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章统计与概率 150年的变化课件 北师大版
初三数学下册第四章《统计与概率》课件北师大版

•
•(2)若改成图3的转盘呢?
•= 18(元).
• • 2、小明和小刚正在做掷骰子的游戏.两人各掷一枚
子. •(1)当两枚骰子的点数之和为奇数时,小刚得1分 ,否则小明得1分.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
•
游戏怎样才算公平?每人获胜
的概率是多少?
•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因为小刚获胜的概率 与小明获胜的概率相等,均为
学生比1997年多吗?
•答:无法断定。
•1.5%
•66.2%
•32.3%
•1.5% •65.7%
•32.8%
•
•擦亮眼睛
•某牙膏广告
•谈谈你对此广告的看法。
•
•课堂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体会 和收获.
•特别提醒:在生活中要善
于应用数学知识!
•(2)当两枚骰子的点数之积为奇数时,小刚得1分 ,否则小明得1分.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为什么 ?•这个游戏对小刚不利,因为小刚获胜的概率为
,小明获胜的概率为
•
• 课堂练习
•放开手脚 做一做
•1、用下图的两个转盘进行“配紫色”游戏:分 别旋转两个转盘,若其中的一个转盘转出了红色 ,另一个转出了蓝色,则可配成紫色,此时小刚 得1分,否则小明得1分.
•答:不一致,因为两个图表横纵坐标不一致。左图与右图相比
较,横坐标(年份)被“压缩”了,纵坐标(价格)被“放大”了。
•
•想一想
为了较为直观地比较两个统计量的变 化速度,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应注意些 什么?
• 答: 应注意两者纵横轴的单 位长度表示意义的一致性,从而 避免造成“误导”,引起“错觉”。
• 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若你认为不公平
,如何修改规则才能使该游戏对双方公平?
【中考小复习配套】北师大九年级下第四章统计与概率ppt课件

数学·新课标(BS)
下册第四章复习 ┃ 考点攻略 (1)请你通过列表的方法求小颖获胜的概率; (2)你认为该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若游戏规则公平,请说明
数学·新课标(BS)
下册第四章复习 ┃ 知识归类
┃知识归纳┃
1.统计图可能引起的一些错觉 (1)不规范的折线统计图 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应注意两者纵横坐标的一致性,从 而避免由于数据造成的“误导”,使图表引起“错觉”. (2)扇形统计图 抓住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 分比,而一般不说明它们的具体值这一特点.
理由;若游戏规则不公平,请你设计出一种公平的游戏规则.
数学·新课标(BS)
下册第四章复习 ┃ 考点攻略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游戏公平性的判定.先通过列表法,
列出所有可能性情况,然后分别计算出双方获胜的概率,再比 较其大小,看是否相等.为使游戏公平,也就是使双方每次平 均得分相等,只有在配分上做文章,当然也有其他方法,此处 不做说明.
(3)你认为哪个统计量更能反映这个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 简要地说明理由.
数学·新课标(BS)
下册第四章复习 ┃ 考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略
► 考点二 转盘游戏 例2 如图X4-1是两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甲转盘被等
分成3个扇形,乙转盘被等分成4个扇形,每一个扇形上都标有 相应的数字.小亮和小颖利用它们做游戏,游戏规则是:
数学·新课标(BS)
下册第四章复习 ┃ 知识归类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课本目录

北师大版初中七-九年级数学目录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2展开与折叠1.3截一个几何体1.4从不同方向看1.5生活中的平面图形本章综合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1数怎么不够用了2.2数轴2.3绝对值2.4有理数的加法2.5有理数的减法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7水位的变化2.8有理数的乘法2.9有理数的除法2.10有理数的乘方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12计算器的使用本章综合第三章字母表示数3.1字母能表示什么3.2代数式3.3代数式求值3.4合并同类项3.5去括号3.6探索规律本章综合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4.1线段、射线、直线4.2比较线段的长短4.3角的度量与表示4.4角的比较4.5平行4.6垂直4.7有趣的七巧板本章综合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5.1你今年几岁了5.2解方程5.3日历中的方程5.4我变胖了5.5打折销售"希望工程"义演5.7能追上小明吗5.8教育储蓄本章综合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6.1认识100万6.2科学记数法6.3扇形统计图6.4你有信心吗6.5统计图的选择本章综合第七章可能性7.1一定摸到红球吗7.2转盘游戏"四位数"大本章综合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整式的运算1.1整式1.2整式的加减1.3同底数幂的乘法1.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5同底数幂的除法1.6整式的乘法1.7平方差公式1.8完全平方公式1.9整式的除法本章综合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2.1余角与补角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3平行线的特征2.4用尺规作线段和角本章综合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3.1认识百万分之一3.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3.3世界新生儿图本章综合第四章概率4.1游戏公平吗4.2摸到红球的概率4.3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本章综合第五章三角形5.1认识三角形5.2图形的全等5.3全等三角形5.4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5.5作三角形5.6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5.7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本章综合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6.1小车下滑的时间6.2变化中的三角形6.3温度的变化6.4速度的变化本章综合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7.1轴对称现象7.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7.3探索轴对称的性质7.4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7.5镜子改变了什么7.6镶边与剪纸本章综合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1.1 探索勾股定理1.2 能得到直角三角形吗1.3 蚂蚁怎样走最近本章综合第二章实数2.1 数怎么又不够用了2.2 平方根2.3 立方根2.4 公园有多宽2.5 用计算器开方2.6实数本章综合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3.1 生活中的平移3.2 简单的平移作图3.3 生活中的旋转3.4 简单的旋转作图3.5 它们是怎样变过来的3.6 简单的图案设计本章综合第四章四边形性质探索4.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4.2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4.3 菱形4.4 矩形、正方形4.5 梯形4.6 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4.7中心对称图形本章综合第五章位置的确定5.1 确定位置5.2 平面直角坐标系5.3变化的鱼本章综合第六章一次函数6.1 函数6.2 一次函数6.3 一次函数的图象6.4 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6.5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本章综合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7.1谁的包裹多7.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7.3 鸡兔同笼7.4 增收节支7.5 里程碑上的数7.6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本章综合第八章数据的代表8.1 平均数8.2 中位数与众数8.3 利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本章综合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1 不等关系1.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3 不等式的解集1.4 一元一次不等式1.5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1.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本章综合第二章分解因式2.1 分解因式2.2 提公因式法2.3 运用公式法本章综合第三章分式3.1 分式3.2 分式的乘除法3.3 分式的加减法3.4 分式方程本章综合第四章相似图形4.1 线段的比4.2 黄金分割4.3 形状相同的图形4.4 相似多边形4.5 相似三角形4.6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4.7 测量旗杆的高度4.8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4.9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本章综合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5.1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5.2 数据的收集5.3 频数与频率5.4 数据的波动本章综合第六章证明〔一〕6.1 你能肯定吗6.2 定义与命题6.3 为什么它们平行6.4 如果两条直线平行6.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6.6 关注三角形的外角本章综合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证明〔二〕1.1你能证明它们吗1.2直角三角形1.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4角平分线本章综合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2.1花边有多宽2.2配方法2.3公式法2.4分解因式法2.5为什么是0.618本章综合第三章证明〔三〕3.1平行四边形3.2特殊平行四边形本章综合第四章视图与投影4.1视图4.2太阳光与影子4.3灯光与影子本章综合第五章反比例函数5.1反比例函数5.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5.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本章综合第六章频率与概率6.1频率与概率6.2投针试验6.3生日相同的概率6.4池塘有多少条鱼本章综合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1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1.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1.3三角函数的有关计算1.4船有触礁的危险吗1.5测量物体的高度本章综合第二章二次函数2.1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2.2结识抛物线2.3刹车距离与二次函数2.4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2.5用三种方式表示二次函数2.6何时获得最大利润2.7最大面积是多少2.8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本章综合第三章圆3.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3.2圆的对称性3.3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3.4确定圆的条件3.5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3.6圆和圆的位置关系3.7弧长及扇形的面积3.8圆锥的侧面积本章综合第四章统计与概率4.150年的变化4.2哪种方式更合算4.3游戏公平吗本章综合。
《50年的变化》统计与概率PPT课件3-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5名同学身高统计 身高/米 图
1.7 1.6 1.5
1.4 1.3 1.2
小叶 小丽 小亮 舟舟 宁宁
5名同学身高统计图 身高/米
2
1.6 1.46 1.3 1.6 1.4 1.5
1.2
0.8
0.4
0 小叶 小丽 小亮 舟舟 宁宁
议一议
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 为了使所绘统计图更为直观、 清晰, 应注意些什么? 答:应注意纵轴上的起始值从“0”开始, 最好标明具 体数据, 以及写完整横纵坐标所表示的意义, 图表名 称等。
感觉一致吗?为什么图象会给人这样的感觉?
议一议
为了较为直观地比较两个统计量的变化速度, 在绘 制折线统计图时, 应注意些什么? 答: 应注意两者坐标轴上同一单位长度表示意义应 一致, 从而避免造成“误导”, 引起“错觉”。
想一想
166页随堂练习.(1)哪个同学最高?哪个最低?相差多少? (2)舟舟的身高是小丽的几倍? (3)这个图容易使人产生错误的感觉吗?为什么? (4)为了更为直观、清楚地反映这5名同学的身高状况, 这个 图该做怎样的改动?
1991
5.34 104.11 10.97 55.91
1992
5.36 105.67 10.97 83.66
1993
5.38 108.35 11.02 96.08
1994
5.4 111.78 10.27 104.56
1995
5.46 115.7 11.06 112.9
1996
5.67 118.58 11.08 116.65
做一做 下图反映了我国1998年和1999年图书、杂志和
报纸的出版印张数之间的比例状况。根据此图, 小明认为, 我国1998年的图书出版印张数比1999年多。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为什么?(印张”是指印刷书籍(或报刊)时每一本所用纸张 数量的计算单位, 以一整张平版纸为2个印张。即16开的印刷 品, 16页为1个印张。)
完整版)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目录

完整版)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目录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目录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展开与折叠3.截一个几何体4.从不同方向看5.生活中的平面图形回顾与思考复题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1.数怎么不够用了2.数轴3.绝对值4.有理数的加法5.有理数的减法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7.水位的变化8.有理数的乘法9.有理数的除法10.有理数的乘方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2.计算器的使用回顾与思考复题第三章字母表示数1.字母能表示什么2.代数式3.代数式求值4.合并同类项5.去括号6.探索规律回顾与思考复题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1.线段、射线、直线2.比较线段的长短3.角的度量与表示4.角的比较5.平行6.垂直7.有趣的七巧板8.图案设计回顾与思考复题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1.你今年几岁了2.解方程3.日历中的方程4.我变胖了5.打折销售6.“希望工程”义演7.能追上XXX吗8.教育储蓄回顾与思考复题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1.100万有多大2.科学记数法3.扇形统计图4.月球上有水吗5.统计图的选择回顾与思考复题第七章可能性1.一定摸到红球吗2.转盘游戏3.谁转出的四位数大回顾与思考复题课题研究:制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总复七年级下册第一章整式的运算1.整式2.整式的加减3.同底数幂的乘法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5.同底数幂的除法6.整式的乘法7.平方差公式8.完全平方公式9.整流器式的除法回顾与思考复题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1.台球桌面上的角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3.平行线的特征4.用尺规作线段和角回顾与思考复题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1.认识百万分之一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3.世界新生儿图回顾与思考复题课题研究:制作“人口图”第四章概率1.游戏公平吗2.摸到红球的概率3.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回顾与思考复题第五章三角形1.认识三角形2.图形的全等3.图案设计4.全等三角形5.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6.作三角形7.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8.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回顾与思考复题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1.小车下滑的时间2.变化中的三角形3.温度的变化4.速度的变化回顾与思考复题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本章主要介绍轴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以及如何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统计与概率150年的变化习题课件北师大版

4.鲁小宇将他的8次数学测验成绩按顺序绘成了两张统计图: (1)图①和图②给人造成的感觉各是什么? (2)若鲁小宇想向他的父母说明他数学成绩的提高情况,他将 向父母展示哪一个统计图?为什么?
【解析】(1)图①给人的感觉是鲁小宇的进步较大,而图②给人 的感觉比较平稳,说明鲁小宇进步不是很大.其实,观察图①的纵 轴,一个单位长度是5分,而图②一个单位长度是20分;横轴的单 位长度是一样的.细心观察统计图不难发现两个统计图中鲁小宇 数学成绩的提高情况是一样的. (2)鲁小宇想向他的父母说明他的数学成绩的提高情况,他应向 父母展示图①,因为图①反映鲁小宇数学成绩的提高比较明显.
第四章 统计与概率 1 50年的变化
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 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重点) 2.通过具体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一些人为的数据及其表示方 式可能给人造成的一些误导,提高学生对数据的认识、判断、 应用能力.(重点、难点)
如图是“华航”航空公司与“东润”航空公司平均票价变化情 况的统计图.
题组二: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 1.下图是甲、乙两人10次射击成绩(环数)的条形统计图.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比乙的成绩稳定 B.乙比甲的成绩稳定 C.甲、乙两人的成绩一样稳定 D.无法确定谁的成绩更稳定
【解析】选B.甲的平均成绩为(8×4+9×2+10×4)÷10=9(环), 乙的平均成绩为(8×3+9×4+10×3)÷10=9(环), 甲的方差为[4×(8-9)2+2×(9-9)2+4×(10-9)2]÷10=0.8, 乙的方差为[3×(8-9)2+4×(9-9)2+3×(10-9)2]÷10=0.6, ∵甲的方差>乙的方差,∴乙比甲的成绩稳定.
第三章 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0张PPT)

第三章 复习课
复习目标
1.回顾本章的内容,梳理本章的知识结构,建立有关概率知
识的框架图.
2.知道求概率的一般方法——树状图和列表法.
3.知道试验频率与理论概率的关系;会合理运用概率的思想,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会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以及用
试验或模拟试验的方法估计复杂事件发生的概率.
时,用列表法.
(3)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的关键:
①各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 一定要相同 ;
事件发生的次数 )
②P(A)= 各种情况出现的次数 ;
(
③在统计各种情况出现的次数和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时,
要做到不重不漏.
预习导学
4.估计总体数目.
通过试验法估计总体数目的方法:(1) 抽取 法估算总体
数目;(2)用 放入 法估算总体数目.
预习导学
·导学建议·
本节可通过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结构,重点关
注以下几个问题:(1)频率与概率的区别;(2)计算概率的两种方
法;(3)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在的联系.
合作探究
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
1.某市体育中考现场考试内容有三项:50米跑为必测项目,
另在立定跳远、实心球(二选一)和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二
(2)小国同学的父亲认为,如果到A处不买,到B处发现比A
处便宜就马上购买,否则到C处购买,这样更有希望买到最低价
格的礼物.这个想法是否正确?试通过树状图分析说明.
解:(1)∵在每一处都有价格最低,最高,较高的可能,
∴P(A处买到最低价格礼物)= .
合作探究
(2)作出树状图如下: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统计与概率阶段专题复习习题课件北师大版

【解析】(1)设去B地的人数为x,
则由题意有:
x 解得40:%x, =40.
30 x 20 10
∴去B地的人数为40人.
(2)列表:
1
2
3
4
3 (1,3)
(2,3)
(3,3)
(4,3)
2 (1,2)
(2,2)
(3,2)
(4,2)
1 (1,1)
(2,1)
(3,1)
(4,1)
4 (1,4)
频数分布表:
分组 2.0<x≤3.5 3.5<x≤5.0 5.0<x≤6.5 6.5<x≤8.0 8.0<x≤9.5
合计
划记 正正 正正正
频数 11 19
2 50
(1)把上面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2)从直方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写出两条即可) (3)为了鼓励节约用水,要确定一个用水量的标准,超出这个 标准的部分按1.5倍价格收费.若要使60%的家庭收费不受影响, 你觉得家庭月均用水量应该定为多少?为什么?
50
【归纳整合】细读统计图表 ①注重整体阅读.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 握大体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 要之处;③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 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数字单位”等.
【解析】选D.∵只有上城区的人口小于40万,∴选项A错误;∵ 萧山区、余杭区的人口超过100万,∴选项B错误;∵上城区的 人口<40万,下城区的人口<60万,∴上城区与下城区的人口 之和小于100万,而江干区的人口=100万,∴上城区的人口 +下城区的人口<江干区的人口,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6
0.13
25.64 6.56
0.78
0.24
24.10 15.94 9.13
12.04 14.37 13.94
1.47 2.30 3.37
0.48 0.86 1.35
7.99 20.80
9.54
3.99
2.85 12.49
11.63
5.77
按人均纯收入 分组/元
1000~1200 1200~1300 1300~1500 1500~1700 1700~2000 2000~2500 2500~3000 3000~3500 3500~4000 4000~4500 4500~5000
(3)这个图容易使人产生错误的感觉,因为起点不是0.
(4)为了更为直观、清楚地反映这5名同学的身高状况,可
以如下图改动.
5名同学身高统计图
议一议 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为了使所绘统计图更为 直观、清晰,应注意些什么? 答:应注意纵轴上的起始值从“0”开始,最好 标明具体数据,以及写完整横、纵坐标所表示的 意义,图表名称等.
3. 小明绘制了我国2012年和2013年大、中、小学学生数 的扇形统计图.根据这个图你能断定我国2012年的小学生 比2013年多吗?
1.5%
32.3%
66.2%
2013年大、中、小学学生数统计图
1.5%
32.8%
大学生 中学生 小学生
65.7%
答:不能,因为两者的学生总人数不知道.
【规律方法】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纵坐标上的起始值应 从“0”开始,从而避免造成“误导”,引起“错觉”.通 过对两幅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在比较两个统计量的变化趋 势时,应注意横(纵)坐标的一致性.扇形统计图只能显示 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两个扇形统计图中的相同 研究对象无法直接比较大小.
第四章 统计与概率
1 50年的变化
1.呈现我国50年变化的有关信息,从中读取信息,会用 适当的统计图来表示. 2.能根据读取的信息和图表,进行数据的处理,研究有 关统计问题. 3.回顾加权平均数的算法,并能用加权平均数进行适当 的估算.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五十年的变化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我国的交通运输状况发 生了巨大变化.右表反 映了我国50年来交通运 输线路长度的变化情况.
2013年全国图书、杂志和报纸的出版印张数统计图
单位:亿印张
750
650
550
450
350250ຫໍສະໝຸດ 15050 图书 杂志 报纸
书刊名称
解析:(1)直观地看这个条形图,2013年出版物总印张数 最多的是报纸,最少的是杂志.
(2)实际上,最多的是最少的6.5倍.图中所表现出来的直观
情况与此不相符.
2013年全国图书、杂志和报纸的出版印张数统计图
的一个统计图,是用来表达公司在2012年及2013年电脑的销量
的统计图,图中以两部电脑的图形来反映两年的电脑销量.
20
12
年 和 20
13
年
的
电
脑
销
(年)
量
说说这个图给你的最初、最直观的感觉如何?
解析:这是幅象形统计图,形象、生动、高度直观地 反映了2012年及2013年电脑的销量情况,但宽度应当 一致,否则给人感觉后者是前者的几倍.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能够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能够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结论:统计图在报纸、杂志、广告中频频出现,给我 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但是要从中获取准确、有用的 信息,帮助我们更好地作出客观的评判和决策可是大 有学问.
小明想要购买一台电脑,他看到了某电脑公司绘制的如下
全国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调查统计表
按人均纯收 入分组/元
小于100 100~200 200~300 300~400 400~500 500~600 600~800 800~1000
每组户数占调查总户数的百分比/%
1985 1990
1995
1999
0.95 0.30
0.21
0.17
11.20 1.78
1.(1)哪个同学最高?哪个最矮?相差多少? (2)舟舟的身高比小丽的身高高多少? (3)这个图容易使人产生错误的感觉吗?为什么? (4)为了更为直观、清楚地反映这5名同学的身高状况,这 个图该做怎样的改动?
解析:(1)小亮同学最高.小丽同学最矮.相差0.3 m.
(2)舟舟的身高比小丽的身高高0.1 m.
(1)在铁路、公路、内河航运、民用航空这几种交通运输方 式中,近些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是哪种?哪种运输方式发展 最为缓慢甚至多年出现了负增长?你是怎么知道的? (2)你能解释那种运输方式之所以多年出现负增长的原因吗? (3)你觉得用哪种统计图可以较好地说明自己的观点?
想一想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做一做
为了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状况,有关部门对全国 农村家庭进行了抽样调查.如表反映了1985年、1990年、 1995年、1999年我国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分布情况, 根据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1985年、 1990年、1995年、1999年我国农村人均纯 收入在哪个范围内的家庭最多?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因为这个图起始 值不为0.
(4)为了更直观、清楚地 反映实际情况,该图应做 如下的改动.
2.下面两图给出了两种品牌的酒近年的价格变化情况,哪 一种酒的价格增长较快?这与图象给你的感觉一致吗?为 什么图象会给人这样的感觉?
解析:甲乙相比,甲图价格增加较快. 与图象感觉不一致. 因为他们的横轴表示的距离不同.
2012年全国图书、杂志和 报纸的出版印张数统计图
54%
38%
图书 杂志 报纸
56%
8%
答:不同意,因为两者的总印张数不知道.
35% 9%
【跟踪训练】
1.如图反映了我国2013年图书、杂志和报纸的出版印张数
(1)直观地看这个条形图,2013年哪种出版物总印张数最
多?哪种最少?
(2)实际上,最多的是最少 的几倍?图中所表现出来的 直观情况与此相符吗? (3)这个图为什么会给人 造成这样的感觉? (4)为了更直观、清楚地 反映实际情况,该图应做怎 样的改动?
2.如图反映了我国2012年和2013年图书、杂志和报纸的出版印 张数之间的比例状况.根据此图,小明认为,我国2012年的图 书出版印张数比2013年多.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 (“印张”是指印刷书籍(或报刊)时每一本所用纸张数量的 计算单位,以一整张平版纸为2个印张.即16开的印刷品,16页 为1个印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