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统编版】小学三年级下语文2《燕子》优质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课《燕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课《燕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课《燕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认读“伶”“俐”等6个生字,会写“拂”“聚”等13个字,会写“吹拂”“聚拢”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燕子的喜爱,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文中描写燕子的优美语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想象画面,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燕子的喜爱,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课《燕子》。

2. 相关知识:燕子的生活习性和春天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燕子的喜爱,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文中描写燕子的优美语句。

2.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想象画面,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谈论对燕子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画出优美语句。

3. 交流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画出的优美语句,教师点评并指导朗读。

4. 朗读感悟: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

5. 小组合作: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用文中的词语形容燕子,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燕子的特点和春天的美好,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欣赏。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燕子2. 词语:吹拂、聚拢、剪刀、活泼、伶俐3. 重点句: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准备课文表演。

2. 拓展作业:观察生活中的小动物,用文中的词语进行描述,写一篇小短文。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燕子的特点和春天的美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朗读能力和欣赏能力得到了提高。

(部编版)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精品教案

(部编版)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精品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8个汉字,会写12个字,掌握多音字“散、杆”,积累“偶尔、纤细”等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前三个自然段。

3.通过优美生动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教学重点:1.认识8个汉字,会写12个字,掌握多音字“散、杆”,积累“偶尔、纤细”等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前三个自然段。

教学难点:通过优美生动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图片出示燕子。

2.猜谜语:白衬衣,黑外套,尾巴尖尖像剪刀,从早到晚忙不停,捉来虫子喂宝宝。

学生自由表达。

预设:小燕子3.走进作者:郑振铎: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

4.齐读课题《燕子》进入课文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标注自然段号。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燕子的什么特点。

朗读要求: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朗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1.本课的生字较多,而且有些还比较复杂,你能够认识它们吗?出示生字指读:伶、俐、翼、漾、倦、闲、散、纤、杆、痕。

2.注音领读。

3.重点认读:倦、杆、伶、俐、闲(多种形式识记:猜谜语、合成识记)。

4.学习多音字:散、杆。

5.读一读,记一记,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剪刀似的尾巴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光彩夺目的图画旷亮无比的天空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导学: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冒出来了,杨柳绿了,桃花红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燕子外形的句子,看一看小燕子是什么样子的呢?预设:(1)朗读文章对小燕子外形的描写,说一说你眼中的小燕子。

出示: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课《燕子》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课《燕子》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燕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伶、俐”等10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散、杆”,会写“拂、聚”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特点。

3、体会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着重观察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停歇时的情形。

体会燕子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湖面、稻田;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燕子。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伶、俐”等10个字,其中两个多音字“散、杆”,会写“拂、聚”等12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燕子,了解春天的特征。

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放大的燕子彩图。

提问:谁能介绍一下有关燕子的情况?(燕子是候鸟,春天从南方飞到我们这儿来。

燕子的特点:翅膀很长,尾巴象张开的剪子,背部的羽毛是黑色的,肚皮上的羽毛是白色的。

常在屋檐下衔泥做巢居住,捕捉昆虫。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燕子)。

2、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燕子的?(2)本文写出了小燕子的什么特征?(3)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小燕子的?(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

把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4、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6、出示词语吹拂聚拢形成横掠偶尔飞倦伶俐荡漾闲散.纤细木杆.几痕翼尖7、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多音字“散杆”的读音:“散”在这里读“săn”,另外还有一个读音“sàn”,组词为“分散”;“杆”在文中读“gān”,还有一个读音是“găn”,组词为“一杆枪”。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燕子》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燕子》优质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 《燕子》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读准“散、杆”2个多音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乌黑、活泼”等15个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s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s。

背诵第1~3自然段。

3.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并摘抄下来。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背诵第1~3自然段。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凑、拂、集、聚、形”5个字。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燕子的外形美和春天的光彩夺目,背诵第1~2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小燕子》。

师:同学们,春天到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

你了解它们吗?歌曲中的小燕子是活泼可爱的,那么作者笔下的小燕子又是怎样的呢?(2)今天我们来学习《燕子》这篇课文,板书课文题目,齐读题目。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课件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2)检查自学效果。

①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教师指导,全班齐读。

②以开火车的形式朗读课文,检查学生是否读通顺了。

(3)交流汇报。

①整体梳理:梳理对燕子的整体印象——活泼可爱。

课件出示:这是一只()的燕子。

②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引导学生找出每段关键词进行概括:从燕子的外形、飞行、休息等三个方面来描写燕子)二再读课文,感受燕子的形体美1.默读第1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燕子外形的语句。

2.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燕子的可爱的?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短语(乌黑的羽毛、轻快有力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3.随文识记“凑”字。

扩词练习。

4.抓住关键短语,想象画面。

指导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学生交流想象的画面。

5.背诵第1自然段。

三品读课文,想象春光美1.思考:课文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勾画有关语句。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教案优秀7篇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教案优秀7篇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教案优秀7篇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体会燕子为春光增添的生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及抓住特点描写的表达方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重点词、句、段,感悟燕子的可爱、春景的美丽,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趣入题,整体感知(一)出示课件,儿歌引趣。

师述:歌曲中的小燕子是可爱的,春天是美丽的。

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燕子的,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共同来领略燕子的风采。

板书课题。

(二)播放配乐课文朗诵,整体感知。

师问: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燕子怎样的特点?(板书:外形飞行停歇)二、精读课文,品析感悟(一)图文对照,感受燕子的形象美。

师述: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了解燕子的外形特点,感受燕子形态的可爱、美丽。

(板书:美)1、出示课件(燕子图),指导观察。

师问:我们可以按怎样的顺序观察燕子?2、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燕子的外形的?这一自然段中,运用了哪些词语写出了燕子的外形美?用一个词来概括燕子外形的特点。

(板书:活泼机灵)3、指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美。

(1)读一读,比较一下,再说说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①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②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课文上写得好。

抓住了燕子的外形特点,写得具体生动,写出了燕子的形象美。

)(2)想一想,体会凑字的妙用。

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这个分句在全句中起什么作用?如果不用凑字,能用哪些词?哪个好?(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比较悟出:唯有凑概括了前三个分句,起总锁上文的作用。

凑字用得准确、生动)。

4、指导感情朗读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师述:作者笔下的燕子如此美丽动人,那他对燕子赋予了怎样的情感?(喜爱)请同学们带着喜爱的情感读背第一自然段。

统编版语文三下第一单元《燕子》优质教案(共2个课时)

统编版语文三下第一单元《燕子》优质教案(共2个课时)

《燕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课《燕子》,节选自郑振铎的《海燕》。

课文以烂漫无比的春天为背景,描写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憩的姿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课文结构清晰,第一自然段简笔勾勒燕子的外形,凸显了它的活泼可爱;第二自然描写二三月的春天,燕子的到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第三、四自然段描写燕子飞行的姿态,展现了它的活泼机灵;第五自然段描写了燕子休憩时的有趣画面。

本文的突出特点是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将活泼可爱的燕子描绘得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画面感。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全图呈淡绿色基调,有远山、村庄、湖水、稻田,柔柳轻扬,燕子或翩飞或休憩。

插图与本文描绘的画面吻合,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和“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简单描述看到的画面,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春天的轻风、细雨、鲜花等特点,把可爱的燕子图和美丽的春光图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落实了语文要素一。

再结合课后练习第三题,通过重点词语理解、想象画面、有感情朗读、背诵等多种方式,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生动,落实了语文要素二。

教学目标:1.认识“伶、俐”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散、杆”,会写“凑、拂”等12个字,会写“乌黑、剪刀”等16个词语。

2.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背诵第一至三自然段。

3.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体会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并摘抄。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伶、俐”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散、杆”,会写“凑、拂”等12个字,会写“乌黑、剪刀”等16个词语。

2.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认识“伶、俐”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散、杆”,会写“凑、拂”等12个字,会写“乌黑、剪刀”等16个词语。

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猜谜语:同学们好,请大家猜一个谜语。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教案(优秀9篇)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教案(优秀9篇)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教案(优秀9篇)《燕子》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感受huzhidao 3/4拍音乐的节奏特点,初步分辨音乐旋律的连贯与跳跃。

2、尝试运用语言、动作等表达对小燕子的喜爱。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事先丰富幼儿有关演奏燕子的`经验。

物质准备:歌曲《小燕子》活动指导:一、律动师:春天到了,我们一起到果园里帮果园里的阿姨摘水果吧!二、练声《我爱我的小动物》。

三、新授歌曲(一)学唱歌曲1、猜谜游戏:教师朗诵谜面,幼儿猜谜底,在猜谜游戏中导入主题,加深对燕子的认识。

2、完整、连贯、有表情地弹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优美与热情,感受歌曲对小燕子的赞美,激发幼儿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3、完整播放歌曲,引导幼儿感受并初步表现音乐3/4拍“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1)师:这首歌是几拍子的?请听音乐轻轻地拍节奏。

(2)引导幼儿用两种节奏动作拍节奏。

拍手手心向上拍手轻拍手心4、弹奏音乐的三部分,要求幼儿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现:哪一段是表现燕子在轻柔地飞?哪一段是表现燕子在于愉快地捉虫?。

5、完整播放歌曲,引导幼儿听音乐用动作完整表现音乐的变化。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教案篇二如何使用好看图学文这种教材,使学生在看图和学文的过程中,既学得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又发展了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这是一个值得研究讨论的问题。

我认为:看图学文的第一步应该是看图,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

第二步是学文,通过学文,从文中抽象出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第三步,用得到的方法再回到看图,用以指导观察实践,增强对图的理解,提高观察能力。

下面以《燕子》这课为例,试谈具体教法。

第一步:各观所见,自我感受。

观察是在大脑神经参与下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对外界事物的感受活动。

由于感觉器官素质的差异、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的不同,虽是观察同一事物,往往各人的观察方法和想象活动不尽相同。

学生观察图画,应该允许他们这样观察,这样想象,也应该允许学生那样观察,那样想象,这样做有利于发展他们的能力。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下册 第2课《燕子》优质课教案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下册 第2课《燕子》优质课教案设计

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学科语文年级/册三年级(下)教材版本统编版课题名称第2课《燕子》难点名称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

2.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文中作者运用了多处修辞,营造了早春时节的唯美意境,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较有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要理解文中修辞、重点词句的意思,除了生活经验外还需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教难。

难点教学方法通过换词比较、想象画面、反复朗读等多种方式,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1.复习导入,回顾课文内容,划分层次。

2.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燕子是春天的信使,它给我们带来了春天的信息。

春天是什么样的?小燕子给春天带来了哪些不一样的气息?这节课,我们就接着往下学习。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一)春光燕子图1.播放春天美景的视频,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2.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

3.在这幅春光图中,作者写了哪些景物?(风、雨、柳、花、草、叶。

)4.运用“加一加”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画面的生动、具体。

(1)“风”是什么风?(轻风。

)什么样的轻风?你能描述一下“轻风”吗?(很小的风,若有似无的。

/有点凉意,但是又很温和,像一层薄纱滑过皮肤。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像一支温柔的小夜曲。

)(2)“轻风微微地吹拂着”,想象一下,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示例: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带着丝丝凉意,却让人感觉十分舒适,仿佛有一张湿润的小嘴轻轻地吻着你的脸,又像是妈妈的手温柔地爱抚着你的面庞。

它轻轻地在树叶上跳动,又悄悄地来到花瓣上跳舞,还悄无声息地抚弄着雏鸟的绒毛。

它跟窗帘捉迷藏,又总想帮我们把书翻到下一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统编版三年级下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2. 燕子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

作者郑振铎抓住春天的景物特点,通过准确、生动的描绘、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活泼可爱,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这篇课文语言生动、简朴、感情真挚、浓郁、注重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有条理地记叙的能力。

燕子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小动物,孩子们比较熟悉、喜欢。

尤其是燕子的外形及其会吃害虫的的益虫形象,孩子们早在以前的课文中了解过。

所以本课的学习中,燕子的特点容易把握,难点是学习作者如何把燕子的特点写具体,学习如何表达对燕子的喜爱之情的。

[教学目标]
1. 会认10 个生字,会写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散、杆”,能正确读写“伶俐、偶尔”等词语。

2. 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背诵第1~3 自然段。

3. 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短语,体会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并摘抄下来。

[教学重难点]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并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新统编版三年级下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学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燕子图,导入课题
1. 课件出示燕子图,引导交流:同学们,春天到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

你了解燕子吗?(学生交流对燕子的了解)
2. 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3)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2.小组内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读生字并组词,说说书写生字时应注意的问题。

意“纤”“散”两个字的读音)
(2)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交流不理解的语句,组长归纳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并记录下来。

3. 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全班交流,探究问题
1. 细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课文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平添生趣、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活泼可爱的特点。


2. 大家还有哪些疑问呢?
3. 全班交流,合作解疑。

4.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
四、学习课文第1 自然段
1.轻声读第1 自然段,思考:这段话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燕子的外形特点?(羽毛、翅膀、尾巴)(板书:燕子外形)
2. 课件出示:()的羽毛,()的翅膀,()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3. 哪些词语让你眼前浮现出画面?是怎样的画面呢?
4. 出示短语,边读边想象燕子的外形。

乌黑的羽毛轻快有力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
5. 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的画面。

6. 指导学生借助短语,按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背诵第1自然段。

7. 教师小结:
在第1 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们通过边读边想象感受了燕子的外形美,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了解更多的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背诵第1 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

2. 分自然段指读课文,思考:课文还从哪几个方面来向我们介绍燕子?
二、学习课文第2 自然段
1. 思考:课文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勾画有关语句。

2. 讨论交流。

(课件出示第2 自然段)
(1)“如毛的细雨”是什么感觉?(体会春雨轻、细、小的
特点)7. 在文中找出一句拟人句抄写下来。

(2)读中体会:“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

(引导学生用舒缓、轻柔的语调朗读,体现春雨的细、轻,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


(3)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象,花呀,草呀,叶呀,“赶集似的聚拢来” ,到底是怎样的一番场景?(引导学生理解“赶集”一词)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4)就在这大好的春光中,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它的到来,给春天平添了生趣。

(课件出示最后一句话,板书:平添生趣)
3. 为什么小燕子的到来,给春天平添了许多生趣呢?(动静结合,春天更有生气了)
4. 课件展示景物图片,学生对比欣赏,说说有什么感觉,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述美丽的春景。

(光彩夺目、烂漫无比)
三、学习课文第3、4 自然段
1.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开始它快乐的飞行。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3、4 自然段,并说说从这一部分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板书:燕子飞行)
2.课件出示第3、4 自然段,展示燕子飞行图片。

(1)一个“斜”字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

(2)“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
了。

”这句话准确地写出了燕子飞行之快。

(3)“掠”是什么意思呢?(轻轻擦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了“掠”字可以体现出燕子飞行时动作的轻快和飞行时优美的姿势,就像蜻蜓点水一样,一下子就飞过去了,看不见了。

)(4)除了“掠”字,在第3、4 自然段中,还有哪些字、词也用得特别好呢?请大家来读一读,圈一圈。

(“沾”用得很好,说明燕子的动作十分灵活。

“荡漾”用得很美,平静的湖面因为燕子的到来变得美丽。


3. 小结:是啊,这一部分课文写了燕子飞行时的优美姿态。

燕子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燕子飞行时非常灵巧,动作轻快,姿态优美。


4. 自由朗读。

(读出燕子动作轻快,姿态优美的特点,试着背诵第3 自然段。

)四、继续探究,学习第5 自然段
1. 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语、句子。

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燕子的什么。

(板书:燕子休憩)
2. 交流,重点赏析“闲散” “纤细”“休憩”“几痕”等词语。

(课件展示图片)
(1)辨析“几痕”和“几根” 。

(“几痕”写出了电线很
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2)辨析“休息”和“休憩” 。

(“休息”指工作、学习等暂停,歇息使精力恢复;“休憩”多用于书面语中,如在游廊或树
荫下休憩。


(3)辨析“闲散”与“悠闲” 。

(“闲散”是形容生活的状态;“悠闲”是形容心境,而且一般持续的时间不长。


3. 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赞美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大家都特别喜欢燕子,因此我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鸟类,这样才能时常看到它们。

每个同学心中都有自己喜欢的燕子的形象,你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你心中的燕子吗?可以画一画、写一写、捏一捏、刻一刻、拍一拍(拍摄)⋯⋯下周我们举行一次“燕子”展览会。

六、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1. 在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生字的。

2. 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聚” “倦”等字。

教学板书]
2. 燕子
燕子外形平添生趣燕子飞行燕子休憩喜爱[教学反思]
《燕子》这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燕子在天空中和湖面上
飞行、在电线上休憩的情景。

我充分利用课件和插图再现课文里的春光美景,增强教学的形象性。

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以读促悟。

同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读、说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及时地给予鼓励。

在朗读每一自然段时,我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必要的指导,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练读,让学生体验读书的乐趣,感悟作者的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