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加工副产物

合集下载

玉米淀粉加工副产物

玉米淀粉加工副产物

玉米淀粉加工副产物
玉米淀粉加工副产物是指在玉米淀粉生产中产生的副产品,主要包括玉米蛋白、玉米糠、玉米秆等。

这些副产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玉米蛋白是玉米淀粉加工中最重要的副产物之一,其蛋白质含量高达50%以上,且含有优质的氨基酸。

玉米蛋白可用于制作肉制品、饲料、添加剂等,也可作为食品加工原料,例如用于制作豆腐、面条等。

玉米糠是玉米淀粉生产中的另一种副产品,主要由玉米外壳和内部的果皮、胚乳等组成。

玉米糠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矿物质和蛋白质,可用于制作饲料、造纸、生物质能等。

玉米秆则是玉米淀粉加工中的较为次要的副产品,但其对于生物质能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玉米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可用于制作生物质燃料、生物质发电等。

总体而言,玉米淀粉加工副产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对于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 -。

粮油副产品综合利用

粮油副产品综合利用

第一章绪论1、粮油原料中同时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有时,以其中的某一种营养物质为主要提取和加工对象,而其他营养物质就可能成为副产品。

因此副产品其实是相对主产品而获得的名称,有时副产品的利用价值并不一定小于主产品。

例如以大豆为原料提取豆油的产业中。

豆油是主产品大豆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都是副产品。

2、粮油加工副产物主要包括:粮油原料籽粒的皮壳经蹍磨加工形成的稻壳、米糠、麸皮;油料提取油脂后形成的饼粕;玉米等粮食淀粉加工分离出来的皮渣纤维;油脂精炼形成的油脚、皂脚;粮油精深加工形成的含可溶性成分的废液;粮油原料植物的秸秆、穗轴、藤蔓等也作为副产品。

(新的副产品:废糖蜜,醪糟)3、粮油原料的主要营养成分:淀粉、蛋白质、脂肪。

主要存在于粮油原料籽粒的胚乳、子叶等主要营养器官,成为粮油加工与利用的主产品。

而功能营养成分存在于皮层、胚芽、茎叶中,粮油原料的副产品是除淀粉、蛋白质、脂肪三大类成分之外的大部分营养成分。

粮油副产品中含有丰富的多糖、低聚糖、蛋白质、维生素、色素、黄酮类、生物碱等有效成分。

多糖类物质:抗肿瘤、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等多种生理功能。

4、低聚糖:由2-10个分子单糖通过糖苷键形成的直链或支链低聚度聚合糖。

具有低热量、难消化、抗龋齿、促进肠道中有益菌群双歧杆菌的增殖等生理功能。

5、维生素E:抗氧化、防癌、抗衰老、预防早老性老年痴呆症、提高机体免疫力、抗不育等生理活性功能,维生素E有天然和合成两类。

合成的维生素E并不严格意义上的生育酚,而是生育酚的醋酸酯,它的生物活性远不及天然维生素E,此外,合成品中所含杂质成分对人体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使得人们更青睐于天然维生素E。

6、多酚类物质:花生红衣和仁中含有相当多的藜芦醇,其含量是葡萄中的上百倍。

7、甾醇类化合物:一般植物油及加工副产物的植物甾醇含量最丰富,水果和蔬菜中含量少。

8、农副产品综合利用加工技术:提取技术,分离技术,浓缩技术,干燥技术。

玉米副产 品简介

玉米副产 品简介

玉米副产品简介随着玉米工业用途的不断扩大,用于饲料的玉米有逐年减少并不断涨价的趋势。

为了不提高奶牛的饲养成本,给养牛者提供一定的利润空间,减少工业用玉米和养殖业饲料之间的矛盾,现对一些可以用作饲料的玉米副产品从营养方面作一介绍。

一、玉米可以加工生产的工业副产品饲料玉米中含有淀粉、纤维、蛋白质和脂肪(胚油),因此是加工多种工业制品的原料(图 1 )。

1、酒精玉米籽实经浸泡,析出玉米浸出液,其余部分可以发酵制成酒精。

酒精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燃料。

生产酒精的副产品有:1)DDG ,亦称干酒糟。

是玉米经过发酵制成酒精,再经蒸馏,析出酒精以后的副产品。

原样中一般含蛋白质27.8%,干样含蛋白质29.7%,脂肪8%~12%,含NEm1.85Mcal/kg,NEg 1.25Mcal/kg,NEL2.19Mcal/kg(或2.9NND/kg)。

磷、钾含量高,而钙的含量较低。

是饲喂奶牛的优质蛋白质补充料,蛋白质的过瘤胃率高于豆粕,可达50%~60% 。

头日喂量可达2.7~5.4kg 。

有提高产奶量和预防瘤胃酸中毒作用。

2)DDGS ,是将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可溶性物质和玉米浸出液经浓缩、干燥后再加入到干酒糟中所获得的产品。

除粗蛋白质含量比DDG 稍低以外,其它特点和用量均同DDG 。

3)DDS ,亦称干燥的玉米浸出液。

因其和DDG 混合而制成DDGS ,所以此类产品较少。

2、玉米淀粉玉米经过浸泡,析出浸出液后称为玉米渣子。

玉米渣子脱去胚芽以后,再粉碎,经水选制取淀粉之后,剩余的副产品可以作为饲料利用的有以下几种。

1)玉米皮(糠)(CGF),亦称玉米皮渣,或玉米纤维饲料,玉米皮糠等。

它是在生产淀粉时将玉米浸泡、粉碎、水选之后的筛上部分,经脱水而制成的玉米麸质饲料。

产量约为5% 。

其成分为:水分10.07% ,粗蛋白质20.0% (20% ~22%),粗脂肪5.7%,粗灰分1.0% ,粗纤维16.20%(6~16%),无氮浸出物57.45% (其中淀粉40% 以上),NEm2.05Mcal/kg 、NEg1.41Mcal/kg 、NE L 1.87Mcal/kg( 或 2.5NND/kg)。

玉米深加工淀粉副产物的蛋白选择和应用

玉米深加工淀粉副产物的蛋白选择和应用

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又是重要的饲料原料,由于其单产高,增产潜力大,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为工业原料,玉米比甘薯含有较多的脂肪和蛋白质,因而自50年代以来,世界上的淀粉、淀粉糖、酒精工业越来越多地用玉米代替甘薯作原料,这大大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发展。

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玉米生产国。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玉米深加工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工艺生产水平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在生产出合格的主产品后,越来越多的蛋白副产物,也被充分的利用起来。

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综合效益。

这些副产物根据工艺和主产品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蛋白物,而且都具有一定生物学价值,是很好的饲料原料,极大地弥补了当今世界蛋白资源紧缺的现状,现在成为仅次于豆粕、鱼粉的蛋白原料。

所以,如何正确地加以选择和应用这些蛋白副产物,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摘 要: 针对目前各地越来越多的成立了以生产淀粉为主产品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其副产品蛋白物越来越多,如何对其进行选择和应用,提高其利用价值,就成为我们饲料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本文通过对以生产淀粉为主产品的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工艺流程进行深入探讨,来了解它的各种蛋白副产物的形成过程,进而分析它们的营养成分和特点,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其进行科学的选择和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使用标准。

关键词: 玉米深加工;淀粉;蛋白副产物;工艺1 玉米的主要营养成分玉米的主要营养成分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等。

玉米籽粒主要是由胚乳、胚芽、玉米皮、玉米冠组成。

玉米籽粒各部分的营养组成见表1。

可以看出淀粉主要存在于胚乳当中,胚里含量甚少。

玉米淀粉按其结构可分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支链淀粉遇碘呈紫红色。

普通的玉米淀粉只含有23%~27%的直链淀粉。

经人工培育新的玉米品种,可以获得含直链淀粉80%以上。

用直链淀粉可制成强度较高的食用淀粉薄膜。

粘玉米所含的淀粉,全部为支链淀粉,这种淀粉糊化后透明度大,胶粘力强。

淀粉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原料,全世界淀粉产量4500万吨,其中80%以上是玉米淀粉。

粮食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及发展趋势

粮食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及发展趋势

我国粮食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课程名称: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授课教师:_________ 陈志成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文评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0117 ______2015年12月15日我国粮食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主要从我国主要的三大作物稻谷、小麦、玉米来简单介绍我国粮食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更高效的利用和转化副产品,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造福于人类。

关键词粮食副产品利用现状发展趋势1. 稻米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现状稻米的副产品主要指米糠、稻壳和碎米,米糠可以开发米糠油、米糠油衍生物、米糠饲料和米糠食品;稻壳综合领域比较广泛,可以制成碳化稻壳、碳棒、发电、糠醛及环保制品;碎米可以制再制米、人造米、米面包、米饮料等。

长期以来,我国稻谷加工仅处于一种满足人们口粮需求的初加工水平,产品品种少, 资源利用水平低;技术创新能力差,增值效应低;稻米低价运营,加工企业效益差,严重影响稻谷资源的有效利用,影响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

1.1米糠的综合利用米糠虽然只占稻谷总重的6%〜8%,却占有稻谷64%的重要营养成分,除含有丰富的蛋口质、脂肪、糖类、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外,还含有生育酚、生育三烯酚、脂多糖、r-谷维醇等多种天然抗氧化剂和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现代文明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米糠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含有丰富而优质的脂肪,在米糠的脂肪酸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占70%以上,必需脂肪酸(主要指亚油酸)高出糙米和碎米儿倍。

而且米糠必需脂肪酸的配比含量高于一般植物油,同时也胜于动物油。

米糠中亚油酸接近不饱和脂肪酸的一半,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长、保持血液动脉血管及神经和大脑的健康有重要作用,同时亚油酸可以防止人体水代谢功能紊乱而产生的皮肤病变。

米糠油具有的气味芳香,耐高温煎炸,耐长久贮存和儿乎无有害物质生成等优点,是任何一种植物油所无法比拟的。

小麦副产品制作工艺流程

小麦副产品制作工艺流程

小麦副产品制作工艺流程一、小麦副产品的概念和分类小麦副产品是指在小麦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除了主要产品外的副产物。

根据其不同的用途和特点,小麦副产品可以分为麸皮、麸粉、麦胚油等。

二、麸皮的制作工艺流程1. 清洗:将小麦麸皮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异物。

2. 破碎:将清洗好的小麦麸皮进行破碎,使其颗粒更细。

3. 蒸煮:将破碎好的小麦麸皮进行蒸煮,以提高其黏合性。

4. 压榨:将蒸煮好的小麦麸皮进行压榨,以分离出麸皮中的液体。

5. 干燥:将压榨出的液体进行干燥,使其成为干燥的麸皮。

6. 筛分:将干燥的麸皮进行筛分,得到不同粒度的麸皮产品。

三、麸粉的制作工艺流程1. 清洗:将小麦麸粉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异物。

2. 研磨:将清洗好的小麦麸粉进行研磨,使其颗粒更细。

3. 筛分:将研磨好的小麦麸粉进行筛分,得到不同粒度的麸粉产品。

4. 烘干:将筛分好的麸粉进行烘干,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5. 包装:将烘干好的麸粉进行包装,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

四、麦胚油的制作工艺流程1. 清洗:将小麦麦胚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异物。

2. 破碎:将清洗好的小麦麦胚进行破碎,使其颗粒更细。

3. 提取:将破碎好的小麦麦胚进行提取,以分离出其中的油脂。

4. 脱蜡:将提取出的麦胚油进行脱蜡处理,以去除其中的蜡质。

5. 精炼:将脱蜡后的麦胚油进行精炼,以提高其品质和纯度。

6. 包装:将精炼好的麦胚油进行包装,以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

五、小麦副产品的应用1. 麸皮可以用于制作面包、饼干、糕点等烘焙食品,增加食品的纤维含量和口感。

2. 麸粉可以用于制作面食、面条、米粉等食品,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3. 麦胚油可以用于制作调味品、沙拉酱、炒菜等食品,增加食品的香味和营养价值。

六、结语小麦副产品的制作工艺流程需要经过清洗、破碎、提取、干燥、精炼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控制,以保证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合理利用小麦副产品,不仅可以提高小麦加工的利用率,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营养和美味。

能量饲料——谷物加工副产物

能量饲料——谷物加工副产物

2.麦芽根
生产啤酒的副产物,产量为原料大麦的3%~6%, 可能混入啤酒糟中,也可以单独干燥利用。
干麦芽根:含水4%~7%, CP:24%~28%,其中约1/3为NPN EE:0.5~1.5% CF:14%~18% 粗灰分:6%~7% 能量:中等
与玉米相比
粗纤维:不高,易于消化吸收,有效能 值可与玉米接近。
2.营养特性
3)粗纤维: 高于玉米 10-15% 4)粗灰分:高 5)有效能值:较高,与玉米相当 6)矿物元素: 钙: 0.08% ,低 磷:1.57%,植酸磷为主,利用率不高(18%) 铁、锰:丰富 铜:偏低
7)维生素: B族、维生素E:丰富 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缺乏
8)胰蛋白酶抑制剂、植酸、稻壳、NSP等 含脂肪水解酶:易氧化酸败和水解酸败, 发热和霉变
但变异也较大,优质次粉代谢能值和消化 能值高达13.77MJ/kg和15.95MJ/kg,劣质次 粉则分别仅有8.25MJ/kg和9.88MJ/kg。
3.饲喂价值
1)麦麸: 对家畜都是良好的饲料。 可调节饲粮能量浓度(限饲作用)
奶牛和马属动物:可以大量饲喂,注意补钙
限饲对象: 育肥猪、育成鸡和蛋鸡、种畜 限饲目的:防止过肥、保持种用体况、降低饲
产生苦味。
3.白酒糟
我国年产白酒约500万t,每生产1t白酒可 产生3~4t湿酒糟,总量达1500~2000万t,
湿酒糟:含水70%~80% 干燥:含水低于10%
CP:10%~25% CF:17%~27% DE: 1.5~2.5Mcal/Kg
CF:含量高 CP:中等,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低,
第一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能量:低 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也含有生长未知 因子,能够促进动物采食

农产品过度加工损失惊人 提高综合利用率迫在眉睫

农产品过度加工损失惊人 提高综合利用率迫在眉睫

农产品副产物是在农产品生产或加工时产生的非主产品,包括秸秆、米糠、稻壳、麸皮、饼粕、农产品过度加工损失惊人提高综合利用率迫在眉睫1.6%,麦麸、小麦胚产量同比增长3.1%;玉米芯、玉米皮产量年均增长6.7%。

稻壳不足5%,碎米为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学玲转变消费观念引导粮食适度加工 改变目前我国粮食加工业过度加工的现状,推广适度加工,应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提高认识。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粮食是我国传统主食来源,减少粮食加工环节的损失浪费,保留其营养成分,不仅改善粮食品质,而且保证粮食产量安全。

另外,我国慢性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重大公共问题,大力倡导粮食的适度加工,改变片面追求“精、细、白”粮食加工生产模式,引导和规范企业适度加工,有利于提高粮食品质,促进国民健康。

二是加强引导。

结合我国米面主食品制作品质、营养、风味等因素,制定适合我国米面主食品需求的相关粮食适度加工技术及产品标准,推动粮食适度加工新技术和设备的研发。

三是广泛宣传。

改变目前我国粮食加工业过度加工的现状,推广适度加工,最重要的是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要从加强宣传引导入手。

国家有关部门、各类新闻媒体要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持续不断地宣传一味地吃过度加工的米面及制品对健康的危害,以及适度加工产品对健康的好处,引导国民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培养全社会树立讲营养、重健康的消费理念,形成科学健康的消费习惯。

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提高从以下从以下方面以下方面下方面着手方面着手面着手:一是提一是提高是提高加工粮 食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单杨加速水果副产物科技成果转化 我国水果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受技术、资金、政策等多方制约。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果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和协调作用,成立专门机构,统筹规划,抓好落实,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重点引导和协调企业开展果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制定各类扶持政策,并在财政、项目、税收、利率、保险、土地等方面予以支持,为企业技术、装备改造与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课程名称: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授课教师:志成教授学号:姓名:2015年12月15日摘要:粮食加工是指通过处理将原粮转化成半成品粮、成品粮,或者将半成品粮转化成成品粮的经营活动。

粮食加工主要包括:稻谷碾米;小麦制粉;玉米及杂粮的加工;物油脂的提取、精炼和加工;植物蛋白质产品的生产和淀粉加工;以米面为主要原料的粮油食品加工;粮油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等。

粮食加工业是粮食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关系到粮食生产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提高原粮加工度和附加值的一项重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

粮食加工业的发展,一方面,对于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粮食食品多样化、优质化、营养化和方便化的需求,对于促进食品工业发展,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和营养结构,提高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能引导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延伸粮食产业链,对促进粮食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发展粮食加工业对提高粮食企业经济效益,增强我国粮食的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粮油加工过程中副产物较多,很少用于深加工和再利用,经济价值不高,且浪费大量的资源。

许多粮油加工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低聚糖、活性肽、多元糖醇、功能性油脂、抗氧化剂等功能性成分,因此对粮油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副产物现状发展趋势粮食加工正文: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各种植物种子总称,也可概括称为“谷物”。

粮食作物含营养物质丰富,主要为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脂肪等。

古时行道曰粮,止居曰食。

后亦通称供食用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原粮和成品粮。

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粮农组织)对粮食概念就是指谷物,包括麦类、豆类、粗粮类和稻谷类等。

粮食产品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等。

栽培粮食作物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粮和某些副食品,以维持生命的需要,并为食品工业提供原料,为畜牧业提供精饲料和大部分粗饲料,故粮食生产是多数国家农业的基础。

通常,粮食作物也是农作物中的主导作物,世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5%,其中小麦、稻谷和玉米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80%。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粮国,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6.8%,粮食总产量及稻谷、小麦、谷子、甘薯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1、粮食加工状况1.1谷物类加工现状小麦:食品用量90%左右,工业转化量为10%左右。

玉米:食品用量10%左右,饲料用量40%左右,工业转化量为45%左右。

稻谷:食品用量95%左右,工业转化量为5%左右。

近5年我国稻谷的产量稳定在1.75~1.99亿吨之间,占粮食总产量的30%以上,稻谷加工的大米是我国最重要的口粮,全国2/3左右的人口以大米为主要食粮。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谷物,我国小麦年平均总产量约1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8.5%,居世界首位。

我国的谷物加工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为主要加工任务,同时由于国家的粮食保障性政策,我们的小麦加工、稻谷加工的产物以及加工方式受到严重限制;1.2杂粮加工状况杂粮几乎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主要种植地在我国的高原地区。

我国杂粮年种植面积在900万公顷以上,产量达2000万吨,在加工领域通常把小棕谷物和豆类统称为杂粮,杂粮加工由于受产量的影响,装备和技术发展较为缓慢,但产品开发的附加值较高。

近年来,杂粮加工倍受青睐。

杂粮营养含有与谷物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在粗纤维与矿物质元素上1.3薯类加工状况我国马铃薯和甘薯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是位于稻谷、玉米、小麦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促进国民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约为520.5万hm2,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区、西北、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l/3。

我国薯类主要用于淀粉生产,然而薯类淀粉加工规模及水平却是参差不齐。

按加工规模分,可分为三类:小作坊、小型企业和大中型企业。

2、主要副产物的综合利用2.1小麦胚芽的综合利用小麦胚芽含有较多的脂质,可以提炼小麦胚芽油,小麦胚芽油能够有效促进皮肤的新代,加强皮肤的保湿功能,调理女性的分泌,从而由而外改善肌肤,减少黑斑及色素斑,加强皮肤抗衰老性和抗皱保湿功能,令女性肌肤变得柔润而富有弹性。

胚芽本身具有很高的营养物质,我们可以将它加入带面粉中提高面粉的营养含量,或者作为营养添加剂添加到食品制品中,独特的麦香味可以改善食品的质量如:胚芽面包、胚芽挂面、胚芽奶茶2.2小麦麸皮的综合利用小麦麸皮具有抗衰老、减肥、通便等重要生理特性,并且已被制作成各种流行保健食品。

小麦麸皮中起生理作用的主要成分为膳食纤维。

麸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在40%左右,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保健食品资源。

小麦麸皮的提取是在小麦磨粉的过程中提取大麸皮,同时麸皮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也可以作为后续加工的原料2.3稻谷米糠的综合利用米糠是稻谷脱壳后精碾糙米时的副产物,由外果皮、中果皮、交联层、种皮及糊粉层组成。

现代研究表明,米糠中含有脂肪、蛋白质、水溶性多糖、膳食纤维、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

2.3.1米糠油米糠油具有的气味芳香、耐高温煎炸、耐长时间贮存和几乎无有害物质生成等优点。

米糠油可用于制造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和色拉油等。

米糠油中含量很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改变胆固醇在人体的分布,减少其在血管擘上过高的沉积,有防治心血管病、高血脂症及动脉硬化等病的功能。

米糠油是用途很广的油脂化工原料,进行深加工开发利用,可生产表面活性剂、化妆品、香料等产品。

还可应用于洗发及护发配方中,使头发柔软、产生光泽感。

2.3.2米糠饼脱脂糠饼中除有丰富的蛋白质外,还有质量分数为10%左右的植酸钙,有较大的经济价值,提取出的植酸钙经进一步加工可获得肌醇、植酸。

2.3.3米糠蛋白稻米蛋白是一种低过敏的优质蛋白,它是已知谷物中过敏性最低的蛋白质。

营养价值较高。

因此米粉是最常见的婴幼儿辅助食品,从大米或米糠中提取的蛋白质可作为低敏性蛋白质原料用于婴幼儿食品中。

稻谷是我国第一大农作物,种植面积广、产量大,因此其蛋白质资源的数量是不容忽视的。

2.3.4米糠多糖米糠多糖是一类结构复杂的杂聚多糖,主要有脂多糖、阿拉伯木聚糖和葡聚糖等。

另外还发现米糠多糖不仅具有一般活性多糖的生理功能,还具有抗肿瘤、降血糖、降血压和降低胆固醇等功能。

因此,米糠多糖既可用来生产预防、治疗肿瘤和提高免疫功能的药品,以及预防高血压、心脏病和肝硬化等疾病的营养保健品,也是生产化妆美容品的优质原料。

2.4稻谷谷壳的综合利用稻谷加工成米,稻壳约占 30 % 。

根据稻壳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木质素和硅的化合物,热值约为 13144~15154 MJ / kg的特点。

目前的利用方法主要有: 1、作为燃料2、粉碎后做掺合饲料3、天然复合材料4、提取物质综合利用。

2.5玉米胚芽的综合利用玉米胚芽油含有丰富营养成分和较高营养价值,其脂肪酸组成中80%以上是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不含胆固醇,且富含维生素E,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和抗衰老作用。

长期食用玉米胚芽油具有改善人脑细胞功能,增强记忆力,缓解人体机制老化及老年斑形成等作用。

2.6玉米浆的综合利用玉米浆,是玉米深加工得到的主要副产物。

玉米浆富含多种化学营养物质。

在制取肌醇、植酸钙方面有很大用途2.7玉米皮的综合利用玉米皮指的是玉米籽粒的表皮部分,有的称玉米纤维或玉米渣,是玉米加工淀粉的副产物,在湿法加工淀粉时,被分离出来。

由于破碎分离过程不可能很完全,所以玉米皮中往往还夹杂着不少淀粉,还附着在玉米侧的未被剥离的淀粉。

可以用在作为饲料的原料、生产饲料酵母、制备膳食纤维产品等3、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出现的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粮油和畜禽等产品总量多年位居世界首位。

但由于农产品加工业起步较晚,副产物(含农业生产副产物和农产品加工副产物,是指农业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非主产物)综合利用水平低,秸秆、稻壳、残次果、畜禽骨血等副产物大部分未得到有效利用,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效益流失,而且还污染了环境,甚至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已经到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迫切解决的时候了,否则,不良后果将越来越严重。

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问题事关农产品有效供给,事关农民就业增收和农业增值增效,事关美丽乡村与城镇环境建设。

迫切需要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多元投入、加强监管等措施,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3.1当前我国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现状令人堪忧3.1.1农业生产副产物综合利用问题主要产品有秸秆、残次果、菜叶菜帮、竹藤副产品等,主要表现是多数农户对副产物简单处理、随意丢弃或焚烧。

以冬小麦秸秆为例,小麦收获后需要尽快播种二季作物(如玉米、花生等),若采取单一的粉碎还田方式,常会影响播种和出苗率,所以农民宁愿采取焚烧方式,承担受罚的风险。

此类现象的主体是农户、合作社等初级生产者,问题集中在资源浪费、收入流失、环境污染甚至公共安全事件。

3.1.2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问题主要产品有稻壳、米糠、麸皮、饼粕、油脚、果皮、果渣、菜渣、蔗渣、畜禽骨血、皮毛、脏、动物脂等,这些副产物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仍是可增值的加工原料。

但一方面由于工艺落后、装备简陋,只能低值化处理。

如目前多数花生高温压榨后,饼粕中蛋白质严重变性,只能用作饲料或肥料,导致花生中25%的蛋白质被浪费;如果采取低温压榨工艺,饼粕中蛋白质加工成蛋白粉可售价7000元/吨,加工成花生浓缩蛋白可售价1.2-1.5万元/吨,加工成花生多肽可售价2.6万元/吨。

另一方面由于副产物收集、运输、储存有难度,投入产出比不大,多数企业将其作为燃料、饲料或直接丢弃。

如多数榨汁企业都视果渣为没有价值的剩余物,随意堆弃在厂区及周边。

此类现象的主体之一是广大中小企业,问题集中在副产物物腐烂变质引发环境灾难,增加社会处置成本。

主体之二是新兴的综合利用企业,问题集中在收集成本高、加工链条短、增值空间小。

3.1.3农产品加工废弃物无害化处理问题主要表现是加工产生的浸泡水、清洗水、废气、废渣等。

如全国上万家淀粉加工企业吨产品用水比例是拥有先进设备企业的3-4倍,后期排放水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如果购置昂贵的环保处理设备,企业难以承受,如果不处理排放,则面临严厉处罚。

从涉及面广、关联度大的主要行业和品种看,突出的是四类现象:一是大宗农产品的粗放加工利用。

广大加工企业多数采用传统工艺。

如稻谷的一级磨制、油料的高温压榨、玉米淀粉的湿法加工等等,直接导致产品优品率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