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语文古诗文复习教案
初中古文复习专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的古文词汇和语法结构,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2. 通过分析古文中的经典句子,使学生能够理解古文的意境和哲理。
3. 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古文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复习。
2. 分析古文中的经典句子,理解古文的意境和哲理。
3. 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古文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学习,古文经典句子的分析。
2. 难点:理解古文的意境和哲理,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经典古文句子,使学生理解古文的意境和哲理。
2.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实际阅读古文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古文词汇和语法知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水平。
五、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古文的特点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古文词汇和语法结构:回顾已学的古文词汇和语法知识,通过举例让学生熟练掌握。
3. 分析古文经典句子: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文句子,引导学生分析其意境和哲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阅读一篇古文,讨论其中的难点和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古文阅读水平。
5.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古文词汇和语法结构。
2. 学生能够理解古文的意境和哲理。
3. 学生的古文阅读水平得到提高,对古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4.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七、教学资源1. 古文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复习资料。
2. 古文经典句子的案例分析。
3. 古文阅读材料。
4. 小组讨论的指导资料。
八、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九、课后作业1. 复习古文词汇和语法结构。
2. 阅读一篇古文,分析其中的经典句子,理解其意境和哲理。
3. 准备小组讨论的材料。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古诗词复习教案(5篇)

古诗词复习教案(5篇)第一篇:古诗词复习教案古诗词复习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积极的氛围中积累运用,掌握知识。
“以三维目标”为指导,突出“方法与能力”的目标。
引导学生在复习实践中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提升能力,增加积累。
教学目标:1、复习古诗。
2、灵活积累、运用古诗,感受古诗的美和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
3、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读古诗文,并学会灵活运用古诗词。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中国的文化源渊流长,古诗是其中的一座大观园,那一首首古诗就是花园里奇丽的小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大观园。
1、先说说你熟悉的诗人有哪些?2、李白、杜甫、王安石、苏轼、王维、陆游、王昌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诗人。
他们的诗篇有着极其鲜明的个人风格,可以说是自成一派。
于是,人们便送给他们各种各样的美称。
3、同学们知道这些称号分别是指哪个诗人吗?诗仙白居易《赠汪伦》诗圣王维《春夜喜雨》诗佛李白《忆江南》诗魔杜甫《游子吟》诗囚孟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知识补充。
诗仙——唐代诗人李白他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
后来人们就称李白为“诗仙”。
诗圣——唐代诗人杜甫他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历代的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
诗魔——唐代诗人白居易他写诗非常刻苦,过分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诗囚——孟郊:孟郊把诗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好像成为诗的囚徒一般。
诗佛——王维:王维一生信仰佛教,而且在他的诗歌中也透露出浓浓的佛教意味。
二、回顾交流,熟记诗词1、其实 ,我国各个朝代都有许多著名的诗人、词人 ,都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词,同学们都记住了哪些呢?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小组里背背吧。
初中语文古诗复习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古诗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古诗的题材和表现手法。
2.掌握古诗的常见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
3.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高雅的文学修养。
二、教学内容1.课文选择本次教学选取了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等经典古诗作为教学材料。
这些诗歌内容丰富,意境深远,使学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古人的生活情趣。
2.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掌握古诗的常见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
3.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中的隐喻和象征。
(2)运用诗歌语言进行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对古诗的一些简介和背景知识的讲解,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并了解古诗的重要性。
2.展示与讲解展示选取的古诗,老师通过朗读和示范解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妙和深远的内涵。
同时,讲解古诗的特点、题材和修辞手法,让学生对古诗有更全面的认识。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4.合作阅读学生根据分组讨论的结果,选取一个古诗进行合作阅读。
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对所选诗歌进行朗读和解读,并向全班呈现。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5.诗歌分析老师对学生的合作阅读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分析古诗中的隐喻和象征,提高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6.写作训练给学生一些写作训练题,让他们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鼓励学生运用诗歌语言,进行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文学修养。
7.课堂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课堂展示,与全班分享自己的成果。
通过展示,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8.课堂总结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古诗的重要性和学习古诗的意义。
初中古诗复习教案

初中古诗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并掌握初中阶段学习的古诗知识;2. 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初中阶段学习的古诗知识点;2. 常见的古诗题材和特点;3. 古诗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学习的古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提问:你们对古诗有什么印象?能举个例子吗?二、复习古诗知识点(10分钟)1. 介绍古诗的定义和起源;2. 讲解古诗的分行、押韵、平仄等基本知识;3. 回顾初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古诗作品和诗人。
三、探讨古诗题材和特点(10分钟)1. 提问:古诗有哪些常见的题材?它们有什么特点?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3. 总结:古诗的题材包括山水、田园、怀古、咏物等,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四、古诗鉴赏方法和技巧(10分钟)1. 介绍古诗鉴赏的基本方法:了解背景、品味语言、分析意象、体会情感;2. 讲解如何把握古诗的主题和意境;3. 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方法,分析一首古诗的好处。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完成;2.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答练习题;3. 讲解练习题的答案和解析。
六、总结和展望(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读古诗,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3. 提问:你们对古诗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体会?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3. 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让他们能够真正领略古诗的魅力。
在课堂练习环节,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引导他们独立解答问题。
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学习和提高。
初中语文古诗文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古诗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古诗文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分类复习、比较复习、迁移复习等方法,引导学生系统地复习古诗文,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古诗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包括绝句、律诗、词、曲等,重点复习各诗体的特点及常见诗人的作品。
2. 古代散文:包括叙事、议论、抒情等,重点复习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句式和常见的修辞手法。
3. 古典名著:复习初中阶段所学的古典名著,提高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诗文的基本知识点,如诗体、修辞手法、语法句式等。
2. 教学难点:古诗文的理解和欣赏,以及对名著的深入解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分类复习法,将古诗文按诗体、题材等进行分类,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点。
2. 比较复习法,将相似的古诗文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 迁移复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需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过程:第1-2课时:复习古代诗歌,包括绝句、律诗、词、曲等。
第3-4课时:复习古代散文,包括叙事、议论、抒情等。
第5-6课时:复习古典名著,提高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第7-8课时:进行古诗文阅读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第9-10课时:进行古诗文知识测试,检查复习效果。
六、教学策略1.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古诗文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的特点和内涵。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复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七上语文复习教案(上课)

七上语文复习教案(上课)第一章:古诗文复习一、教学目标1. 复习并掌握古诗文中的重点字词。
2. 提高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回顾本册书中的古诗文篇目,如《春晓》、《登鹳雀楼》等。
2. 重点复习古诗文中的生僻字词和重点词语。
3. 分析古诗文的意境、韵律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复习古诗文篇目,提醒学生注意生僻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 讲解古诗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 分析古诗文的意境、韵律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进行鉴赏。
4. 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四、课堂练习1. 请学生默写古诗文中的重点字词。
2. 请学生分析一首古诗文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古诗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选择一首古诗文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
第二章:现代文复习一、教学目标1. 复习并掌握现代文中的重点字词。
2. 提高对现代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回顾本册书中的现代文篇目,如《荷塘月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2. 重点复习现代文中的生僻字词和重点词语。
3. 分析现代文的主题、结构和表达手法。
三、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复习现代文篇目,提醒学生注意生僻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 讲解现代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3. 分析现代文的主题、结构和表达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四、课堂练习1. 请学生默写现代文中的重点字词。
2. 请学生分析一篇现代文的主题和结构。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现代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选择一篇现代文进行阅读和思考练习。
第三章:作文复习一、教学目标1. 复习并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和写作方法。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
【部编版】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诗文内容梳理复习教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诗文内容梳理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教案主要针对部编版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诗文内容进行梳理复习。
教材涵盖了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的重要知识点,包括古诗文的篇目、作者、背景、意境、修辞手法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古诗文默写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文,对于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古诗文的默写能力较弱,对于一些生僻字、通假字、一词多义等现象掌握不牢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中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的重要知识点,提高古诗文默写的准确性和速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理解和默写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诗文默写的重要知识点,如篇目、作者、背景、意境、修辞手法等。
2.教学难点:生僻字、通假字、一词多义等现象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古诗文默写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阅读法:学生自主阅读古诗文,分析其意境、修辞手法等。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4.实践法:学生进行古诗文默写练习,提高默写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古诗文默写的重要知识点。
2.古诗文材料:准备一些适合学生默写的古诗文材料,包括文本和译文。
3.学习小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便于讨论和合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诗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古诗文默写的重要知识点,如篇目、作者、背景、意境、修辞手法等。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古诗文阅读和分析,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初中语文复习教案古诗

初中语文复习教案古诗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望岳》。
2.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泰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 掌握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4. 能够运用诗词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进行创意写作。
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3. 诗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4. 创意写作的训练。
教学难点:1. 诗文中生僻字的认读和书写。
2. 诗文意象和表达技巧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泰山有什么印象?二、朗读和背诵(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望岳》,注意停顿和语气。
2. 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文的韵律美。
3. 教师指导学生背诵,帮助学生记忆。
三、诗文内容分析和理解(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文结构,理解诗文主题。
2. 学生分享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教师提问:诗文中哪些词语表达了作者对泰山的喜爱和赞美?四、关键词语和句式的掌握(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文中的关键词语,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
2. 学生分析词语的意义和作用。
3.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这些词语进行创意写作。
五、创意写作训练(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与泰山相关的主题,如“泰山日出”。
2. 学生运用诗文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进行创意写作。
3.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借鉴。
六、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的朗读和背诵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家后,将《望岳》背诵给家长听,并用自己的话解释诗文的意义。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对于生僻字的认读和书写,可以适当给予提示和帮助。
在创意写作环节,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泰山的独特感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古诗文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考常见题型,掌握应对方法。
2、转换复习角度,学会归纳整理,以此来达到提高复习效率的目的教学重点、难点背诵、默写名句,掌握答题技巧,朗诵、解析,学会欣赏诗词的内容、特色,识记名句,感悟其中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标明确规定,7-9年级要背诵读古诗80首,古诗文名句的默写在近年的中考语文中占有一定的比分,因其内容多、范围广、故而失分现象比较严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我就设计了这堂课。
教具安排小黑板、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学过背过默过很多古诗文,你能为这些画面配上一句古诗文吗?(每组配一幅)(多媒体出示春夏秋冬4幅画面)⊙描写春天的诗:诗名是《钱塘湖春行》,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忆江南》,诗句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春望》,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游园不值》,诗句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咏柳》,诗句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描写夏天的诗:诗名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句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江月》,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描写秋天的诗:诗名是《江南逢李龟年》,诗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九月九日忆……》,诗句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过故人庄》,诗句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秋词》,诗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描写冬天的诗:诗名是《左迁至蓝关……》,诗句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白雪歌送武……》,诗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教师讲述:这几年,古诗文名句的积累和运用成为中学语文必考内容。
根据新课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古诗文的学习要做到:能诵读古代诗文,准确背诵,默写一定数量的名篇。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显文言文的能力,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
试题主要以默写题的形式出现。
一、根据题型,把握考点:了解中考古诗文默写的常见题型及示例。
1对接型默写:要求直接按课文原句填写上句或下句。
示例:默写: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理解型默写:采用提示篇名、内容要点及作用等方式,要求选填出合适的句子。
示例:古诗文默写:<桃花源记》中老有所养、幼有所长的和乐情景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运用型默写:设计某种情景,根据情景内容选填恰当的古诗文句子。
示例:古诗文默写:我国信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颇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
(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填写)4开放型默写:提出一种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默写,答案多样化。
示例:《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诗人文天祥(写出诗人的名字)高尚节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从而感召后代许多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背诵诗词,巧做练习。
1、单纯识记性积累。
(续写型,要求根据上句写下句或根据下句写上句)(1)意蕴丰富的,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情深意长的,如“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激励志气的,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哲理深刻的,如“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5)景色怡人的,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6)抒怀言志的,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7)还有一些具有生命力的句子,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
2、理解性积累。
(提示与课文相关的内容,让考生根据提示进行默写)(1)《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琊山春季和夏季景色的语句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出师表》中揭示先汉兴隆原因的语句是:亲贤人,远小人。
诸葛亮认为只要对“贞良死节之臣”“亲之信之”就将带来一个好的结果,在文中表明这个重要结果的语句是: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3)《观书有感》中强调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的诗句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游子吟》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情的诗句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5)崔颢在《黄鹤楼》中描写汉水平原风景秀美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6)我们曾学过北朝民歌《敕勒川》,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风景优美、视野辽阔的草原图画。
(7)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表达诗人爱国热情的绝笔是《示儿》。
(8)我们还学过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王昌龄的《出塞》。
3、运用性积累。
(给考生设置一定情境,要求根据这一情境填写相应的名句)(1)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用《岳阳楼记》中原句填写)(3)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有人借用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
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__中间小谢又清发_。
(4)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曾说过:_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同学们,不要徘徊,不要惆怅,迎着困难,勇敢向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你们眼前将一片灿烂辉煌;大家时刻关注着你们,援助的手一直伸向你们,“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我们的心将永远连在一起。
(从陆游的《游山西村》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写。
)4、扩展性性积累。
(题干设置一定情境,要求考生调动课内外古诗词的储备来应答,答案是开放的。
)(1)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或“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含有深刻的哲理,请你写出一个含有哲理的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以下作为参考: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与“鸟”有关的完整语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空悠悠。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山下兰芽短浸……潇潇暮雨子规啼。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4)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优秀作品,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渡荆门送别》,诗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刘禹锡的《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李商隐的《无题》,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5)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请任意写出两句能体现他浪漫主义风格的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6)沙尘肆虐之下,人们对蓝天碧水,绿树红花的珍爱愈加强烈。
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请借用古诗文中的名句来表达,写出连续的两句。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7)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第三、四句表现了破山寺后禅院环境___清幽___的特点。
(2)第五、六句表现了作者_ 欢快和空灵_ 的心境。
(3)“万籁此都寂”与“但闻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
禅院的钟磬之音袅袅传来不绝于耳,有赖于万物之音全部消失,禅院的空寂可见一斑,这就是“ 禅院的空寂可见一斑,这就是“以声衬静”的妙处。
三、课堂小结。
对于中考古诗文名句默写的复习应该做到:全面复习,了解题型,掌握方法,巩固练习。
结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希望同学们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中考,迎接人生的挑战!四、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
2、参考老师的分类整理,自己对古诗文名句进行归纳整理。
3、诵读课外名句,扩大积累量《有理数》拓展提优试卷【单元综合】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①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②无限循环小数是无理数;③一个整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④一个分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A.1B.2C. 3D. 42. 已知n 为正整数,则221(1)(1)n n +-+-=( )A.2-B.1-C.0D.23. 16--的相反数是( ) A.16 B.16- C.6 D.6- 4. 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88-= B.(1)1--=- C.11(3)3÷-= D.236-⨯= 5. 某市为了响应国家“发展低碳经济、走进低碳生活”的号召,到目前为止共有60 000户家庭建立了“低碳节能减排家庭档案”,则60 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46010⨯B. 5610⨯C. 4610⨯D. 60.610⨯6. 数学家发明了一个魔术盒,当任意有理数对(,)a b 进入其中时,会得到一个新的有理数:21a b +-+ b -.例如,把(3,2)-放入其中,就会得到23(2)16+--=.现将有理数对(1,3)-放入其中,得到有理数m ,再将有理数对(,1)m 放入其中后,得到的有理数是( )A.3B.6C.9D.127.观察图中正方形四个顶点所标的数字规律,可知数2 017应标在( )A.第504个正方形的左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