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近五年高考文言文翻译
(完整word版)福建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2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一、《庄子·养生主(节选)》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河南商丘),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主张顺任自然,反对人为。
《庄子》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和《杂偏》十一篇,《内篇》为庄子所作,《外篇》和《杂偏》庄子后学所作。
《庄子》一书创作了大量寓言故事,故有“寓言十九”之称.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和文学特色.1、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中心论点)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
2、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行。
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3、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了,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的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
4、视为止,行为迟.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
二、《谏太宗十思疏》魏征,最典型政治家.字玄成,河北人,唐初政治家.以敢于犯颜直谏著称于史,言论见于《贞观政要》。
著作《隋书》的序论与《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主编《群书治要》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中心论点)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2、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帝位将会聚集高耸至天般的的险峻,所以皇帝应该永远保持无止境的美善。
3、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
道德不经常丰厚,性情不堪欲望驱使。
5、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大凡众多的帝王,承担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没有不忧国而道行显著的,而一旦功业建成,德性就衰减了。
6、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开头做得好的人实在很多,而能够坚持到底的人大概很少.7、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如果君臣竭尽诚心,即使是湖、越那样遥远的地方也能结成一体;如果君王傲气凌人,那么即使是至亲骨肉也会变得像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8、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岂可忽乎?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老百姓;(他们像水一样)可以载船也可以翻船,对此应当特别慎重。
(完整word版)高考文言文翻译每日一题小训练(含答案).docx

1、【心不在马】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
而先后心在于臣,何以调于马 ?此君之所以后也。
” (上海卷)12、【韩信将兵】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于公何如?”曰:“如臣,多多而益善耳。
”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23、【伯乐相马】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日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日立于市,人莫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一旦而马价十倍。
34、【楚人隐形】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 ,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
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
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 ,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
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
吏遂缚诣县。
45、【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56、【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遂依而截之。
67、【丑妇效颦】西施病心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78、【买椟还珠】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
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羽翠。
近五年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整理翻译全文

近五年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整理翻译全文2010年翻译花云,是怀远人。
身材魁梧,皮肤黝黑,勇猛无比。
至正十三年癸巳,他提着剑到临濠拜谒太祖。
太祖认为他是奇才,命令他带兵攻占城邑,所到之处便被攻克。
太祖打算攻取滁州,带领几个骑兵在前行走,花云也在内。
突然遇到数千个贼兵,花云掩护太祖,拔剑跃马冲入敌阵。
贼兵大惊说:"这个黑将军勇猛非凡,不可正对他的锋芒。
"大军到达,于是攻克了滁州。
太祖带部队渡长江,花云一马当先。
攻克太平以后,因为花云的忠勇,太祖让他做了身边的警卫。
被提升为总管。
领兵征战于镇江、丹阳、丹徒和金坛,都被攻下。
经过马驮沙时,遇到凶悍的强盗数百名拦路挑战,花云边打边行军三天三夜,将强盗全部擒杀。
太祖在太平设立行枢密院,提拔花云做院判。
花云奉命赶赴宁国,部队陷在山泽中达八天之久,众多强盗结伙阻拦。
花云手持长矛,呐喊出入敌阵,杀敌千百人,而自己身不中一箭。
花云回军驻扎在太平。
陈友谅带着水军来攻城。
花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朱文逊战死。
贼寇进攻三天没有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
城被攻陷,贼兵捆绑了花云。
花云身体一振,大吼一声,绳索全部绷断,他跳起来夺了看守的刀,砍死了五六个人,骂道:"贼兵本来就不是我主上的敌手,为何不快点投降!"敌人大怒,打碎了他的脑袋,把他绑在桅杆上,乱箭射他。
花云仍大骂不改变,至死声音还很雄壮,时年三十九岁。
太祖做了吴王后,追封花云为东丘郡侯,建立忠臣祠,将他们一起祭祀。
当战事正紧急的时候,花云的妻子郜氏祭告家庙,牵着三岁的儿子,哭着对家人说:"城一旦被攻破,我丈夫必死无疑。
我要守道义不独自活在世上,但是不可使花家断了后嗣,你们好好把他抚养大吧。
"花云被俘之后,郜氏投水而死。
侍儿孙氏埋葬了她,抱着孩子离开,路上被人劫掠到九江。
孙氏连夜找到一户渔民,摘下簪子耳环托他们代养小孩。
等到汉兵战败,孙氏回来窃走了小孩,逃跑渡长江,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
(完整word)初中文言文翻译

初中文言文翻译一、《江天一传》原文与翻译【原文】江天一①,字文石,徽州歙县人②。
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③。
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④,必无文章。
”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⑤,每试辄拔置第一⑥。
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⑦。
家贫屋败⑧,躬畚土筑垣以居⑨。
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⑩。
雨至,淋漓蛇伏(11),或张敝盖自蔽(12)。
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13)。
【注释】①作者为明清鼎革之际抗清义士江天一立传,重点叙其智谋和失败被执、慷慨就义的经过,以顺叙为主,间用补叙、插叙,有详有略,笔法灵活有致。
②徽州:清代徽州府,辖歙(shè设)县、休宁、祁门、绩溪等六县,府治在歙县。
③具:通“俱”。
至性:善良天性,指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④立品:树立良好品德。
⑤傅岩:字野清,浙江义乌人,崇祯初年进士,授歙县令,官至监察御史。
⑥试:指童生岁试。
⑦补诸生:考取秀才,成为县学生员。
⑧败:破、坏。
⑨躬畚(běn本)土筑垣:亲自取土筑墙。
畚,竹制或木制撮土工具。
此作动词用。
⑩暴(pù铺):通“曝”,晒。
(11)蛇伏:像蛇一样蜷伏着。
(12)敝盖:破伞。
(13)自若:自如,像平常一样。
【译文】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
小时候就死了父亲,侍奉他的母亲,和扶养弟弟天表,有着纯厚的本性。
他曾经对别人说:“一个读书人,不树立好的道德品行,就必然没有好文章。
”前朝明末崇祯年间,歙县县令傅岩认为他才学奇异,每次县里童生的岁试,总是选拔他为第一名。
但到三十六岁,才补上一名生员。
他家里很穷,房屋残破不堪,就自己动手用畚箕挑土筑墙而住。
屋上盖的瓦片不齐全,大热天就暴晒在酷热的太阳中;下雨天,全身被雨淋得象蛇一样蜷伏着,或是张起破伞来遮挡一下。
家里的人一面埋怨,一面叹息,然而天一却捧着书本朗读,和平常一样。
二、师旷论学【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主,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完整word)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第三卷文言文翻译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第三卷文言文翻译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为秘书省正字,知陵台令兼永安县。
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
”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琦是其对。
沪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
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
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偿之。
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
”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
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
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
今处深文之后,若益以猛,是以火济火也。
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由是一切以宽处之。
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生如何?”遂为匠擒。
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以不应为杖之,足矣。
”曰:“何以戒后人?”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
”徽宗从之。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为秘书省正字,签书河南府判官,知陵台令兼永安县。
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
”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
”琦是其对。
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知遂州。
沪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
民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公庵”。
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
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偿之。
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
”听其家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
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
元佑初,入为吏部郎中,迁左司。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译文)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译文)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一】(一)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完成6—9题。
(共19分)(1)孝景崩,武帝立。
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
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
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
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
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
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
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
”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汉景帝死了,武帝登基。
大臣们都认为李广是名将,(武帝)就把李广(从)上郡太守任上(调回京城)担任未央宫卫尉,同时程不识也担任长乐宫卫尉。
程不识以前和李广都是凭借边郡太守的身份统率军队屯守(边疆)。
等到出关攻打匈奴(的时候),李广行军没有部队的编制和行阵的部署,靠近水草充足的地方扎营,休息时人人(都可以)自由行动,(夜间)不敲打刁斗来保卫自己,幕府简省公文簿册的事情,但也(会)远远地(派出)哨兵(侦察敌情),(队伍)不曾遇到什么危险。
程不识严格要求部队的编制和行伍营阵的部署,(夜间)敲打刁斗(来保卫自己),军中办事人员办理公文簿册的事十分齐备详明,部队得不到休息,但是也(从来)不曾碰到什么危险。
程不识说:“李广治军十分简便易行,可是(如果遇到)匈奴突然袭击他,(他)就没有用来制止的办法了。
然而他的士兵只是放松快乐,都愿意为他去死。
我治军虽然烦琐,可是匈奴也不能侵犯我。
”这一时期,汉朝边境李广、程不识都是名将,但是匈奴害怕李广的韬略,士兵们也大都愿意跟随李广而以程不识(的苛求)为苦。
(取材于司马迁《史记》)(2)李广非大将才也,行无部伍行阵,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
近五年高考文言文翻译

历年文言文翻译2018年1卷《晋书鲁芝传》1、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2、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2018年2卷《宋史范纯礼传》1、吏问其故,威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
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
其政化怀物如此。
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2、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
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
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
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2018年3卷《宋史范纯礼传》1、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
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由是一切以宽处之。
2、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生如何”遂为匠擒。
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
以不应为杖之,足矣。
”曰:“何以戒后人”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
”徽宗从之。
2017年1卷《宋史范纯礼传》1、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2、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2017年2卷《后汉书赵熹传》1、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
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2、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
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卷3年2017.1、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完整word版)文言文范文正公贬饶州

(完整word版)文言文范文正公贬饶州范文正公贬饶州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待制质①独扶病饯于国门。
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②质何敢望③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④矣!””闻者为之缩颈。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注释】范文正公贬饶州:范仲淹谥号文正,因上书主张革新与丞相发生冲突,遭诬告,贬官饶州。
莫:没有人(没有谁)。
①王待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名.②顾:表示轻微的转折。
③望:奢望。
④厚:多,丰厚。
闻:听. 朋党: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
缩颈:缩头,表示吃惊害怕。
【文化常识】《渑水燕谈录》,渑:古水名,在今山东省临淄一带。
读音shéng,易错读,渑池一词中读miǎn.渑水,常见于齐国等古史书册。
从体裁上来说,《渑水燕谈录》属于笔记文中的史料笔记.从写作目的上来看,与众多宋代笔记的作者一样,王辟之脱离仕宦,悠游林下,追忆平生经历见闻,笔之于书,博记杂识,主要是为了“谈谑”.从写作内容和范围来看,《渑水燕谈录》所记大都是宋哲宗绍圣年间(1094年)以前到北宋开国(960年)之间140余年的北宋杂事。
【译文】当初,范文正公(范仲淹)被贬到饶州,朝廷正惩治(纠治)朋党,士大夫们没有谁敢前去与他告别,只有侍制王质独自抱病在国都城门(为范仲淹)饯行,大臣们责问(责怪)他说:“你是长者,为什么(何必)要把自己陷进范仲淹的朋党里面去呢?”而王质说:“范公是天下的贤人,而我哪敢奢望(成为他的朋党),如果能够让我成为范先生的朋党,那范公给予我王质的就太丰厚了(那我感到太荣幸了)。
”听到这话的人都惭愧得把脖子缩了起来。
【练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1)朝廷方治.朋党() (2)顾质何.敢望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王待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3、王质是一个怎样的人?【参考答案】1、①治理,惩治②怎么,哪里2、侍制王质独自抱病在国都城门为范仲淹饯行.3、正直磊落;敢作敢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年文言文翻译
2018年1卷《晋书鲁芝传》
1、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2、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2018年2卷《宋史范纯礼传》
1、吏问其故,威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
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
其政化怀物如此。
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2、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
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
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
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
2018年3卷《宋史范纯礼传》
1、前尹
..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
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
”由是一切以宽处之。
2、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生如何?”遂为匠擒。
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
以不应为杖之,足矣。
”曰:“何以戒后人?”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
”徽宗从之。
2017年1卷《宋史范纯礼传》
1、中外姻亲
..,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
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2、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2017年2卷《后汉书赵熹传》
1、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
..亲临王,问所欲言。
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2、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
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2017年3卷
1、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2、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岉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
”
2016年1卷
1、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2、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尝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
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2016年2卷
1、时方考选科道,登云因疏言:“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
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
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
2、因条数事以献,出按河南。
岁大饥,人相食。
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帝立遣肆丞锺化民赍帑币振之。
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
以久之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
寻卒。
2016年3卷
1、御史张羽奏云南灾。
珪因极言四方灾变可畏。
八年五月,复奏四月灾,因言:“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变六十九事。
今自去秋来,地震天鸣,雹降星殒,龙虎出见,地裂山崩,凡四十有二,而水旱不与焉,灾未有若是甚者。
”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
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
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
珪归三年,御史卢雍称珪在位有古大臣风,家无储蓄,日给为累,乞颁月廪、岁隶,以示优礼。
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
吏部请如雍言,不报。
而珪适卒,年五十七。
2015年1卷
1、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
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
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
2、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
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
苟不已,则以死继之。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
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2015年2卷
1、十二年,架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架游幸,深恐非宜。
”伏愿架驻洛阳,与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
臣何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色而起。
数日不得见。
2、及宇文化及构逆,深。
忌。
是日旦将朝。
见执。
护儿曰:“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今王室至此。
抱恨泉壤。
知复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