术。 千年来,泉州傀儡不仅成为泉州乃至闽南语系地区民 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且以其独特技艺和精彩 演出,成为一般民众,乃至士大夫文人雅俗共赏、喜 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8课 提线纸偶课件

根据课前准备的故事,小组 合作制作纸偶,一定要注意分 工合作哦! 准备简单的背景、道具。 小组内分角色表演纸偶剧。
欣赏小朋友的作品
龟兔赛跑
机器人
我们来表演
谢谢指点
玩线纸偶是用哪些材料 做的? 2、提线纸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的? 3、四肢是怎样折叠的?为什么 要这样做? 4、怎样固定提线和纸偶连接起 来?
你还能想出更简单方法固定木棍吗?
材料
固定后
每根提线系的位置要相同:
固定四肢的提线的 长短是不同的哦!
我是小小制作表演家
提线木偶的介绍
古称“悬丝傀儡”,由偶头、笼腹、四肢、提线、 勾牌等几部分组成。木偶的头部精雕细刻,内设机 关,表情生动鲜活;胸部和腹部用竹制成,手有文、 武之分,舞枪弄墨,把盏挥扇,动作舒展自如;脚 分赤、靴、旦三种;勾牌和关节间由提线相连。
提线 偶头
勾牌
四肢 笼腹
舞台上的提线木偶
各种各样的提线木偶
欣赏小朋友的作品
龟兔赛跑
机器人
我们来表演
谢谢指点
玩线纸偶是用哪些材料 做的? 2、提线纸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的? 3、四肢是怎样折叠的?为什么 要这样做? 4、怎样固定提线和纸偶连接起 来?
你还能想出更简单方法固定木棍吗?
材料
固定后
每根提线系的位置要相同:
固定四肢的提线的 长短是不同的哦!
我是小小制作表演家
提线木偶的介绍
古称“悬丝傀儡”,由偶头、笼腹、四肢、提线、 勾牌等几部分组成。木偶的头部精雕细刻,内设机 关,表情生动鲜活;胸部和腹部用竹制成,手有文、 武之分,舞枪弄墨,把盏挥扇,动作舒展自如;脚 分赤、靴、旦三种;勾牌和关节间由提线相连。
提线 偶头
勾牌
四肢 笼腹
舞台上的提线木偶
各种各样的提线木偶
7.提线纸偶课件

你还能想出更简单方法固定木棍吗?
材料
固定后
每根提线系的位置要相同:
固定四肢的提线的 长短是不同的哦!
欣赏小朋友的作品
龟兔赛跑 机器人
我们来表演
作业:
同学们,我们一起动手设计一个 造型可爱的提线纸偶吧.
提线木偶的介绍
古称“悬丝傀儡”,由偶头、笼腹、四肢、提线、 勾牌等几部分组成。木偶的头部精雕细刻,内设机 关,表情生动鲜活;胸部和腹部用竹制成,手有文、 武之分,舞枪弄墨,把盏挥扇,动作舒展自如;脚 分赤、靴、旦三种;勾牌和关节间由提线相连。
提线 偶头 勾牌
四肢
笼腹
舞台上的提线木偶
怎样才能使提线木偶动起来?
操纵:手指
食指入头, 拇、中指操 纵双手,动 作敏捷准确
(
( ) 角
)偶
)角
净 丑
(
生 旦
杖头 提线 布袋
高约60-70cm, 以福建泉州、陕 西合阳为代表, 能表演把盏挥扇, 舞枪弄棒,还能 写书法,技巧高 超,细腻传神。
勾牌
操纵:线
长3—6尺, 5—30余条
(
(
生 旦
)偶
)角
净 丑
杖头 提线 布袋
偶戏小知识
偶头
手杆 操纵: 杆 ◆各种木偶的偶头均为木 主杆控制头 雕,中空,内有机关, 使嘴 手杆控制手 眼运动以做出丰富的表情 ◆偶戏角色分生、旦、净、 丑等 ( )角 ◆偶戏有丰富多彩的音乐 杖头 提线 布袋 唱腔,方言、普通话均可 演唱。 生 旦 净 丑
(
)偶
布袋偶高约30 cm,以福建漳州、 泉州为代表。可做 换衣、跃窗等高难 动作,令人叫绝。 剧目丰富,传统、 现代、神话、童话, 题材众多
美术教学PPT课件—— 提线木偶

反映了中西方在木偶艺术方面的不同传统和发展方 向。提线木偶通常由木头雕刻而成,尤其注重木偶 头部的雕刻,力求精细入微,表情生动。木偶的服 饰则根据角色身份和剧情需要来定制,色彩鲜艳, 图案精美。提线木偶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复杂的提线 系统。每个木偶身上都系有十几条到三十余条不等 的细线,这些线由艺人操纵,通过提拉、拨弄等手 法使木偶做出各种动作和表情。
代神话、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强调中国传统 文化的精髓和智慧。而西方的提线木偶起源于 古希腊,并在中世纪欧洲逐渐流行。它更多地 与现代社会相关,表现的主题包括政治、社会 、科技等,更强调娱乐性和幽默感。中国提线 木偶(以泉州提线木偶为例):木偶造型人物 具有类型化特征,强调“扁平人物”的塑造。
3 课程引导
01
观察与讨论
• 形态 • 习性• 颜来自 • 拓展3 课程引导
提线木偶,又称“悬丝傀儡”或“线戏”,是 一种古老而精湛的传统木偶戏形式。中国的提 线木偶起源于古代,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汉 朝和唐朝时期,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高峰。它深
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绿文化叶中黄,通花常青表杆现的,是每古人一把小三伞,随风传播各地,生命之火永燃。
3.本次课程成功地将传统艺术与现代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 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技能。此外,我们注重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挑 战自我、超越自我。
艺术开拓思维 思维改变命运
THANK YOU
步
骤
4
制 作 步 骤
步骤四:
步骤四:在白色卡纸上写出主题,注意字体的 大小变化和位置关系等。
5
制 作
步骤五:
步骤五:最后刻画细节,调整画面,作品完成 。
步
骤
作 品 完 成 图
代神话、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强调中国传统 文化的精髓和智慧。而西方的提线木偶起源于 古希腊,并在中世纪欧洲逐渐流行。它更多地 与现代社会相关,表现的主题包括政治、社会 、科技等,更强调娱乐性和幽默感。中国提线 木偶(以泉州提线木偶为例):木偶造型人物 具有类型化特征,强调“扁平人物”的塑造。
3 课程引导
01
观察与讨论
• 形态 • 习性• 颜来自 • 拓展3 课程引导
提线木偶,又称“悬丝傀儡”或“线戏”,是 一种古老而精湛的传统木偶戏形式。中国的提 线木偶起源于古代,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汉 朝和唐朝时期,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高峰。它深
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绿文化叶中黄,通花常青表杆现的,是每古人一把小三伞,随风传播各地,生命之火永燃。
3.本次课程成功地将传统艺术与现代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 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技能。此外,我们注重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挑 战自我、超越自我。
艺术开拓思维 思维改变命运
THANK YOU
步
骤
4
制 作 步 骤
步骤四:
步骤四:在白色卡纸上写出主题,注意字体的 大小变化和位置关系等。
5
制 作
步骤五:
步骤五:最后刻画细节,调整画面,作品完成 。
步
骤
作 品 完 成 图
非遗系列之木偶戏介绍PPT

艺术的水平,是与时代同步的。 中国木偶造型艺术的轨迹,大体分三个阶段:
01 三雕七画阶段。由艺人先雕头形,再画脸谱,以区别人物,造型主要靠画脸。
02
雕绘结合阶段。造型、雕刻、绘画并重,讲求创造性和技法性,出现了专业偶头艺人和作坊。明清以前 均属这两个阶段。
可塑性与随意性阶段。现、当代木偶造型艺术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产品,根据戏剧内容的需要和时代
超。
表演艺术
铁枝木偶 布袋木偶
铁枝木偶流传于粤东、闽西,据说源自皮影戏,潮汕人称“纸影戏”。偶高1
到1.5尺,彩塑泥头,桐木躯干,纸手木足;操纵杆俗称“铁枝”,一主二侧,
铁丝竹柄。表演者或坐或立,于偶后操纵,形象规整,结构独特。几年来,又
加高了偶身,调整扦位,使其出现了新的转机。
布袋木偶又称“掌中木偶”,以福建漳州、泉州最盛。偶高尺余,由头、中肢 和服装组成。它以樟木雕头,机关控制表情和肌肉运动;手分拳、掌,食指入 头颈,中指、拇指操纵双手,动作敏捷,准确丰富,构成布袋木偶的主体;有 时表演者以一小竹签插入偶袖捻动,丰富了手臂动作,而且他们可以凭借精巧 技艺,做出开扇、换衣、舞剑、搏杀、跃窗等高难动作,令人叫绝。布袋木偶 剧目丰富,传统、现代、神话、童话,题材众多,新型工艺结构,不胜枚举。
03 审美趋向,设计、制作木偶,使之更富夸张性,更具木偶艺术特点,不仅摆脱了单纯戏曲化的传统,而
且以各自不同的艺术追求,构成了绚烂多姿的木偶造型世界。
造型艺术
木偶戏“以物象人”的表演特性,决定了木偶舞台的功能:遮蔽操纵者,分隔观、演区,突出 木偶和吸引观众。
传统傀பைடு நூலகம்戏舞台,很长时间承袭戏曲舞美特征,甚至演出场所亦与戏曲合一。提线戏舞台, 多数是露天舞台,背部设有遮挡操纵者的帷幕,以及“出将”、“入相”的木偶上下场门, 演员持线板立于幕后操纵木偶表演,观众可从三面欣赏。布袋戏舞台具中国殿阁建筑风格, 木雕金饰,组合灵活,空间自由,典雅玲珑,堪称工艺绝品。
01 三雕七画阶段。由艺人先雕头形,再画脸谱,以区别人物,造型主要靠画脸。
02
雕绘结合阶段。造型、雕刻、绘画并重,讲求创造性和技法性,出现了专业偶头艺人和作坊。明清以前 均属这两个阶段。
可塑性与随意性阶段。现、当代木偶造型艺术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产品,根据戏剧内容的需要和时代
超。
表演艺术
铁枝木偶 布袋木偶
铁枝木偶流传于粤东、闽西,据说源自皮影戏,潮汕人称“纸影戏”。偶高1
到1.5尺,彩塑泥头,桐木躯干,纸手木足;操纵杆俗称“铁枝”,一主二侧,
铁丝竹柄。表演者或坐或立,于偶后操纵,形象规整,结构独特。几年来,又
加高了偶身,调整扦位,使其出现了新的转机。
布袋木偶又称“掌中木偶”,以福建漳州、泉州最盛。偶高尺余,由头、中肢 和服装组成。它以樟木雕头,机关控制表情和肌肉运动;手分拳、掌,食指入 头颈,中指、拇指操纵双手,动作敏捷,准确丰富,构成布袋木偶的主体;有 时表演者以一小竹签插入偶袖捻动,丰富了手臂动作,而且他们可以凭借精巧 技艺,做出开扇、换衣、舞剑、搏杀、跃窗等高难动作,令人叫绝。布袋木偶 剧目丰富,传统、现代、神话、童话,题材众多,新型工艺结构,不胜枚举。
03 审美趋向,设计、制作木偶,使之更富夸张性,更具木偶艺术特点,不仅摆脱了单纯戏曲化的传统,而
且以各自不同的艺术追求,构成了绚烂多姿的木偶造型世界。
造型艺术
木偶戏“以物象人”的表演特性,决定了木偶舞台的功能:遮蔽操纵者,分隔观、演区,突出 木偶和吸引观众。
传统傀பைடு நூலகம்戏舞台,很长时间承袭戏曲舞美特征,甚至演出场所亦与戏曲合一。提线戏舞台, 多数是露天舞台,背部设有遮挡操纵者的帷幕,以及“出将”、“入相”的木偶上下场门, 演员持线板立于幕后操纵木偶表演,观众可从三面欣赏。布袋戏舞台具中国殿阁建筑风格, 木雕金饰,组合灵活,空间自由,典雅玲珑,堪称工艺绝品。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泉州提线木偶-素材-课件

历史渊源
中国的木偶艺术,历史悠久。据许多学者专家研究 考证认为,中国的木偶艺术源于汉代
泉州木偶戏在联合国演出。
相传唐末王审知入闽时,傀儡戏就随之传入泉州。 到了宋代,已在泉州民间广为流传。明代的泉州傀 儡戏已脱离了属于片断、杂技表演的“弄傀儡”形 式,能够演规模宏大的历史戏了。
到了清朝道光、咸丰年间,木偶制作技术大大提高 了,艺人们根据《目连》、《西游》、《封神》等 戏的特点,创造了不少花脸、鬼脸头像。同时改进 了活动头像,把木偶又前推进了一大步。
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泉州的“嘉礼”戏已 经十分成熟,脱离了属于片断、杂技表演的 “弄傀儡”形式,形成规范的剧本体系,能够 演规模宏大且细致复杂的历史戏了。虽然形象 只有固定的36个,但行当已分生、旦、北、杂 四大类,可演42部大戏,如传统连台本《目连 救母》可演七天七夜。
清末民初,泉州一带有50多个木偶戏班遍布城 乡。泉州东岳庙、关帝庙、元妙观、城隍庙等 "四大庙",均有固定戏班为祈天酬神专门演出。
泉州提线木偶
简介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 据文献记载,至迟于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 边地区流行。此后历经宋、元、明、清以至 当代,传承不辍。至今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 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 “傀儡调”(含“压脚鼓”、“钲锣”等古 稀乐器及相应的演奏技法)。同时形成了一 整套精湛规范的操线功夫(传统基本线规), 以及独具特色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 制作工艺。
艺术特色
历经千年不间断传承与积累,泉州傀儡戏至今保存 七百余出传统剧目和由三百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 特剧种音乐“傀儡调”(包括“压脚鼓”、“钲锣” 等古乐器及相应的演奏技法),并且形成了一整套 精巧成熟的操线功夫“传统基本线规”和精美绝伦 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
小学美术课件 20.《我们爱看木偶戏》 冀美版 (21张PPT)ppt课件

泉州提线木偶戏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
舞台上的提线木偶
怎样才能使 提线木偶动 起来?
各种各样的提线木偶
提线的数量与木偶的动态有什么关系?
玩具提线木偶
欣赏小朋友的作品
龟兔赛跑
机器人
我们来表演
作业:
同学们,我们一起动手设计一 个造型可爱的提线纸偶进行表演吧。
谢谢大家!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这些脸谱同学们熟悉吗?说一说?
脸谱描绘简洁朴素,粉 彩工艺细致多姿。泰顺 木偶戏题材丰富,包括 传统剧、现代戏与儿童 剧
这 些 木 偶 又 有 什 么 特 点 ?
福建历史文化 泉州提线木偶戏
泉州提线木偶形象,一般都系有16条以上,甚至多达30余条纤细悬丝, 线条繁多,操弄复杂,与我国多数传统木偶戏相比,技巧表演难度最高。
古称“悬丝傀儡”,由偶头、笼腹、四肢、提线、勾牌等几 部分组成。木偶的头部精雕细刻,内设机关,表情生动鲜活; 胸部和腹部用竹制成,手有文、武之分,舞枪弄墨,把盏挥扇, 动作舒展自如;脚分赤、靴、旦三种;勾牌和关节间由提线相 连。
提线 偶头
勾牌
四肢 笼腹
泰 顺 提 线 木 偶 戏
说一说这些木偶都用了什么颜色?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Nhomakorabea20.我们爱看木偶戏
木偶的种类
杖头木偶
提线木偶
布袋木偶
木偶的种类
木偶艺术的渊源 铁枝木偶
药发木偶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傀儡子”,是由 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
杖头木偶
由表演者操纵一根命 杆和两根手杆进行表 演的。
铁枝木偶
用木偶身上的铁丝完 成操纵动作。
提线木偶
提线木偶的介绍
五年级上册美术《提线纸偶》课件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4/12021 /4/1202 1/4/1A pr-211- Apr-21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4/120 21/4/12 021/4/1 Thursd ay , April 01, 2021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 1/4/120 21/4/12 021/4/1 2021/4/14/1/20 21
你还能想出更简单方法固定木棍吗?
材料
固定后
每根提线系的位置要相同:
固定四肢的提线的 长短是不同的哦!
欣赏小朋友的作品
龟兔赛跑
机器人
我们来表演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4 /12021/4/1Thu rsday , April 01, 2021
•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 021/4/1 2021/4/12021/4/14/1/2 021 3:37:33 PM
提线木偶的介绍
古称“悬丝傀儡”,由偶头、笼腹、四肢、提线、 勾牌等几部分组成。木偶的头部精雕细刻,内设机 关,表情生动鲜活;胸部和腹部用竹制成,手有文、 武之分,舞枪弄墨,把盏挥扇,动作舒展自如;脚 分赤、靴、旦三种;勾牌和关节间由提线相连。
提线 偶头
勾牌
四肢 笼腹
舞台上的提线木偶
怎样才能使提线木偶动起来?
通过提线
各种各样的提线木偶
提线的数量与木偶的动态有什么关系? 提线的数量越多,木偶的动作越细致。
玩具提线木偶
我们一起来创编一台木偶剧吧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编剧木偶剧进行演出: 1.准备材料:课前准备好的小故事、彩纸、
彩笔、剪刀、胶水、线绳、 筷子 2.制作:进行角色分工后分头制作 3.表演:分角色表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成员: 谌琇,苏微,夏蓉 王宇轩,刘俊杰,董迦德
目录:
简介 木偶基本构成与制作工序 传说与历史发展 艺术特色与传承价值 困境与保护 名家介绍
简介: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据文献 记载,至迟于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此后 历经宋、元、明、清以至当代,传承不辍。至今保存 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 音乐“傀儡调”(含“压脚鼓”、“钲锣”等古稀乐器 及相应的演奏技法)。同时形成了一整套精湛规范的操 线功夫(传统基本线规),以及独具特色的偶头雕刻, 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
陈平利用冒顿的弱点,摸透了阏氏的心理状 态,令工匠制作了好多木偶美女,每尊木偶人装 置几根丝线,再令士兵每天提线引木偶美女在城 堞孔穴之处走动,手舞足蹈,木偶美女绰约多姿。 阏氏误以为城里美女如云,提心攻下平城之后, 冒顿选美纳妾,便下令退军。这样,便解了平城 之围。
刘邦登基以后,感念 “木偶美女”于国有 功,赐每尊“偶人时, 乐府仿造傀儡,在宫 廷演出,还作为迎宾 嘉会和敬神驱邪仪式。
传承价值:
由于泉州与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特殊的地理、历史、 人文等关系,泉州傀儡戏于明末清初即开始向台湾及东南 亚华侨聚居地流播,并在当地生根开花。为传播闽南方言、 文化,延续民族文化传承,沟通海峡两岸同胞及东南亚各 国侨胞感情,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困境:
看提线木偶戏曾经是兴国人民十分喜爱的文化娱乐活 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的丰富以及审美情 趣的变化,观赏兴国提线木偶戏的人越来越少。由于受众 的萎缩,最近10多年来,各提线木偶戏班的经济效益差, 演出次数越来越少,愿意学习这门手艺的人更是难找,从 而使提线木偶演员年龄结构出现断层。现有的线戏艺人逐 渐步入古稀之年,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尤其是一些木偶 制作技艺和演出技法濒临失传。
历经千年不间断传承与积累,泉州傀儡戏至今保存七百余出传统 剧目和由三百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特剧种音乐“傀儡调”,并且形 成了一整套精巧成熟的操线功夫“传统基本线规”和精美绝伦的偶头 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
在泉州傀儡戏传统剧目中,保存着大量古代泉州地区民间婚丧喜 庆及民间信仰、习俗的内容。因而,对"闽南文化学"、"闽南方言学" 与"宋元南戏学"等,具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已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 的广泛关注。
历史发展:
据传,唐末王审知入闽在今福州称王时,大建宫院,由中州 聘请不少名士学子,并携带傀儡戏具,置于宫中以供娱乐,傀儡 戏随之传入泉州,故“嘉礼戏”的道白有中州音。
到了宋代,“嘉礼戏”已在泉州民间广为流传。明代的泉州 傀儡戏,进一步与民间仪式结合起来,得到较大发展。
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泉州的“嘉礼”戏已经十分成熟, 脱离了属于片断、杂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形成规范的剧本 体系,能够演规模宏大且细致复杂的历史戏了。
福建地区每逢民间婚嫁、寿辰、婴儿周岁、新建屋 厦奠基上梁或落成、迎神赛会、谢天酬愿,都必须演提 线木偶戏以示大礼。因此,泉州自古以来便称提线木偶 戏为“嘉礼”戏、“加礼”戏,意即隆重的殡婚嘉会中 的大礼。此戏目前在福建地区仍然很兴盛!
木偶构成:
偶头、笼腹、提线、勾牌
木偶的头部精雕细刻,内设机关,表情生动鲜活;胸 部和腹部用竹制成,手有文、武之分,舞枪弄墨,把盏挥 扇,动作舒展自如;脚分赤、靴、旦三种;勾牌和关节间 由提线相连。
清末民初,泉州一带有50多个木偶戏班遍布城乡。泉州东岳庙、 关帝庙、元妙观、城隍庙等"四大庙",均有固定戏班为祈天酬神专 门演出。
千年来,泉州傀儡不仅成为泉州乃至闽南语系地区民俗中不可 或缺的重要部分,而且以其独特技艺和精彩演出,成为一般民众, 乃至士大夫文人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
艺术特色:
静态和动态保护相结合:
①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对兴国提线木偶戏进行研究、搜集与整理,并 出版相关书籍,拍摄电视专题片以及相关音像资料,并深入调研论证, 从选题、表演技巧、传承发展等环节,分别制定有关标准。 ②建立健全了培训基地,举办提线木偶民间传统戏剧培训班,建立以师 带徒的人才培养机制,现已举办提线木偶传统戏剧培训班3期。 ③继续举办提线木偶民间传统戏剧比赛和民俗调演,投入10万多元举行 了首届全县提线木偶民间传统戏剧比赛。 ④成立由县文化局领导、企业负责人、专家组成的提线木偶民间传统戏 剧保护领导小组,组建了提线木偶传统戏剧协会,制定了兴国提线木偶 传统戏剧协会章程。现已投入6万余元组建了高溪、石溪、泮溪等提线 木偶戏班6个。
泉州提线木偶形象,一般都系有16条以上,甚至多 达30余条纤细悬丝,线条繁多,操弄复杂,与我国多数 传统木偶戏相比,技巧表演难度最高。
传说:
汉高祖刘邦,率军在平城,被匈奴王冒顿的 大军四面围困。冒顿之妻阏氏带领强兵扎在平城 的一面,等待时机攻城。一个多月后,平城的汉 军粮草已经吃尽了,饿死官兵无数,又无援军解 救,孤城危在旦夕,军心浮动,刘邦急得心如火 焚。刘邦的谋士——护军中尉陈平查访得知:冒 顿原是个好色之徒,暗中寻花问柳,阏氏妒忌心 重,经常醋海兴波。
人物名片:
黄奕缺(1928年-2007年)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 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名誉会长、泉州木偶 剧团名誉团长,提线木偶表演和木偶头雕 刻艺术大师,在中国和国际上获得多个奖 项,被誉为“国际木偶大师” 主要作品: 《水漫金山》、《千桃岩》、《火焰山》、 《小沙弥下山》、《钟馗醉酒》、《青春 梦》、《驯猴》等
福提线木偶形象结构完整,制作精美,尤其是木偶头的雕
刻、粉彩工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泉州木偶头轮廓清晰,线 条洗练,继承了唐宋雕刻、绘画风格,当代木偶头制作,在师承 的传统技艺基础上,更侧重于夸张与变形,尤为强调性格化和表 现力,乃驰名中外的民间工艺珍品。
制作基本步骤:
雕刻 磨光 彩阶 加盖粉土 再次修整、磨光 彩绘和上腊 钉上竹制“头钉
目录:
简介 木偶基本构成与制作工序 传说与历史发展 艺术特色与传承价值 困境与保护 名家介绍
简介: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据文献 记载,至迟于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此后 历经宋、元、明、清以至当代,传承不辍。至今保存 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 音乐“傀儡调”(含“压脚鼓”、“钲锣”等古稀乐器 及相应的演奏技法)。同时形成了一整套精湛规范的操 线功夫(传统基本线规),以及独具特色的偶头雕刻, 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
陈平利用冒顿的弱点,摸透了阏氏的心理状 态,令工匠制作了好多木偶美女,每尊木偶人装 置几根丝线,再令士兵每天提线引木偶美女在城 堞孔穴之处走动,手舞足蹈,木偶美女绰约多姿。 阏氏误以为城里美女如云,提心攻下平城之后, 冒顿选美纳妾,便下令退军。这样,便解了平城 之围。
刘邦登基以后,感念 “木偶美女”于国有 功,赐每尊“偶人时, 乐府仿造傀儡,在宫 廷演出,还作为迎宾 嘉会和敬神驱邪仪式。
传承价值:
由于泉州与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特殊的地理、历史、 人文等关系,泉州傀儡戏于明末清初即开始向台湾及东南 亚华侨聚居地流播,并在当地生根开花。为传播闽南方言、 文化,延续民族文化传承,沟通海峡两岸同胞及东南亚各 国侨胞感情,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困境:
看提线木偶戏曾经是兴国人民十分喜爱的文化娱乐活 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的丰富以及审美情 趣的变化,观赏兴国提线木偶戏的人越来越少。由于受众 的萎缩,最近10多年来,各提线木偶戏班的经济效益差, 演出次数越来越少,愿意学习这门手艺的人更是难找,从 而使提线木偶演员年龄结构出现断层。现有的线戏艺人逐 渐步入古稀之年,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尤其是一些木偶 制作技艺和演出技法濒临失传。
历经千年不间断传承与积累,泉州傀儡戏至今保存七百余出传统 剧目和由三百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特剧种音乐“傀儡调”,并且形 成了一整套精巧成熟的操线功夫“传统基本线规”和精美绝伦的偶头 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
在泉州傀儡戏传统剧目中,保存着大量古代泉州地区民间婚丧喜 庆及民间信仰、习俗的内容。因而,对"闽南文化学"、"闽南方言学" 与"宋元南戏学"等,具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已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 的广泛关注。
历史发展:
据传,唐末王审知入闽在今福州称王时,大建宫院,由中州 聘请不少名士学子,并携带傀儡戏具,置于宫中以供娱乐,傀儡 戏随之传入泉州,故“嘉礼戏”的道白有中州音。
到了宋代,“嘉礼戏”已在泉州民间广为流传。明代的泉州 傀儡戏,进一步与民间仪式结合起来,得到较大发展。
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泉州的“嘉礼”戏已经十分成熟, 脱离了属于片断、杂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形成规范的剧本 体系,能够演规模宏大且细致复杂的历史戏了。
福建地区每逢民间婚嫁、寿辰、婴儿周岁、新建屋 厦奠基上梁或落成、迎神赛会、谢天酬愿,都必须演提 线木偶戏以示大礼。因此,泉州自古以来便称提线木偶 戏为“嘉礼”戏、“加礼”戏,意即隆重的殡婚嘉会中 的大礼。此戏目前在福建地区仍然很兴盛!
木偶构成:
偶头、笼腹、提线、勾牌
木偶的头部精雕细刻,内设机关,表情生动鲜活;胸 部和腹部用竹制成,手有文、武之分,舞枪弄墨,把盏挥 扇,动作舒展自如;脚分赤、靴、旦三种;勾牌和关节间 由提线相连。
清末民初,泉州一带有50多个木偶戏班遍布城乡。泉州东岳庙、 关帝庙、元妙观、城隍庙等"四大庙",均有固定戏班为祈天酬神专 门演出。
千年来,泉州傀儡不仅成为泉州乃至闽南语系地区民俗中不可 或缺的重要部分,而且以其独特技艺和精彩演出,成为一般民众, 乃至士大夫文人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民间戏曲艺术。
艺术特色:
静态和动态保护相结合:
①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对兴国提线木偶戏进行研究、搜集与整理,并 出版相关书籍,拍摄电视专题片以及相关音像资料,并深入调研论证, 从选题、表演技巧、传承发展等环节,分别制定有关标准。 ②建立健全了培训基地,举办提线木偶民间传统戏剧培训班,建立以师 带徒的人才培养机制,现已举办提线木偶传统戏剧培训班3期。 ③继续举办提线木偶民间传统戏剧比赛和民俗调演,投入10万多元举行 了首届全县提线木偶民间传统戏剧比赛。 ④成立由县文化局领导、企业负责人、专家组成的提线木偶民间传统戏 剧保护领导小组,组建了提线木偶传统戏剧协会,制定了兴国提线木偶 传统戏剧协会章程。现已投入6万余元组建了高溪、石溪、泮溪等提线 木偶戏班6个。
泉州提线木偶形象,一般都系有16条以上,甚至多 达30余条纤细悬丝,线条繁多,操弄复杂,与我国多数 传统木偶戏相比,技巧表演难度最高。
传说:
汉高祖刘邦,率军在平城,被匈奴王冒顿的 大军四面围困。冒顿之妻阏氏带领强兵扎在平城 的一面,等待时机攻城。一个多月后,平城的汉 军粮草已经吃尽了,饿死官兵无数,又无援军解 救,孤城危在旦夕,军心浮动,刘邦急得心如火 焚。刘邦的谋士——护军中尉陈平查访得知:冒 顿原是个好色之徒,暗中寻花问柳,阏氏妒忌心 重,经常醋海兴波。
人物名片:
黄奕缺(1928年-2007年)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 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名誉会长、泉州木偶 剧团名誉团长,提线木偶表演和木偶头雕 刻艺术大师,在中国和国际上获得多个奖 项,被誉为“国际木偶大师” 主要作品: 《水漫金山》、《千桃岩》、《火焰山》、 《小沙弥下山》、《钟馗醉酒》、《青春 梦》、《驯猴》等
福提线木偶形象结构完整,制作精美,尤其是木偶头的雕
刻、粉彩工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泉州木偶头轮廓清晰,线 条洗练,继承了唐宋雕刻、绘画风格,当代木偶头制作,在师承 的传统技艺基础上,更侧重于夸张与变形,尤为强调性格化和表 现力,乃驰名中外的民间工艺珍品。
制作基本步骤:
雕刻 磨光 彩阶 加盖粉土 再次修整、磨光 彩绘和上腊 钉上竹制“头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