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基本功——常用汉字地笔画笔顺
汉字字形及笔画

汉字字形及笔画、笔顺、部件、部首、结构、字序等属性,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经常涉及的重要知识内容。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正确教授相应的知识,还要指导学生规范地书写和使用汉字。
这都需要依据相应的标准。
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发布了不少标准,但仍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因缺乏相应标准,语文教师和教材编写者遇到相关问题,只能根据个人理解来处理。
不同教师、不同教材、不同字词典,对同一个汉字字理的解说、部件的拆分、结构的解析、部首的归部,往往有不同的处理结果。
比如,同一个“章”字,有的拆分为“立”和“早”,有的拆分为“音”和“十”;同一个“彬”字,有的定为左右结构,有的定为左中右结构;同一个“劣”字,有的归入“小”部,有的归入“力”部。
这种缺乏统一的状况,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大干扰,不仅影响教育质量,还时常引发考试纠纷。
笔者作为在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常常受到这些问题困扰。
解决这种困扰,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尽快修订完善汉字字形标准,加紧制定和完善汉字属性标准。
一、汉字字形标准写字是学生的基本功,查字词典、使用计算机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学生在小学低年级主要是书写楷体字。
目前,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主管部门制定发布的只有宋体字形标准,楷体字形标准则是电子行业部门制定发布的,主要用于计算机字库制作。
遗憾的是,这两种字体的字形标准都没有提供明确的字形规则,只有具体字样。
同一汉字在不同字体中存在字形上的差异,同一类字在同一字体中也存在字形处理的不一致,规律性和系统性不强,使用者只能根据字样分析揣摩,不便理解和记忆,也很容易混淆。
比如,“小”字的第二笔,宋体是撇,楷体则是点;宋体字中,“碧”左边的“王”末笔横变为提,同类情况的“琵琶”两个字的左“王”末笔横则不变;“美”字中“大”的首笔横比上横短,而“羹”字中“大”的首笔横则比上横长。
教师在教学中对汉字字形的教学和要求宽严不一:有的要求学生严格把握区分;有的则含糊而过,不讲解也不要求,任学生跟着感觉书写。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题(含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比赛题(含答案)考试顺序号:2010年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试题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学文化常识部分(60分)一、写出汉语拼音的24个韵母。
(12分)二、写出下列汉字的正确笔顺。
(12分)与臣非爽壮燕三、写出十天干、十二地支的名称,并注音。
(12分)四、文化文学常识填空。
(4分)1.写出XXX的两部代表著作名称:、。
2.XXX的很多文章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请写出其中两篇文章的题目、。
1五、推荐两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整本书)。
(20分)要求:写出书名、作者、故事梗概;每本书的介绍不超过200字。
(另附纸,请在试卷每一页的左上角写上考试顺序号)毛笔字誊写部分(10分)(注意:请在试卷的左上角写上考试顺序号)请用楷体誊写XXX的《所见》(牧童骑黄牛)。
课程标准理解部分(100分)(注意:请在试卷每一页的左上角写上考试顺序号)请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以下提供的教学设计进行点评。
(不少于300字)【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共12分,每2个1分。
a o e i u v ai ei ui ao ou iu ie ve er an en in un vn ang eng ing ong二、共12分,每个2分。
错一个笔顺或笔画,该字即不得分。
3、共12分,每2个1分。
注音毛病或笔画毛病,该字即为错。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4、共4分,每空1分。
有错别字即为错。
1.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室龙须沟22.小小的船爬山虎的脚五、共20分,每本10分。
部编二年级生字笔顺打印版

部编二年级生字笔顺打印版一、“井”字。
1. 笔顺。
- 横、横、撇、竖。
2. 解析。
- “井”是象形字,本义是指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
书写时先写上面两横,注意两横长短大致相同且平行,然后写撇,最后写竖。
二、“乡”字。
1. 笔顺。
- 撇折、撇折、撇。
2. 解析。
- “乡”字的笔画较少,书写时要注意撇折的角度和长度。
三个笔画之间的间距要均匀,整体字形要紧凑。
三、“亲”字。
1. 笔顺。
- 点、横、点、撇、横、横、竖钩、撇、点。
2. 解析。
- “亲”的上部是“立”,但最后一横较短。
下面是“木”字,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顺序和整个字的重心,上下部分要对正,使字看起来稳定。
四、“面”字。
1. 笔顺。
- 横、撇、竖、横折、竖、竖、横、横、横。
2. 解析。
- 这个字笔画较多。
先写外面的“冂”,注意横画不要太长。
里面部分的笔顺要按照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最后写下面的三横,三横之间间距均匀。
五、“忘”字。
1. 笔顺。
- 点、横、竖折、撇、竖弯钩、点、横折钩、竖、横折、横。
2. 解析。
- “忘”是上下结构,上部是“亡”,书写时要注意横画的长短和位置。
下部是“心”,要注意卧钩的写法,整体重心要平稳。
六、“想”字。
1. 笔顺。
- 横、竖、撇、点、竖、横折、横、横、横、点、斜钩、点、点。
2. 解析。
- “想”字由“相”和“心”组成。
“相”字的写法要注意左右两边的比例和笔画的穿插,右边的“目”字要写得方正。
加上下面的“心”字后,整个字要上下重心一致。
七、“念”字。
1. 笔顺。
- 撇、捺、点、横撇、点、斜钩、点、点。
2. 解析。
- “念”字上部的“今”要写得舒展,撇和捺要打开。
下面的“心”字与整个字的重心配合要好,使字看起来和谐美观。
八、“王”字。
1. 笔顺。
- 横、横、竖、横。
2. 解析。
- “王”字三横一竖,三横之间间距均匀,中间一横最短,最后一横最长,竖画要写在横画的中间位置,使字看起来端正。
九、“从”字。
1. 笔顺。
- 撇、点、撇、捺。
小学语文教材中汉字笔画规范探析

小学语文教材中汉字笔画规范探析汉字是中国人民的传统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符号和象形文字。
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汉字学习,是培养学生的汉字基本功的重要阶段。
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掌握汉字的笔画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汉字的笔画规范直接影响着汉字的书写和识别。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汉字学习角度出发,探讨汉字笔画规范的重要性,并分析其中的一些规范和技巧。
一、汉字笔画规范的重要性1.影响汉字书写的准确性和美观性汉字的笔画规范对于学生的汉字书写至关重要。
只有正确掌握了汉字的笔画规范,才能使得汉字的书写更加准确和美观。
在书写一个字的时候,如果笔画的顺序或者结构出了偏差,就会导致整个字的形态不够工整,不够美观。
而且,笔画规范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书写速度和效率。
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好笔画规范,就会导致在书写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和擦改,从而浪费时间。
掌握了汉字的笔画规范,不仅对于书写汉字有帮助,对于识别汉字也有很大的帮助。
因为笔画的规范往往会决定一个字的结构和形态,而结构和形态又是我们识别汉字的重要依据。
只有准确掌握了汉字的笔画规范,才能够更快速地识别汉字,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致性正确掌握汉字的笔画规范,需要学生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的书写技巧。
通过不断地观察和模仿规范的笔画,可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细致处理事物的习惯。
而这种观察力和细致性也会在其他学科和生活中得到运用。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笔画规范1.基本笔画规范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对于基本笔画的规范会得到特别强调。
对于一横、一竖、一撇、一点的规范会非常严格。
老师会通过示范书写、板书展示等方式,让学生知晓每一条笔画应该如何书写。
而相对复杂一些的汉字,也会强调其复杂部分的笔画构造和顺序。
这种基本笔画规范的强调,是为了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规范书写习惯,从而为日后的汉字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除了基本笔画规范之外,小学语文教材还会对笔画之间的连接规范进行重点讲解。
第二届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试题——教师网会员资料

第二届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试题——教师网会员资料一、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粳米”中的“粳”读__________。
2、蜀汉后主刘禅的“禅”读_____________。
3、“克敌致胜”中有一个错别字,应改为_______________。
4、“乃”的规范笔顺是_______________。
5、“他们鼓励我,祝愿我。
望着一张张亲切的面孔,我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
”这个句子中有一个词使用不当,应改为_____________。
6、“毋庸质疑,二手房这块…大蛋糕‟将会成为下一个市场的争夺热点”中有一个词使用不当,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
7、“弑”是个古语词,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弑子”的说法是不对的。
8、在“把”字句和“被”字句中,否定副词和能愿动词应该放在“把”“被”的______面。
9、“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遂吞吴”一联的作者是明朝人__________________。
10、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年批准、发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了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
二、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χ;每题1分,共10分)1、“相”是个多音字,在“相扑”一词中读xiàng,在“相似”一词中读xiāng。
2、有的词有文白异读,文读一般用于书面,用于复音词和成语中,白读多用于口语中的单音词及少数表示日常生活事物的复音词中。
3、简化字与繁体字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例如“获”是“获”的简化字,也是“檴”的简化字。
4、“冉”的规范笔顺是:竖、横折勾、竖、横、横。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的中的“用心”意为“使用心力”。
6、有的副词要求所修饰的成分必须是单音节的,如“过”;有的则要求所修饰的成分必须是双音节的,如“大力”。
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写字指导

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写字指导一、重视笔画、笔顺及错别字的书写指导从一年级起就应该重视笔画的书写指导,他们开始是写拼音字母,拼音字母多带弧形,而在由起步的拼音字母书写过渡到汉字书写的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意笔画的书写指导。
如:“长”字第一笔是“撇”,而学生却常常以“横”为第一笔,“飞”字第一笔是“横折斜钩”,学生易写成“横折弯钩”或“横折提”等,“口”字由“竖、横折、横”组成,学生写成“竖折、横折”组成。
在一年级的课本中已经学习了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的写字规则。
这也是初学写汉字的一个难点,要指导学生有规律地去把握,一个笔画较多的字,不仅仅是一种书写规则的指导,也要加强汉字书写的综合指导。
学生年龄小,没有耐心,常粗心,所以多笔少点现象也非常严重,比如:“春”里的“**”,学生就粗心的写成“目”,而“眉”里的“目”却写成“**”。
“是”在书写时也是少写那一笔“横”。
所以,在书写指导时都需要我们教师细心指导并及时矫正。
二、重视偏旁部首的书写指导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
它越来越不可代替地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植根于写字基础上的书法有着出神入化的线条和千变万化的空间组合,生动地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智慧、性情、态势和精神。
大部分的汉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这些偏旁的书写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掌握了这个偏旁的书写,就可以运用到带有这些偏旁的字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使字的结构安排更为合理。
再说,汉字的偏旁部首大多由独体字演变而来,在写字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写好独体字,更要注重这些由独体字演变而来的偏旁部首,如:“好”字偏旁是“女”字旁,书写时应将“横”变为“提”,“提”不要超过“撇”一笔,学生则易写成“女子";“木”字旁在书写时,最后一笔的“捺”就要求写成“点”等这些都要熟记。
三、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写字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练成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
抓住关键笔画

抓住关键笔画,指导低年级学生写好字其方法如下:1、引导观察,找出关键笔画汉字是由各种点、画按照一定的规律连贯交接而成的,其中有些点或画对字的结构、舒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在指导低年级学生写字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找出关键之笔。
如写少、喜、鸟、也这些字时,要让学生先认真观察田字格中范字笔画和结构特点,体会哪笔是写好字的关键笔画,再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然后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明确要写好这些字,关键是要写好如下笔画:少——ノ、喜——一、鸟——ㄣ、也——セ。
2、启迪思考,理解关键笔画为了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要让学生在欣赏佳作的基础上,根据汉字的造字特点,理解字的关键笔画。
在引导学生欣赏时,要将重点放在帮助学生揣摩关键笔画对写好整个字所起的作用。
如写“鸟”字,许多人第四笔伸展不够,这样使整个字失去了重心。
所以要引导学生在欣赏范字的过程中,抓住象形字造字特点,启迪学生思考、想象,使学生想到“ㄣ”一笔如同鸟的身体,是全字的关键笔画,第一折不应写的太短,若写的太短,比例不当,就成缩头鸟了。
3、加强训练,写好关键笔画作为教师要时常帮助学生建立这样的观念,即“提笔是练字时”。
每次提笔练字时,都要教学生准确捕捉字的关键笔画的书写要点,努力做到“意在笔先,笔居心后”,书写时,时时处处以写好关键笔画来规范自己的字体。
还要注意精心设计写字练习,努力做到科学训练,并要按照汉字结构特点和关键笔画把汉字加以归类,如安、喜、要、哥等一些字的关键笔画都是中间一横,将它们集中在一起加以指导,然后放手让学生练写,或以此类推其他这类字的写法,这样取得了举一反三的效果,强化了学生对关键笔画的理解。
书写在人的一生中至关重要。
小学生处于求知的初级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空间,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小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通过让其掌握书写的基本知识,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并激发他们对书写的兴趣,施加各种外在影响,以达到小学生书写水平的不断提高。
2017年2018年语文教师熟练掌握汉字数规范总结标准

专任教师熟练掌握汉字规范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指导,以优化学校语言文字的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师生素质为目标,拟订语文教师熟练掌握汉字规范标准。
一、规范汉字的含义和标准汉字规范化,就是依照汉字发展的规律确立形体和书写的一致正字标准。
规范汉字包括经过整理简化的字和未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经过整理简化的字是指国家正式宣告的《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所收的字。
以上字表所收录字的范围内,三个字表的规定就是规范汉字的标准。
未整理简化的传承字是指以上字表未收录的社会公认的汉字,以国家判定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字典》、《中华大字典》为标准。
凡不属国家宣告和判定的字,都不是规范字,其中包括所有错别字、已经宣告取销的异体字、繁体字、旧印刷字、《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体字和自造简体字。
二、教师用字规范的意义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所以不仅在汉字规范化方面要率先垂范,而且应当认真教育学生读写规范汉字。
这是国家法律的要求,也是职业道德的要求。
教师若是在讲课板书和批阅作业时,用字不规范,就会误人子弟。
事实表示,中学毕业生仍写错别字的原因之一,与中小学教师用字不规范有亲近的关系。
目前,社会上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比较冷淡,滥用繁体字,乱用不规范的简化字的现象相当严重。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用字规范方面,要更尽责尽责。
为此,必定采用措施让广大教师确立用字规范的意识,认真进行掌握规范汉字的训练。
语文教师板书、授课设计、批阅作业和编制试卷用字必定规范。
三、教师掌握书写基本功的意义和要求汉字书写基本功指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写字姿势和用笔方法,写出笔画清楚有力、结构工整平均,力求雅观的汉字,并依照行款格式,熟练地进行合用书写的技术。
中国特有的书写工具——毛笔,体圆锋尖,刚柔相济,富饶弹性,在善书者手中,能够为非作歹,八面出锋,写出来的笔画变化无量,并能表现第一版者的精神风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得不知的笔画笔顺现在的学生写字根本不管笔顺,写一气,甚至有些老师也不管,或曰,你这个当老师的,你自己也不懂笔顺,你怎么可能教好你的学生!笔顺在书写中是很重要的,练习书法笔顺更为重要,每一个写中国汉字的人所必须遵守,这是亘古不变的汉字法则,我国著名书法家新明这样强调笔顺的重要性。
"忄"先写点和点,最后写竖。
"匕"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
"母"字的最后三笔是点、横、点。
"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
"乃"先写横折折撇,再写撇。
这个字和"及"字形相近,但笔顺完全不同。
"火"先写上面两笔,即点和撇,再写人字。
"登"的右上角先写两撇,再写捺。
"减"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右边的"咸"字"。
"爽"先写横,再从左到右写四个"×",最后写"人"。
"讯"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横斜钩(不是横折弯钩)、横、竖(不是撇)。
"凸"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短横和竖,然后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凹"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竖折折,然后写竖和横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出"先写竖折,然后写短竖,再写中间从上到下的长竖,最后是竖折和短竖。
"贯"上边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
"重"上面的撇和横写后,紧接着写日,再写竖,最后写下面两横(上短下长)。
"脊"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撇和点,最后写中间的人。
"义"先写点,再写撇和捺。
点在上边或左上边的要先写,如"门、斗"等;点在右边或字里面的要后写,如"玉、瓦"等。
"匚"形字,先写"匚"上面的横,然后写"匚"里面的部分,最后才写"匚"最后的折,例如"匹、区、臣、匠、匣、匿"等。
"敝"的左边先写上部的点、撇,接着写左下角的竖、横折钩,然后写中间的长竖,最后写里面的撇、点。
这些字还有"弊、蹩、憋、鳖"等。
"噩"字的横、竖写后,接着写上边的左右两个"口",再写中间的横和横下的两个"口",最后写一长横。
这样写符合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的规则,与"王"字的笔顺不同。
附:笔画笔顺易错字集锦一、横1 末笔为二。
冉(再、苒)--笔顺:竖、横折钩、中竖、末笔写二。
里(理、童)--笔顺:先写甲,后写二。
重(踵、董)--笔顺:撇、横、写曰,中竖、再写二。
垂(捶、棰、锤)--笔顺:先写千、后写艹,再写二。
【注意】并排三、四横者不按此规律:堇jǐn(谨、槿)--末二笔为竖、横。
隹zhuī(谁、难)--末二笔为竖、横。
2 土、士分开。
土--寺(侍、诗、痔、等)周、袁、幸。
士--吉(洁、桔、结、秸)志、壳、声、喜、嘉、壹、壶、壮。
3 天、夭分开。
天--吞、蚕、忝tiǎn(添、舔)、奏(凑)。
夭--乔(侨、桥、骄、娇)岙、袄、妖。
4 王、壬分开。
王--呈(程、逞)。
壬--任(凭)廷、淫。
5 首笔是横不是撇:丰(蚌、艳、契)、耒lěi(耕、耘、耙)。
邦(帮、梆、绑)的第四笔是撇。
刊的第三笔是竖。
6 横“山”的中横向左向右出头不出头。
中横向右不出头--寻、帚、刍(邹)当、雪、扫、妇、侵。
横“山”有竖穿过时中横向右要出头--聿yù(建)秉、捷、唐、康、争、兼。
中横向左都出头--疟、虐(谑)末笔笔顺:横、竖折、中横。
7 讯的右旁和丑笔顺不同。
讯的右旁(汛、讯、迅)--笔顺:横折弯钩、横、竖。
(末二笔为十)。
丑(扭、纽、钮)--笔顺:横折、竖、横、横(末二笔为二)。
8 毋、贯笔顺。
毋(wú)笔顺:竖折、横折钩,[先]撇、[后]横(两边出头)。
贯的上部部件--笔顺:竖折、横折、[先]竖、[后]横(两边出头)。
9 衰的笔顺。
中间部件:竖、横折、[中间]长横(两边出头)、短横(堵口)。
10 皮的前三笔笔顺:横钩、撇、竖。
二、竖1 竖与撇之分。
临、监、坚、竖、紧:第二笔是竖,不是撇。
旧:第一笔是竖。
归:第二笔是撇。
2“ 周”与“同”第一笔不同。
同、冈、网、罔:第一笔是竖。
周、用:第一笔是撇。
3“ 月”第一笔有变化。
育、肯、胃、有、肩:月在下,首笔为竖。
肚、肌、肠、期、朗:月在左右,首笔为撇。
4 强调后写竖。
假、暇、遐(霞)--中间部件前三笔笔顺:横折、横、竖。
报、服--右旁前两笔笔顺:横折钩、竖。
5 出头与不出头:出头--由(黄寅)、黾(渑、绳、蝇)奄(俺、淹、掩)。
不出头--龟(阄)。
出头--异、弄、弃、弁、弈、算、弊。
不出头--畀bì(痹、箅、鼻)。
出头--圣(怪、坚)。
不出头--泾、径、经、劲、茎、颈。
6 号、考、污--末笔向上不出头。
末两笔笔顺:横、竖折折钩。
“考”字下部不能如阿拉伯数字“5”。
7 收的左旁,叫、纠的左旁--竖提与竖不交叉。
不能写如阿拉伯数字“4”。
8 做左偏旁时向右不出头:身(射、躬、躲)--第六笔横、第七笔撇,都向右不出头。
舟(舰、般、航)--第五笔横,向右不出头。
▲注意:耳(取、职、联)--做左偏旁时末笔改提,可出头。
9 非字的笔顺与笔画:非(罪、韭)笔顺:[左]竖(不是撇),三小横(最后一小横不为提),[右]竖、三小横。
三、撇1 应该撇通下来:免(兔、挽、勉)、奂(唤、换、涣)、象(像)、鬼(傀、愧)、卑(婢、碑)--第六笔都是一撇通下来。
2 不是一笔通下来--麦七画、美九画、敖(傲、熬、遨)十画、象十二画。
3 不要多一撇--畏(喂、偎、煨)、展(辗、碾)、代、武、贰。
4 先撇与后撇--先撇:九、及。
后撇:刀、力、乃、万(笔顺:横、横折钩、撇)、方(笔顺:点、横、横折钩、撇)。
5 撇向左出头与不出头:出头--化(华、花、讹)右旁笔顺:[先]撇,[后]竖弯钩,两笔之间相交叉。
不出头--匕bǐ(比、北、此、死、旨、尼、老)、仑(论、伦、论、轮)笔顺:[先]撇、[后]竖弯钩,两笔不相交叉。
比左旁笔顺:横、竖提。
北左旁笔顺:竖、横、提。
此左旁笔顺:[中]竖、横、[左]、提。
6 末笔为人:火笔顺:点、[右上]小撇、[中]撇、捺。
臾笔顺:[左上]小撇、竖、短横、[右]横折、短横、[托底]横,最后写人。
爽笔顺:横、[左]撇、点、撇、点、[右]撇、点、撇、点、最后写人。
脊上部笔顺:[左]点、提、[右]小撇、点、[中]写人。
▲注意兆笔顺:撇、点、提、竖弯钩、撇、点,与脊的上部笔顺不同。
四、点1 有点无点:有点--市shì(柿、铈、闹)。
无点--沛的右旁(沛、肺、芾),中间竖向上出头。
沛七画。
尧(浇、挠、绕、烧),右上无点。
步(涉),左下无点。
染右上不是丸。
琴下无点。
纸下无点(低下有点)。
2 先点与后点:先点点--义、为(笔顺:点、撇、横折钩、[]点)。
后点点--叉、发、拔、成(凡从戈者均末笔为点)。
3 点点的顺序。
“母”笔顺:竖折、横折钩(两笔收尾处相交叉)、点、横、点。
(不要写完横再点两点)。
凡从母者:拇、姆、毒、每、诲、悔、霉均如此。
舟(船、航)、后三笔笔顺:点、横、点。
丹(彤)的末两笔笔顺:先点、后横。
州的笔顺:点、撇、点、竖、点、竖。
鬯chàng的笔顺:撇、斜点、[上]点、[左]点、[右]点、[下]点、竖折、竖、撇、竖弯钩。
五、折(提、钩)1 横折与竖折:片--末笔为横折,共四画。
牙--第二笔为竖折,共四画。
乐--第二笔为竖折,共五画。
舛chuǎn(桀、舜、舞)、降,末三笔为:横、竖折、竖(末笔向上出头)。
既--右旁为横、竖折、撇(向上不出头),竖弯钩。
2 从区者末笔为竖折:区、匹、臣、匡、匠、医、匪笔顺:[先]横、[再写]里边被包围的部件,[最后]竖折一笔写完。
3 左偏旁末笔横改提:土(培场)、王(玩球)、止(歧武)、血(衅衄)、耳(取、联)、子(、孩)、马(驰、驶)、鸟(鸵)。
4 车字笔画、笔顺的变化:车做独体字时笔顺--横、竖折、横、竖。
车做左偏旁时(轻、较、转)笔顺--横、竖折、[先]竖、[最后]提。
5 注意竖提:切(窃、砌、沏)左旁不是土。
瓦(瓯、瓷、瓶)笔顺:横、竖提、横折弯钩、点。
6 发与拔的右旁不同:发(泼、拨)第一笔是竖折。
拔的右旁(祓、绂)第一笔是横。
7 有钩与无钩:有钩--七、儿、几(冗、亢、机、秃、虎)无钩--朵、殳(没、投、沿、铅)有钩--东、杀、条、杂、亲、余(末笔均为点,不为捺)。
无钩--不、木、未、末、禾、耒、来、束。
8 木字钩与捺的变化:木字做独体字时,竖无钩,末笔为捺。
木字构成合体字时:作左偏旁时:无钩、捺改为点、如枯、杆、树。
作右偏旁时:无钩,捺不变,如体、沐、林。
在上部或下部时:无钩,捺不变,如杏、、杰;桌、案、荣、采。
但遇到有并行的捺时,为了避让,而将捺改点如:漆、茶、荼。
9“小”字钩的变化:在字的上部时无钩--尘、尖、少(抄、纱、省、劣、雀)。
在字的下部时有钩--尔(你)、叔(菽、淑)、京(凉、就)、忝、示(宗、票、奈、捺)。
▲注意“尔”字例外--玺、您,在字上部时也有钩。
六、其他1 几种顺序都有:先中间,后两边--丞、承、率、燕、兜、燮、夔从左到右--辔、盥、鬻、嬴、赢、羸、彘。
▲注意:肃的笔顺:横折、横(向右出头)、横,[中]竖,再写[左]撇、[右]竖,最后[里边]小撇、点。
齑的笔顺:先写文,[左]撇、[右]竖,最后[中]写韭。
2 堵口与不堵口。
己jǐ--记、纪、起、忌、岂(凯、铠)、改、妃。
已yǐ--巳sì--包、苞、导、异、巷、祀、圯、汜、巽、熙。
犯的右旁--、苑、宛(碗)厄(扼)、卮、危、卷(倦)。
3 区别几个有戈的字:戊wù、戍shù、戌xū、成、咸、戚--笔顺都是先写厂,再写部部件,最后:斜钩、撇、点。
戎róng、戒jiè(诫、械)--相同部分笔顺:长横、短横、在短横上加撇,(“戒”再多一竖),最后,斜钩、撇、点。
4 仑与仓要分开:仑--伦、沦、抢、论轮。
仓--伧、沧、抢、枪、苍。
5 癸与祭的字头要分开:癸--揆、睽。
登(澄、橙、瞪、凳)。
祭--察、蔡。
6 学与党的字头要分开:学、鲎、觉。
党、堂、常、棠、尝。
兴、举、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