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必听经典交响乐
十大气势音乐--交响乐

NO.9《in the tunnels》
同上 出自《石破天惊》
NO.10《halo theme mjolnir mix》
微软最具影响力游戏《光晕;最后一站》主题
NO.3《The Mass》
The Mass改编自Carmina Burana(布兰诗歌),据说“二战期间德国武装party卫军第一装甲师军歌也改编于此”,导致调子相似而张冠李戴以为The Mass就是纳粹军歌。 而现在,随着这首歌的名声日躁,越来越多的游戏也吸收了其动感,鼓舞人心的一面,其中当前最红网络游戏《魔兽世界》中很多玩家自制的游戏视频就大量使用了《Tnquest of paradise》(1492征服天堂)
《1492征服天堂》(英文全称:《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 》)是一首世界名曲,本作品属于《1492 Conquest Of Paradise 1492征服天堂/哥伦布传》专辑中的第二轨。每次听到它,都让我迷茫而感觉到自己是如此的微小,然而恢弘的音乐激发出内心的雄壮,我热血沸腾,我一往无前,古典的韵味在现代音乐的诠释下是如此的突显!这是激沸的音乐,这是振奋的音乐,这是人类对于音乐极限的挑战!该名曲也被作为中国电视剧《士兵突击》插曲。题曲《Conquest Of Paradise 征服天堂》,那种史诗般的气派,完完全全是慑人的感觉,精彩绝伦。这部讲述哥伦布征服南美洲故事的电影也成为了史诗般的巨作!
值得一提的是,本曲在节奏处理上,保留了金属音乐最基本的连续猛烈的伴奏,却淡化了狂乱、低沉和无序的节奏,这使得该曲少缺一些狂躁、恐惧和迷惘,多了一份神秘和向往。而那段迷惘的男声独白,恰如破晓前黑暗中初现的第一缕晨光,给人以直接和真实的感受。此曲也因此被金属与非金属迷所喜爱,并被奉为金属音乐中的经典之作。
世界著名交响乐团演奏的十大名曲

世界著名交响乐团演奏的十大名曲
世界著名交响乐团演奏的十大名曲包括:
1. 《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海顿
2. 《G小调第四十号交响曲》——莫扎特
3. 《F大调第六号交响曲“田园”》——贝多芬
4. 《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合唱”》——贝多芬
5. 《B小调第八号交响曲“未完成”》——舒伯特
6. 《降B大调第一号交响曲“春天”》——舒曼
7. 《B小调第六号交响曲“悲怆”》——柴科夫斯基
8. 《E小调第九号交响曲“自新大陆”》——德沃夏克
9. 《幻想交响曲》——柏辽兹
10. 《英雄交响曲(Symphony No.3 in E flat Major 'Eroica' Op.55)》——贝多芬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曲目可能会因乐团和演出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中国交响乐曲歌曲欣赏

中国交响乐曲歌曲欣赏
中国交响乐曲是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交响乐的完美结合,它既保留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又融入了西方交响乐的严谨和技巧。
以下是一些值得欣赏的中国交响乐曲:
1.《黄河大合唱》:这是中国现代音乐的代表作之一,由冼星海创作。
歌曲以黄河为主题,歌颂了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梁祝》:这是中国最著名的交响乐曲之一,由陈钢和何占豪共同创作。
歌曲以中国古代四大爱情故事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通过音乐展现了这段悲剧爱情的深情厚意。
3.《茉莉花》: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中国民歌,后被改编成交响乐曲。
歌曲以茉莉花为主题,歌颂了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
4.《二泉映月》:这是中国著名二胡演奏家阿炳的作品,后被改编成交响乐曲。
歌曲以二胡独奏为主,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5.《红旗颂》:这是中国著名作曲家聂耳的作品,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力量的交响乐曲。
歌曲以红旗为主题,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
世界十大著名交响乐

世界十大着名交响乐:1.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2.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3.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4.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5.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6.莫扎特g小调第40号“维特”7.海顿第94交响曲“惊愕”8.贝多芬第七交响曲9.勃拉姆斯D大调第2交响曲10.莫扎特c大调第41号“朱庇特”另:一百首世界着名交响乐,进行曲: <<西班牙斗牛曲>>乔治比才<<罗米欧与朱丽叶>>普罗笠菲耶夫<<刀马舞曲>>哈恰图良<<结婚进行曲>>瓦格纳门德尔松<<匈牙利舞曲5号>>勃拉姆斯<<小星星变奏曲>>莫扎特<<即兴幻想曲>>肖邦《加沃特进行曲》戈赛克《幽默曲》德沃夏克《致新大陆》德沃夏克《凯旋进行曲》威尔第《皇帝进行曲》小约翰.斯特劳斯《巴丁小夜曲》加布里埃尔·玛利《波契里尼小步舞曲》波契里尼《波莱罗舞曲》拉威尔《勃兰登堡协奏曲》巴赫《康康舞》奥芬巴赫《威风堂进行曲》埃尔加《教皇进行曲》巴赫.古诺<<星条旗进行曲>>索萨<<维也纳之夜进行曲>>小约翰.斯特劳斯<<波斯进行曲>>史特劳斯<<轻骑兵进行曲>>苏佩<<豪华列车波尔卡进行曲>>老约翰.施特劳斯<<拨弦波尔卡进行曲>>老约翰.施特劳斯<<吉格进行曲>>约翰·帕赫贝尔<<维也纳森林进行曲>>小约翰.斯特劳斯<<叶塞尼亚主题曲>>塞尔肖<<我的太阳>>卡普阿<<少女的祈祷>>芭达捷芙斯卡《仲夏之夜》门德尔松《乘着歌声的翅膀》门德尔松《梦幻曲》舒曼《爱的浪漫曲》耶佩斯《大黄蜂飞行》林姆斯基/高沙科夫《玩具兵进行曲》舒伯特《卡伐蒂娜》斯坦尼.麦尔斯《单簧管小协奏曲》韦伯《杜鹃圆舞曲》圣桑《嘉禾舞曲》巴赫《幽默曲》德沃夏克《匈牙利狂想曲李斯特《爱的欢乐》克莱斯勒《秋日的私语》李斯特《曼陀林协奏曲》维瓦尔第《安魂曲》莫扎特《爱的呼唤》《春之歌》门德尔松《小号即兴曲》克拉克《四季》威尔第《魔王》舒伯特《皇家烟火》韩德尔《卡门》比才《夜莺》迪里拜尔《圣母颂》巴赫.古诺《水上音乐》韩德尔《三套车》俄罗斯民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洛维约夫·谢多伊他《生日快乐》罗伯特·H·科尔曼《天鹅湖》柴可夫斯基《少女的祈祷》芭达捷芙斯卡《斗牛士之歌》比才《流浪者之歌》萨拉沙泰《风流寡妇圆舞曲》小约翰.斯特劳斯《溜冰进行曲》瓦德菲尔《火光》安德松《吉他奏鸣曲》威尔第《浪漫曲》贝多芬《啤酒波尔卡>小约翰.斯特劳斯《舞乐组曲>巴赫《行星组曲>霍尔斯特《苏格兰之歌>苏格兰民歌《水上音乐>韩德尔《西班牙女郎>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柴可夫斯基<F调旋律>鲁宾斯坦<春之声圆舞曲小约翰.斯特劳斯<英雄波兰舞曲萧邦<重归苏莲托>尔内斯托·第·库尔蒂斯<摇篮曲>勃拉姆斯<卡农>帕赫贝尔<回忆>德拉1812序曲鲁宾斯坦魂断蓝桥回家肯尼基土耳其进行曲莫扎特北国之春远山实藤荒城之月泷泽太郎樱花清水修爱的罗曼史耶佩斯爱的悲伤克赖斯勒沉思马斯奈惊愕海顿时间海顿钟表李斯特壮丽万宝路戴蒙徳雷电波尔卡小约翰.斯特劳斯小狗圆舞曲萧邦夜曲2号萧邦华丽大圆舞曲萧邦雨滴萧邦睡美人柴可夫斯基蓝色多瑙河小约翰.斯特劳斯月光狂想曲德彪西皮尔金特之晨景格里格梦中的婚礼理查德·克莱德曼触技曲巴赫爱之梦李斯特无言曲巴赫小步舞曲巴赫比才贝多芬小夜曲莫扎特舒伯特巴赫.古诺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贝多芬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船歌柴可夫斯基铃儿响叮当云雀格林卡D大调第七钢琴奏鸣曲贝多芬四小天鹅柴可夫斯基化装舞罗德里兹跃动的心李斯特升c小调夜曲萧邦G大调夜曲作品37号萧邦F大调创意曲巴赫降B大调序曲鲍凯利尼谐谑曲巴赫c小调赋格巴赫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李斯特梦幻圆舞曲埃尔曼拉升g小调练习曲作品肖邦降A大调圆舞曲作品42肖邦降E大调第四钢琴奏鸣曲贝多芬英雄波兰舞曲肖邦水妖德彪西。
世界十大交响曲

世界十大交响曲及其作者介绍一、海顿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海顿素有“交响曲之父”之美名,不仅因为他一生作有一百零四首交响曲,更因为他是真正将古典主义美学中对结构美的追求内化到交响曲形式的第一人。
古典主义美学讲究对称,重视比例的合理性,强调音乐素材在功能上的“语言化”(人人皆可经接触而理解);而“海顿老爹”(贝多芬称呼海顿为Papa Haydn)硬是将这些音乐知性的一面以洗炼而意趣横生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惊愕》交响曲便是一个很棒的例子。
二、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号交响曲——诚然,莫扎特最为人熟知的当属他的歌剧,他也曾多次表白,自己的最爱是歌剧。
可是不要忘了,他也写了四十一首的交响曲呢!人们总爱提莫扎特如何如何天才。
我这里却想提醒您注意他音乐中深刻的人性描写。
在这首交响曲当中,我们会发现,原来天才也可以是善感的。
大师偶尔也具备了悲天悯人的胸怀三、贝多芬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磴、磴、磴、磴···”四声一出,天地为之色变。
音乐史上大概再也找不到比贝多芬第五号交响曲第一乐章“命运主题”更具震撼力和权威性的单一素材了。
贝多芬在这首作品中,向世人展现严谨而有机的(organic)“动机创作”,惊人的可能性和令人叹为观止的知性美。
而由第三乐章末了接入第四乐章的过程更是希腊哲人塞内加称之为“穿过黑暗,奔向光明”的奋斗精神的最佳脚注。
四、贝多芬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欢乐颂》——历来为音乐美学家争论的中心主题之一便是:音乐该不该有意义?它是否必须具备意义?听过贝多芬第九的人,相信都会同意,这个问题已然得到解答。
事实摆在眼前:就是有这样的音乐,她能够提升个人乃至群体,使他们谦卑、宽恕。
不再孜孜于己利。
柏拉图认为音乐应具备伦理上的功能,贝多芬做到了。
而且别忘了,此时的贝多芬已是全聋的“残疾人”,却献给全人类如此无私无我、乐观奋进的理想国之音!请向贝多芬脱帽致敬!五、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号交响曲——细心的您,或许已经注意到,走笔至此,我是循着传承在走的。
管弦乐十大经典曲子

管弦乐十大经典曲子
管弦乐领域有许多经典曲目,下面是十首备受推崇的作品:
1.《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合唱):贝多芬的这部交响曲以其庞大的音乐结构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特别是第四乐章中运用合唱的壮丽气势。
2.《天鹅湖》:这部芭蕾舞剧的音乐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尤其是其中的“舞剧序曲”和“芭蕾舞曲”。
3.《命运交响曲》:这部交响曲以其富有激情和雄伟气势的开头而著称,象征着命运的不可抗拒和个体奋斗的主题。
4. 《多纳提和温蒂利亚》:这部作品是莫扎特的交响音乐杰作之一,充满了魅力和精致的音乐构思。
5.《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阿德亚哥):马勒的这部交响曲被认为是他最为睿智和感人的作品之一,尤其是其中的第四乐章。
6.《1812序曲》:这部交响乐作品以其雄伟的音响效果和庆祝俄国胜利的氛围而闻名。
7.《春天交响曲》:这部作品体现了贝多芬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他对生命力和美好的追求。
8.《新世界交响曲》:这部交响曲被视为美国音乐的代表作,其中的第二乐章“来自新大陆”的旋律广为人知。
9.《达芬奇的画像》:这部作品表现了拉威尔对达芬奇的崇拜,充满了色彩斑斓和富有现代感的音乐。
10.《匈牙利舞曲》:勃拉姆斯以匈牙利民间音乐为灵感,创作了一系列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舞曲。
这些管弦乐作品在音乐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代表着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时代特征,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音乐魅力和内涵。
10大经典古交响乐

G大调第九十四号交响曲《惊愕》惊愕交响曲作于1791年,初演于1792年。
作品之所以命名为“惊愕”,是得名于作品的第二乐章。
据说海顿写此曲的目的是为了嘲笑那些坐在包厢中的对音乐不懂装懂,而又附庸风雅的贵妇人们。
他故意在第二乐章中安祥柔和的弱奏之后突然加入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和弦。
实际演出中,当乐队演奏到那段旋律时,那些贵妇人们果然从睡梦中惊醒,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甚至想逃出剧场,这部交响曲因此而成名,于是后人也就给此曲冠以“惊愕”的标题。
这部交响曲是海顿最为著名的交响曲之一,与海顿的其他几部交响曲被认为是古典交响乐的丰碑,乐曲中充满了生机盎然的民间歌舞气息和明快欢乐的情绪。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G大调,序奏为如歌的慢板,3/4拍子,奏鸣曲式。
乐章始终以第一主题贯穿整体,其清澈的动机连接与围绕同一主题发展的结构,可以说是成熟时期海顿的代表性作曲手法。
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2/4拍子。
即著名的“惊愕”的乐章。
平缓的旋律之后突然出现一个乐队的强音,之后又进入平缓的旋律。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甚快板,G大调,3/4拍子。
曲调诙谐,音乐富有活力。
第四节章,终曲,急板,G大调,2/4拍子,奏鸣曲形式。
主题具有鲜明的歌谣风味,略带有感伤的情调。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海顿(Franz Joseph Haydn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1732-1809)出生于罗劳的车匠家庭,因嗓音甜美,八岁时被维也纳圣斯蒂大教堂接纳为唱诗班歌童。
1791年海顿去伦敦,一年中写了歌剧1部、交响曲6部和其它作品20部,他的音乐备受欢迎。
他出席威斯敏斯特的亨德尔音乐节,成为牛津大学名誉音乐博士。
在80年代期间,他的音乐在表现力方面己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布局和结构方面也获得和声与对位因素的平衡,这是古典风格的两大特点。
同时,他保留了他的音乐所独有的生气勃勃、热情和幽默。
世界最震撼的十大交响乐

世界最震撼的十大交响乐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特别是交响乐可以说是能够让人体验到非常震撼的感觉。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世界上最震撼的十大交响乐。
1. 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这是一部特别值得永远铭记的作品,它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高峰和总结。
这部交响乐的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样,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
2. 贝多芬《 C小调第五交响曲》在1804年的时候,贝多芬得知自己的耳聋疾病失去全部希望,这也是贝多芬一生最痛苦的时候,也是他创作的高峰时期,在这里他创作了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3. 费拉姆斯《 C小调第1号交响曲》这部作曲,一共花了21年的时间才完成费,拉姆斯已经43岁,他用半生推敲琢磨,写出了这首能和贝多芬交响曲相提并论的光芒万丈的巨作。
4. 柴可夫斯基《 B小调第6号交响曲》这是1893年10月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创作领域的最后一部作品,在音乐语言上表现出柴可夫斯基对交响曲一生的观念总结。
5. 德沃夏克《e小调第9号交响曲》同样写于1893年作者对于美国所在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验,德沃夏克在自己的创作与四中如何进了一些民谣的精神,这部交响曲,通过鲜明的音乐形象,亲切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当时身处的环境,种种感受和对故乡的思念。
6. 马勒《 C小调第2号交响曲》这首交响曲创作于1890年,到1894年这部作品之后,马勒开始经常在交响乐曲中使用声乐。
7. 莫扎特《 C大调第41号交响曲》这是莫扎特最后一部交响曲,规模宏大。
堪称是最优秀的器,乐曲作品是莫扎特发挥他作曲特色的代表作品,表现了莫拉特晚年娴熟的作曲技巧。
8. 肖斯塔科维奇《d小调第5号交响曲》这首交响乐创作于1937年,当年11月份的时候在列宁格勒首演,这首交响曲的规模宏大,风格鲜明,有贝多芬的精神,因此也被评为新贝多芬风格交响曲。
9. 莫扎特《g小调第40号交响曲》这首交响曲创作于1788年,是莫扎特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创作完成的旋律,热情洋溢,充满着感情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首必听经典交响乐,送给歆然教育的孩子们
尼采说:“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而交响乐是音乐中的音乐,是音乐中神圣的殿堂,而且它具有博大的、高远的、深厚的精神境界。
”
交响乐一般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快板
第二乐章:复三部曲式或变奏曲,慢板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或者谐谑曲,中、快板
第四乐章:奏鸣曲或回旋曲式,快板
当然,这不是一成不变的,海顿就写过六个乐章的交响曲,大家熟悉的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有五个乐章,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四交响曲”,多达十一个乐章等等。
交响乐队是音乐王国里的器乐大家族,一般来说它分为五个器乐组:
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
木管组:短笛、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大管。
铜管组:小号、圆号、长号、低音号。
打击乐组:定音鼓、锣、镲、铃鼓、三角铁等。
色彩乐器组:钢琴、竖琴、木琴、铝板钟琴等。
对于一些特殊曲目,还会加入其它的一些乐器,像唢呐,喇叭,二胡等民族乐器。
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扼住命运的喉咙”,是对这部作品最简洁有力的概括,前不久看到一位朋友的博客,说人类精神史上最为性感的两个男人是《老人与海》里面的桑提亚哥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他所谓“精神上最为性感的男人”,应当可以通俗地描述为“这男人是条汉子”,贝五震撼了亿万人的心灵,不仅仅在于其波澜壮阔的音乐旋律中,更在于贝多芬坚韧不拔的人格魅力!
Carlos Kleiber(小克莱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绎的贝五版本,1975年以来就被全世界爱乐人奉为最有格的伟大演奏,有着一气呵成的速度感和纯出自然,不事雕琢的平衡感。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梦想家的狂放不羁
有句话说的好:生活若剥去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毫无乐趣,所以大家不妨做一个快乐的梦想家! 法国浪漫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柏辽兹直接继承了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又力图将文学中所描写的生动而具体的形象,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使器乐表现更具感染力,其《幻想交响曲》就是一部被人们称道的“标题交响乐”,五彩斑斓的音乐织体、光怪陆离的大胆想象,总是让笔者想起唐代诗人李贺:一位带着病态苦闷的梦想去燃烧生命热情的鬼才。
RR唱片公司录制的柏辽兹《幻想交响曲》在发烧友中赫赫有名,冠以“Hi-Fi 断头台”之称号,动态庞大,音效惊人,充分表现了这部作品的艺术张力,绝对值得一听!
贝多芬《第九(欢乐颂)交响曲》——包罗天地的胸襟
在伟大诗人和音乐巨匠中,李白和贝多芬有着一定的神似之处,最主要在于其作品都有着包罗天地般的宇宙境界和让人醍醐灌顶般的精神升华,如果你也和笔者一样边听《贝九》边看李白《日出入行》,你就会领悟到这种异曲同工之妙来自于创作者洒脱宏伟的胸襟,没有此等胸怀,不可能涌现出“飘若浮云,矫如惊龙”般的创作灵感。
卡拉扬的指挥严整、条理、完美、瑰丽,精雕细缕,一丝不苟。
普遍认为1963年录制的贝多芬交响乐全集无论在诠、演奏甚至录音效果来说,都是平均水平最好的。
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道出了人生的真谛,那就是穷尽一生追求个人价值,达到“天人合一”般的境界。
德沃夏克是捷克民族乐派的重要人物,是一位富有强烈民族感和热爱祖国民族艺术的音乐家,《e小调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做为其传世之作,构思宏大,气韵流动,有着生生不息、积极向上的音乐美感,催人奋进。
莱纳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德沃夏克《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是公认名版,黄金时代的Lewis Layton(莱顿)的录音水准更是不容小觑,值得推荐,此外,卡拉扬指挥维也纳爱乐版也不错。
莫扎特《第40交响曲》——天真无邪的质朴情感
莫扎特的音乐精致纯净,充满了欢乐和友爱,流露着人类最天真无邪的那种质朴情感,《第40交响曲》就是典型,相信很多人知道这部交响曲还是通过SHE 的那首歌曲:《我不想长大》(改编自本交响曲第一乐章)。
成长的代价在于一个人会变得世故、虚伪、圆滑,我们失去了最天真无邪的那种质朴,我们失去了大笑、大哭的能力,甚至失去了认真去爱一个人的信心……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可见任何美好的艺术作品,都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来不得半点矫饰和虚伪。
莫扎特《第40交响曲》个人更加倾向于卡尔伯姆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版本,雍容典雅,也有人认为富特文格勒的别有意境,有一种愁世欢歌的悲悯意味(相当独到的见解),无奈这两个版本的下载源都不好找,大家不妨先听一下伯恩斯坦指挥维也纳爱乐版。
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隐忍感恩的责任心
勃拉姆斯是西方音乐史上比肩巴赫和贝多芬的音乐巨匠(3人合称“3B”),让很多乐评家费解的是,勃拉姆斯所处的生活可以说比较安逸平淡,但是音乐中渗透的悲天悯人的史诗性和悲剧性,竟然比命运多舛的贝多芬还要深厚复杂,勃拉姆斯苦恋自己师母克拉拉(音乐家舒曼的遗孀)并且终身未婚的经历总给人一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感觉,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位生活上甚至有些懦弱的人完成了音乐史上举足轻重的4部交响曲,其中《第一交响曲》甚至被誉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用心体会这部交响曲中纠错压抑的痛苦感情,我们不难挖掘到一种隐忍而又深沉的责任心:勃拉姆斯最终用理智克制了对克拉拉的感情,他用空间隔绝的方式把自己的爱埋葬在绝望的思念里,这是一种更加伟大的感情,源自一颗感恩的心
20世纪上半叶的指挥大师富特文格勒(FURTWANGLER)是公认的勃拉姆斯交响曲的权威演绎者,所录的《第一交响曲》版本非常多,1951年指挥北德广播电台管弦乐团版尤其著名。
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恬淡自然的生活心态
寄情山水田园之间是中国古代文人隐逸情结的一种体现,其实在西方音乐史上,不少音乐家都创作过描绘自然或是表现人与自然融合的音乐,贝多芬交响乐中唯一的标题音乐《田园》就是最佳代表。
聆听《田园》是一段非常愉悦的精神之旅,宛如品味一首首古代的山水田园诗:第一乐章“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有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般的恬淡超逸;第二乐章“在溪边”,音乐舒缓宜人,有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般的素净空灵;第三乐章“乡民欢乐的集会”,生活气息浓重,有着“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般的质朴亲切;第四乐章“暴风雨”描写夏日突如其来的暴雨,有着东坡“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般的明快豪放;第五乐章“暴风雨后的愉快和感激情绪”刻画雨后初晴的喜悦心情,用“暑雨初收体为轻,远山尽出眼偏明”(陆游《初晴》)形容最恰当不过了。
田园是贝多芬交响曲中最温情舒缓的作品,温和派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Bruno Walte)指挥哥伦比亚交响乐团(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版(Sony SMK64462)被美国TAS评为发烧名片,为此曲最佳版本之一!
柴可夫斯基《悲怆交响曲》——在劫难逃的宿命感
西方美学家常用“优美”和“崇高”这两个范畴归纳艺术作品,这和中国古典美学对举的“阴柔”和“阳刚”之美其实是一致的,以音乐为例:莫扎特、门德尔松、亨德尔、维瓦尔第、罗西尼等人的弦乐作品多给人行云流水、委婉含蓄的优美感,反之,贝多芬、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则充斥着无尽的挣扎和冲突,有着撼人心魄的悲剧性力量,这种内在的音乐张力已经超出了作曲家的个体局限,直探人类心灵深处共通的一种恐惧感,《悲怆交响曲》就是“崇高”作品的典型,描写了人生的恐怖、绝望、阴郁、压抑,悲观,当时(1893年)精神濒临崩溃的老柴已经感觉到死神一直在追随着他,这种深深的无望已经融入到了这部作品当中,现在听来仍然有“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染力。
这部伟大作品的“最佳版本”众说纷纭,富特文格勒版、Fricsay版、伯恩斯坦版、梅纽因版等等都有过人之处,考虑到入门者的接受程度,笔者推荐穆拉文斯基1961年和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合作的版本!
马勒《大地之歌》——灵心善感的诗人气质
马勒是最具东方诗性特质的西方音乐家,不仅仅是因为那部采用了七首中国唐诗德文版(包括了李白、王维、孟浩然的作品)为歌词写作的声乐套曲《大地之歌》,更在于马勒拓宽了交响曲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转而探索人类的“内宇宙”:无涯无际、扑朔迷离的心灵深处,马勒的音乐有着非逻辑的感性跳跃、多义性的隐晦意境、朦胧窈渺的独特美感和中国古代诗人灵心善感的气质非常的吻合,笔者同样拿中国古代诗人举例:如果说李白和贝多芬有着某种神似之处,那么马勒和李商隐简直可以跨时空对话!两人作品中的那种忧郁和神经质都来自于内心深处一股郁结很深的沉潜之气,因为两人都经历了太多生命的不幸。
布鲁诺·瓦尔特(Bruno Walter)是马勒的学生和挚友,也是马勒作品公认的权威演绎者,他先后录制过多次《大地之歌》,有兴趣的网友不妨对比看看。
海顿《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难以预料的生命旅程
相信很多朋友都喜欢阿甘说的一句话:“生活象一盒巧克力,永远不知道下一颗的滋味”(《阿甘正传》),阿甘活的简单、执着、纯洁、质朴,如果阿甘也会作曲,相信他的音乐也会充满善良、诚挚并且不乏幽默感;在西方作曲家中,海顿就是一位性格淳朴开朗、亲切幽默、生活气息浓郁的大师级人物,有着惊人的创作力(其作品数量没有一个确定的数字),被誉为“交响乐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初听《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肯定会被第二乐章中间突然奏出的有力和弦吓一跳(据说,“惊愕”这一标题就来源于此),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前方或许是妙趣横生、或许是艰难险阻,生命旅程上会发生什么谁都难以预料!
编辑整理:歆然教育Ap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